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文化走向世界◎释永信从佛教史上可以看到,佛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南传佛教,另一部分是北传佛教。 南传佛教,一般是由印度往南传,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气候跟印度差不多。南传佛教的僧人不用生产,也不用劳动,较多保留了释迦佛的生活方式,斜披袈裟,袒露右肩。他们靠托钵生存,因此,庙很小,一间房子就够了。 北传佛教就是大乘佛教,也称大众佛教,是佛教改革的产物,它的广泛传播历史上很大程度上都归于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释迦牟尼之后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对释迦牟尼经典的阐述很多,自己也著了不少经论。大乘佛教以中国佛教为中心,影响了日本、越南、韩国,甚至影响了欧美。 大乘佛教到中国后吸收了儒家思想,吸收了道教思想,完全中国化了。另外,与南传佛教不生产、不劳动、靠托钵的生存方式不同,大乘佛教注重庙产,靠自劳自耕谋取发展,今天的少林寺就一直秉承这一思想。此外,大乘佛教菩萨多,经典多,宗派多,一个菩萨,一个经典,就是一个宗派。生活来源也多种渠道,这是它与南传佛教不同的一大特点。 我主张佛教入世。少林寺作为大乘佛教道场,离不开世俗社会。出家之后生活在世俗社会,必然和世俗社会打交道。比如,我们用的水,是从水厂买的,电是从电力公司买的,每天的生活用具、油盐酱醋都是从市场上买的,离不开跟世俗社会打交道。 佛教所谓完全的“出世”,即使在历史上也是相对而言的。农耕社会的时候,寺庙就有土地,是靠土地生存的。现在的衣食住行,光靠几十亩土地养活不了自己,所以,更离不开这个社会。 眼下,要摆脱世俗社会,一个人呆在山里面居住,过避世的生活,孤独的生活,这个社会就不会要你,你就会被边缘化。这是个必然的过程。 再说,中国的佛教寺庙,所处的位置不一样,面临的生存环境也不一样。必须看到,少林寺有少林寺的生态环境,与城市里的寺庙生态环境不一样。这就像南方有南方的生态环境,北方有北方的生态环境,国内有国内的生态环境,国外有国外的生态环境一样。生态环境在改变,所以我们的生存方式也在改变,必须因地制宜找到生存方式,这是谁也抗拒不了的。 中国佛教在积极入世中显示出的巨大智慧和创新精神,多年来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或误解了。其实消极避世不是佛教真正的传统,积极入世可以更好地了解众生,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从而达到普度众生的目的。 少林寺的入世和交流,是为了让社会更多的人参与佛教、认识佛教,为更好地了解众生提供更多机会。虽然少林寺僧人修行表面上有些变化,但它的传统是不会丢的,只是运用现代科技为传统文化服务。无论怎样,少林寺的传统不会变,僧人的修行内容不会变,终极目标也不会变,变的仅仅是一点形式而已。 自从师父把少林寺托付给我,我就不得不为少林寺的下一个1500年操心。我不仅要谋求少林寺的生存,更要谋求少林寺的发展。让祖宗家业、中国禅一代代传递下去,传给下一个千年,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公元495年,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建造了少林寺。约527年,释迦牟尼的嫡传弟子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始传禅宗,少林寺成为禅宗祖庭。所以少林寺对佛教中国化,对中国祖师禅的起源、发展,贡献是非常大的。 少林寺有一个很好的载体——寺庙,除此以外,再有一个是什么呢,那就是少林寺的文化。少林寺的文化是一种信仰文化,少林寺的文化能帮助大家提升素质,提升品位,能够帮助大家找到清净,找到自我。这种文化,大家都非常需要,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我相信,不管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大家都非常需要这种文化。 由此我想到,佛教信仰与佛教文化是不一样的。佛教信仰是佛教徒的事,然而佛教文化却是更为宽泛的大众的事,是属于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为什么不能一方面坚持修炼,坚持佛教的信仰不变,把我们的佛事做得更好,一方面利用各种形式弘扬佛教文化,从而既解决生存的问题,又扩大佛教的影响呢? 1982年,一部《少林寺》的电影,就把来少林寺参观的人数从每年几万人,增加到几百万人,这就是少林文化的力量。这些年,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我们少林武僧团经常随行访问。这更使我认识到,少林功夫不仅是少林寺的传家宝,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财富,人类文化的财富,当然更是佛门的财富。少林寺的资源真是非常丰富,不是开发过头,而是开发不够,我们应该更大胆地利用少林文化,让它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少林寺的文化是大文化,通过这种大文化的概念,去传播少林寺佛教信仰。这样做,在国内少林寺能走出登封,能跟各界打交道;这样做,我们可以先只谈文化,不谈信仰,各界都能够接受;我们拍的电影、电视剧,都可以到主流媒体上去,我们的活动,主流媒体上都有报道,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新华社,也不会对我们设门槛。 