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多识活佛:法有法脉 何为藏传佛教的法脉?

藏传法师 2017-11-20

大家下午好!

我就不说题外话了,直接进入主题。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藏传佛教的四大学统,也就是法脉。研究佛教必需要懂得它的来龙去脉,要从源头去寻找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来自印度,1400多年前传到藏区。在全世界范围内来讲,藏传佛教保存了最完整的佛教体系。而汉传佛教是单一的显宗,唐朝时的三大士虽传过密法中的下三部密法,并传到了日本等地,但后来(在中国)断流了。而藏传佛教比较完整地继承和保存了佛教的全部内容,包括古代用梵文记录的大、小五明文化,这些全都继承了下来。

佛教非常重视传承,法有法脉、戒有戒脉,每一部经典都有传承。藏传佛教中基本上所有有讲学传承的经典都有传承,没有传承的被视为臆造、不合法。佛教传承有文字传承和耳传的,也有失传的。比如戒律的传承,不能是文字的传承,必须是由活人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我们佛经的每一部经典,不单有文字资料,而且要有传承,在这一点上,藏传佛教是非常重视的。再如法脉,现在许多人讲自己是佛教,你要考察他的法脉:他是从哪里得到的传承?光自己说了不算,要有文字、历史资料可查。对那些打着佛教旗号来汉地骗钱的骗子,考查他的办法就是考察其法脉——谁是他的老师?这个必须要搞清楚。

藏传佛教有显宗和密宗两个体系,是显密合一的佛教。藏传佛教从根源、源头上来说,它的显宗有两个大的、主要的传承,密宗也有两个传承。

何为藏传佛教的法脉(图源:网络)

(一)藏传佛教的显宗传承

大乘佛教主要的经典是《般若经》,这是佛教中的核心、精华。《般若经》又分两系:一是正见方面的,属深见法脉,是从龙树菩萨、提婆传下的;二是广行法脉,“广行”就是指五道十地的修证次第,是从弥勒传至无著、世亲等一脉相承的法脉。

《般若经》从文字上来说,讲空的部分都是正见部分。讲空的同时,还有很多隐蔽的部分,是五道十地的修证次第,散见于经中各处,需要由大师来总结。弥勒大士总结、归纳了般若的核心义,在由他写成的《现观庄严论》中把全部般若的内容归纳为“八品七十义”。这是广行般若部分。而龙树把般若的哲学思想部分进行了总结,是为深见般若,见于“龙树六论”,或者成为“五论”,其中最主要的是《中观根本智慧论》。

有人问:龙树出世于佛陀圆寂400多年之后,怎么会是佛陀的传承?小乘佛教徒有此疑问。

佛陀三转法轮,第一法轮是针对小乘弟子讲的四谛法轮;第二法轮是般若法轮,讲的是空性,是针对菩萨众讲的;第三转法轮,是针对一切大小乘弟子而讲的分别法轮。佛陀圆寂以后100多年(一说120年,也有说80年)后开始,一直到之后的400年中间,部派佛教产生,印度兴盛的是小乘佛教,有四大部派:上座部、大众部、说一切有部和正量部,从中又分出共十八个派别。在小乘佛教盛行的情况下,大乘教、大乘经典遭到排挤,比如般若部、华严部的经典,都转移到了别的地方。后来龙树从龙地带回看般若部,所以也叫“龙藏”。龙地,藏文音“勒抑儿”,有人认作是龙宫,我想不是龙宫,很多资料表明,应该是我们的新疆一带,如唐三藏的《大唐西域记》中就有很多新疆地区保存的大乘的资料。

也就是说,当时中印度、北印度部派佛教、小乘佛教特别发达的时候,排挤大乘佛教,一直到420年龙树菩萨出世。

关于龙树的传说,或者说传记,有两个不同的版本,藏传佛教的说法和汉传佛教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截然不同。

