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天台宗的体会◎月悟 一九九九年第十期《法音》发表我的学佛习作《念佛、研教、往生》之后,引起了一定反响,收到了许多读者信众的来函,问我如何研习天台宗?原因是天台典籍浩如湮海,名相特别多,无从下手。我研习天台宗时间不长,但一边学一边寻求事半功倍之捷径,获益良多。兹将我研习天台宗之体会贡献于读者信众,倘能于读者信众有所启迪,则其愿足矣。我为何特别推介天台宗?其实,研习教理,无论修学何宗何派,都一样;宗无高下,契机即可。然而我之所以特别推介天台宗,是因为天台宗正依佛说诸经第一《妙法莲华经》,并具足其他宗派无法具足的三大特征:一是国际性,日、韩等国尊中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具国际影响;一是亲承实证性,天台教观亲承如来一代圣教,历代祖师如慧文、慧思、智者、藕益诸大师皆依此教观实证圆教不思议位次;一是融宗归一性,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主张融宗融派,统一南北各派之分歧,圆融各派,会归一佛乘。天台宗既契理,又契机,包括教相理论门与观行实修门。智者大师的「法华三大部」(天台宗根本典籍)之「法华玄义」、「法华文句」系诠释《妙法莲华经》之千古绝作,属教相理论门;《摩诃止观》乃智者大师天台栖隐、华顶降魔、妙悟诸法实相(佛之境界)之实修体验,而组织成为止观法门之修道体系,至为殊胜,论其境界,后人谓与佛经《楞严经》如出一辙。教中有观,观中有教;教观圆融不二,即止观圆融不二,即定慧圆融不二,佛道成矣。教观双美,即天台宗之总特色,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论其教学思想,当代天台宗大德慧岳老法师在《天台教学史》中指出:「中国佛教之教学思想中,三论宗、华严宗、法相宗是精致于理论而贯穿于哲学的极致!禅宗、律宗、密宗、凈土宗等,却独着重实践行持为旨归!然在各宗中,能论理和观行兼备-「教观双美」的宗派,那就要推让天台宗的教学。」因而,我提出:欲振兴中国佛教,必须振兴天台宗;振兴天台宗,即振兴中国佛教,不容置疑,中国天台宗是中国佛教之精华。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有佛性,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智者大师深明如来说教之本怀,提出著名的「一念三千」。「一念三千」谓众生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诸法。观一念心具十法界(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境界),此十界互具十界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如之义,则相乘而为千如,此千如各有众生、国土、五阴三世间之别,则相乘而为三千世间。总之,一念心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一念悟则佛菩萨,一念迷则众生。众生唯有依教实修,转迷成悟,念念流入如来萨婆若海,则佛道方成。如何实修?智者大师在《小止观》(《摩诃止观》之梗概)指明;「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曰止观,曰定慧,曰寂照,曰明静,皆同出而异名;关于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为整个佛教的最高观法,智者大师晚年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摩诃止观》。二曰渐次止观,大师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即《释禅波罗蜜》。三曰不定止观,即陈尚书令毛喜请大师说,有一卷,名为《六妙门》。四曰小止观,即《童蒙止观》。研习天台宗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否则,无法深入。我早年高中毕业后,出家之前,长期致力于诗文书法,广涉文史哲学宗教。出家之后,潜习「法华三大部」犹不能透彻理解。可想而知,若无文化基础,则无法深入学习天台宗。或曰:学佛乃是学无上佛法,世间的文化可以不必去学,殊不知佛法是建立在世间法基础上的,并不离世间法。于佛门出家众而言,若世间的文化基础扎实,乃至有学问,一旦出家学佛便能直接带动佛学修为,近代弘一大师就是典型的例证。研习天台宗,对于佛门弟子来说,必须将日常生活中之起心动念、行住坐卧规范起来,以身作则,方可获得佛法的真实受用。须知,研教的目的乃是自利利他,并非去做学者之流。研习天台宗,尤其要学习智者大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实为佛弟子完善人格的无上法宝。智者大师终其一生严以律已,弘法利生。为佛教界之一代领袖,朝野崇仰,而不为名利所动,多次不应帝王慰留,毅然栖隐山林,放生救贫施物,一衲终生。研习天台宗,有最好的教材。智者大师的《小止观》、谛观《天台四教仪》(蒙润集注)、藕益大师的《教观纲宗》(静修科释)是初学天台教观最好的教材;智者大师的「三大部」是深入学习天台教观最好的教材;历代祖师大德阐释著作是研习天台教观最好的参考书。天台典籍浩如湮海,名相之多令初学者望而生畏。是故,研习天台宗,不得死执于名相,运用名相其实为了阐明佛理之方便。应当注重名相与名相之间内在之联系,举一反三,以求事半功倍。譬如记住空观,同时记住体真止、见思惑、真谛、慧眼、一切智、声闻缘觉;记住假观,同时记住方便随缘止、尘沙、俗谛、法眼、道种智、等觉;记住中观,同时记住诸法实相,记住真如佛性,记住息二边止、无明、中谛、佛眼、一切种智、妙觉(究竟佛);记住一心三观(即空即假即中),同时记住一心三智(三智在一心中得),圆融三谛(即真即俗即中)等等。