(一)善恶果报不相应和修行没有必然联系
人世间的道德应该以正义为坐标和参照,正义的道德才是人世间真正需要的。换句话讲,就是善意的、符合善的标准的道德修养,才是人世间需要的道德修养;恶的、不健康的道德形式是需要排斥的。可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又总是遇见看似相反的情况:善良的人总是被欺负,恶人往往飞扬跋扈,趾高气扬。
于是常有人说:“佛法不是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怎么我的善是恶报,人家的恶是善报呢?”也曾经有人问我:“我有个邻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现在他的生活条件比我还好,我跟你学佛却穷困潦倒!”我问他:“穷困潦倒和学佛有什么关系吗?”其实,多数人的心里都有这个问题,只不过没有问或是不敢问。
因此,大家在对善恶果报的认识上产生了矛盾,而这种矛盾又给大家的内心制造了障碍。它障碍了大家对善的追求和对恶的憎恶,从而开始怀疑因果报应是否真实。实际上,讲《药师经》就是要让大家正确认识善与恶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了善与恶的关系,才能消除内心对善恶报应的疑虑,才会充满善的修养和勇气。
前面已经讲到:修行中出现的某些身体问题,和修行好不好没有必然联系,不能划等号。事实上,表面上的善恶果报也和修行本身没有必然联系。可真的一点关系也没有吗?有,但不能划等号。如果一个人的修行精进用功,他自然会有相应的好的果报。可是,大家往往在修行过程中感觉越修越不顺利,越修障碍越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其实是缘于大家对善恶的认识不够深刻,从而把一些表面上的善恶果报和修行错误地联系在一起,导致大家在修行过程中疑虑甚深。
(二)善恶果报看似不相应的原因
修行中出现表面上善恶果报不相应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 来自魔王眷属的干扰
第一个原因,当你修持精进,快要成就的时候,一定会有魔王眷属的干扰。要知道,佛教的祖师大德曾讲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出家人受比丘戒的时候,师父都会告诉大家:“要注意了!受戒的时候,魔障要现前!”据说常有人在传戒期间过世。于是有人不明白了,说:“他发心去出家,怎么受戒还没结束就死了?可能是这个人修行不好吧!”佛法讲,发心出家受戒,就标志着你向出离生死轮回之路迈出了一大步。由于你将来了脱了生死,摆脱了轮回,三界里魔王的眷属也就少了一个。那么,你的修行越好,对魔王就越不利。如果大家都出离了生死苦海,他的眷属就会越来越少,说不定最后成了光杆司令。所以,魔王会不高兴,觉得恐慌,因而阻止修行人出离生死轮回。因此,有出家人在传戒期间过世,并不是因为修行不好。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两个子女,要是父母对年长的孩子好一点,年幼的就不高兴,会想办法告黑状; 要是父母喜欢年幼的孩子,年纪大的又不开心,会想办法设置障碍。由此可以看出,得到父母宠爱的小孩就高兴,而另一个小孩则不高兴,会想方设法给得宠的那个小孩设置障碍,要让对方也没法高兴。
实际上,魔王的心态也是这样。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越想要有成就,越想要出离生死苦海,魔王就越不高兴,越会设置障碍,让大家出离生死苦海的愿望变得很遥远。如果大家出现了状况,首先不要害怕;如果害怕,就不能出离生死苦海,会成为魔王的眷属。
2 来自觉照的增长
第二个原因,修行的人和不修行的人,有什么区别呢?不修行的人没有烦恼吗?在你没有发心修行时,尽管烦恼很多,但因为愚痴而觉察不到。今天你发心修行了,由于觉照的增长,才觉察到烦恼的存在,因此在修行时会感觉到障碍。其实,这恰恰说明你已经觉醒,修行正在进步,提醒你要继续用智慧去对付烦恼。
3 来自过去造的业
过去的禅师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刚才讲到有的人很坏,可他过得很快乐; 有的人从善,可境遇并不乐观。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知道,大家今生的果报是源于无量劫以来造的业。比如:你欠了一万块钱的债,今天就要去打工还债。可是打工并不容易,一年才挣到五千块,能还得了一万块的债吗?显然还不了。同样,今天你也在修行用功,可是你用功的程度还不能克服过去无量劫以来造的业的力量。当修行的力量小于过去造的业的力量时,业力就会起作用,会对你的现实生活产生影响。因此,大家在修行中遇到一些障碍或者不乐观的境遇时,很可能是源于过去的业,而大家必须要承担。
反之,做坏事的人为什么在今生没有得到惩罚呢?很可能是因为他在无量劫中造了很多善业,今生造作恶业的力量没有过去善业的力量大,换句话说,就是过去善业的力量能够压住今生作恶的力量。所以,他今生看起来就会比较顺利。又有人问我:“师父,今生他作恶多端,难道就这样逃掉了吗?”不会。今生修行的善的业力不会枉失,同样今生造作的恶的业力也不会消亡。实际上,我们今生所感受的,绝大部分是对过去业力的承受;而我们今生所造的业力,也必定会对将来产生影响。
过去人常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今天把小麦种到地里,明天就能收获吗?不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收获呢?秋天种下去,得等到明年春天才能收获。因为种子要发芽,长苗:然后开花,结果。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明天就能收获。善恶果报也是一样。今天大家修行而积累的善业,是不会消失的。条件成熟时,自然会在大家的菩提道上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反过来,今生作恶多端的,也一定逃不过因果的法网,因为业力不会消失。当他把过去生所积累的善的力量享用完后,一旦触发了恶的力量,所得到的惩罚丝毫不爽。
我常讲:在因果面前,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认为你能把它掩盖,也不要认为给谁施点小恩小惠就能免过一劫。因果,比天下任何一个法庭都合理,比天下任何一位法官都公正。在因果面前,没有行贿受贿,人人平等!千万别想着死前去买几万块的幽冥券贿赂阎王。那东西能打动阎王吗?