藏传佛教的版本说,龙树生下来后,由婆罗门看相,说他只有7岁的寿数。后来找到并依止密宗大成就师萨热哈,学习长寿法,结果寿数很长,活了600年。龙树为什么到龙地去请龙藏呢?因缘是,有一次龙树在传法时,有两个小孩儿,穿的衣服特别干净,带着异香,奇香扑鼻,来到他身边。龙树就问:你们是哪里来的?他们说是从龙地,龙宫来的。然后他们就把龙树请到了龙宫里去传法。龙树传法的时候就发现了龙宫里保存了很完整的般若部经典,于是就请回了人间。这是有关龙藏的说法。

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中,龙树青少年时是很调皮的,和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人在一起。跟他经常在一起玩的,有两个关系很好的朋友,后来他们打听到有个地方有个大师在传隐身术,他们就去求那个大师传隐身术,但那个大师看他们的品行不太好,就不传。最后他们求的结果是,大师没有传隐身术,只给了他们一些隐身药丸,白天含在嘴里别人就看不见。后来这三个青年人在白天闯到皇宫里,在后宫佳丽中间混,结果有的宫女怀了孕。于是国王就追查原因,有人猜是社会上有些不法青年学了隐身术,混进来了。最后他们就派人在早上在宫门上放上剑轮,结果那天早上他们三个闯到宫里,出来的时候,他的两个朋友就被剑轮砍死了,龙树侥幸得脱。龙树侥幸逃脱后感叹:佛说的不错,贪欲是毒药,我的两个朋友就因为贪欲而丧命了。他由此而出家。后来他开了一座铁塔,发现里面只有些片言只语的大乘经典,他不满足。这个时候他遇到龙地的一位比丘,龙比丘,把他带到了龙地。在一个藏书的宫殿中,龙比丘对他说:你要看书的话,这里有很多你从未见过的书,你可以看,但不能带走。于是龙树到了藏经楼里头,花了几年功夫,背下了所有的般若经,回来写成文字,由此形成般若龙藏。

龙藏主要是般若部,表面说空,二十空、十六空、四空、二空等,但说空的后面,掩盖了很多的修行次第,这是秘密的、隐秘的部分。后来弥勒菩萨概括般若义,写成了般若概论,即《现观庄严论》。本论在印度就有21种解说,但汉地好像没有这个传承,因为《现观庄严论》是法尊法师新翻译的。

般若经的深见部分,由龙树经过总结、归纳,概括为中观哲学,提高到了哲学理论的高度。我们现在研究中观,一般都要追溯到龙树,凡是中观学派,都尊龙树为祖师。汉地的三论宗、华严宗、天台宗,都是龙树的中观宗,禅宗的祖师里面也有龙树,而禅宗的总经是“金刚般若”,即《金刚经》,这说明禅宗本来的观点是中观。

“弥勒五论”是通过无著、世亲菩萨传下来的。当然,关于无著、世亲,汉藏也有不同的说法。藏传佛教说无著和世亲是同胞兄弟,汉传佛教第一种说法是,他们有弟兄三个,还有一种说法是,讲《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的世亲与讲《俱舍论》的世亲,是同名异人,日本资料中说,讲《俱舍论》的世亲是小乘人,不是讲《二十论》、《三十论》的那个世亲。但藏传佛教说是同一个世亲。

“弥勒五论”,第一是《佛性论》,是无著菩萨按中观的观点解释的;二是《现观庄严论》,藏传佛教中依据印度大论师狮子贤的观点进行解释,属于自续中观的见解,不是应承中观,因此,我们在五部大论里,另设了一个“中观论”。“弥勒五论”的后三论是:《大乘经庄严论》、《辩法法性论》、《辨中边论》,它们开示了唯识宗,是唯识宗最权威的解释,因此弥勒、无著被当作是唯识宗的祖师。除此之外,唯识宗还有其他经典,共有六经十一论。六经中有《华严经·十地品》(三界唯识的观点就出自此经)、《解深密经》、《楞伽经》、《阿毗达摩经》、《密严经》和《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等。

唯识后来又分两派,尊经派和尊理派。尊经派唯识以弥勒的后三论为理论根据,尊理派唯识宗则是由《集量论》的作者陈那和《释量论》的作者和法称开辟的。尊理派在某些观点和推理方面有不同的见解。

