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若佛子。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坊。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若疾病。国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17
养生是当今社会比较热门的话题,因为受环境和不良习惯的影响,很多的病痛越来越年轻化。为了保障有一个好的身体,了解一些简单的养生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一周辟谷食谱,可以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1
有这样一个佛教故事。从前,有兄弟二人一起出家。哥哥每天精进持戒,参禅打坐,却忽视修福德;弟弟则相反,常做善事,广行布施,供养三宝,积累了大量福德,但不重视学经闻
佛教故事时间:2024-01-15
达真堪布:为什么福报只能修不能求?问:请问上师为什么福报只能修不能求?当今社会有很多人烧高香,磕大头,求佛祖菩萨保佑升官发财,请问这样求有意义吗?再次恭请请上师开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11
只说不修,来世为牛文/噶玛天津仁波切梁武帝崇尚佛教,以志公为师,皇后则以云光为师。二位高僧地位无人可及,但做法却迥异天地。志公和尚严守戒律,云光和尚却大食酒肉。一日志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时间:2023-08-18
净业三福(佛教解释)净业三福分别为: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0
谈到密宗,大家就会想到灌顶。在密法里,弟子如果没有得到过灌顶,修法就缺少能量和加持力,如同在沙滩上种菜一般;而得到灌顶之后再修法,则如同在肥沃的土壤里面种菜。
菩提圆成时间:2021-11-07
问:现在法师众多,初学应该如何选择,是否只尊奉一个老师,才不是掺杂?大安法师答:我们学佛,应该常随佛学,要按照佛的教化来修行。佛从来没有说只能尊奉一个人。如果只
大安法师时间:2021-06-20
问:法师开示的净业三福很好,但是做起来就好难,对现今佛教形势,如能人人修净业三福,佛教就兴盛了,请法师开示,如何用净业三福的道理团结大众居士同生净土?大安法师答
大安法师时间:2020-12-09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业三福:一则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则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
印光大师时间:2020-11-04
问:《观经》中佛告韦提希,欲往生彼国(西方极乐)者,当修三福。三福的内容很多,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请法师慈悲开示。大安法师答:我们要知道净业三福是怎么开显出来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4-01-26
南无阿弥陀佛!尊敬的李木源林长,尊敬的诸位大德法师, 诸位居士同修:今天是我们最后一讲,讨论的题目是《净业三福,变化气质》。三福属于念佛行人修行的助行,三福的提出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0
往生就是靠信愿感通弥陀愿力往生,这是净土宗往生的一个基本原理。印光大师谈念佛人于世间法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于出世间法应信愿感通、执持名号,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0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1
问:《观经》中佛告韦提希,欲往生彼国(西方极乐)者,当修三福。三福的内容很多,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请法师慈悲开示。大安法师答:我们要知道净业三福是怎么开显出来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2
南无阿弥陀佛!尊敬的李木源林长,尊敬的诸位大德法师,诸位居士同修:今天是我们最后一讲,讨论的题目是《净业三福,变化气质》。三福属于念佛行人修行的助行,三福的提出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3
无伴过患,就是在生死关头无依无靠的痛苦。如云:若能了知如是过,愿取三福灯光明,独自当趣虽日月,难破无边黑暗中。如《亲友书》所说:假如你能认识到生死的过患,那么希
其他文章时间:2014-03-24
宁静、快乐、自在、觉悟、幸福、佛性——我们所寻找的这一切,只能在当下发现。为了在未来寻找这些东西而放弃当下,就是放弃了实物而去捕捉影子。——一行禅师
南传法师时间:2014-06-09
《金刚经》上,诸位还记不记得,有一位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忍辱仙人,这是释迦牟尼佛在没有成佛以前的一段故事。释迦牟尼佛往昔修菩萨道,在山洞里面修忍辱波罗蜜,作忍辱仙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5
《2014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第97集2014年11月4日讲于香港“迷惑”有三大类:大乘教里把它说作“无明”是一类。无明烦恼,这迷失了自性。“尘沙”是一类。“尘沙”是比喻,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7
一个人在一生中,会做很多各种各样愚昧的事情。有时候,静下心来,认真反省自己过去曾经有过的一些想法、言论与行为,自己都会觉得可笑。对我来说,我觉得一生中所做过的最
其他文章时间:2014-11-17
我们这一生能够遇到佛法,就证明你多生多劫曾经供养无量如来,这经上说的。你这一生能遇到,当然还是有障碍,这个障碍是累劫不善习气所造成的,一般讲业障。知道之后,业障
佛学入门时间:2014-11-17
所以成了佛还是有因果,而且这个因果不能互相代替,你造什么因你就一定要得什么果报,不能互相代替,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不能互相代替。怎么去转变?只能在缘的上面去做个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3
人应该储存的是福报,有福报,走到哪里都有的吃,做什么行业都能赚钱,因为福报在的缘故。没有福报,钱也守不住。而且钱只能这辈子用,那福报呢,可以生生世世都可以用的到
佛教故事时间:2014-12-13
世界灾难的来源,皆因人人不守五戒、不修十善而成。因为众生所造的业,世界才出现种种的灾难。所谓「起惑造业受报」,是有连带的关系。如果不起惑,就不会造业,也就不会受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9
