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一个修行的人要达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三心者,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
这三种心都是人们妄想中的影子。我们坐在禅堂里可以观察一下,一支香下来,我们内心活动的内容是什么?无非是昨天的事、前一念的事,都属于过去心;或是明天的事、下一念的事,这就是未来心;有时肚子饿了、口渴了,想要吃饭喝水,这就是现在心。
所谓心有所住,不是住在过去,就是住在未来,或住在现在。心有所住,就有障碍,就跳不出妄想杂念的圈子。当年六祖大师听人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突然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多么微妙的说法!
我们常常看到寺院的方丈室里挂着“应无所住”的条幅,作家们也以此为题来写文章,修行人也以此为要求。达到“应无所住”,我们的心就有大智慧,我们的心就能够超越一切障碍,广大无边,所以这三心就是妄想心,就是修行的大障碍。
过去心就是我们曾经历过的种种事情。当我们坐下来的时候,风花雪月,一切好的和坏的境界都出现在脑海中,就像波涛一样滚滚不息,使我们的心平静不下来。
有时会留恋过去,恐惧过去,诅咒过去,好的就会留恋,坏的就恐惧,对我有损害的就诅咒。有时在想明天,想未来,会有美好的前途,做生意的想发大财,做官的想升大官,做学问的想著书立说,各色人等,都有对未来的安排,这些都是属于未来的心。我们随时都会有饥渴冷暖的情况,饥要吃饭,冷要添衣,渴要喝水,热要荫凉,这都是现在心。
我们的心总要有个依托,不能住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那到底要住在哪里呢?有依托就有所住,可《金刚经》明明告诉我们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又要生其心,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正因为有这样的矛盾,所以我们就要研究这颗心是不是应该无所住,才能有大智慧,才能超越一切障碍,突破一切局限。为什么心要无所住?
因为客观世界瞬息万变,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科技文明时代,在科技文明的带动下,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在瞬息万变。就拿军事来说,在科技文明的推动下,各个国家的军事技术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有些非常落后的国家居然也能够发射卫星,这就是变化。
世间的事变化的速度如闪电雷鸣,快得不得了。如果我们的思想不能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老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那你就永远也跟不上这个不断发展的形势,你所掌握的知识情报永远是昨日的黄花。事物在变化中前进,我们认识事物的智慧不能停留,停留就落后了,停留了就被局限了,停留了就受欺骗了。
境是无住的,心也要无住。一切境无住,就是世间万法无常,万法皆空,万法时时都在变化。
昨天有一万元钱,那就是万元户,如果老停留在这个水平,总觉得万元户不错,老是抱着那一万元钱,不图进步,那你就会变成一个穷人了。按照现在的经济水平来讲,你说自己是个万元户,肯定会遭到别人的嘈笑,现在有些人月薪几十万元,一万元算得了什么呢?
情况在变,你老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水平,那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些虽然都是世间法,但要以世间法来认识出世间法。
出世间法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要破除一切执著,断除一切烦恼,超越一切障碍。站在一个无人超越的高度来观察人生所有的问题,来观察世间所有的问题,你就不会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你就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你就能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我们往往会迷失在财、色、名、食、睡五欲当中,其实五欲也靠不住,都在瞬息万变。
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都了不可得。你若执以为真,执以为实,执以为常,你就上当了。根据《金刚经》的意思接着讲: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要住色生心,不要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生“无所住心”。
住色生心就会被色欺骗,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就会被声、香、味、触、法欺骗,六尘把你绑架了,让你不得自由,不得自在。我们要超脱六尘,超脱五欲,就要用大智慧来观察心灵的出路,人生的解脱,智慧的圆满。
