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汉传佛教未来展望
如悟法师
惠空法师举办“两岸僧伽教育交流活动”,来到圆光参访,并进行一场以“汉传佛教未来展望”为主题的座谈会。经过两岸法师、学者的热烈讨论,深深感觉到汉传佛教一定要重兴,为什么呢?从过去历史来看,韩国、日本都是受汉传佛教的滋润,尤其在中国,对社会道德、文化思想有特殊的贡献和地位。我们只要将汉传佛教中的大乘精神重新发扬光大,它必然会获得世人的认同,利益更广大的众生。
一、积极培养人才
对于汉传佛教未来努力的方向,两岸法师、学者都提出好的意见,这些意见当中,汉传佛教的人才培养被认为是当务之急。大陆法师、学者认为,汉传佛教在大陆受到***的彻底破坏,人脉、制度可以说完全要重新建立。大陆方面也很积极要办僧教育培养人才,因为唯有人能培养成功,制度、教法,乃至真正的大乘精神,才可以重新在这块土地上建立;假使没有人才,不管大陆或台湾,汉传佛教要复兴都不容易。台湾虽没有受到***的影响,但幅员毕竟很小,而且真正办僧教育也是近几十年才较为大家注重。况且从整个教团来看,大家对办理僧教育的共识、认同与支持还是不够,以我们办僧教育这么久来看,信徒发心做功德者多,支持人才培养的资源则少,这对培养人才的落实上,会有很大的折扣。汉传佛教要复兴,一定要走向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台湾、大陆两岸的高僧大德、护法居士,大家共同来努力与护持。
但汉传佛教的人才要如何培养呢?我认为一定要从中国八大宗派思想去落实。中国佛教有辉煌光明的历史,几千年来祖师大德智慧的结晶,就体现在八大宗派的思想里,我们必须依循传承的脉络,将佛学教育落实在宗派的人才培养上。因为众生各有各的根器不同,这叫做“应机施教”,佛陀也一样,为适应不同众生根性而说法。像惠空法师以禅、净来教导学子,还有很多人专门研究戒律、唯识、三论,为什么要有这些不同宗派思想的研究?就是为了适应未来多元化的社会。西方国家现在比喜欢禅,传统中国喜欢禅净双修,台湾现在则好像重视原始佛教和戒律,大家不妨各有研究、各有专长、各有所得,而从各人的能力范围去宣扬佛法,这就是汉传佛教的包融性。宗派思想并不是互相对立阻碍,而是适应众生根机、适应自己修道根机而施设的。众生根性是多样的,而一个人秉赋、精力也有限,不可能全面深入,所以要能够一门深入、一门专精,真正有真才实学、有所成就,就可以度很多跟我们相同根性的人。所以太虚大师说:“未来世纪是大乘佛法的天下”,因为大乘它能够适应各类根器的众生,你喜欢禅,有禅宗;喜欢天台、华严、净土,不管怎样兴趣的人,都可以在佛教里找到依归、找到生命真正的归依处。所以从中国八大宗派里培养真学实修的人才,这是很重要的论点。
在宗派学修人才培养基础上,其次还要注重外国语文和资讯教育,如此才能将汉传佛教的大乘精神传递到世界舞台上。我们发现,藏传、南传,乃至日本、韩国,很多法师到欧美去,度了很多欧美人士,也在欧美地区发展了很好的佛教环境,独独中国的汉传佛教,为什么没有办法传到欧美先进国家?其实,这主要是我们培养人才时,不注重外语教育。以我自己为例,以前读佛学院时,就排斥读英文、日文,想说中国人嘛!中文读好就好了,又不想出国,也不想到外国弘法。现在当院长,英文不会讲,到外国去,像哑巴一样,无法跟外国人交流。我到一些地方,像加拿大,有很多密教喇嘛、韩国禅师,他们会讲英文,就度了很多洋人信佛。但看到中国汉传法师,还是跟台湾一样,赶经忏、消灾、祈福这些老套,所以外国人很少参加,甚至批评佛教只是一天到晚敲打唱念。虽然是应了华侨的根机,但走不进洋人社会。所以,我认为汉传佛教走不出去,是因为语文人才太少,没有专门的培养机构,让法师们从小就能接受语文教育。将来世界一家,除了三藏十二部经典、宗教思想特长外,语文也不能忽略,语文忽略,大乘的精义就没有办法传入欧美,汉传佛教就无法更开阔地发展。
而在面对今后的资讯时代,当然也要将汉传佛教透过资讯,让所有人去选择。资讯发达,交流愈来愈密切,但真理就是真理,究不究竟还是有分别的尺寸,我有信心,只要对汉传八大宗派思想,大家有所深入、有所成就,能有学有证,真正有很高的大乘证量境界,透过媒体传播出去,一定会得到很多人认同,使很多人接受。这并不是说要排斥、排谤其他宗教,而是靠佛法修行上的进步;佛法本来就是如此,在真理的立场上获得大家的认同。虽然是资讯时代,资讯也是要透过人去掌握。人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实学实修,只是纸上谈兵是无法引导众生走入正知正见的。所以,依循祖师大德的实践经验,加上大家的努力,一定能使汉传佛教发扬光大,也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二、关心整体佛教发展
以佛教徒的立场而言,不管在家、出家,都要能够对佛陀真理敬仰、皈崇、实践,像佛陀一样追求人生宇宙真理,但大家也都要关心到整体佛教的发展。慈航菩萨讲过:佛教发展靠每一位佛弟子的努力,但不能离开整体的发展,所以呼吁大家应从文化、教育、慈善三方面来平衡发展。他老人家认为这是佛教的三大救命圈。所以未来佛教,不是空谈道理,也不是自了汉。面对未来世纪的转变,佛教的生存发展也要不断的去适应时代因缘:从文化上建立佛教文化事业;从教育上,不管世间教育、佛学教育,培养真正人才;从慈善救济、公益事业,体现宗教精神。这三者是佛教整体发展力量的主轴,不可分离,不可偏颇,如此才能发挥佛教的整体功能。身为佛弟子,必须建立这种观念,对佛教文化、教育、慈善三者,都要同心同力谋求平等发展
另外,像太虚大师提倡建立僧伽制度,我认为很有必要。面对未来世纪,不能靠单打独斗的个人主义,应该大家合作,靠团体组织的力量来发展整体性运作,因为一盘散沙似的各自为政,力量毕竟薄弱。尽管目前有些制度无法统合、建立,但从佛教未来的长远发展来看,要真正发挥佛教教团的整体力量,还是要从僧伽教育制度上来重建。有了领导中心,才能发挥组织力量,佛教才会走得比较健全。虽然台湾目前好像各个山头兴盛,但由于全体上缺乏制度来领导、组织,恐怕难以长久发展。我们可以参考天主教梵谛岗的制度,如此不论面对任何世纪,都有制度在运转,应该可以走得比较健全。
三、记取历史教训
