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观清法师:关于真谛三藏

更多文章 2020-06-15

星云大师的生死禅观

妙功

提要

佛教主张「人从死来,死从生来」,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心有生住异灭,生死如时钟,循环不已。星云大师历经战争洗礼,多次生死边缘冶炼,故论其生死禅观,以「人间性」为首要,他说:「人间佛教是拥抱生命的佛教,解决生死的佛教,落实生活的佛教。生命是人间的体,生死是人间的相,生活是人间的用;体、相、用要俱全,这是佛教对人间的一个看法。」本文研究范围分六章节论述:一、前言。二、从观念的推广面来看,大师呼吁先了生后度死,阐扬人间佛教的生死禅观,鼓励「自觉」超越生死。三、从生死体验的实践面来看,数次亲历大手术、弘法路上生死交战,仍洒脱自如,佛性自在,活用佛法。四、从中道实证的无生无死来看,将「生死一如」禅观融入生活,以「无」的机用实证,五无一体,其禅心大智蔚为现代禅门一大泰斗。五、弘扬同体共生,平等生死禅观,更以「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出世愿心,来做入世生死事业;望眼全球,观今台湾,大师「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同体共生的胸怀,备受尊崇。六、结论,其倡导的生死禅观教人打破我执,证得「无我、无住、无生」的境界,体悟现生安乐,真正解脱自在。大师是一位生死思想指引的大导师,相信将有更多学者愈加重视及投入研究。 关键词:人间性、自觉、生死一如、无、同体共生

【目次】

一、前言

二、从观念的推广面来看

(一)先了生,后脱死的人间性

(二)人间佛教的生死禅观

1.生命教育的宣扬-人间的体

2.生死一念的转化-人间的相

3.实践觉观的生活-人间的用

三、从生死体验的实践面来看

(一)无畏病痛生死,弘法第一

(二)坚定信仰,佛力加被

(三)佛性自在,随缘活用佛法

四、从中道实证的无生无死来看

(一)生死一如的大禅师-无生无死

(二)「无」的大机大用-五无一体

五、弘扬同体共生,平等生死禅观

六、结论

一、前言

佛教主张「人从死来,死从生来」,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心有生住异灭,生死如时钟,循环不已。尤其二十一世纪,全球除了精神恐慌外,不论是天灾人祸、文明病、自杀、意外乱杀、癌症或战争冲突所引起的死亡恐慌将愈来愈炽,种种猝不及防的生死遽变,让人类不断面临生死问题。

西方的死亡学在二十世纪初就已提出;已故旅美学者傅伟勋教授通过自身罹癌的生死体验,于1993年出版相关生死学著作,探讨现代人死亡问题的精神超克,以及生死的终极意义。 ;台湾余德慧教授也投入生死学研究十几年之久,于1992年与杨国枢教授在台大首开「生死学」课程, 2000年又在慈济大学重开此门课程,「目的是透过较宽广的觉知,明白人的存在并不是只有自我的存在,还包括其他的存在方式。……尤其在死亡的必要性底下,人类如何看穿自我心智庞大的遮幕,让我们得以直直透视到以死为生的存在方式,可说是生死学最大的要求。」 而佛光山创办南华大学,所开设的生死学系及期刊,也使各方学界不断探究诠释生死迷思。但人类终究无法避免面对个人生死问题的困惑,乃至一切众生的生死事件,例如九二一大地震、美国九一一事件、台湾历年来的台风或土石流,沉埋了不少生命,常常是亡者不冥,生者戚戚。

笔者从小到大,见过数次生死无常,甚至面对亡父医疗遽死而亲见臭皮囊的解剖,对生命的冲击转折产生探讨的兴趣。2005年参与编辑家师《人间佛教系列》十册大着,《缘起与还灭
#8231;生死篇》令笔者有更深的领悟。盱观星云大师弘法时历次生死牢的诬陷、数度生死手术,仍然无惧无畏,毅然挺拔,继续以文弘法,举目望今,群起效尤又有何几,加诸笔者近年亦面对生死之疾,多有体验,促使笔者愈益萌发研究大师生死禅观的动机。

