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净化心灵会经历的四个阶段
你身边的人有善根的话,就让他相信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念佛会经历以下几个净化心灵的阶段: 第一个是建立生命依靠的阶段。当信心生起来的时候,我们整个生命的方向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我们在信佛之前跟信佛之后,心里的改变自己是能感受得到的。信佛之前,在人生路上,真的就是看到什么抓什么,漫无目的。今天工作好就抓工作,明天生意好就抓生意,到底想要什么,不清楚。当你真正对佛产生了信心以后,你就知道应该学习佛法,向佛学习,向净土靠近,你生命的方向就发生了质的飞跃。确定了你的生命的依靠,这是第一个改变。 第二个是似有进退的阶段。当你确信净土,真正发自内心想要一心不乱地去念佛的时候,你发现你心中的妄想开始慢慢地变少了。平常一天到晚想到人我是非,现在那些事情减少了,让自己和他人生烦恼的恶劣的习惯在改善了。尽管习气大的人改善起来较慢,但一定是在改善。别人可能不知道,也许还会说“你学佛怎么脾气还这么大?”但实际上你自己知道,原来发脾气的时候自己内心很痛苦,发完后还要痛苦很久,但是现在发完了就过去了。有时候正在发脾气的时候,自己会突然想到“学佛的人不能这样”,于是你一边在发脾气,一边慢慢地就在改善了。当功夫进步到一定程度,你正想要发脾气的时候,马上就知道自己不能发脾气,要赶紧念佛,你就开始在行为上转变了。 在这个阶段,有时候会感觉到自己用功有进进退退的现象。进步是你看到念佛有受用的时候,觉得自己进步很大。退步则是在看到自己的习气、毛病出现的时候,因为你对自己要求很高,想要一心不乱地念佛,但还没有达到,就老觉得自己在退步。实际上是你所要求的标准高了,其实在整个过程中是不可能退步的。我告诉大家,念佛是不可能退步的。无论你的烦恼习气有多少,只要你真正地相信,真正地念佛,真心想改善自己,你一定是在不断地进步,不会退步的。哪怕一天只念十句“阿弥陀佛”,你也不会退步。你感觉到退步,是因为你还有过去的一大堆的习气,还在习气的路上走,念佛的效率太低,进步太慢,所以觉得自己在退步,因此你就应该加强念佛的用功力度。
第三个是心灵得以明显净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心真正得以改变,你经常会感觉到,只要一念佛,世间的一切、烦恼的习气都能忘掉,想不起来。有些人在这个过程中会觉得记忆力变差了。比如本来某人叫你去做某件事情的,一念佛就忘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正是因为你念佛的功夫,你的第六意识,即妄想分别的心正在慢慢地被净化掉,你不再用大脑思考了;因为运用大脑思考产生的是分别心,你不用大脑思考了,很自然地就用心去念佛了,做事情也用心去做了,而不是用分别心去做了。分别心是后天的,大脑就像一个软盘,后天学习的知识都储存在里面。这些储存的知识靠谁来指导?是靠你的心。所以心才是你的硬件,先天性地就安装在里面了。本能、本具的如来智慧都在我们的心里,而后天通过听课等学习来的知识、用于交流的语言、社会道德的观念,都储存在你的大脑里。观念、道理是后天学习来的,慢慢地会改变,而你的心始终没有变,你的硬件一定是好的。当人到老了,这个软盘用多了磨损了,记忆力也就差了。所以有些人老了以后,被称为老小孩,他不讲道理了,有时候还会耍赖、撒娇。因此在处理后天学习来的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知道慢慢地回归它的本源,用心本具的智慧来处理我们后天学来的知识。 如果一个人后天学来的知识是有问题的,比如说学来的是唯利是图、贪名求利,执着世俗狭隘的情感,贪求不义之财,执着世间不如法的信念、贪嗔痴的习惯等等,那么通过念佛慢慢地就能把它们净化掉。在这个时候,用世俗的眼光看你像是变傻了,人家骂你,你也无所谓了。实际上是因为你心里变得有智慧了,别人骂你,你不跟他计较了,你能包容他,能够发慈悲心去度他。但是世间的很多人会说:“你怎么傻掉了?他昨天刚骂你,你们两人还吵了架,结果你过了一会儿又理他了,忘记跟他吵过架的事了?”实际上是你的智慧提高了,心里面没有仇恨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通过念佛,你可以净化你的心灵,净化你的世界。经过这第三阶段,你的心灵便能很快地得到净化。 第四个阶段就是契入净土。在这个阶段,你可以完全用你的心来对待外界,对待你的生活和身边的人。也就是说,你会很本能地以慈悲、清净的心对待你生活的环境。在这个阶段,念佛要念到佛也忘记,心也忘记,脑子却清清楚楚。在这个时候你才发现,你的智慧人生开始呈现了,用功已经用到接近一心不乱了。因此便能在能所双亡的那一刻契入净土,从而“花开见佛悟无生”。可见,这第四阶段就是能所双亡,透过去了。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每个人凡夫生命中的所有烦恼都可以得以净化。 净土法门虽然并未告诉我们那么多道理,起步的门槛低,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但是抓紧了,像救命稻草一样念念不忘,你就会经过上述四个阶段一步一步地提高。