少林寺通过宗教文化联系社会,而不是以纯宗教联系社会,这是多年前我经过很多思考,经过很多斗争,才定下的事。这样做,不仅在国内行得通,做得大,即使在国际上也同样。不管是伊斯兰教背景、基督教背景,还是新兴的宗教背景,因为是文化,大家对我们都不设门槛。 少林寺打文化牌,先谈文化再传播佛教,传播禅宗。我要是上来就谈禅,谈佛,没人理我;我跟他谈文化,就能坐到一块。而且,我这一身穿戴,加上光头,走到哪都是和尚,都是佛教徒,这个是改变不了的。所以出家几十年以来,无论走到哪我都是僧装素食独身。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作为少林寺的方丈,代表着少林寺,不能失去佛教徒的身份。 发达国家都在搞多元文化社区,人家有吃有喝了,就喜欢欣赏多元文化,感受多元文化,吸收多元文化,这些,往往成了当地政府要做的事情。 少林寺跟文化紧密结合,这个好处太多了,受益太多了。我们观察分析了国外的宗教文化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这样做,否则做不成大事。 我们用文化载体来表现佛教。比如,我们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祖国的宝岛台湾去表演,到美国、英国及阿拉伯地区去表演少林功夫,表演之前,都有15分钟的诵经,15分钟的唱念。摆上佛像,在那里礼佛,再加上15分钟的唱念,这就代表佛教,参加者也都能接受。尤其是诵经、礼佛的时候,在场的人全体起立,不管什么背景的人,全都合掌,以示对文化的尊敬。他们不是对佛的崇敬,你要说对佛的崇敬,他们也许会反对;你说是对少林文化的一种崇敬,一种敬仰,他们就能接受。之后才开始我们的功夫表演。这么多年来,事情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当然,在我心中,始终是禅武合一,禅就代表佛嘛,就是佛武合一,佛跟武是统一的,它代表一种完整的文化。但要使世界各国,不同背景,不同信仰的人,都能接受,我们就必须通过少林功夫文化的传播,要不,我们上去给他念15分钟的经,谁理我啊? 2006年6月,少林寺与澳大利亚肖尔海文市政府代表团签订协议书,肖尔海文市政府将当地1.8万亩被他们称为最美丽的地方,以协议出让的形式赠予少林寺永久所有,甚至他们把他们城市的中文名字译成“少文市”。少林寺集中力量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着力打造出一个集禅武修行、研究、练习、交流、旅游为一体的国外最大的“新少林寺”。 这块“最美丽的地方”,离悉尼坐车仅有1个多小时的路程,紧邻海滨,拥有森林、牧场,风景如画。我每次去考察,都被这片土地的风景所吸引,这样幽静、美丽的环境,最适合禅武修行,能让修行人很快进入“忘我的境界”。 签约仪式举行的那天,少文市市长瑞格·瓦特森先生说,少林文化很早就传到了澳大利亚,被澳大利亚人民接受并喜爱,少林文化所倡导的文明、健康的理念和行动更是让澳大利亚人痴迷。建造“新少林寺”的消息传开后,当地人都对此津津乐道。 我希望,少林文化能走向国际,将“少林”弘扬为响亮的中华文化品牌之一,最终形成以少林品牌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以此推动中华文化在中国、在世界的传播。 与此同时,我也在某些媒体看到对我们这种做法的一些争议,甚至是指责的声音,对此我能理解,毕竟他们都是关心少林的。但是需要认清的是:少林寺虽然是禅宗祖庭,佛门净地,但我们并没有把少林本身拿出来进行商业化的运作,因为它属于宗教,是信仰;我们拿出来的是经过提取的少林文化,以此进行文化的产业化运作。众所周知,“少林”一词在今天已经做到了在世界上家喻户晓,具备了巨大了品牌价值,如果我们自己不去做这个事情,而让它肆意遭到侵权和肆意注册,那么作为优秀传统中国文化代表的少林文化,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将会逐渐损失殆尽。这对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是无法接受的。即便是我们自己主动去做这个事情,也不是为了追求利润,而是通过一定的商业形式,用积极的态度来保护少林品牌,以此实现寺院的自养。当然,我也可以闭门修禅,也可以什么都不做,躲在清净之地独享悠闲;但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传承千年的少林文化在我们这代得不到弘扬,少林在这个时代没有发展,反而萎缩,那我们岂不是成了历史的罪人?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26
生命的存在真神奇此生此身的物理生命生成是与三世因果一致的,是可以法身与化身一致的、互换的、不变的,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的生命观!生命的存在并不是多么不可思议的神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5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香河老人的生命境界修行的功夫不在奇异,而在平凡、在身口意,是在日常生活中!香河老人所展现的生命境界,不但有物理现象的「证具」可以证明祂是符合宇宙真理的运作模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4
