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16)
现 场 实 录
上宗下性大和尚主讲
第 十六 讲时 间:公历2010年1月9日,星期六下午
地 点:成都市文殊院后客堂
学习内容:
刚才还在讲,这个课原来计划是大家来读的,现在变成我来说了,上次讲
到哪?三十七页。出胎位我已经说过了吧?实际上,我们常常学佛法,都会碰到一个问题,就是你刚进来学佛法的时候,都问你,你为什么要学佛法,但一般比较满意的答复就是了生死,但这个生死怎么了?了得了了不了?实际上要看个人的努力,古人也讲,有些时候是了而未了的。但是,这个了生死,我常给他们讲,这个是最复杂的工程。但佛法里头,大家都知道,学佛法的要了生死,但这个生死怎么了?佛法里面有个基本的东西,就是你要了生死首先要知道这个生死是怎么回事情。这段时候《瑜伽师地论》谈到这段人怎么生的,最后怎么死的,佛法它谈得很精妙,不但谈到人怎么生的,人死了,最后这个世界怎么成的,这个世界怎么坏的,这些都是科学解决的问题。佛法实际上两千多年前早就谈过了。所以我们讲了生死的前提就是你要了解这个生死怎么回事情。你要找到这个生死的正结在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因为造成它有生死的。那你才能想办法解决它。这个就像看病一样的道理。你要给人家看病,你要当医生,你要首先了解他的病是什么样子的,完了你开的药才能对症,才能治好病。所以人常常讲,生病多的人你也成了医生了。所以中国有句话,久病成医。什么意思呢?你生病时间长了,你看开方子你也看会了。你也知道这个病哪个地方热了哪个地方凉了,你自己都会开药方了。为什么你久病成医了呢?因为你也了解这个病的原因了。如果你不了解这个病你也处不了方。所以久病成医也是这个道理。治病也是这个道理,要了解这个病怎么形成的。生死就是大病嘛。那你要了解这个生死它怎么形成的,正结在哪个地方。这个就是今天在社会上开会,我去政协开会,他们都讲这个党外的要肝胆相照,有人就讲了,你我要肝胆相照。老实讲今天这个世间上不容易。你比如今天讲我们做朋友嘛,要肝胆相照。首先问你,他肝长在哪?他胆长在哪?他肝和胆长在哪你都不知道你怎么肝胆相照?所以我讲,学佛法也是这样子,你要了生死,老实讲按佛法的精神,生死随时都可以了。关键问题是你要找到它是怎么形成的。你才能够有办法。所以诸位一定要有个概念了生死不是两眼一闭,两脚一蹬这才了生死。不对的。处处都可以了生死的。了生死是什么?就是一种自在。你生命活得自在,人生活得自由本身就是了生死了。所以诸位不要有个错误的观念。说我死了才往生,死了才了生死,不是那样子的。生死是什么?我们看到人生死这都是假相,按佛法讲。就像下雪一样。你看到下雪了,一会儿又化了,下雪是假相,化了也是假相。人生也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今天学佛法,你就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刚才说,了生死随时都可以了。我看有个画家黄永玉,他写一个东西,大概他早年见过弘一大师,他说他向弘一大师求一副字,大概就是弘一大师临走前三天,他说你字写得这么好我向你求一副字,老人家说好的,后天来拿,还要早点来。他就回去了,到了第三天他就多早就跑去了,去拿字去了,走到庙子门口他说怎么庙子今天跟以往不一样了呢?大家神情不对呢?一问说弘一大师早上已经走了,他说:哎,他还差我一副字,我三天前去求他的,他喊我今天来拿得嘛。他怎么走了呢?这个和尚说话也不算数?后来他碰到弘一大师的侍者了,说你叫黄永玉啊?说:是啊。来,老和尚给你写好的字。他就拿走。你办得到吗?你欠我的钱还没有还呢。你都没有交代好呢。这就是一种自在。这个我是最近才看到的。