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名略说
本论名为《瑜伽师地论》,先来解释一番这个论名。
瑜伽
呵呵,这个名词近来大概已经和“体操”差不多了,但这里说的还不是拉韧带:)
最胜子的《瑜伽师地论释》里对“瑜伽”有广狭二解:
1、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
2、有义:正取三乘观行说名“瑜伽”。数数进修,合理顺行,得胜果故。境、果、圣教,瑜伽境故,瑜伽果故,论瑜伽故,亦名“瑜伽”。
广的指三乘一切境、行、果总名“瑜伽”;简单说,就是“取三乘观行说名瑜伽”。前者取“相应”义,后者取“观行”义。(窥基大师说上说可以开合为4解,文繁不录,见《略纂》)
瑜伽师
“瑜伽师”,《论释》也给出两解:
1、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有情故,名“瑜伽师”;
2、或诸如来,证瑜伽满,随其所应,持此瑜伽,调化一切圣弟子等,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瑜伽师”。
即:1、三乘行者名“瑜伽师”;2、诸佛如来名“瑜伽师”。后边一义虽少提及,但下文要继续用到,所以还是介绍为好。
地
有今人解此“地”为“次第”,简直不知所云!大概是对《菩提道次第》的印象太深了吧!这“十七地”,实在没什么明显的次第安排。(“地”和“第”,就是字也不同吧!)
还是看《瑜伽师地论释》:
“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义。
其中,依窥基大师之解《论释》:“境界”、“所行”各唯一解,“所依”、“所摄”各存二义。
(境界:)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如龙马地。唯此中行,不出外故。
(所依:1、)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白法,故名为“地”,如稼穑地。
(2、)或瑜伽师地所摄智,依此现行,依此增长,故名为“地”,如珍宝地。
(所行:)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白法,故名为“地”,如牛王地。
(所摄:1、)或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槃瑜伽中故,是彼所摄,故名为“地”。
(2、)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如国王地。
若依《遁伦记》,则稍有不同:“其境及所摄各唯一解,依、行二种各有二解。”即:或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槃瑜伽中故,是彼所摄,故名为“地”。这条,基大师判为“所摄”,伦法师判作“所行”。
瑜伽师地
“圣言大海”,难可具说。佛典的文义是极丰富的,“瑜伽”“师”“地”,依上文这样都可以算是略说的了。但再简单一些的表述,“瑜伽师地”,或许可以表达为“三乘观行者所行的境界”吧。
论
《瑜伽师地论释》:
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
参考《俱舍论》:
“教诫学徒,故称为论。”
本论既名《瑜伽师地论》,当为论藏所摄。但由于祖述弥勒,(特别是《本地分》,)而弥勒是当来下生的未来佛,故本论某些章节的异译也有称为“经”的,如《菩萨地持经》、《菩萨善戒经》。又因为本论常大段、甚至几乎全文引用经典,所以又有《王法政理经》、《解节经》(即《解深密经》的异译)这样相关章节的《经》。
本地分
《本地分》,是《瑜伽师地论》最重要、核心的部份,也是它又名《十七地论》的原因。
上面介绍《瑜伽师地论》框架的时候,已经介绍了本论五分的结构,现在再略说一下。
《瑜伽师地论释》:
今此论体,总有五分:
一、本地分,略广分别十七地义;
二、摄决择分,略摄决择十七地中深隐要义;
三、摄释分,略摄解释诸经仪则;
四、摄异门分,略摄经中所有诸法名义差别;
五、摄事分,略摄三藏众要事义。
“本地分”的得名,一是因为他相对于其它四分,“此为根本”(《批寻记》语);又是“略广分别十七地”的,所以冠名“本地分”。而其它四分,因为是“明所摄,略摄一切,解释此故”,所以都做“摄某某分”了。
原典
“云何瑜伽师地?
谓十七地。
何等十七?
嗢柁南曰:
五识相应意,有寻伺等三 ,
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
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 ,
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通释一下文字
什么是经典里提到的“瑜伽师地”——三乘行者所行的境界呢?
那是指的十七“地”——这些境界分为十七大类。
“十七地”又是哪些呢?