那么在具体操作上,无所住心应从何处下手呢?历代祖师告诉我们:就安住在当下这一念上。当下这一念也是无住的,说是当下,已经不是当下了,只要你的觉照力和当下的心念紧密结合起来,连成一体,这就是无住生心的境界,就是在向无住的智慧靠扰。
佛法的各种法门都强调要把握好当下这一念,当下这一念肯定也是在瞬息万变,不管这一念怎样变,只要你的觉照力盯住它,不要让它转移了目标,你的心就有一个安顿的地方。
比如你在看一个话头,你就死死地咬住这个话头不松口;你在念一句佛号,你就一心不乱地念这句佛号。念头在念念迁流变化,参话头的心,念佛号的心,也在向前推移,也是无住的。
随着无住的心态所产生的觉照的力量也是无住的。所谓以无住的智慧,觉照无住的心境,这样你就心与境融为一体,就不是“心是心,境是境”,而是“心境一如”,不可分离。
这个时候,你的妄想就会逐步减少,当你真正达到物我皆如的程度,并且能够保持这种心态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那么就离功夫成熟,打开智慧的时候不远了。
这样就能以无住的心,照无住的境,最后达到境智一如,物我一如的境界。物我一如的究极处,就是物我皆忘,身心世界都没有了,只有一念灵知的觉性。到这万念俱空的时候,你要不惊不怖,这就是你即将开悟的消息。
“无住生心”的功夫,“无住生心”的理论,一定要反复地阅读《金刚经》,并在功夫中坚持运用,自然就有水到渠成之日。
今天讲的题目就是“亡三心”,要把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都亡掉。
“三心不可得”,历来都是禅门考验功夫和见地的话题。唐朝著名的德山宣鉴禅师没有开悟前发生一件令他十分尴尬的事。德山禅师原来是教下的法师,博览经律,对《金刚经》尤为精通,并对《金刚经》的《青龙疏》作注解,书名叫作《青龙疏钞》。
他背着这部《青龙疏钞》行脚来到湖南,想要参拜禅师。正当他饥肠辘辘的时候,看见路旁有一座茶棚,一位老婆婆在那里卖烧饼,德山禅师想买个烧饼充充饥。婆婆看见德山仪表不凡,文质彬彬,就问:“请问法师,你担的是什么书?”
德山和尚答到:“是一部注解《金刚经》的《青龙疏钞》。”老婆婆又问:“《金刚经》里面讲的是什么内容?”
德山和尚答:“就是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都不可得。”
老婆婆就问:“既然是三心不可得,和尚买点心,不知要点哪个心?是过去心、现在心还是未来心?你要是回答得出来,我免费供养点心,若回答不出来,那就对不起。”
德山禅师虽然能写出一部《青龙疏钞》,却被老太婆问得哑口无言,感到非常惭愧,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我今天晚上也讲了许多话,究竟是用“过去心”在讲,是用“现在心”在讲,还是用“未来心”在讲呢?各位在听,是用“过去心”在听,是用“现在心”在听,还是用“未来心”在听呢?我们从说与听的角度,就此三心下得一转语,我们今晚这一堂课就没有白讲了。
香是什么?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情结。在禅堂之上,袅袅的一缕香包含多少肃穆庄严,多少祝福祈祷;在书斋之中,香伴着书卷,有多少典雅,多少心意的流连;在小姐的闺房里,香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21
第十五章 战争与和平世界和平人类忘记了他有一颗心,如果他仁慈的对待世界,世界也一样会仁慈的对待他。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我们害怕战争,一方面。我们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18
板沉可分为头板.二板.三板,依其含油成数及大小片状做等级区分,凡是不沉于水,或是半沉水都可以称做板沉,古籍称做黄熟香,板沉可以说是制香最主要的原料,用得最多也最广泛,水
沉香知识时间:2025-02-17
读诵心经的好处是有很多的,如果我们想知道读诵心经的好处究竟是什么的话,自己就应该每天坚持去读诵的。但是在我们读诵心经的时候,首先应当知道要怎么念心经,这样我们修
心经感应故事时间:2025-02-17
【土净能令心自空,无边妙色现其中。千灯互照身光映,十镜交辉佛土融。珠网重重悬宝树,天童历历在华宫。龟龄鹤算浑闲事,直得虚空寿量同。】——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鬼灭之刃:这不就是自在极意功么!炭治郎进入无我境界随着鬼灭之刃动画的开播,这部作品的漫画原作也成功被带动了人气,因此小编决定开始做漫画跟踪分析,从刚刚更新的鬼灭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5
贵贱贫富的原因是什么?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人活在这个世间上,为什么有的贫穷,有的富贵?社会地位有的高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观世音菩萨是什么?就是大慈大悲。你能大慈大悲,你就是观世音菩萨;他能大慈大悲,他也是观世音菩萨;我能大慈大悲,我也就是观世音菩萨;所以人人都可以做观世音菩萨。不过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呢?如果说人是有衣,有食,有住,有行,有工作,有生殖,有团结,有智巧;这样简单答覆的话,那么,畜生虽然没有衣,但是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人们常常忽略心念,修养内德,如果你内里有德,不求名闻而自得名闻。假使我们出家人有所求的话,那你就求佛,求地藏、文殊、普贤都行,虔诚供养礼拜,求什么有什么,乃至求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律航法师答:皈依佛就不堕地狱。嗔恨为地狱的因,佛无嗔恨,你若存心做事,常依照着佛,那还能再堕地狱吗?皈依法就不堕饿鬼。贪吝为饿鬼的因,佛法首禁贪吝,你事事都依着佛法去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蜜蜡,为有机类矿物之一,质地脂润,色彩缤纷,用途广泛,价值超卓,与其他自然宝石一样,享有“地球之星”的美誉。那么蜜蜡有什么作用呢?1、蜜蜡其实属于琥珀类的有机宝