黄永玉后来就讲:这个人了不得,他肯定知道他三天后要走了,他告诉你三天后来拿。并且名字都写好了。所以我讲,了生死是一种自在。了生死不是闭眼睛蹬脚,那个只是一个假相。所以我讲,你什么时候内心活得自在了,你什么时候内心没有挂碍了,你什么时候内心没有恐怖了,那个时候你当下已经是了生死了。所以到了那个境界,你想耍几天耍几天,你想陪大家玩就多玩几天,不陪大家玩:对不起,拜拜,明天就走了。甚至你高兴了,今天我领了工资再走,不拿白不拿还多拿一个月。不高兴了,不要了,送给你们吃酒。生命要到这种状态才了生死。那我刚才说了,我怎么了得了?前提就是你要了解生死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前几段都谈了很多了,人的生命怎么形成的,投胎之前的那段,包括你投胎根本的一条就是业感。我们现在的身体都是业感的,那么怎么摆脱得了?那么下面到了出胎位,你生都生出来了怎么办?总不可能煮了吃了,喂狗。佛法是反对的,你说你这样了得了吗?也了不了的。这个是业报的,你要虐待它也不行的,所以佛法为什么反对你自杀,就是这个道理。你以为你自杀了就了了?了不了。业没有还你下辈子还要来。你还要继续还,所以不能有这种想法。那么这个地方讲,你形成人了,投胎了,已经在母胎里住了两百多天了,就出来了。
酉二、正生
其正出时,胎衣遂裂,分之两腋。出产门时,名正生位。
“其正出时,胎衣遂裂,分之两腋。出产门时,名正生位。”就是胎儿阶段结束,你出来了就叫什么?叫婴儿了。出生以后就开始新的东西了。
未四、增长位7 申一、触生分触
生后渐次触生分触,所谓眼触乃至意触。
生后渐次触生分触等者:住胎藏中唯有身触,义如前释。既出胎已,所余一切触渐次生,名生分触。当知身触先虽已有,然于此位相续俱生,故不除之,具说一切,所谓眼触乃至意触。
“生后渐次触生分触,所谓眼触乃至意触。”上次这个地方没有说透,我再补充说一说。你在母胎里有没有触?我告诉大家,母胎里唯一的就是触。眼睛耳朵鼻子是不管用的。眼睛是看不见东西的,耳朵是听不见东西的,鼻子这些没有太多的感觉。惟有身根,这个触觉。所以母亲怀胎的时候你动,他有感觉。你会闹,你吃冷了,热了他都会有感觉。他都是只有触觉。没有听觉的。要是你讲话他能听见就麻烦了。母亲怀胎的时候都要骂嘛,哎,这个小东西在里头弄死我了。他也听见他不跟你急啊?你既然骂我,那我不出来了。就说明他是听不见的。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听觉,这个耳根是不行的。眼根也是不行的,也还没有真正的知觉。就是这个时候,在母胎就只有触觉,就是身根。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对应的关系。所以在母胎里只有身根和触觉是对应起来的。感应最强烈。其他的你要说一点没有也不大可能,只是很弱。“生后渐次触生分触”什么意思?就是你出生以后就不是只有在母胎的身根触觉了,眼触乃至意触。眼睛要对色它是不是有触,这个触跟刚才讲的触觉的触不一样。触觉的触是到了后面有感觉了。这个触,学过《百法》的都知道,《百法》讲遍行心所,遍行心所有几个?五个。作意、触、受、想、思,这个地方眼触乃至意触就是遍行心所的触,这个地方的触是根境识三个结合的那一刹那叫触。所以这个触不是我们平常讲的我摸了一下,不对的。你摸了一下只是根和境相对,这个触还包括识。所以我一再强调遍行心所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作意心所一定是在前,为什么?因为只有作意心所生起来你的识才能生起现行,所以作意心所的功能就是让你的认识活动生起来。下一个就是触,叫是认识活动,认识功能,外境,根这三个碰在一起,这叫触。所以这个地方从母胎里出生以后,眼耳鼻舌意这五个触主要是遍行心所的触。就是眼根对着摄象机,这个摄象机是一个境哦,眼根对着它同时眼识跟着一起,哦这是个摄象机。要这三个东西组合在一起你才有认识活动,少一个都不行,这个触是这个。也就是说,从你出胎以后,从原来你胎儿阶段,只是单纯的身根有触觉以外,到了婴儿阶段六根都有活动了。有了六根活动它自然要对六尘,六根对六尘自然有什么东西?六识,所以这个是六根十二处十八界,这样子就建立起来了。有了触,六根六识六尘三个东西一触下面就来了。
