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敬、清、寂(图源:网络)
没有森林,就没有枯枝;没有枯枝,就没有木柴;没有木柴,就没有煮开的水;没有煮开的水,就没有泡好的茶……
《阿含经》说:“若见缘起,即为见法;若见缘起,即为见佛。”在茶事中,能见到缘起法,寻常的茶事也因此变成了庄严的佛事。
一行人安安静静地走进方丈院。
院门关着,没有上锁,一推就开。院子里,本如法师的精舍外,有一丛桂树,数盆兰,七八竿翠竹,三五株绿树。一方茶桌,在树荫下。大家走过去,各自找个位子坐下。
老郭忙碌起来。他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把斧头,拎到院门左侧的灶前,坐在木墩上,开始劈柴。有人问他忙什么。老郭说:“山里水好,一会儿给你们煮茶喝。”
劈柴貌似粗活,其实也讲究技巧。在九华山转身洞外,我也劈过柴。一开始以为这事很简单,斧落,柴开。没想到,劈柴既需要有力度,还需要找好角度。那一次,我没劈几根,满身大汗。
老郭人高马大,有力气,下斧也又稳又准,不一会儿,劈了一堆柴。他拿起灶上的铁壶,用山泉水里里外外冲了冲,又灌满,搁回青砖垒起的灶台上。老郭伏身灶口,一通鼓捣,不一会儿,弥漫着香味的松烟,从烟囱里升起来。
和、敬、清、寂(图源:网络)
茶桌这边,宓唐与李琪两位细心的女士,已经洗好茶盏。茶盏是从方丈院厢房里找来的,大小不一,造型各异。
每个人眼前,摆下一只空盏。
日本茶人千利休说,喝茶的人应有侍佛之心,即“和、敬、清、寂”。有缘在一起,共饮一壶茶,应彼此和悦;对茶、茶器以及同饮者,应心存敬意;煮茶的水,应干净清新,茶席之上,应言谈清雅,远僻尘俗;饮茶时,应保持安静,内心安祥。
那边,老郭打开壶盖,他说:“水半开了,拿茶来吧。”
有一袋茶,放在厢房的窗前。李琪打开看了看,欢喜地说:“大家有福,是古树茶。”老郭接过去,抓一把,放入壶中。
来终南山净业寺的路上,车随山路慢慢盘旋,像一只甲壳虫爬行在梧桐叶上。前几天,西安雨多,此刻,侧耳听能听见山路右侧山谷间溪水奔流的声音。耳朵闲不着,眼睛也闲不着,忽然,如画的青山绿树间,翩然飞来两只白鹭。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噢,唐代诗人王维隐居辋川时所写的诗,并不是空穴来风,他写的都是眼前景!
车在半山腰停下,老郭说:“去净业寺,车只能开到这里,剩下的是山路,曲里拐弯的,又窄,要靠腿啦。”
上山的路,就像老郭说的,曲折,狭窄。有的地方有石阶,有的地方裸露着土坡。狭窄的地方,别说开车,迎面有人来,也要侧着身子过。
往山上走,没走多远,就开始气喘吁吁。天阴着,不热,空气凉爽,一时没有汗流浃背。
山中树多,蚊虫多,不走动,蚊子就开始上下盘旋。走累了,原地立定,稍喘两口气,赶快再往上走。
和、敬、清、寂(图源:网络)
山路曲折,路侧时有巨石出现,有时在左,有时在右。有些巨石上刻了字。刻进石头的字,大多耐人寻味,否则刻工也没心情刻。老郭问:“这都什么意思?”
我就把看到的说给他。
“绝解起行”,意思是说“光空想不行,得实干”。
“南山正宗”,是说净业寺是正宗的律宗祖庭。
“阿鞞跋致”,意思是“不退转”;走到半山腰的人,看到这几个字,明白了这层意思,上山就有力气了。
“诚则灵”,心不诚的人,何苦来这儿爬山进寺?既然来了,就得坚定信心。
“闲云”,要能像云一样轻逸就好了,肉身为什么这么沉重?
“入真境中”,古人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眼前的风景皆是佛境,不要“不识庐山真面目”!