有集颂说:
五识相应、意 ,有寻伺等三 ,
三摩地俱、非 ,有心、无心地,
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 ,
有依及无依 ,是名十七地。
这就是:一、五识身相应地;二、意地;三、有寻有伺地;四、无寻唯伺地;五、无寻无伺地;六、三摩呬多地;七、非三摩呬多地;八、有心地;九、无心地;十、闻所成地;十一、思所成地;十二、修所成地;十三、声闻地;十四、独觉地;十五、菩萨地;十六、有余依地;十七、无余依地。
这里的“十七地”也是略说——若广说三乘行者所行的境界则无量无边,这些就是经典里所说的“瑜伽师地”。
札记:
《大论》作“嗢柁南”,《遁伦记》作“嗢拖喃”,没啥差别。《遁伦记》解释道:
“嗢拖喃”者,此云“集施”。“拖南”是“施”。“嗢”是集义。以少略言,集合多法,施诸学者,令易受持,故名“集施”。
“嗢拖喃”有多义,在这里就是“摄颂”的意思。
《论释》说,“瑜伽师地”这个说法其余经典中也提到,比如《月灯经》。但是查《月灯三昧经》,没有找到同样的文字,大约是已经译成“观行”之类的文字了吧!但在《大宝积经》中有两段文字,出现“瑜伽师地”的说法。
卷五十三《菩萨藏会》云:
“舍利子,所言慧者,谓能觉了一切善法……是方便会,安住一切瑜伽师地者所成就故……”
《大宝积经》卷九十六《勤授长者会》: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当何名此广大法门,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是法门名菩萨瑜伽师地,亦名勇猛授长者所问。如是名号,汝当受持’。”
按《勤授长者会》的这段经文来看,这一会是可以叫做《菩萨瑜伽师地经》的。
奘译的《说无垢称经》也提及“瑜伽师地”:
“法施祠者,无前无後,一时供养一切有情,是名圆满法施祠会。其事云何?谓以……以正息除一切有情烦恼行相,引发善修瑜伽师地……”
什译的《维摩诘经》,译作“法施会者,无前无後,一时供养一切众生,是名法施之会。曰:何谓也?谓以……解众生缚,起修行地……”这是译为“修行地”了。
论文开头即释“瑜伽师地”为“十七地”,这倒并不是说只能有这么“十七地”。《论释》说:
“谓十七地”者,总集所说“瑜伽师地”,略有十七;若广安立,地位无边:一一地中分位差别,义无边故。
其实要再多加几个“地”也无不可,只是这样基本已经“摄”尽,就依他立言了。同样的,象“百法”,也是可开可合,不必拘泥于“一百”这样的数字:比如无为法可摄为一个,也可以开作八个;不正见,也可以开为五个……
“十七地”的结构
既然前面提到“三乘一切境、行、果总名瑜伽”,那么十七地也可以按“境、行、果”来配释。其中,前九地是三乘“境”,次六地是三乘“行”,后二地是三乘“果”;即:观境、起行、证果。
“境”又可以分为三:前二地(五识、意)是境体,“一切皆以识为体故”。“五识”粗显,故列在前;“意地”难了,故系于后。次三地(寻伺等三)是境相,依粗细下上分先后。后之四地是境界位,依有定无定,定位浅深而安立先后。(这里的先后次第和颂文次第略有不同,将“非三摩四多地”前置。)后四地(非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窥基大师也有再分作“用”、“位”的,即“次二地是用,定、散二时,作用别故;后二地是位,有心、无心,两位别故。”
“行”六地中,初三为通行,三乘皆依闻、思、修故;后三别行,劣、胜;小、大;方便、根本以为前后。
“果”二地中为有余依地,无余依地,先后安置。
列表如下:
┌────体─┬─── 一、五识身相应地;
│ └─── 二、意地;
│ ┌─── 三、有寻有伺地;
├────相─┼─── 四、无寻唯伺地;
┌ 境─┤ └─── 五、无寻无伺地;
│ │ ┌─── 七、非三摩呬多地;
│ └─── 位─┼─── 六、三摩呬多地;
│ ├─── 八、有心地;
│ └─── 九、无心地;
瑜伽师地 ─┤ ┌─── 十、闻所成地;
│ ┌───通─┼─── 十一、思所成地;
│ │ └─── 十二、修所成地;
├─行 ─┤ ┌─── 十三、声闻地;
│ └───别─┼─── 十四、独觉地;
│ └─── 十五、菩萨地;
└ 果 ────────┬─── 十六、有余依地;
└─── 十七、无余依地。
这也就是《本地分》的大结构了。
“十七地”之异说
下面略谈真谛法师关于“十七地”的传说。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一云:
“自正法东渐,年载极遥,虽闻《十七地论》之名,不知十七者何也。”
这是说大致在窥基时期,真谛译《十七地论》已经失传(或极少见闻)。但《大乘四论玄义》中尚存“十七地”之名:
“一、善心地;二、闻慧地;三、思慧地;四、修慧地;五、有心定地;六、无相心定地;七、声闻地;八、缘觉地;九、十信地;十、十住地;十一、十行地;十二、舍小回向大乘地;十三、大乘十回向地;十四、十地;十五、佛地;十六、有余涅磐地;十七、无余涅磐地。”
两相比较,名目颇存异同!
原典
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
云何五识身相应地?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
何等名为五识身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通释文义
《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依《瑜伽师地论》梵文及汉文的次序,这一句原先是置于卷首的,《批寻记》把它挪至此处,文义更通顺些。)
问:什么是“五识身相应地”呢?
答:就是五识各别的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这些总的构成了“五识身相应地”。
问:何为“五识身”呢?
答: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札记
“云何五识身相应地”,还有这个意思:“哪些是与五识身相应的境界呢?”这个意思应该比上面的“通释”更明白些。但“五识身相应地”作为一章的大标题,把它当做一个专有名词,就不再拆开解释了。同样的,下一章,“意地”,完整的来说,应该做“意识(身)相应地”,也应该释为“与意识相应的境界”。《本地分》其余诸大科,也都应当照这样理解。
五识、五根,相对意识等而言,显了易知,所以置于“十七地”之首。
这里的“自性”,是指它的“自体”,“本体”,也可以说是拨开“名言”背后的他的“真实”、“存在”。唯识里说的“自体”、“自相”,大多数情况都是同一个意思,所以有时候用“相”来解释“性”。知道这点,就不会在某些有关唯识“问答”的学习中,觉得有点答非所问了。
“所依”,是指它所依靠的,这里指和它生起有关的重要的一些条件。
“所缘”,是指所对的境,所认识、涉及的对象。
“助伴”,凡与此生起有关联而不属于其余四方面的都可以说“助伴”。广则无边,当然捡重要的说。这里主要说的就是相应心所。
“作业”,“业”就是“造作”,这里“作业”的意思是指作用、功用。
原典
云何眼识自性?谓依眼,了别色。
通释文义
问:什么是眼识的自性呢?