申二、堕施设事
次复随堕施设事中,所谓随学世事言说。
“次复随堕施设事中,所谓随学世事言说。”什么意思呢?那么你出生了以后,你生在这个世界上干嘛的?化缘的?出生了以后你就要慢慢地学事情了。因为有了六根六尘六识三个一活动次复随堕施设事中。这个“堕”用的太精妙了。我跟你讲,今天那些人写武打小说的,练轻功,人以前都会飞的,都有轻功的,你自己把自己搞重了,怎么搞重的呢?你堕下来了。你怎么堕的呢?你就是分别,执着后天这些东西,把你自己堕下来了。随堕施设事中,什么施设事中?就下面这个,“所谓随学世事言说”。你出生以后第一个跟谁学?父母,再有呢?老师,再有呢?整个社会的朋友啊都可以学的。学就是两大类:世事,世间上的事情。言说,语言,说话。那么这些东西按佛法讲,你世间上的事情也好,语言也好,文字也好,都是施设的。施设这两个字也用得很精妙,它表达的佛法的根本精神,就像《三十论》一开头就讲:“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这个“施设”和《三十论》一开头的“假说”异曲同工。就是这个世界上的语言,文字都是我们人给它安的。每个人就是个躯壳嘛,一米六也好,一米七也好,这是个具体的东西。为了大家交流的方便就给它贴个标签,安个名字。可是我们凡夫一但安了名字,完了。他就不自由了,他就被名字把他干什么?绑住了。所以它这个地方用的几个字都用得很精妙。也就是说你被世界安的这些名相,你被它把你拉住了。如果你是智者,你就会觉察到言说也好,概念也好,名称也好,语言也好啊,这些全是安的,不实际的,不能代表具体东西的。有些东西是不相称的。可是我们把它混淆到一起去了。我们人出生以后都经历这个过程,小时侯跟父母学,上学跟老师学,在社会跟朋友学。但是这个有学好和学坏的。所以我常讲家庭教育很重要。过去讲教育,按我讲教育应该分三大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少一块都不行。可是我们今天人,你们可能都有这个观念:孩子嘛,交了钱给学校,在学校里教。为什么?我给了钱的。所以好象这个教育孩子的全都给老师了,家长就没有责任了,这就坏了。家长是第一老师。你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我常讲,这些人一出生以后。你不要把教育推给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要完备。过去中国文化里头是很重视家庭教育的。所以我讲孔夫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有些人也说孔夫子太笨了,发育太晚了,十五岁才开始读书。不是这样子的。孔夫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那是学,是开始上大学了,是学立身之道了。可是在这之前中国人叫童蒙。蒙学学什么?《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学这些。《弟子规》干什么?一开始不是教你要背多少东西。一开始是教你怎么洒扫、应对、为人、处事、怎么对老人,怎么对平辈,干这些的。所以过去的家庭教育一开始是干这个。