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要解——寂静相义
文:白云老禅师
这一单元要介绍的是“寂静相”,上单元谈的“寂灭”是以“生相”而言,这里要谈的是“寂静”;“静”是以“动态”来看。所谓“生相”与“动态”,从表面上看是相同,但在“法”的意境上却不同;因此,“生与动”、“灭与静”,必须先明白彼此之间的差别与关系,才能了解其中的道理。
“生相”的发生有表面的,也有内在的,例如:面对一个问题,表面好像无动于衷,其实内心非常不自在,不论表面也好、内在也好,若以“相”来看,“生相”只是表面的现象,内在的人家看不见;“动”就不一样了,外在生起的动,比如烦恼来了,身心不自在,从表面立刻可以看到,即使有些人遇到问题,能沉得住气,表面不动声色,其实内心已经有了烦恼,可见于“动”而言,内在还是动的;由此,可以分别“生灭”与“动静”之相的差别。
例如:海洋、河流有时会产生“暗流”,“暗流”从表面看不见,所见一片平静,其实内在是动的,如同人的“五蕴”──“我意识”的表现,它是以“生灭”来说相,是一种表相。另有心理学上的名词──“潜意识”,就有动静的差别了,为什么?因为当潜意识未显现时,它是静态的,但并不表示不会发生,只要“潜意识”一显现,就有“动静”的分别。
可见“生”与“动”,因为有“生”才有“动”,只不过有表面与内在的差别,如果能够把握就可以了解:不是修禅定就能“寂静”,如果还需要修禅定,那表示还会乱,因为会乱才须修禅定;而“定”是要做到不乱,会乱希望做到不乱,那是一种“生灭相”。如何才是不乱呢?这就涉及到“动与静”的问题了,例如:“参禅”,参一句“祖师西来意”,大家坐在那里,表面看起来是静的,其实内心是动的。“禅那”之所以称为“静静地思考”,源于禅是以“静”为前提,表面静、内在动,其中很难发现它的“生灭”,若以“生灭”来看禅定,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其外在不起生灭,无“生相”的生起,比如:手、眼没动,好像处在静态下,完全看不到“生灭”,但内心还是有“动静”的存在。
因此“寂静”是以动静来说,“动”依“生灭”为缘起,才有动静的现象;如果舍弃了“生灭”无法谈“动静”,谈“动静”如果否定了“生灭”,那就落于虚妄的观念中,佛法一向是把事情弄个清楚。例如:关系业的行为造作,以“五根”、“六识”来说,五个根本(眼、耳、鼻、舌、身)的造作是表面的,第六根是内在的,它不能作主,必须依于五蕴的变化作用才能真正分别什么;所以,如果谈“动静”,那是谈五蕴,而五蕴是“内在的”;谈“生灭”则是依六根或六识,这是“生灭”与“动静”在理论上的差别。
了解这些道理后,再看前面谈过的“空相”与“离相”,都与五蕴有关,但这里谈“寂静”,并不是说一切不动了,或完全静了就是“寂静”。“寂”的意思是“沉寂”,必须于“动”已不起,连“静”也多余了,那才是寂静,那是一种什么境界?依于“生灭”是“有余”的话,“动静”则是“无余”,“无余”是究竟的结果,那要用什么方式来把握呢?好比:学佛法,刚开始依着经文一句一句学,或者对经文还不熟悉,必须一再翻阅经典,依赖经典才能忆起其中的道理,那是表面的,还有“生灭”的现象;但依“生灭”为缘起,表现的是一种“动”的现象,如果已将书本的内容全部融会贯通,并依着书本的内容来表现,根本不需依赖书本了,人与书本的关系即成为“静”态,因为靠的是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力。
因此,谈“动静”是依“生灭”为缘起,进而从“动静”着手,由外在的“生灭”,进入内在的“动静”,做到“动”不生起,连“静”也不需要,那才是“寂静”的境界,佛法称作“无余涅槃”,也就是已无剩余的问题存在了,是一种圆满、究竟的境界。那要怎样才能达到“寂静”的修养?就须以“观法”的方式来把握了,可以说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或各家各派,都离不开“观法”,因为观法的本身是一种“外静”、“内动”的修养,其下手的工夫是“观”,一种深入的察觉,也称作“观照”或“返照”。