星云大师出身禅门又历经战争洗礼,多次生死边缘冶炼体证,故论其生死禅观,以「人间性」为首要。大师开宗明义说:「人间佛教是拥抱生命的佛教,是解决生死的佛教,是落实生活的佛教。」 并说「生命是人间的体,生死是人间的相,生活是人间的用;体、相、用要俱全,这是佛教对人间的一个看法。」 故本文研究范围以大师的生死思想及行谊来探讨,兹就前言、观念的推广面来看、生死体验的实践面来看、中道实证的无生无死来看、弘扬同体共生,平等生死禅观、结论等六章节分别论述。主要阐明有四:第一、从他早年不作赶经忏僧,呼吁「度生重于度死」、先了生后度死的观念,讲述佛教就是一门生死学,宣扬「生命、生死、生活」教育 的人间性,其人间佛教的生死禅观,在鼓励「自觉」以超越生死。第二、他数次亲历大手术、弘法路上生死交战,仍洒脱自如,佛性自在,随缘活用佛法。第三、大师将「生死一如」禅观融入生活,无惧无畏,以「无」的机用与实证,五无一体,教导大众超脱观念的生死、执着色身的生死,其超然的禅心及大智,蔚为现代禅门一大泰斗。第四、慈悲看待「有情无情,同圆种智」的平等性,发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力量拯救地球一切众生,更以「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出世愿心,来做入世生死事业。

人生的舞台上,遑论富贵贫贱,人只要一出生就朝着共同的桎梏「死亡」而迈进,

本文探讨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真正了解佛教如何解读生死内涵,并综观大师的生死体验及坦然超脱,以及生死教育的宣扬,期使修行者更能健全身心,无畏死亡,观生、观死的无常,体现生命永恒的意义及无我的超脱。把握生命当下,现世安乐安住,推己及人,自利利他,全世界都具有同体共生的生死禅观,化世益人。

二、从观念的推广面来看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历代禅师也以「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见」来验证禅人念头生死的功夫。佛教的生死观起源于释迦牟尼佛,看到人间生老病死之苦,悲心寻求生命的实相及解脱之道。所以大师认为解脱生死的根本烦恼,本来就是佛教最终的目标;佛教非常正视生死问题,佛教其实就是一门生死学。

本章节分别从大师呼吁「先了生,后脱死的人间性」以及「人间佛教的生死禅观」,就生命、生死、生活的体相用三面向加以论述。

(一)先了生,后脱死的人间性

人类因为无明烦恼,堕入生死轮回,佛教讲「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经典里也将死亡分为四种:寿尽而死、福尽而死、意外而死、自如而死。由此,死有多端诸态,让人无法掌控这盘生死棋局。

中国传统的佛教,诵经、佛事都是重死不重生,失去佛陀本来的教化性、现代佛教的人间性,大师早年从不作赶经忏僧,更认为年纪轻轻的僧人,还没度众就要了生脱死,是错误的观念 。因此,尽管大师提倡的人间佛教也重视「了生脱死」,但在了生脱死之前,先要把生活的问题解决,才能达到真正的了生脱死之境。

所以大师提出「真正的佛法就是人间先度生后度死的佛教。」 ,并一再强调佛教应该人间化 ,由此可见,了生脱死并不是逃避现实生活,而是要在日常里作「身心净化」的功夫及心灵的提升。2004年12月25日大师在国父纪念馆讲说〈佛教的生死学〉时,对「了生脱死」 作了浅显明确的诠释,当下要活得自在,无惧生死,并指引光明之路。

大师透澈佛理,让我们省思:死亡始终伴随人的左右,生是生命,死也是生命,生死其实一体为二,人人必须通过死亡禅思,超越死亡,才能克服对生命的恐惧及执着。人人都有一个不生不死的生命,那就是「自性、佛性」,也是我们的真心 。色身是外相,佛性、真心是我们的本体,修行生死禅观是妙用。所以,从本体—外相—妙用,培养先了生,后脱死的观念,在社会群体的互动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二)人间佛教的生死禅观