蜜蜡知识时间:2025-02-07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黑土沉顾名思义出于阴湿的腐质黑色沙土中,香皮表面颜色愈黑愈凉,黑土沉的味道以清凉气取胜,是沉香中凉意最好的一种,清烟违嗅尤佳。黑土沉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含油脂多的
沉香知识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佛珠也叫手串,在古代是弘法的法器,更是显示身份和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皇帝赏赐朝臣及地方进贡的常用之物。今天,手串逐渐演变成一种彰显品位的配饰,也是一种时
佛珠知识时间:2025-01-31
鬼见念佛人,是什么样子?鬼见念佛人有三个反应:一敬,二怕,三退让。 第一,很恭敬。一看念佛人,合掌,马上像卫兵一样,站着,看你过去,合掌恭敬。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31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自古相传,凡是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这里来参拜一次。有一位禅僧,从来没有见过达摩祖师的面,但是他却甘愿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9
杜陵石,又称为都成坑石,杜陵坑石。杜陵坑山位于高山之东,南望加良山,北隔寿山溪,与善伯旗山、善伯山、月尾峰对峙。这个矿脉还出产马背石、鹿目格石、蛇匏石、尼姑楼石
收藏投资时间:2025-01-28
禅坐中眉心有点紧绷的感觉,接着不停的跳动,持续一段时间才停,是什么原因?答:因为它想要跳,所以它就一直动,所以叫跳动。禅坐中眉心会有紧绷的现象,那是你自己紧张了。可是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黑陨石的形成约在三千四百万年前。当时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在陨石撞击地球过程中,由于陨石大部分都以每秒11-74公里的速度穿越大气层进入地球,在此途中与地球大气层产生
收藏投资时间:2025-01-27
曾经买经,罪业减半唐宪宗元和八年三月,河南节度使吴少阳出巡时,遇见一个驿夫,看到他的双脚浮起在地面上,使他深感惊异,追问其故?驿夫说:‘小人名叫全信,贩卖酒腐为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6
人的手腕上有很多穴位,按摩不同的穴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手背处有阳谷穴、阳池穴、阳溪穴经常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补阳气改善气色。手腕内侧有神门穴、大陵穴、太渊穴经常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25
香河老人的生命境界修行的功夫不在奇异,而在平凡、在身口意,是在日常生活中!香河老人所展现的生命境界,不但有物理现象的「证具」可以证明祂是符合宇宙真理的运作模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4
真正的出家人是身无长物。释迦佛在世时,托钵只准托七家,有就吃,没有就不吃,粗米饭、黑馒头也吃。有些南传国家,如泰国僧人除了穿在身上的,没有其它了,早上托钵化缘,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1-24
戴菩提子有什么讲究?其实讲究很多,包含了各类文玩菩提子的意义以及不同数目串珠的穿法。实际上,文玩菩提子的颗数,在佩戴时多者千颗以上 ,少者惟有一颗而已。串珠的颗
佛珠知识时间:2025-01-23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现在讲到〈如来寿量品〉。“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有的不明白佛法的人,就说:“喔!那是如来佛祖啊!”他以为这“如来佛祖”,是单单一位佛的名字;其实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单念大悲咒这一句,就是成就法,求什么都会成功的。(1)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namoheladanuoduolayeye)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慈观悲观喜舍观普度众生化大千有缘无缘同摄受离苦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心里净,佛土就净;佛土净就是快乐。◎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什么是极乐世界呢?在你自己色身,就是极乐世界。你心里净,佛土就净;佛土净就是快乐。心里净,就没有一切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0
