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贰、认识本性 二、公案 — 空之如来藏 2.空中现有

更多文章 2020-05-22

(一)公案本文

僧问河东广原禅师曰:「如何是佛法大意?」

(识起迷情於佛法大意,言佛法者属现象界与本体界者,出世间与出出世间者,乃诠释性空缘起诸法之道理。)

广原禅师曰:「听取一偈:『刹刹现形仪,尘尘具觉知。性源常鼓浪,不悟未曾移。』」

(觉性本庄严,尚不离对尘境之觉知应缘,未悟者本亦具足,惟被妄想执着所迷而不自知故。)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前一个公案(法身体用)讲到行者修证到最後,因应外在的因缘起一切自性,起了自性後,如果第六意识分别心不灭,第七识妄想执着心不灭,在这里就很热闹;起了一个自性,本来没事,只是应照一切境界,但是不清净的人就会搞得很热闹非凡。第六识是分别事识,还有其他的名称,如意识、攀缘识、寻旧识、波波识、人我识、四住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死後即灭)等十名。依其十种名称即知第六意识之真实相,易攀缘、烦恼无量、一波又一波地没完没了。

第七意识具有审慎思量的功能,很会打妄想,很会仔细的思考,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自问自答,如此会搞得神经衰弱。举例讲:外在因缘是声波,依他起自性,闻性了知声尘後,第六意识认识它是什麽,刚开始第六识不用,声识照其声尘而不认识它,只知道是个声波而已,现在呢!「哦!刚刚听到的声波是叁字经,是在骂我,骂我家人,..。」经第六识一分别,即知是骂人的话。如果你嗔心不灭时,还有这个习气的话,那就热闹了,非吵架不可。本来声波已经过去了,但你又要去想,越想就越不甘愿,就大作文章、大动干戈,所以就会很热闹。这是第六识不清净,烦恼无量,第七识不清净,蒙蔽了本心,本心不清净,就是第八识被污染了。

2.释题

「性源鼓浪」公案意含佛性本来,空不空两面;自性清净是本源,自性空能应缘是鼓浪,心清净行者遇业缘时,能遨游於毕竟空中。在禅宗来说,修行法门是从第八识本源直接下手,不去管支支节节的末。第六识的妄分别是支节,第七识妄想也是支节,想东想西的,想合理不合理、有没有道理?这些都是支节。你不管它现什麽相,都从心地下手,直指人心,这里的人心是指凡夫的心,不正当的心就是人心,你直指人心时,修呀!修呀!把这些习气都杀光,就能见到本性,见到自性佛心。

见什麽性?见性者,是依因缘法起什麽自性,就产生什麽法相,如此而已。不要有这个意念、这个心,即第六心王不要起,第七心王也不要起,就像拿镜子来照一样,「汉来汉现,胡来胡现,不来不现」,就是这麽样,你就是见性了。见性者对万种缘能了了分明而不昧,更无有烦恼法等。

3.语体文解

这个公案「性源鼓浪」是在讲什麽呢?僧曰:「如何是佛法大意?」僧问什麽是佛法大意?请你用简单的一句话来告诉我!禅宗祖师大德是一问一答,顶多二问二答或是叁问叁答,就把问题解决了,阐述事情是很简单的。

佛法有叁种:是世间法、是出世间法、是圆融的菩萨法;若强把功用讲,一种是谈体用,一种是谈性空,体用是现象界之法,性空是理法,本公案兼谈性空与体用,所以我们说本公案是兼带体用者。

广原禅师回答他说:「听取一偈:『刹刹现形仪,尘尘具觉知。性源常鼓浪,不悟未曾移。』」

「刹刹现形仪」是指佛性空而不黏、不通商量的庄严相,刹刹是威风凛凛,肃气禀然,非常的威严壮烈,那只是体性所现的一个形相而已。

「尘尘具觉知」:行者心打开後,佛性看起来有板有眼的,好像很庄严的样子,但是它对外在的尘境了了知觉,自心、尘境没有内外之分。我们说若修空观,修久了对外境不知不觉,那就「尘尘」不具觉知,这还是不究竟,只是过程之间而已。所以「刹刹现形仪,尘尘具觉知」描述自性威仪,了了觉知,清清楚楚,所以来什麽法,它就现什麽相,出现在心湖里面。

自性本是清净的,是一切法储存的本营,如果自性不脱黏,凡心不清净的话,就会像大海的波浪一样,有8级风、9级风、10级风,..,等所现的大浪一样。为什麽你有心浪如此之大?是妄想习气太多,自性还不清净,被第六识所迷,第七识所制,所以抓到一个境界,就起心动念地去应缘,应缘後又加上您的习气相应,故烦恼多多。