到最后虽然你的身体还在这里,你的心却已经在极乐世界了,你每天都会乐呵呵地活着,这便是人间净土!希望在我们学佛的人当中,在这个娑婆世界中,能够“愿将东土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把极乐世界的莲花种在娑婆世界,种在每一个众生的心中,这才是真正能够净化心灵的妙宝! 好,感谢大家,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所期望于佛教整理委员会者一、在佛教界内所争论的佛教问题,其实还没有真正关涉到佛教的本身,不过是僧徒的吃饭问题而已。长老们要维持他们传统的地位,不得不顽固地和环境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论佛教革新运动中的困难问题关于佛教的整理或改革,一般人都认为是一桩艰巨的工作,有人并且说足一切改革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环,我近来也深深觉得。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佛教与女性女孩也能证明她们比男孩强。女性在佛教的地位是独特的,佛陀给予女性参与宗教的自由和权力,佛陀是给予女性宗教自由的第一位宗教导师。在佛教成立之前,女性活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夫教育者,遵从诸佛之教理,发育群迷之正智也。然群迷之正智,为何而欲发之耶?良以众生本无种种诸苦,以不了世间一切事物之实相,故惑无为有,惑妄为真,惑好为丑,惑善惑恶。以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学习净土法门,对一般的信众来说,或者一般没有接触佛教的人,还是要有一定的善根的,因为他猛的一听、不容易相信,就是西方极乐好像不可琢磨,虚无飘渺。 再加上我们受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修净土的重点在修孝道吗?居士: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在孝道,净业三福也教给我们修行的规范,是否对呢?更深入一点讲,《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讲孝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道人也包括僧人,“心无义”是假佛学,关于佛教你不知道的小历史今天继续和大家说一些关于佛学的小知识,希望加深你对宗教,对佛的理解。1、 道人原来也包括僧人“道人”这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3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净土释疑新论(一)净土释疑新论(二)净土释疑新论(三)净土释疑新论(四)净土释疑新论(五)净土释疑新论(一)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禅师,尝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净土一门,信尤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这里被称为“人间净土”是一座雄伟的古老佛刹,可容纳1000僧人楚布寺位于西藏拉萨以西60公里堆龙德庆县西北楚布河上游,海拔4300米,距西藏拉萨市西郊约七十公里外,是噶玛
悟性时光时间:2025-02-06
佛教饰品保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的材质和种类而分别来说,大致来说有以下要注意的方面: 一、檀木类的佛教饰品比如紫檀、绿檀、檀香等材质,不能沾水,如果沾上要马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05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正入道场用六斋日。此日太子四天王使者等。诸天善神下来人间。检校善恶。见修善者。即注善簿。安慰守护。为现瑞相。令行者心生欢喜。增益善根故)行者初欲入道场之时应自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我们看到老化,加速度的老化是在什么时候?退休。因为没有退休的时候,他有工作,每天忙着工作,上下班很辛苦,他忘记了,没有想到他老。这一退休,没工作干了,他想到老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26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问: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答: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这个观点原则上是对的。吾人目前所修的无论何种行法,都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