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西印度国王名得度,因行路见一小塔,众不能举。王召梵行、禅观、咒术三众,以问所因,皆不能知。以问尊者(摩拏罗尊者),对曰:此塔阿育王造,今出现者由王福力。王曰:至圣难逢,世乐非久。遂传位太子,依师出家,七日证四果。
(缘起于现象界,出家乃大丈夫事,能依大善知识,短期内得证四果。)
祖深加慰诲曰:「汝居此国,善自度人。今异域有大法器,吾当往化。」
(大法器者鹤勒那比丘也,乃祖之传人,廿二祖是也。)
得度曰:「师应迹十方,动念当至,宁劳往耶?」
(法身无相,念起意生身发至,何必亲自前往?)
祖曰:「然!」
(是也!姑且不去。)
于是焚香,遥语月氏国鹤勒那比丘曰:「汝在彼国,教导鹤众,道果将证,宜自知之。」
(比丘因宿世因缘,令福微德薄之五百徒众,赴会龙宫。后来此五百徒众出生于鹤族,因感前恩,追随比丘。尊者遥语比丘,即将证圣之消息。)
时鹤勒那为彼国王名宝印者说修多罗偈,忽睹异香成穗。
(师之所言,徒已感知,是感应道交矣!)
王曰:「是何祥也?」
(此异香表示甚么瑞相?)
曰:「此是西印土传佛心印祖师摩拏罗将至,先降信香耳。」
(是否亦属以心传心之境?)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以心传心」是禅宗或大乘佛子的心用,当师徒两人都是心开意解者,就能以心互相沟通,不必落于语言文字,甚至超空间之隔,亦能以心传心;菩萨则不然,更是神通广大,众生起心动念,百六十种心菩萨都能知悉,所以大菩萨无所不能知者,才能称为大菩萨。
经云:「离心无身,离身无心。」此句经文虽非在言身与心的关系,但若用在身与心互动的说明上,似也能成立。一般人常打妄想,有心念就有「神我身」现起,无心则「神我身」与虚空等齐,无一身相可寻。谈到身与心的关系,有一则公案可用来说明,是关于金碧峰禅师的公案,以前曾讨论过此位禅师,以俗名金碧峰为法名者少见,禅宗典籍查不到金碧峰禅师此名称。但有人说金碧峰禅师确有其人,因他是示现于明朝之始,在南京还有碧峰寺可资证明。
话说明朝开山祖朱元璋先生未成霸业前,有人建议他去找金碧峰和尚,说:「欲定天下,金碧峰和尚,不可不见。」于是他就去宣州拜见金碧峰禅师。可是金碧峰禅师只顾打坐,对他到来并不理睬,朱元璋先生于是气急败坏地怒叱了一声,碧峰禅师竟也叱声以对。朱元璋先生大怒,手握宝剑喝道:「你没见过杀人将军?」金碧峰禅师也大声喝道:「你没见过不惧生死和尚?」朱元璋先生看这和尚如此威武不屈,连忙以礼相见。金碧峰禅师答礼后,徐徐说了一句:「建康有地可王。」后来朱元璋先生统一天下,为明太祖,建都南京,特地建碧峰寺供其居住,并赐袈裟,恩宠有加,也就赐与一宝贵的玉砵。金碧峰禅师无贪恋之物,唯此一玉砵差点害了他被无常鬼捉拿。
人一入定中不起心动念,无神我身可寻。二无常鬼受阎罗王之命前来捉拿金碧峰禅师。因禅师一直在甚深禅定中,无常鬼虽苦等三天,还是不见金碧峰禅师出定,当然无踪迹可寻。经土地公的教唆,二鬼找出玉砵并玩弄出声,金碧峰禅师以为有人要偷玉砵,因此起心念而现形,实时被无常鬼看见「神我身」,还未被拘提时,金碧峰禅师即将玉砵摔破,并唱言:「若人欲拿金碧峰,恰如铁链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捉我金碧锋。」人随即又入定中去了。这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修行人欲想解脱,一定要万缘放下,也能不起心动念,心无罣碍,即能脱离欲界生死。
2.释题
