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五戒开示法语
文/如悟法师
三皈是肯定我们的信仰
各位发心的居士,今天大家这么虔诚地来求取三皈五戒,首先代表僧团向大家恭贺、恭喜。你们加入我们佛教的行列,今后大家都是标准的佛教徒,也是在家修行的佛陀弟子。
做一个佛陀的弟子,我们要了解什么叫做“三皈五戒”。了解这个名相以后,我们必须向大家说清楚,让大家更能了解什么叫三皈五戒,能够掌握“三皈五戒”的意义,我们才能真正达到受三皈五戒的目的和理想。
首先来介绍什么是“三皈”,然后才说明什么叫做“五戒”。今天很多人来皈依三宝,皈依两个字怎么解释呢?皈是归向,依是依靠,归向什么呢?就是三宝,三宝才是我们人生大海中的一条慈航,也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盏光明之灯。他们可以引导我们处理生命痛苦,处理种种烦恼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皈依,来依靠三宝的指导。我们进了佛门,就像小孩子一样,没有父母的扶养,没有师长的教导,我们又怎么能够在佛法里面成人长大呢?又怎样能获得佛法的利益,亦即修行的利益呢?所以我们要皈依三宝,来亲近这三宝,向这三宝来学习。
既然这样,我们就要肯定地皈依佛,佛就是我们信仰的对象。必须要了解我们信仰的对象是什么,不要迷迷糊糊,不要信仰什么木头石头,信仰没有根据的事物,那样的信仰,叫做盲目的信仰。我们今天皈依佛,佛就是我们的老师,这个佛,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我们的历史上,确确实实地在现在的尼泊尔蓝毗尼园降生,他的国家叫做迦毗罗卫国,他是净饭王的儿子,是一位皇太子,后来因为觉得人生有种种生老病死的痛苦,有种种无常的压迫,生命苦短,感觉到生为太子,也逃不过生老病死。所以一时的富贵,和他身心的自由、永恒涅槃的快乐,是没办法相比的,所以他觉悟这个人生,他到深山,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苦行林去,在印度菩提伽耶的北方,这地方也是佛陀成佛的地方。佛陀经六年苦修后大彻大悟,悟到人生宇宙的真理,所以我们后来叫佛陀为觉者,觉是开悟的意思,觉悟人生宇宙的真理,所以叫做佛,佛就叫觉者。所以我们今天的信仰对象不要忘记,我信仰谁?我的教主是什么人?在历史上确确实实有这毅然修成正果的释迦牟尼佛,我们要跟他学习。佛陀在世的时候,在恒河两岸救苦救难,说法度众生,有四十九年之久,今天我们就要跟佛陀一样,这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这样真正一个人类导师,是我们真正皈依的对象,所以我们真正地皈依,皈依我们的导师。
第二是皈依法,信仰什么宗教,必须知道他的教理,教理就是我们人生的指导。我们所处的人生,有各种执着、各种疑情、各种愚眛,所以我们产生种种痛苦。佛陀说痛苦是自己造的,不是别人给的,因为自己愚痴,自己无知,自己贪、嗔、痴一大堆,追求物欲,所以迷失自己,所以感到很多的痛苦,这些都是自己造的,所以给我们今生带来这么多痛苦。佛陀悟到了如何解决痛苦的方法,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知道佛陀悟到了什么真理。佛陀所悟的,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告诉我们我们大家如何去实践这个佛法。佛陀说的法,在我们说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里,其内容不出经、律、论三藏。今天大家皈依了以后,对佛陀的教理,应该要努力,精进去学习,我们应该要了解佛陀究竟对我们说了什么道理,这道理了解的话,才能够黜苦,我们才能够心里面清净,不会去造业,不去造业,才不会有痛苦。但是怎么使我们不造业呢?佛陀在经、律、论里面讲得非常详细,非常清楚。
有很多人皈依了三宝以后,对佛教的教义完全不懂,如果不懂的话,那么信仰就没有办法产生正信,没有正信的信仰,那里会有力量呢?那有可能改变你的身心,那里可以改变环境,塑造你未来生命的解脱呢?所以我们一个人既然皈依了三宝,就要肯定我们的信仰,了解佛陀说的法是什么,不是说我们皈依就好了。有的在家弟子来皈依佛时,是为什么来皈依的呢?有个人,我问他为什么来皈依,他说到街上,摆地摊算命的告诉他要去佛祖庙拜佛祖皈依,他的灾难才能逃掉,算命的说他今年的命不好,他相信这句话就跑来皈依。我就问他说,你今年命不好,就来依皈一下,逃过今年的运就好了是不是?他说不晓得,是算命的这样说。于是我告诉他,皈依的意思不是这样,不是说今年运不好才来皈依,那运过了,就不叫三宝弟子吗?不是这样的,我们来皈依,就是要肯定我们的信仰,我们要有信心。信心从何而来?信心就是佛陀四十九年当中所讲的道理,就是刚才所说的经、律、论三藏,所以一定要好好去研究。