《瑜伽师地论》,藏传佛教的说法是无著菩萨所著,汉传佛教说是弥勒所著,这需要进一步考察。唐三藏玄奘法师到印度那烂陀寺,在戒贤法师处学了三年的《瑜伽师地论》,后来回到中国后,弘传发扬了法相唯识。汉地的唯识宗就是从唐僧开始的,汉传受其影响很大,连禅宗也说阿赖耶识,但中观不承认阿赖耶识,尊理派唯识也不承认,阿赖耶识(八识说)只是尊经唯识的一个观点。

我们藏传佛教是把龙树深见系的思想与弥勒、无著的广行系思想合在了一起,《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是把这两系思想的大江大河合二为一,成为一法海。所以释迦教门中,除了佛陀,还有两个菩萨很重要,一个是文殊菩萨,一个是弥勒菩萨。文殊传龙树的为深见法脉,弥勒传无著的为广行法脉。藏地的显宗总的是这两个法脉的传承,没有第三个法脉。

何为藏传佛教的法脉(图源:网络)

(二)藏传佛教的密宗传承

密法方面,大藏经中有文字根据的有两种:一是佛陀在世时,给乌杖焉国王传的密集金刚法脉;二是佛陀成佛的第二年,在印度南部传的时轮法脉。这是有文字根据的两个总的法脉,其他所有的无上密法脉也都有传承的根据。

释迦牟尼三转法轮(即四谛法轮、般若法轮和分别法轮),传显法、显宗经典时,显的是比丘相,也就是僧人相,穿的是三衣;传密法的时候显的是转轮王相。印度古代有金轮王、银轮王、铜轮王、铁轮王等说法,转轮王的穿戴很豪华,有各种装饰,有妻子儿女。总之,传密法时显现的密宗相是世俗相,有明妃和王子等,这在梵文叫“班匝儿达拉”,我们藏文叫“多吉羌”,意为“持金刚”。金刚是什么?就是密法,掌握密法的王就称作持金刚。

这个大家需要知道,因为现在有很多骗子都说自己是这个的转世、那个的转世,以此来骗人。比如,这几年在美国有一个中国去的逃犯,自称是多吉羌的转世,搞了很多名堂,但因为他是外行,所以处处露出他的马脚。他说多吉羌是释迦牟尼的老师,还说是迦叶佛的第三世。内行人一看就看出他的假了,他根本就不懂密法!说什么多吉羌是释迦牟尼的老师,你根据什么资料来说的?能拿得出来资料吗?只要有一条证明也可以。

多吉羌是释迦牟尼佛的另外一个名称,这就像皇帝,平时显文相,领兵挂帅时是元帅相。释迦牟尼有文相和武相,传密法时就是武相,即多吉羌、金刚持。这是一般普通的金刚持的概念,但是藏传佛教中还把给自己传密法的老师称为金刚持,在密法中把自己的上师看作佛陀,因此自己的灌顶上师就是多吉羌。但这仅仅是表达一种敬仰,跟前面的教主多吉羌不是一个意思。

何为藏传佛教的法脉(图源:网络)

(三)辨别真假藏传佛教

现在对藏传佛教有兴趣的人越来越多,有几个原因:

一是解放后很长时间人们没有信仰,感到空虚。没有信仰不是一种好事。

二是国际上有舆论说:世界上没信仰的人很多,大部分聚集在中国大陆。这意味着,没信仰也就是没有道德底线的意思。有的人迫于这种压力想皈依,各种动机都有,比如有商界的朋友来找我,说他想皈依、想学佛法。我就问他为什么要学佛法?对佛法真正地认识了没有?他说他在国外有企业,在国外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会被认为很不可靠,很难跟人打交道,所以出于做商业上的方便,他想有个信仰。

三是现在国际上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高级知识分子研究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他们经常在网上发一些文章,通过网络传播他们的研究成果,影响越来越大。如爱因斯坦说:能够和现代科学相吻合的宗教就只有佛教。他还说,如果他信仰宗教的话,就信仰佛教。因为这样的科学大师、科学泰斗的宣传,使得许多对佛教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也都随之来信仰了,也因此,信仰藏传佛教在国内外形成了很大的热潮。

