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生活很苦,因为虚耗。地藏经中讲到地藏菩萨有二十八种利益,其中一个是虚耗辟除。虚耗是耗什么呢,首先就耗外在的财物,而主要的是耗自己的精气神。
很多人赚钱很辛苦,结果生了病,发生灾难,甚至遇到盗贼。这都是虚耗。其实虚耗中各有因果,好比这财富来的不实在,骗来的多会被骗去,杀生来的,都会生病。佛教就讲究净财,钱财来的太容易了,太快了,去的也更快,这因果是很公平的。
要减少虚耗,首先要惜福。不要以金钱价格来衡量这个物质。比如水,多少钱,这不是钱的问题了。人要是浪费过度,就导致干旱,蝗虫灾等。好比大米,大米是大家福报变出来的,现在到处有吃的,是因为我们福报在。如果福报没了,那就出现饥荒。所以要惜福,在吃的,穿的,用的上面都要惜福。你不惜福,日子就过的很苦,赚钱很多,花钱更快,就要拼命赚。所以很苦。
虚耗外在表现,是耗掉了财富,但其实内在的表现,是消耗了自己的精气神。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浪费过度,使用东西过多,色身就不健康,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精气神不足。北方人精神比南方足,因为北方人条件恶劣,消耗的少,南方条件好,大家拼命吃,浪费。像四川人,就吃的很严重了,然后不干活,杀业特别重。好像整个四川,上次报纸报道每年杀好几亿只兔子。所以四川人体质不行,每个人都要吃酸辣的,肾气不足,就没有斗志。
世间的福报也是两面的。每个朝代到了鼎盛的时候,造恶业的就非常多,尤其是杀生,现在也一样。所以中国灾难多,太平之后就是乱世,乱世就有战争,有饥荒。这都是当时有福报的时候造下的业。
现在大家算很有福报,但仍然要很小心,因为现在造业太快了。吸收人的精气神的东西太多了,手机,电脑,网络,都在吸人的精气神。这都是一种虚耗。也是一种业。我们每天吸收很多信息,电脑一打开,到处都有,这些信息也在消耗我们的精气神。这也是虚耗的一种。
要修行,要有好的体魄,精气神要足。以前祖师,赵州祖师,八十岁仍然去行脚,古代行脚很辛苦,尤其他到了八十岁还能行脚。仍然称他为赵州古佛。这个精气神的虚耗,大家也要很小心,所以要惜福。
现在大家要追求简单,断舍离,太多的物质也在虚耗我们的精气神,不仅是物质,还有不必要的应酬。所以你要是学佛了,要保持寂静的功夫,不要太爱凑热闹。太热闹的东西,都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现在大家精气神不足,眼睛近视的非常多。只有精气神饱满了,才有能量来学佛,修学佛法,还包括参访善知识,这都要好的身体底子。
所以学佛要趁着年轻,没几个人到年老学佛而成就的。那只是一种安慰而已。你年老了,能进佛门很不容易了,很多人年老都进不了佛门。年老主要怕两点,第一身体差,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第二个是,恶业重。年轻时积累了太多恶业,杀业,吃了太多肉类,沾染了许多习气,年老要学佛,要改造,很困难了。
所以每天要念经。我们有个不好习惯,大家都讲究生活品质,所以每天都在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为了这些过分的享受,精气神全都虚耗了,身体也差了。你怎么有精力来思考生命的东西。所以先要能放下物质享受,可以多念经,念经后,自然不会执着这些污浊的享受。你精气神就足了。
每天能念一部地藏经,或者金刚经,甚至能念一念地藏菩萨圣号,我们就能回光返照。不要被生活困住,有福报也容易被困住,没福报更容易被困。要把生活转为生命的东西。这需要多念经。
美国史丹佛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马克贾克逊教授(Mark Jacobson)的研究发现,燃料或原木等生物质若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油烟黑碳是造成北极冰融化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素食资讯时间:2025-01-26
食物五行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来讲一讲吃东西,我相信很多人都欢喜听这个,因为人人都要吃东西。“食色性也”,我们欢喜吃东西,欢喜看好颜色,这是与生俱来的一种习气。你看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1
你们应该意识到,挽回女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当一种方法失败,又开始尝试另外一种。于是,你本有的机会,也就被彻底的毁掉了。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种方法,坚持下去,永远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7
你能看到风景不在于自己有多高,而在于自己站在哪里。你能走多远不是你的思想有多深刻,而是你的思想是否正确。—人生最后的高度和最终的去处,不是名气,不是财富决定,而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23
●米饭团去皱当家中香喷喷的米饭做好之后,挑些比较软的、温热又不会太烫的米饭揉成团,放在面部轻揉,把皮肤毛孔内的油脂,污物吸出,知道米饭团变得油腻污黑,然后用清水
内分泌系统时间:2023-08-30
减少痛苦当一个人想要转化自己的愤怒时,有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方法。总的来说分为三步:学习,反省,改过。可以多读一些经典,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以及什么才是好的方向。当你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社会竞争的压力让27%的人患上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对于职业工作者来说,午睡经常被忽略。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全军心血管研究所
循环系统时间:2023-08-10