佛教不能学而不修,修而不学有人喜欢研究佛教经典,可是他不修行,脾气很坏,烦恼很重,也不受戒,也不修禅定,但他很会讲,讲得头头是道,可是本人却做不到,像这种人能谈
其他文章时间:2014-12-25
佛教经典中,明确记载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而男众能出家七次,使得不少人认为,佛教好像重男轻女,有歧视女性之嫌。事实如何呢,佛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首先,产生这种男
佛学入门时间:2015-01-08
在这么多年当中,我们总结佛的教诲,写了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从理上说的;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从事上说的。这二十个字是我们的性德,
其他文章时间:2015-01-12
如前所说,有四种颠倒(执不净为净、执苦为乐、执无常常、执无我为有我)能障碍行者获取有暇人身。把无常执为恒常,便是第一种有极大损害的行径。这种妄想是有粗显和微细两种
佛学入门时间:2015-02-01
问: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大安法师答:带业往生既然无疑,那就是对这个“业”的理解。其实有很多没有什么意义的争论。印光大师对这个带业往生有一个精辟的开示,带业你
佛学入门时间:2015-02-11
中国八大宗派都有很多修行法门,而且都是相互联系的,以律宗而言,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佛、成佛的修行系统,戒律只是修行的基础。我们不论学那个宗派,不论是在家或出家修行
佛学入门时间:2015-03-08
如果说景区巨大的利益诱惑无法让和尚自律,那么旅游管理部门就不能不管不问。要知道,开发一个景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取得各种荣誉更是多方努力换来
少林寺清明法会记者捐20元僧人嫌少 “请捐100”上周,国家旅游局重拳出击整顿旅游市场秩序,44家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五台山、华山、白洋淀等9家知名5A级景区被警告,沈阳植
新闻资讯时间:2015-04-10
近日,中国、匈牙利和荷兰三国被一尊内藏高僧遗骸的千年佛像联系在了一起。一则有关荷兰收藏家持有一尊中国千年肉身坐佛的消息在国内外传得沸沸扬扬,各国网友在表达惊奇赞
新闻资讯时间:2015-04-13
一般人都畏苦求乐,希望改变不好的际遇。释迦牟尼佛则强调欲改变现世命运,极速求得大福莫如跳出火宅,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观经》中,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妻子韦提希
汉传法师时间:2015-06-07
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印光法师文钞》:“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听不
汉传法师时间:2015-06-24
佛教经典中,明确记载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而男众能出家七次,使得不少人认为,佛教好像重男轻女,有歧视女性之嫌。事实如何呢,佛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首先,产生这种男
佛学入门时间:2015-12-22
【编者按】本文为2015年12月27日,寂静法师受邀参加河南洛阳爱与喜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举办的【财富人生】活动精彩授课内容节选。有一位老板想为自己买一辆劳斯莱斯,员工会
汉传法师时间:2016-01-09
到庙里上高香,拜佛,不能说没有意义,这也是以虔诚心做的。但是世间人求的是物质上的东西,出世间人求的是心灵上的东西。求本身是一种苦,求不得苦是佛讲的人生八大苦之一
藏传法师时间:2016-02-01
“戒定慧”三个字,不是写在供桌的茶杯上就算完了。我看到内地很多佛弟子,把写有“戒定慧”的杯子或牌子放在佛龛上拿来拜。“戒定慧”属于证教,是需要修的。在藏传佛教的
其他文章时间:2016-05-08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奥地利格伦德尔湖畔的水下博物馆因其引人注目的各类奇葩展品而成为潜水客的胜地。这个水下博物馆坐落于奥地利风景如画的格伦德尔湖边。它的展品包
新闻资讯时间:2016-08-26
有些人说:“上师,我有病了;上师,我的家人得癌症了……怎么办?”没办法。到处找人看,找人问,都没有用。佛陀说过,业力现前的时候像洪水一样,谁也拦不住。不是佛和上
藏传法师时间:2016-09-09
《佛教小故事》积小善为大德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高僧知道他的小沙弥徒弟只剩下七日的寿命,于是慈悲地让他回家探亲。途中,正好遇到一场大雨,小沙弥发现一群蚂
佛教故事时间:2016-09-14
所有的众生都希望快乐,但是因为众生没有学习佛法,所以不懂得什么是获得快乐的方法,什么是避免痛苦的方法。众生往往是颠倒的,往往不停的种下恶的因,最终得到是恶的果。
藏传法师时间:2016-10-25
禅意小故事丛林寺院里来了一位名叫心智的小沙弥,勤奋好学、聪明灵动,颇得通明禅师的器重。可是,心智刻苦禅修几年之后,居然不见长进,聪明依然,悟性无增。心智对自己似
佛学入门时间:2016-12-05
皈依三宝 迷途知返(资料图)宇宙很大,我们当然知道这个事实,可是宇宙之大,要用眼睛才能看到。如果我们的眼睛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宇宙显现出来的就不是真相,而是现象。我
汉传法师时间:2017-03-13
在工作和生活领域,树立起积极的佛教徒形象知足而少欲的人,就很容易感受到快乐,佛教中有“知足少欲,圣者种”的教言。知足少欲,是一种内心修持的结果,需要警惕的是,它
藏传法师时间:2017-05-15
五台山西台挂月峰西台挂月峰海拔2773米,《清凉山志》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从停车处下行,需要小心地越过许多龙翻石,方才来到一个洞口。这个山
藏传法师时间:2017-06-15
佛渡有缘人佛能不能度众生,众生能不能被度,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看有没有缘。有缘就容易度,没缘就度不了,不在于水平的高低。释迦牟尼佛有一次碰到须达长者家的一个老婢女,
汉传法师时间:2017-07-07
提到修行,有一个绝对不能忘记的重点,那就是出离心。只有厌离六道轮回,再加上积极寻求解脱之道,才是真正的出离心。如果只有厌离世间,却没有积极去修持解脱的方法,就只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30
佛学视频时间:20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