梵文所谓的“毗婆舍那”是谈“观”,究竟该如何认识,进入“观”的修养呢?谈“寂静”的道理,如果依于方才所言,一般看书都看文字和字义,一旦文字、字义都知道了,才能进入“内观”,内观什么?就是去思考其中的道理,不只是背文字而已,好比谈大小的“大”字,从文字及道理来看,大概也知道物品有大、小的差别,但依这种方式着手只是表面的,还是在“生灭”中打转,而进入到“观”就不一样了!如果用“内观”的方式来看“记忆”的现象,五蕴完成的结果是记忆,称为“如来藏”或“第八识”,有大、小的作用表现,“大”可以大到不管多少知识经验都能放得进去;“小”则不喜欢的,不愿入耳的,但事实上还是听进去了,因为如果没有听进去,就不会表示喜欢或不欢喜。
那么谈“观”究竟要“观”什么?绝不是依自我意识来作“观”,必须探讨其中实质的存在价值,若以记忆而言,一个人的记忆“好”与“不好”,究竟哪种较多?有说:“回忆是老年人的事。”年纪大的人每天无所事事,就会回想过去,不管好、坏都会有,当与别人聊天或教训儿女时,往往会说:“想当年.....”但那只是“想”,不是“观”;“观”有检讨、改进、调整的意涵,使原来不好的转变为好的,好的还要加以提升,所以完全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谈“动与静”也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必须以“观法”来完成;因此在“生灭”中行“观”那是不可能的,最多只停留在“想”,至于要到达什么样的“想”才入于“动静”的范围?基于“想”依生灭而起,即使“非想”还是生灭,只是它不同于原来的“想”,已做到少许的调整,一定要进入到“观”,那才是“非非想”的完成,它是根据四禅八定而完成的。所以,由“四禅”、“四无色”,要进入“第八定”才算是真正达到“内观”的修养;“观”绝不是一般人所谓的在焰口时结个手印,观个颜色或梵字,那都只是“想”,真正的观是一种“内观”,是“外静内动”的修养。
所以,如果问题还在,表示还有动有静,唯有经过“观”的修养,才能使动态完全静止,入达十地菩萨的第八地“不动地”寂静的境界。也就是说七地以前还会动,唯有经过“观”的修养完成,才是“不动地”的境界,绝不是正在“观”的时刻就能显现这种境界,这点要特别注意。因此,如果还需要用观法去修养,那还是在动中,一定要到达八地“不动地”,根本不会产生动态了,那才是“无余涅槃”的寂静境界,至于为什么八地以上称为“无余”?七地以前叫“有余”?因为“八地”已是菩萨“等觉”位,等同佛陀一样的修养了,说“等于”而不说“完全”,源于人还活着,唯“起心动念”对他而言已不成问题了。
因此,“动与静”来自“生灭”,要完成寂静的境界,需要用“观法”,而“观法”又有各式各样的观法,有修净土的“十六观法”,依“观无量寿经”的内容去观;“天台宗”谈的是“三谛三观”;此外,各家各派都有观法,如果能把握某一观法,适用于某一方面,整个道理方法都在同一个系统下,那才可以确定是“一门深入”,否则还是一团乱。目前教界,有许多人分不清自己所说的学系,究竟是净土、禅宗、密宗、法华、华严还是唯识?一谈起道理,一会儿谈这家,一会儿谈那派,问起各家各派的思想,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甚明白,事实上仅仅一个观法就有许多分别,因为每个人的根器、条件、兴趣及所亲近的善知识都不同,必须要相契相应、把握方法,才能获得效益。例如:修禅宗就要常修“禅那”,那么禅宗的观法是什么呢?就是“实相无相”或“实相观法”、“无相观法”,如果修禅的,硬以净土的“十六观法”或把天台所谓的“五停心观”放在一起,那会一团乱的!
