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并护 显密圆融——初谈三乘教法
2012年2月24日
如孝法师于白马招觉院
佛法是圆融的,唐代的佛教它是有基础的,当时和印度的交流没有断,作为中国传承几百年的小乘的禅法也没有断,那时是初期禅,初期的以禅定为摄持的,是交汇体。宋以后才真正地把那个断了,到元朝真正地断彻底,这时候才真正地形成禅宗。所以这时候的禅宗反而更不知道过去的禅宗是怎么修,但是那个时候人的福报根性智慧都可以,所以一看就会。元代动荡的年代,禅法如此的犀利,都是真心慧命的人在修,不打闲岔。明代最大的成就是建立制度,政府来规范佛教的行为,什么是宗下门庭、教下门庭、律下门庭,政府就给你划分清楚了,披不同的袈裟修不同的法,这时候哪里还有你说话的机会,所以它错不了。到清代更是这样的,帝王还参禅,你看乾隆皇帝到金山到高旻,雍正皇帝参与天同的是非,你说这多好,帝王给你护法。帝王不仅有权,还有智慧,出家人那就是一心办道,所以顺治皇帝说的话不是假的,“天下的饭你吃不尽”,你不就是担心这个问题吗,好,给你极大的满足,你这妄念还要怎么办?难道你想要当皇帝吗?众人一看“噢,皇帝还学佛,这个法很珍贵”,法一定是尊贵的。法不尊贵,人会把法当儿戏,法一尊贵,你就知道尊重了,你才知道这个规矩是利益我的不是约束我的,所以禅宗的规矩在那个时候完全是铁定的。但后来就没办法了,鸦片战争到现在,一直在没落,禅家的富贵看不到了。禅家说是穷,禅家其实是最富贵的。可是你看我们禅宗到现在,道场都守不住,反而是最被人看不起的,为什么呢?你穿得破破烂烂的,就标榜这个。所以到近代,人家就看不起和尚,不知道和尚到底是在干什么,就知道你破破烂烂的,你看这就完了,道场也毁了,核心也去掉了,所以现在重建一定是要三支并护,默照禅肯定会大兴。 人都是从知识来的,实际上这就摸到禅宗的心髓了。你可以摸,不是不能摸,祖师不是不让你摸,是怕你摸错了,加上南传的一些方法回来了,它就错不了,这是大圆融、大无碍。
有的人又觉得,“我是参禅的,怎么能学这个?”试问:“你参的什么禅?”他就不敢深究,他都说不明白,这岂不是自我欺骗。所以出家人最大的问题是这个,都是闷起头来修,这样不行。出家人安身立命的一定是从传承来的,先有一个立足点,然后再展开,这时候不管密、还是内观、还是默照,你会发现一切东西都是心。
为什么祖师给我们这个呢?我们的心不可见嘛。所以有了这个,我们可以显现初分的心,初分的心一显那就没有问题,你如果初分的见都不对,那你肯定就会说“哎,这是内观,这是默照,这是秘密”,这个法谁知道?它的那个体验谁知道?谁能作证?那你岂不是连老佛爷都怀疑。那请问那你的经验又有谁可以证明?那你见到的那个又有谁可以说对?所以,不能全盘否定,一切法都是方便,有立有破吗,这就是祖师的慈悲,给你一个东西,让你成长,世俗的东西大家一定都要成长。那你在世俗的情事里面你要修什么?你首先应该修一个慈悲心,但是更重要的,你要修一个大乘的心,那时候文明就显现了,野蛮的东西自然就改造了,成为一个法器,那个时候就非常的吉祥。你看那个修女特蕾莎(Teresa),人家为什么会成就?就光慈悲一法生生世世都修不完。那你说佛法不圆融吗?
佛法是所有的人类的文明和知识当中最圆融的,那你摸不着那个壳,你在佛法外面你还说人家,在佛法里面都分成派,你还想圆融外道?你还想圆融世间?那你自己连点理念都没有,那你这个路怎么走?
