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禅净密于一体的根本圆满大法——观音大悲法的真实事理和现代意义
释觉明
在几十年佛法修学和讲授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观音大悲法是融禅、净、 密于一体的根本圆满法,如实信、解、行、证这一根本大法,对于破除在禅、 净、密理解和修学上的障碍,提升佛法修证境界,真正发挥佛法在化解现代社 会人生的困缚和冲突,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中的作用,使众生切身感 受到佛法真实智慧和利益,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说观音大悲法门是融禅、净、密于一体的根本圆满法,马上就会遇到这 样两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第一,在汉传佛教中向来都是以明心见性为宗旨的禅 宗,以往生净土为宗旨的净宗为佛法修学的根本法,以持诵大悲咒为主要内 容的大悲法,虽在佛门课诵和佛事活动中经常用到,但它只被看作一种附带性 的法事,在禅、净学人的修学中并不具有主修功课的地位,也未形成象禅宗和 净宗那样法门特点鲜明且修学事理完备的传承系统,怎么能说观音大悲法是融 通禅、净、密的根本圆满法呢?第二,以《毗卢遮那成佛经》、《金刚顶经》 等为依的唐密,经金刚智、不空、一行、慧果等金刚上师短暂传承后,在汉地 佛教中久以失传,以《大悲心陀罗尼经》为依的观音大悲法虽属密法,但未形 成一个象藏密和唐密那样具有完备密宗仪轨和传承法系,可以与唐密、藏密并 列的独立密教宗派,历史上也未出现可以与唐密、藏密、禅宗、净宗历代祖师 相提并论的大悲法门宗师,怎么可以说观音大悲法是一个融通禅、净、密的根 本圆满法昵?
对这些疑问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作出回答。一是观音大悲法所依经教义理。 二是著名禅、净宗师的修学实践和真切教诫。三是我们自身的修学效验,特别 是观音大悲法在化解现代社会人生困惑和冲突上,融会禅、净、密修学方法的 优长于一体的时代效验。
第一,观音大悲法所依经教义理。观音大悲法门是以《千手干眼观世音菩 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为主要经典依据的密法,这一密法经四明尊 者法智大师结合汉地佛法修学实际,整理出事理仪轨完备严密的《大悲仟法》 后,便成为与《普门品》、《心经》和禅、净、密所依各经典要义融会贸通,适 应天台、禅宗、净宗等各宗学人修学的根本圆满大法。法智大师《大悲仟法》 这一观音大悲法门,以持诵大悲咒为密行,以开本见知为法眼,以往生净土为 依归,在修持方法上将拜仟、持咒、禅观、执持观音和弥陀圣号巧妙融合,这 不实实在在的是融禅、净、密于一体的根本圆满大法吗?法智大师《大悲仟法》 融禅、净、密于一体的根本圆满大法的特点,不仅妙契《大悲心陀罗尼经》的 本意,而且妙契如来全部经教的真实意,妙契如来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这一 大事因缘。《大悲心陀罗尼经》明确开示,大悲心咒的真实形藐状相是"大慈悲 心"、"平等心"、"无染著心"、"无上著提心"等十种心,这不就明确告诉我们 大悲咒正是真禅、真净土、真三密相应吗,不就是诸经教所开示,诸宗修学所 共同信受奉行和求证的诸法实相、中道第一义蹄吗?一心正念大悲咒而无杂念 的大悲正修,不就是一心参禅、一心持名吗?而且 《大悲心陀罗尼经》明确要 求持咒行人,要执持弥陀和观音圣号,“专称名号,获一切福,灭一切罪。命终 往生阿弥陀佛国,《大悲心陀罗尼经》和大悲咒融通禅、净、密各宗经典义理 和事修真实旨趣的圆妙处,也正是佛法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切法还归于一法,一门就是普门,普门本是一门的圆妙处。精通教、禅、净 并身为净宗第九代祖师的藕益大师诚告世人,观音大悲法乃“佛祖秘要,万法 总持”“大悲传秘印”,这剖心沥血之名言警句,合盘道出了观音大悲法圆融 禅、净、密,密传佛心印的真理。