好比很多人在打坐时,观个“梵字”或观什么颜色或光的,那哪是纯粹的禅呢?甚至还有人把“天台”的教观──“五停心观”摆在禅宗里,那是错误的!其实“五停心观”中的“白骨观”或“不净观”,都不属于禅宗的道理。现在的人方便得很,根本无需出门就可以参学,打开电视机,有线电视、无线电视任你收看,但问题是在电视上弘法的法师们,往往自己说的是佛法的哪家、哪派自己都不明白,那是因为没有把各家各派做一个彻底的了解的缘故,因此,目前在台湾,很多自称为禅师的,一会儿谈“天台”,一会儿将“三论”的“性空之学”搅混在一起,简直是笑话一萝筐!
他哪知“禅宗”的“实相观法”与“天台”的“五停心观”、“三谛三观”或“二谛圆融”的道理不同;还有“唯识”的“五重唯识观法”与“华严”的“法界观法”也不同;如果弄不清楚“密宗”的观法,除了“三密加持”的观法外,另有依于“曼陀罗法”的“曼陀罗观”,欲到达“寂静”之境的确谈何容易!因此,“寂灭”还是一种“有余涅槃”,能完成“寂静”的修养才是“无余涅槃”,可见“寂灭”可以慢慢的修养,渐次接近它的境界,但如果想要到达“寂静”之境是很难的!
理解了其中的道理,明白“动与静”来自“生灭”,如果要到达“寂静”必须要使用观法,从“有动有静”的修养上着手,以“照”入寂,以“观”入静,直到“不动”了,才能达到“寂静”“无余涅槃”的境地,可见,如果“寂灭”以五蕴的“想”而言;那么“寂静”即以各家各派的“观”来谈,因此,能把握其中的“道理与方法”,就知道什么是修养的“下手处”了。
这个单元要介绍的是“寂灭相”。
寂灭的“寂”,通常解释为沈,就是在起变化的时刻,怎么使变化的现象慢慢沉寂,不再生起变化。一般世俗人常有所谓的“我好寂寞”的现象,这是当一个人独处时,他(她)在生活上与情绪上比较没有变化了,因为自我的情绪会产生变化,通常关系到人与事的往来,不起变化就是一种“沉寂”的状态。
其实,谈“寂灭”,必须要从“生相”来说明。为什么?因为,凡所有的道理方法都有生、有灭,譬如意念,就是一个意念生起而后消失,消失了就是“灭”。所以,谈“灭”须从“生”着手;而且不管任何事情的发生或消失,一定与人和事有关系的,所以一定要问题发生了,才能说有问题,问题未生是无迹可寻的,因此,谈“寂灭”并不是要你执着「生”,而是要你对“生”做一个认识,进而化解“生”,“生”若能消失,就能显现“灭”,只不过这个“灭”还不表示就是“寂灭”。
那该如何把握“寂灭”的真谛呢?方才说到:问题的发生是“生”,消失是“灭”,生灭是一种变化,所以只要还有问题的“生”、“灭”就不是“寂灭”。“寂灭”一定是问题不再发生了,也就是于“生”不起,自然“灭”也就不需要了,那才是“寂灭”的真义,否则依然在“生灭”中打转。比方,你意念生起“天凉需多加衣服、盖棉被”,这问题的发生源于天气的寒冷,可见为要化解“冷”,就必须穿厚一点的衣服,盖暖一点的棉被,但是否“冷”就消失了?非也!“冷”事实上还是存在的,只不过对你而言,你已化解了问题,已不受“冷”的影响了,但这并不表示“冷”已不存在。