尤其这个时代,大势所趋,有的人抱着金碗要饭吃,不知道法在哪里,出家人也按捺不住。有的人说“噢,这个旅游很好”,大部分人都会认同,而且有些人更聪明些,“这个文化很好,出家人应该做文化呀”,这时候又有很多人迷进去了。
通过禅法我们就明白一个正见,当我们这个生命离开的时候,只有正见和它所决定的正思维,这是生命最原始的,他靠那个就解脱了,还需要什么呢?这个身体功夫再好,它是有为法,它是一个跳板,身心都是一个跳板,身心到了智慧的层面如如不动,难道还要打坐吗?这时候打坐反而是不好的,再坐就是硬撑吗。这时候,它是要圆融的智慧而不是要那个功夫,这是佛教和其他的最不一样的就是在最后这一关上,生命都完全的精透在这个里面,还需要什么?就像腌菜一样,都腌得透透的了。所以,我们的福报一定要用在用功上,没有正见用不了功,用来的功也是很麻烦。所以你用功之前有一个大的正见,你最后开发的那个就越来越深,所以华严不读,你以后没有出息,读了华严再参禅,不会有障碍。
普贤的教法是整个的密教甚至是显密的极点,在佛法当中,最后一关,特别是在教理上,道见禅师的伟大是我们现在不知道的,他就提出来这个纲领——华严的显圆和准提的密圆。他提出这个后把很多秘密放在里面,所以这时候你才知道,所谓的毗卢遮那,所谓的人是佛,所谓的菩提道,它是有个次第,最核心的部分是在密圆当中,密圆当中告诉我们“人是佛,从哪里是佛?”只有在密圆当中你能成佛,反而到那个时候呢,你回过头来看,指导普贤之道,所以普贤道到了密圆的时候你看,显圆密圆是一致的,但是显圆当中有没有窍诀?这个窍诀为什么呢?它是个秘密,这就是在实践部分,整个的藏传佛教就是围绕这个展开的,我们不知道,这是我们没有的福报,确实没有。
我是怎么评价这三个呢?
南传的内观,它一定是佛教的深度,深是表现在它的维系上,你不了解世俗的维系,世俗的烦恼是如何的唤起以及如何的幻灭,包括你的梦中,包括你现在的习气以及未来的生命形式,你都没有办法出来。
大乘是什么?是广大。内观叫做甚深,甚深不是生命的境界,它是对世俗一切的破除,它有它的原理,有它的方法。
广大是什么?无尽的众生!你能够入这个境界那当然很好,但是有多少人?那怎么样去圆融广大的人?那是慈悲,不是智慧!你通达这个智慧,知道一切法无我,这话你只能跟自己说,你跟所有的众生不能这么说:“你放下,你看破,什么都是假的”,这话是骗人的,真的是骗人,你的境界你拿给别人,你觉得好吃的他能觉得好吃吗?所以是不对的。
那怎么办呢?那你和众生怎么结缘?就只有一个,一切学问、一切种族、一切文化,只有慈悲,无尽的慈悲!这是佛陀第二天讲的,所以这个叫做广大。那你看《华严经》上说了那么多的生命境界,实际上就是一个贯串,就是慈悲。
慈悲不代表着不说众生的过失,而是在摄受众生。那有的人说,“哎呀,要随顺众生,保留众生的缺点。”那要你干什么?众生本来就保留下来,你不能够化到他。你看儒教说的很清楚——教化,你要教育;道教就更玄——你要点化,一句话把人说得懵一辈子;但是佛教不是这样的,这都不是慈悲的。佛讲见面就有缘,我不说什么,什么都不用说,当你见到我的面的时候,我在我的止观当中不断地散发着有关爱心和甚深智慧,这是你要用心去体会的,你用心去体会你不知道,你的本性知道,这就把他度了。法是自然的,一切都不用说,说的都不对,那你只有慈悲。父母给孩子很多东西是要给他说清楚吗?没见过父母给孩子说清楚的,从来不说,所以这个父母懂得慈悲就懂得教育。
但是这些还不够,只是知道佛陀的法是甚深的、广大的,你到了某一点,你还不能到达生命的一个境界,因为什么?你不能把天下为你所用,你这个范围还是太局限了。因为什么呢?这个资源你本来是有的,太阳光是普照的,但是你没有聚光镜,你把光聚不起来,所以你那个温度,一壶水永远烧不开,你不会用能量,你能不行,你不巧。
那这个“巧”字在哪里?就是在密乘当中才说,所以密乘当中就胆子很大,你不修,你不修也是佛。但是你在前面说的,你不修,你就是众生,你的苦是你的,苦就是众生。这个话不成立,只有到密乘才成立。那什么保证它的成立?它有它的方法。所以有的人看到密法很奇怪,他当然不知道,密法的奇怪不是它要拿去给任何人说的,而是拿来给自己修的。
什么叫做密?你的身是一个秘密,你的心是一个秘密,现在科学家发现,人的身体每一个细胞多少个微粒组成,一个秒当中30亿个细胞死亡,这就是秘密,你在哪里能看到,你在甚深的智慧中能够看到,所以佛陀说它存在,佛陀没有打妄语,科学给他作证明。
在这个时代密法是可以修的,但是你首先要有科学的态度,以及对生命的珍惜,更主要的一点你要发起大慈悲心,要求佛帮忙。我发了这个甚深的智慧,是现量看到的,我发了这个慈悲心,我已经实践过了,我突然发现我自己能力很小,所以要请佛帮忙。与佛怎么相应呢?我们的发愿文当中有三个,以佛的庄严而自庄严,以佛的真实而自真实,以佛的护持而自护持。