但是在这热潮当中,很多的骗子也就出来了。由于众多的人希望皈依、学习藏传佛教,但却不了解藏传佛教,不掌握藏传佛教的起码的常识,这就给了很多骗子钻空子的机会。我记得过去有个说法:一个画匠说,什么画最好画?画鬼最好画,因为谁也没有见过鬼,你不管画成什么样,也没人有异议嘛。所以,现在社会上的很多骗子就是以画鬼的伎俩来骗人。现在一方面信仰(藏传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另一方面,就像市场的情况一样,掺假的也越来越多了。所以需要大家多一个心眼,头脑需要清醒,多学习、多了解一些基本常识,否则就会上当受骗。

何为藏传佛教的法脉(图源:网络)

(四)学习佛教有两难

梁启超说:“佛教不是迷信,是智信”。

章太炎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

美国的瑟尔曼教授说:“藏传佛教是精神科学。”

杨振宁教授说:“佛教不仅仅是哲学,而且是实证科学。”这是他下的结论。

因此,认识佛教很难。《经庄严论》中说:学佛有两难,一个是认识难,一个是行难,也就是做起来难。认识难,是因为佛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它的思维和一般的世俗思维有所不同。佛教的智慧是彼岸智慧,称作“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到达彼岸”的意思。这种智慧只有见道以上才能亲身体验,见道以下、开悟前只能从抽象的理论上认识,没办法体会。它是超思维的东西,是在思维和语言这些东西熄灭以后的一种直觉状态。见道以上和佛的智慧都是这样的。所以认识非常难。

八万四千法,总结起来就是经、律、论三藏经典,藏传佛教有108部佛经。论藏是属于理论方面的,讲禅定、智慧的是经藏,讲戒律的属于律藏,三藏的资料非常浩瀚。如玄奘翻译的汉传佛教的《般若经》,600卷哪!读一遍都非常吃力。在这种情况下,学佛不得要领,就如身在大海之中,不知码头、彼岸在什么地方。佛教是如此地博大精深,以至有人说它是东方文明的宝库,它不仅仅是佛教的经典,佛经里头还包括医药、天文、历史、文学、哲学、语言学等等学科。所以,学佛教、认识佛教的理论很难,需要有系统的知识,要按照一个学习的程序,就像从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博士,有层次地、逐步深入地来了解佛教。这是非常难的。

但是,难并不是没有办法学习。七世***的师父说过一句话:佛经就象长在分散在各处的羊身上的羊毛,龙树、无著这些大师把羊毛捻成了毛线或褐布,还没做成衣服,而宗喀巴大师把它织成了衣服,就像服装店里的那样,买上就能穿。这就是对佛经的逐步归纳和提炼的过程,是一种方便。现在汉地很多人在学《菩提道次第广论》,虽然道次第最后的阶段要进入密宗,但本论基本上讲的是显宗的道理。凡是显宗,无论哪派,都不会超越《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内容范围,它把修行的次第、实践和理论都归纳到一起了,这就是三士道。

学密的总的传承是金刚持,如上面所说,但是下面分别的传承有很多,各教各派各有各自的法脉,但这些法脉都不是臆造的,更不是捏造的,都是有资料可查,有文字记载的。现在汉地翻译的藏传佛教资料,十分之一二都不到,我看大概也就是是百分之一、二、三。藏传佛教的资料很多,约略的估计,有十万函以上。“函”,就是那种大包袱包着的长条形的经典,一函大概有30万字左右,这不是一代人所能翻译完成的。藏传佛教《大藏经》的翻译过去都是国家政府支持搞的,从吐蕃王朝就开始了,从第8世纪一直到12、13世纪,总共持续了500多年。

