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寿禅师《宗镜录》卷第二十四
夫成佛本理,但是一心者,云何更立文殊、普贤行位之因,释迦弥勒名号之果,乃至十方诸佛国土,神通变现种种法门?
答:此是无名位之名位,无因果之因果。是心作因,是心成果。是心标名,是心立位。《普贤观经》云:“大乘因者,即是实相。大乘果者,亦是实相。”《释论》云:“初观实相名因,观竟名果。”故知,初、后皆心,因、果同证。只为根机莫等,所见不同。若以一法逗机,终不齐成解脱,须各各示现,引物归心。虽开种种之名,皆是一心之义。若违自心,取外佛相胜妙之境,则是颠倒。
所以《华严经》颂云:“若以威德色种族,而见人中调御师,是为病眼颠倒见,复不能知最胜法。”
又颂云:“假使百千劫,常见于如来,不依真实义,而观救世者,是人取诸相,增长痴惑网,系缚生死狱,盲冥不见佛。”
云何不见佛?一为不识自心;二为不明隐显。何者?
众生之因,隐于本觉。诸佛之果,显于法身。因隐之本觉,是果显之法身。果能成因,则佛之众生。果显之法身,是因隐之本觉。因能办果,则众生之佛。故云:凡圣交彻,理事相含矣!
所云:释迦牟尼者,释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能仁者,即心性无边,含容一切。寂默者,即心体本寂,动静不干,故号释迦牟尼。觉此名佛。
弥勒者,此云慈氏,即是一心真实之慈,以心不守自性,任物卷舒,应现无方,成无缘化,故称慈氏。
阿弥陀者,此云无量寿,即如理为命,以一心真如,性无尽故,乃曰无量寿。
阿閦者,此云不动,即一心妙性,湛然不动,妙觉位不能增,无明地不能减,故称不动。
如三藏勒那云:“遍入法界礼者,良由行者,想观自己身、心等法,从本已来不离法界诸佛身外,亦不在诸佛身内。亦不在我外,亦不在我内。自性平等,本无增减。
“今礼一佛、遍通诸佛,所有三乘位地无漏。我身既遍,随佛亦遍,乃至法界,空、有二境,依、正两报,庄严供具,随缘遍满,不离法界,随心无碍,并荐供养,随喜顶礼。
“如一室中悬百千镜,有人观镜,镜皆像现。佛身清净,明逾彼镜,递相涉入,镜无不照,影无不现。此则摄他为总,入他为别。
“一身既尔,乃至一切法界,凡圣之身,供养之具,皆助随喜,悉同供养。既知我身在佛身内,如何颠倒妄造邪业,不生愧耻。
“又,诸佛德用既齐,名号亦等,随称何名,名无不尽。如称一阿弥陀佛名,礼召一切诸佛,无不周备。西天云阿弥陀佛,此云无量寿,岂有一佛非长寿也。
“设一切佛不化众生,但一佛化生,即功归法界。法界德用遍周,是名遍入法界礼也。”
《楞伽经》云:“佛告大慧:‘以四等故,如来、应、等正觉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尔时作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佛。云何四等?谓字等、语等、法等、身等,是名四等。’”云何等义?所谓同一名字、同一梵声、同一乘门、同一真体,乃至同一心、同一智、同一觉、同一道。
如鸯崛摩罗与文殊师利,共游十方,所见十方诸佛。彼佛,皆称释迦佛者,即我身是。又《法华经》明:十方诸佛,皆是释迦分身,则阿閦、弥陀,悉本师矣!本师,即我心矣。
释云:“非独弥陀、阿閦,十方诸佛,皆我本师,海印顿现。且法华分身,有多净土,如来何不指己净土,而令别往弥陀、妙喜,思之!故知,贤首、弥陀等,皆本师矣!复何怪哉!
“言贤首者,即寿量品中,过百万阿僧祇刹、最后胜莲华世界之如来也。经中偈云:‘或见莲华胜妙刹,贤首如来住其中。’若此不是叹本师者,说他如来在他国土,为何用耶!
