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由修学“七支行愿”引发的思考

菩提书院 2017-10-24

这期带班学到七支供的礼敬支与供养支,大家陷入对“从有限走向无限”的迷茫中,有些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起修。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思考理路。

一、整体观

首先七支行愿是以菩提心为基础,直接临摹佛菩萨的品质,是立足于果地的修行。通过观想,临摹佛菩萨的境界,让我执与烦恼无处遁形,以此来瓦解凡夫心,成就智慧与慈悲。

那我们来看看七支行愿在整个道次第所处的位置,七支供处于“略示修法”之六加行中第五加行集资净障,六加行的重点是生起至诚的皈依之心及调整修学中的发心,其中七支供主要阐述积累资粮及忏悔业障对于修行的重要性,而且明确七支行愿是集资净障的最好方法。

二、用好修学辅助材料

不得不再次唠叨一下目前最新版《道次第》辅助材料的缘起,这是厦门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师兄发心,重新整理汇编,在原有辅助材料的基础上,又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并且每次修改都是经过导师认定才最终成文,这期间所花的时间与精力是无法想象的,听说这位师兄生了几场大病。在我们眼前呈现的唾手可得的修学材料,是凝聚了导师的智慧,师兄的辛苦付出,我们应当生起感恩之心,珍惜之心。我最有感触的是思维导图,以前自己在学修《道次第》的时候,会在整理法师开示脉络上花费很多时间,而且难免会有遗漏的地方。现在有了思维导图,可以简单归纳整理导师开示的脉络,之后和思维导图对照,这样很快能找到修学中习惯性忽略的内容,可以把相对多的时间用在对法义的思维与观修上。

那么辅助材料到底如何结合自己的修学才能更有效呢?跟师兄们分享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

1.学前思考的问题,就像是菩提大道上每个站点的路标,告诉这段路程的方向,这样本期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很清晰,不会跑偏。那么修习法义之前要思维这个问题我是如何认识的?一定要很清晰地把这个问题想清楚,而不是在自己的内心中“哼哼哈哈”,草草了之。有时凡夫心是很狡猾的,当你的认知不清晰时,很容易在修学过后,把佛法的正见混入先前的认识中,慢慢地模糊不清,结果就是学了、忘了、不了了之。

比如说本期法义的问题“集资净障对于我修法有何必要性?具体要怎么做?”先前的认知:集资净障很早就有过接触,知道学佛要积累资粮,消除业障,至于是否真的必要,其实内心没有很强的感受,除非遇到麻烦了。那怎么做呢?身边也有很多声音,多去放生、参加法会、多做佛事。自己的认识就是停留在这个层面。当我们把自己以前固有的认知内心清晰化之后,再带着这些问题去修学当期的法义。了解导师是如何开示的?和自己固有的认识偏差在哪里?其实这也是思想碰撞的一个过程,碰撞的越激烈,越是能让你对法产生探索的意愿。如果只是对学前思考的问题“瞄一眼”,那么很容易陷入知识性的学习当中,很难认识到自己的认识与佛法正见之间的偏差,也就难以产生思想的碰撞了。

2.思维导图,我是在恭听或是阅读导师开示之后,梳理本期法义脉络时用的,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把导师开示整个脉络梳理得很清晰。本期法义导师讲了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是通过哪些点来阐述支撑的,这样能从整体上把导师开示的脉络梳理得更加清晰,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思维修习,新版辅助材料修习题编写得很细,由若干大问题组成,每道大题又分为若干小题。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思维修习的大问题涵盖当期法义的所有重点,而且是有次第地引导大家思维,并逐步形成定解的。而大题下面的小题,是对大题的展开和深入,让你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理解、深入。思维修习的大问题到底是如何引导大家一步步契入佛法正见的呢?例如积资净障对于修学有何必要性?如果认识不到积资净障的必要性,那后面七支行愿的修行就显得动力不足。如何认识到积资净障的必要性呢?从外在障道违缘、助道顺缘去观察认识,从自身的修行经历去体会,从身边师兄的修行状况去体会,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很真切,容易产生感觉。之后也要观察,为什么会这有这么多的障缘?其根本在哪里?当进一步思维,会发现引发业障的根源在于自己的内心,一切外在结果的显现都来源于心的造作。只有从根本上把心忏悔清净了,把念头安住在善所缘境,才能真正成就助道顺缘。

4.心行检验

心行检验是与学前思考遥相呼应的,把修习本期法义之后应该导向的认识与心行清晰地告诉我们,并指明了心行应该抵达的站点在哪里,也是和自己目前心行状态的一个对照和检验。当没有树立正确的心行时,就要反思BUG究竟在哪里?找到症结所在,这就是修行提升的空间。

三、把握重点难点

在班级共修时大家对如何从有限到无限感到不知所措,观想不起来,不知如何观想。如何观想从有限走向无限正是本次法义的重点和难点,那么我们座上如何观想呢?首先,礼敬支与供养支的对象是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通过对佛菩萨的礼敬与供养,强化佛菩萨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生起虔诚的恭敬心;其次是通过观想,从礼敬一尊佛到礼敬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从时间和空间上打破由无明建立起来的我执,当我们把礼敬和供应的对象放到无限上的时候,其实内心的我执是没有了着力点。就像一把剑射向了虚空,要去体会虚空的感觉,而不是执着在箭上。导师在开示中曾说,普贤行愿的观修立足的见地非常高,是临摹佛菩萨的境界,通过理解来接受是很难的,需要建立在信的基础上,通过信来接受。那具体落实到当下的修行中,应该如何操作呢?我的理解是我们试着去按照导师开示的观想方法去观修,先试一试,只有实践了之后才能把书本上的法义转化为自己的体会,无论体会停留在哪个层次,都是一种转化,一种自家心田里流淌出来的东西。其实导师早就给我们实施了方便法门,每天的皈依共修仪轨里面就有七支行愿的观修,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打扫好自己的心灵环境,做好前行,以一种清净的心,在导师的指引下随文入观,逐步打开心量,快速积累成佛的资粮。

更新于:2017-10-24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