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唯说念佛 总结

净宗法师 2020-06-17

【壹】五重玄义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清西有沙门蕅益智旭 解

【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即心即佛、至圆顿即佛即心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不简机务、至稳当不假方便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

【略注】

蕅益大师于《要解》中,首即标明修行最直捷、最圆顿、最简易、最稳当、最方便者,唯持名念佛。此即从一代时教中选出净土一门,于净土门中选出持名一行,以示修行径路。何以持名一行最方便、最直捷、最了义、最圆顿?若观大师最后所言:「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则可深明此义。一部《要解》,即围绕此义而阐扬净土宗义。能以此眼目纵观全文,始知一部《要解》,自始至终,字字句句皆归念佛一行,千言万语无不在说念佛。

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广开八万四千法门,皆为众生了生脱死。唯称名念佛,求生净土一法,最直接,最圆顿,最简易,最稳当。通观《要解》则知:

「至直捷」者:念佛之人,但称名号,即生净土而证佛果。不经迂曲,无诸繁琐。是为至直捷也。

「至圆顿」者:念佛之人,善根福德同佛,当下圆明,无余无欠。一声称念,即圆转五浊。虽是凡夫,却高登补处,光寿同佛。是为至圆顿也。

「至简易」者:唯称佛名,无须观想、参究等。简单易行,人人可依;乃至日念一声,但终身不替,便决定横超。是为至简易也。

「至稳当」者:有愿必生,称名必生,万不漏一。已愿已生,今愿今生,当愿当生。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是为至稳当也。

《要解》即围绕此四点而敷演其义,以彰本愿名号不可思议功德,以导众机归称名一行。

持名一法,虽极简易,却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简易稳当,直接圆顿,尤为不可思议。古大德有鉴于此,故于净土三经中独尊《弥陀经》,列为每日必修之功课,良以三经虽通说念佛,然《弥陀经》最简易明了,易于受持故。古德着疏亦多注解此经,以彰持名一行,共畅如来度生本怀。

【要解】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着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 山而已。

【略注】

自古以来,《弥陀经》着疏虽多,今流通于世为世人熟知者,多为《弥陀疏钞》、《圆中钞》及《弥陀要解》。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广大精微,旁摄诸宗,多涉玄理。传灯大师《圆中钞》,高深洪博,多涉台宗妙观。以上二书,因其内容庞博,义理繁杂,故使初机浅识,难得其要。稍有智识者,虽有涉入,亦多迷于理,而忽「信愿必生」、「称名必生」之净宗要义,以至「信愿难阶」也。蕅益大师有鉴于此,再着《要解》,择繁就简,握其大要,唯彰「信愿持名,必生净土」宗义,特显五浊恶人,但称佛名,现生住不退转,往生高登补处之殊胜。并极尽善巧,导引一切众生,当死尽偷心,专称佛名。

观此序说,知《要解》正为摄初机浅识之辈、执理废事之人,同入信愿之门,同归称名一行。

《弥陀经》着疏除以上三种外,另有善导大师《法事赞》,以偈颂彰《弥陀经》义,极尽奥妙。古德盛赞之,言:「今经末疏,汉和数十家。就中《法事赞》其最要也。虽非解释,详其赞意,巧妙深玄,含蓄无尽。实是大心海中之洪潮音也。岂可不参订窥经之微意哉!」如此宝典,流失千余年,近世方重现于世。此《法事赞》于净土行人大有裨益,可惜世少流通,知者甚少。

今于略注中,旁参诸释,窥测净宗心要。使有缘见闻者,知净土一贯宗旨,而安心念佛。

第一、释名

要解】

将释经文,五重玄义。第一释名: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以先觉﹝自觉﹞觉后觉﹝觉他﹞,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也﹝觉行圆满﹞。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成佛机熟,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

略注】

蕅益大师教宗天台,故于释文前依天台「五重玄义」略彰一经要义。所谓玄义者,即一经大义。五重者,即名、体、宗、用、教相。因名诠体,因体会宗,依宗明力用,藉名体宗用显教相。若知五重玄义,则可通明一部《要解》大义,玄知《弥陀经》心要。

首释经名,此经名曰《佛说阿弥陀经》。

佛即能说教主、归劝导师释迦牟尼,先觉名号,披弘誓铠,乘大悲愿,生于五浊恶世,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令众生得究竟安乐,故特说易行易往之法。

所谓「先觉觉后觉」者:依通论,即自觉觉他。若依净土一门之义释之,其自觉者,即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觉他者,亦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要解》言:「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先觉。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觉后 觉。」此即释迦本师自信教人信之不可思议功德,亦唯有彻知此义方堪称「无法不知,无法不见」,方堪称「无上正等正觉」。以此法全体是佛境界,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故,唯佛与佛乃能彻知此义。故「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虽通摄一代时教,实唯有彻知净土一法,方能圆显此义。

私案:若观六方诸佛证诚之文,知此经亦乃十方诸佛通说、十方世界普流行之经典,故「佛」亦可通指「十方诸佛」。

释迦、诸佛说此经典,又秉承于弥陀「诸佛咨嗟」之誓愿,故知此经亦是释迦诸佛,代佛﹝弥陀﹞扬化,彰弥陀本愿,劝称名求往。则此经亦可谓弥陀自说之经,「佛」亦可别指「弥陀」也。如《要解》言:「释迦诸佛,皆以阿弥为自。」

佛是三界导师,四生慈父,视众生若自己、若父母、若独子,故欲急急救拔。此是一切诸佛出世的共同心愿、本怀。阿弥陀佛示居净土,以四十八愿摄念佛众生归于净土,令究竟解脱而畅本怀;释迦如来权现娑婆,以劝归净土而畅本怀;十方诸佛,则以证诚劝信而畅本怀。两土导师,一遣一唤;十方诸佛,共同护念,莫不共畅度生本怀。此经所说称名一行,即弥陀世尊、释迦如来、十方诸佛所共畅之本怀,故善导大师言:「誓生净土者,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阿弥陀佛即所说、所赞之接引导师,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其「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誓愿,已圆满成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释迦如来见此﹝我见是利﹞,知众生成佛机缘已熟,故为「五浊恶人」说此「究竟解脱」之法,令一切多障有情,信受佛愿,执持名号,得究竟安乐。大师言:

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

此即是对弥陀本愿的开显,显「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义。善导大师释「阿弥陀」即直言:「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蕅益大师此释彰四十八愿之力用在第十八愿,隐显一一诸愿悉归第十八愿义,善导大师开显此义则透彻明了,言:

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此即《弥陀经》宗旨,与《大经》宗旨无二无别。《要解》中处处显彰此义,略引一二,以明其要。

一、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二、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三、若非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四、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

如是通观,知《要解》虽多摄通途教相,宗旨唯在彰显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念佛众生往生净土之超世本愿。

阿弥陀佛有无量功德,经中所言依正庄严即略显此功德,最后以无量光寿二德总摄一切。若广言之,则智慧神通道力等一一皆无量也;略言则收摄在一名号。所谓「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法然上人彰此义言:「弥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及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在彼佛名号之中,故名号功德最为胜也。」此义正文中处处有释,容后再论。

此「释名」玄义中,实亦通余四重玄义。阿弥陀佛功德无量即显其「体」,「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即彰其「宗」,「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即彰其「力用」。「众生成佛机熟,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即显其「教相」。故知五重玄义,互摄互融,可谓一义具无量义也。