发菩提心也有三种方式,国王发菩提心是小乘的心,他号召力强。国王式的发心高高在上,以佛的庄严而自庄严,配佛的心印才能坐佛的那个宝座,否则你坐在那上面,那是火炉呀,很烤人的,你不知道,所以,佛不可以亵渎的。
以佛的真实你要自己真实。这都是密法之所以成立。那你说,“我一个凡夫人怎么能够发这个心呢?”那你凡夫人有没有了解到苦呀?这些在思维当中你能够知道,从你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当中你也能知道,那你说,“我凡夫人知道苦就够了吗?”当然不够,你自己的苦你知道,所有众生的苦你有没有想过?当你想到这些的时候,你的心就是一个宇宙在煎熬,就好像在加热,好像什么呢?一杯水,我们生命要净化,怎么净化它?这个水现在是一块冰,它里面充满了杂质,我们看到这些杂质,但是没办法解决。所以你要加热,生命的热情,觉悟的这种内在的你对人生真相的了解,它让你煎熬,难以入睡,这时候你才真正地体会到生命在溶解,生命在融化,冰化成水。冰化成水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水好动,那你怎么办?要修禅定。禅定一修,这个水当中的杂质分离,那还不够,怎么办?要把它加热,水要转换成水蒸气,你还要有方法把这个水蒸气收集起来。要不它散了,你根本是漫无目标,你没有法的轨则,你在人生上面所有的智慧、所有的艺术家都在痛苦的煎熬,所有的科学家他能够发现物质的规律,却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规律,自我迷惑,他被他自己所创造出的现象所迷惑,自己都钻进去了,原子弹就是这样,没有一个人可以掌控它,后来发现它,你发现它有什么用?社会没有种子,没办法用。所以这事很简单,你要有方法,把这个水烧出来,成为蒸馏水,蒸馏水是纯净的,蒸馏水可以净化一切万事万物。
凡夫的生活就是一块冰,里面有很多的东西,它在不断地伤害,伤害着自己,也伤害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他的冰就是他的思想,他的思想没办法融化,通过这个加热,最后蒸馏水就像纯净生命,那你说蒸馏水中的水分子和你没有净化之前的水分子有差别吗?一点差别都没有,它只不过是分离提纯的过程,这就是生命的净化以及无尽的作用,万事万物你要净化,蒸馏水都可以,这是佛的作用显出来的,法、报、化三身。
这个方法一定在密乘,因为有这个方法为证明,所以它可以说“你是佛”。这个就是一切的意识形态都是可以说,不是不能说,一定是它有一个次第,它有一个原理,每一个次第和每一个原理所站的角度和它说话的用意都是不同的。
所以菩提道是因果法,法界的因果,种的种子。《密宗道次第》上第一句就说,“若有殊胜的大乘种姓,为善知识之所调伏,与之共道已堪修行。”这个时候他才有可能发起菩提心。
佛教当中不断地思考生命的意义,这是大乘种姓,他当然有慈悲和智慧的因。为善知识之所摄受,一个没有依止过的人根本不了解佛教,他只了解自己,他所有的想法都没有被规范,都没有得到心的训练和锻炼,他这个人格是没办法建立的,望洋兴叹,所以善知识的调伏是道的次第,因为这样佛陀说了调伏法、依止法、戒律,一定是团体的共修才可以,不可以自己按照自己的心愿。有的人钻到山里面好像不得了,自我陶醉,同时起的作用就是自我造业,还迷惑别人而不自知,不堪调伏自己的相续,还要发愿调伏别人,无有是处。“与之共道予善修行”,共道一定要修行,出离心、菩提心、六度、万行、止观、四念注、三十七菩提道,这都是共道,都要有,你的生活已经纯粹地和佛法相应,这时候你不断地修行才会发起菩提心,发现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呀。解决自己的问题很简单,一口饭就够了,所有众生需要多少饭?你怎么复制?你的成功是别人能够理解的吗?所以这个时候你要真正地祈祷佛,佛给你方便:给你一个飞机,你就能跑;给你一个宝剑,你就能砍,砍断众生的烦恼。你没有这个不行,所以要佩戴东西,佩戴武器。密宗的佛像,报身是十三种相,为什么一定要带臂环,和小乘的佛菩萨的相有差别。
佛给你显一个像,行住坐卧不离正念,这个时候要用最宝贵的宝珠去庄严,他就在摄受众生。人就是佩服什么?富贵的人。你一个学佛的人,没有富贵,众生怎么会跟你学?他要的就是富贵,你都不富贵,学佛又是这么苦哈哈,又有什么人去学?!你看清朝的皇帝,皇帝是菩萨化现,他带着念珠来上朝,谁能比得过皇帝,你见过福报是什么吗?乾隆皇帝一个字卖多少钱?他的一生写了多少字?他享用的一个物品,你现在见都没见过,听都没听过,现在的皇帝不能和过去比,因为他精神到了极大的丰富,你看看我们法门寺你就知道,那个福报好像用不尽呀,这是什么?这是佛的福报,所以我们不要搞错,好像佛陀在世间,佛的福报是我的,那就混淆概念。