可是我们今天你的家庭教育还有这个吗?没有了。回来你也是把学校那一套搬来,你按老师的去全部都是学校教育了,没有家庭教育了,不可以的。所以我们讲家庭教育出问题了,以后孩子就出问题了。你说这个孩子今天不听话,没有责任,因为你从小就没有让他负责任。我常讲,今天的孩子在外面干了坏事回去,今天都只有一个孩子,麻烦呢。他回去哭说他欺负我了。“欺负你,你那么笨?他打你你不晓得打他啊?”你从小就教他去干坏事。你怎么不问问他:他为什么打你呢?你有理他有理啊?有理多让着。他不是这样教的。还有比如说去学校晚了迟到了,老师惩罚了,回来也要哭。回来就问:怎么呢?被惩罚了。为什么啊?迟到了。你这么笨啊?你不知道说假话啊。今天恐怕大部分家庭都这样搞,你说孩子能教好吗?你给他施设的言语,概念都是歪理邪说。所以你教出的人他怎么有品德嘛,怎么有社会责任嘛。我们虽然按佛法讲言说、概念、名称都是假安立的,但是这个世间还必须要假安立,那么既然要假安立我们就要把它安立得向善向上的方向,你不要安立得向下的方向去引导。可是你看,我们今天很多都是引他向堕落的方向引导的。你给孩子说不准说假话,结果你在家里老骗他。“我要买东西”“没有钱了”,他看到你包里鼓鼓的。所以他觉得妈都要撒谎,我也要撒谎。为什么?这是传统。要注意。所以我讲,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虽然佛法说都是假安立的,但是这里面他还有个相对世间的正义,就是要向善向上,不能往邪路上引。那样你就成了恶知识。你就是罪过。你要分析有罪没罪,我看大家都有罪。所谓随学世事言说,这里头啊,它还包含了你学这些要有正常的智慧,就是八正道里讲正命嘛,你不要去学那些歪的,这些不正当的谋生手段。言说,这个语言文字太有学问了,说话表述需要有学问呢,写文章同样有学问呢,你别看这些是假施设的,有些人说话就爱听,有些人说话我就把耳朵闭着,我听不见,有些人写得文章你就爱读,读了还跟着他的文章流泪,有些人写的文章你一看狗屁。所以我讲这些东西都要善巧,所以过去有首诗:文章留待他人看,你写的文章都是留给别人看的,我写的文章我从来不想再看第二遍,为什么?看到都恶心。文章留待他人看,晦涩冗长读义难。晦涩就是艰涩嘛,读不懂,冗长就是老百姓讲的老太婆的裹脚又臭又长。读义难,读起来都难还怎么懂你的意思嘛。简要,就是写文章要简洁,要说出要点来,轻通,四字诀。读要轻快,通顺。四字诀。简要轻通四字诀。先求平意后波澜。你写文章弄多大,没有用。先求平意后波澜,这个是讲的世间学问,从这个地方附带说的。所以有些人讲你既然说佛法讲这些语言、名称都是假安立的,我就不要了。不要行不行?也不行,这叫不二。你要它也不行,你不要它也不行,怎么办呢?似要非要之间,这个就是智慧,要把握。所以这个地方讲,我们人一出胎以后你六根六尘六识起作用了,就要开始学世间上谋生的事情,包括语言、文字都要学习。过了学习阶段,慢慢人就要开始了。
申三、耽着家室
次复耽着家室,谓长大种类故,诸根成熟故。
次复随堕施设事中至诸根成熟故者:世事有三,谓更相庆慰事、更相饮噉事、更相营助事。如下自释。(陵本二卷十七页166)言说有四,谓依见、闻、觉、知所有言说。如下自释。(陵本二卷十九页175)如是三种世事及四言说,是诸世间所施设故,名施设事;于此随学,名堕此中。既出生已,从婴孩位以去,是名长大种类;从少年位以去,是名诸根成熟。