第二,禅、净宗师的修证实践和真诚教诫。从藕益大师和印光大师的实际 修证历程和真诚教诫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观音大悲法是融通禅、净、密的 根本圆满大法的真实内涵和深刻意义。藕益大师精通教典,是于禅有悟,于净 有成的佛学大成就者,他不仅彻底道破观音大悲法乃佛教修证根本大法的真理, 而且身体力行,深修大悲,以自身行持彰显大悲法是根本圆满大法,彰显大悲 法对破除诸恶障,深入如来藏,成就禅、净、密的甚深功效。他称赞《大悲忏 法》说:“大悲三昧,含灵本具”“文字性空,演妙章句。如法诵持,糜不感赴。 四明行仪,万古流布。久而失真,吾为此惧。”“禅侣熏修,勿令老逸”“行愿相 资,同归净域”,他称赞传授大悲法的四明尊者:“教观久失堕,佛子乃再来, 法界何次第,片语如声雷”“唯心亦唯色,至理从此开,大悲传秘印,指要剖迷 胎,一喝悟直院,机用非按排,中兴集大成,万古犹堪怀。”(《灵峰宗论》)大 师从心地中流淌出的这真语、实语,将观音大悲法乃融通禅、净、密的根本圆 满大法的真实义理和绝妙功效和盘托出。同时大师关于“四明行仪,万古流布” “中兴集大成,万古犹堪怀”的告诫,也明示今天的学人,观音大悲法是佛门 前贤古德代代相传,万古不移的根本大法,历久弥珍的佛法慧命。只是《大悲 忏法》的法本在传承过程中因出现文字表述上的“久而失真”的遮弊,才造成 后世学人不识观音大悲法庐山真面目,把这个根本圆满大法只看作附带方法的 迷误。
藕益大师在自述自己修学心路历程时说:“智旭自惟障缘深厚,慧力衰微, 行浊言清,始勤终惰,负生我重恩,背慈尊明诲。四十八愿,仅托空言;一十 二求,罔希实果。悠悠岁月,病与业俱增;罔罔胸怀,志与形并迈。扪心扼腕, 惊虑凄神。重策旧图,思收新益。”“敬对三宝大悲菩萨,燃香十柱,结七七坛, 谨服水斋,至心持大悲圆满神咒十万八千,以此功德,必求加被。愿从今去, 戒根永净,遮性无亏,定慧齐彰,寂用自在,三途息苦,九品莲敷,共睹须弥 毫相,同圆法界藏身。” (《灵峰宗论》)藕益大师在自己修学历程中以观音大 悲法融通禅、净、密,破除禅、净、密修学中的障碍,成就禅、净、密修学果 德的实修经验,实在值得当今佛法学人,深长思考。
印光大师乃净宗第十三代祖师,其最大特点是专修专宏净土,对妄求神通 的密法学人,执理废事的口头禅,严厉呵斥,毫不留情。一些无知者据此以为 印光大师排斥修禅和修密,将净土与禅、密对立起来。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 解。印光大师生平最佩服者乃藕益大师,其佛法见地和行持在根本处与藕益大 师甚为相合,印祖很少谈禅,但其发明心性的见地却与大悟者无异,印祖很少 谈密,但他在晚年亲述自己实修真实情况时,却明确写道;“每日量已之力,念 佛并持大悲咒,以为自利利他之据。”(《印光大师永恩集》),在谈到持大悲咒对 扫除修净土的障碍,带动和保障净宗学人念佛和往生净土的功效时说,大悲香 灰“纵死服之,亦能神识清明,正念往生,若不至死,则可速愈。”(《印光法师 文钞三编卷三》),印光法师晚年教育学人念观音圣号和大悲咒,以成就净业的 教导,更是所在多有,言真意切。印祖在对观音大悲法的理解和行持上,与四 明尊者和藕益大师传承的“佛祖秘印”一脉相承。
第三,从化解现代人生困缚和冲突的实际效验与我们自身修学实际上,体 查观音大悲法是根本圆满大法的深刻内含和时代意义。佛法修学和传播的要义 在契理契机。“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我们说观音大悲法是根本圆满大法, 就是因为这个大法是妙契现代生活境域的时节因缘,提升现代学人修证境界, 化解社会生活各层面的矛盾和冲突的“甘露好雨”。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都不同程度地经历着物欲与信仰的矛盾乃至冲突 的困绕,满足物欲需求的活动与满足信仰要求的活动,这现实生命活动的两个 方面,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又却处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和自 相矛盾状态中,只求物欲满足,必落信仰失落和精神空虚之困,只求理想信仰 而脱离物质生活基础,必落生存危机之困,且信仰也会落空,物欲与信仰同求, 则会落入物欲与信仰的自相矛盾。