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僧问福州长庆大安禅师曰:「一切施为是法身用,如何是法身?」
(识起迷情于法身用,法身者无相也,法身者无所不办也。法身用者,本性自应缘而离一切妄想、习气、执着也。)
禅师曰:「一切施为是法身用。」
(法身无相,如何落于言说?法身之用,何以能用妄心枉加述说!禅师仅得以原语句,封其心口意。)
僧曰:「离却五蕴,如何是本来身?」
(五阴空却后,本来身是那一个?)
禅师曰:「地、水、火、风、受、想、行、识。」
(本来身者亦不离色、受、想、行、识等五蕴。)
僧曰:「这个是五蕴。」
(这些是凡身五蕴之身否?)
禅师曰:「这个异五蕴。」
(前是五蕴身,一切均是非因缘、非自然性而起。后者是假借此五蕴,展示其用,并大作佛事。彼、此五蕴身本非同,可谓旧瓶已装新物矣!)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修行人刚开始修行,当从五蕴修起,五蕴者色、受、想、行、识等五,色者五根六尘是,所以修行当从色身与外境修起。一般人对色身有萨迦耶邪见,即是执取色身为我,是谓有身见。这是下劣天(六欲天)以下众生之所执,所以修行人在色身与见根不去,就是没有破色蕴之束缚,也就是说第一阶段根本没修好,没做到身空,更不用讲要修入受、想、行、识等蕴。初学者执取色蕴为我,色身的疼痛左右着修行人,这都是以坚固妄想为根本,此坚固妄想不去,即不能超越劫浊。
要破色身与六尘之执是很难的,一般外道在色身上执取气机及六根所能触的六尘境,所以就会进入色阴魔相中,行者即能用见根真如、见性真如隔见、远见或是耳根遥闻等魔相。若修行者有此境界,可说是善境界,但不要执着,也不能有证圣解,一执着或有证圣解,就会真的着魔了。
行者若能开悟,突破色身束缚,或是心眼开,能入受阴觉受等修心养性,去除心灵的染污等种种觉受,至此也仅是在修第六意识的妄分别而已。若以世间禅定言,初、二禅以色、受阴为我,三、四禅以想、行、识阴为我,以第七意识为主体。所以修行要有成就,当在第七意识上用功,权说心眼开,才能修内心妄执。若是开悟行者,当能让第八意识法尘现起,此时好去除第七意识对第八意识法尘执着为我之妄执性。这样才是真正地在修行,也才能根本地转内在的虚明、融通、幽隐、罔象虚无等妄想,最后当超越五蕴妄想,而得超出三界外。
末法时期众生能修到心眼开,不执取色身,始有须陀洹果之味道,但还要天上、人间来回七次,始证得阿罗汉果,悟得无生法忍。若行者能破虚明、融通等妄想,也就是破受、想蕴为我,始能证得斯陀含果,生四禅天后当再来人间一次,始能得阿罗汉果,悟得无生法忍。若能断第五下分结,就能得阿那含不还果。更不来此人世间,永断诸苦入于涅槃。所谓五下分结即:(1)有身见,萨迦耶有身见,于名、色、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法中妄计为有身,执着有我见。(2)欲贪,于顺情境或圣境上生起贪着之心而无有厌足。(3)瞋恚,于违情境上生起瞋恨之心而不自己。(4)戒禁取见,执取非理性、无道用之邪戒。(5)疑,迷心乖理,于佛于法狐疑不决,由此疑惑而迷真逐妄,背觉合尘,枉失正受。
若有人当生能永断贪欲、瞋恚、愚痴,当得阿罗汉果或辟支佛果,烦恼无余入于涅槃,前者二万劫始能得菩提心,后者也还要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从得菩提心至成就如来菩提,还有遥远的路要走。所以有果位行者都是在断一切过、习气,从心地法门中来修。
2.释题
本公案名为「彼此五蕴」,修行者当要灭五蕴妄执,所以要去除色阴执着,就要能破身执,没有萨迦耶邪见─有身见,突破色身之见,这样才能超越坚固妄想。然后即能进入修心境界,去除受、想、行、识诸蕴,始能依次超越虚明、融通、幽隐、罔象虚无等妄想,当行者五蕴灭尽后,终归无所得,只得到修佛法的基础─十信位住。
