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药材以拯疾苦,就是修善的一个科目,要布施药材来帮助、拯救那些生病的人,解除他们的痛苦。那么在我们这个地球上一共有一万种树、八千种草、七百四十种杂药、四十三种杂香、一百二十一种珍宝。这些都是可以救济人类的。那这些数量的概述,都不是一般人所能知道的。这是佛的五眼圆明,现量见到的一种情形。
那对于生疾病的人,当务之急给他的帮助就是药材。以这个药来救济人,是布施;以药方来帮助人,也是布施。对于贫穷的人,你作为医生不要去计较利润。穷人看病,你就不要去收他的钱,或者少收他的钱,这就是布施;劝他人不要卖假药,这也是布施。
所以舍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总之要存一个救人的善心。谈到这里我们都很感慨,现在社会上普遍觉得看病难了,昂贵呀!很多医院都是靠卖药来收取钱,看到病人来,就想怎么多开点药出去,奖金就多呀!所以一般的人都看不起病了。
自古以来,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个医生职业,是最具有道德感的一个职业。你能够存善心去作济病救人的事情,那真是积善立德的很好的机会。如果看到病人,就把他作为赚钱机会的话,那那个丧失道德,这个罪过也是无量无边了。
那么谈起疾病,可能现在大家都是很关心了。现在最跑火的都是医院,看病都排长队;各种保健药物都是很时尚。这说明五浊恶世末法的时候,人的疾病是越来越多。这越来越多,是来自于我们的烦恼越来越重,我们的业障越来越重。再加上生态的失衡,各种东西的污染,以及我们身心的不平衡,所以疾病越来越多,怪病越来越多。再加上福报越来越浅,这个良药也越来越减少。
或者现在没有这些良药,就人造一些东西。但人造的东西,这个药,就有问题了。再加上病人很多,要的药量很大,原来传统社会可能是很多工序作出来的,他可能就省了很多工序。可能一些人工作成的东西,他都辅助一些机械的批量的生产。所以这个药的力量、治疗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一方面,药的种类越来越少,它的药力也越来越浅:所以这个治病就显得更难。
就说小孩子出痘(痘疹),它在古代是没有的。从魏晋之后,曹魏、晋代以后才有小儿的痘疹。这个能伤害人的
箭风,由邪风导致的病,也是清代顺治末年之后才有的。所以中医就谈到:春天你要回避那些青风;夏天回避那个赤风;秋天要避开白风;冬天要避开黑风。这些风一旦你碰上了,就会生病。这箭风都是顺治末年以后才有的。
到了清代的时候,安士居士讲,最近出生的婴儿还有一种奇怪的病,就是出生的婴儿两颊里面肿起来,疼痛,就里面有一个硬块。那两颊生硬块了,就妨碍这个婴儿去吸奶。吸不进去,这个婴儿就有常常啼哭的一种病症。如果你不及时地去处理好,他奶都喝不下去,可能很快就会死亡。
所以一种治疗的方法,就是要割开。割下的那个肿块,它的样子就像
螳螂子(螳螂下的那个子)。所以就用这个作为病的名称。那么把这个剖开、拿掉之后,他才能够恢复健康。否则一两天就会死亡,这是以前都没有的。
再看这个福报,在一万年以前,乃至于就在佛陀在世的时候,水的味道都跟奶酪、牛奶一样的有营养。现在我们的水都是越来越寡薄,营养越来越少。
这个
耆婆,耆婆就是频婆娑罗王的儿子,他是阿阇世王同父异母的弟弟。耆婆,他精通医学。耆婆在世的时候,还有一种
药王树,这药王树能够照见人的五脏六腑,就好像我们现在的X光,可以照见五脏六腑。
那就在明代的时候,那个上品的人参都能够像人的形状。那个营养价值极高,其价格也只是跟白金的价格相等。但是到了清代早期,这个人参的价格就比白金高了四到五倍,而且这个人参的味道以及它的营养,还反而不如以前。
这都在反映:在这个减劫的时代,这些福报越来越低,药材的这个治疗效果越来越差。那到了五千年之后,人的平均寿命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小三灾的第二个灾,就是疾疫灾。
疾疫灾就是瘟疫流行,死亡的人数多,大量死亡。那时已没有药材了,也治不了那个病啦。那么要经过七个月零七天,这个疾疫灾才能够终止。
那个时代已经连甘蔗都吃不到了,糖、盐都没有。那那些中药就更没有,像人参、茯苓、肉桂、附子这些中药材都找不到了。熟地、大黄这些都没有了。可见这是我们未来惨淡的前景,我们要了解。
《婆沙论》里面说为什么我们要舍药材来帮助疾病的人呢?这就是善的因。如果一个人以一个
阿梨勒果,就是一个果实,那也不一定非得是阿梨勒果不可,就是以这个来代表其他的果,这个果有点治病的功能,比如梨、苹果这些,能够去布施给一个生病的比丘,就以这样的善因,在未来的轮回当中,绝对不会遇到疾疫灾。
那么我们如果生病了,我们要思惟,它不是无缘无故的。生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一定今天生病发烧,就是今天的原因导致的。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甚至可以追溯他多生多劫的那种业因。