【要解】

一切金口,通名为「经」。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教行理三,各论通别,广如台藏所明。

【略注】

经有「通、别」二题,凡释迦佛所说,皆称为「经」,为「通题」;此经别名「佛说阿弥陀」,为「别题」。

经为修学指南,古人于「经」义释之尤多,诸宗皆有细说,蕅益大师只略提其要(凡无关净土宗义者,大师多略之,此正《要解》之特色)。今略引净宗祖师之释,以略知一二。

《圆中钞》言:「由圣人金口所宣,故言经也。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三世不易。」

昙鸾大师言:「经者,常也。言安乐国土,佛及菩萨清净庄严功德,能与众生作大饶益,可常行于世,故名曰经。」

善导大师言:「经能持法,理事相应,定散随机,义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缘因,乘愿往生,证彼无为之法乐。既生彼国,更无所畏。长时起行,果极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虚空。能招此益,故曰为经。」

此经所说持名一法,即十界同遵,三世不易之无上心要。能与众生作大饶益,能令众生得究竟解脱。凡信受奉行者,自可乘愿往生,证无为之法乐。此即佛说《阿弥陀经》之用意所在。

此经原本名为《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鸠摩罗什大师译此经时,别以佛名为经题,以名彰德,以名显体,以名标行,简洁明了,直显一经所宗。古大德无不赞此,并对此题名皆有细论,综观之,约有四义:

一、上符经旨:以此经唯示持名方法,故以此为题。二、下契众机:弥陀佛名,众所乐闻,故以此为题。三、义无不摄:佛名摄无尽义故,佛功德海,言名便周。诸佛称赞护念,亦任运自摄其中,故以此为题。四、语从简要:令后世诵持易称道,故以此为题。

弥陀万德洪名,是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之所喜乐,上至诸佛赞叹,下至鬼畜归依;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一称佛名,速获大利,正是不可思议功德。罗什大师以名号为经题,正显此经要义。

第二、辨体

【要解】

第二辨体: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学者须如此深研痛气拶,不可徒落在语言作道领过;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又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报身。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无非实相。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释迦所说弥陀,能度佛所度生,能信心所信法,能愿欣厌所愿极乐,能持三业所持名号,能生三资粮所生四净土,能赞释迦诸佛所赞弥陀依正,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略注】

第二辨体。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故蕅益大师依通论判此经以实相为体。其文有三义:一、明众生心性本具性德。二、通明诸佛(别指弥陀)修德证显。三、别明弥陀修德能利众生。

一切众生本具性德,所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也。此性德一体多名,或言实相、或言佛性、或称真如。诸大乘经论于实相性体多有阐释,所谓实相无相而无不相,则是其大要。(其言「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彰心性正义,破内外分别之执。执西方在心外者,当善思于此。) 实相有「性具」与「修显」二义,心性本具如来智慧德相谓之「性德」,藉修而显此德相谓之「修德」。性德虽生佛无别,藉修方显。显则为成佛,隐则为众生。故虽生佛平等,然因修德不一,而于无差别中显十法界之差别相也。故生佛宛然,自他有别。正是「实相无二,而无不二」也。

大师论修德时,虽意通诸佛,别在弥陀。以诸佛为能赞,弥陀为所赞所归故。故言:「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众生被烦恼所障,被业力所缚,但有性德之名,而无其实。弥陀称性所发之超世悲愿,即欲摄一切众生同归性海、同证性德;其兆载永劫积植菩萨德行,即藉修德显性德,并以此功德回施于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此即「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也。故净土一法处处彰显弥陀不可思议功德,此即以弥陀修德,施与十方众生,摄入无漏性海。若论其理,此即性相一如、空有不二、理事无碍、自他不二之至极玄妙处。故大师言:「举此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

举此体「作依作正」者:即弥陀以「修德实相」作极乐之依正二报,藉修显性,以相摄众,令生欣慕。其依报就其相言为无漏报土、就其体言为无为涅槃界。正报虽义通三身,别在「法、报」二身,故下但言「作法作报」。

作依作正亦是广言,略言则统摄于六字洪名中,所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举此体作弥陀名号」也。 举此体「作法作报」者:即以此实相之体作弥陀之法身报身,显性修不二义,并显凡圣同居一土、与佛同证无量光寿义,所谓「念念即佛」也、「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此即同入报土同归性海深义,善导大师判为报佛报土正在于此。

举此体「作自作他」:即弥陀以实相之体自觉作自觉他作他,如昙鸾大师所言:为实相身作自、为为物身作他也。「作自作他」显弥陀之正觉与众生之往生一体不二,亦是弥陀内证外用上之自他不二义,与圣道自修自证之自他不二理性迥别。净土一法果彻因源,因即是果。弥陀已成正觉故,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故大师广言:「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未觉之凡夫,有弥陀实相正印印之,故使回心皆往,同入报土。所谓「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也。故信实相、愿实相、行实相,则信即实相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愿即实相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行即实相念念即佛。是以「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此即净宗「当下圆明,无余无欠」义。

「举此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之义,广说则无量无边,如大师对法报化三身及一一诸相无非实相之种种细说;略说则入一法句,一法句者,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昙鸾大师将此二义归为「法性法身」与「方便法身」,其《往生论注》言:

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二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广略相入,统以法名。菩萨若不知广略相入,则不能自利利他。

佛之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性德,即法性法身;极乐之依正庄严,佛之三身四德等,即方便法身修德。此二法身,非一非二,总摄佛之体、相、用等一切功德。

极乐世界即二法身之总显,既为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又为无量功德之方便法身。一一诸相,无非实相。如大师所言:

一一名字皆诠如来究竟功德,当体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

此即净土一法以相显实相之妙义,当相即道,即事而真。圣道一门,从理入此,大倡「一花一叶,无非如来」义(自力处,凡夫绝份)。净土一门,从事佛德入此,依相而求;其所求所得,即无上佛果、实相妙体(他力处,五乘齐入)。此无上佛果、实相妙体,全摄于一佛名之中。弥陀光寿之名号,即法界体,即实相体。以名召德,摄无不尽,故昙鸾大师言:「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善导大师承昙鸾大师义,判三经唯明专念名号得生,亦可谓彰三经皆以名号为经体也。

蕅益大师融通圣道之理判实相为经体,意显信愿持名,妙契实相宗旨。昙鸾、善导二祖则纯就净土,直判佛名为经体。《要解》正文中亦有此义,言:「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又言:「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是知:若依通论,此经以实相为经体;若纯就净土而言,则此经可谓以佛名为经体也。言异义同,以佛名即实相故。此即「广略相入」之理。

实相之理,理深难解,凡夫难知,未作细论,只略彰其大义而已。如善导大师言:「真如广大,五乘不测其边;法性高深,十圣莫穷其际。」净土一法,藉事显理,理在事中,不可舍事以求理。纵然于实相之理一无所知,但能信有西方,信有阿弥陀佛,信「愿生必生」,信「称名必生」,由是而一向称名,自然暗合道妙,得生净土,非必须明了实相之理方可得生。纵然能一一明了,若未实证,亦属戏论。净土以持名为最胜方便,故不必执于实相之理。以凡夫知见,妄测实相,未免愈推愈远,不如老实念佛。能常称佛名,则自契于实相,以能持所持无非实相故。如印光大师言:「即此持名,原是实相;一生净土,直契寂光。」蕅益大师顺通途教相详说实相,意在建立净土一法与实相不相违背,称名求往,正是实相正印,所谓「依实相理,念佛求生」也。故知大师谈实相,与他宗谈实相,意趣迥别,旨在指归名号,信愿专称。其言:

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此即实相全显,亦是对实相的究竟指归处。其《灵峰宗论》言:

一声阿弥陀,无论解与不解,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念念都是成佛真因。

能着眼于此,自能体悟净土超然独立之处,自可不执名相而独宗持名。此经不谈玄理,但言持名,正在于此。

第三、明宗

【要解】

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径,会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提纲则众目张,挈领则襟袖至,故体后应须辨宗。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信 」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 」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略注】

修学佛法须明了修行要径,如法修行,始能与法相应,入实相之体。故明体之后,自须辨入体之宗。

宗者,宗旨、宗要。净土宗要,有别于他宗之戒定慧学、六度万行等,但以信愿持名为根本。信者信本愿,愿者愿往生,行者行称名。此即净土宗纲要、指南、目足。前于〈辨体〉章言「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今判「信愿持名为宗」,宗体相符;念佛往生,自成法尔自然之事。如《大经》所言:「自然之所牵,往生安乐国。」

信愿持名之宗旨,究其根源,源于弥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之本愿。三经宗旨,皆不离此。《大经》倡「一向专念」,即彰「念佛往生」之本愿。《观经》言「持无量寿佛名」,此经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同彰此义。故此经亦可谓以「一向专念」为宗,即如善导大师之判:「以念佛三昧为宗」也。自古即称此经为《大经》略本,虽文有详略,而义无增减。

持名一法,是如来自选的「最胜最易」之行,善导大师言: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弥陀五劫思维选择持名之要法,为往生之净业,确定了净土宗旨。信者即信此,由信而?愿、而导行。非信则不足以启愿,非愿则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则难以满所愿而证所信。前导后,后摄前,三者一体不离。有信则愿生,愿生则自然执持名号,称名则自然乘佛愿力,往生净土,满所愿证所信也!

大师将信分为「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详见于后),此六信皆源于极乐之依正庄严,经中首标极乐依正,反复言:「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即为启人信心,令欣慕求往。此即弥陀成就依正庄严,招唤十方众生:「欲生我国」。「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此即诸佛劝信处。

若于极乐深生信仰,则愿生之心自然而起(「信受即愿故」)。愿即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经言:「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又言:「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此即释迦本师劝愿处。

信愿既生,则行自起,以满往生之愿,以证所信之果。行即「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安心于本愿,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一心即信愿一心,不乱即不被他种杂缘所乱,唯信佛语,唯凭本愿,一心念佛,别无他法系于心怀。如大师所言:「死尽偷心,宝此一行。」

信愿行三中,最易误解即行。此行与他宗有别,唯以称名为要,非从断惑而论。但信佛愿,愿生净土,如是而称佛名号,上尽一形,下至一声,自然乘愿往生。其所「行」之念佛,乃仰仗他力乘愿之义,非同他法六度万行、断惑证真之「行」。若思「乘船」与「步行」之别,自可领会此义。一向专称,即专仗佛力,非以念佛作为修证之方法。如大师所释,以信愿之心称名,方为正行。如是则「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善导大师于此义言之甚明,其《观经疏》言: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是知:净土法门是以阿弥陀佛之愿行,作为众生往生之行业。弥陀愿行于十劫之前,已圆满成就。今以其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其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称彼名号,自然摄佛之愿行为自己往生之行体,故善导大师判称名为正定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若不知净土为特别法门,则难明此义,难免与他宗相混而曲解「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义,容后再论。

观信愿行三之大义,可谓三者一体不离。而其归宿则在称名,以称名方能满愿故。信愿为导归净土,称名则为净土正行。若信而不愿往生,则非真信;愿生而不称名,则成虚愿。信愿若生,必称佛名。若称佛名,则信愿自彰。此三一一相依,而又一体不二。如《灵峰宗论》言:

净土之诀,在信愿行。此三非三,三只是一;此一非一,一必具三。

观此,则知:信愿行,似三实一。只是从不同角度而言其内涵,以彰显净土行者之心行。如《要解》所言:

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信愿行三,声声圆具。

善导大师即将信愿行三融为一体,言:

仰唯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毕命为期,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

故知:信愿行三,三而非三,一而非一,不离一心。无先后,无次第,当下圆满,声声圆具。能将《要解》前后对照,自可明了此深义。今略提大要,于后再细究此义。

【要解】

「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学者须从这里死尽偷心,不可草草。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以心性为自。「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以教为他。

【略注】

前总述信愿行义,今一一分述。首释「信」义,大师将信开为「自他、因果、事理」三对六信。首标信自、信他,以彰信之根本。

「信自」有二义:一、信自性广大,遍含十方国土;二、信我虽迷倒,一念回心,决定得生。大师先以理言「信自」,彰极乐虽在西方,亦不在心外,乃真心本具。即如常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及「万法唯心」之理,以此彰求往生非心外而求,正是返归真心本体之还源妙术。故就「机」而言:

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

所谓「我虽昏迷倒惑」,即显净土正机为凡夫众生。虽是昏迷、颠倒、迷惑之凡夫,若回心愿往,则决定往生,以极乐本在心中故。此即「信自」的根本,亦可谓修学净土之根本。了知种种义理,即为成就此事。其所言内外一如之理,即为显彰「回心即往、愿生必生」义。其理性凡夫无由得证,但仰教生信则可。能信「一念回心,决定往生」,则理自在其中,此正所谓摄事理以无遗也。

所谓回心,即回心向佛。回心即生,一则因心无内外故,二则因有弥陀摄取不舍之誓愿故(此为根本)。弥陀已圆证自心本体,圆彰万德于极乐之依正庄严中。但以酬愿度生,而示居西方。我虽生死凡夫,颠倒迷惑,散乱不净,若回心向佛,愿生净土,则顺佛本愿,蒙光摄取,决定往生。能深信于此,则一切担忧疑虑,自然消除。此是学修净土之真实受用处,历代祖师皆极力道破此事,令求生者,当信自己决定往生,安心念佛。诸祖为绝众疑,对此皆有阐释:

彻悟禅师言:

信愿生即生。

昙鸾大师言:

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善导大师言:

以佛愿力,回心皆往。

故知,信自己一念回心,决定往生,盖全凭「信他」故,以回心即入他力摄取也。故「信自」必待「信他」方能成就,一念回心,即是入于「信他」之处。

「他」即指释迦、弥陀、及十方诸佛,全以佛为立信之本,不涉菩萨声闻之辈(即如善导大师「就人立信」义)。于释迦、弥陀、诸佛中,以信弥陀为主,释迦、诸佛为辅。一为能说,一为所说故。