汉传佛教,有的说是开始于公元前60几年,有的说是公元前2年,白马驮经,佛教传入中国,一直到汉、唐,翻译了很多经典。太虚大师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说:三藏经典是我们学佛的课本,但有谁读过这些课本?很少。这些三藏经典大概很多都是藏在寺院柜子里,锁了起来,让人磕头、朝拜的。佛经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了呢?有的人即使想研究也没有办法研究,这有几个原因:首先要具有很好的古文底子,但现在的大学里学的古文很少,所以大学生基本读不懂佛经,那些学过古文的老先生们也越来越少了。那些想学的人,首先语言文字关过不去,读不懂。台湾这些年做了一些很好的工作,比如佛光山把一些大论翻译成了白话文,这个很好。我们大陆没有人做,经典翻译的更少。

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要在认识的基础上选择,是皈依基督教还是皈依佛教,不是凭迷信来选择的,凭爱好来选择也是不对的。加拿大有个人到印度出家,成为了藏传佛教的格西,他写了很多书,很多都翻译成了汉文。他在一本书的自序里说到了自己的情况:他小的时候,家人父母都是信仰基督教的,每到礼拜天都到教堂里去礼拜。后来上大学的时候,他问牧师:我为什么要信仰基督?信仰有什么好处?他提了很多问题,但牧师给他吃了闭门羹——信仰就是信仰,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然后他就产生了怀疑,大学毕业后开始游学,到印度接触到了藏传佛教,然后他发现,藏传佛教是知识性、哲理性的宗教。他非常喜欢——为什么要信仰,信仰有什么好处,它解决什么问题——说的清清楚楚,信与不信在于自己。宗教中对此类问题讲得这么清楚的,只有佛教。

认识佛教、学佛的时候,要闻思修,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闻,即学习、研究。第二步,思,即思辨、思考。学到的道理不一定都能使用,这其中有各种原因,如老师的原因、传承的原因等等。比如,有人亲近了不同法流、不同法脉的很多上师,象我们藏传佛教噶举派有个很有名的上师,在印度亲近了155个上师,阿底峡亲近了170多个上师,宗喀巴有30多个上师……,那么如果这些上师们讲的不统一、互相矛盾怎么办?各教派的观点不一定相同,这就要靠自己来分辨了。闻之后的第二步就要思考、思辨,思辨的过程就是消化知识,要参考很多的资料来进行论证:哪个说的对?哪个说的不对?思辨过程就象蜜蜂酿蜜一样,蜜蜂采了上千上万的花朵,才能酿出那么一点点蜜;或者就像我们藏地搅奶子打酥油一样,一大桶奶子搅来搅去,只打出这么大一团酥油,一大桶奶子的精华就是那么一点点。做各种学问都是这样的,不仅是我们佛教这样做学问。我想,凡是做学问的人,都会有这个体验,不是囫囵吞枣。

在80年代的一次教材会议上,讨论到藏族有很多文学名著,应该怎么把这些作品编进大学教材里去。有些人就提出:能不能把这些名著中的宗教成份剔除,保留世俗的思想,然后才编入大学的教材?我当时这样说:龙女的上身很漂亮,是像天仙一样的美女,但她的下身是一个蛇。你们这些主张就好像是把龙女腰斩,把恐怖的下身砍下扔掉,把美丽的上身留下,那这剩下的只是尸体而不是龙女了。我还说:我们藏地吃牛羊肉,不是连毛皮一起吃,我们吃之前会把皮子剥掉,把内脏里头的粪便这些东西都要洗掉。吃的人不会因为牛羊肚子里有很脏的东西就把它们扔掉,吃肉的时候会把皮子剥掉,那就是分辨。文学作品也是这样,不能这样腰斩,学的人都会有分辨能力,哪一个是正确的,哪一个是不正确的,他会分辨。思辨的过程就是一种分辨。思辨很重要,我们在修习止观的胜观部分的时候,就是进行思辨修,像“无常”、“空性”等这些内容,都要进行思辨。思辨以后确认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需要被剔除的,哪个是要肯定的、哪个是要否定的。藏传佛教反对无思无想的静坐,这不是禅修,正确的禅修不是什么也不想,而是在住心修好的基础上,进行第二个阶段的分辨,就是思辨修。

