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九(4)——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
四、禅定
下面讲第五禅定庄严。“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定就是安住、专注、不动摇。禅定跟禅宗不是一回事。禅定是佛法跟外道所共有的,并不是佛法所特有的东西。古印度的一些外道他们也修禅定,中国的道家也修禅定,现在社会上练气功的人有的也能进入禅定的状态。禅定的特点,就是心能够专注在一处,“专一至境,无事不办”,定的本身也是对我们心态的一种训练。你看有些人心态喜怒无常,一会老高兴了,一会老不高兴了,就是人的心情不平稳。普通人是这样子的,一回家看见这个饭做得太少,菜做得太少,心里老不高兴了。一到今天该发工资啦,心里老欢喜啦。孩子考了一百分,老欢喜了,考试不及格,老生气了……你看我们的心一天当中多不平静啊!你们有没有炒过股票?你们看过心电图没有?我们每天的心情也是这样的,特别不稳,还特别乱,不像心电图,心电图还有规律。我们没规律,要说我们每天这个心情可以画个图的话,那这个绝对是心脏病啊。这叫被境所转,一遇到不同的外境,马上心里就会有变化。一个人幸不幸福,首先最重要的是心态,你说有钱幸不幸福?有大房子算不算幸福?老大的房子空荡荡的。其实按照中国文化来讲,房子太大,反而不好,在房子里住着,会感到孤独、恐慌。我们平常家里头这么大的房子住着没事,如果房子一千平米,就你一个人,心里感觉怎么样?空荡荡的,这个不是空了啊。所以说,你幸福的标准首先是什么?心里快乐,心情舒畅。
我们普通人的心随着外界的变化而波动,所以我们不是自己的主人。那谁是自己的主人呢?自己是谁的奴隶呢?是外境的奴隶。它要想让你哭,你就要哭,要想让你乐,你就乐,我要让你悲,你就悲,我要让你发火,你就发火。你不信啊?骂你一句,你看怎么样,马上就火了。然后说你一句甜言蜜语,你今天老漂亮了,马上又甜蜜蜜的。因为你的喜乐完全在别人身上,不在你身上,要你哭就哭,要你笑就笑,你说人可不可怜啊?像一个可怜的木偶,像奴隶一样。你的心情完全自己不能做主,取决于外境,取决于别人,所以“那个骗子”他完全可以把你玩弄于股掌之间。有智慧有定力的人是什么样子?古人有那么一句话,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叫定力。威武不能让他屈服,贫贱也不能使他的心移动,富贵不能淫。还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都是禅定的一种表现。你看我们,以物喜,以己悲啊。所以这就是禅定的一个个训练啊。知足者常乐,因为我们的心打了很多的妄想,妄想越多,不平越多,计较越多,分别心越多,烦恼痛苦也就越多,所以定的本身是对心态的一种训练。
我们学佛首先要学对心态的训练。普通人有没有定啊?我认为也有。贪财,定专不专注啊?小气,你看是不是很专注在这个上面啊,不动摇的,不管你怎么样,我就是这么小气。就是心眼小啊,爱抱怨,不管怎么样,就是爱抱怨,你看他这是不是定啊?这也是一种定,所以定并不神秘,定有好有坏,我们的都是很差劲的定——贪嗔痴。
外道有四禅八定,我们佛法里头也讲最上乘的禅定。我们凡夫有贪嗔痴的定,在这上面一定要扭转过来啊。要把我们的心专注在一种境界上,这就是对心的训练,这就叫“止”,“止观”的“止”。“止”也就是停止,止在一个境界上,久而久之,就会得定。止也就是不动。得定的方法有很多,我们通过诵经、持咒、念佛、观呼吸,都可以得到定的效果。
念佛为什么能得定呢?以一念代万念,你心里头想着阿弥陀佛,嘴里面念着阿弥陀佛,眼睛看的也是阿弥陀佛的像,这样的话,都摄六根,六根都专注在阿弥陀佛这四字洪名里头,你这个心还会动吗?久而久之,你的心就会定下来了。我们的心有了这个念头,其他的念头就不能占据这个空间啦。但就怕我们念佛的时候,出现会打妄想的这种情况。比如说,大家在这里念佛,到吃饭时间啦,我请了假,我先回去了。哎呀老看,到时间了没有?我们念佛的时候要把一切放下,因为我们还不能认识到佛法的重要性,所以你的心就不能真实专注在那儿。要放一块金砖在这,你容易保持专注啊,就看着金砖,你这个时候会不会回去吃饭?不吃啦,你们送饭过来吧。因为你认识到这个金砖价值很大。为什么我们念佛会被其他的念头牵走呢?因为我们觉得念佛现在并不是太重要,所以说一牵就跑掉了。
我们讲了三学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一个人如果有了正的禅定之后,就可以引发神通和智慧,神通和智慧是在禅定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所以心不专注的人不可能有智慧。什么样的人往往会比较有智慧?心态比较平和的人,比较稳重的人,这样的人容易有智慧。通过正法的修行可以进入禅定,而通过禅定,则能够引发神通和智慧。当然通过外道的修行也能够产生禅定和神通,所以神通是佛法跟外道所共有的。我们一般讲叫五眼六通。什么叫六通?天眼通、宿命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这是五通,外道也有。还有一通是外道所没有的——漏尽通。这是五眼六通。佛法里所特有的观照和智慧,比如说无常观、无我观、缘起观、空观、唯识观等等,这些修观的方法是佛法所特有的。
所以佛法里所说的定是止观双修。止和观是什么?如果心念能不动,止下来,像一潭死水一样,结果睡起觉来了,这样不算定,就好像木头一样,木头没有妄念,但是它有没有作用啊,枯木禅。所以要有观照的作用,止观双运。观就是一切清清楚楚,就像镜子一样。你看镜子有什么本事啊?镜子谁来到它的面前,它都照得一清二楚,不会有差错。那镜子本来会不会打妄想呢?不会,它虽然不打妄想,可是它能够观察得清清楚楚,真的有禅定功夫,他的心非常平静,但是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一切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真正的禅定一定是止观双运,止观双修,不可以偏废。修止的同时还要修观,观就是观照的功夫,修观以后才能引发智慧。