那么佛典里面对这个常有描述。比如《大方广总持经》上说:
为什么今生会没有眼,成为瞎子?这是宿世以那种恶毒的眼睛去瞪、去恶视那些发菩提心的人,就得到无眼报;以那个恶毒的语言,诽谤发菩提心的人,今生得到无舌的报。没有舌头:哑巴。
为梁武帝原配而著的《梁皇忏》里面谈到,今生喑哑:
为人喑哑,诽谤人故。今生说不出话,是由于往世诽谤过人;今生身材
短小,是由于
轻蔑人;今生为人又丑又黑,是
遮佛光明故;今生身上生种种
恶疮,是前世
鞭挞众生故。
《妙法莲华经》也谈到,今生有水肿的毛病,或者很干瘦,或者全身酸痛,甚至长满癞疮、痈疽,这些病都是业。这种病人都是往世诽谤过《妙法莲华经》,才得到这样的罪报。
可见我们生一种病,必定会有一个导致这个病的原因。从这来看,我们行善,来布施药材,这是帮助他已经生病之后的事情。那么进一步劝他不要
造恶业,这是帮助于他没有生病之先。
这里要注意了,我们说中医也讲
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下等的医生治已经生起的病。已经生起的病,你去治,一定要药物。那无论是针灸、药物,是药三分毒,收拾残局总是不那么完满。但是上等、高明的医生,在你病没有起来,萌芽状态,就给你解决掉了。
这个扁鹊,大家都很赞叹他。他用针灸、药物、望闻问切能够起死回生,都赞叹他是高明的医生。但扁鹊有一次对别人说:
你们都搞错了,我的哥哥他才是最高明的医生。扁鹊说:
我是治已经生病的病人,我的哥哥是治未生起病的人,是上医。上医治病在萌芽状态,常常不被人了知,所以没有知名度。我这个下等的医生,由于你已经生了病啦,就给你治好了,你们都认为我了不起。恰好是颠倒的。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布施药材的人,劝他奉行圣人的教化、不造恶业,这就
救于未病之先。这就像孔子所说的。孔子说: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就是我料理案件,公平判案,跟其他人一样;但进一步的,我要作到的是使老百姓没有诉讼,就不起争吵、斗争。那就更高了。这样,那就是治已病和治未病
并行不悖,才更好,就是这个本、末同时治。
那看这个布施药材得到的果报。第一个是
多劫无病。在佛的十六弟子当中,有个薄拘罗尊者。在《阿弥陀经》里面也有他,列的十六位尊者之一,又叫善容,他是寿命第一。活了一百六十岁,寿命第一。他就是有福报,结果是感得五种不死:放在火上去烧,不能死;放到水里去煮,不能死;抛到河里面,不能淹死;抛到河里面,最后被鱼吞到它的肚子里面去,也不死;这个鱼呢,被人抓到了,被渔民捕捞了,就剖开那个鱼腹,结果那个刀把鱼的肚子给剖开之后,这个婴儿还没有死。
薄拘罗尊者感得五种不死,他这种神妙。这就福德很大啊!福大的人就是这样的情况,怎么弄他都不会死。这是由于他在
毗婆尸佛那个时候,这是在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佛,那个时候他本来是一个贫穷的人,他见到一个比丘有头痛的病,这个穷人就发了
至诚心,以一个
阿梨勒果布施,这个比丘的病就痊愈了。由于这样的一个善因,感得九十一劫以来就在天上人间,就常常没有病苦,寿命很长。
这里谈到布施有病的比丘很有必要。这个没有出家的人,就是世间之人,当他年老生病的时候,他还有妻子、子女在病床前照料。唯独出家以后,比丘、比丘尼年老生病了,
举目无亲,所要求的东西就比较缺失了,这时候是最为凄凉的时候。所以经典说:供养生病的比丘,其福德就最大了。
现在政府也在关心这个事情,医疗保险问题可能也会恩惠到出家人这里。那些出家的比丘也常常想:那些大和尚可能年老了没有关系,那那些没有什么法缘的年老比丘常常就没有人照看。是有这个情况。
所以我们寺院、丛林也要关心这些年老的比丘。一定要让他老有所安:要让他有治疗费用的报销;生病的时候要派净人或者沙弥去照料;往生的时候要去助念;助念完了要如法的荼毗;要安放好他的骨灰到海会堂。这些关怀,让他住好。对年老的比丘安顿好了,才会让年轻的比丘感觉到能够安心办道。因为年老的比丘,也就是我们的明天了。一定要安置好。
佛经里面还有很多好的药方、神妙的药方,就是由佛陀来告诉我们,你怎么避免一些疾病。这里提出预防、杜绝九种病的神妙之方。我看大家可以如法地去实践,也要叫他人去实践,也要随喜、赞叹,我们身体才会越来越健康。
所以无论是恶疮、六根不具、胆怯,得那些虚痨之症、短命,以及妻儿子女离散、容貌丑陋、神智愚痴,这些都是有原因的。杜绝这个果报,佛说得非常的清楚。这里面因果还真的是真实不虚的。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答:不能简单的这样说,能够烧出舍利子,说明他还是不错,有修行,也感得了加被的力量,但是它不是往生的必要前提。曾