而「彼此」者即行者修前与修后,未修行、未破五蕴前谓「彼」,修得破五蕴身、心,即谓「此」,这「彼此」虽同一个五蕴身心,但已不能同日而语。未修前或修行过程中,以五蕴造无量业,灭五蕴后即能得清净身心,得金刚身与金刚心,以此五蕴身心来利益群生。但彼此五蕴的运作,灭前与灭后并无显著的不同;若一个修行人,行为与一般人不同,不能走入人群,不能以五蕴身来利益群生,这就是还没有究竟的行者。
此种未究竟的行者,只能躲在一个地方,不能出现在大众面前讲经说法,只能以心用利益群生,还在执取色、受、想之魔相,玩弄些怪力乱神的事端。所以未修前是此五蕴身及心,五蕴灭尽后还是此五蕴身与心。难道彼此五蕴会不一样?外表看起来没有不一样,只是五蕴灭尽者得信位住,于无所得中可以开始修十住、十行、十回向及十地菩萨等次第。若五蕴没灭者,还在色阴区宇、受阴区宇、想阴区宇、行阴区宇、识阴区宇中,更没有办法继续修真正的佛法了。
3.语体文解
僧问福州长庆大安禅师曰:「一切施为是法身用,如何是法身?」
有僧问福州长庆院大安禅师说:「一切心用施为,都是依无形无相的法身起用,但不知如何是法身?请禅师慈悲开示!」法身者无形无相,无有清黄红白,故法身空无一物。此处该僧有误解法身用之虞,非悟法身,怎知法身用之境况。
一般言法身者,指佛之自性真身,即:(1)法性生身,即此法性,体本圆明恒常,该通万有,如来之身由此出生。(2)功德法身,即如来以万行功德为因,而成就法身之果。(3)变化法身,即如来法身感而遂通,无机不应,无缘不成;如千江月,水中现影,影虽有殊,月本是一。(4)虚空法身,即如来法身融通三际,徧满大千,一性圆明,诸尘不染。(5)实相法身,即如来法身离诸虚妄,会极真如,不生不灭。
若依《菩萨璎珞经》所言,法身者即:(1)如如智法身,即是证如如理地之实智。(2)功德法身,十力、四无所畏等一切之功德相。(3)自法身,即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在天台宗称为胜应身,法相宗称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4)变化法身,即天台宗所称之劣应身,是由有为心起用之身;法相宗所称之变化身。(5)虚空法身,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体。以上如如智法身与功德法身为属报身,自法身与变化法身为应身,虚空法身即法身,总称为法身者,以其皆为法身之德相。
长庆院位于福建闽侯县之怡山,唐咸通初年(860),大安禅师所创置,初名怡山禅院。唐末五代间,慧棱禅师(854~932)任住持时更名为长庆院。至宋代,院势鼎盛,明代改院为寺,明崇祯年间(1628~1644)粤籍之道独禅师(1601~1660)住持,其后则多为粤僧主其事,在闽中另树一帜。
长庆大安禅师,福州人氏,在石头禅师处得法后,因为平时对经典颇有深究,但对禅道心性玄极最高之理,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经常觉得愧对石头禅师。后来特别去礼拜百丈怀海禅师,得悟玄旨,依之而修。并同参灵佑禅师创建沩山,大安禅师躬耕助道,后来灵佑禅师圆寂后,由大众推举大安禅师任住持。唐中和三年大安禅师归黄檗山示寂,塔于楞伽山,谥圆智禅师。
话说大安禅师的晚年,回到福建,住怡山院,终日端坐,不言不语,无所事事,大众背后称他为懒安禅师,如有禅僧道:「终日不言语,如木石般,那是禅?」另禅僧道:「终日端坐,不领众梵修,不指导作务,这是禅?」大安禅师的懒已经引起大众的不以为然。有一天,他集合大众,宣告道:「请大家今天起跟我终日端坐,不言不语,只要三天,当可令大家识得自己。」大众随大安禅师静坐一日,腰酸腿痛,第二日,个个请求,宁可作务,不愿静坐。大安禅师这时才告诉大众道:「老僧坐一日,胜过千年忙。」大众无言。
