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师如佛乃祖训
12.04.17宝峰禅寺受戒法会影片观后感
我们看到的宝峰道场,我们去年也去朝拜过。中国能够佛教绵延近两千年,马祖道一禅师,他老人家建立丛林的规制,然后他的弟子怀海百丈禅师,建立丛林的规矩,都成为非常大的贡献。当初佛陀受弟子供养,当时在鹿野苑,耶舍的爸爸,是大富长者,儿子跟佛出家之后,他们全家也成为佛教的第一个在家弟子,皈依三宝的三宝弟子。他就供养佛陀非常精美的住处,在鹿野苑建立了佛教第一个我们佛教的道场、寺院,三宝具足。但是在当时的印度修行界当中,其他修行人是也有不满这种形式,嘲笑佛陀。因为在印度出家修行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所以各派的这些出家修行者都被称为叫沙门,离家者,他们是住在树下,或者是崖边岩石下面,不会去人为的去盖一个房子。
但是佛陀也作为出家人,大家看到他住在房子里,大家就会笑他,哎呀,他说你看这个沙门还住在房子里,但是当时耶舍供养佛陀的这么一个房子,成为以后我们佛教住世弘扬的非常主要的一个平台,一直到中国也是。像马祖道一建丛林,这种模式就我们现在享受的就这种制度。如果现在说跟师父出家了,大家都托着钵,然后居无定所,当然佛陀也讲过,不贪恋,在一个地方不贪恋,甚至祂说不过三日,祂在外面的时候,除了结夏安居之外,佛陀他还是常常在走的。甚至交待弟子们不要留恋,那怕是这棵树长得像伞一样,下面地也很平,也没有什么毒虫、毒蛇,祂说也不要贪恋它,住不过三日。怕我们对这棵树也生贪恋。佛陀还是倡导的。
但是结夏安居,甚至作为一个固定的弘法场所,这个也并不矛盾,而且对佛教住世、传承有很大的帮助,否则佛法有可能很快会消失掉。就像现在我们坐在这边,因为慧日寺还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如果今天我们不是在这里,在山野里面,在树林当中,那就很少了,没有几个人会跟着我的。所以像这样的外在的物质,住持的三宝,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马祖那个时候,你看他住到那边,那么多的学生从远处来亲近他。刚才列的那些名单那都不得了的,每一个都是大彻大悟的人。所以祖师有这样的一个破例,因为当时也是受到中国佛教界,佛教界的特别是持戒的、持律的那些,也是有在说他们。特别是像怀海百丈禅师制订的一些丛林的规约。他们就认为我们有戒律,你还要制订那些规约干吗?就好像我们现在你走进课堂,有课堂的规约。走进房间,房间来往居士的有住宿规约。但这个规约我在这边很久都没有去写。那是因为我懒惰,现在已经写了,但希望大家还是要学习。就有律中的大德说,有佛制戒。你们制订的那个规律算什么?那个叫抬杠子的。
所以说祖师、佛在世时,佛住持三宝;佛灭度后,有僧来住持三宝。僧,这就是替佛宣扬,佛不在的时候僧就是代表佛的。谁是僧呢?得法的僧,就是贤圣僧。贤圣僧谁知道呢?他师父知道,一代一代传下来。所以这个法脉不断,这个是主要的。
所以我跟师父的时候,师父为什么要这样问我:佛跟祖师有什么两样?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跪下来,请师父开示,师父说:佛佛祖祖一个鼻孔出气。
这个在学密宗里面,金刚乘里就讲得更清楚了,上师即是佛,师就是佛,要视师如佛,要把师父当成佛。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甚至师父讲的话,你都会用经典来反驳。你说佛这么说,你这么说。这是不可以的。你不能把佛抬出来压师父,你这样就错了。那你这个是由内心的魔在起作用了,分别心起作用了,你忘掉你没有资格在师父面前,把佛抬出来跟师父理论的。师父跟你说的什么法都是佛法,我们的分别心是很厉害的。
就好像这次要开法会,法会规定了至少诵三十部《法华经》的人才能来,五十部的在内坛,三十部的在外坛。有了这个规定,我看今天就有人发短信给我,他说,佛说《法华经》是要度一切众生的,你们为什么作这样的规定?为什么我没有读满的就不能来?他就拿法、拿佛来质问我,这个就是不懂得这个道理。
师父既然作了这样规定,我还特意标明:由于慧日寺住房有限,我们道场有限哪,所以才作了这样的规定,或许法会的时候人会少一点,但是我们确保少而精,确保质量,而不是到时候来了很多,住么住得很辛苦,表面看很热闹,实际上读得都夹夹生生。所以才特别这样规定的。到时候这样子提高要求之后,那达到要求的人就不多了么。那时候我们正好可以保证法会质量。也因为我们寺庙就这么一点点大,人来多了的话,基本生活都很困难,法会到时候质量也不一定高。
所以今年特别的,这个想法有我也好几年。我是去年已经宣布了,今年也是照这样来,我们那个发信息的再补充了,如不能达到这个数量的,不能够前来的,请在家里面一起念,你可以在家里随众,跟着法会同步念诵,到时候我们会现场直播的嘛,这是通过电脑或者不用通过电脑,与这里法会同步就可以了。而且这次法会的时间是从初一一直到初七,共七天。
师父有这样的决定,他有道理的。如果你拿什么法来、佛来压师父,除了自己有业障,你们有什么其它的?所以祖师他制订了这些规约,在当时有一些人也是有疑问,甚至反对的,但是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实践,我们觉得是有道理的。这个跟佛违背不违背呢?本身也是不违背的,跟佛陀的制戒的目的也是不违背的。不要说祖师有权力制戒,佛陀也说了,你走到哪里,我们出家人佛弟子走到哪里,那一方国土的法律,我们一样要像佛的戒律一样的去遵守。