中新网5月15日电 据外媒报道,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阿伯丁大学和欧美合作伙伴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保护环境不拘形式,减少倾倒的过期牛奶、少吃鸡肉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素食环保时间:2023-08-04
越老越佝偻,这是许多人对年老的深刻印象。但是从养生角度来说,老年朋友应该学会对抗佝偻,挺起胸膛,这样不但显得有精气神儿,对老人心肺功能也大有裨益。首先,走路挺胸
运动系统时间:2023-07-20
德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团体委托生态经济研究协会(InstituteforEcologicalEconomyResearch)带领的研究比较肉类与非肉品消费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的排放量,研究发现食肉者一
素食环保时间:2023-07-08
素食 10年鹤岗市善成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2003年开始研制素食产品加工行业到至今,生产的产品包括 纯冷压榨大豆油、生产大豆组织蛋白原料粉、大豆组织蛋白产品不含任何防腐
素食环保时间:2023-06-20
在传统的德国菜色当中,肉类非常普遍,比如炸肉排、德国油煎香肠以及德国咸猪手等。不过为了对抗气候危机,减少碳足迹柏林大学正在去除肉类转向纯素饮食!德国柏林各大学
环环素食时间:2021-11-30
做人不能太过刻板、执着,不可以不知圆融、变通,否则在做人处事上会增加很多的困难、障碍,所以生活里要有智慧、巧妙。兹举生活七巧如下:一、说话要有技巧:一句话能给人
星云大师时间:2021-01-16
在世间修行的时候有三种:第一种是修定心,第二种是读诵,第三种是营福。这个修定的行者就是修行的人、行道的人。定,就是静虑、寂静。在修因的时候,就是修寂静、修静虑、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0-12-21
愚痴的凡夫由于无始世以来虚伪恶邪妄想,由于无始世以来,因为自心所现的虚伪恶邪见,种种的妄想之所回转,就是真如被转动变成无明,回内转外,所以,内心世界失去了。佛刚
慧律法师时间:2020-11-21
佛陀转法轮以后,既然示现是一个凡夫,就必须要示现老病死,这个才是正常的情况,所以佛陀也有死亡的一天。我们看看佛陀死亡是怎么回事?经云: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
净界法师时间:2020-11-07
问:如何念佛才可以减少杂念印光法师答:通身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念时须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即不开口,心中默念,亦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以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31
俗话说:祸从口出。说话不得体,常常会伤人又伤己,引起很多麻烦。佛教有所谓的妄语,不论是一般人喜欢听的虚伪奉承、空洞修饰,或是讨厌听的刺激、辱骂、讥讽的言语,以及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我们做事情要有效率,但并不是急著追求效率,面对工作的态度是「要赶不要急」。在可利用的时间之内,衡量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以这种心情来处理事情,就不会有太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人生烦恼的事真的很多,不过,我们学佛者,可以把烦恼减少一点。有的人,烦恼就是放在心里,不是为了大自然而烦恼,也不是为了普天下苍生苦难而烦恼。偏偏烦恼的是个人的事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问:我已皈依三宝,知道众生平等不能杀生,但作为一个家庭妇女,要做到这一点蛮难的,所以每次到菜场都感到很烦。请问师父,我该怎么对待这个问题?传喜法师答:这是一个普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7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之所以今天落地这种可怜的地步,到这来人生酬业,到这来受尽这个人生、这个娑婆世间的苦,就是因为我们有过错,就是因为我们
大德居士时间:2014-11-04
恐惧感的来源人往往因为没有清楚认识自己而不能相信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智慧、优缺点了解不够充分,经常不是自己夸张自己的才华,便是膨胀自己的能力。自己不一定有这么大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8
很多人问:念佛要怎样能往生?你记住一个总的原则,心净则佛土净。你看看这个宗派名称叫净土,心净则佛土净,这是总的纲领、总的原则,你不能不知道。那你修学这个法门,你
佛学入门时间:2014-11-26
修行的目的,是让我们去掉生命的杂质。生命的本来面目,应该是圆满的,如净琉璃的。佛就是完全没有生命杂质的人。那杂质包括哪些,就用福报来做比喻。人的福报好比水,但有
其他文章时间:2014-11-26
1我们凡夫,妄念纷飞,定慧全无!妄念纷飞,这是意志不集中、心思散乱。心散乱就障碍智慧,智慧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心散乱就没有智慧,这是所谓的“业障深重”!这个事实
佛学入门时间:2014-12-10
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伤害别人、毁谤别人、批评别人的时间,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我们每天眼睛一张开,都在看别人的错误,一张嘴巴,都在