唯一般人面对问题,常用否定的方式,比方说:“天冷就忍耐点吧!只要夏天一到,就不冷了!”其实,那时候生起的不是冷而是热,所以,还是一个“生相”,何况佛法一贯不以否定的方式或用“断灭相”去看问题。基于天冷天热,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现象;当夏天热时,忍耐着等待冬天来到,冬天又忍着冷,等待夏天的来临,这就是世间法,我们人不就这么过日子吗?但佛法不以这种方式看生灭,而是说:不要否定冬天的“冷”,但也不只仰赖等待夏天的热,因为忍耐、等待都不能化解眼前的问题,那么天冷了怎么办?大可衣服穿厚一点,棉被盖暖和一点,或使用暖气,但不表示“冷”就没有了,而是在承受“冷”的过程中,运用方法御寒,可以不再受冷的威胁,于你而言问题自然就化解了,因此穿厚的衣服或开暖气,甚至躲在屋子里,都是让“冷”消失的方法。
其实,就算使用暖气,这地方有暖气,换个没暖气的地方还是冷!同样的,夏天消暑最好的方法是吹冷气、吹电风扇,热的问题好像一时得以化解,但“热”就不存在了吗?其实,不只是你的房子热,整个地球都暖化了,只不过对你而言“热”的问题暂时得到解决,但对于其它人来说,热的问题还是存在着;这就是世间法,以为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别人的问题也不存在了;往往自己吃饱了,而忘了世界上还有许多饥饿的人,换句话说,吃饱了,“饿”的问题解决了,但实际上关系到“饿”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
可见,谈“寂灭”,要连“生”也不起,“灭”也成多余了才算!
如何才是连“生”也不起呢?以社会、国家来说,我们希望经济得到发展,全民富裕,令“贫穷”消失,这是一个整体性的理想,但能做到吗?其实是做不到的!看看美国,人民所得那么高,还是有许多流浪汉没饭吃、没地方住,可见这是以“寂灭”去看问题,是暂时性的!最多只是一个问题的发生与消失。如同“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并不究竟!犹如不生病,就不需要吃药,那要怎样连病都不生了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能够维持永远的健康,于病而言就是寂灭了!但能不能够做到真正维持永远的健康呢?很难说!因为,一个人就算小心翼翼的维持健康,但走在马路上,也会出现被车撞的可能,常言道:“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如果遇到飞机忽然坠落失事,临难的村庄就完了,因此一切无法把握!所以,谈“生灭之相”只在生灭上打转是不究竟的,必须要下工夫,甚至在生灭上下工夫也不一定究竟,为什么?因为所谓究竟是说:连“生”也不起,“灭”也多余,那才叫“寂灭”。
那么“寂灭”到底是一个什么境界呢?若说是“涅槃境界”也可以!以一个尚未进入涅槃,但已有涅槃修养的人来说,于生灭他可以到达寂灭了,但因为人还活着,所以于涅槃而言,是个“有余涅槃”,为什么?因为只要人还活着,难免会有生灭存在,只是“生起”时,他能让“生”消失,不同于世俗人。但是即使能做到于问题生起时,能使问题化解,由于还活着,还有待化解问题的发生,因此虽然具备了寂灭的境界,但这是有余的!那么,有“什么”余呢?就是还活着,还有剩余的.....还会发生一些问题;直到什么境界才算完完整整呢?这个问题等待以后谈“无余涅槃”时再谈它,现在我们谈寂灭还是依有余来谈。懂得寂灭要从“生灭”去着手的道理,再举例看它的道或法在哪里?