现代人生命历程中的这种二元对立和自相矛 盾,乃是哲学世界观上可用实证科学认知的形而下之事物,与不能用实证科学 认知的形而上之本体的二元对立和自相矛盾,在现代社会人生中的具体体现。 人的生命活动和现实世界,之所以会被割裂为物欲与信仰、形下与形上两个二 元对立和自相矛盾的孤立片面的生命和世界,之所以会陷入无根无本的片面生 命的苦恼煎熬中,是因为没有发现和认同克服二元对立的本来完整的真实世界 和人生,没有发现和认同克服二元对立“意识”能力的真实智慧。佛法的中道 第一义谛,就是克服形而下之事物与形而上之本体二元对立、克服物欲与信仰 二元对立、克服满足物质需求的活动与满足信仰需求的活动的对立,扫除一切 二元对立和妄想执着对世界人生的困缚和污染,而开示出的本来完美圆满的世 界人生真相,是把握世界人生真相的真实智慧。佛法的中道第一义谛是破除形 而上与形而下、天理与人欲两边执著的“形而中”。从佛法中道第一义谛中引伸 出“形而中”的理念,对于克服形而上与形而下,物欲与信仰的二元对立给人 们的世界观和现实生命活动带来的冲突和困惑,使人们从执着形上与形下两边 的困苦生命状态,进入“形而中”的真实生命状态,具有很强的时代针对性。 但是,在实际修学上破除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对立和偏执,却并非易事。宋 明理学把佛法“心性”之“理”,引入儒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强调悟理而忽略事修,从人生修学上把形而上与形而下、天理与人欲、理与事 对立起来。这种思想也影响到佛教禅、净学人的修学理论和实践。印光法师对 这种理、事对立,执理废事的修学偏向提出尖锐批评。他在给慧森居士的信中 说:“学说之误人,只在最初几希之间,其后之结果则便无法可收拾矣,宋儒窃 取佛教理性道理,而不知理性由事修而为成始成终之据,以故拨因果报应及生 死轮迥,致成今日之灭绝伦理之世道也。汝于佛学颇有见处,对于初机不先以 事修为事,而以第一义谛为训,其错亦莫能喻焉。……若完全不按事说,专按 第一义说,俾上焉者虽悟深理,不务实修,下焉者便成肆无忌惮之狂徒矣。……, 今之人通害执理废事之病,你又从而导之,其祸可有底极。”(《印公遗墨》)印 光大师对执理废事之病的批评,切中时弊,发人深省。但有人又误解大师本意, 陷入执着事相,排斥悟理的偏向,这种事、理二分,死于形而上之“理”与形 而下之事修两边的修学偏向,往往体现在禅与净的纷争和对立中,体现在一些 修禅者把禅误解为排斥净土之空禅,把净误解为排斥禅观之事相等片面见地和 修持上。这种见地和修持,只会助长形而上与形而下、物欲与信仰、天理与人 欲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二元对立和执着,无助于化解现代人的生命困缚和精神 苦恼。
观音大悲法这一融通禅、净、密于一体的根本大法,对于克服佛法见地和 修学上禅与净的对立和纷争,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化解形而上与形而下、物 欲与信仰等精神和生命困缚十分应机。大悲心陀罗尼神妙章句的突出特点,则 是即文字而性空,即性空而文字,即音声而心性,即心性而音声,即密而禅, 即密而净,空有不二,禅、净、密一体,事与理一如,当体即融通形而上之“理” 和形而下之“事”的诸法实相——吾人生命真相、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禅也 如是,净也如是,密也如是。我们正在持诵大悲咒时不起妄想分别,就与诸法 实相相应,与大悲观音相应,与自己生命真相相应,与禅、净、密相应,就脱 离形而上与形而下二元对立片面生命状态的困缚,进入与大悲观音相应的真实 生命境界。大悲学人正念大悲咒时而无杂念污染的清净大悲音,正是“上与诸 佛同一慈力,下与众生同一悲仰”的心佛众生同体观音大悲心,同体观音大悲 身,诸佛真实法性身,与此真实生命境界相应,再觅形上与形下对立,再觅片 面生命困缚和苦恼,再觅禅、净、密分别,则了不可得也。