汉传法师时间:2015-01-09
上人说,做不到无我、不能警觉无常,都是对佛法还不了解——尽管持续行善、付出,但是法不入心,对于许多人事境界仍是难以释怀。见他人有不好的习气,要着重其优点,真诚地
汉传法师时间:2015-01-17
上人说,做不到无我、不能警觉无常,都是对佛法还不了解——尽管持续行善、付出,但是法不入心,对于许多人事境界仍是难以释怀。见他人有不好的习气,要着重其优点,真诚地
汉传法师时间:2015-01-19
研究发现佛学熏陶能增加亲社会行为减少对他人的偏见比利时和台湾的研究人员发现,佛学的熏陶能增加亲社会行为,减少对他人的偏见。佛教中的冥想就是帮助个人发展出包容的心
其他文章时间:2015-04-18
每个人的寿命只能减少,不可能增长,也就是说,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时间就减少了一个小时;一天过去了,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活着的时间就缩短了一天;一个
藏传法师时间:2015-07-26
网友:请教师父,有些人生活安逸却心灵脆弱,是因为要求太多,身在福中不知福吗?学诚法师:缺少信念,在苦难甚至困难面前便很容易倒下。网友:法师,最近总是容易陷入负面
汉传法师时间:2015-09-22
网友:师父,有什么方法能减少对名利的欲望?学诚法师:世人只看到名利诱人之处,却忽视了它背后的痛苦和祸患。网友:师父,有时候取得一点小成绩老是有想让别人知道或者看
汉传法师时间:2015-09-26
应该怎样过人生呢?要记住: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伤害别人、毁谤别人、批评别人的时间,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我们每天眼睛一张开,都在看
汉传法师时间:2015-10-18
【提示】本文为寂静法师受邀参加第三届【福慧禅修营】精彩授课内容节选。一切众生都有如来宝藏,但这个宝藏就像是树上的蜂蜜一样,被群蜂层层守护,使我们享用不到蜜。群蜂
汉传法师时间:2015-11-13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在受云谷禅师启发之后,发愿改命,通过不断修心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励景象,在
佛学入门时间:2016-02-03
我们看看当今社会上,父母亲因意见不合而吵架,兄弟之间因小事而纷争,同学因对事情看法不同而起争执,同事间会斗争,这是为什么?你有没有想想症结在哪里?该找找根本解决
汉传法师时间:2016-03-15
问:如何减少身体健康原因对修行造成的障碍?答:虽然身体对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心理因素对生理的主导作用更是毋庸置疑的。与心灵上的病痛相比,这肉体上的区区病痛,
藏传法师时间:2016-06-02
什么是生?我们灵性智慧永远都是鲜活的,它不断地在涌现出来,这个是生。什么是死?你这种灵性生命的智慧,经过大脑思维的加工处理,它就变成死的知识、死的经验。你每一个灵
汉传法师时间:2016-06-21
清净学佛《正法念处经》中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意思就是说如果人的内心清净,他的血就清净,那么病也就会比较少。那么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烦恼
其他文章时间:2016-07-02
如何让心灵减少痛苦获得快乐? 网友:请教师父,有些人生活安逸却心灵脆弱,是因为要求太多,身在福中不知福吗?学诚法师:缺少信念,在苦难甚至困难面前便很容易倒下。网友
汉传法师时间:2016-12-22
禅修七分钟能够减少种族歧视(资料图)这项发布于网络期刊《动机与情绪》的研究发现,只需七分钟的慈悲心禅修(简称LKM,是一种生起对自他无条件善心的佛教修法),就能有效减
佛学入门时间:2017-01-01
学佛要长久,一定要功利心少一些。有些人求世俗,乃至求着往生之类。这种功利的想法要少一些,才能长久,修行要体会到修行的乐趣。什么叫真正的乐趣,就是像水一样,平淡。
佛学入门时间:2017-03-10
应该怎样过人生呢?要记住: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伤害别人、毁谤别人、批评别人的时间,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我们每天眼睛一睁开,都在看
汉传法师时间:2017-03-23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在受云谷禅师启发之后,发愿改命,通过不断修心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励景象,在
佛学入门时间:2017-03-28
学佛后也要执着,没有执着是不行的。没有执着,好比你是一个浮萍,或者墙头草,根都没有,不起作用。佛弟子要做人天大丈夫,就是大树,你看大树拼命长,根拼命伸。等大树长
佛学入门时间:2017-04-30
圣空法师答疑:学习佛法后嗔念减少,但是睡眠不好,怎么办? 问:学习佛法后嗔念减少,但是睡眠不好,怎么办? 圣空法师:因为在你学佛之后,你懂得了因果,你害怕。为什么
佛学入门时间:2017-09-22
具足恭敬心:如果你有恭敬心,你就不会有很大的烦恼,觉得每个众生都很值得恭敬。如果你内心生起这个光明的心,佛的心,把每个众生都观成佛,不管在哪里都是净土。如果你内
藏传法师时间:2017-11-30
云何作愿世亲菩萨在《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往生论)中讲: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成就者,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这里的五念门是指:礼拜门、赞叹门、作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0-05-06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