无明烦恼看起来是一个名词,事实上是两个道理,为什么?因为无明是“不明了”,烦恼是“不自在”,它们是一体的。会烦恼是因为不明了,如果能“明了”,烦恼自能化解。其中,无明、烦恼有生有灭;明了及不烦恼了,也有生有灭,它的“生灭”之道在哪?很简单!烦恼生的时候,菩提不存在了,菩提显现了,烦恼就会消失,中间是不是有生有灭?由此可知,谈寂灭须从“转烦恼为菩提”下手,如果执着于菩提,就是执着于“道”,执着于“法”,就是“法我”;如果执着烦恼,就是人我,两者执着的境界不同。所以,执着于法,一定是执着于菩提,认为菩提是好的。就像烦恼时,一旦能觉悟到什么就不烦恼了,就像现在很多人自以为开悟了!其实这就是执着于法,执着于菩提。须知开悟了,问题并没有究竟解决,只能说你化解了单一的问题,原来不明了的,现在搞清楚了,那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不能够把握这个道理,就成了:“奇怪!觉悟了,怎么还有另外的烦恼?”
所以,谈觉悟还要究竟圆满才行,也就是所有的迷惑、无明、烦恼都不会发生了,连菩提也不需要了,所有烦恼与菩提的生灭之相都不存在了,那才是寂灭之相;只要还有烦恼、还要去化解,都还是生灭之相;或者化解了问题,显现了菩提,结果又执着于菩提,那还是“生灭”之相,一定要菩提也不需要了,如同成佛了,佛陀所说的道理和方法对你而言都是多余,那才是寂灭。所以,在还没有成佛、成菩萨之前,还是需要这些道理方法帮助你化解问题,可见谈寂灭是以“生灭”来说法,到最后连“生”也不起,“灭”也多余,才是寂灭的真谛。
这个道理以烦恼与菩提来看最容易把握,一是人我──“烦恼的执着”,一是法我──“菩提的执着”,都还在生灭中打转,一再经历问题的发生与化解,而一个修行办道的人,一辈子不就是面对这些吗?只是很多人会断章取义,认为烦恼化解了,拥有了菩提,结果就执着于菩提,其实菩提是什么?只是把原来的烦恼、不自在化解掉,一旦自在了,那就是菩提,如此而已!好比谈解脱,假使有一条绳子把你绑住,形成烦恼,一旦解开了绳子不就自在了?所以,烦恼与菩提只是“不自在”与“自在”的差别而已,是一个相上的问题:不自在是因为有绳子把你绑住了,这是“生”;如果把绳子解开,问题化解了,那就是“灭”,我们不是一直在这种“生、灭”的现象中过活吗?所以谈解脱,真正的究竟解脱义是:连所有绑你的东西都不存在了,你完完全全是个自由自在的人。
但也有人说,世俗人不是也可以自由自在吗?那不一定!比方:如果没有钱,就没有饭吃、买不到衣服、也没有房子住,怎么能究竟解脱?“究竟解脱”是连这些需求统统都不需要了,完全不受生死的束缚了那才是!如果还在六道轮回,最多只是从一个束缚得到一个解脱,等于烦恼来时,能够化解烦恼而已,所以千万不要把一个生灭就当作“寂灭”,认为一个“生”从发起到消失就是达到寂灭,如果以声闻四果来说,要由阿那含完成进入到阿罗汉,这才是寂灭相(有余的);菩萨则从七地完成,进入到八地才是寂灭相,这是以果位来看,但谈究竟就不一样了,那是下面的课题;这里还是摆在一个修行办道的历程中,所显现的境界来看,因此“寂灭”须以生灭之相而言法,要做到“生”也不起,“灭”也多余了,那才到达“寂灭”的境界。
这是谈寂灭在理论上、方法上的认识。以一个修行人来说,道理方法若懂了,但如果无法把握其中的一个关键性,那还是在生灭中打转,不可能到达寂灭!为什么?因为不要忘了还有自己的那个“我”,如果以为“我”好像不存在了,已生灭尽了,到达寂灭了,其实那个我还是存在的!你能否定“我”吗?因此“烦恼不起了,当然菩提也不需要了!”你的那个我,是不是真正再也没有烦恼了?其中的关键是要把握“我”,如果把“我”忘了,等于告诉别人道理、方法,自己还是在生灭中过日子,并没有进入“寂灭”的境界。这就是很多人修行办道已久,能说却不一定能做得到,即使做得到,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所以一定要能呈现“寂灭”的修养,那才是真正做到了。
如果有了问题能化解,那只是说你有这种修养,并不表示你能够完成“寂灭”之境;比如“我烦恼”,那是有一个“我”,如果是别人在烦恼,跟你没有关系,你当然做得了主,换成自己烦恼时,是不是真正还做得了主?即使这一次做得了主,下一次烦恼来了呢?何况烦恼是不断的,除非业已完全清净了,所以若认为“现在没有烦恼了,就是成道了,可以进入寂灭”,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成就了阿罗汉仍有微细惑(微细的烦恼),所以认为自己都没烦恼了,那是不实在的!因为不是说一说就能达到“寂灭”的,如果认为“烦恼来了,我是个学佛的人,本来就了解不应该烦恼”,但实际上能做得到吗?就算第一次做得到,如果问题连续发生,你还做得到吗?好比“忍耐”,一忍再忍,又能忍到什么时候?所以“寂灭”是以“生相”来看,而且,最后的境界是“有余涅槃”,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布袋契此布袋契此(西元?─九一六年)传承不详明州奉化县布袋和尚者,未详氏族。自称名契此,形裁腲脮,蹙额皤腹,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囊,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第二篇到曹溪时代的禅师 径山道钦径山道钦(西元七一四─七九二年)牛头法融──牛头智岩──牛头慧方──牛头法持──幽栖智威──鹤林玄素──径山道钦唐杭州径山道钦(亦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无明慧经无明慧经(西元一五四八─一六一八年)青原下三十四世无明慧经禅师,抚州崇仁裴氏子。