本公案名为「香传信息」,香者供佛、菩萨之香,此香是世间物,在圣人手中却能在他地示现,所以圣人者不只能以心传心,也能传物于他地,真是有心通之妙用,正如《华严经》中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般修行人无大智慧,不先去除心中污垢,不学得诸法平等,没有获得解脱知见,心不净行者,却亟欲得神通,获不可思议境界,所以常被诸魔、魑魅、魍魉等所魅。
依《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云:「若复一切蕴界处,能执所执,我寿命等及法,无缘空,自性无性,此空智生,当得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秘密主!若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深修观察十缘生句,当于真言行通达作证。云何为十?谓如幻、阳焰、梦、影、干闼婆城、响、水月、浮泡、虚空华、旋火轮。秘密主!彼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当如是观察。」
佛法产生神通者不像世间四禅行者或阿罗汉圣人,菩萨悟得空、无相、无愿三三昧后,得心眼净,心净后当依陀罗尼门修菩萨性。所以菩萨当先证空无、平等性等,再依如来真言加持产生神变,佛禅行者悟得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后,始以真言行菩萨道。元音老上师倡言三句:「以禅为体,以密为用,以净为归。」法尔宗旨伸化为五:「以戒为师,以空为本,以禅为觉,以密为用,以净为归。」
《增阿含经》云,阿罗汉、辟支佛等欲得诸神通,当获戒德俱足,修学后就能获得诸神通,如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与漏尽通。菩萨欲得诸神通,当证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深修观察无缘生句(如上经中述十句),于利益众生时,当以如来密咒为主,所以菩萨要有心通力及神通,当学习如来密咒来行利益众生事。
3.语体文解
西印度国王名得度,因行路见一小塔,众不能举。王召梵行、禅观、咒术三众,以问所因,皆不能知。以问尊者(摩拏罗尊者),对曰:此塔阿育王造,今出现者由王福力。王曰:至圣难逢,世乐非久。遂传位太子,依师出家,七日证四果。
西印度有一国,国王名为得度,出游时路见有一小塔,众人不能说出来历。因此国王召集国内梵行者、禅观者、咒术家三众,问他们此小塔出现之因缘,三众皆无所知,答不出个所以然来。以此事问佛门廿一祖摩拏罗尊者,尊者答曰:「此小塔是阿育王所造,现今出现是因国王您的福德力所感而现出。」得度王即曰:「至圣佛法解脱道难遇到,现在我当国王虽可享世间乐,但此乐依寿尽而消失,不得长久永乐。」有此种体念后,得度即将王位传于太子,投西天竺摩拏罗尊者出家,一周间即断贪嗔痴三毒,而证得声闻四果阿罗汉。
西印度者处印度西边之国家,印度国土现分成三个地形区,即北印度、德干高原与南印度。在中古时期,印度地方划分,则有东、南、西、北、中等五区,称为五天竺、五印度。五印之境,周长九万余里,三面垂海,北背雪山,其地形北广南狭,形如半月,计有七十余国。
摩拏罗尊者是印度佛法第二十一祖,本是那提国王之次子,属剎帝利种姓。年三十岁时,遇婆修盘头尊者,遂出家,嗣其法,悟道后行化于西印度。后至大月氏国,传法与鹤勒那而后示寂(165)。大月氏国者自玉门、阳关出西域,走南道西踰葱岭则出大月氏国,再接安息国,再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此路称为南道。
按语说:「缘起于现象界,出家乃大丈夫事,能依大善知识,短期内得证四果。」像法时期古人修证功夫尚在,得度国王出家学道,仅七天即能断贪瞋痴,悟阿罗汉道,得六神通。
祖深加慰诲曰:「汝居此国,善自度人。今异域有大法器,吾当往化。」