1.生命教育的宣扬-人间的体

人类之所以存在,生命是最基本的条件,个体身心灵的发展与社会群体具有共生的实质意义,从生老病死的历程中,以及面对无数的苦难折磨时,我们必须不断学习、练习对生命「欣赏、爱惜、尊重、包容」的胸襟气度,而星云大师尤其注重人际之间的尊重包容。

长期以来,大师对生命教育总是积极的推动,并且希望大家能升华、发挥个人的力量,为人间留下贡献 ,且强调:「真正的生命是心,这是死不了的。」 这句话讲的就是人间的体,所以「体大就是生命,如果万物没有生命,就没有作用了。」 本体要如虚空之大并发挥作用,才能发扬生命价值。生命是心,不但是大师自己的写照,也是他躬身励行的,以慈悲心、平等心、同体心、救度心,广之于十方法界一切有情无情的众生 。

大师是以佛法的角度来观照大我的环境 ,他非常重视生命之间的同体共生,不论是植物动物、花草树木、山河大地,他都真诚的展现出宗教家伟大无私的思想情操,以小我的生命融入大我的生命,成就大事。甚至慈示: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印行丰子恺的《护生画集》教材,让国小儿童认知学习生命教育;2004年春节花艺展首度特设素食动物园区,教育世人、儿童爱护生命。更多次于佛学讲座、全国教师生命教育研习营、校园座谈里宣扬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大师一生具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胸怀,心系众生离苦得乐的大慈大悲,更以「回小向大,回自向他」 ,对生命作更深层的升华意识。众生无边誓愿度,是人间佛教度众最重要的一环,大师尽他生命的力量,希望所有一切众生都能了解生命的真谛与可贵性,倡导「回向」功德就是生命体的扩大,乃至生命共同体的延续及维护。

2.生死一念的转化-人间的相

人类会害怕死亡,是因为想要拥有更长的生命力量,主导生死的因素有二:愿力及业力。孔子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生命与死亡的意识是人类内心世界最深层的纠缠,人类大都求生避死,鲜少视死如生、视生如死。

在2003年8月的「全国教师生命教育研习营」中,大师回答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迷惑:

生命本来就没有所谓的起源、终始,生命只是随着因缘而有所变化,随着我们的业力而相续不断,因此只要我们对佛教的缘起性空、三法印、业识、因果等义理能通达明白,则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即不问自明了。

生与死是因缘法,上至总统下至百姓无一幸免,就连佛陀也不能避免为众生而生,为众生而灭 的示现,我们更应正思生死之本源。大师也明白指出,有宗教信仰的人能增加智慧与力量 ,但因为人类执着色身的相貌,怕老怕死,大师不得不以佛经里的六种譬喻 ,权巧浅显的诠释,破除生死相,说人要经过千生万死才会成长 ,让人释放对死亡的紧绷心态。大师甚至用房子、机器 、念珠 、冰水 等隐喻,形容生死的递变轮转,而且声称「生死是十分美好的」,引人对生死感觉反而有美丽的憧憬,消除恐惧的心理。

然而,不论一国之君或平民百姓、四季花草,即使身分地位不同、生态有异,但生死的冲击性是平等的 ,我们每天必须面对死就是生,生就是死的轮回戏码,所以要修生死禅,就要了解生与死的轮回性。为帮助人们对死亡迷惑的转念,大师以瓜豆般来形容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只是循环的转换,要懂得生死泰然 。

大师一直强调生死是美好的,是欢喜的,那是因为他对生死一念的转化,已经到了炉火纯菁之境,这也是他希望人们能自我不断训练养成,以自觉教育的心念来转化畏死的惊颤,而这自觉教育是建立在「佛法」 上的。正因为大师看透、勘破「相大」的生死,他就如同佛陀的再世般,慈心悲愿的要让众生都能从心念上断绝我执,真正的了生脱死。

3.实践觉观的生活-人间的用

大师说:「生命是一种活着的、会动的、会生长的,有生机、有用的东西,假如没有『用』,就没有生命力了。」 这就是大师所谓「生活是人间的用」、「用大是生活」的实际意涵,他的呼吁贵在身体力行的实践,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更重视以「自觉」来实行这活的大用。