拐了多少弯,上了多少坡,已经记不得。可劲地往高处走吧,终于,来到这座山岭的最高处。左拐,上行不远,净业寺山门的一角露了出来。
李琪是西安有名的茶人。
方才在山下,邵泳这样介绍她,“有一种说法,来西安,没喝西凤酒、没吃羊肉泡、没到素心茶房喝一碗茶,等于没来。素心茶房就是李琪办的。”
李琪身材削瘦,听邵泳说她经常来净业寺做义工,是大护法。李琪反对邵泳这样说,她说自己喜欢“只读青山不读书”,所以经常来上山。
人熟是一宝。因为李琪和寺中相熟,我们得以在净业寺用午餐,一人吃了一碗面条。斋后,她领我们参观寺中殿堂。
殿堂大多依山势而建,虽然不像平地上的寺院那样有很大的间距,但都从容有致。尤其堂内布置,一桌一榻,大方典雅,朴素得体;映进每个窗子的山景,美得像一幅画。
为什么这座寺院能将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体现出如此庄严、实用的人文之美呢?李琪笑着揭开了谜底,“出家前,本如法师是学艺术的。”
净业寺,是律宗祖庭,唐代的道宣律师曾驻锡于此,并建立戒坛。我悄悄地问李琪:“戒坛在哪里?”她说:“戒坛在祖师洞那里,在高处,我们一会儿去。”
随后,大家在殿堂间绕行,拾级而上,到更高处。
戒坛是方形的,分为三层,层层递高。最高处平台中央,站立着一尊佛。他左手挽着衣角,右手作施无畏印。这尊汉白玉的佛,在青山绿水间,显得格外地白。
和、敬、清、寂(图源:网络)
眼前这尊佛,和在微信照片里见到的,一模一样。
但,眼前的更亲切。
来方丈院的路上,李琪说:“本如法师外出参访了。可惜他不在寺里,他要在,就热闹了。”
我告诉她,几年前,就见过本如法师。
李琪好奇地睁大了眼睛,“你不是第一次来终南山吗?”
不是在这里见的,三四年前,在湖北黄梅四祖寺旁的芦花庵。当时,一群人围着本如法师,有说有笑的,我还以为他也喜欢人多捧场子呢。
有人介绍他,说他是当代高僧。本如法师嘿然一笑,“别给我戴那么高的帽子,你们看看,我的头有那么大吗?”
众人闻言而笑,他也笑。他笑时,眼睛简直要眯成一条缝。就这么一句话,眼前的法师在我眼里,庄严之外,还多了几分亲切。
古人的生活节奏慢,不像现在这么快。所以,他们生活得从容、闲适。比如说,想某位友人了,就执笔写封信托人带过去。那时,没有电子邮件,没有电话。他得耐心地等友人回函。如果回函有相约,那就要跋山涉水前去,乘船,骑驴,或者步行。友人会一次面,走个把月,那是寻常事。那时,“朋友”这两个字,在彼此的心目中,份量应该比今天要重。
好友见面,他们会选个适宜的地方,坐下来喝一杯茶。
在什么地方喝这杯茶,是有讲究的。什么是喝茶的理想环境?明代陆树声在《茶寮记》中列举了十二种:凉台、静室、明窗、曲江、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吟、清谈、把卷。
净业寺的方丈院,可算是陆树声心目中最理想的茶境。
闲情有寄,又有“四雅”:焚香、插花、挂画、品茗。似乎可以这样判断:品茗是真正的主题,前面那三个都是“药引子”。
此时此地,山间空气清新,焚香是多余的;随处山花朵朵,插花是多余的;眼前山景,即是天然图画,挂画是多余的。那么,品茗这件事,万万不可省略。
和、敬、清、寂(图源:网络)
一行人,虽尽非文人,但都是雅士。
画家隋牟,他的画逸笔草草,却勾勒出禅家的恬静;画家邵泳,他大胆地把青花蓝写进画面,创造出无边的寂静;评论家杨大伟,这位老兄酷似沪上笑星周立波,但他虽言必中的,却从不刻薄;画家魏青吉,他有着更大的企图,在纸上努力地探索新水墨的可能性;画家宓唐,虽不多言不多语,却能把心安顿在自己的世界里。
眼前的人,有新交,有旧识。有的淡泊,有的幽默,有的奔放,有的婉约,有的沉静,有的敏捷。
满头大汗的老郭,郭毅,这位优秀的策展人,此刻,提着茶壶大步流星走了过来。
空盏已满,杯未端起,香已醉人。
古树老茶,虽只是浅浅一盏,却是难得一遇的佳茗。
只有真正的茶人,才会珍惜好茶。我有位茶友,她喝到好茶,茶渣也舍不得扔;而是晾干,用宣纸包好存放;宣纸上写下茶名、共饮者以及年月日。她这样做,不是贪执,不是放不下,是珍惜。
一杯茶喝下去,大家都沉默了。
有时,语言是多余的。尤其喜欢茶的人邂逅佳茗的那一刻。
打破这沉默的,是雨。
不知何时,也不知从何处飘来一片云,停驻在大家头顶上。
于是,下雨了。雨点大,但稀疏。打在宽大的树叶上,吧嗒吧嗒。茶桌在树叶繁密的遮蔽下,因此喝茶的人不受影响。
但苦了依旧露天煮茶的老郭。
喊他来避雨。老郭回眸一笑,“这雨,不碍事。”
树荫罩不住的露地里,可以数落在青砖上的雨点,东一个,西一个。雨下得时间一长,也就数不清了。
山寺听雨,心头的思绪淡了,像头顶上的云,灰灰的,薄薄的,轻轻的。
我捧着一盏茶,静静地听雨。山寺的雨声与别处不同,古老,寂静,绵长,悠远。想东想西的心,也安静下来。
如果没有别的什么事,就这样坐在树下品茗听雨也好。
当然没有别的什么事,来这里,难道不是为了坐在树下品茗听雨吗?
