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从哪里开始啊?原先的接触,总会认为做善止恶就是学佛了,但是这不完整。我们将从以下几点与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1.佛教的觉悟
佛是世间和出世间最高觉悟的践行者、发现者、追随者、发扬者、维护者。
最高觉悟包括了三个部分:一、是自己觉悟;二、是能帮助他人觉悟;三、是自己觉悟和帮助他人觉悟都能做得圆满。所以说佛是觉,要加以说明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
到底要觉悟什么呢?佛教研究的对象是宇宙和人生的真相问题,这个解释是偏于人道的,也就是站在人道的角度,说学佛是要研究人的生命轨迹和人存在的空间范围的真相问题。所以从觉的对象上就分出二大块来:一、是要觉悟生死;二、是要觉悟宇宙实相。学佛的总体过程就是如此的。
怎么去觉悟呢?佛陀教给我们很多方法,借用了很多比喻,举了很多大菩萨修行的例子,乃至说了很多自己历史时期的修行过程,用以帮助我们从中觉悟。
这些内容都记录在佛教的经文典籍中,我们学佛人阅读佛教经典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明晰宇宙人生的究竟实在真相。可是这个课题是非常庞大的,我们不一定都有足够的寿命和基础去深入研究,所以就要有一个次第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以什么为手段,用什么样的方法,如何做保障?
2.学佛的第一步:学习因果,理解因果,明白因果,认可接纳因果
对此时的人来说,学佛的第一大要务已经不再是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而是要先找到一个安稳的避免伤害的场所,这就如一个人在旷野中行走,在白天会好一点,但如果在黑夜就会非常危险了。所以学佛就要知道我们在面临什么,我们会遭遇什么,我们能利用什么,能驾驭什么,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这就如野外求生是一样的,你面临的种种危险,内在的危险,外在的危险都要有一个足够的认识,还要有应对方法。比如遇到某种动物要怎么办?没有食物水源怎么办?
我们面对的危险大略有三大类:
一、是自身内在的缺陷错误;
二、是外在的干扰影响;
三、是世间不可抗的运动轨迹。
所以学佛的第一步我私认为是要学习因果,理解因果,明白因果,认可接纳因果,从而减少自身内在缺陷错误的重大影响。事情来了,知道有因有缘才会有这样的事情,知道自己在过去种下这样的业因了,现在收获果实,就不会在其中激荡贪嗔痴,鼓动爱恨纠缠,这样就会从烦恼痛苦愚痴中解脱出来,进入到清净平和中。
为什么我们很烦恼啊?为什么遇到这样的事情,那样的事情,很不开心啊?因为早些种下的就是如此,现在收获的如此,这没什么不对啊。谁叫早些的自己不明白道理随便播种,导致现在收获成了压力呢?
3.学习戒律,保护自已
学习因果当然最好是在戒律中学习,也就是要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知道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像教育孩子,不是仅告诉他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而是要让他知道为什么不能这样,从而举一反三。知道不可以做类似的事情,同样能做什么也是举一反三,我可以做类似这样的事情。
比如告诉孩子不可以把小的纽扣玩具含在嘴里,但是如果仅是见到纽扣就说纽扣,孩子就会下次含钱币;下次说你不可以含钱币,下次他就会找到其他的小东西放在嘴里,所以要告诉的不是单个的事件,这也不是我们的初衷。
所以我们的学习可能伴随几十年都是在做一个事情,就是学明白其中的规律,并真正地做到举一反三。我们可能也做的不够好,比如说不要去杀动物,不去杀是否也不可以去虐待啊?是否也不可以去嘲笑啊?是否也不可以去咒骂啊?是否也不可以去吃啊?不能杀动物了是否不可以杀人啊?不可以咒骂人啊?不可以嘲笑虐待人啊?这就是举一反三啊,理同此理,事同此事,拿自己的心换对方的心。如果我自己都不想被如此对待,就不要施加给对方这样的行为,你不想被杀被吃,那么我就不要去杀,不要去吃,这就对了啊。
戒律的根本是保护我们,通过限制某些错误行为保护对方的同时,也在保护我们不被波及伤害。能这样做的人可能在其他人看来很搞笑,或者很吃亏,或者很有病,但是要知道这是保护我自己的事情啊,你笑那是你的事情,我不能放弃自我保护的。就像骑摩托戴头盔,那东西不好看啊,可是只顾耍帅不要命吗?