所以在这个时代,这三重佛法一定要并护,有了佛法就会有你所要的一切,你想要什么,佛都给你讲清楚了,你想要的就是福报和智慧,这只有佛才具备,所以你要成佛。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快乐吗?实际上最快乐的就是佛,其他的人都是进一步退一步,这些失败的案例太多了,只有一个佛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生命模式,很简单,佛有理论有方法有过程,教的太清楚了,世界上有哪一个学科给你教得这么清楚。佛法就是我们的人生,就是我们的生命,这样子去定位去理解,我们真诚的心才能够真实地对照自己。佛法不难,就是你的心,一定要慢慢来。
我最担心的一个就是佛教的门户之见,这个让没有搞清楚佛法的人在里面迷惑,让没有正见的人入了佛法也在造业,所以一定要有是非观,了解何为法何为非法,这个法到了哪一个阶段是怎么样,善于运用善于学习,这个人如果能发这个心,他在世间所经历的一切事情都能成就,佛陀就给我们一个放大镜,让我们的人生没有挫折没有失败。
所以,密乘它是一种高度,它这种高度可以让你看清楚一切,你站在山顶上所有的路你都会清楚,这个很关键。人的心量不同这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是因为他没看到那个,所以这个问题佛法当中也能解决,你先看到大的,之后你再修,你就知道这个阶段就不是问题。所以一切要讲清楚,不讲清楚不行,人会自然地分化,自然地形成种种的阵营,佛弟子就会失去自己的本分,这是我的师父,这是我们的教法,这是我的知见。
历史刹那就在不断地过,你我皆是过客,能于法做一点事情,有时候也不要太隐晦,因为这个时代太需要法了。尽本分地做,也是需要的,我们又能留下什么呢?能为自己培养点资粮也是很好的一个事情。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感觉一天一天时间非常宝贵,浪费的时间太多了,太对不起法对我们的恩德了。上师原来给我们讲,你要种一个成佛的这么一杯水,那你可能要先做一桶水,才能够养住这一杯水,这一桶水修起来太需要时间了,不修不行。
今年塔要先建起来,塔是法的象征,它有这个因缘,悟谦老和尚从印度把佛的舍利子带回来,圆寂后传给寺院,就必须要做,缘起显现。这个塔叫大觉塔,高二十一米,和兴教寺玄奘法师的佛塔一模一样,以纪念老和尚同时也珍藏佛陀的舍利。老和尚在印度待了六十年,一生都在修唯识,刚好九十岁圆寂,临走的时候留下一段话,我们才知道他是玄奘法师乘愿再来,以前我们都不知道。老和尚的灵骨塔将来也要建。
塔是佛教最重要的,塔表佛的意,佛的经典代表佛的语言。现在,佛教发展到这个阶段,对佛的身相所表的法都是崇拜,佛的经典很少有人看,但是佛的真实的东西叫做佛的意,也叫做金刚不坏体,就是佛的舍利。但是真正的更真实的还是在这资料里,从密法上来说,身口意,自性身,法身报身化身,那是永恒不变的。
——全文结束——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 〈十〉南亭法师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十一愿。“厄难”,范围甚广,诸如王难、盗贼难、水火难、毒蛇猛兽难、山行迷路难。如果我们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乃至推穷寻逐,名之为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七)南亭法师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行脚僧见到“无忧林”。无忧,草名。草多则以林名之。人处无忧林,可以忘忧。而出家人“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九〉南亭法师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第三愿由父母说到妻、子。“妻”是妻室,“子”是子女。《中庸》上说:“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二卷南亭法师此文殊师利菩萨赞美智首菩萨提出来的问题,其利益之广大、深远,非可言喻。