觉,是觉知、觉观、觉悟,禅人、行者要开悟证果都要靠「自觉」 ,生死禅更不例外,自觉觉他 、觉行圆满。故大师认为「自觉是一条趋向自我解脱的道路」 :

但人心沉沦,贪瞋痴慢疑的恶习难以去除,世人心念上的生死之差比肉体的外相生死来得危殆 ,大师慈心悲愿地恳切唤醒人心觉悟,要建立人间净土 。我们看到大师的老婆心切,「人间性格」完全呈显在他的思想言语中,并且将生死觉观及人间大用,展现实践在日常生活中。譬如:1976年佛光山首办「老年夏令营」,给予老人佛法滋润,重建信心,各别分院开办长青班,也是要照顾教育老年人的身心,净化心灵,种植善因,为来生创造善果。另外,大师提倡人生礼仪,希望引导社会人士不要等到往生时才想到佛教,「生」时更需要佛教。

透过大师入世的生活,出世的思想,我们更清楚看出他无私无我,追求举世和平的境界。 入世就是提起,出世就是放下,提起与放下,这必须在生活中有「觉观、觉照力」,此即是「用大」的基点。大师能将佛教事业活用起来,是因为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菩萨心,也因为有「觉」才能以禅心、禅观、禅定的力量发挥广大的效用。基此,他也教导人面对生死,能学习提起,学习放下。 世间的功名、金钱、爱情,还有什么比生死来得更让人须要思考「提起、放下」的重要性,因此,生死禅观可以说就是将「提起、放下」这四个字作为生活之大用。

三、从生死体验的实践面来看

生死可谓是阴阳一体的转换,就好比日出日落、白天黑夜、光明幽晦,无时无刻都在轮转,意念的生灭也是如此,若能历经「大死一番而后生」的体验,自然会展现豁朗的风光,乐生乐死,与天地共荣。大师就是「死而后生」的体证者,我们可从他「无畏病痛生死、信仰坚定、佛性自在」三点,见诸随缘达观,不为私我,不为个人,利生度众不曾稍歇,处处以弘法为第一,实践生活佛法化的恒心毅力,当可作为后世修行者磊落膜随的典范。

(一)无畏病痛生死,弘法第一

大师一生为教忘躯、为法忘我,一直是他对大众最好的无言身教。即使年轻时面临病痛的折腾,他仍不慌不乱 ,处变不惊,泰然自若。

大师动过几次大手术,有一次开心脏,医生问他怕不怕死?他不落语言陷阱:「不是那么怕死,怕痛。」回到加护病房,医生问他痛不痛?他笑答:「好舒服!」大师的智慧如此幽默,在他弘法的每一天都要承载许多大事,住院休息让他感到悠闲快乐!其实,令他最快乐的应该是为佛教事业及弘法利生不断的奉献,尤其长年来,他一直为海峡两岸的和平共荣努力以赴 ,这也是大师为国家社会甚具远瞻性的生死禅观。

多次走过生死边缘,有人好奇请教大师关于濒临生死的经验,大师平淡的回答:

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一直在练习死亡来临时如何处理。不过,我多少年来,对这个世间不贪不求,什么东西都不是我的,什么东西也都能随缘。死亡最怕的就是有牵挂,舍不得死,…。另外就是对于死亡后境况的害怕。于是我就慢慢预习死亡后的情况,这样的练习,我自觉对于死亡就不是那样罣碍了。

大师有几次核磁共振的体验,进入一个密闭式的箱子,他觉得像一口棺材,没有光,没有声音,如同入灭,出来又升华了,体验到死亡是开始,生是未来 的缘起法则。甚至有人深怕大师圆寂后,佛光山怎么办?他却从不担心,因为他已经为佛光山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 。其实,在大师的心中,只要佛法能弘扬,个人生死何足挂怀?

大师对于病痛、生老病死,随缘应对,心中泰然安稳,置生死于度外,反而能安住一处,笔者认为,这就是《佛遗教经》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的最佳印证!