摩拏罗尊者深深器重他,并加安慰教诲说:「你居住在此国内,善自化导此国善根诸人。现在异域大月氏国内有大法器的人,我要前往化度他成道。」诸大修行者都有神通力,能知传人在何处,此时摩拏罗尊者感知,大月氏国里有值得把法统传授之人。印土在古代曾附属于大月氏国,语言上相通无有问题,大月氏国出西域即是。
按语说:「大法器者鹤勒那比丘也,乃祖之传人,天竺廿二祖是也。」《佛祖法统》记二十二祖为鹤勒那尊者,但指月录记为廿三祖。差别处在于《佛祖法统》列七祖为佛陀难提尊者,而指月录列七祖为婆须蜜尊者,佛陀难提尊者则为八祖,而《佛祖法统》无婆须蜜尊者之名传。
得度曰:「师应迹十方,动念当至,宁劳往耶?」
得度对师父说:「师父您应迹十方界,起心动念意生身(化身)即往,何必亲自前往大月氏国呢?」有成就的圣人已具足三身四智,三身者法身清净无相,报身圆满,应化身无量。同时能得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
按语说:「法身无相,念起意生身发至,何必亲自前往?」意生身行者受阴尽就有,化身到识阴区宇境界中始有,应化身有千万亿,达大菩萨境界才有。化身是主动意念化出,与意生身等同。应化身要众生忆念此菩萨,此菩萨由空性中应缘化一应化身去忆念者处。不管意生身、化身、应化身都是幻化,此等身念灭,此化身即灭。大众当知有心即有身形,离心无有身形。
祖曰:「然!」
摩拏罗尊者答曰:「你说得有道理,就这么办!」按语说:「是也!姑且不去。」一般真修行人不大玩弄神通的,所以该如何做就如何做,不会想到甚么通,老实生活应缘就是解脱,此时倒是徒弟建议他用用心通力。修行者当知无神通定没有成就果位,证果一定有神通,但有神通不见得能证果位,大家要有正确认知。
于是焚香,遥语月氏国鹤勒那比丘曰:「汝在彼国,教导鹤众,道果将证,宜自知之。」
于是摩拏罗尊者焚香,遥远寄语居住在大月氏国的鹤勒那比丘说:「你在大月氏国,教导五百鹤众,但你已将要证得道果了,希望您要能自己知道。」既然鹤勒那比丘将证果,师徒心应能互通,所以摩拏罗尊者远处寄语,当然能被感知,不然就不能说将要证果了。众生心若通虚空界,则两人无所隔阂,这是禅宗以心传心之谓。
按语说:「比丘因宿世因缘,令福微德薄之五百徒众,赴会龙宫。后来此五百徒众出生于鹤族,因感前恩,追随比丘。尊者遥语比丘,即将证圣之消息。」二十二祖鹤勒那尊者,大月氏国人,年七岁时,见居民入庙祀神,遽斥之曰:「汝妄兴灾福幻惑世人,岁费牲牢为害甚矣!」其庙与像忽然摧倒。正法行者不兴杀牲供神鬼,随便一句,庙、像皆倒塌。
此境有如中国禅宗祖师嵩岳破灶堕和尚一样,《五灯会元》记载:「嵩岳破灶堕和尚,不称名氏,言行叵测。隐居嵩岳,山坞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灶,远近祭祀不辍,烹杀物命甚多。师一日领侍僧入庙,以杖敲灶三下曰:『咄!此灶只是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恁么烹宰物命。』又打三下,灶乃倾破堕落。须臾,有一人青衣峨冠,设拜师前。师曰:『是甚么人?』曰:『我本此庙灶神,久受业报。今日蒙师说无生法,得脱此处,生在天中,特来致谢。』师曰:『是汝本有之性,非吾强言。』神再礼而没。少选,侍僧问曰:『某等久侍和尚,不蒙示诲。灶神得甚么径旨,便得生天。』师曰:『我只向伊道是泥瓦合成,别也无道理为伊。』」
时鹤勒那为彼国王名宝印者说修多罗偈,忽睹异香成穗。
这同时,鹤勒那尊者正为大月氏国国王名宝印者,讲述修多罗(经)偈等,忽然两人皆闻到异香,此异香还化起成为稻穗样。在西印度焚香,此香却出现在大月氏国(古西域),距离应有几千里,圣尊者能化此处物现他处相。
按语说:「师之所言,徒已感知,是感应道交矣!」除现象示意外,当然心也已相通矣!