所以不要说祖师、师父讲话象佛的戒一样,就连王法,国家的法律,佛也已经告诉我们,我们也应当积极地去遵守,不可违反。所以一个人从凡夫转变成一个修行人,这个过程应该说是我们要很用功地去做这个工作,如果你不认为这个是对我个人讲的,你就会哎呀看热闹一样旁观者。有时候人很奇怪,非要当他面,耳提面命,他才会觉得,噢,这是对我讲的。
你不管老的还是小的,我们大家到佛门里来了,真的要学学,看看自己的走路,脚怎么迈步,怎么收步,怎么站,都有规矩的。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所以平时看,特别是内在的我执上,你刚才看他们一拜,师父来的时候大家五体投地,拜在地上。我尤其强调,我说这个拜,拜就是放下我执,崩塌我执的高山,五体投地是代表这个意思,放下我执。放下我执,你才能升华我们的觉性,佛性才可能有一天会出来,水落石出。
我执你如果提得高高的,业障多多的,痛苦、苦难满满的。什么是无我相?就是逆来顺受。外界是逆的,但是你内心是你不跟他逆。什么叫空啊?空性就表现在逆来顺受上,空性就是佛相,我皈依佛了,我学佛了。
所以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离一分苦海就得一分极乐。你逆来顺受不是说我对你怎么样,而是我怎么样对自己,我自己的心态怎么样。一个人要看住自我、降服自我,有时候这方面需要把自己心平气和下来。那怕你少做一点事,你能控制自己的心态。但是这个不是说让你躲懒,长养你一个懒。长养懒的话,我不管你,别人不管你,你自己损你自己的福报。你久了之后你身体也会不好了,你福消了么。福没了,你吃那个饭,你消化不掉。如果没福报,他营养再高,你也吸收不掉。就像有的人光吃不长肉。这么吃还是缺铁啊、贫血啊。有的人有福报了,真的喝凉水他会胖。
你看我们尼泊尔的一位禅修师父巴登多杰,他不吃不喝一点也不瘦,脸色还是很好,一点也不瘦。他连续八个月不吃不喝,坐在那边,别人就一直监视着他,摄像机拍啊什么,医学专家来做科学的考证,发现他没有瘦。后来因为这样子又联想起一个新闻说,印度还有更厉害呢,一个人从十岁不吃不喝,已经六十七年了,那篇文章写的时候已经说六十七年了,也就是说那个人已经是七十七岁了,不吃不喝一样的,很好的。为了那个,印度军方的医院,还把他请到医院里面,专门给他一个房间,给他密闭起来,然后摄像头拍着他,监控他,就在那边关禁闭一样的,关了七天。发现他什么也不吃也不喝。进去之前全面体检,体检完之后在里面关了七天之后,他因为监控着看他不动,所以出来之后再给他全面体检,他什么也不缺,什么营养都不缺、身体的指标都正常。
所以就研究过这个人的,又来研究我们出家人巴登多杰,研究下来,他说哎唷,这个跟那个一样。会修行的人连空气都能喂饱你,他只是呼吸,再修下去,呼吸都可以不要,都不要的,天地的磁场就能喂饱你。天地磁场里什么都有,跟你说好了。
就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样,打猎的人来到他这边找吃的,问他你吃什么呢?他说我吃荨麻草。结果他们也去采吃荨麻草,来问他:你盐有吗?密勒日巴尊者跟他说:荨麻草里有。荨麻草里有盐。问他油有吗?他说荨麻草里有。荨麻草里有油。那反过来问他铁有吗?里面的微量元素有吗?里面都有的,荨麻草里有,水里有,空气里有,甚至磁场里有,信息场里有。
那反过来说,你没福报,没福报给你吃的山珍海味,你照样吸收不了。照样还是贫血,越来越消瘦。福报从哪里来?福报就是要动起来,为常住、为大众服务。一方面要静,静了来修慧。一方面要动,动了来修福。你在这里常住、在这个寺庙你想健康地、快乐地、长久持续地想修行,既要修定,静下来,能够掌控我们的身心,又要把它动起来,培养我们内在的福报。
所以动的时候不要忘掉静,不能把心气浮起来,心气浮起来就控制不了自己,特别控制不了情绪,会被境转。所以中国二千多年的社会制度,让中国一直处在世界的前沿,也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制度,确保这些圣贤、这些文人受人尊敬。
所以我以前小时候,看皇帝要给那个大臣杀头,圣旨发到他家去,他全家还要跪下来接圣旨,宣读完圣旨之后,他还要叩头:谢主龙恩。还要谢。我都杀你头了还谢?谢啥?为什么要谢?过去就是这种有知识有文化的懂得,这是一种规矩,他遵循着这种规矩。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能遵循这个规矩,就能够长治久安,江山社稷它就太平,太平了众生就没有难。一个人要服从国家利益。
那是我们现在的人很难去想象的,但是我们佛门里面,还是要明白这个道理。佛教兴盛了,住持三宝还能够住持在人间,众生就有希望了,就能够对那些有缘众生度化他们,是佛法住世的一种。
我们能够这样,那说明我们能降伏自我,我们是修行的胜利者,我们能够克服我们那种情绪上的东西,那我们将获得更高的生命的境界,你会享受到更高的境界。
也希望大家以后在境界面前不要输掉,做一个能够降伏自我的人,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整理:慧英 校对:妙恩 编辑:德藏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针对网络信众学佛的几句良言2008、12、02网络让我们更方便的了解到一些佛教活动,了解到一些佛法的内容。但是真正想好好学佛,要把佛教当作你生命当中的皈依处,甚至要修行,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4