靠近院门的那几竿竹,此刻被雨打醒了,刚才还一副打瞌睡的样子。头顶上,树的枝叶也活络起来,不再顾忌我们这些陌生人。离茶桌不远,草丛里那几朵小花,此刻也仰起了小脸,满是开心的样子。
终于,有人慨叹一声打破了这沉默,“如果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还做什么艺术家!”
呵呵,他忘了,本如法师就是出家人中的艺术家。其实,在家是一种生活方式,出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喜欢清净的人,喜欢住在山野的人,不做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出家做和尚,不过是过自己喜欢的生活罢了。
居家生活,固然有尘间世里的天伦之乐,但也要耐着性子容纳日常生活的鸡飞狗跳、名利场上的勾心斗角、职场戏场的出将入相、身份转换的生旦净末。
出家生活,衲衣遮身,专心禅坐;二时斋饭,蔬食果腹;有人来问,则应机说法,不必圆滑世故地假装谦逊,也不必言不由衷地出语躲闪,更不必随顺世俗的潮流主题;无人来问,则自观自在,静坐时与佛同心,行脚时与道相应,活在自己的本来面目里。
和、敬、清、寂(图源:网络)
僧人的生活,真的是如云,似水,无牵扯,无羁绊。
这个一句,那个一句,说来说去,只是说说。让哪个留在这里,做个穿僧衣的艺术家,他都有他的舍不得。
就像来时不跟人打招呼一样,雨忽然停了。露出一方蓝蓝的天。
李琪说:“茶也喝了,雨也停了,我们上后面的山吧。那里是净业寺的上院,还有一大片建筑,到山高处,能看到更美的美景。”
来之前,我听说,为了欣赏狮子吼,本如法师在山上养了两头狮子。佛经中用“狮子吼”形容佛法威力大,如同狮子能够威伏群兽。于是问:“狮子还在吗?”
邵泳说:“可惜你来晚了,狮子长大后,不宜在山中养,法师把它们交给动物园了。”说着,他朝我一笑,“我在这里听过狮子吼,真是震人心魄!”
“本如法师喜欢梅花,在山上种了大片的梅林。去年冬天,梅花开的时候山里下了一场雪,他还打电话叫我们来收集梅花上的雪。嗯,现在应该还藏着几坛梅花雪呢。如果法师在寺里就好了……”
说到这儿,李琪不说了,意犹未尽。
瓦灶松柴山泉水,老壶陶盏古树茶。能在净业寺喝这几盏茶,我已经很知足,哪里还能再奢望喝梅花雪煮的茶呢?