「信他」者:即信释迦于此经中所说一日七日执持名号,决定往生。此是释迦真语、实语,决非虚诳妄语。因有弥陀决定不虚之誓愿故,其愿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故回心念佛,决定往生。大师言:「多障有情,依斯径登不退。」此即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乃极难信之法,为令众生无疑无虑、信受奉行,故一佛说之,而诸佛证诚。众生称念,若不生者,则弥陀即虚愿,释迦即诳语,诸佛即二言。善导大师彰此信他义更直接明了,其言:「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信自、信他,皆因佛力而起。有释迦之真语,弥陀之誓愿,诸佛之证诚,则信心自生。如《大经》言:「闻其名号,信心欢喜。」故净土所言之「信」,全由闻知弥陀愿力而生。所谓闻「他力」可乘,则「信心」自生也。

此「信他」,是净土核心、肝要,千言万语,皆为此信。蕅益大师虽广言「六信」,若无此信,则一切皆成泡影;因有此信,念佛往生始乃真实不虚。广说三经,可谓皆为成就此信也。

【要解】

「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

【略注】

「信因、信果」可合参,以因必有果,果不离因,一体无二故。所谓「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也。大师因果并举,以因显果,以果证因。

一代佛法,不离因果,然有世间因果,有出世间因果。善恶之业,感三界轮回之果,为世间因果。修戒定慧,断贪瞋痴,广行六度万行,圆满无上菩提,是为圣道竖出解脱之因果。念佛往生,念佛成佛,则为净土横超之无上因果。

极乐世界已往生者,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皆由念佛而生,所谓「同以无漏不思议业,感生聚会一处为师友,同尽无明,同登妙觉」也。

大师所言:「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即总摄因果于一体,此即净土「念佛成佛」之无上因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般自然法尔自然。故信因则果自在其中,所谓「举因则果必随之」也。所谓「信因、信果」,即总摄于信「念佛必生,生即不退」之中,此正所谓「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散乱称名」者:指平生偶闻佛名,随口而出,未能相续称念者,即「一闻佛名,永为道种」之类。此等众生,虽未能信受奉行,一向专称,然一称佛名,已为成佛种子,终必以此因缘得以度脱毕竟不退。

「一心不乱」者:即守志不二,一向专称,终无改变者,必得往生。如大师言:「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下至日念一声,终身不替,便决定横超。」能如是深信,是名真实「信因」,自尔则果在其中矣。

【要解】

「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生众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以法界为理﹞。如此信已﹝此下明愿﹞,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

【略注】

学修净土,当深信:「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此是释迦之真语、实语。故大师言:「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不同庄生寓言。」能如是信,是为「信事」。有事自有其理,故大师将「事、理」摄为一对,显事理无碍之义。

若以理言,西方虽在十万亿佛土外,亦不出心外;求生西方,亦非心外而求,以心本无内外故。若执自心为内,西方为外,则为凡夫颠倒之见。

所谓「自心」、「我心」等,非指凡夫虚妄攀缘之心,乃指一切含灵本具之真心、佛性。极乐净土,即此真心、佛性之显现,以弥陀心净,故其国土清净,无有众苦,故当欣求。而我今自心,颠倒迷惑,污秽不净,故感得娑婆种种不如意事,而常受众苦,故当厌离。

厌娑婆之秽,即弃舍虚妄不实之自心。此心污秽不堪,不可作为出离之道,不可依凭,故当舍离。

欣极乐之净,即欣慕弥陀已圆满成就之功德。极乐种种庄严,能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圆证无上菩提,故当欣慕。

若能以万德洪名而庄严自身,常称佛名,即是舍秽取净之径路﹝全修即性﹞。一字不识、一文不知之辈,但能称名求往,则欣厌自在其中,自然暗合道妙,得生彼国,所谓「即事持达理持」也。故净土一法,不在知与不知、解与不解,但能执持名号,则一切事理尽在其中,非舍事而别有理。大师虽论事理,实则意在以理辅事,以除执理废事之偏。

念佛求生净土,因往生而证无生,藉事而成就理,是净土至极方便处。《弥陀经》处处言极乐庄严,显净土一法以信事为本。若执理废事,言极乐在自心中,即未知净土一门「指方立相、全事即理」之深意。莲池大师即破此偏执言

着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

是故,善根浅薄之我等凡夫,宁可执事而老实念佛,莫徒好于理而反遭落空之祸。

蕅益大师摄诸宗教理,广释「信」义,以收群机。其事理、因果,多傍通途教理而论,欲摄他宗门人归于净土。然对净土行者而言,当于「信自、信他」处着眼。深信佛愿,一念回心,决定得生,此即净土信仰之心要。大师于后言:

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圆转五浊,不涉施为,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

能信于此,则「事理、因果」自摄其中。净土一法「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即在于此,故大师言:「持名一法,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知此,则可安心称名也。能安心称名,则六信自然摄在其中。

细观六信之释,知前后互有潜通。如「信自」所言「一念回心」,即摄「信他」义。「一念回心」即是「因」,「决定往生」即摄「果」。一念回心,即生极乐,即通「事」;回心往生,光寿同佛,即显自心性德,即摄「理」。

六信虽互摄,亦有主有从,以「信他」为本,余即是从。但得其本,则六信皆摄。其因果一对,要在信因。为强化信因﹝我今持名必得往生﹞,而说信果﹝他持名者已往生故﹞。以有执理废事者,故说信事,破其邪倒。以废事之理,理亦不圆,故说圆理,破其偏执。故知事理一对,乃权宜之法,对待之药。又所谓自他、因果自含事理,故知六信三对,含于自他、因果二对;二对又摄于信他信因中;此二信实为一信,在弥陀果觉说为「信他」,在众生因心说为「信因」,正是自他不二、果彻因源义。信他者:即信弥陀本誓,重愿不虚;信因者:即信我今称念,必得往生。故知六信,唯是信:称名必得生(因),依佛本愿故(他)。此即六信之根本。《要解》虽广言六信,然自始至终,处处显彰「信他」深义,于信因、信果、信事亦略有涉及,而于信自、信理处则彰之甚少,多巧摄理于事中,挽信自于信他中,故知六信归极于一信:即信「一声称念,圆转五浊」,信「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简言之,即信「称名必生」也。故已修净土者,但宜专称佛名,深信「称佛名号,必得往生」则足。其「事理、因果」亦自摄其中。若舍称名而执于心性(信自)、理体(信理),反失根本,而有负大师广释信义之良苦用心。若未深归净土者,则可藉此六信以除疑,而安心称名也。

善导大师论信心时,即?开他宗理论,纯依净土宗旨,言机法两种深信: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此两种深信,简洁明了,直显净宗心要,摄「机、法」于一体,实为净业行人之目足、指南。其义可与蕅益大师所言「信自、信他」互通,而其事理、因果,亦尽显于「法」之深信中。

能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则偷心自死,万虑自息,自然一心归命弥陀。

能深信「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则疑虑冰消,担心自除,而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具此「两种深信」,自不会被一切流俗知见,异端邪说,及他宗之「异见、异学、别解、别行」等之所破坏,而自安心不动,尽形称名也。

【要解】

厌秽须舍至究竟此即事之理,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故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信 ,则取愿 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故次信而明愿也。