“且如总持教中,亦说三十七尊,皆遮那一佛所现。谓毘卢遮那如来内心,证自受用成于五智。从四智流,言四如来,谓:
“大圆镜智,流出东方阿閦如来。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宝生如来。妙观察智,流出西方无量寿如来。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如来。法界清净智,即自当毘卢遮那如来。
“言三十七者,五方如来,各有四大菩萨在于左右,复成二十。
“谓中方毘卢遮那如来四大菩萨者:一、金刚波罗蜜菩萨。二、宝波罗蜜菩萨。三、法波罗蜜菩萨。四、羯磨波罗蜜菩萨。
“东方阿閦如来四菩萨者:一、金刚萨埵菩萨。二、金刚王菩萨。三、金刚爱菩萨。四、金刚善哉菩萨。
“南方宝生如来四菩萨者:一、金刚宝。二、金刚威光。三、金刚幢。四、金刚笑。
“西方无量寿如来,亦名观自在王如来四菩萨者:一、金刚法。二、金刚剑。三、金刚因。四、金刚利。
“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四菩萨者:一、金刚业。二、金刚法。三、金刚药叉。四、金刚拳。
“已有二十五及四摄八供养,故三十七。
“言四摄者,即钩、索、锁、铃。八供养者,即烧、散、灯、涂、华、鬘、歌、舞。皆上有金刚,下有菩萨。然此三十七尊,各有种子,皆是本师,智用流出,与今华严经中海印顿现,大意同也。”
——摘录自永明延寿禅师《宗镜录》卷第二十四
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今之愚夫愚妇,专念佛名者,处处皆有。未见几人临命终时,现诸瑞相,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也。故知永明料简,为不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宗镜录卷第二十一夫一切真俗等法。各有理事。通别行相。果报历然。云何一向就己消融。未入斯宗。恐成空见。答。得本方了末。执末则违宗。若不观心。法无来处。若但修有为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7
万善同归集卷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述夫一念顿圆三德悉备。未有一法能越心源。设修万行。皆从真法界之所成。或治习气。而用佛知见之所。断所谓无成之成。何妨妙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7
宗镜录卷第二十三夫菩提之道。不可图度。约一期方便宁无指示。如何是菩提之相。答。若约究竟菩提。体常冥寂。如。净名经云。寂灭是菩提。离诸相故。若以无相之相。于方便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7
宗镜录卷第二十五夫一代时教。了义诸经。虽题目不同。能诠有别。皆目一心之旨。终无识外之文。凡挂一言。尽归宗镜。横周法界。皆同此释。如称妙法莲华经者。妙法即是绝待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7
详夫心者。非真妄有无之所辨。岂文言句义之能述乎。然众圣歌咏。往哲诠量。非不洞明。为物故耳。是以千途异说。随顺机宜。无不指归一法而已。故般若唯言无二。法华但说一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7
宗镜录卷第五十二夫第二能变识者。识论颂云。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有覆无记摄。随所生所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7
宗镜录卷第五十八夫不定有四。悔。眠。寻。伺。于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触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一恶作。谓于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怅怏追变为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6
宗镜录卷第二夫诸佛境寂。众生界空。有何因缘而兴教迹。答。一实谛中。虽无起尽。方便门内。有大因缘。故法华经偈云。诸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以万法常无性。无不性空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6
宗镜录卷第四十六夫欲显正宗。先除邪执者。约外道小乘诸古师等。谬解唯识正理。凡有几种。答。不达唯识真性。邪执盖多。宗镜所明。正为于此。如唯识论云。复有迷谬唯识理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6
宗镜录卷第四十八夫三性法门。该通万法。于第八识。何性所摄。约有几位。答。论云。诸有漏种。与异熟识体无别故。无记性摄。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诸无漏种。非异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6
宗镜录卷第十六夫即心成佛者。为即真心。为即妄心。答。唯即真心。悟心真故。成大觉义。故称为佛。问。若即真心。有何胜义。若即妄心。成何过咎。答。毕竟空门。理无眹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6
宗镜录卷第八夫无性理同。是何宗摄。答。法性宗摄。如古师云。法性有体。是法相宗义。事上无体。是法性宗义。问。若一切法实无性者。不得教意之人。恐成断见。答。若有性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6