(二)信仰坚定,佛力加被

身为宗教家的大师,自幼受到佛法的熏习及滋润,以及丛林生活中苦行的磨炼、生命的焠炼,长养了处变不惊的态度。在他弘法之路多次遭遇生死劫难,从他二十一岁青壮之年就因国共之战开始面对生死交煎,乃至耄耋之龄受尽病痛之累,始终抱持出家人的本色,不卑不亢,面不改色,度过难关,除了幼年得自外婆的善加教导,养成他面对死亡,从不惊慌 外,当然与他信仰坚定,仰仗佛力加被有关。

大师深深感到「千生万死」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回顾大师以八岁小小年纪,曾在寒天冻地里掉进冰窟而侥幸存活;中日战争、南京大屠杀的恐怖时期,躺在死人堆里假装死尸以逃过一劫;出家之后,纵使十七岁曾染患疟疾、二十岁时全身长脓,以及在大陆与台湾,前后数次惨遭诬陷「匪谍、间谍」罪名导致牢狱之灾,种种生命无常的体验、死里逃生的经历,都没有使他恐惧死亡,退失出家人的道心,反而一次又一次长养对佛教的信心 。

综上可知,当大师面对千生万死的时刻,总是安然逃过折磨,是因为他对佛教的信心,坚定信仰,始终秉持「佛力不可思议」,一生坚信「有佛法,就有办法」,即使在生命垂危之际,端赖佛力加被,也都能幸免于难。

(三)佛性自在,随缘活用佛法

大师是一位深解佛法妙用的人,对生死的体验可说已经到达随缘放旷、海阔天空 的境界,这佛性的显现,飘然洒脱的从容态度,也是由于长年参禅念佛的修行体验累积而显的。早在他十五、六岁时为磨练修行尝试过午不食 ,就有所体悟,而宜兰的佛七,让他更体证到物我两忘、时空俱泯的境界 ,从正念,念到无念,从无念,念到无我,天地万物都为之一空 。

大师的佛性源自于信仰 坚定,长期以来一直主张「禅净双修」,可以说就是修生死禅观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径。大师也欣羡古德面对死亡时,潇洒自如、从容往生的态度,以及超越生死的示现。笔者认为,大师其实也是向往如此安详自在,不生不灭涅槃之境。

事实上,大师向来对生死是以「直下承担」的禅心来观照,而且有他独特的看法,常以睡觉、休息来观照生死,醒来就是生就提起,睡了就是死就放下。麻天祥认为大师「面对死亡的超然,使他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了更多的平易。」 麻教授所讲的「平易」,其实就是「平常心」。平常心是道 ,正是禅门修行生命观、生死观、生活观有力的体证,而非只是一句训语。平常心既是佛性,也是真心,亦即法身自性,它可以横遍十方,竖穷三际 。

大师是个大智大觉者,自有他「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心境及见地,我们可以肯定,大师不仅体证了佛性自在,达到无我之境,而且将之发扬,活用得宜。「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就是佛性的活用,这也彰显大师在来去、行住坐卧之间,将生死随缘提起、随时放下,以毫不牵挂的平常心,活用在利生的事业上,并且未曾放弃写作,继续「以文弘法」。

大师一生不为自己了生脱死,不为自己求安乐,只为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他始终抱着「出世心,入世业」的精神,以无边无量的悲智愿行,从事救度众生的事业,净化人心,以「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权巧方便,随缘活用,为生命、为佛法写下历史。

四、从中道实证的无生无死来看

中国佛教的禅法融入现实生活中,日常作务、行住坐卧,无一不是道,由迷返觉,也不过是弹指之间。前述平常心是道,正是禅门修行生命观、生死观、生活观有力的体证,其实也是中道观的境地。大师对「中道」赋予一种新的注解:「中道就是能量,…能量就是佛性…。」 因此,我们就「生死一如」、「无的大机大用」二方面来看大师的实证,如何处于无生无死的超脱境界,将「无」的能量、佛性发挥极致,机宜活用。