此外,研习天台宗还得广涉他宗,俾融会贯通;须知,中国八大宗派皆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发展。自有必然之联系。譬如天台宗讲「圆教观行即佛」,禅宗讲「见性成佛」,密宗讲「即身成佛」,凈土宗讲「理一心不乱」(上品上生之境界),皆指圆伏五住烦恼(一切烦恼),见佛性;并非断除一切烦恼,了了见佛性,故非究竟佛。既然历来「见性成佛」、「即身成佛」,乃至这个开悟、那个开悟,皆不出圆教观行位,那么无论研习天台宗也罢,研习其他各宗也罢,最后必须行归凈土,方能一生了办。否则这一生就不能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天台宗是讲实事求是的大乘宗派,历代租师皆主张「教演天台,行归凈土」,智者、藕益诸大师一生实证圆教不思议位次,最后都行归凈土,上品上生。或曰:既然行归凈土,可以一生了办,我就行归凈土,自始至终一心持名念佛求生凈土,何必研教?答:谬之甚矣。智者大师乃上上根人,与普贤、文殊、观音诸大士平等平等,尚且先修学种种法门,后导归凈土,上品上生,即刻便能返回娑婆世界度众生,何况末法众生根机拙劣,以染污心持名念佛,如何与阿弥陀佛心性相应?唯有不断读诵大乘经典(尤其是《妙法莲华经》),不断研习教理(正依《法华经》之天台宗),不断熏修佛法(实修止观),方能逐步荡涤染污,逐步契入凈土念佛圆顿法门,并以契入程度深浅决定往生品位之高低。纯以持名念佛,不易契入,只能下品,三辈往生。《观无量寿经》提及,往生上品的基本条件是读诵大乘经典、善解义趣、发无上道心,须领会其旨。其中发无上道心,即发菩提心而不执着,以无我之精神救拔众生之苦。无论修学何宗何派,皆得发菩提心,不然成佛无期。《华严经》云:「丧失菩提之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又《菩提心义经》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佛遗教经》说:「自利利他,法皆具足。」发心之要,不言而喻。倘能学好天台宗,则「自利利他,法皆具足」。并祝上品上生,乘愿再来,广度众生。摘自2002年第6期《香港佛教》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鬼见念佛人,是什么样子?鬼见念佛人有三个反应:一敬,二怕,三退让。 第一,很恭敬。一看念佛人,合掌,马上像卫兵一样,站着,看你过去,合掌恭敬。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睡眠占我们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如果我们能在睡眠中也修行那么我们的修行时间将大大增加并且我们真正做到了不间断念佛往生大事可成如何睡觉?睡觉前跪于床尾,三叩首,和掌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1-25
【2011年农历十月初五讲于广东化州南山寺念佛七法会】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我们来到人世,每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2008年12月,在北京香山名苑宾馆,一个女士经人介绍来见我。可是她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我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学员:师父呀,请问当梦想和现实冲突时,该怎么办?寂静法师:其实我们参考物理学原理就明白了,物理学中有两个力,一个叫动力,一个叫阻力,生命的前进也分为动力和阻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阿育王净土精品注:看到很多同修在网上忏悔自己邪淫的过往,不明白的是大家都基本对佛学有一点了解,难道就不知道因果的取舍吗?您写的帖子描写自己邪淫过程到底是劝人戒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需要增长家庭教育智慧,要让孩子独立自能,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用私爱去伤害孩子的心灵,父母需要做的是滋养孩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关于教育教育三大原理:1、空瓶子原理2、种子原理3、唤醒原理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坏人教我们掠夺,好人教我们创造,圣人教我们发现。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善士问: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寂静法师答:孩子所有的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说阿弥陀经》提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这一位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之中的最第一,所以才说:“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从前,有一个农民赚了很多钱,他很自豪地说,我靠着一己之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了,发财了。