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远山禅影:岁月乃百代之过客 流年亦为旅人

其他文章 2017-10-25

十月过半,小城四处飞花落叶,秋意正浓,一年又近尾声。近日重读《妙法莲华经》,阅至“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竟有心心相印之潸然,恰逢生日临近,在这”五十知天命“的半百之际,回首流年逝旅,亦是获未曾有之恩赐,行未曾有之旅程,得未曾有之欢欣。

皈依侍佛之前的青春年华,除了工作我极少出门远行,步入中年逐渐认清人生方向,遂发愿朝拜佛陀八大圣地,如愿以偿后一发不可收拾,稍有假期便前往朝拜巡礼全世界各个佛教圣地,去西藏和印度的次数之多让身边居士道友都称我为“朝圣向导”。

蓝毗尼圣地(图文:隆智)

我不知自己的记性算好算坏,我甚至无法想起昨天晚饭的内容,对某些十年二十年前的旅途见闻轶事却又历历在目。我清晰记得十几年前也是一个深秋,在尼泊尔境内的一处偏僻乡野,迦毗罗卫国遗址坐落于此——也就是佛陀离家出走前生活的王宫遗址。我们一行人从加德满都乘坐大巴颠簸了整整一天才抵达这里,王宫占地面积不算大,时过境迁两千多年,王宫现状连残垣断壁都已不可寻,净饭王与悉达多太子当年富丽奢华的宫廷生活只能通过典籍窥见。可能是去之前对王宫有太多想象,身临其境目睹其苍凉颓败多少有些失落。

金光熠熠

我离开同伴独自到园外闲逛,绕过几颗参天古树看到一片没有尽头的油菜花田,心中当时一怔,没想到尼泊尔人也食用菜籽油。我在田埂上席地而坐,眼前的金色花田一直绵延到地平线与天际线的交汇处,一条笔直的土路把花田分成两边同样蔓延至远处。这般灿烂温暖的光景,是我在国内也难得一见的,更何况这是迦毗罗卫国遗址外的风光,此地虽属尼泊尔国境内,地貌却和不远处的恒河平原保持一致,往前十几公里即是印度国的边境线。

未几夕阳下沉,记忆中那天的夕阳轮廓尤其大,可能是雾气让太阳的光辉发散得更远。金乌持续落下,我一晃眼太阳竟垂直于田间小路,余晖暖阳和油菜的金光交相辉映,连草青色的土路都被染上金光熠熠。遥想当年,悉达多太子在城外目睹生老病死之疾苦后郁郁寡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生活在他眼里黯然失色,太子早已准备好放弃他所拥有的一切。于是全世界佛弟子共同福报的感召下,在一个美丽的夜晚,悉达多太子就从这里出发,一路向西奔袭到尼连禅河边的森林,走上探索真理的光荣道路。

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一位俊美的青年身骑白马,义无反顾地走在我眼前这条路上,边走边褪去他身上的华服和珠宝,跃马扬鞭往菩提迦耶的方向远去。

离开迦毗罗卫国遗址后我们回到几十公里外的蓝毗尼,这里是佛陀出生的圣园,世界各国都在此圣地建寺弘法,我们借宿在韩国寺,十几人挤一个房间,直接睡在水泥地板上,被褥也都潮湿不堪散发着霉味,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居然睡得无比香甜,那一夜,我得到了来自佛陀出离勇气的加持。

僧侣诵经

悉达多太子连王位和国家都可以舍弃,我等凡夫俗子还有什么理由执着于一切身外之物?纸上得来终觉浅,身临其境地站在佛陀曾经行走的土地上,我才醍醐灌顶般地理解佛陀的勇气,并以此铺就我后来所有的道路。

佛陀圣迹

日本俳句大师松尾芭蕉有名句:岁月乃百代之过客,流年亦为旅人。人生最多百年,我已跨越过半,细细品味大师充满禅意的这首俳句,颇有光阴似箭青春不再的感伤。但也正如萨迦格言云:大小河流都有两岸,大小事情都有两面。虽然韶华远逝,经年以来悟性多少有些增长,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把生活重心位移到修行上是最让我心安的一桩大事,也深知勇猛精进仍是我未来的努力方向,愿我时刻铭记迦毗罗卫的花田远山,还有两千多年前佛陀离家出走、远行寻求真理的无畏背影。

更新于:2017-10-25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