(一)生死一如的大禅师-无生无死

佛陀夜暏明星而证悟缘生缘灭的真理,就是解脱生死的法门,所以佛陀遨游在生死一如的法界性海中。大师是一个懂得随机、随缘活用佛法的性情中人,对生不贪死不畏 没有对待性,非常自在 ,若非禅定功夫之深,怎能自由解脱,如如不二 呢!所以他深深体悟「生死由它、生死自如」 ,不为生死挂碍的自在心,以现代社会的修行来看,无庸置疑,他当是一位大禅师,也教示很多参禅的方法,其中一法就是修行「生死一如」 的禅法。

大师对生死的态度一直抱着超然的中道立场 ,「棺材里的人,从有为法的体相上说,有生有死,若从无为法的自性说,就无生无死。人的身体可死,佛性却不会死呀!」 从年轻到中老体证了「无生无死」的生死禅,使他一再为世人解迷开悟。不论客观与主观,我们从大师的思想言论及中道实证中可以确定,识得自性,即脱生死,他和佛陀一样,是大觉悟者,「识得生死便是佛,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 。

也就是说,大师「无生无死」的境界是源自于佛陀教说的「因缘法」 ,所以才提醒我们要观照缘起,体会生死一如的真谛 。而且大师将死亡推向淋漓尽致、宽广无边的层次,以「欢喜含笑而去」、「怀抱希望而死」 的心量,臻达如如不二的境界。

就因为大师证悟到「无生无死」,一点也不畏惧死亡,反而继续柱杖云游、著书立说,照样弘扬佛法。他一再强调「生何足为喜,死何足为悲」,其实就是在印证佛经所言「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缘生缘灭,生灭不二;生死不二、生死一如,不生不死,即是中道的生死禅观。我们也看到他一贯「生死不二」 的启示,如实面对生死本来面目,乃是因缘所生法,假相亦是真相,真相亦是假相。

大师从参禅念佛中,体悟到有无一如,生死不离二边,加上本身数度生死边缘的化险为夷,可说都是在「无人无我」、「无念无心」、「心无二用」之下体证而来,我们也就更确定他了悟生死一如的禅观着重在于「无」的修为,其累积深藏的定力,以及超然的禅心及大智,不为生死所动,更蔚为现代禅门一大泰斗。

(二)「无」的大机大用-五无一体

星云大师常说他是「以无为有」的人。无,是因为他心中有大悲愿,所以无事不成。高希均教授称赞大师是「推动人间佛教第一人,具有无私的生命力。」 笔者认为:因为大师的「无私」、「无我」,才能「无心」--「无住而住」,「无念而念」,「无相而相」,做大我之事。

大师最会运用这「无」 字禅,大机大用,作育人才:「无,并不是叫我们糊涂,无心是大智若愚,无心里面,自有更大的智慧包容一切。」 禅是自然,自然是因为空无 ,虚空能容能大,也是因为「无」。

大师重视「无」的修为,乃源于六祖惠能的三无法门「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所以能随缘不变,随遇而安,于相离相,于念无念 ,无住而住,大慈大悲广摄一切众生。由此可知,生活中以无念对治生死交缠的不舍,化有念而无念,没有生死的对立,自无罣碍。

其次,大师的无相思维,是从《金刚经》的「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来观照的。面对生与死,要达到「无相」,就须先修「无念」,念头上没有生死对立,自然「无住」、「无心」,无心即「无生灭心」,「无心」自然「无我」,五无一体,就是禅门修行的精髓。一个「无」字的功用多么大,使人透澈生死即无相,了知色身 的无有实相,才能破除执着,解脱生死轮回,所以生死即涅槃,生死「无智亦无得」,生死有相但要修无相,回归本体的真性,大师的明意在于此。

至于「无住而住」,大师更是广泛机用于日常生活中,他的「十无思想」,给予青年朋友及全世界的人受用无穷,其中「虚空是无住之家、无私是无住之家、自然是无住之家。」 让我们体解到他以人间佛教为基底,彻底弘扬禅门「无住为本」的骨髓,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不问有无,不管荣辱,皆由于佛法的受用,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师体证了「无住三昧」,大力实践人间佛教平等之道,将生死一如的生死禅融入人间生活禅里,是以,生死禅是活用的,无住而住,无念而念,无相而相。