我们仔细想想,他真的是靠一己之力吗?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他能发财吗?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们说这是什么原因?他肯定把种子弄错了,把南瓜子误认为冬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寂静法师:绝对改善成绩与命运的秘密武器——关系管道理论【编者按】“自然的恩典”系列冬、夏令营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八期,已有6000多名参加的家长和学子直接从中受益,数不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所有的问题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前世的业力(先天)。此生前很多世前累积的恶业,在今生遇缘引爆了。就如满身炸药,又常常抽烟和烤火,最后爆炸了。所以一定要持戒,努力断恶,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的人同样是辛苦的。一个背负罪恶过失的人是沉重的,一个放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是很高深。我们都想要健康,都想要发财,都想要家庭好,都想要子孙好,可是到底怎么样才能好?这些事情背后其实是有些特别的规律的。比如我们梅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破坏地基就可以破坏高楼。破坏因果就是破坏佛法,宣扬因果就是建立佛法。因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居士:法师,您讲《净土资粮》时,总是提到“六字洪名”,好像印光大师也提到最好“六字洪名”。我想知道净土宗祖师和您是怎么念的?我每天早晚课百余声六字,其他时间都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夜里,在我的寮房,有人请教发财之道。我从座位上下来,走到门口电灯的开关面前,把灯全部关掉。于是房间立刻进入一片漆黑之中,停留了几秒钟,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不快。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问:冤亲债主与土地十方有什么区别?念多少声(六字)弥陀佛号,再可以念四个字弥陀佛号?大安法师答:现在很多人害怕冤亲债主。实际上你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不要怕冤亲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大安法师 这两者并无冲突,印祖在这里这个开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往生只要信愿真切感通佛力,一定能够往生。你如果总是怀疑,哎呀怕我功夫不够啊,我功夫没有成片啊,我没有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跟我们讲了种种的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啊。我修这个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八十七、恽铁樵耳聋闻念佛沪上名医恽铁樵君(寓梅白格路金椿里廿号),患耳聋十余年,前因信仰地藏菩萨,忽闻念佛之声。聂云台君(前上海总商会会长)笔记其事喜洋,原文如下(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4
第五章 众生缘深 唯有弥陀我们这样学下来,只要各位来听,保证跟阿弥陀佛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感情越来越浓厚,肯定喜欢念佛!请往下看:若论缘份,则十方诸佛、诸菩萨中,唯有阿弥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3
人生的凶相如果你不念佛,恶鬼恶神(我们生生世世和众生结的恶缘),他就找机会来报复你,你稍不留神,得了一种恶病,到医院怎么看也看不好,原来是恶鬼恶神来找你麻烦,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3
唯说念佛(六)正定业与助业这五种正行,包括了我们在此土愿求往生极乐世界的所有行法。这五种正行互相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是不是五种平等呢?五种都要做呢?如果是那样,有人心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正讲】第十三条「唯叹念佛」之文第十三条文:不赞杂善,唯叹念佛行者之文。这段文也是出自《观无量寿经》,标题的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观无量寿经》当中说到念佛往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唯说念佛(十五)极其容易谤佛谤法关于这个诽谤,我最早听到有一位法师讲的录音带里边说:我们众生最容易造下来的就是谤法之罪。我当时听了,心里猛地一震,因为每个人都认为我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