因果报应,是自作自受的。做了,就一定会显现结果。希望大家懂得善恶因果报应,然后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生活中的问题。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 〈十〉南亭法师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十一愿。“厄难”,范围甚广,诸如王难、盗贼难、水火难、毒蛇猛兽难、山行迷路难。如果我们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黄花梨手串连日来,一则海南黄花梨价格暴跌九成的虚假报道引起了各方热议。业内人士和资深的收藏玩家均把这一消息视为笑谈,表示根本不值得一驳。而不少不明真相的市民和有
文玩手串时间:2025-02-21
(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乃至推穷寻逐,名之为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七)南亭法师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行脚僧见到“无忧林”。无忧,草名。草多则以林名之。人处无忧林,可以忘忧。而出家人“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九〉南亭法师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第三愿由父母说到妻、子。“妻”是妻室,“子”是子女。《中庸》上说:“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二卷南亭法师此文殊师利菩萨赞美智首菩萨提出来的问题,其利益之广大、深远,非可言喻。善哉,赞美之辞。饶益、安隐,皆利益之相也。哀愍世间,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九)本生:是说及佛与弟子等,本因地中,曾生何处,作何佛事。如须菩提云: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舍利弗亦云: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以上总明相妄。或问:九界之相,可谓虚妄;佛界妙相,全由修得,云何亦名虚妄。佛顶文句云:对迷说悟,对染说净;其体虽真,其名则妄。譬如演若达多,忽悟本头,非从外得;头虽是实,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7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明缘生性空,即假即中,以是舌识,非根自生,非他尘生,非空非共生之故,当知根尘识三处都无实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见觉指眼识,舍利弗,虽然生生世世心见清净,于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即通,获无障碍,但未得圆明。今再见佛闻法,顿断思惑,识精得以圆明,不但成阿罗汉,且具足总持,知根,决疑,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壬二破斥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此佛嘱阿难,转教末世初心修学三摩提者,亦即修习耳门圆通者,必须先断淫心,不但身不行淫,心亦不起淫念。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佛问圆通以下,是结答。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是了妄,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是证真。菩萨由定慧力,妄尽真现,从此得入三摩地。契合十方诸佛,所传妙觉明心。如前文佛告文殊:十方如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癸二正示审详分二。子初立喻初三句喻妄,后五句喻真。世间解结之人,喻修菩提欲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及诸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如是乃至有二义,一菩萨行门甚多,何止六度。法华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华严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又云: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初神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谛闲大师全集》:世出世间凡百事业,总逃不出因果二字。故曰:要知前生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生果,今生作者是。世人不知三生因果,往往多生疑虑,疑者云:现见世间行善之人,或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为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上师教言集:能生起因果法门的定解,那你再也不要造恶业,再也不会去做不好的事情,容易管好你的念头。没有生起因果定解的话,很难说的。如果一个国家或者世界上的所有人都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运气好与坏,都有其因果“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一个人的好运和霉运, 都是自己的行为带来的。 种今日之因,得他日之果。 一切福地,不离善心 曾子曾说:人而好善,福虽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2-13
44、念佛度冤李家村有位农妇,每天早晚两次往田间送饭,总看见有个年轻的女子忽左忽右地跟随着她。问和她一路送饭的农妇们,大家都说没看见。这位农妇为此心生恐惧,整天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答念佛600问》191、如何理解因果是治理天下和度脱众生之大权?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岂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佛说杀羊屠夫六世生天的因果(因果报应丝毫不差)—(摘自《杂譬喻经》)—佛在世时,有一位国王叫阿阇世王。某日,一位以杀生为业的屠夫前往见国王,并请王答应他一个请求,王
邪淫果报时间:2025-02-12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正所谓如是因如是果,还是要畏惧因果的。你的昨天是你今天的因,你的今天是你明天的因。把握当下,改变因,方能改变明天的果,才能改变命运,才能真正解脱。众生平等,尊重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幸福快乐之因叫善,烦恼痛苦之因叫恶,珍爱生命是幸福快乐之因。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最珍贵的。我们天天在外奔波,就是为了养好自已这条命。一旦生命垂危,财富甚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1、问:很多慈悲的人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别人,不知佛学的因果报应是如何报应的?学诚法师答:因果有许多种,有的因果当下就能看到,譬如口渴了,喝水就能解渴。有的因果则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0
在2010年正月初四举办的火施法会上,大恩上师达真堪布做了关于“慈悲心”的精彩开示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
因果轮回时间:2025-02-10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居士: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那么这仅仅是理论假设呢,还是真有其事?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 法师:善恶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不仅仅是道德理论的
六道轮回时间:2025-02-09
潭州慧朗禅师初参马祖禅师时,马祖禅师问道:你来求什么?慧朗:求佛知见。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慧朗听了,恭敬礼拜。马祖禅师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慧朗回答:南岳。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首先你为什么想找有神通的人观因果?为了离苦呗。有了病苦的,想看看是什么因导致了这个病;婚姻不和睦的,想看看自己和对方是什么关系的冤亲债主;孩子顽劣,想看看这个孩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我们看到老化,加速度的老化是在什么时候?退休。因为没有退休的时候,他有工作,每天忙着工作,上下班很辛苦,他忘记了,没有想到他老。这一退休,没工作干了,他想到老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