在现代佛法教学中,需面对的一个现实情况是,现代人大都很重视现世的 实利实效,重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大悲法门的特点就是,具有去病除灾 的显著功效,把惠于众生世间利益与惠于众生开佛知见的出世间利益融为一体, 这对于增强佛法对众生的吸引力,增强众生对佛法的修学兴趣和动力,有非常 重要的作用。我在讲授大悲法门的实践中,对此有很深的感受,亲眼看到一些 居士念大悲咒和观音圣号而除去身心病患,因除去身心病患而增强修学信心, 因信心精进而开发正知正见的生动事例。
从我自己几十年的实际修学过程,和近些年在天钟禅院领众修学的实际体 会看,不断深入地理解观音大悲法是融禅、净、密于一体的根本大法的深刻内 涵和重要意义,把修观音大悲法与参禅和修净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精修大悲 法破除参禅和修净过程中的障碍,确有增进修禅和修净功夫的效验;而参禅有 悟,“知见无见”的正见开发,对于增进持咒和持名功夫确有大益;求生净土的 信念真切,则禅修和持咒更感脚踏实地,修学有归宿。禅、净、密即一而三, 即三而一,分别执着,则互损,圆解圆修,则互利。正是在此修学体会基础上, 天钟禅院形成了“死参禅,硬持咒,导归净土”的十字修学纲领。修学者可根 据自己根机和兴趣,各有侧重。当然以上见解和修学纲领,只是自己的一家之 言,自己的一些修学体会。诚恳希望各宗大德批评指正。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编者按:自古以来,世人对佛教有很多误解。有些因为不懂佛教名相,望文生义,理解不当乃至南辕北辙,却以为这就是佛教;有些因为门户之见太深,不肯虚心理解佛教文化,也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给青年佛教徒的四点建议弘一法师开示今天所要和诸位谈的,共有四项:一是惜福,二是习劳,三是持戒,四是自尊,都是青年佛徒应该注意的。一、惜福“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惜福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就是净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师也是这样。有人送他白木耳等补品,他自己总不愿意吃,转送到观宗寺去供养谛闲法师。别人问他:“法师!你为什么不吃好的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沉痾能愈比丘尼观愿,福建海澄人,其父为民国先烈,曾殉国难于广州。观愿在九华山出家,后居澳门。壬申到厦门学习戒律,次年即患胃病,食粥不满一盂,缠绵半载,历尽痛苦,中西药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大师为近代之高僧,众所钦仰。其一生之盛德,非短时间所能叙述。今先略述大师之生平,次略举盛德四端,仅能于大师种种盛德中,粗陈其少分而已。一、略述大师之生平大师为陕西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弘一法师:如何改习惯?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者。常人对于不善之习惯,而略称之曰习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弘一大师著戊寅三月讲于温陵大开元寺自今日始,讲三日,先说此次讲经之方法。心经虽仅二百余字,摄全部佛法。讲非数日,一二月,至少须一年。今讲三日,岂能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1. 总论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