善哉,赞美之辞。饶益、安隐,皆利益之相也。哀愍世间,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九)本生:是说及佛与弟子等,本因地中,曾生何处,作何佛事。如须菩提云: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舍利弗亦云: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心如莲花源自印度的瑜伽,在梵文里的本意是合一、连接、结合,与宇宙至尊联系在一起,类似于我们说的天人合一,是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相连的道理法则与道或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19
以上总明相妄。或问:九界之相,可谓虚妄;佛界妙相,全由修得,云何亦名虚妄。佛顶文句云:对迷说悟,对染说净;其体虽真,其名则妄。譬如演若达多,忽悟本头,非从外得;头虽是实,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7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明缘生性空,即假即中,以是舌识,非根自生,非他尘生,非空非共生之故,当知根尘识三处都无实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见觉指眼识,舍利弗,虽然生生世世心见清净,于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即通,获无障碍,但未得圆明。今再见佛闻法,顿断思惑,识精得以圆明,不但成阿罗汉,且具足总持,知根,决疑,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壬二破斥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此佛嘱阿难,转教末世初心修学三摩提者,亦即修习耳门圆通者,必须先断淫心,不但身不行淫,心亦不起淫念。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佛问圆通以下,是结答。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是了妄,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是证真。菩萨由定慧力,妄尽真现,从此得入三摩地。契合十方诸佛,所传妙觉明心。如前文佛告文殊:十方如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癸二正示审详分二。子初立喻初三句喻妄,后五句喻真。世间解结之人,喻修菩提欲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及诸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如是乃至有二义,一菩萨行门甚多,何止六度。法华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华严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又云: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初神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为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我们看到老化,加速度的老化是在什么时候?退休。因为没有退休的时候,他有工作,每天忙着工作,上下班很辛苦,他忘记了,没有想到他老。这一退休,没工作干了,他想到老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生命的存在真神奇此生此身的物理生命生成是与三世因果一致的,是可以法身与化身一致的、互换的、不变的,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的生命观!生命的存在并不是多么不可思议的神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