在邪见纵横的现在,保护好自己已经是很难很难的事情了,所以学佛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懂得要从当下开始断除恶业和错误的行为。保护从现在开始,过去没来得及的,已经成熟的,那就要吃一堑长一智了。
4.学习阅读经文
戒律都是什么,因果又应该如何理解和思维?这些都在经文中,我们学佛当学习阅读经文,从佛教经典中自己获取答案。经文就像课本,我们是学生,佛陀讲课的记录都在经文中了,如果学生是一个好学生,就要从课本学习佛陀的教诲。
明白道理了,指导行为,敦促行为,这就是践行道理,也就是真得在修行了,所以学佛修行分二步:一、是明白道理;二、是具体落实,也就是我们说的觉和行,理和事。
《地藏经》是我私认为能更好体现宇宙人生实相的经文,其中讲解了很多善恶业的果报,讲解了菩萨的修行过程,告诉我们在遇到类似的生老病死要怎么处理。所以读经是要学习其中的方法,并调适好自己的节奏,把方法和自己的状态结合,从而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小的来说解决自己的困惑,解决自己的烦恼,解决自己的痛苦;大一点解决自己的生死大事,再大一点就解决如何回归本位了。
道理在学习经文的过程中明白了,余下就是如何贴合自己的状态去落实道理,践行道理,从而把道理转化为实际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从影响自己开始,待足够纯熟清澈了就会释放到周围去,影响更大范围的周遭了。所以学佛的根本就是通过自我的觉悟帮助大众觉悟,从而回到圆满的觉悟中,这就是刚刚说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了。
5.推荐功课设置
在群里我们有一系列成型的系统方案、步骤体系在推行,只是对老同修而言很熟悉了,所以也不会多问这些,新晋的同修可能还不了解。具体的三部走三位配合是以解决个人生死大事为第一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在其中顺带解决各种现世面临的问题,但是如刚刚说到有的已经成熟了,就算跪着也得吃完啊,因为定业不转。已经成熟的果报就像熟透的苹果,我们不可能让他回到青涩的成长阶段,既然熟透了就要接受这个现实,而不应回避。
三位配合是每天可以去做的部分,是定课+小回向+普门超度。
三部走是定课的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要解决的是愿力不足,业力太重,戒的敏感度不够,对轮回的认识不清晰的种种较为基础的部分;
第二阶段,要解决的是怎么继续提升,增加信心,培植福报,获得更深刻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第三阶段,要解决的是往生极乐出轮回了。
因为往生凭借信愿,而生愿在第一阶段为主要目标,增信是第二阶段的目的,如果前二个阶段都能完整地落实设计的初衷,在第三阶段求生极乐就很轻松了。自我的生死大事也就有一个基础保障了,往生保障在握,我们就可以抽出精力研究宇宙人生真相的终极问题了。往生保障在握,帮助他人、救护亲友就有了足够的基础,就不会出现救人不成,自己成了被救对象的尴尬局面了。如上大略地把学佛最初要做的部分简单说了一下。
学佛的人为什么要“戒烟”?抽烟这个问题比喝酒还厉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好像有一个人到外面抽香烟。回来我问他:“你抽了几支香烟?”“我没有抽啊!”“有人看见你抽了嘛!他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学习净土法门,对一般的信众来说,或者一般没有接触佛教的人,还是要有一定的善根的,因为他猛的一听、不容易相信,就是西方极乐好像不可琢磨,虚无飘渺。 再加上我们受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干扰修行的八种违缘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会经常反复出现的八种负面心态或违缘:第一是五毒烦恼粗重学佛以后,我们并不能一夜之间烦恼顿消,有时贪嗔痴慢疑会以相当狂暴激烈的形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古人说,早起赚半天。为什么,因为早上做事效率高啊。一个小时抵得上白天两个小时。中午做事效率最低,下午三点到五六点。早上七点到九点做事效率,比较高。所以大家要跟生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这里被称为“人间净土”是一座雄伟的古老佛刹,可容纳1000僧人楚布寺位于西藏拉萨以西60公里堆龙德庆县西北楚布河上游,海拔4300米,距西藏拉萨市西郊约七十公里外,是噶玛
悟性时光时间:2025-02-06
国庆黄金周前后,各路商家忙得不亦乐乎。金店和珠宝又可以说是金秋最热闹的铺子之一。原因就是婚庆珠宝。每年此时,选择婚庆珠宝的人群成为金店的主力客层。时尚的风向永远
收藏投资时间:2025-02-05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问:活佛,我非常想得到即身解脱、大彻大悟的无上大法,请问我该怎么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向您求法?去哪里找您?答:所有弟子都非常想得到即身解脱、大彻大悟的无上
生根师父答疑时间:2025-01-26
在没学佛之前,多数人都非常散漫,容易放纵,也经常会生起烦恼,喜欢造作恶业,而自己也不觉得这样做不对或是不应该,不但没有后悔之心,还会觉得自己精明强干、心安理得。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5-01-25
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凑合”觉得差不多就行殊不知这样做事做人,很难做出成绩学佛修行更是如此千万不能将就,跟自己“讨价还价”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最终有所成就皈
佛答时间:2025-01-25
居士: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法师:遇到这个情况,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你家里的人为什么反对你学佛。通常是家里人对佛教有些偏见,认为学佛迷信,会走火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居士甲: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定要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我说几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儿子遇到难了,是被冤枉了,他妈妈到五台山来诚诚恳恳地求那是真正的诚恳,母子连心嘛,她对这个儿子特别爱。她朝完五台山回去,问题就解决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七律五首一人间佛教点明灯,历史传承有创新;与时俱进新世纪,迎头赶上换门庭;红旗飘飘舞大地,旭日朗朗照乾坤;社会主义风景好,春光和煦竞繁荣。二百年魔怪早潜形,人间佛教点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3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还要注意时间这一因素。只要因缘、时间相聚会,则果报自然成,大至宇宙,小至微尘,皆离不开此理。俗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苦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这一家日日吵闹、日日有是非,不但夫妇间、儿女间互相吵闹,有时儿女也会同爸爸妈妈吵闹。吵闹太多,大家都烦了!而他们隔壁的邻居,一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要知道,佛陀看我们人生是最宝贵的。人生怎么样宝贵?一切众生都是未来的诸佛。我们有了凡情作祟,人间的平安就没有了,又怎么得到佛陀无上寂静之乐?有烦恼的人把烦恼当成敌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译,意译是“觉悟的人”,并不是神,也不是天生的。我们大家是“没有觉悟的佛”