舍利瑞应篇时间:2024-09-10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为什么清末民初 的知识分子那么痛恨儒家?实际上它最远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它跟先秦的原始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宋明理学用心性的,佛家禅宗、华严的大道理来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6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1. 总论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元朝至顺(元文宗年号,13301333年)庚午年间,浙江西部连年饥荒,当时杭州城中有许多人饿死。于是官府就雇人把这些尸体丢到六和塔后山的大坑中。其中有一个老太婆的尸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三主要道佛教的经典非常的多,如果你现在去寺庙的藏经阁,或者图书馆,佛教的书整个屋子都摆不完。如果你学的是天主教、基督教,事情还好办,也就一本圣经;偏偏你接触的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学习奉献自己,要用智慧去奉献自己,把最美好的自己奉献出去,奉献给你最亲爱的人,奉献给在这个世界跟我们有缘的人,甚至奉献给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喜欢的敌人。这个奉献自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平衡的自在当心和外在的事物互动的过程能够保持平衡,自在才会生起。种种不满足的心、嫉妒的心、傲慢的心,当你有这些心念的时候你就会痛苦啊!是不是?我们现在生活里面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护念众生一个菩萨去观照众生苦的时候,就像是看着一个迷路的小孩。他跟我们一样,想要得到一个最圆满、平安的快乐,想要远离所有人间的烦恼和痛苦,但是用错方法了,一直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请问:打坐过程中该怎样呼吸,才能对打坐更有帮助?法清法师:对于佛家的打坐来说,开始的时候,只是数息就可以了。就是说,你的意识要顺着呼吸走,只注意你的吸气跟呼气。但是,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在家里如何供佛?法清法师:大家在家里供佛,如果有专门的房间当然很好,如果没有,可以供在书房。供在书房很好。如果没有书房,供在客厅也可以。如果房间很小,没有客厅,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法师今天讲到出家修道就要“断爱去欲”,爱有大爱小爱之分,断爱去欲断的应该是小爱吧。经常也听到一些人说,人如果没有爱和欲了,是不是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法清法师:这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他不修行,你也不修了?皈依僧,是皈依整个僧团,不是皈依某个僧人。任何一位僧人的言行,都不能代替整个僧团。不必因看不惯个别出家人而退失学佛的信心,除非你觉得所有的出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从搁置的电子表突然走动谈起我的一位学生送给我一只新加坡出产的电子表,据他说,价格不贵却耐用,走时也准,换上新电池,至少可用两年。可是到了我的手上,换上新电池,仅使用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她修的好;某某人的脸色发黑,所以她业障现前,修的不好,因为相由心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相由心生是很正确的道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来讲的。在与很多亲朋好友的联系中,自己也常常要他们学学打坐。但是,他们往往因缘不具足,不能来寺院,自己就没有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自己很喜欢禅修,所以也经常带领别人禅修,所以通过禅修后的人得到的好处自己是经常能看得见的。身体的好转、疾病的减轻、记忆力增强、专注力的提高、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减轻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第八觉知原文: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八大心普济觉我们学佛皆知「依惑必造业,依业必造报」,有业报果报身即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随境转,心就会变质 师父说:我们常常喜欢用心生气,用心烦恼,又用心谈恋爱,用心做事业,用心做善事。 