答:就是依眼根,了别色境。(依眼根,缘色境,起了别的功能。)
札记
《大论》这里对“眼识”的解释,依唯识家而言,是不了义的。“依眼根”,是眼识“所依”;“了别色境”,是眼识的作用,都没提到“自性”,稍稍相关的,“了别”二字,可以算是“识”的自性。
所以,遁伦、窥基引《成唯识论》,说,因为“识相难了,举所依因(眼根)及所了果(了别色境)而显自性。”《成唯识论》说“依眼,了别色”是“如契经言”,那么这句话是从佛经里摘出来的了。
无著论师在《显扬圣教论》也给出了眼识的“定义”,相对而言,就显得比较完整了。《显扬》卷一云:
“眼识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于眼根,与彼俱转,缘色为境,了别为性。如薄伽梵说:内眼处不坏,外色处现前,及彼所生作意正起,如是所生,眼识得生”。
为什么不叫“色(等)识”?
呵呵,如果这个问题问到龙树大师,那么,依他的风格(《大智度论》),多半会说:“要是我用‘色识’这个名字,你恐怕又要问:‘为什么不叫眼识?’(你是找茬儿还是无聊得没话说了?!)”不过,瑜伽行派的大师们还是慈悲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杂集论》卷二:
“问:若了别色等故名为识,何故但名眼等识,不名色等识耶?
答:以依眼等,五种解释,道理成就,非于色等。
何以故?
1、眼中之识,故名眼识,依眼处所,识得生故。又由有眼,识得有故。所以者何?若有眼根,眼识定生,不盲瞑者,乃至闇中亦能见故。不由有色,眼识定生,以盲瞑者不能见故。
2、又,眼所发识,故名眼识,由眼变异,识亦变异。色虽无变,识有变故,如迦末罗病,损坏眼根,于青等色皆见为黄。
3、又,属眼之识,故名眼识,由识种子随逐于眼而得生故。
4、又,助眼之识,故名眼识,作彼损益故。所以者何?由根合识有所领受,令根损益,非境界故。
5、又,如眼之识,故名眼识,俱有情数之所摄故。色则不尔,不决定故。
眼识既然,余识亦尔。”
原典
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通释文义
五识的所依,依三种来分,就是:1、俱有依,又叫“增上缘依”;2、等无间依,又叫“开导依”;3、种子依,又叫“因缘依”。这里没说“所缘缘”,因为那就是色境,单独成立为眼识的“所缘”了。
眼识的“所依”:1、俱有依:简单说,就是眼根;2、等无间依:就是现在正灭的眼识(它有牵引、开导的功能,以生起现在正在生起的眼识——生灭同时);3、种子依:就是阿赖耶识。它执受世、出世间一切种子(名言种子、二取种子、业种子等),为彼等所依,是真异熟。
札记
1、俱有依:
“眼识”的“俱有依”,据窥基大师《瑜伽师地论略纂》说,有三解,而以第三解为正。即,前五识——这里的“眼识”——,按照所依的不同,都有四个“俱有依”:1、同境依:五色根——这里就是“眼根”;2、分别依:意识;3、染净依:末那识;4、根本依:阿赖耶识。
《瑜伽》大论的这一节,只提到了“俱有依”中的“同境依”——五色根,而略去六、七、八识,《略纂》和《论记》,都说是因为“稍疏远故,略而不述。”
2、等无间依:
新出的诸部《白话》,包括《披寻记》,在这里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错误。
错得最离谱的是佛光山版白话《瑜伽师地论》。《大论》的“等无间依,谓意”,被干脆利落地解释成为“意识”!其实,《瑜伽》后面马上就说到了(都不用翻页)“意,谓眼识无间过去识”,很明白说这里的“意”,是指的“眼识”。而《白话》,索性把这段意思也改了:“意识,是眼识缘境以后相续传递过去的。”并作了两段莫名其妙、不负责任的发挥!为了做人的“厚道”,我就不引它了。
《披寻记》的问题,出在对“过去”二字的错误解读。《披寻记》p5:
“二、等无间依,谓意。此即眼识无间灭者,名之为意。即过去识之异名。由前刹那眼识灭已,后自类识无间得生,是故名为‘等无间依’。”
这是把“过去”,当做是前刹那的已经灭的眼识。拿现在的话说,语法解读有误。《论》文中“意,谓眼识无间过去识”的“过去”,是“过去ing”现在时,而不是“have 过去ed”的完成时。《遁伦记》云:
“若小乘,以过去为‘意’。故《论》破云:‘意名应无有义?!’今大乘说:即于现在将灭位中,有牵后力,名次第灭根,非入过去方始名根。故新译《摄论》云:于将灭位得此名故。”
这是说:把已经“过去”的五识(六识)作为“意”是小乘的说法。真谛三藏的旧译《摄大乘论本》(即文中的“故论”)中作了破斥。玄奘法师新译的《摄大乘论世亲释》卷一(即《遁伦记》的“新译《摄论》——实际此处原文不在《摄大乘论本》中,而见于世亲的《释》文。)说:“彼将灭时,得‘意’名故”。(文句小有不同,伦法师不是引用的原文。)
按:这种以过去之识为“意”的认识,出自部派佛教“大众部”系统的“说假部”。据窥基大师《异部宗轮论述记》述“说假部”宗义时说:
“现在世之识,不名为意;入过去时,方名意处,依止义成。体非现在,亦非实有。”
正和《摄大乘论》及《遁伦记》这段合榫。
3、种子依:
就是“阿赖耶识”,这个没什么难解。倒是因为这里提到,需要介绍一下“阿赖耶识”的几个异名。
阿赖耶识有种种别名,如阿陀那识、异熟识、藏识海、心、根本识、一切种子识、所知依等。
“阿赖耶识”:此名见于《阿毗达磨大乘经》,《摄大乘论本》卷一引《经》颂云:“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
