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六)~B 第409经~415经

更多文章 2020-04-11

第362经(多闻比丘经)、363经(说法比丘经)、364经(说法经):

本经着重解答所谓“多闻比丘”相关标准的议题。佛陀问诸比丘:“有多闻比丘。云何如来施设多闻比丘?”意思是什么样的比丘才能堪称为“多闻比丘”。佛陀对此回答是:

“若有比丘闻老、病、死,生厌、离欲、灭尽法,是名多闻比丘。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行厌、离欲、灭尽法,是名多闻比丘,是名如来所施设多闻比丘。”

在363经中,佛陀问比丘们何谓“说法比丘”,回答也差不多,“若有比丘说老、病、死,生厌、离欲、灭尽法,是名说法比丘。”而此二经所述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多闻”是针对自身而言,说明比丘一方面博学多闻,另一方面也是学修并进,对于因缘法有着深入的领悟与实证,不仅能做到“厌”、“离欲”,而且还能掌握并证得了“灭尽法”(涅槃),这就从有学逐步进入到无学的修行次第,相当不容易。

而在363经中,“说法比丘”又有了新的进展,这类比丘不仅能做到多闻实学实证实修,而且能将自己所学习到的、领悟到的毫无保留地向大家进行宣传,现身说法。用现在的话讲,叫己他兼利(自利利他)——他不仅自己获得了觉悟,同时还想方设法使更多的人获得觉悟,这就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菩萨道精神。符合这样的标准,才能称得上是“说法比丘”。自己一知半解,就敢于为天下先,四处招摇标榜自己,就不能具备“说法比丘”的资格。事先声明,我写这些文章,是一种“漫说”,它们只是我个人的心得与体会,与“说法”相去甚远,因为我深知自己距离“法说比丘”,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在第364经中,佛陀谈到了“法次法向”问题。什么叫“法次法向”?佛陀说“若比丘于老、病、死,生厌、离欲、灭尽向,是名法次法向”。这里所讲的,就是一个修学次第的问题,即依着法、下一个法(次法、随法)的次序修学实践(向),换句话说,“法次法向”就是沿着解脱的道路(方向)逐步迈进,最终实现解脱。佛陀在这里所谈的“法次法向”,比较务实,不提倡弟子们一开始就去唱什么“性空妙有”之类的艺术腔调,而是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迈步。具体方法是什么?就是要从我们人生中的生老病死等看似自然规律的诸现象入手,逐步看透人生的本质,做到“生厌、离欲”,再向着“灭尽向”稳步前进。我们不要将“生厌”看成是什么消极厌世,恰恰相反,这种“厌”,是对整个人生轮回的厌离,活好当下、争取完满人生,则是每一个佛教徒应有的生活态度。而解决老死的根本办法,就落实到“五戒十善”上面。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切假丑恶,我们要“戒”行之、警惕之;而对于一切真善美,我们都要努力去践行之、赞叹护持之。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缺少对“止恶扬善”的真实践、真修行,那么对轮回的厌离也将是一句空话、大话。我们常常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佛弟子应有的本份,也是对现实生活所持的积极态;而在各自内在的修持上,则要努力“自净其意”,先把自己的身心收拾干净,做到一丝一毫无有牵挂。如此这般,才称得上为佛陀所称道的“法次法向”。(8月3日)

更新于:2020-04-11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