当然,佛教未来发展的问题,很多事情都不是一个人可以解决的。佛教讲共业,有时看到很多佛教乱象,但要去改革、革新也不容易。就像台湾现在社会的乱象一样,不是一天走出来的,也不是换了那位行政院长、内政部长就可以改变的。佛教几十年来各自为政,也产生了一些乱象,但最主要的,是要避免走入历史的教训,即物质、金钱丰厚之后产生的腐化,而引起教难。历史上的三武灭佛、清末的废庙兴学,都是因为出家人供养丰富,自身又腐化、堕落,引起社会大众的觊觎和反感,像西方的天主教也有同样的情形;这是历史的教训,也不是不可能再发生的事。佛教今天,大家能不能淡泊名利、清修自守,这才是值得隐忧的事情。可以说,古今中外的教难,主要都是这个原因。
总之,佛教很多问题,还是必须透过好的教育、好的制度,在文化、教育、慈善上大家共同来努力才能办到。站在这个立场上,非常赞叹惠空法师能举办两岸僧伽教育交流活动,让两岸的法师、学者一起来探讨汉传佛教的未来发展,大家集思广益,落实人才培养,推动佛教发展,这是很有意义的,也一定会受到教界的肯定。当然,两岸佛教的希望,就在汉传佛教,这是必然的方向,也是必然要努力的,希望大家能心连心、手牵手来开展汉传佛教的光明前途。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 〈十〉南亭法师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十一愿。“厄难”,范围甚广,诸如王难、盗贼难、水火难、毒蛇猛兽难、山行迷路难。如果我们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乃至推穷寻逐,名之为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七)南亭法师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行脚僧见到“无忧林”。无忧,草名。草多则以林名之。人处无忧林,可以忘忧。而出家人“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九〉南亭法师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第三愿由父母说到妻、子。“妻”是妻室,“子”是子女。《中庸》上说:“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二卷南亭法师此文殊师利菩萨赞美智首菩萨提出来的问题,其利益之广大、深远,非可言喻。善哉,赞美之辞。饶益、安隐,皆利益之相也。哀愍世间,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九)本生:是说及佛与弟子等,本因地中,曾生何处,作何佛事。如须菩提云: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舍利弗亦云: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以上总明相妄。或问:九界之相,可谓虚妄;佛界妙相,全由修得,云何亦名虚妄。佛顶文句云:对迷说悟,对染说净;其体虽真,其名则妄。譬如演若达多,忽悟本头,非从外得;头虽是实,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7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明缘生性空,即假即中,以是舌识,非根自生,非他尘生,非空非共生之故,当知根尘识三处都无实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见觉指眼识,舍利弗,虽然生生世世心见清净,于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即通,获无障碍,但未得圆明。今再见佛闻法,顿断思惑,识精得以圆明,不但成阿罗汉,且具足总持,知根,决疑,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壬二破斥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此佛嘱阿难,转教末世初心修学三摩提者,亦即修习耳门圆通者,必须先断淫心,不但身不行淫,心亦不起淫念。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佛问圆通以下,是结答。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是了妄,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是证真。菩萨由定慧力,妄尽真现,从此得入三摩地。契合十方诸佛,所传妙觉明心。如前文佛告文殊:十方如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癸二正示审详分二。子初立喻初三句喻妄,后五句喻真。世间解结之人,喻修菩提欲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及诸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如是乃至有二义,一菩萨行门甚多,何止六度。法华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华严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又云: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初神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为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我们看到老化,加速度的老化是在什么时候?退休。因为没有退休的时候,他有工作,每天忙着工作,上下班很辛苦,他忘记了,没有想到他老。这一退休,没工作干了,他想到老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2011年农历十月初五讲于广东化州南山寺念佛七法会】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我们来到人世,每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