生而颖异,智种夙彰。九岁入乡校,问其师卅︰「浩然之气,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雪义存雪峯义存(西元八二二─九○八年)德山宣鉴──雪峯义存福州雪峯义存禅师,泉州南安人也,姓曾氏,家世奉佛。师生恶荤茹,於襁褓中,闻钟梵之声,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昨日罗刹心 今朝菩萨面罗刹与菩萨 不隔一条线 南宋时代净业禅师,四川人。年青从事屠宰业,一天,准备杀一只母羊,幼羊把刀含着跪在地上,好似替妈妈求饶命。师一见深受感
昌臻法师时间:2024-12-18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云谷法会云谷法会(西元一五○○─一五七九年)南岳下三十二世云谷法会禅师,嘉善胥山怀氏子,生於弘治庚申(西元一五○○年),幼志出世,投邑大云寺某公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九篇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大慧宗杲大慧宗杲(西元一○八九─一一六三年)杨岐方会──白云守端──五祖法演──克勤圜悟──大慧宗杲临安府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宣城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佛在这个世间为什么要多念这两位菩萨?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世间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什么原因呢? 因为这两位菩萨专门发心在娑婆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摆正自己的位置佛法讲的是平等心、慈悲心。现在有个别的居士觉得为寺庙、道场捐了钱财,帮师父做了不少事情,就生起了我慢心,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同修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佛答时间:2024-12-16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何等为十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6
第一回 溯源流书生说法 警痴顽菩萨化身话说我们中国的宗教,向来分为儒道释三大支派,三教之中,除了儒教道教是中国本部所创始,释教却是由西域传入的,因为他拿觉世渡人为
观世音菩萨传时间:2024-11-29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学佛法的人,在每逢佛的诞辰、佛的纪念日,或者是,菩萨的诞辰,菩萨出家的纪念日,都应该尽你自己的力量去做功德。因为在平时,我们也应该做功德,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5
妙音菩萨与八万四千菩萨眷属,来到娑婆世界灵鹫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时,妙音菩萨于彼国没,与八万四千菩萨,俱共发来。所经诸国,六种震动,皆悉雨于七宝莲华,百千天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4
念〈大悲咒〉、修持大悲法的人,切记不要生那种 desire(欲念)的妄想。护法善神都跟着修持的人,你一生那种的思想,他都知道:“这个人……,嘿!我不可以保护他!这么样子!这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4
三十五、地藏菩萨神通力感应录顾居士今(八○)年夏九华朝山归来,百感交集。一日,定中念及在肉身殿前曾一再叩请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加持弟子能心生正念,永不退转,发挥所长
地藏菩萨灵感记时间:2024-11-19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花是金黄色的,很庄严。他想先插到他脑壳上庄严一下,后来一想这个脑壳是无常的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8
豫章海昏张氏子。幼依盘和尚受教。登戒。预药山法会。密契心印。一日山问。子去何处来。师曰。游山来。山曰。不离此室。速道将来。师曰。山上乌儿头似雪。涧底游鱼忙不彻(
禅宗公案时间:2024-11-17
黄柏霖:讲佛典故事化解老菩萨心结我以前在讲佛典故事给老菩萨听的时候,有一个老菩萨,她在做资源回收,她讲给我听,她说她儿子非常地不孝,要夺她的财产,还逼她把房地产
悟性时光时间:2024-11-16