“次复耽着家室,谓长大种类故,诸根成熟故。”开始就是从小学说话,学走路、学基本的本领,学语言文字,学写作,这个是少年阶段,可是往后呢,耽着家室,慢慢你就长大了,用今天的话讲你就进入青年了,今天用科学的话,就是你发育成熟了。我嘛到无所谓了,你们要有这个学问,你在家带小孩子你要知道他什么时候思想的变化,内心的变化跟他生理上是有关系的,这个不仅佛法讲,中国文化里也讲,你看有些小孩子到了快要发育的时候,你们不是今天叫更年期嘛,青少年叫发育期嘛,中年到了更年期也叫什么综合症了,无明的发脾气,无缘无故的觉得心里难受这些都是生理上带来的心理反应。你不要觉得你又是业障现前了,它是业障但是你可以掌控的。所以我讲的意思是,你比如到了少年阶段是学这些东西,到了青年阶段发育成熟了,他这个时候是有变化的,今天我们大部分的家长是没有这个观念的。带小孩子像部队当兵那样。不准左转,不准右转,听话就是好孩子,不听话就是调皮蛋。今天的家长教育孩子都是这样的。不对。他不善于去分析这些小孩子的心理状态。你比如我刚才讲的,他到了发育阶段,用今天的话讲,他到了发育阶段他体内分泌的激素在起作用了,所以他体内分泌的激素刺激他有异常的反应,他心里自然有异常的反应,所以,孩子们到了青年后他有很多异常的反应,我们当年可能到了自己发育的时候你也不知道。你教育下一代你更要了解。不仅仅是佛教讲,中国文化里也讲,《周易》、《黄帝内经》里都谈这个。《黄帝内经》里讲发育期,女孩子发育要早一点,一般是二七十四的周期,所以你看《黄帝内经》里,女的二七葵水,葵是什么?就是叫发育了,男孩子一般是二八十六,十六发育。所以你都要关注。“次复耽着家室”就是这个时候已经发育成熟了,“谓长大种类故,诸根成熟故。” 诸根就是个笼统的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是发育成熟了。这个时候需要干什么呢?你看上面写的“世事有三,谓更相庆慰事、更相饮噉事。” 相庆慰事是什么呢?这个时候的人容易发狂,容易毛造,可能一夜长一尺高,更相饮噉事就是你请我喝酒,我请你喝酒,哥们儿,喜欢干这些事。“更相营助事”就是今天超社会的讲意气。你帮了我我就要帮你,比较豪爽,都是属于发育期的特征。当然有很多了,你们下来自己去看。这个就是到了青年了,发育成熟了,用今天社会上的话讲就是生理发育成熟了。他就要想到我要结婚,安个家,就要开始想这些了。我在二环路买房子还是三环路啊,要不然在月球上租块地啊,他想的老远,他就海阔天空的。这都是属于发育期的阶段。他光想不行啊,空想没用啊,那怎么样有呢?下面
申四、造作诸业
次造诸业,谓起世间工巧业处。
世间工巧业处者:此有十二,谓营农、商贾等。如下闻所成地说。(陵本十五卷二十二页1360
“次造诸业,谓起世间工巧业处。”他长大了嘛,诸根成熟了嘛,安家了嘛,要养家糊口了嘛,那怎么办?养家糊口开始的那天,你造更多的业也开始了。你不要我这一讲你就回去离婚了,这个还是看你怎么回去弄。你知道了你知道怎么把握。次造诸业,往下你发育成熟了你就要学技术学谋生,就是三十而立嘛。你就要有事业了嘛。那怎么办了?谓起世间工巧业处,就是学五明里面的工巧明。要学技术,科学家,文学家,你只要不要去给人家当冤家就对。就是去学各种各样安身立命的办法。可是要注意,这个次造诸业,他没有说善也没有说恶的,你要弄得好,你可以养家糊口还可以造善业,可是你掌握不好去搞歪门邪道的,做恶之家必有余殃。你要干了坏事眼睛都不敢看,一看就怕人家知道。他是不是知道我干了坏事?他是不是知道我贪污了?他一天都是提心掉胆的,你不要以为他好聪明哦,占了便宜吃得那么好,他嘴巴吃的好,心里恼火死了,他吃了也不消化,他天天想着呢。所以,你看佛法讲的一步步的,我们出生了以后开始学事,发育成熟要有家,有了家就要开始做事业,所以第三步就是要有自己的事业。就是世间工巧业处。
申五、受用境界
次复受用境界,所谓色等若可爱、不可爱。