宗镜录卷第六十六夫既无我。亦无于人。乃至众生寿者。十六知见等。如大涅槃经云。佛言。如说名色系缚众生。名色若灭。则无众生。离名色已。无别众生。离众生已。无别名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黄汝楫是浙江省绍兴人。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一一一九年至一一二五年),盗贼犯境,黄汝楫便将所有钱财埋在地下。后来,他听说:盗贼抓了两千人,把他们关在空房子。除非拿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9
有一位信徒这么问我:“猫咬死老鼠,是不是在造业?还有是人打死老鼠罪业重?还是猫咬死老鼠罪业重?”这个问题该如何解释?猫咬死老鼠造业了吗?如果我们了解‘唯识学\’,就比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第七节 永明延寿与唯识宗的终结举世公认,五代后期至北宋初期,中国佛教最重要的大师是永明延寿。延寿生于唐末,成长于五代时期的吴国,三十岁之后就成为名震一方的高僧。北宋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8
乙四 立名不同门丙一 通辨众论立名不同次明众论立名不同门。众论立名,凡有三种:一从法为名,如《成实论》等,实谓四谛之理,成谓能成之文,故云:“为成是法,故造斯论。”谓从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1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佛很多人询问,到底怎样才算自己身心柔软了。这个很简单,我们可以扪心自问,我们日常行住坐卧或者与外界、与人、与动物的互动当中,我们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5
茶艺师的冲泡手法,是茶在作为饮品之前的最后一步,这最后一个变量,至关重要,这也是茶艺师的价值所在。茶艺师除了让人赏心悦目以外,会不会泡茶,其实才是根本。不同的茶
品茶论禅时间:2024-08-03
有的人感慨,异地恋能够熬过的都很厉害。确实是,不在彼此身边的感情,需要双方付出双倍的努力维系自己的感情,也需要双方足够的信任。当异地恋分手后,异地恋分手复合期是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挽回女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其实大家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掌握挽回女友的方法,没有意识到男生和女生的不同之处,以至于使错了力。在现实生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3
学习佛法需要靠悟。没有悟,很难深入真正的佛法。因为,佛陀、菩萨讲的,都是一种境界,表面看似是语言,实际是内心的一种境界、内心的一种感受。他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书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30
我所见的真感应学佛这短暂的几年来,在功夫上进进退退,所幸遇及恩师。每当偷懒懈怠后,忆念师父的身教、言教,不禁惭愧万分地再提用功之心。犹记得皈依那日,师父在那坚定
感应事迹时间:2024-06-24
进新房,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因为这代表着我们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在这个颠沛流离的世界有了自己的小窝,可以在身心疲惫的时候,找到一个港湾。那么,进新房选日子哪天好呢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9
在网上搜索辟谷,出来的文章多,而我们看完几篇文章之后就会发现,每个人的说法都有点不同,这种情况下,大家大可不必太过慌张,并不是某一些文章中的说法是错误的,很有可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2
梦蕴藏着不同的秘密,而不同的秘密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的,相同的一件事,不同年龄身份的人梦到,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梦中不同颜色的出现也预示着不一样的事情,它们之间的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9
大家都知道佛教内部因为思想的差异而被分为了八个大的宗派,分别是禅宗、净土宗、瑜伽宗、天台宗、贤首宗、三论宗、律宗、密宗。其中要数与佛教传统的思反差是大的,也是在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对于眼皮跳凶吉,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其实是很笼统的说法,一个人的眼皮为什么会跳,原因是多方面的,同时在不同的时间,眼皮跳代表的寓意是完全不同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5
木命也就是八字四柱五行属性为木的人,木命凶吉如何会因为出生季节不同而不同,下面就来分析木命出生在一年四季里有什么不一样吧!1、春季春寒料峭,在春季出生的木命人,
风水知识时间:2024-05-26
图书馆里新进了一批精装书,为了给新书让架子,旧书被暂时放在了地上。有一本旧书看着新书上架,看着看着他看见一本和自己同名的小说。旧书高兴的和精装书问好道:嗨!你瞧,咱们
哲理小故事时间:2024-05-06