喝水的功德上传下喜法师开示所以平时生活的积累很重要,从今之后你们喝水啊,佛前要供,记得每天要供水。喝水的时候要观想水,玻璃杯里面透明的水,喝的时候心要很细,喝到嘴里面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4
1.心要象莲花一样洁白芬芳,不受污染的状态,这就是修行啊.2.谦虚是我们永久的学佛的姿态.3.负重,忍辱,奉献,表面上是吃亏委屈,实际上是消除了你无量劫的生死重罪,积累下无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4
信众:我家里有一个亲戚以前学佛非常精进,可是他现在也不吃素了,也不念经了,请问师父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让他恢复精进的心。传喜法师:很多学佛的,偶尔的一个机会对佛有兴趣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美国波特兰开示——改变命运的诀窍2013.04.19学佛求离苦得乐佛法讲因缘啊,我们从凡夫也想转凡成圣,也是一种因缘。从《心经》的角度上说,佛的风光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佛光遍照大草原甘肃合作法会开示2012.09.14皈依三宝持戒律为什么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之后明白了这个道理,为什么要受戒?受戒就像给你家装了防盗门防盗窗,那个贼进不来,对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我们学习实践当中,最主要是僧宝,先是依僧宝而闻法,以开智慧而见佛。所以佛法一代一代传下来,非常的不容易的,除了内在有浓浓的那份情感,那种信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
有了佛法平凡物也能变得神圣乐是指能让人身心愉悦的声音。声音,有四大种地水火风发出的声音,有有情的声音:人声,鸟声,猪马牛羊声佛法对声音研究得很透彻,甚至可以借助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
把我执自私的心敲碎学佛就是让我们拥有开朗包容的心,把我执自私的心敲碎。让自己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广阔,像大海一样宽容,像大山一样稳定,象碧潭一样澄净。在这个时代看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九)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悲体戒雷震这个悲体是什么?这三段是特别的甚深的,具足神通力,真观清净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过 河 那是地处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间,这就是过河的桥。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1-30
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时代呢?叫末法。末法是什么情况呢?魔胜法弱,邪说横行。明明是正法,他给你说成邪的,添加很多,不标奇立异,显不出来他的道德。他总要说得跟别人不同,“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8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黄念祖:抓住这一生机会永超生死 任何一个人,如果不愿意醉生梦死,一直糊涂到进火葬场,那就首先必须明白这一件事: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人身难得,哪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08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在一座中经历轮回生死学习“生与死的禅法”,还需要学习认识轮回和六道。这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个很富争论性的命题。到底有没有六道(六种特质不同的生命形态),须先从有没有轮回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论文】八?一一一虽有内识,而无外缘,由何有情生死相续?【疏翼】第一释违理妨难中,第二﹝第十九颂﹞释有情不续生死难。文分为二︰一、问起颂文,二、以颂作答。此即初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3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