慈云忏主净土文慈云忏主净土文又称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 原文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 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4-11-06
凡眼不识菩萨有一个名叫迦罗越的人,一心一意想见文殊菩萨,却总无法如愿。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法子,就是广行布施,设宴供养沙门,并且在会场正中央,设了个高高的座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1
宗赜禅师宋代长芦宗赜禅师,湖北襄阳人,自幼丧父,他的母亲陈氏,把他带往舅父家中抚养。少年时代,读诵儒书,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忽然觉悟人生的无常,立志修学佛法,礼长芦秀禅
孝的故事时间:2024-10-31
替人背黑锅的白隐禅师白隐慧鹤(1685~1768),日本临济宗僧,骏河(静冈县)人。十五岁出家于松荫寺(静冈县骏东郡原町),平生不喜名利,曾游历诸国,羡慕农民生活,故终老于田舍之贫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黄龙悟新禅师悟道因缘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黄龙死心悟新禅师,黄龙祖心禅师之法嗣,俗姓黄(亦作王),韶州曲江人。悟新禅师天生左肩上有一块紫肉,右袒如穿僧伽梨状,众人皆谓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10-23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0-22
权巧现化影应十方◎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2
导读地藏菩萨跟娑婆世界众生因缘甚深,能度脱三涂众生的苦难,末法时代,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障碍很多,念地藏菩萨就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梦参老和尚圆满讲过“地藏三经”,弘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达真堪布:对菩萨生恶念果报原来是那么可怕假设任何众生对这样慷慨布施的施主菩萨生恶心,不要说亲自伤害,仅仅生起了一个恶念,就要堕入恶趣。生起多少刹那的恶念,就要堕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0-20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你看这个“不谤大乘”老是这么说出来,为什么呢?在无量寿经上有一句话,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后面紧跟着乃至一念即生彼国,“唯除五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9
鬼神守护 岂能懈怠 (宋 光孝安禅师)宋朝光孝安禅师,一次在定中看见寺内两个僧人靠着栏杆在谈话。开始有天神在旁护卫并倾听,过一阵便离去;一会来些恶鬼,唾骂他们,并扫他们的
释门法戒录时间:2024-10-17
法华特论达庵居士 冯宝瑛著第二十六 妙音菩萨来往品---妙音菩萨品药王本事依宿王华三昧而起,因地行相也。本品所依三昧,同源异流;乃据一切种智开敷为妙相,果地净用也。若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0
问:或问关公圣人,何以与韦驮并侍于弥勒菩萨左右。又传关公继任玉帝,究有实据否。范古农答:关公之神,曾受戒于智者大师,以护法为责任。故寺中供之为伽蓝神。并无与韦驮侍弥勒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7
这位大神既称菩萨,又是佛,几度现身红尘道场开示众生这位大神既称菩萨,又是佛,几度现身红尘道场开示众生 | 文 三只眼读史弥勒佛的道场在梵净山,此山有“天下众名岳之宗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02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咒诅诸毒药 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 还着于本人“咒诅诸毒药”:咒,就是念的咒。诅,也就是咒的意思。咒诅,就好像讲《楞严经》时,不有蜾蠃?那蜾蠃抢那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30
石车通乘禅师悟道因缘嘉兴金粟石车通乘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朱,浙江金华人。通乘禅师少时即栖心祖道,有出世志。曾经偶然阅读庞居士问石头希迁禅师不与万法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27