大安禅师实非懒者,他年轻时,助灵佑禅师开创沩山,终日耕作,虽然搬柴运水不是禅,但学会等观善与恶。虽然作务不是禅,端坐亦非修;但修心不管动与静中,都能修此心。何必将语默、动静分割?何必将忙闲看作两事?骑牛觅牛,皆因不识自己佛性;骑牛回家,就可以万事放下。《华严经》云:「若人欲识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故大安禅师才有:老僧坐一日,胜过千年忙之说。
按语说识起迷情于法身用,法身者无相也,法身者无所不办也。法身用者,本性自应缘而离一切妄想、习气、执着也。
禅师曰:「一切施为是法身用。」
大安禅师说:「一切施为是法身用。」何以大安禅师仅回答同样语?法身之用不落于语言文字,所以不能讨论,仅以此句封其口。行者当知道法身清净时,自然能不用而用,或有感而用,让真性主行,无为常为;法身不是主动地去用,行者主动地在用心法,是依妄想心而用,依五蕴身而用,当然也能成就一切佛事,但此不涉及法身用,行者要能知之。我们参阅大安禅师另一公案,即能知法身不能自用。僧问:「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时如何?」师曰:「汝用得但用。」僧乃脱膊,遶师三匝。师曰:「向上事何不道取?」僧拟开口,师便打。曰:「这野孤精出去!」此处大用者是法身用,法身用不依妄想心而用,是法身自应缘而用,所以必存轨则。
按语说:法身无相,如何落于言说?法身之用,何以能用妄心枉加述说!禅师仅得以原语句,封其心口意。
僧曰:「离却五蕴,如何是本来身?」
此僧又问说:「离却五蕴之后,如何是本来身?」五蕴色受想行识本是幻有,非因缘法非自然性,行者灭五蕴身后,本来之身是什么身呢?大庄严经言,众生皆由色、受、想、行、识五法积聚而成身,故佛为频婆娑罗王说世间诸法皆非坚实,而以譬喻说五蕴如下,即:(1)色蕴如聚沫喻,以聚沫譬喻众生色身亦如聚沫,虚假不实。是谓沫因风吹水成聚,虚有相状,体本不实。(2)受蕴如水泡喻,以水泡譬喻众生所受苦乐之事亦如水泡,起灭无常;因水、因风动,或因物系,忽尔成泡,须臾即没。(3)想蕴如阳焰喻,以阳焰譬喻众生妄想亦如阳焰,本无实体,因念成想,皆为虚妄。谓远望旷野,日光发焰,如水溶漾,而实非水,以渴者想为水故。(4)行蕴如芭蕉喻,以芭蕉譬喻众生行阴微细、层层环遶,却丝毫不实,有如芭蕉之体,层层剥开,虚脆无坚实之体。(5)识蕴如幻事喻,以幻事譬众生识心分别诸法,修行中幻化诸境,境生还灭,亦无有实。故谓识蕴如幻巾为马、幻草木为人,皆由幻觉所成,本无实体。
按语说:五阴空却后,本来身是那一个?修行者是要空身、空心、空性、空法,若行者能得此身、心、性、法皆空却,则五蕴虚幻不实之境当灭,五蕴灭尽后,本来身是那一个?
禅师曰:「地、水、火、风、受、想、行、识。」
大安禅师答说:「离却五蕴后,还是依地、水、火、风、受、想、行、识之身。」前四之地、水、火、风者即是色蕴,后四为受、想、行、识。所以行者离却五蕴身后,还得依此五蕴身而行日常应缘事。
离却五蕴后,五蕴即为真如实相之理,此时称为五蕴实相。即:(1)色蕴实相,色是质碍幻色,实是般若真空,即依幻色不实而明真空,故称色蕴实相。(2)受蕴实相,谓受是六根触缘生诸幻受,实是般若真空,即依幻受不实而明真空,故称受蕴实相。(3)想蕴实相,想是融通缘思幻想,实是般若真空,即依幻想不实而明真空,故称想蕴实相。(4)行蕴实相,行是迁流业识,即依业流幻行不实,得般若真空,即依幻行业流不实而明真空,故称行蕴实相。(5)识蕴实相,识是分别幻识,幻识幻化诸境,实是般若真空,即依幻识不实而明真空,故称识蕴实相。
按语说:本来身者亦不离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禅师所言之五蕴身,已去除坚固、虚明、融通、幽隐、罔象虚无等妄想,所以一切妄想根本灭,所留存之五蕴身,还是有其真实的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功能,然此五蕴功能已能依清净之体,而现起真实之性用,用时能不着、不黏。
僧曰:「这个是五蕴。」
僧又说:「您虽将色蕴化成地、水、火、风等四,但加上后四蕴,还是一样地是这五蕴之身。」按语说:这些是凡身五蕴之身否?