故,大师以「无」的智慧作基石 ,在人间佛教的弘道上发挥大机大用,五无一体,已故傅伟勋也体会到五无一体能超越生死对立 。诸多印证,大师是一个体悟「无心三昧」至高的大禅师、大菩萨,早就把心安于无所念、无所相、无所住,始终秉持「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之大愿,希望所有一切众生都能以「无畏心」、「无分别心」、「无所得心」面对生死的无常,更要如菩萨般过着平等解脱的生活。

五、弘扬同体共生,平等生死禅观

佛教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佛陀总是「愿将双手常垂下,抚得人心一样平」,大师亦如是也,他心中无我,爱屋及屋、推己及人,更是以众为我 ,有容乃大,慈悲无畏。大师对生命关怀之广大,无与伦比,而且是依照佛陀所说「大地众生皆有佛性」的平等心,来引导大众离苦得乐,走向了生脱死的光明途径。

大师不断为生命教育付出心力,呼吁共存共荣,提倡同体共生 ;从提倡不杀生,放生,继而护生,以慈悲心怙护一切众生。 佛光山寺外的护生墙、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出版的护生画集、2004年春节的素食动物园;以及大师【当代问题座谈纪实】一系列对生命相关的看法 、〈放生祈愿文〉、〈为临终者祈愿文〉、〈为往生者祈愿文〉等等,都呈显出他是何等重视生命共同体的维护。

平等就是共生,共生就要懂得度生,就要净化人心、拯救人心,这一点,大师比别人起步更早,他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一再为众而忙,为法奔波。他以禅者之风,禅心为本,禅观生死 ,更以「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出世的愿心 及慈悲平等,来做入世的生死事业 。

大师相当重视生命、宗教、乃至国家、世界,都要建立「同体共生」的关系,并且要「同中存异、异中求同」 ,超越种族的共生共荣。例如:2001年美国九一一事件,大师亲自为罹难者祈愿祝祷 ;2003年的SARS 疫情举世恐慌,大师应邀参加「两岸佛教界为降伏『非典』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会」,指出降伏非典的重要武器,就是净化身心。2004年印度洋海啸灾难,大师写了〈为东南亚、印度、印尼地震祈愿文〉,发动全台湾所有佛光人,以及该年受戒的出家僧尼全省行脚托钵,为失怙的孤儿募款教育基金。大师向来自称是「地球人」,弘法的使命就在于此,他常常自许:「把个人的一点生命,融入到国家民族宇宙之间,共生共存,同体共生,「生命共同体」这是很重要的概念。」

所以,大师写的佛光四句偈「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就是同体共生最可贵的诗偈,也是人间生活最佳注脚。因之,同体共生、生死同体,可说是大师弘扬实践的平等生死禅观。望眼全球,观今台湾,星云大师「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同体共生的胸怀,备受尊崇,不仅是是众人学习的典范,更是是众人效尤的模式。

六、结论

佛陀出世就是要度脱众生出离生死轮回,佛陀证道就是要引导众生走向无余涅槃。佛教的生死禅观以「空」为主要思想,空是要放得下,放下对生死的执着,而要放得下,就须了解生死的内涵,接受不可避免的死亡,并提起生命的热忱。

大师的生死禅观建立在「无」的超越性,和「空」是等同的思想范畴,人间生活禅的佛法也是建立在此基线上,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保任一颗「清净心」 ,随缘提起、随时放下,无须惧畏生死无常!大师启示:「心是生死的根本,心也是成佛作祖的力量。」 故生死禅观旨趣即「自净其心」 ,而要了悟、超越生死,肯定要透过「佛法」的修持才能自净其心。憨山大师说生死大事是「非于生死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所谓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是知古人参求。只在生死路头讨端的求究竟。」