第三个阶段,反复实践,这个就是“修”,就是反反复复、一次次地实践,把人为的变成自然的,把有功用的变成无功用的一种行为或动作。修行就是这样的,开始是有功用的,修到一定的阶段,就变成无功用的、自然的了,那个才是真正修炼到家了。

认识难,但是必须要经过认识这一个阶段,要多看书,看好书,看坏书不如不看书。但是好书坏书也很难辨别,比如-法X功的那个《转-法-轮》也是一种书嘛,总不能读那样的书吧!所以能够用慧眼来选择好书,很难。不是说什么书都可以看,现在市场上、书店里的书很多,就要选择一些有益的书,一些正确介绍佛教的书来看。有的佛教书对空性的解释有很多错误,比如有的书里这样解释空性:把手表里面的零件去掉,没有手表了,就是空了。这样解释空性的人很多,但空性并不是那个意思,而是当体即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碍有、有不碍空,空有一体——最后的境界是那样的。所以在认识上需要下点功夫。

学佛的第二难是行难。

藏传佛教不是一种空谈。有些人空谈理论,讲得天花乱坠,但却没有一点行动,这不是佛教,这个也是有的。我们藏族有个寓言说,有一个医生,吹嘘自己的医术是有多么高明,好像是天下第一,但是让他开点药,却一点都拿不出来。这个不是空谈吗?

马克思有一句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段话很符合佛教的宗旨,佛教就是要改变社会、改变人生。社会是人组成的,人的主体是思想,思想善了,一切变善,思想不好了,社会上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佛教里治理社会的理念是:治国先治人,治人先治心。心不变好的话,再好的制度也推行不开。所以瑟尔曼教授说佛教是内在的***,也就是精神的***,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是净化自己的思想境界,只要净化了思想,就不会做坏事。思想支配一切行动,作善作恶都是行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所以“自净其意”是佛教的中心。

我们佛教不是搞形式,但是现在佛教中搞形式的很多,却没有抓住中心、核心的东西,净化思想才是我们佛教的中心,才是最终的目的。和净化思想有关的行为就是善行。有些人表面上看是行善,但实际上不是。净化心灵,就是培养善心。比如,梁武帝问达摩大师:我建了那么多寺院,每天都请这么多僧人说法,给僧人供斋等,我的善行大吗?达摩说:无善。这个很少有人能理解,因为梁武帝他是搞形式,他尽管修了很多寺院,供斋了很多僧人,但他的动机、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不分动机目的的话,很多善恶就分不清楚了。比如,大乘佛教为了众生可以开杀戒,那个不能算是恶事。对危害众生的那些坏人,在教化不起作用的情况下,为了保护众生的利益,可以采取特殊的手段来处理。这个在形式上是恶,实际上是善。这就是形善实恶——形式上是善的,但实际上是恶;实善形恶——形式上的恶,可能是实际上的善。

今天我就讲这些。

何为藏传佛教的法脉(图源:网络)

答 问

问1:有人说禅宗是半显半密的修法,也有人说天台宗的见地跟密宗有相通之处。请问汉传佛教是单一的显宗吗?禅宗与藏传佛教密宗有什么关联?

答:从教理上来看,大圆满的开悟与禅宗的一些开悟方法有一些相同的地方,但是它们的传承不一样,不能说完全一样,也不能说没联系,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的对比研究。我过去曾经注意过这些内容,禅宗的东西、宁玛派的大圆满、噶举派的大手印,这些我都在研究,有一些看法,但是今天没时间来谈这个问题。

问2:请问学显宗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修学密法?现在已经获得了上师的密法灌顶在学密法了,那么我怎样回头把显宗的基础补起来呢?