一个人没有佛法的智慧和认识,虽然禅定功夫很深,能定上一百年一千年,也是没有用的,因为这并不能使他解除烦恼。当然,一切功德都是在定的基础之上生起的,所以要以“定庄严故”才能产生“念慧惭愧轻安”,“念”是正念相续。我们是杂念相续,一会这个念头,一会那个念头,这个念头才刚起来,还没有延续,又被另外一个念头给取代了,我们的念头是非常杂乱的。相续就是持续不断。什么是正念啊?比如说心念,心系阿弥陀佛,慈悲心,能够观一切法无我,无诸法无常,诸受是苦,这都算。
什么叫“慧”呢?正念相续因为有定力才能产生,“慧”就是智慧,由正定就能产生智慧,由智慧才能断除烦恼,生起轻安。轻安也就是身心进入一种非常轻松、和谐、快乐的状态。当我们烦恼起来的时候,有没有觉得这个身体很粗重啊?当我们现在身心状态特别好时,有没有感到身体特别轻松,走起路来特别轻松?“安”就是安乐,我们不高兴的时候,叫不安。定就能产生“念”“慧”“惭愧”“轻安”。有人说“惭愧”不是正念,做坏事才“惭愧”啊。一个高素质的人都应该常存一个惭愧心。惭愧的相反是无惭无愧,说明这个人不知羞耻,还傲慢。以上这些“念”“慧”“惭愧”“轻安”,就是在修定有成绩的时候所能产生的功能。这是定庄严。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其实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前的境界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丝绸南路平坦宽阔,事异时移,如今的玄奘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战战兢兢都不敢在白天上路的偷渡僧人,不再需要小心翼翼沿途闪躲多走许多弯路,更不必担心取水时被人一箭射死--他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14
经过九年的准备,唐太宗于贞观十三年(也就是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在南印度游学期间)召麴文泰入朝。也许是看到了大唐对西域的野心,也许是害怕唐太宗的惩罚,麹文泰找了个借口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14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文:转载)现在的人对性行为总是喜欢说只要我高兴,有什么不可以,你看也没怎样啊,都什么时代了!不要太迷信什么因果之说!此话真是可怕啊。邪淫属现世报!什么是邪淫? 凡非自
邪淫果报时间:2024-11-10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楞严咒〉这句咒文能除一切横死非命之难(242)阿迦啰(e jia la)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横死非命太悲伤 陆海空难不胜防最上念诵除灾障 金刚大将度十方这句咒文能除一切横死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原来,萧玉堂老爷在湘乡,思念失踪的儿子与姪儿,忧伤病重,弥留之时,环视侍立床侧的王氏夫人与两媳,挣扎着说:「我教子无方,致使儿子和姪儿出走,不知所终,绝了我萧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1
《八圣吉祥祈祷文》为什么放在课诵本的第一页呢?这是一个吉祥祈祷文。我们很多时候,要做一件新的事情,比如一个寺庙新开光、一个佛堂要落成,甚至是一个新房要落成,我们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09-27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无论谁学佛都想改脾气,为什么改起来那么难,甚至继续挑丈夫或妻子的毛病?想管对方,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还在辩论,总是生不起恭敬心,这一般都是不深信因果造成的,这个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请为我等说言说分别相心法门,使我及诸大菩萨善知此言说分别相,通达能说所说二义,速得无上正等正觉,令一切众生于此二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9
一、《六祖坛经》什么是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名为功德。内谦下是功、外行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3
一夜风流让他失去一切一夜风流让他失去一切 因为喝醉了酒,在客户的「巧妙」安排下,南通的于先生和「三陪女」有了一夜风流。虽然事情已过去了3年,HIV检测也做了四五次,
邪淫恶报感应录时间:2024-09-12
常了一切空 无一法当情分陀利 唐朝无业禅师是一位道行与德望俱隆的高僧,唐宪宗皇帝曾多次诏请他进京说法,无业禅师都以年老多病为由,婉言谢绝。后来穆宗皇帝即位,命令两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8
“十二因缘”这一连串的关系若都没有了,就好像万里晴空一样,又好像水清月现。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心经》中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说“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3