“阿陀那识”:汉译执持识,此识执持种子、根身,故名。《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六云:“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此名亦见于《解深密经》卷一:“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异熟识”:此指阿赖耶识中含藏有漏业种变生三界五趣根身器界的识,故名异熟识。异熟有三义:(1)异时而熟:谓业在过去,果在现在;业在现在,果在未来;不同时间变异成熟,故名异熟。(2)异性而熟:谓业因有善恶性,业果是不善不恶的无记性,因果性异,故名异熟。(3)变异而熟:谓业因酬果,前生后熟,前隐后显,因果变异,故名异熟。《成唯识论》卷三:此第八识,“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故”。亦见于《摄大乘论本》卷一。
“藏识海”:谓大海能纳百川,阿赖耶识能藏诸种,故喻为海。《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心”:此就阿赖耶识说名为心,故心是集起义。集积诸法种子,生起诸法现行。《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卷十曰:“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为识,是故说唯心”。《成唯识论》卷五引《入楞伽经》颂云:“藏识说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诸境相,是故名为识”。
“根本识”:简称本识,此对转识而言。于八识中,前七识是以阿赖耶识中各各自种、转动之所生起的,故称前七识为转识。阿赖耶识是生起前七转识的根本,故称阿赖耶识为本识。《摄大乘论》卷一云:“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如树依根”。《唯识了义灯》卷四末云:“名本识者,谓是一切法之根本故”。
“一切种子识”:对生现行法的因,名为种子。阿赖耶识中具有名言种子、二取种子、业种子等,故名“一切种子识”。《阿毗达磨大乘经》颂云:“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成唯识论》卷三:“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
“所知依”:所知是法,谓一切诸法依阿赖耶识而有,故名所知依……《成唯识论》卷三云:“或名所知依,能与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
上文摘自《〈百法明门论〉新注》,唐思鹏编着。摘录时,做了不多的文字改动。
原典
如是略说二种所依。谓色、非色。眼是色,余非色。
通释文义
眼识的“所依”,也可以摄为二种,即:1、色;2、非色。其中,眼根属于“色”,其余都摄为“非色”。
原典
眼,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
通释文义
眼根,就是由四大种所造,非肉眼所见,有质碍,眼识所依的净色根,。
札记
先解释名词,后通释五根。
四大种
即地、水、火、风,这四类。说他们是“大”,因为遍一切色法。说“种”,因为能造色法。同时具此二义,故名“大种”。
《瑜伽师地论》卷三:
“由此大种,其性大故,为种生故。”
窥基大师在《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大种造色章》总结为:
“大”有四义:
一、为所依故:与诸造色为所依处;
二、体性广故:体性宽广于造色故;
三、形相大故:大地、大水、大火、大风,相状大故;
四、起大用故:成、坏世界,作用大故。
“种”者,因义;或是类义。
此四能为生第等五因,起众色故,种类别故。虚空虽大,不能为因。内种子等虽能为因,体相非大。所余诸法,非大、非种。由此地等,亦大、亦种,故名“大种”。
此地、水等四,既有广大、普遍义,又能为生起因,所以,独得“大种”名。
何为四大呢?《集论》云:
“云何建立色蕴?谓诸所有色,若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
四大种者,谓地、水、火、风界。地界者坚劲性,水界者流湿性,火界者温热性,风界者轻动性。”
这里要特别注意到,“实四大”与“假四大”的区别。“假四大”,就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地、水、火、风,那是真四大所造的色,是“眼”所对的境;“实四大”,是“触”所对的境,就是这里提到的“坚、湿、暖、动”。经典里提到的“四大”,有时候是指“实四大”,有时指“假四大”,应当注意留心。
“地界者,坚、劲性”:地界,以坚为自性,以劲为业用。
“水界者,流、湿性”:水界,以流为自性,以湿为业用。
“火界者,温、热性”:火界,以暖(温)为自性,热(熟)为业用。
“风界者,轻、动性”:风界,以轻为自性,动为业用。
通常,都把佛教说的四大理解为四种微细的“原子”,其实不然(作为类似性质的,佛教宗派里多说为“四尘”)。这“四大”实际是把各种物质,按“坚、湿、暖、动”性分为四大类,比如,人身上,体温,即火大;流动的血液,水大;骨头,地大;气息,风大。这“四大”在涉及到佛教的“宇宙生成论”时,实际还有其象征意义,这,就等到相关章节再说吧。
那么,作为色法的眼根,应该也可以看出它的“四大”类性质:坚、湿、暖、动。
成实师说:“四大者,地、水、火、风,因色、香、味、触,故成四大。因此四大成眼等五根,此等相触,故有声。地者,色等集会,坚多故名地;如是,湿多故名水;热多故名火;轻动多故名风。”以四大为四尘所造,并无实、假四大之分;又说四大唯假名(因为是四尘所造),在诸部宗中,最为特别!