【略注】

此节诠释「愿」义。

愿者即「愿往生心」,此即信受之相,亦即一念回心处。但有真实愿生心,即顺释迦之劝化、诸佛之证诚,顺弥陀接引之誓愿,决定往生。

愿有「欣、厌」二义,厌即厌离娑婆,欣即欣求极乐。娑婆之苦,即是厌离之启示;极乐之乐,即是欣慕之导引。真为生死者,知无常迅速,知生死可畏,感自身无力,自然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凡夫在贪瞋烦恼心、无明业力海中,能生愿往生心,即是宿善显现之时,即是与弥陀愿力感通之时,即是净业成就之时,亦即往生决定时。此愿心如污泥中所生之莲花,与断烦恼无关,善导大师言:「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故知愿心与烦恼共成,与业力并在。虽有愿生心,业力亦常相侵湿。凡夫之愿心与无始以来的业力相较,实在微乎其微,纵有切愿,亦难敌无始业力。善导大师于「二河白道喻」中,将贪瞋烦恼比之如深广无边之水火二河,将凡夫愿生心,比之如四五寸之白道。所谓「贪瞋强故,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也。水火常交过湿道、烧道,即彰凡夫心中,常起贪瞋烦恼,污染愿往生之善心、烧功德之法财。如此众生,唯赖弥陀愿力摄护,乘彼愿力之道,得以渡过水火之难。乘彼愿力之道,即不顾水火,正念直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故凡夫之心唯置于弥陀誓愿中,始可安度彼岸。此即彰愿生心于乘佛愿力、一向专称中。

一切皆虚,唯佛是真,归命弥陀,一向专称,即是真实愿生相。此即欣厌取舍至极之道。所谓「厌秽须舍至究竟」者:即彻底看破自身现是生死凡夫,身心皆虚妄,不可依凭,当舍之尽净。

「欣净须取至究竟」者:即一心归命弥陀,全托佛力,全信名号功德,而专称佛名。

能彻底舍弃自我,归命弥陀,即取舍至极义。大师于最后言:「唯深知其甚难,方肯死尽偷心,宝此一行。」即深彰取舍至极之义。

取舍与不取不舍同为成就无上菩提,殊途同归,故古德言:「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然净土一法,与他宗不同,欣厌取舍,炽然所求。但能取舍至极,则即事成理,全他成自,如是取舍与不取舍大异其趣。虽异而犹同,同为成就无上菩提故;虽同而犹异,其方便力用迥异故。

不取不舍之理,莹智慧之极,唯圣者有份。多障凡夫,唯依取舍之道成就法身慧命。究实而言,唯佛一人绝于取舍。如印光大师言:

夫未证妙觉,谁离取舍。三祇炼行,百劫修因,上求下化,断惑证真,何一非取舍之事乎。须知如来欲令一切众生速证法身,及与寂光,所以特劝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

观此,知自佛以下,无不取舍。然如禅宗之圣道,多喜自证佛果,故好不取不舍之理;净宗偏依强缘,故独唱取舍之道。二门宗旨迥别,须善简别,不至以不取舍之理废净土取舍之道。印光大师对此言之甚详,其言:

言取舍者,此约究竟实义为难(难者,反诘问也),不知究竟无取无舍,乃成佛已后事。若未成佛,其间断惑证真,皆属取舍边事。既许断惑证真之取舍,何不许舍东取西、离垢取净之取舍?若参禅一法,则取舍皆非。念佛一法,则取舍皆是。以一属专究自心,一属兼仗佛力。彼不究法门之所以然,而妄以参禅之法破念佛,则是误用其意。彼无取舍,原是醍醐。而欲念佛者,亦不取舍,则便成毒药矣。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不可相非,亦不可固执。

善导大师上顺佛心,悲悯于苦者,着眼于凡夫,更明彰此取舍之要益。其《般舟赞》言:

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弥陀净土,不可轻而不欣。厌则娑婆永隔,欣则极乐常居。隔则六道因亡,轮回之果自灭。因果既亡,则形、名顿绝也。

净土诸祖对难易二道(圣净二门)、要弘二门、正杂二行等之详细分判(见后),皆显取舍肝要。所谓舍秽土归净土,舍难行取易行,舍自力归他力,舍杂行归专修,皆是取舍。而种种取舍,皆为顺从佛愿。善导大师言: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故知,取舍之义,愿生之心,尽显于「一向专称」中。古今祖师,深知此要,故莫不取舍至极,而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蕅益大师初以宗门自负,后因病而归心净土,然犹不舍参禅,以附「有禅有净」之言。后遇知识,得识病根,纯粹弃禅归净,觉炽然舍秽取净,比之禅宗不取不舍,更为直接痛快。是故不参禅,不学教,不谈玄,不说妙,唯事持名而已。

净业行人,虽欣厌炽然,志在往生。然于自身祸福好坏、寿命长短,无须强求,一切任彼前业。但随世缘念佛,命终自得往生。如印光大师言:「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也好,一切任彼前业,不去妄生计较。尚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矣。」

【要解】

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信则便信 ,拟议则不堪。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略注】

此节诠释「行」义。

所谓「散称」者:即前面所言「散乱称名」。「执持」者:即毕命为期,一向专念。佛名具无量德,能一向专念,仗佛名之德,则自然登不退。

经言「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即听闻名号功德、领受于心、一向专念。能一向专念,自然佛力摄取,住不退转。不受他法所惑,自始至终,一心信向,一向专称,心自安住不乱。纵虽烦恼炽盛,然知佛力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不顾烦恼厚重,唯一 念佛,决不舍此而别求他法,如此持而不舍,毕此一生,即「执持名号」。此执持即是「一心」。 《要解》最后显彰此义即直截明了,言持名一法「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观此,知「一向专念」即净土所言「一心不乱」。蕅益大师释为「信愿专持名号」、「死尽偷心,宝此一行」等。善导大师释为「一心信乐」、「一心愿生」、「一心专念」等,天亲菩萨则释为「一心归命」。虽言说不一,其义无别。世人则往往如印光大师所言:「以无信愿之一心,与有信愿之一心,敌体同观。」无信愿之一心,以断惑为准,如事理一心。有信愿者,无论断惑与否,一向专称,即是一心。

此就「信、行」而显「一心」,若就心性而言,则别有「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之深意。此义容后再论。

【要解】

然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行经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教经, 圆顿理经中最极圆顿。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古人圆极语信愿持名,以为一乘真因;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妙果。举「因」则「果」必随之,故以信愿持名为经正宗。其四种净土之相,详在《妙宗钞》,及《梵网玄义》,兹不具述。俟后释依正文中,当略示耳。

【略注】

净土法门虽以净土三经为正依经典,然傍涉净土之经典甚多,是故论及往生之业,亦自不同。有主念佛者,有主观想者,有主修诸功德者。虽一一行成,皆生净土。然唯有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能令多障凡夫,依此径登不退,故为最方便、最了义、最圆顿之无上妙法。

「收机最广」者:上至等觉菩萨,下至五逆十恶,无不摄取。一代时教,唯此一法普被群机,遍透机宜,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也,故其收机最广。

「下手最易」者:良由此法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但持名号,径登不退。无论上智下愚,无论在家出家,人人皆可遵行。有口即能称,有心即能念。不分时节,不分地点,故其下手最易。

古德将佛名比之如清珠,言:「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自然清净,此乃全凭清珠神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亦自成佛,此即全凭名号功德之力。意显净土一法,不凭自己修为,全凭名号功德,故使凡心顿同佛心。此即是一乘真因,自感一乘妙果:「圆净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但持名号,径登不退,此即是净土易行横超之处,迥异诸宗,横超诸法。一部 《要解》,即彰此一乘因果,显「念佛成佛」之妙义,故大师判「信愿持名」为经正宗。若舍信愿持名而别涉他宗他义,则非此经所宗,非净土正义。