王曰:「是何祥也?」
大月氏国宝印国王问曰:「此香化成穗者,是何种祥瑞之意?」按语说:「此异香表示甚么瑞相?」各种现象都有所代表,若不能知悉,当然就还没悟道成果,若得果就应一切能知之,所以六通具足,能知此瑞相者并不难也。
曰:「此是西印土传佛心印祖师摩拏罗将至,先降信香耳。」
鹤勒那尊者即答曰:「此是西印度传佛心印祖师廿一祖摩拏罗尊者将至,未来前先降信香给我了知。」按语说:「是否亦属以心传心之境?」不是只降信香给鹤勒那尊者,另外还有提醒他已快悟道,自己更要自我觉知。但此话不能据实告知国王,祇得保留一点,仅言师要前来大月氏国而已。
摩拏罗尊者于鹤勒那年三十八时,始到大月氏国,见面后摩拏罗尊者,先要度他的五百鹤众,才能让鹤勒那证道,然后接法脉,以便自己示灭。即对鹤勒那说:「汝昔有弟子五百,以福德薄生于羽族,今惑汝惠,故为鹤众相随。」鹤勒那曰:「以何方便令彼解脱?」摩拏罗尊者为说偈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鹤众闻偈飞鸣而去,显示众鹤已悟佛道,飞离不再随缘依附着鹤勒那尊者了,鹤勒那尊者听后也悟道了,是为廿二祖。
摩拏罗尊者说个什么道理,让五百鹤众与鹤勒那尊者悟道?他大意说:我们凡夫心都是随着万境而流转,若一个人能于流转处,让此心幽静不随境转,就有能力随业流而认知自性,以真性主行无妄流相随,此心自然无忧亦无喜,这样就能解脱业缘了。
(2005.09.24.撰于法尔)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弘一法师:如何改习惯?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者。常人对于不善之习惯,而略称之曰习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 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请看世尊往昔是如何放生救生的 金光明经卷第四流水长者子品第十六 佛告树神。尔时流水长者子。于天自在光王国内。治一切众生无量苦患已。令其身体平复如本。受诸快乐。以
戒杀放生时间:2024-11-05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首先,你必须认清一点,香道不是香薰,不是买一盒你最喜欢的香水或精油来熏房子的,香道是品尝各种天然香木发出的香味的变化的。所以只要是沉檀原味香,都是可以值得买来慢
香道道具时间:2024-11-02
单品香要选择用料纯正,不含化学粘合剂等化学成份的为好。真正的天然单品香在燃烧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香气,不使用亮丽的色彩(染料中含有甲醛)。从传统香品制作工艺及功效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27
五欲把灵魂弄丢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世人都迷于财色名食睡,岂知那是地狱五条根。第一是嗜财如命,刚才已讲过。第二是好色。在很多家庭里,丈夫有不少女朋友,妻子也结交很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香道,亦如茶道般,有一套繁琐的工具与礼节。其实,焚香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如果进入欣赏的层次,甚或成为纯粹的艺术,就会变得严肃起来。繁复的香道仪式不仅成为了一门艺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0-21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觅善知识,得有缘!你若想希望什么样才算是善知识?佛在世的时候,以佛所说的历来因缘,一个字,自己不认识,问到别人,别人跟我说,这就是善知识;一件事我自己不明了,别人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问题】顶礼嘎玛仁波切!请活佛开示,从佛法因果角度来看,应该如何理解犯太岁和本命年?【嘎玛仁波切答】总体来讲,犯太岁、伤太岁等,是依照道教的说法。藏传佛教里面,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6
问:三灾到时,天地亦坏,唯四禅天不坏。此时四禅天以下至阿鼻地狱之灵魂如何。范古农答:火灾坏初禅,水灾坏二禅,风灾坏三禅。此火水风三灾,仍自心三毒所感,不从外来。到此之时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7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我们去访问基督教所办的社会慈善福利机构,他们照顾乐龄老人、孤儿,这个功德很大。在佛法来说,如果着相,做这些慈善事业是修三界的福报;如果离相修善,就是无量功德。功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你有心想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要放在心上,老老实实一心念佛就行了。如果念佛,还想学这个,还想学那个,你就放不下了。特别是世间最关紧要的,就是是非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在学佛之后。很多道友总感觉自己所学的不够。了解的不够透彻。经典看的不够丰富。以念经来说,念一部经嫌少,念两部经又嫌太长,听说《华严经》最圆满,就只念《华严经》。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4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问:现代人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大安法师答:首先,夫妻要有共识,爱与慈悲是幸福的能源。耕云先生言:什么是幸福的能源?就是爱与慈悲。爱也是道德的源泉。《