我们一直在用心呀!怎么会找不到呢?原来是你在烦恼,心一烦,念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生命为什么会苦?为什么会轮回?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自己造来的。因为迷惑而造了轮回的因果,这些因果成为生命的因、生命的业力。如果没有佛陀的引导,我们终将不知因果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把念头停泊在心的机场学佛就是学习戒定慧,戒就象是飞机导航,飞机如果没有导航,就无法飞到停机场,所以戒就是导航,让我们航向成佛之路的导航系统。导航系统有了,接下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家,供养三宝,请出家人到家里用斋,是最平常的事,因为学佛的弟子相信这是累积福报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供养法师会有福气呢?因为出家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佛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居士百年之后骨灰能否进入寺庙存放?答:完全可以。不过要看那些寺院有条件存放,目前国内寺院并不是所有的寺院都具有存放骨灰的“海会塔”。近几年也有不少寺院建了“普通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6
慧是指佛法的般若妙慧,这种智慧能够洞彻宇宙人生真相。佛法的般若妙慧并非从学习中获得,而是从实践修行中证悟到的。我们常把世间的聪明与佛法的智慧混淆,其实二者是有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由口念弥陀心散乱 喊破喉咙也枉然谈如何选择修学净土的善知识我们如果遇到其他不同的知见,不同的观点,来障碍我们净土法门,我们要有个标准,就是:唯信佛语,不可相信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如何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段话即是说明佛法的核心缘起法。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精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静波法师:真正的发财秘诀并非求观音菩萨而是靠这四个字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己的君王。”出家人是不容易的,这种孤独往往成就我们。太热
禅理故事时间:2024-08-05
佛陀教导,多闻弟子当行二事所谓非禅即诵,非诵即禅。有以为,诵,就是念经,于是每天诵经七、八个小时,既没了时间听讲,又没有时间洗浴。念经有功德,自然应该随喜,但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依空法师-人间巧喻:66不老的生命波罗奈国的年轻国王登上王位,励精图治,对于国家的内政、外交、财税、农林、粮食等方面施攻,大事改革,一心要把国家建设成富强兵的大国。国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常用的念珠,通常为108颗,有说是因为佛教常说到百八烦恼。即:1、三界的见惑八十八:迷欲界苦谛的见惑有五钝使(贪、嗔、痴、慢、疑)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观无量寿佛经》的观念法门编辑:向学法师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念佛是修持佛法的重要法门之一,随着佛教在汉地的传入和发展,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行者,尤其弘扬弥陀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65神通何价有二位师兄弟结伴同行,到各个名山去参学,希望得到名师指点,能够深入佛法的堂奥。两个人跋山涉水,芒鞋踏遍了岭头云朶,但是依然云深不知处,寻访不到名师的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