人间佛教是以「佛法为体」,佛法等同于生死学、生死教育,大师以为「生死只在一念之间」 ,陈兵教授也认为了却现前一念,即是了生死 、「佛教生死观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结为由畏惧生死,正视生死,而超脱生死。」 所以,大师要大家「透过佛法的修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死,处理生死,乃至解脱生死,如此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人生。」 当然,了知缘起法才能正确面对生死,超越生死,缘起法就是佛法,佛法是平等法,平等法就是以空无为基石,对于有情无情一切众生,都是秉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平等心来看待的 ,生死禅观就是在这基石上才能发挥「人人弘道,以道弘人」,从小我到大我,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因之,每天读诵大师所写的祈愿文,朝观音,夕弥陀,可以使生命得到现法乐住,远甚于临时抱佛脚来得安心与放心。当身心俱安,超越恐惧,那么即使面对死亡,也死得有品质,痛苦也变成是快乐的接受,尤其将禅心无时不刻融入生活中,经营生命的同时,也就在面对死亡的自在。 所以,人们要有坚强的信仰情操,培养健全的生死禅观,以无私无我过着充实的人生,将生命发挥极致之用,修行六度四摄、四无量心,从事利己利他的工作,化世益人。

当今地球暖化现象日愈频升,全球各地灾难频传,处处都充满生存与死亡危机的冲击。我们深知大师的生死禅观已遍及并影响着全世界的人心,不但具有安抚的作用,更教育着人们能以成熟的心智来看待生死的转化,不受颠倒梦想所困。他倡导的生死禅观教人打破我执,证得「无我、无住、无生」的境界,体悟现生的安乐,真正解脱自在。我们肯定,星云大师是一位生死思想指引的大导师,相信将有更多的学者会愈来愈加重视及投入研究。

【参考书目】

一、中文专书

余德慧,《生死学十四讲》(台北:心灵工坊出版,2003年)

星云,〈佛教的前途在哪里〉,《星云大师讲演集(四)》(高雄:佛光文化,1986年)

星云,《星云日记
#8231;不负西来意》(高雄:佛光文化,1994年)

星云,《往事百语1
#8231;心甘情愿》(高雄:佛光文化,1999年a)

星云,《往事百语3
#8231;皆大欢喜》(高雄:佛光文化,1999年b)

星云,《往事百语5
#8231;永不退票》(高雄:佛光文化,1999年c)

星云,《星云法语2
#8231;成功人生》(高雄:佛光文化,1999年d)

星云编着,《佛光教科书○6.实用佛教》(高雄:佛光文化,1999年e)

星云,《六祖坛经讲话》(台北:香海文化,2000年)

星云,《迷悟之间3
#8231;无常的真理》(台北:香海文化,2004年a)

星云,《迷悟之间4
#8231;生命的密码》(台北:香海文化,2004年b)

星云,《禅门语录》(高雄:佛光文化,2004年c)

星云,《人间佛教系列4
#8231;佛教与青年「青年篇」》(台北:香海文化,2006年a)

星云,《人间佛教系列8
#8231;缘起与还灭「生死篇」》(台北:香海文化,2006年b)

星云,《人间佛教系列9
#8231;禅学与净土「禅净篇」》(台北:香海文化,2006年c)

星云,《人间佛教系列10
#8231;宗教与体验「修证篇」》(台北:香海文化,2006年d)

星云,《当代人心思潮》(台北:香海文化,2007年a)

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台北:香海文化,2007年b)

星云,〈生死边缘〉,《讲义》,第41期(台北:讲义堂出版,2007年9月)

符芝瑛,《云水日月》(台北:天下远见出版,2006年)

陈兵,《生与死 佛教轮回观》(高雄:佛光文化,2005年)

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台北:正中书局,1993年)

满义,《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台北:天下远见出版,2005年)

二、中文论文

星云,〈九一一事件之后--星云大师美加弘法报导〉,《普门学报》,第7期(高雄:

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2年1月)

星云,〈佛教对「修行问题」的看法〉,《普门学报》,第20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4年3月)

星云,〈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普门学报》,第22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4年7月)

陈兵,〈正法重辉的曙光-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普门学报》,第1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1月)麻天祥,〈星云对临济禅的诠释〉,《普门学报》第40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7年7月)、《禅与人间佛教》佛学研究论文集,(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7年5月)三、电子佛典(光碟)〈【法语】示妙湛座主〉,《憨山老人梦游集卷3》(侍者福善日录,门人通炯编辑,岭南弟子刘起相重校)(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电子佛典2006年2月版,X73,N0.1456 p. 476, a16)

更新于:2020-06-15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