关键从这步开始,“次复受用境界,所谓色等若可爱、不可爱。受此苦乐,谓由先业因,或由现在缘。随缘所牵,或往五趣,或向涅槃。”问题就来了,你在这个世间上,刚才讲了嘛,你六根六识六尘这些都有活动了,要学事发育成熟要有家,要有事业,你做事业工作的当中受用境界,你就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境界,有些境界,所谓色等,色等的等就包括色声香味触法,就是你面对的世间形形色色的东西。若可爱、不可爱,有些东西让你觉得这个东西好,有些东西让你觉得太讨厌了。有了这个心一升起来问题就大了。就是我上次讲的十二因缘里谈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这受就来了,受缘什么?受缘爱,有可爱不可爱,你就有取舍,有取舍,得不到的我要千方百计,得到的我要藏起来。爱缘取,取缘有,要造新的业力了,人生就这样子的,周而复始的,这个《瑜伽师地论》里头就把二因缘拉长了,就把这个过程说得更详细了。我们刚才说到“次复受用境界,所谓色等若可爱、不可爱”就等于那个地方的受,要开始缘爱了,受缘爱了就要造新的业力了。所以我讲,佛法里头,最大的修行是什么?不是关到这个地方:我在修行啊,我在念阿弥陀佛了,不是的。就是你现前一念起来,能不能觉照到这一念。比如说我们现在听经,你现在眼睛一闭,我这一念在想什么?心里在想什么?想啥?不好讲啊,我也不知道啊,我也没有神通。有可能你什么也不想,这还算好的呢;有的在想:哎哟,水又涨价了,白菜又买不到了……妄想都来了,就是这个时候什么念头都可能纷纷而来。所以我历来强调:在六根对六尘、六识这三个碰到一起的时候,是最好修行的时候,最好修行也是最难的,但是也是最有效果的,就是这一刹那。我们人往往都是:“哎呀,遭了,我又造业了。我昨天那个念头又不好了。”往往是过了以后,才发现不行了。佛法真正的大修行,就是在现前那一念,你能够觉照,你能控制住它,跟开关一样,能够控制住它,就是 “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的触缘受这一刹那,你的感受、觉受控制得住,不要随外形的变化而变化。好看的、不好看的,好听的、不好听的;你随着它一变化,感受一变化,就叫感受上有苦有乐,那就麻烦了,所以四无量心里头,慈悲喜舍的“舍”,为什么叫舍?包括十一善法里叫行舍,对吧?为什么叫行舍,那个“舍”就是平等心,就是那个受起来的时候,你能够觉照色身香味触法犹如梦中事啊,所以你的心境是平和的,知道吧?你不会觉得或好或坏,这些所有的外境你不受影响,你就是神仙,你就是佛。可是我们的凡夫是不容易办到的,那个外境色身香味触法从你身边一过,哎哟,眼睛一亮,耳朵一立,鼻子一吸,嘴巴还要流口水呢。你要控制到那个味蕾不起作用,外面的味道再香,你吃了都是填肚子的,你就对了。你一天到晚,哎哟,这个又咸了;哎呀,这个又淡了;哎呀,你的回锅肉没放郫县豆瓣啊。所以受就是这个样子起来的啊,受一起来,你这些感受一起来,就牵动你的六识,就像狼狗一样,到处呢这个眼睛瞪着,去看好的、吃好的、听好的,那就麻烦了。所以这个修行啊说容易也容易,就是一念,你说多简单。但是你说:“哎呀,这个东西是不好整的。”那是不好整啊,好整都成佛了,还用我们今天这么费事啊?就看你有没有这个信心了。
所以佛法他们问我,说佛法修行最高的原理是什么?我说没有最高的招,就一个字“悟”,觉悟的悟字,就是在六根、六尘、六识相对的一刹那你是悟的,什么叫悟的,就是明白的,不会跟着它转,不会受它干扰,就对了。你说:“哎呀,悟字也很简单嘛!这边一个心,这边一个我。”在哪儿去悟啊?你以为太阳出来了就悟了,不是的,就是明白你自己的心。现在外面什么一会动中禅,一会内观禅,不就是这个原理吗?你不相信你马上眼睛一闭,现前一念,“我的心在哪儿?”外面所有这些动的东西你都在跟着跑,你要能够驾驭住了,你就可以了。所以我们这个地方讲,这些境界现前的时候,就是这些色身香味触法现前的时候,有些是可爱的,有些是不可爱的,一般人的标准和规律都这个样子看。我们自己啊,你的心里头不能有什么可爱的、不可爱的,好的、坏的。有一种分别,你的心就跟着它跑了,一跑了那下面你就掌控不住了,有受就有爱,有爱就有取,有取就有有,有有就有生,有生就有老死,完了,你又来了转一圈,下回又转一圈,完了,所以你生生世世就在那个地方干什么?转圈圈啊,人就是转圈圈啊。