禅师曰:「这个异五蕴。」
大安禅师答说:「这个五蕴异于您说的五蕴,因行者已能依地、水、火、风诸性而化,亦能以受、想、行、识起殊用,所以行者此五蕴是异于您所说的五蕴之身。」禅师何能证明此无蕴本不同?五蕴者本通有漏、无漏及善、不善、无记等三性。在五蕴之中,若属于有漏者名为五取蕴,若以有漏、无漏及三性来说明,总立九种五蕴行相,即:(1)生得善阴,(2)方便善阴,(3)无漏善阴,(4)不善五阴,(5)秽污五阴,(6)报生五阴,(7)威仪五阴,(8)工巧五阴,(9)变化五阴。其中前三者为善,第四为不善,后五者为无记(不属善恶者);又第三者属无漏法,其余均属有漏法。
按语说:前是五蕴身,一切均是非因缘、非自然性而起。后者是假借此五蕴,展示其用,并大作佛事。彼、此五蕴身本非同,可谓旧瓶已装新物矣!
(2004.12.03.撰于法尔)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2008年12月,在北京香山名苑宾馆,一个女士经人介绍来见我。可是她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我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学员:师父呀,请问当梦想和现实冲突时,该怎么办?寂静法师:其实我们参考物理学原理就明白了,物理学中有两个力,一个叫动力,一个叫阻力,生命的前进也分为动力和阻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阿育王净土精品注:看到很多同修在网上忏悔自己邪淫的过往,不明白的是大家都基本对佛学有一点了解,难道就不知道因果的取舍吗?您写的帖子描写自己邪淫过程到底是劝人戒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需要增长家庭教育智慧,要让孩子独立自能,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用私爱去伤害孩子的心灵,父母需要做的是滋养孩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关于教育教育三大原理:1、空瓶子原理2、种子原理3、唤醒原理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坏人教我们掠夺,好人教我们创造,圣人教我们发现。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善士问: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寂静法师答:孩子所有的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从前,有一个农民赚了很多钱,他很自豪地说,我靠着一己之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了,发财了。我们仔细想想,他真的是靠一己之力吗?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他能发财吗?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们说这是什么原因?他肯定把种子弄错了,把南瓜子误认为冬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寂静法师:绝对改善成绩与命运的秘密武器——关系管道理论【编者按】“自然的恩典”系列冬、夏令营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八期,已有6000多名参加的家长和学子直接从中受益,数不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所有的问题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前世的业力(先天)。此生前很多世前累积的恶业,在今生遇缘引爆了。就如满身炸药,又常常抽烟和烤火,最后爆炸了。所以一定要持戒,努力断恶,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的人同样是辛苦的。一个背负罪恶过失的人是沉重的,一个放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是很高深。我们都想要健康,都想要发财,都想要家庭好,都想要子孙好,可是到底怎么样才能好?这些事情背后其实是有些特别的规律的。比如我们梅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破坏地基就可以破坏高楼。破坏因果就是破坏佛法,宣扬因果就是建立佛法。因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夜里,在我的寮房,有人请教发财之道。我从座位上下来,走到门口电灯的开关面前,把灯全部关掉。于是房间立刻进入一片漆黑之中,停留了几秒钟,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不快。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时人以堕胎为小事,不明其危害极大,对人生减损很多福气,有三大要害。一:堕胎等于将自己亲儿女杀害,胎儿怨气太重,会成为怨亲债主,后会找机会来报复。这是第一要害。二: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2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前面一段讲的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自性的体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虚灵」。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儒家、道家的圣人都懂得用「虚」,高明到了极处。你要用实就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得为叁界雄』,「雄」是对佛的尊称,就是大英雄。英雄两个字怎么解释?一般普通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人叫英雄。世间什么事情人做不到?了生死出轮迴的事情,没有人能做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清净心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顺境善缘,就是善人,在这个境界里头最容易生的贪恋,你要在这里头放下贪恋,就是没有贪爱的心,没有留恋的心,你心清净,修这个功夫。逆境恶缘,遇到人都不是好人,都常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普愿禅师也是位得道高僧,有一天在园子里喝茶,看见一个小和尚从小径走来,就将杯底的残茶泼了过去。小和尚回头一看,见是普愿禅师,便露齿笑笑,禅师也笑笑,并翘起一只脚,小和尚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02
佛法里头,古谚语所谓的「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看到大家互相赞叹、互相合作,兴旺的气象;互相瞧不起、互相批评、互相毁谤,决定败亡。兴旺的教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1古大德教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去接触,不去打听,我们的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去攀缘,不去认识,我们的是非就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1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的念佛。你把佛念好了,将来就会有能力当法师。你若没有修持福慧就想在经教上研究,学当法师,以为法师坐在法座上好威风,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