按:往生净土,虽有种种行业,古大德归结为二:一诸行往生,二念佛往生。虽一一行成,皆生净土,然蕅益大师独赞持名一法最方便、最了义、最圆顿。特别从众行中拈出持名一行,欲使一切众生舍诸行,而专称佛名。以持名一法「下手最易、收机最广」故,超越一切法门。故大师言:

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接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于一切念佛法门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也。

彻悟禅师亦言:

一切行门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至极稳当,至极圆顿者,则无如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矣。且以念佛求生之因,必感见佛往生之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念佛一法,古德将其大分为四种:

一实相念佛,二观想念佛, 三观像念佛,四持名念佛。

此四种念佛,大多视实相念佛为最高,视持名念佛为最下。然实相之理,甚深难解,难契众机,高则高矣,而于凡夫众生难得实益。所谓「机教时乖,难行难入」也。持名一行,看似浅显,唯口称佛名而已。然佛名即实相,佛名即清净法体,佛名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一称佛名,万德齐彰,自契实相,自归法体,当下圆满,念念即佛。其行极易,而其利无穷。故似为最下,实为最上。莲池大师对四种念佛之优劣有细辨,观其大义,自可舍余行而专持名号。其文言:

念佛复有多门,如实相念佛四种,乃至万行回向等。实相之佛虽云本具,而众生障重,解悟者稀;下此数门:观像,则像去还无,因成间断;观想,则心粗境细,妙观难成;万行,则所作繁多,重处偏堕。唯此持名一法,简要直接,但能继念,便得往生。古人谓「既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则不期实相而实相契焉。故念佛为修行径路,而持名又念佛中之径路也。

集净土大成之善导大师,将「诸行」与「念佛」归结为「要门」与「弘愿」,显诸行自力与念佛他力之别,使净宗心要彻彰无遗。其 《观经疏》言: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此「要、弘」二门,是善导大师对整个净土的细判。「要门」即 《观经》十三定观,及三福九品之散善;广而言之,含摄圣道八万行门。「弘愿」则指弥陀四十八愿;细言,则别指一切众生念佛往生之本愿王∣第十八愿。

「要、弘」二门,摄尽净土种种行业。然「要门」一途,多仗自力,其行犹难,摄机未普,虽可回向得生,未彰如来度生本怀,未显弥陀超世悲愿,故释迦如来于 《观经》中,藉此要门,别显弘愿。于流通文中,则舍方便要门,付嘱持名(弘愿)一行。善导大师教眼洞彻,深通佛心,彰其旨言:

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要门);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弘愿门)。

此即「要、弘废立之文」,彻彰净宗心要,揭示出净土的真正归宿在弘愿念佛,即「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其文虽短,可谓笔力万钧,朗彻大千;净土宗义,如拨云见日,朗然独耀。此「一向专称」之义,即是善导大师对「弘愿门」所言「善恶凡夫乘佛愿力」之结示,亦是对第十八愿「乃至十念」之诠释。观此,知「一向专称」即是「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历代诸祖弘扬净土,皆不越于此「要弘二门」大义。或偏于「要门」,倡万善同归,摄圣道众机齐归净土;或别彰「弘愿」,倡「一向专称」之正义。

虽「诸行」与「念佛」皆得往生,然行有难易,利有迟速,摄机有广狭之别。且诸行非本愿行,与弥陀愿力疏远;念佛则是弥陀本愿之行,与弥陀亲近,偏蒙摄益。乃至十念,莫不皆往。故善导大师言: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念念称名常忏悔,人能念佛佛还忆。

又言:

万行具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回生杂善恐力弱,无过一日七日念。

善导大师基于「要弘二门」之义,将往生行业分为「正行」与「杂行」;并将「正行」细分为「助业」与「正定业」,为净土宗楷定了行业标准,为净业行人指明了修学方向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其《观经疏》言: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此正杂二行分判,明了往生正定业唯在念佛,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四种为助业,自余诸善,则悉为杂行。常修正行者,顺彼佛愿,心常亲近,忆念不断,是为无间之业,必定往生。若行杂行,则不顺佛愿,心常间断,必须回向,方可得生,故为疏杂之行。为深显正杂得失,善导大师 《往生礼赞》言: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何以故?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此二行得失,如前已辨。仰愿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愿生彼国者,行住坐卧,必须励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终,后念即生彼国。长时永劫,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不经生死,岂非快哉!应知。

观此,知专修正行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也;舍专修杂业者,则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五往生者。学净土者,岂可舍万修万人去之正行,而执千中无一之杂行?当舍杂行归正行,藉助业入正定业。

善导大师判称名为正定业,源于「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本愿。此愿唯以「乃至十念」为往生之行,故唯有称名「顺彼佛愿」,与弥陀「亲、近」。其余众行,则非本愿行,不顺佛愿故,虽可回向得生,然与弥陀「疏、远」。读诵、礼拜等助业,虽非正定业,却能显彰、达成正定业,故亦称为正行。若归于正定业,助业自然摄于其中。此经贬少善不生,唯标称名一行,即纯彰正定业。故知 《弥陀经》即为开显、流通第十八愿,诸佛护念证诚者,亦即护念证诚第十八愿也。

第十八愿是「本愿王」(亦称「王本愿」),是弥陀肝心,诸佛教眼;是三经之指归,净土之眼目,往生之证据。广说三经,即为导归于此。善导大师玄心独悟,透彻佛心,可谓独步千古。印光大师盛赞善导和尚及其专修之旨,言:

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弘阐净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实处,教人修持。至于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专」修谓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其益;则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也。

自古以来,论净土者常多,唯善导大师于正杂二行辨之最为明细。观其「正、杂」二行之得失,自然归于正定业,专称弥陀名。偏依善导之法然上人便依此而大倡「一向专称」之法要,言: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此义甚契善导大师专修之旨,常醒于耳目,自可除无始见网,消种种疑虑,而归于一向专称之光明大道。 自善导大师开启一代宗风以来,莫不视持名为净土正行。虽诸宗齐归净土,并各以自宗理论诠释净土,使净土一宗于神州四野遍地开花,竞放异彩。然持名一法,可谓一枝独秀,薪传不绝。田野乡村,无处不闻嘹亮清爽的念佛声。诚如天亲菩萨所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也。

第四、明力用

【要解】

第四明力用:此经以「往生、不退」为力用。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若无明断尽,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也。「不退」有四义:一、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径生实报,分证寂光。二、行不退:见思既落,尘沙亦破,生方便土,进趋极果。三、位不退:带业往生,在同居土,莲华托质,永离退缘。四、毕竟不退: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也。复次,只带业生同居,净证位不退者,皆与补处俱;亦皆一生必补佛位。夫上善一处﹝根据了了﹞,是生「同居」,即已横生上三土。一生补佛,是位不退,即已圆证三不退。如斯力用,乃千经万论所未曾有﹝从来未经道彻如此﹞。较彼顿悟正因,仅为出尘阶渐,生生不退,始可期于佛阶者,不可同日语矣﹝铁案﹞。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略注】