受此苦乐,谓由先业因,或由现在缘。
受用境界至由现在缘者:此如前说,于一切受,或异熟所生,或境界缘生,道理应知。然彼唯说身受,此通一切,是其差别。
就是这些苦乐现前的时候,你要明白,这些苦乐从哪里来的?苦乐也不是实际的,有真正的苦吗?有真正的乐吗?有前生的苦吗?有前生的乐吗?没有!这些苦乐哪里来的,先业因所感的!就是你以前造的业,比如你以前跟他结的有恶缘,两人见了面就是鼓眼睛,你高兴吗?你想我也没惹他,他怎么见了我就像借了谷子还了糠一样的,肯定心里不舒服嘛,这就是随先业所感,就是过去和他结的有恶缘。可是有些人也结的有善缘的,自然亲的,没见过面的,看到你,哎呀,很舒服,这个人挺好,这个人不错,我还想见他,可是人家已经死了。这些苦和乐都是一种情况:先业所感。
还有一种,“或现在缘”,你看佛法是多么的圆满,它并不像外面那些人,哎呀,你呀,你不要努力啊,这些都是命啊,你的半生只有八颗米,你走遍天下 满身啊。有些人把它说是佛法的,这不是佛法,是中国民间的话,你那样讲就是宿命论、固定的啦。佛法讲这些东西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原来的,一个是现在的自己造的。所以这个样子啊才有希望啊,不然就没有希望了,你就等在那儿,反正都是搞好的啦,我就跟着走就是了,那你就完了。所以佛法是积极的,佛法是跟着走还是自己走?也要跟着走也要自己走。跟着佛走自己的路,要这样说!光自己走,掉到沟里面怎么办?所以还要跟着佛走,佛告诉你路,你就跟着他,但是佛不能替你走,还得你自己走,所以佛法是两条腿,两足尊嘛,圆融的嘛,偏于任何一边都不行,所以从这个地方也可以看出来,一是那些苦乐境界由先业所感,还有一个有些就是你自己现在的心造的,就是现在缘。比如,今天去逛商场,我举个简单的。你看,哎呀,这件皮大衣多好啊。一摸,包包里的钱不够。哎呀,又没有存款,怎么办呢?回去就在那儿想,等到下个月发了工资再去买。完了,下个月发工资还有二十天,这二十天你就为这件皮大衣活着了,天天做梦还在想:那件衣服还挂在那儿吗,别人买走了没?我挣得钱够不?哎呀,你的心全部都被它牵着跑了。这个属于什么?这种苦是什么?不是先业感的啦,是自己找的啦,是不是?我举个例子,你完全可以有衣服穿,有买的,买了就有穿的,买不起就算了吗,还天天想,那不就是自己找的吗。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我常讲,你努力了,就行了,干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努力了就行了。努力了,结果有了,自然就该你用的。努力了没有结果,时机不成熟嘛,对不对?你干嘛回去天天盯着它呢?所以我只强调干事情做工作尽心就行。不是不干,是尽心。老实讲,你看今天有几个人干事情是尽心的?你看,两个人要走,一个说:“走吧。”另一个:“不行,我要干一会儿。”一个说:“干嘛啊,那么认真,反正凑合着弄一下就行了呗。”现在都是凑合着弄就不错了。不可以,要尽心!所以我老讲,尽心只为心安。你今天之所以心不安啊,你一天到晚在想,我这个没做那个又没做啊,因为当年没尽心。你只要尽心了,你的心一定是安的。所以学佛法一定是很符合世间的情理的。你不要学得就跟怪胎一样,世间人都觉得你……那就麻烦了。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坐在那儿等,或者一味的宿命论,不可以的。
随缘所牵,或往五趣,或向涅槃。