华严生命教育挽救沉沦的人类,心灵改革不只是口号而已,它必须是一项具体的工程体系。在现今美国这种唯利与竞争的社会结构中,是纯粹由大自在天魔所主导的社会价值观,因此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4
N+l个生命真实人生的目标达成──是由第二生命踏上第三生命,乃至N+l个生命的开始。第一生命与第二生命的理论,是可以与虚幻人生及真实人生的理论作相结合。其中第二生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2011年农历十月初五讲于广东化州南山寺念佛七法会】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我们来到人世,每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2008年12月,在北京香山名苑宾馆,一个女士经人介绍来见我。可是她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我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学员:师父呀,请问当梦想和现实冲突时,该怎么办?寂静法师:其实我们参考物理学原理就明白了,物理学中有两个力,一个叫动力,一个叫阻力,生命的前进也分为动力和阻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阿育王净土精品注:看到很多同修在网上忏悔自己邪淫的过往,不明白的是大家都基本对佛学有一点了解,难道就不知道因果的取舍吗?您写的帖子描写自己邪淫过程到底是劝人戒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需要增长家庭教育智慧,要让孩子独立自能,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用私爱去伤害孩子的心灵,父母需要做的是滋养孩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关于教育教育三大原理:1、空瓶子原理2、种子原理3、唤醒原理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坏人教我们掠夺,好人教我们创造,圣人教我们发现。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善士问: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寂静法师答:孩子所有的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从前,有一个农民赚了很多钱,他很自豪地说,我靠着一己之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了,发财了。我们仔细想想,他真的是靠一己之力吗?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他能发财吗?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们说这是什么原因?他肯定把种子弄错了,把南瓜子误认为冬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寂静法师:绝对改善成绩与命运的秘密武器——关系管道理论【编者按】“自然的恩典”系列冬、夏令营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八期,已有6000多名参加的家长和学子直接从中受益,数不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所有的问题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前世的业力(先天)。此生前很多世前累积的恶业,在今生遇缘引爆了。就如满身炸药,又常常抽烟和烤火,最后爆炸了。所以一定要持戒,努力断恶,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的人同样是辛苦的。一个背负罪恶过失的人是沉重的,一个放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是很高深。我们都想要健康,都想要发财,都想要家庭好,都想要子孙好,可是到底怎么样才能好?这些事情背后其实是有些特别的规律的。比如我们梅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破坏地基就可以破坏高楼。破坏因果就是破坏佛法,宣扬因果就是建立佛法。因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夜里,在我的寮房,有人请教发财之道。我从座位上下来,走到门口电灯的开关面前,把灯全部关掉。于是房间立刻进入一片漆黑之中,停留了几秒钟,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不快。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前面一段讲的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自性的体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虚灵」。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儒家、道家的圣人都懂得用「虚」,高明到了极处。你要用实就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