情感世界时间:2024-09-16
1 有个同修在没有学佛之前,曾经堕过几次胎;学了佛之后,知道忏悔,天天念经回向给这些被她杀害的胎儿,希望能化解怨结。但是,其中一个对她一直不谅解,使她感到非常痛苦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4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多情又不留遗恨?清代的书画家中,才艺与品格可圈可点的就属赵之谦,是颇为令人尊重的一位。年少时由于家逢巨变,一时间顿入穷困之境,所以只有靠煮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07
茶,解渴之物;茶,禅茶一味。饮茶的经历与心境,有相似也有不同。茶中的六种境界,是在境里还是境外,心中自有答案!境外凡开始喝茶时,茶味都是一个样苦的。茶味单一,味
行业资讯时间:2024-09-05
佛教认为一切有情众生所遇到的顺逆境界等,皆离不开“因缘果报”的支配,《三世因果偈》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的命运是随着业力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09-04
放下心中的执着点其实求学问是一个放下的过程,放下很多的执着点,心里就没有罣碍。心里一没有罣碍,心清净了,就长智慧。假如每一天罣碍的是想吃些什么,想穿些什么,想玩些什么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1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第九章 如何修持三十七道品遇见佛法的众生,首先要安立「戒清净」,修习三十七道品,以证得「预流圣人」的境界。现在,我将简要地描述吾人如何修持三十七道品。修持「七清净道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定:定如何选择目标四种护卫止禅法舍弃我禅师一般上,修禅者会有意或在潜意识里都把定列为修禅的目的。又由于这些人不了解定可分为正定和邪定,因此导致许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9
1. 总论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跟《金刚经》学心态。《金刚经》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人生的大问题:“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
佛答时间:2024-08-18
学佛法以贤良的人格为前提,一个人人品不好,佛的事业没办法承担,你魔的那道关也很难过,很多时候,不是靠法过关,关键是看你的人品,人品不好的话,这个魔考的关就过不掉
佛答时间:2024-08-18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做人处事都应该要有修行,有修养。日常生活的修行包括:一、衣食住行的修行:例如,穿衣只要朴素、保暖
佛答时间:2024-08-18
问: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请问一位富翁能不能带他的全部财产回去?末学有问过很多人,他们说不能带回去,但是末学觉得能带回去,又能带回来。大安法师答:你的“觉得”也有
佛答时间:2024-08-18
文:静波法师有一个出家人呢,曾经问云居禅师:“弟子每做一件事,事后总是不胜懊悔,为什么有了那么多的懊悔呢?” 每个人不都一样吗?做了事以后,好事后悔,我傻子,我
佛答时间:2024-08-18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在世间生活难免会犯错学佛修行也是如此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持戒修行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可是如果因为种种因缘条件不小心犯错破戒了心中不免产生疑
佛答时间:2024-08-18
1佛在经上讲,持戒念佛。落实《弟子规》是持戒;有持戒,念佛这才能往生。因为落实《弟子规》,你就是善人。2你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善男子、善女人。《弟子规》都做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5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