佛法之妙,贵在功用,故辨宗后明其力用。此经力用有二:(1)往生,(2)不退。凡念佛者,必得往生;一得往生,即圆证三不退。

观净土经论及大师后文,知「往生、不退」各有二义:即「当下往生」与「临终往生」,「现生不退」与「往生不退」。此义于正文中有明示,今略提其要,容后再论。

为显往生不退之殊胜,大师先以通途教理论四土的次第差别,以显断惑之深浅,此就自力修证而论。若仗阿弥陀佛愿力,则往生不退别有深意。大师言:

夫上善一处,是生同居,即已横生上三土。一生补佛,是位不退,即已圆证三不退。如斯力用,乃千经万论所未曾有。

大师初顺常途略论四土次第、四种不退(随他意),今一转而释「上善一处」乃「横生四土,圆证三不退」,「如斯力用,乃千经万论所未曾有。较彼顿悟正因,仅为出尘阶渐。」此即大师舍通途教义,显此经力用,揭示净土正义(随自意)。净土一教之利益,独出诸宗诸教之上,于此可见矣!此亦净宗难解难信之处,故极力劝言:「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要解》处处言及通途「次第四土」与极乐「圆具四土」之别,研习《要解》,当于特别之处细加着眼,方能明了净土不共之旨。

今略引其言,以明其要:

一、今云「极乐世界」,正指「同居净土」,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二、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三、今同以无漏不思议业,感生俱会一处为师友。同尽无明,同登妙觉。是则下凡众生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四、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五、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六、唯极乐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

观此,可明极乐净土有别于十方诸佛净土,乃十方佛土所无。故不可以通途四土之义,论极乐净土。如此殊胜利益,全仗弥陀大愿。故大师言:

非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持名一法,行极平常,益极殊胜,故难知难信。大师言:

同居一关,最难透脱。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

读《要解》者,能知此义,方能不执通途四土之义,而深信「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天台四土之说,流传既久,故多依附其义而论净土,此即诸宗融混所生之弊。大师于 《灵峰宗论》中将四土细分为「横、竖」二门,方还净土本源。其文言:

然此四土,有「横」有「竖」:若以自修行力,断尽见思,方出同居而入方便;断尽尘沙,兼破无明,方出同居、方便,而入实报;断尽无明,方出同居、方便、实报,而入寂光;即名为「竖」。若仗阿弥陀佛愿力,未断见思,即能出娑婆秽,生极乐净;既生极乐,即于彼土,得证「方便、实报、寂光」三种净土,不必舍身受身,然后证入,故名为「横」也。是故:若依自修行力,则四教并名「竖入」。唯依阿弥陀佛愿力,始可「横超」也。

以此眼目观 《要解》,则于「横、竖」四土义,可了如指掌矣。

通途法门,但凭自力而竖出,依自身修为深浅而有四土差别。

净土法门,依弥陀愿力而横超,圆证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如此殊胜力用,乃千经万论所无,唯净土一门独有。宗门、教下虽有顿悟之因,然犹须渐次断除无明烦恼,生生不退,方可期于佛果。理虽顿悟,事则渐修。故圣道之顿教与净土相比,犹为渐教也。明了横竖四土义,方能从融混中拣别出净土宗义。故大师言:

具论四种净土,必先明「横、竖」之致:竖则土土相殊,横则土土相即。唯其殊也,故见思未尽,不离同居;尘沙未尽,不离方便;无明未尽,不离实报。唯其即也,故九界众生,应念能睹佛境;圆满妙觉,时时应现十方。

净土一法,力用超绝,但只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即圆转五浊。念念是佛,念念圆明,无余无欠。圆顿直接,无过于此。莲池大师亦彰此经力用言:

一念顿超,片言即证,力用之妙,何可思议?其余法门,或浩博而难持,或幽深而罔措。今但片言名号,便入一心。既得往生,直至成佛,即方便而成圆顿。神功胜力,不归此经,将谁归乎?

一代时教,法门虽多,唯持名一法,使凡夫而登补处,超尽四十一因位。知此,方知此经力用之不可思议。如印光大师言:

若知自是具缚凡夫,通身业力,匪仗如来宏愿力,决难即生定出轮回,方知净土一法,一代时教,皆不能比其力用耳。

第五、明教相

【要解】

第五教相:此大乘菩萨藏摄;又是无问自说,彻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径登不退。故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愿王,《法华》秘髓成佛,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略注】

古来诸祖判净土宗之教相,因所宗不同,各有特色,若能通观,则能从不同角度了解净土之教相,而对净土之认识则会更明了、透彻。为易于了解 《要解》脉络,易于把握念佛「至直捷、至圆顿、至简易、至稳当」之大义,今略将净土判教之源流同述于下,前后通观,以明净宗教相之纲要。

净土判教之始,源于龙树菩萨。释迦如来一生说法虽多,龙树菩萨归结为「难易二道」。其 《易行品》言: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龙树菩萨言难行道勤行精进,修「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重于举三千大千世界。易行道则但以「信」为方便,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其易行之根源,则因有阿弥陀佛本愿故。

龙树菩萨后,昙鸾大师继承「难易二道」判,并大彰其义。 《往生论注》言:

谨按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昙鸾大师于难行道所以难,释之虽详,其根本原因则在:「唯是自力,无他力持。」易行道所以易,则因有弥陀本愿力故:「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此易行道乃「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故 《往生论注》最后即总结其指归言: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昙鸾大师「难易二道」判释,为中国净土宗判教之始,首次确立了净土宗有别他宗之特有独立的地位,为中国净土宗之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后之弘扬净土者,大多以此为指南而阐扬其义(下 启天台、西河、长安等)。或彰难行道之难而导归净土,或显易行道之易而直指心要。千开万闭,皆不离于此。继承昙鸾大师判教者,首即西河道绰禅师。道绰禅师私承其法脉,将「难易二道」别判为「圣净二门」,显彰其义。其 《安乐集》言: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 《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道绰禅师之判,彰末法众生,唯一出离之缘,只有念佛求生净土。一代时教,法门虽多,道绰禅师言:「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故道绰禅师根据时代与根机而选择教法,在其 《安乐集》中引用大量经证,为末法众生选出唯一可行之道,即是称名念佛。

道绰禅师亲传弟子善导大师,集净土大成,楷定古今谬误,阐扬净土正义,大开宗风。其德行与思想,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功盖万世,穷劫难赞。大师判其余法门为「渐教」,净土一门为「顿教」,言:

缨络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圣道八万四千法门,皆以「自力」了生脱死,乃释迦本师随机施教之法。诚如善导大师所言:

佛教多门八万四,正为众生机不同。门门不同名渐教,万劫苦行证无生。

净土一门,则别仗「佛力」而横超,但称佛名,即登不退。易行疾至,千稳万当,一生成就。故善导大师言: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善导大师在「难易二道」判的基础上,除有顿渐之判,更将净土一门细判为「要门」与「弘愿门」,使净土宗旨更为明朗。此是善导大师对净土的卓越贡献,厘清了三经脉胳。以自力修诸功德回向求往,是为「要门」;凭弥陀愿力,专称佛名,乘愿往生,则为「弘愿门」。此「弘愿门」即龙树、昙鸾所判之他力易行道,是净土行人之真实归依处。释迦如来广开「要门」,即旨在显彰此真实「弘愿」。所谓:

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要门),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弘愿门)。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即净土宗旨,亦为善导大师开宗之宣言。故善导大师力擎「一向专称」之法炬,辉耀古今,远近沾益,无不归向。