净色根
《集论》说:
“眼根者,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清净色为体。”
五根,一般都分为浮尘根和净色根,又作扶尘根、胜义根。浮尘根,就指一般我们所见的眼、耳、鼻、舌、身;胜义根,是在这浮尘根“扶助”下建立的微细的、有取境作用的“清净色”——微妙清净的物质,它非肉眼所见,为天眼能见。民国时期,章太炎等将之比现代医学之“神经”,在当时可以说是“进步(佛学)思想”。但神经在解剖下亦可以明见,当仍非“净色根”。有人现在却依旧解“净色根”为“神经”,则多少带点时代的迂腐!
本论和诸大论多把五根解释为胜义根,这应该是从“殊胜”的角度来说的。浮尘根作为胜义根的所依,“稍疏远故,略而不述。”
部派佛教中,大众部等稍有点不同,唯取浮尘根,不建立净色根。
五根
下面略说五根分别:
壹、诸宗异说:
一、外道宗
1、顺世外道说:
一切法皆以地、水、火、风,四大为性。那么,这“五根”也就是四大为体了。“顺世论”基本可以看作是古印度的唯物论者,他解释四大,倒是接近于元素、原子。作为“唯物论者”,他当然是所谓“根见家”——就是认为能见色、闻声的不是识,而是根——啰。现在的唯物学者,应该可以作为同类比观。依现在流行的“《规矩颂》派”“唯识家”看来,大概会说,这些都可以说是“愚者难分识与根”吧。
2、胜论师、明论师(即正理派)说:
有“地、水、火、风、空”五大。眼根即火,耳根即空,鼻根即地,味根即水,皮根即风。五大是“实”句所摄,是有实体的(胜论师的“实”句义共许九个: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所谓“坚、湿、暖、动”,是实体的性质,“德”句所摄。依《大乘法苑义林章》说,胜论师说,眼得“坚、湿、暖”三种性质,身根得四,但没介绍其他根。
3、数论师说:
数论师立“二十五谛”,即二十五种真实:神我、自性、大(或“觉”)、我慢(或“我执”)、“五唯”(即:身、触、色、味、香)、十一根(即“五知根”:眼、耳、鼻、舌、皮;“五作根”:口、手、足、排泄器官、生殖器官;和据有知、作两种特性的:“心”。)、“五大”:地、水、火、风、空。
其中,神我、自性如盲者和瘸子般相互依存,由自性生大,由“大”起“我慢”,依“我慢”,生 “五唯”、“十一根”这“十六谛”(即:身、触、色、味、香;眼、耳、鼻、舌、皮;口、手、足、排泄器官、生殖器官;“心”。)再有“五唯”生“五大”(地、水、火、风、空)。
以上据自在黑《数论颂》和乔荼波陀的注释介绍。这里是说由“我慢”生眼、耳、鼻、舌、皮五根。西藏格鲁派二世嘉木样宝无畏王大师著的《宗派建立宝蔓论》也说:
“从彼神我生慢,慢又分为变异慢、勇力慢和冥暗慢三种。从第一变异慢生五唯,并从彼慢生五大;从第二勇力慢生十一根;”
但窥基大师《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说法不同,他说数论宗乃许依五大生十一根,不知何据(或许是数论的别部所宗),现引如下:
自性成大,大成我执,我执成五唯,五唯成五大,五大成十一根。有说火成眼根,空成耳根,地造鼻根,水成舌根,风造皮根。心根有二说:一说是肉团,唯地大造,或五大共造(这里的“五大共造”,据智周《抉择记》说,当作“色大共造”);一说非色。其六根中,耳唯无碍。说心根非色者,亦无碍。余皆有碍,皆性是常。
二、内道宗
1、大众部等:
据《异部宗轮论》、《义林章》,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部的本宗都以为“五种色根,肉团为体”(《部执异论》作“五根即是肉团”),体唯是四尘,并没有另外的“净色根”,只是有一类“稍胜于色,故名清净。”五根不见、闻色、声等境,许识见非根见,所以又说“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觉触。”(“大众部”认为一切法,“过去、未来非实有体”,而现在之体非无,故与余部不同。)
2、一说部:
从“大众部”分出的“一说部”,和“大众部”在这些观点上没啥分歧,但“一说部”之所以从“大众部”分出,因为他许“世、出世法但有假名,都无实体”,所以《义林章》举“一说部”时说:“根唯有名,都无色体。”这是说,他在许“五根即是肉团”为性的同时,强调色体亦唯假名。
3、说出世部:
同样从“大众部”分化出来的“说出世部”和“大众部”、“一说部”在这点上的区别,在于:“大众部”持现在有体,过、未体无(“有部”是认为“三世实有”的);“一说部”认为“世、出世法皆为假名”,都无实体;“说出世部”认为,世间诸法,固然为假;出世妙法,体即是实。所以,《义林章》提到此部部执时举:“有漏根假,无漏根实”。
4、说假部:
“说假部”说:据《义林章》说,此部认为,一切色法,“亦通假、实:在‘蕴’门实,‘界’、‘处’假故。”这和他的宗义特点有关。此部从“大众部”独立出来,是因为:“此部所说:世、出世法中皆有少假……非一向假故,不同‘一说部’;非出世法一切皆实故,不同‘说出世部’。既世、出世法皆有假、有实,故从所立,以标部名。”(《异部宗轮论述记》)。这个说法,可能是受到上座部“分别说”者的影响。因为,大众部系统是倾向于“一说”的一往之谈,如上面所标的三宗;上座系统则倾向于分别说。
《异部宗论论》说他许“十二处非真实”,《述记》说同时也许界体为假,唯蕴体真实。因为,“处”是“生门”义,“界”是“种族”义,“有依缘、积聚、假义故,此亦非实。”
5、萨婆多师:
即“有部”师,又名“说一切有部”。“有部”的宗义很明白,一切法有,三世实有。《宗轮论述记》云:“说一切有等,谓一切有者有二:一、法一切,谓五法,即心、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二、时一切,谓去、来、今。”
《义林章》述及“有部”五根义的时候说:“别有四大,生等五因为因缘,造眼等五根;大唯身触;根虽和集,并实有体。”这是说,以四大种为生、依、立、持、养因,造眼等五根。这五“根虽和集,并实有体。”同时,也是三世实有的。
文中说的“生等五因”,是指“生、依、立、持、养因”。《杂集论》说:
“所造者,谓以四大种为生、依、立、持、养因义,即依五因说名为造。
生因者,即是起因,谓离大种,色不起故。
依因者,即是转因,谓舍大种,诸所造色无有功能,据别处故。
立因者,即随转因,由大变异,能依造色随变异故。
持因者,即是住因,谓由大种,诸所造色,相似相续生,持令不绝故。
养因者,即是长因,谓由大种,养彼造色,令增长故。”
“有部”后来蔚为大宗,有四大师,又分东部、西部、迦湿弥罗三系。关于上来提及的根、识见境的问题,有部诸师各持异说:法救持“识见”说;世友(《异部宗论论》作者)持“根见”说;妙音持“根、识相应之慧见”说,譬喻师(“经部”的先驱)持“和合见”说。依后来的多数见解,有部师里,“识见”是占上风的。
6、经部师说:
“经部”是在部派佛教成立晚期,从“有部”的“譬喻师”系统分化出来的。经部成立虽晚,但是很有代表性,以至于后来——特别是藏传——阐述部派佛教的理论特色时,把他和“有部”作为整个部派佛教的代表来考察的。
《异部宗轮论》谈经部“五根义”时说他许:
“根虽所造,然通假、实,极微是实,粗是假故。”
五根既是极微所造,“积聚”,所以说它是假。这和“有部”虽许五根是极微所造,有积聚义,然为实有的说法不同。
7、成实论师:
成实师,在汉地有过很大影响,但唐初以后便湮没无闻。至于他的所属部派,一般说是“经部异师”,也有说是大众部系统雪山部一支。部主名师子冑,造《成实论》,也就是“成立四谛”的意思。成实师在成立色法上有点特别的见解:“(师子冑)本于数论法中出家,因立彼义云:四尘成四大,四大成五根。”说色、香、味、触“四尘”生成四大,四大积聚成五根。
8、犊子部、正量部等:
佛教部派中,“犊子”等五部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且不说“犊子”所许的“不可说我”,即在色法上,犊子五部也有着很特别的观点:“诸行有暂住,亦有刹那灭”。这在“正量部”(以“犊子”正宗自许)表达更明显,说:心法、身体、外面的色境,这三类法变化的迟速不同,命根最速;心法次之;外界山河大地转变最为迟缓(诸部章疏对此部许何者迟速的先后安置不同,今且略述其中之一)。所以,此五部认为,五根是色法,它的生灭转变,并非“刹那灭”(有一种说法,说此三类生灭迟速,各相差16倍。)
9、南方上座部:
南传上座部今天越来越受到北方学者的重视,甚至可以说,对西方的佛教传播工作,也是以他们为开始,并占据着主流的。介绍部派观点,也应该要关注到南传一系的资料。
《清净道论》是南传最重要的阿毗达摩论书,它的地位,大约相当于瑜伽行派系统的《瑜伽师地论》。《清净道论·说蕴品》把“色蕴”,分为能造的四大种和二十四种所造色。
“所造色”有二十四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女根;十一、男根;十二、命根;十三、心所依处;十四、身表;十五、语表;十六、虚空界;十七、色轻快性;十八、色柔快性;十九、色适业性;二十、色积集;二十一、色相续;二十三、色无常性;二十四、段食。
另据南传《摄阿毗达摩义论》,将上述能造、所造色,总摄为十一种:一、大种色;二、净色;三、境色;四、性色;五、心色;六、命色;七、食色;八、限界色;九、表色;十、变化色;十一、相色。五根属于“净色”。
关于五“净色”根,《清净道论》说:
此中: “眼”,以应与色接触的种净为(特)相,或以欲见因缘的业等起的种净为(特)相。以牵引(眼识)于色中为味(作用)。以保持眼识为现起(现状)。以欲见因缘的业而生的(四大)种为足处(直接因)。
……(余者类推,兹不繁引)
关于五“净色”根,诸部派多模胡地说“清净色为体”,“无见、有对”,认为是天眼所见的境界,非肉眼所见。但《清净道论》却是说得比较详细,依他的观点,无疑应当是“有见、有对”的色法:
其次,于这(眼等五种之)中的“眼(根)”,世人称呼那像青莲的花瓣而围以黑睫毛及呈有黑白色的圆球为眼,即在于那全体的眼(球)而围以白圆圈之内的黑眼珠的中央前面--那站在前面的人的身体形像所映现的地方,它遍满眼膜,好像渗透了油的七个绵膜(灯芯),由四界的保持(地)粘结(水)成熟(火)动摇(风)四种作用的资助,好像剎帝利的孩子由四保姆的抱、浴、着、打扇的四种工作所保护,由时节(寒暑等的自然现象),心和食所支持,由寿所保护,由色香味等所随从,不过于虱的头那么大,它恰好是眼识等处的所依和门(是认识的入口)。正如法将(舍利弗)说: “由于眼净,随观诸色,既小而细,如虱之头。”
“耳(根)”--在全体的耳腔之内,即在那掩有薄薄的黄毛犹如指套的形状的地方,由前面所说的四界的资助,由时节、心和食的支持,由寿所保护,由色等随从,它恰好是耳识等处的所依与门。
“鼻(根)”--在全体的鼻孔之内那如山羊足的形状的地方,它的资助、支持、保护、随从,已如前述,它恰好是鼻识等处的所依和门。
“舌(根)”--在全体的舌的中央的上部,即在那像莲的花瓣的前部形状的地方,它的资助、支持、保护、随从,已如前述,它恰好是舌识等的所依门。
“身(根)”--存在于身体之中有执受色(有神经的部分)的一切处,如油脂遍在绵布中相似,成为如前面所述的资助,支持,保护、及随从的对象,它恰好是身识等的所依和门。
从引文看,此部似乎与大众部一样,并不认为有“浮尘根”和“净色根”的区别,只是因为五根隐微难见和功能殊胜,故称作“净色”罢了。
10、唯识师:
瑜伽行派亦有数家,难陀论师认为:眼根“唯是种子,无别现行净色五根”。这倒是“唯”得够彻底的,说现行(和“现行***”的“现行”同义)的都不是。
护法论师说,还是有现行的净色为其五根。
这里边的差别,主要在于,关于“见、相、自证、证自证”这四分,有“安、难、陈、护,一、二、三、四”的不同。难陀是二分家,和四分家护法,在唯识所许的空义上,有着认识的不同。
《义林章》没有提到安慧论师的解释,但按照安慧论师“一分说”的立场,应该也是认为“唯是种子”的。因为,种子在唯识里又可以解释成为“功能”,所以,并不一定要如护法那样强调“现行”。另外,安慧许“能取、所取空”,和护法论师的“能取、所取异体空”有着很大的不同。
下面依《大乘法苑义林章》,说五根:
释名者。
诸论同说:根者,增上义、出生义,是根义。与眼等识为威势增上,为因出生,故名为根。五是数名,即带数释。
眼者,照、了、导义。名之为眼。《瑜伽》第三云:“屡观众色,观而复舍,故名为眼。”梵云“斫刍”,“斫”者,行义;“刍”者,尽义。谓能于境,行尽,见行;尽见诸色,故名“行尽”。翻为“眼”者,体用相当,依唐言译。
耳者,能闻之义。梵云“戍(输聿反)缕多”,此云能闻。“如是我闻”,亦云“戍缕多”。故《瑜伽》云:数数于此,声至能闻,故名为耳。翻为“耳”者,体用相当,依唐言译。
鼻者,能嗅义。梵云“揭逻拏”,此云能嗅。故《瑜伽》云:“数由此故,能嗅于香,故名为鼻”。翻为“鼻”者,体、义相当,依唐言译。
舌者,能尝、能吮、能除饥、渴义。梵云“时乞缚”,此云能尝,除饥、渴故。《瑜伽》云:“能除饥羸,数发言论。表彰呼召,故名为舌。”然由世俗发言论者,是舌依处。故《瑜伽》中,通以胜义、世俗二义俱名为舌。翻为“舌”者,义相当故,依唐言译。
身者,积聚义,依止义。虽诸根大造,并皆积集,身根为彼多法依止,积集其中,独得身称。梵云“迦耶”,此云积聚。故《瑜伽》云:“诸根所随,周遍积集,故名为身。”虽复“迦耶”是“积聚所依”义,翻为“身”者,体义相当,依唐言译。
此中眼体,即是其根,乃至身根,皆持业释。皆有出生,言增上义故。
那么,唯识师是许根见还是识见呢?
若依《八识规矩颂》,则似乎唯识师当许“识见”……。
然依《杂集论》,则可以看到,唯识师持“和合见”说,略同经部、譬喻师。
如《杂集论》卷二:
“问:为眼见色,为识等耶?
答:非眼见色,亦非识等,以一切法无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为见。”
若依不了义说,则唯识师倒是持“根见”而非“识见”的。如上所引之《杂集论》:
“又由六相,眼于见色中最胜,非识等,是故说眼能见诸色。
何等为六?一、由生因,眼能生彼故;二、由依处,见依眼故;三、由无动转,眼常一类故;四、由自在转,不待缘合,念念生故;五、由端严转,由此庄严所依身故;六、由圣教,如经中说:眼能见色故。
如是所说六种相貌,于识等中皆不可得。识动转者,当知多种差别生起。”
11、中观师
中观师的根本看法也有差异,如“名言中有无自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对于这“五根”,自续师认为名言中有自性,而应成师不然。
关于汉传的中观,我想拣取《远什大乘要义问答》来说,毕竟,罗什法师是“三论宗”之祖!