很多小事情看得开、无所谓,譬如说钱,你看得开,今天又掉了五千块,心想算了吧!算我欠他的!就无所谓;但谈到爱情,人家说你先生在外面怎麽样,..,跟那个小姐怎麽样,你就不得了了,为什麽呢?还有嫉妒心,还有受不了的心。

刚刚那个钱,你可以放得下,但情感就放不下,情放不下,浪就起了一大堆。每一个人都有可看开的一面,也有死角看不开的一面,每个人所熏的习气毛病不一样,不可能两个人都很相像的;有的人很在乎这个,有的人不在乎这个。看得开是很好,是解脱!看不开的要尽量把它摔掉,不要让它起波浪,所以有一天你什麽浪都不起了,心像一个平静的水面,那真的解脱了!

「性源常鼓浪」,性源本是空,空中应缘起波浪,才会鼓起一切的波浪来,这是不清净才会这样。微尘或者外在的尘境都知道,但仅知道是没有用的;虽知道却修得不够好,所以我们自性本源会起一切的波浪。若心净行者以空性能体知一切相,但不会去让识心发酵而起波浪,如此就是真心的觉知。

「不悟未曾移」:一个人还没开悟,不能刹刹现形仪,但佛性真的还是具在的,不会因为我没开悟,就没有存在。若开悟了,但没有现出威仪相,只是能认识它的用、能够利用它而已,不能够认识它的不黏、空无、解脱的无漏功德性。若只会利用它而无解脱知见,就是妄想习气毛病太多,刚好隔离你去认识它。

我们按语说:「觉性本庄严」,觉性如果尘尘具觉知,而觉知没有空掉、不黏的话,就没有解脱,刚刚讲的性源常鼓浪,是指心还没调伏好的人的一种形象。

觉性本庄严,尚不离开对尘境觉知的应缘,它能够应缘一切尘境,不透过你的思想,它自己会应缘。修行是很自在的,什麽因缘来,不要用你的妄想去做,要沈得住气。未证如如者,常常要呼口号来做心理建设,解除障碍;证如如者,沈着应战,不为法缚。其实那是不必战,「战」是由体性自己去战斗,不要你去战斗,只要沈得住气,不要用一法,就能无事不办。并不是叫你去动干戈,去动一法,更不是叫你把所学的佛法都使出来,而是要放下!一切放下!什麽都放下,不必用一法,不必战,不必怎麽样用,..,如此灵通就来,事情最後没有像你想像的那麽坏,最後都会转业缘。

我们很多同学学佛法的时间,说久也不久,说不久也蛮长的。当事情来的时候,还是用世间凡夫的观念、方法去应对,那跟凡夫有什麽差别?一个大修行者,他不用什麽法,碰到境界来他就放下一切,一切放下的话,没有一个微尘、没有一丝一毫的微尘来障碍你的本心,如此才有灵通,灵变力也就一起来了。所以你只管吃饭、睡觉、屙屎,这就是大修行者,什麽事情就是这麽简单的化解掉,也就是你的觉性应一切尘境,它自己去应缘。

「未悟者本亦具足」:你悟了也没有多一点点!不悟也没有少了一点点,只是你不认识它,被妄想执着所迷而不自知。修行是在修什麽?修一个法去舍一切,舍一切情,朋友、同事,甚至於家人、夫妻的情,把情爱转变成慈悲,不要用世间的情爱,世间的情爱很苦的。慈悲心是什麽?是满足众生的愿,但先决条件是要度化他、转他,其他舍不了的也都要舍掉。

心如何调呢?凡夫的心常常要称心、要顺心,这样不好!不能顺它,顺了就完了!一定要跟它作对,你要这样,我偏不这样,因为我们这样会养成习气,所以要忤逆地把它转回来,舍一切法跟一切佛法,你要学什麽?没有什麽可学,讲得那麽多,其实是在舍一切法。

「法身体用」、「性源鼓浪」两公案,慢慢把我们的体从空之间带到它的用,但是你在空之间要有能力空得住,不要事情来了,就控制不了,那就不好了,一定要放得开,要潇 的能够解脱。如果能够这样的话,才能够慢慢体会我们的心本来是解脱的,本来在世间里面你是逍遥自在的,你说世间八大苦、十六大苦,我看没什麽苦,很逍遥自在的。所以你心清净的话,这娑婆世界国土就清净了。你心不净的话,当然你就痛恨这个娑婆世界,痛恨周围的人、亲戚朋友。若解脱时,对冤亲等就只有分别心念,但你会觉得他们也蛮不错的。

( 85 年 5 月 28 日 讲於 法尔)

更新于:2020-05-22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