切不可存妄想。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是由妄想引出的。
洗净了用过的茶具,熄了灶里的火,大家又往山上走。
雨后的群山,远处近处,更加富有层次感。云,远处的近处的,也有了深浅,像画家信笔抹出来的一样。
头顶上,几朵白云,静止不动。如果手臂能伸长,真想扯一块下来尝尝。
林清玄大师写了一篇《沉香茶》,文字不到一千,却让我读了如大师喝沉香茶般久久回味。掩书静思仍意犹未尽,拿出保存了十几年的一把雕花檀香扇,轻拂轻煽,檀香气味淡淡的扑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11
古人饮茶生活中常与焚香相配合,“长几软榻,一香一茗”是日常生活中的清雅韵事,更是愉悦身心不可或缺之物。文人诗词中常见有“焚香煮茗”的意象,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
香道资讯时间:2024-10-16
3月4日,藏历二十五一切女性本尊及空行母会集荟供殊胜日竺莲茶室借女性公益活动在品茗供花中向有缘人奉献绿度母的怀柔之爱如大地般包容而温暖的度母慈悲明媚春光,惊蛰前日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9
茶,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
禅茶文化时间:2024-08-12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渊远流长。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我国人民生活关系密切,自古至今,有许多名人与茶结缘,不仅写有许多对茶吟咏称道的诗章,还留下不少煮茶品茗的
行业资讯时间:2024-08-01
前言:中国国家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指出:“相传印度的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
佛学入门时间:2014-11-12
三年来,35岁的西安市民张剑峰频繁进出秦岭。从华山到终南山再到宝鸡龙门洞,走遍每一个山谷,横跨400公里,目的是寻访居住在山中的修行者。行至今天,他拜访了600多位山中
其他文章时间:2014-12-13
终南山佛教文化夏令营活动从2003年到今年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过去的十二届夏令营,我们努力将人间佛教的理念落实于现实生活,大力开拓佛法关怀社会、社会认同佛法的通道。
新闻资讯时间:2015-06-24
觉诚法师率法师与佛光会前往诵经/图麻坡佛光分会提供60余名由各地佛光会组成的仪仗队为长老开路马来西亚柔佛州麻坡古剎净业寺8月29日为住持真经长老举行告别仪式与荼毗大典
新闻资讯时间:2015-09-05
【提示】本文为寂静法师受邀参加株洲【禅茶与养生】讲座精彩授课内容节选。在中国文化里,禅、茶文化已经融为一体了。古代的禅师六根非常敏感,内在很优雅,超脱美丽,所以
汉传法师时间:2015-11-13
终南山观音禅寺古树灵泉的由来位于西安城南约四十里的终南山,峰峦叠嶂,水清谷幽,其间有众多的佛教胜迹,是历代大德高僧潜心佛理、修法弘道、开宗立派的禅修宝地,也是历
其他文章时间:2015-12-28
终南山古观音禅寺冬季短期出家法讯青烟如梦千亿劫,银杏俨然亦千载。多少流连扑落叶,前生可曾来参禅?昏然十载一弹指,坐上无言上九天。钟板一声响,后世何往来?但出一个
新闻资讯时间:2016-01-05
律宗祖庭——西安终南山净业寺净业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南偏西33公里终南山沣峪口内。入峪2公里,东侧的后庵山悬壁欲坠,挺拔高矗。寺院就建在海拔762米的山凹处。立足
其他文章时间:2016-01-05
寻访老上师老上师,其实就是一个其貌不扬、看上去邋里邋遢的小老头。他满头短发,花白,整齐,是之前剃了光头长成这样的。上身米黄色的长袖套头衫,像是好久没洗过了,也看
其他文章时间:2017-06-20
老和尚是哪尊菩萨?(图源:网络)“天冷,喝什么茶呢?”见众人围着茶桌坐下,泽佳从茶架上取下一款熟普洱,“这饼老茶,我一直没舍得打开呢。你们来了,我们就喝它吧。老茶茶
大德居士时间:2017-11-21
燃香供佛(图源:网络)说到生活,离不开“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佛家生活,在这七件事之外,还多了一件“香事”。香为佛使汉传佛教素有“佛前十供”之说。这“十供
佛学入门时间:2017-12-05
家中挂钟摆放有讲究,三个地方不能挂,阻挡财运
佛学视频时间:2020-04-01
我是祥子。90年生的水瓶女。2008年18岁时成为人像摄影师,2010年脱离影楼成为独立摄影师,并一个人一台相机走遍大半个中国和东南亚数国。2013年想停止行走开始在北京做个属
艺术人文时间:2015-06-22
二十多年前,美国汉学家、佛经翻译家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访传说中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因为《空谷幽兰》的问世,很多西安人才知道距离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里,
佛教图片时间:2015-09-02
美丽的终南山里绝对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在每天发生……终南山,又称中南山,古名太乙山、地肺山、周南山,是秦岭西自武功县境、东至蓝田县境的总称,简称南山。主峰在西安长
素食环保时间:2016-09-18
吾心安处即为乡没有了城市中冗杂的烦心事他们居住在庙山小院里一边“吃茶”,一边制陶看炊烟袅袅,品淡淡茶香她叫周猎猎一个来自云南的普通姑娘却拥有20多万的粉丝忙时码字
素食环保时间:2016-10-29
在主流社会之外,终南山隐士的生活远离都市,与群山、清风为邻。他们或是为了得到更高的修行,或是为了体验一种常人未见的生活方式。他们试图复制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却发
素食生活时间:20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