宗镜录卷第六十七夫虽说我相起尽根由。皆是外道凡夫粗重情执。如何是内教修行之人。微细法我之见。答。法执难亡。更是微细。以法执为本。人执为末。所以法爱不尽。皆为顶堕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05
宗镜录卷第九十六菩萨处胎经云。譬如泉源陂池。五河驶流。各各有名。悉归于海。便无本名。亦如须弥。峙立难动。杂色众鸟。往依附山。皆同一色。便无本色。菩萨摩诃萨教化众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05
宗镜录卷第七十三夫八识之中。覆真习妄。何识造业。何识为因。何识为依。成其妄种。答。前五识取尘。第六识为因。第七识计我造业。第八识为依。以此生死苦果不断。楞伽经偈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05
千百年来,福禄寿全是人们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位老寿星却希望早日离世。长寿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喜乐,反而给了他孤独和空虚,寂寞与悲伤。索迪米约老人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12
1)心诚专一才能得定,有定才有慧,有慧才谈得上开悟和往生。南怀谨讲一门深入的重要,原来修禅的就继续修禅,原来念佛的就接着念佛,原来持大悲咒的继续持大悲咒,原来诵
道了法师时间:2024-04-03
戒杀放生是很多人积功德的方法,希望通过戒杀放生来纯化自己的心灵,使得自己能够更加宽容,更加仁厚。而且戒杀放生对于很多善良的女孩子来说也是个避免见到血腥的好方法,
放生问答时间:2024-03-18
一、放生时需注意三点(一)无定物:贩者知道你要买什么动物,就得为你多抓什么动物;(二)无定日:贩者知道你那一天放生,那天就得为你多抓多捕;(三)无定处:贩者知道
放生指南时间:2024-03-10
编者按:因果业报,丝毫不差,这是科学的定律。佛教典籍也阐述有三世两重因果的教义。过去之因,感招现在之果,现在之因,感召未来之果。胖姐是我的学佛同修,她长得矮墩墩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01
不同的时期用不同的心态在古老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和人起争执、生气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后坐在田地边喘气。爱地巴工作非常勤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时间:2023-12-17
第三十二节 三女诚心拜梵音,各人所见皆不同煮云法师著莫正熹居士说:我也曾参加过观音楼念佛会有一年之久,认识了不少的佛教徒。其中有一个妇人,是广东高州籍的,其本身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3-10-08
达真堪布:不同层次中的善恶标准略说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形成一些结果,叫果;都有产生某种结果的能力,叫业。业创造了外器世界和内情众生,及众生内
悟性时光时间:2023-09-23
为了远离高血脂、肥胖,越来越多的人对素食情有独钟。然而摄入足够的果蔬并非就一定会健康。这是因为人的体质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别,果蔬有寒、热、温、凉之异,故只
素食养生时间:2023-09-02
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大师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延寿,字冲元,本丹阳人,后迁浙江余杭。少时诵《法华经》,钱文穆王时,大师作税务官,见鱼虾飞禽等,辄买放生。自己
佛教故事:净土大德故事时间:2023-08-28
1.红色:番茄 红辣椒 西瓜补铁;2.橙黄:胡萝卜 红薯 南瓜维生素源泉;3.绿色:蔬菜 绿茶肠胃清道夫;4.白色:冬瓜 甜瓜 竹笋 花菜蛋白质和钙质的源泉;5.黑色:黑木耳 黑
素食护生时间:2023-08-24
不同的观点关于「迷信拜拜」的问题,见仁见智,各有主张不同,略将一般人的观点写在后面:一般拜拜的人说:「拜拜风气是祖传,为了保佑求平安;家庭清吉又赚钱,叫我不拜确实难。」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时间:2023-08-23
索达吉堪布:佛教提倡的爱与世间的爱有什么不同?问:佛教提倡的爱与世间的爱有什么不同? 索达吉堪布:尤其如今很多人的爱是一种占有,有许多实用主义的成分——对方能让自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0
陈坚教授:永明延寿论“名”陈坚内容提要:“名”是佛学所要处理的一个重要概念,永明延寿在《宗镜录》卷十二专门探讨了“名”及其相关问题。永明延寿将世界分为“名”、“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8
四种马喻——从不同根器 顿悟人生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弟子们静静地走到水池旁边,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13
韩廷杰教授:《心经》不同版本论一、《心经》的形成《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用二百六十个字表达六百卷巨着《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核心理论--空论,所以受到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