新西游记中的唐僧和沙和尚胸前戴的佛珠,仔细看佛珠表面,颜色是乌黑油亮,其材质应该是用非洲黑檀木所制。非洲黑檀木坚硬、滑润,用黑檀加工而成的佛珠经打磨后形成的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学佛到底应该怎样学,该念佛?还是该持咒?是该参禅?还是该修止观?很多人就徘徊在这样的犹豫中。更有许多争论。有人说要一门深入,有人说要多方参学。有人说要系统学习,有人
学佛感应时间:2025-01-12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黄念祖居士: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黄念祖大德《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众生心中的想念中,所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9
惟贤法师答:分为几种:有德行好,在道德方面引导的善知识;有佛法广博的善知识;有同行的善知识,在一起同修的互相可以做善知识。当然一般来说,德行学问都好,才叫做善知识,这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容就是心胸要像大海一样,能容纳百川。心胸广大就是佛的境界,就是佛心。能够容纳一切、包容一切,心量要大,心量大所感的果报,容貌上也庄严。因此这个容字有两个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众所周知,琥珀是远古树木的树胶化石,煤又是远古树木受地壳变动产生变质所形成的,所以琥珀和煤伴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琥珀主要产于新生代早期第三纪含琥珀的煤层中,与
琥珀知识时间:2025-01-04
熟知缅甸琥珀的人应该知道,缅甸也有类似蓝珀的品种,人们习惯称之为金蓝珀。缅甸琥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色彩的多变性,这种多变的色彩可以构成多种变种珀,缅甸金蓝珀就是
琥珀知识时间:2025-01-03
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面前哭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六交报之“闻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二者闻报,招引恶果。此闻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狱。”“二者闻报”:第二种的六交报,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3
一般常见的中国佛教地藏菩萨造像,大多右手执锡杖,左手持摩尼宝珠。如《赞地藏菩萨偈》所言:慈因积善,誓救众生。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锡杖
佛答时间:2024-12-22
不能忍的能忍,不能舍的能舍,不能让的能让,这才是修行。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无量劫海修方便普净十方诸国土法界如如常不动寂静德天之所悟“无量劫海修方便”:佛修行成佛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0
沉香树,即土沉香、沉水香木(拉丁学名:Aquilaria sinensis (Lour.) Spreng.)是一种热带及亚热带常绿乔木,为世界少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国际保护的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0
越南沉香自古被称为上岸香,因其味道的美妙独特受到众多爱香之人的追捧。其中,以越南芽庄地区出产的熟香为上品。而芽庄地区的土壤大多为红色粘细土壤,这样经过在土壤中长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19
骨珀又称作象牙珀,英文名称bony amber,含有许多气泡,比虫珀更不透明和更软,颜色由白至褐色,很像骨科的琥珀,通常也不易抛光。骨珀以黄色蜡状琥珀为基础,中间以云雾状
琥珀知识时间:2024-12-18
发愿是第一遇着什么情况就发什么愿 《佛说无量寿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众生。要利益众生,你得有智慧,这个智慧你还得具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女人多数都怨恨丈夫,不怨恨丈夫的少。男人也许会说:我媳妇还恨我啊,我还不知道呢。我告诉你,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女人为什么抱怨的多?因为女人从嫁给男人的那一刻起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