早年章嘉大师就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到底是 先看破后放下,还是先放下后看破?众生根性不一定,所以从哪个先下手没有定法,完全看个人根性。大概是烦恼障重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2
显密在积累资粮方面的差异三门所作一切,均成为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道用。在禅定中,执受本体为智慧资粮,妙力起现的一切之相,包括身的各种姿势、心中呈现的不同形象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09-02
应该念佛,念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这很有道理。说一句话是废话,念一声佛你在累积功德。真正明白的人、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1
学道的人多,成就的人少,什么原因?不能忍,都被这一个字淘汰掉了;如果处处能忍,就成就。我们很明显看出,海贤老和尚这一生成就得力于什么?忍,他什么都能忍,什么都不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31
一切都会好的就在那天,我明白了要做一个母亲,不仅仅意味着要送女儿去学舞蹈和参加家长会,不仅仅是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准备可口的饭菜,还意味着不掩盖家里的问题,不假装一
情感世界时间:2024-08-31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二)问:曾闻老恩师云:观世音菩萨经,唯有普门品才是真实,其他(高王经白衣大士咒等)皆不是佛金口所说的,不是观音经,为何白衣大士咒亦记载在佛经上呢
居士人物时间:2024-08-30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达真堪布:一若到位了,一切就都到位了“一念速疾皆消灭”:“速疾”讲的是速度。“皆”是全面的、彻底的。若能念诵《普贤行愿品》,一念当中,一切罪业迅速息灭。此处以“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布施就是给供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你别认为我在寺院就不能行布施,上供三宝,下施一切鬼神众,相信吗?修行要相信,我们的供养对象多得很:施给鬼神嘛。供养的心,有各种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08-27
社会上千变万化这个相,你看到了、你听到了,一定要晓得虚妄的。这相在哪里?相已经过去了,过去再不回来。昨天,能把昨天找回来吗?上午,能把上午再找回来吗?找不回来了。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4
4.圣戒成就戒随念(sīlānussati)──随念自己之戒德,持戒实无毁、无穿、无污点、无杂、自在、智者所赞、无所触(不为爱与见所触,亦不为人责难),令起于定。随念戒能得近行定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3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3-5排除障碍由于心的变化太快,加上每个人无始以来所累积的种种烦恼与习气,禅修当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障碍。了解处理障碍的方法与善加运用才能有效地克服困难,超越障碍,使禅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2
问:底下一个问题,修学应常生忏悔、感恩之心,可是因为烦恼重重,这个感恩、忏悔之心难以生起,请老法师慈悲开示。答:这是真的,而且非常重要,感恩的心为什么生不起来?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1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1. 总论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新春祈愿文慈悲伟大的佛陀!一年容易又春风,新的一年终于又降临到人间了。寺院的钟声,邻舍的炮竹,家门的春联,墙上的新历,都在说明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慈悲伟大的佛陀
学佛导航号时间:2024-08-18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元朝至顺(元文宗年号,13301333年)庚午年间,浙江西部连年饥荒,当时杭州城中有许多人饿死。于是官府就雇人把这些尸体丢到六和塔后山的大坑中。其中有一个老太婆的尸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三主要道佛教的经典非常的多,如果你现在去寺庙的藏经阁,或者图书馆,佛教的书整个屋子都摆不完。如果你学的是天主教、基督教,事情还好办,也就一本圣经;偏偏你接触的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学习奉献自己,要用智慧去奉献自己,把最美好的自己奉献出去,奉献给你最亲爱的人,奉献给在这个世界跟我们有缘的人,甚至奉献给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喜欢的敌人。这个奉献自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不行。”侍者沙弥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