昌臻法师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针对网络信众学佛的几句良言2008、12、02网络让我们更方便的了解到一些佛教活动,了解到一些佛法的内容。但是真正想好好学佛,要把佛教当作你生命当中的皈依处,甚至要修行,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4
对一个真正的修道人来讲,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无时不在说法。如果功夫用得好,一个平常看起来极微不足道的机缘,足以激发其本有的智慧现前。感温禅师的侍者之悟道,便是一例。投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03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学佛不要贪名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真处来做。◎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五日开示我们学佛的人,要脚踏实地修行,老老实实用功,不要贪图虚名。若是爱好假名,对修道是没有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2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佛学在我国非常的盛行,很多人都会去学佛、拜佛,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佛、拜佛。学佛是为了利益众生、自利利他、离苦得乐的。拜佛是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是为了折服我们的
学佛感应时间:2024-11-11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学佛最大的毛病各位善知识,我们学佛主要不要在佛教里造罪业。如果造了罪业,这就是得不偿失;你在佛教里头,应该立功、立德、立言,不要造罪业。在佛教里头,一天到晚就给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4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生活过得十分艰难辛苦,心中就认为不公平!他们怨叹世间怎么有的人:要金钱有金钱、要爱情有爱情、要事业有事业、要大楼有大楼、要官位有官位;我怎么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4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按:若问地狱在哪里?心灵深处有聚集。念头打造十八层,灵识受苦无人逼!自作自受贪嗔痴,杀盗淫妄造囹圄,人生在世梦一场,黑白无常押着去! 《地藏经》中的地狱在哪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7
《观音感应记》云:饶州军典郑邻,死至阴府,以误追来,放还。阎罗王告云:汝还人间,勉力为善。汝见人杀生,但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彼得受生,汝亦得福。由此推之,足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6
人生本来存在着许多的苦。 面对着接二连三的苦难境地,好似是个急需逃离的不堪,人有时的自我意识会在这个地方慌了手脚。 在人生屡遭苦难的际遇中,假如出现一种很好的感觉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09-29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好色的。很多人学法学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终不知道怎么样修道、怎么样入道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初学佛的人,每天在做晚课的时候要做个简单的反省,想想这些我有没有做到。2.早年我在美国,净宗学会成立,我们提了五科作行门的标准。净业三福,要想想,这三条念念不能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3
人间佛教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既是中国佛教信仰传统的继承与光大,同时也是当代中国人间佛教新传统的建构。其中,净慧长老于1993年提出的生活禅信仰理念及其20年来的刻苦实践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0
1 学佛第一个阶段的收获是法喜充满,这种法喜,不是受外面境界刺激,是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2 法喜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尘的刺激。保持自己心清净,能与佛菩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8
初学佛的几个基本问题刘先和如今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学佛的人日趋增多,特别是居家学佛人的队伍增多趋势更为明显。面对这样一个宠大的学佛人群,所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佛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7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第一次遇到章嘉大师,我就向他请教,我说:“佛法好,我们每个人都晓得好,从什么地方能入得进去?”佛法真实的受用和利益,我们总希望很快地就能得到。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7
1 我们学佛,学什么?学佛的存心、学佛的大愿。佛的心,念念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的愿,希望一切众生破迷开悟。2 诸佛如来都是用真心,不用妄心。我们今天学佛,无非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