《大乘大义章》,又名《鸠摩罗什法师大义》、《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远什大乘要义问答》,记录了慧远、罗什之间的问答,也提到微尘、五根之义,应该算是中观者的意思,至少是代表了中观的一系吧。只可惜,此文似乎没太多人重视。下面依此文略述中观之“五根义”:
(四大)生眼等五根。五根虽非五识所知,亦不得谓之无也。所以者何?譬如发爪,虽是身分,无所分别,以离根故。又如癞病之人,身根坏败,虽有皮肉,而无所觉。是故当知,皮肉之内,别有觉用,又能生身识,以是故,名为身根。
假舍身肉但有身根者,以指触食,唯知冷热,不知香味。是故当知,别有鼻、舌根等。
若然者,四大之身,必生五根,分别五尘故。五根之色,其为微细,非五识所知,难了难明。是故佛名四大所生色。……
或言,身根遍於一体,其余四根,少分处生。如瞳子内鍼头之处,眼根见色,余处因此总名为眼。其余根皆亦如是。
这是说:由四大生起眼、耳、鼻、舌、身五根。五根不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五识所能认识的,但不能说没有。比如指甲和头发,虽然也属于身体的一部分,但是没有(生起)感知的能力。又如得了癞病的人,虽然皮肉还存在,却没有触觉。(但人的身体并不都同余爪甲和烂疽,)因此,皮肉之内,另有产生觉知的作用,能生身识,所以叫做身根。
另外,假使全身只有身根,那么,我们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尝味时,就应该都像用指头摸触食物那样,只能知道食物的冷热,不会知道它的色、声、香、味了——可见,还有眼根、尔根、鼻根、舌根。
这样,四大所构成的身体,一定有五根,分别觉知色、声、香、味、触五尘。构成五根的色法,非常微细,不是五识所能认识,很难了解清楚。
有人说,身根遍於全身,其余四根,则只身体的一小部分。如眼睛的瞳内针头那点地方,才是眼根,可以看东西,眼的其余部分也由此总称属眼。其他三根也是如此。
罗什法师所特别提及的“或说”,很接近上面提到过的南传上座部的说法“由于眼净,随观诸色,既小而细,如虱之头。”针头、虱子头,也差不多大:)
原典
意,谓眼识无间过去识。
一切种子识,谓无始时来,乐著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
通释文义
眼识的等无间依——意:就是现在正灭(过去)的眼识。
眼识的种子依——一切种子识,也就是阿赖耶识,又叫异熟识。它是由于长期以来乐着戏论(言说、分别)、薰习为因而产生的。
札记
原典
彼所缘者,谓色,有见有对。此复多种,略说有三,谓显色、形色、表色。
通释文义
眼识的所缘,是有见有对的色。色,可以有多种分别,这里略分为三类:显色、形色、表色。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192006年4月4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昨天讲到随烦恼。随烦恼分为小随、中随、大随。小的烦恼有十种,昨天讲到第四种,今天讲五种:诳。诳,是一种欺骗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202006年4月5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昨天讲到八种大随烦恼。大随烦恼在心理的活动中,主要是遍于一切染污心;中随烦恼是遍于一切不善心;小随烦恼是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弥陀接引放生非独佛教所专,古代圣贤哲士,儒中君子,亦多推广。如戒杀放生文中载:解网著于成汤,畜鱼兴于子产...。救龙子而传方,孙真人之慈风未泯。本文主角,虽非佛教莲友,却
护生故事时间:2024-11-2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圆瑛大师著圆瑛法汇序一圆瑛法汇序二圆瑛法汇序三圆瑛法汇序四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卷上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卷下民国三十六年农历五月十二日,为圆瑛老法师七十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1
戊二 列上首名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此乃释疑。前说身、心、生、死,由于无明;又说无明本空,何以而有生死?故释之曰:一切众生,于圆觉本无生灭之中,妄见有生有灭,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唯识二十论讲义前言如来灭度后九百年间,北印度有无著大士起,根据中道了义教《解深密经》、《瑜伽大论》等经典文献,广造诸论,以彰显法相唯识之理。特别是造《摄大乘论》以含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原来,萧玉堂老爷在湘乡,思念失踪的儿子与姪儿,忧伤病重,弥留之时,环视侍立床侧的王氏夫人与两媳,挣扎着说:「我教子无方,致使儿子和姪儿出走,不知所终,绝了我萧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1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八大人觉经讲义[华藏上师]1961年莲华金刚藏吴润江上师在美国旧金山讲授八大人觉经讲义缘起西元一九六o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莲华金刚藏圣者吴公润江上师应美国旧金山正善佛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2
“十二因缘”这一连串的关系若都没有了,就好像万里晴空一样,又好像水清月现。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心经》中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说“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3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二)问:曾闻老恩师云:观世音菩萨经,唯有普门品才是真实,其他(高王经白衣大士咒等)皆不是佛金口所说的,不是观音经,为何白衣大士咒亦记载在佛经上呢
居士人物时间:2024-08-30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