答:出离心,不仅是显宗的东西,密法也是不能离开出离心的。出离心就是对世间或六道轮回的一种看法。宗喀巴大师讲的《佛法三根本》中,第一个讲的就是出离心,它是学习佛法的一个基础。密宗的仪轨都是显宗和密宗合一的,每一个仪轨的开头都有皈依、发心、出离心等这些显宗中已经开示的内容,因此,不需要抛开密宗重新修显宗,也并不是说,一定要显宗基础打好了才能修密法。

显密的最大区别是在止观部分:显宗的止观修法,就是按照《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开示的那样的止观修法,而密宗里面有很多方法来修止观。密宗脱离不了显宗,二者是融合在一起的。就像吃菜,不一定菜一定要做成某一种味道才吃,一道菜中甜酸苦辣什么味道都可以有嘛。密宗的修法中,显宗的东西始终是贯穿其中的,比如,空性是没有显密区别的。只是显宗中的禅定是需要专门修的,而密宗中不需要专门修禅定,很多观想仪轨中就包含了禅定的修法。所以,不能把显密截然分开。

问3:慈悲与空性是不是同时产生的?

答:慈悲与智慧是不能分离的。佛经中说,单一的慈悲不是解脱道,单一的智慧也不是解脱道。只有当慈悲心与智慧结合在一起,才是解脱道。

问4【哲学系教授潘德荣问】:我赞同刚才您讲的,把佛教看成是一种精神科学,但后来您又引用了杨振宁的一个说法,说佛法还是实证科学,这个就跟我的认识有一些偏差:当我们讲有一个“精神科学”的时候,就是把它从“科学”里面脱离了出来,基本上就把它的实证性去掉了,因为我们讲的科学概念,主要是指自然科学。而所谓“精神科学”和自然科学是有区别的,这区别最大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实证性上。那么怎么理解佛教的实证性?或者说,究竟是在什么意义上可以用“实证”这个概念?

答:佛教的实证就是知行合一。行就是六度:舍度(施舍、奉献)、戒度(善戒,即不危害众生)、忍度(忍辱、忍苦等)、精进度(勤奋学习,不退转)、禅定度(心住一境,思想高度集中)和智慧度(包括世间智慧和出世间智慧),世间智慧是由思辨、思维来表达的,而佛教的出世间智慧是息思灭智后的一种直观境界,这种境界必须是开悟了以后才能真正地体会到,没开悟的人只能从抽象的理论上认识。

六度是大乘佛教实践的六个方面的总结,它的最高价值就是菩提心,是为利乐众生而修佛。修佛的过程就是实践这个菩提愿心。对修行的人来说,所谓实证,就是指每一步的实践过程都有可验证的标准,不是空头理论。佛教的实证就是指这种情况,比如大乘的五道十地: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这些都是实践的过程。修佛就是要实践这些东西,它跟哲学的区别是,哲学是对科学知识的高度总结,是一种理论,它不包含实践,但是佛教不仅仅是一种智慧和理论,而是在哲学、哲理的指导下的修学实践。

【潘教授的补充问题】:当我们讲科学的实证的精神的时候,这种实证是借助于经验的,在佛教这里,它讲的也是借助于经验的。但这种经验是两条路,一个是和外界世界的接触,比如说,所谓实证的,我能看到,我表达出来了,你也能看到,这才叫做实证的东西。如果只是说我能看到,你看不到的,这就不叫实证的东西了。这个就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和外界的一个直观的认识。那么,佛教这里讲的这种“验证”,在哲学术语中有时候表达为“我们自身的体验”,它是跟内在、是跟自己的思想境界相关的东西,所以您刚才讲,如果没有开悟、没有觉悟到“这个”,其实你是无法验证的。

答:潘教授讲的这个问题,在黑格尔的《宗教哲学》里面提到过:宗教中不可思议的神通境界,只有信仰的人才能体验到,别的人没办法体验。这是一种说法,而杨振宁在一篇文章中也说:佛教中的现象或说修证境界,对修到相应境界的人来说是一种体验,没有修到相应境界的人,只能信仰,没有办法验证。但对于科学上的好多实验研究结果来说,佛教是伟人的预言。

所以潘教授说的是对的,我们佛教自己也说:这种体会就像哑女之梦——她在梦中和亲人相会,非常高兴,她体会到了那种愉快的境界,但是醒了以后却没有办法说出来。这完全是自己内在的一种体验。

问5:传承的重要性,请您再给说说。

答:传承就像通了电的电线,没传承就如没有电的电线。

更新于:2017-11-20 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