善导大师集净土大成,对净土之判教周详、完备,其「要弘二门」、「正杂二行」之细判,是入净土门之金刚正眼。藉此开显,净宗要义,一目了然。净土宗因善导而成熟,故被尊为净土宗之实际开创者,更有尊为「高祖、吾家、宗祖」者。唐宋以后,因诸宗融混,各宗教理竞相渗入净土;又因昙鸾、善导等之着疏失传于中土,故后来祖师判教则多傍依通途教下,有依天台,有依贤首。因傍附于教下,故其净土思想中多涉他宗教义,以释他宗行人对净土之误解,并藉此巧摄禅教而归净土。学净土者,须善知此义,方能甄别唐宋以后诸祖施化之方便,及真实之归趣。

莲池大师对一代时教之分判,不出龙树菩萨难易二道。因未见昙鸾、善导之注疏,故于难易二道未有详细发挥。其思想多傍依贤首宗十玄门之理,彰净土不可思议之处,判此经为「菩萨藏摄,又为顿教所摄,复兼通前后二教终圆二教。」其言:

通「前、后」者:以一切众生念佛,定当成佛,即定性阐提皆作佛故。摄于「顿」者:盖谓持名即生,疾超速证,无迂曲故,正属于顿。以博地凡夫,欲登圣地,其事甚难,其道甚远。今但持名,即得往生;既往生已,即得不退。可谓弹指圆成,一生取办。如将宝位,直授凡庸,不历阶级。非渐教迂回屈曲之比,故属顿义。

蕅益大师将一代时教分为「横、竖」二途,于「横、竖」二义中,亦自摄「难易、顿渐」等义。其 《灵峰宗论》言:

出三界火宅,有「横」、「竖」两途:以「自力」断惑超生死者,名「竖出」三界,事「难」功「渐」。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横超」三界,事「易」功「顿」。远祖云:功高易进,念佛为先。经云:末世亿亿人修行,罕一成道。唯依念佛,可得度脱。如乘船渡海,不劳功力。

蕅益大师此说,与昙鸾、道绰二祖所判之难易二道、圣净二门,同一意趣。显净土一法别仗佛力横超之义。此 《要解》即全显此义,言净土一法:「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

蕅益大师初习禅、教、律,最后归心净土,方体悟净土一法,比禅宗更为接痛快。是故尽舍一生修学,而宝此念佛一行。其对此经的教相判释略与莲池大师不同,大师依天台判此经教相纯为无问自说之大乘菩萨藏,此「大乘」即绝对圆融之一乘圆教,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皆不出于此。大师所判,彰天台之纯圆,乃至贤首之全圆,皆不出此经之外。可见此经正是全圆、纯圆;非但至顿至圆,而又至简至易,可谓「顿中顿、圆中圆」也。故大师言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也。

蕅益大师虽依天台判教,实暗显净土「方便、易行、横超」之不共宗旨。此实有别于天台圆教义,天台乃竖出难行道之圆教,净土则为易行横超之圆教也。一竖一横,力用迥别。知此,始能明了其判教的特别之处。 《要解》处处涉天台教义,一则权借通途教相释净土法义,一则示通途教理之难知、难行、难证,而归向净土。大师最后即吐露其心声,言:

唯深知其甚难,方肯死尽偷心,宝此一行。

研习 《要解》,须前后通观,寻其脉络,方能了知「难易二道」交相辉映之趣。舍难取易之义,则了然可知矣。

近代印光大师判一代时教大抵同上诸说,可谓融摄了诸师之义,只是又别言为「通途」与「特别」二门,略引一言以明其大义。其言:

仗「自力」者,名「通途法门」;仗「佛力」者,名「特别法门」。由兹,舍去「自力」,注重「佛力」,冀娑婆具足惑业之含识,现生同赴莲池。

观诸大德之判教,虽各有所宗,但无不彰显净土易行横超之旨,彰弥陀本愿不可思议功德。大抵皆不出顿圆之旨,莲池大师虽有「华严全圆,此经分圆」之论,然 《疏钞》广通《华严》之十玄门,论净土事事无碍之理,亦可谓隐彰全圆之义。只因其「《疏钞》之作,正当狂禅风靡之际,故不得不权宜善巧,俯就群机,而作方便之谈。所谓大权菩萨,曲被当机。应病与药,时节因缘应尔也。」

细究净土顿圆之旨,实与他宗所言顿圆有相同与不同之处。若论其理,同为顿圆(相同处);若论力用,则余法皆渐,唯净土至顿(不同处)。以其他圣教,但凭自力,虽具圆融之理,浅陋根机,莫明其旨,难得其益。故法虽圆顿,但以行人机浅,顿法成渐,圆法成偏。净宗则不然,全仗佛力,人人能行,但信愿称名,皆得真实之利,不劳断惑,横超三界;乃至万年三宝灭后之机,若闻此法,亦可得度。如善导大师言:

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

如此力用,非余法能及。诚知,净土实为顿中之顿、圆中之圆也。善导大师判余法总为渐教,唯净宗为顿教,其义深远矣。

一代时教,不出「难、易」二道。一仗自力,一仗他力。仗自力故难,仗他力故易。能明了此义,再研习 《要解》,则知《要解》自始至终,将「难、易」二道无不贯穿其中。善加体会,始能了知其义之所归。

现将净土诸祖之判教大义,列表如下,以供参酌。

问:大乘佛法,以自利利他为本;修净土者,厌苦趋乐,似专自利,何以称此法为大乘菩萨道?

莲池大师言:「求生净土,正为见佛闻法,得无生已,还来此世,救苦众生。是菩萨行,非声闻道。」

净土一法,以三根普被圆顿妙法广利众生,以自利成就而得利他成就。无论上中下根,凡求生净土,皆能疾速圆满无上菩提,成就自利利他功德,所谓「自利即能普利一切」也。故 《大经》言: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无量寿佛名号,发一念信心,归依瞻礼。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凡夫入菩萨位,位临佛果,乃通途教理所无,唯极乐净土独具。然知此者甚少,大多视净土为一方便之法,非究竟之道,不知此法乃即方便而达究竟,故不愿修持。如印光大师言: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所说诸法门中之特别法门,不得以一切法门之修证相比而论。现在许多大聪明人,视净土为小乘,不但自不修持,且多方辟驳,破人修持。不知此法乃凡圣同修之法,将堕地狱之业力凡夫,能念佛名,即可直下往生。大矣哉!净土法门也。可怜哉!不唯不修持,而复辟驳之大聪明人。幸矣哉!愚夫愚妇,信愿持名,得与观音势至清净海众同为伴侣。

八万四千法门,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获益最胜,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故释迦如来,特留此法,普利一切。

《大经》言: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法灭经》言:

首楞严经先灭,以次诸经,悉皆灭尽;独留无量寿经,度诸众生。

《疏钞》云:

今谓诸经悉灭,此法独存,念佛一门,广度群品。则诸经已灭而不灭,即是以「一」存「余」,流转无尽,正总持之谓也。

观此:知净土一法是一代教法之终极指归,正法永住,唯赖净土。可谓根机愈劣,称名愈盛;时机愈下,净土愈昌。能深明此殊胜力用,始知「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故印光大师言:「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

更新于:2020-06-17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