随缘所牵或往五趣或向涅槃者:谓现已生补特伽罗,由闻非正法故,或先串习力故,于其所得异熟境界二果发起愚痴。由愚痴故,造作诸行,能引后有,乃至成熟,往五趣生。若现法中,从他闻音、如理作意,便于所得异熟境界二果不起愚痴。不愚痴故,不造诸行,不受后有,名向涅槃。缘起义中广释其相。(陵本九卷十二页680、九十三卷一页6989)如是差别,随缘所牵,道理应知。
什么意思呢?这个随缘的缘,就包括善缘、恶缘。如果你是善缘、无漏的缘呢,你就向哪个地方呢?就向涅槃。如果是恶因,或者是有漏的善,往哪儿呢?五趣。为什么是两个呢?恶因到哪个地方?三恶道。可是还有人天乘,有漏的善就到人天乘。诸位要注意,我们讲人道修行很容易,但是还很容易在人里头打圈圈,今天不是提了一个口号叫人间佛教嘛。我跟他们讲,这个人间佛教一定不要搞成人天佛教,知道吗,如果光是强调多做好事……所以今天的人,别人问他:“你信佛吗?”“我信佛,我是皈依的。”“那你怎么修行啊?”“别干坏事就行了呗!”今天大部分不都是这个样子的吗,对不对?都觉得我只要不干坏事,就是合格的佛教徒了。不可以的!当然这个也好啊,你鼓励他们折本打道算了,总比天天干坏事好啊。当然言下按佛法讲,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有了菩提心才能到声闻乘、缘觉乘,有了菩提心才能到菩萨乘和佛乘。佛法是五乘佛法,是一个整体,不仅仅是光是人天乘,不仅仅是停留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不干坏事,多干好事就行了!”所以今天人就讲......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释佛秀往生实录沙弥尼释佛秀,女,六十五岁,俗名王秀武,黑龙江省哈尔滨人,行医为业,终生独身。有一位养女,一位徒弟。二○○四年十一月一日(农历九月十九日),在山东省
净土往生时间:2024-10-22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达真堪布在广西主持火供现场出现罕见瑞像2012年3月,应广西百色师兄对希求正法的渴望,大恩上师达真堪布仁波切在百忙当中,抽出时间前往百色给众生开示佛法。在开示中,大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1. 总论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元朝至顺(元文宗年号,13301333年)庚午年间,浙江西部连年饥荒,当时杭州城中有许多人饿死。于是官府就雇人把这些尸体丢到六和塔后山的大坑中。其中有一个老太婆的尸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三主要道佛教的经典非常的多,如果你现在去寺庙的藏经阁,或者图书馆,佛教的书整个屋子都摆不完。如果你学的是天主教、基督教,事情还好办,也就一本圣经;偏偏你接触的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学习奉献自己,要用智慧去奉献自己,把最美好的自己奉献出去,奉献给你最亲爱的人,奉献给在这个世界跟我们有缘的人,甚至奉献给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喜欢的敌人。这个奉献自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平衡的自在当心和外在的事物互动的过程能够保持平衡,自在才会生起。种种不满足的心、嫉妒的心、傲慢的心,当你有这些心念的时候你就会痛苦啊!是不是?我们现在生活里面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