祥符清海禅师悟道因缘吉州大中禅符清海禅师,太平佛鉴慧懃禅师之法嗣,生平未详。出家后,栖心宗门,遍参禅德,后投佛鉴禅师座下请益。一日,清海禅师入室参礼佛鉴禅师。佛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27
白杨法顺禅师悟道因缘抚州(今江西抚州)白杨法顺禅师,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俗姓文,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出家后,依止佛眼禅师。一日,佛眼禅师为众普说,举傅大士《心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27
文:梦参长老昨天我们讲菩萨度众生不见众生相。为什么?说我们发三藐三菩提心,帮助一切众生,让他消业障得福德,那这些个帮助别人或者度别人没有一个我相,意思是说我没有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6
淮海原肇禅师悟道因缘临安径山淮海原肇禅师,径山如琰禅师之法嗣,俗姓潘,通州(今江苏南通)静海人。原肇禅师十九岁出家受戒,后投径山如琰禅师座下参学。初礼径山,如琰禅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19
洞山守初禅师悟道因缘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禅师,云门文偃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一度行脚四方,遍历禅席。后投云门文偃和尚座下。守初禅师初参云门和尚,云门和尚便问:近离甚处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18
泐潭善清禅师悟道因缘隆兴府(今江西南昌)泐潭草堂善清禅师,黄龙祖心禅师之法嗣,俗姓何,南雄州(今广东境内)人。出家后,游方参学。初礼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大沩慕哲真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18
敦煌 中唐 第159窟南侧 阿难、菩萨此为吐蕃时期彩塑中的精品。阿难是一个虔心侍立的小和尚。菩萨身体S形,面相丰腴而略方,两眼角上翘,服饰彩绘精致细腻。天王盔甲式样大
敦煌雕塑时间:2024-09-14
大智,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表智,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他洞察纷繁世理,善于引导教化,不仅指引着芸芸众生,而且还被喻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2
木陈道忞禅师悟道因缘宁波天童山翁木陈道忞(min)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林,广东潮州荼阳人。道忞禅师幼时即显宿慧,一日,读大慧宗杲语录,忽然回忆起前生云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9
普照一辨禅师悟道因缘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普照一辨禅师,襄州鹿门自觉禅师之法嗣。一辨禅师出家后,精究内典,贯通宗乘,后投襄州鹿门自觉禅师座下参学。一日,一辨禅师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9
鬼逼禪师,本来是个专门赶经懺的和尚,每每忙到三更半夜,才踩著月光归去。某一晚,他刚赶完一堂经懺,回程中路过一户人家,院子里的狗不断地向他咆哮著,他听到屋子里传来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08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唯,然,世尊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6
(六)为什么《金刚经》只列了千二百五十大比丘而没有列菩萨?这个问题,是我读《金刚经》时所产生的,我们都知道,《金刚经》是一部大乘经典,而大乘经典都是以菩萨为听法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3
慧林怀深禅师悟道因缘东京慧林怀深慈受禅师,长芦崇信禅师之法嗣,俗姓夏,寿春府(今安徽寿县)人。怀深禅师出生时,祥光满舍,文殊坚禅师远远地望见,还以为是起火了。第二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1
抱朴大莲禅师悟道因缘湖州净名抱朴大莲禅师,龙池正传禅师之法嗣,俗姓骆,杭州临安人。大莲禅师十五岁投妙严寺落发,二十二岁前往云捿受具足戒,后一度游历讲肆,栖心于义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