我们要去听道,现在很多法师讲道,也有很多录音带讲得很好的,诸位不妨随时随地打开录音机听听,为什么呢?师父讲的道理很清楚。佛经讲的道理很深,又看不懂,最好就听录音带,有师父讲经,最好去参加,我们听师父讲经典,就能了解佛陀讲的道理是什么,我们皈依三宝修什么,就能够了解。所以我们今天皈依法,就要去了解佛陀所说的道理,不了解的话,就会乱信,乱信、随便信,最后得不到结果,人家要往西方去,人家要成佛,你跑到人天福报去了,做魔子魔孙去了。很多人学佛,就是没有好好亲近师父,好好来研究佛法,所以我们第二个一定要好好研究佛陀的教理,才叫皈依法,不研究懂的话,还不算皈依法。今天诸位既然这么虔诚来皈依法,所以一定要好好研究佛陀的道理,我们真正了解佛陀的道理之后,就像心中有一盏明灯一样,不管走什么黑路,它能照亮我们的路,我们就不会做错坏事,就不会造业,不会造业,才能修成正果。所以佛法是最好、最殊胜的清凉剂,诸位一定要来听,来研读这个佛法。
那么第三个是什么呢?就是皈依僧,僧就是出家人,就是僧团。佛教组成的团体,包括在家众与出家众,我们说出家有五众,在家有两众。出家五众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还有一个就是学法女(式叉摩那尼),诸位今天皈依三宝,就是在家修行的优婆塞、优婆夷。今天大家这么虔诚来皈依三宝,加入佛教的行列,我代表佛教(三宝)向大家传授这个三皈五戒,今后我们看到出家众都要非常恭敬,非常有礼貌地向师父问好,不管认识与不认识,你总要称一句师父。我们称师父是尊称,不要看到一个比丘尼就叫菜姑、尼姑,你说我不认识她,所以这样叫,这样叫是不对的,我们现在看到所有的师父,都合掌问讯:“师父您好”,你不要说我又不知道他的名字,怎么称呼?不管认识不认识,他是出家众,我们在家众要恭敬三宝,所以我们对师父合掌问讯,喊一声:“师父,阿弥陀佛!”不要说圆光寺的住持才是我的师父,其他不是,那你今天就不叫做皈依三宝,皈依我而已。不是这样的,你们今天是皈依僧宝,是一个团体,团体就是说由出家人组成的,所以看到出家师父,我们一定要称他师父。我们知道师师有道,每一个师父都有他的修行法门,但是都是一样,佛陀所说的法没有两样的,有的师父要念佛,有的师父要坐禅,各人的根机不同,但同样可以成佛,同样可以离苦得乐。
我们信仰三宝要肯定我们的信仰,如果诸位皈依三宝以后,不能肯定我们的信仰的话,那皈依没有用,没有任何功德。所以我们今天皈依,最主要的是三宝,这三宝是什么呢?就是说佛教成立有佛宝、法宝、僧宝,这三个条件组合而成的,不能分开的。有佛就有法,就有出家人,出家人是传道的人,这样佛法才能常住世间,普渡众生,佛陀救苦救难的法,才不会断掉。我们要肯定我们的信仰,对三宝要恭敬,让佛法常留世间,生生世世,很多娑婆世界的众生,都可以听闻佛法,受到佛法的利益。所以今天我们要知道皈依三宝是非常殊胜的,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意义。
五戒是真正的修行
三宝只是肯定我们的信仰而已,还不算真正修行。我们每个人都要修行,不是出家师父才修行,在家人一样可才修行。真正的修行是在五戒上,以戒为师,我们要把人格修得好,要怎么修?就是五戒,五戒持得好,才可以有人的资格。人家讲做人都没有资格,还修成佛道,还能成佛,那不是做梦吗?有的人说我不要做人,我要成佛!不行的,佛陀说:“错了。”这样子的观念错了,我们人要从人修成,五戒都没办法修持,想要做佛祖,那可要等等!人要先做好,人做好了,佛就自然成就,人做不好,很难可以成佛的,一定要持五戒持好。我们出家人也是一样,在家人也是一样,这五戒是所有修行人都要遵守的,不管在家、出家,都要以五戒为本。
五戒都没有办法遵守的话,叫你不要杀生,你却去杀生,叫你不要偷人的东西,你却偷人家的钱财,没有钱财叫人如何去买东西,如何去养活自已呢?偷人的东西,损害到别人,使人没办法生存,这不可以。你要生存,别人也要生存,你要好,别人也要好,所以真正的修行是在五戒。今天诸位来受三皈依,是肯定你是一个三宝弟子,肯定我们的信仰,进一步要慢慢练到受五戒,受持五戒才是我们修行的第一关道。五戒没有修好,那是不行的,戒是我们做人的一个尺寸,不管什么人,违背这个尺寸不叫人,人有人的标准,如同我们穿衣服有它的尺寸,太大或太小穿起来就不像人。行为怎样作尺寸呢?用五戒作尺寸,人不可以为非做歹,做歹法律要制裁我们的,杀、盗、淫、妄是性戒,是与国法一样,不是说佛陀制定的戒才会怎么样。
杀、盗、淫、妄和世间国家立法一样,你敢杀人的话,要判徒刑、判死刑、所以我们做人绝对不可以杀人。当然说杀人是不可以的,但佛陀慈悲,他认为凡是有生命的,都有生存的自由,我们不要随便去伤害它,同时要做到护生,护持它的生命,你看我们佛教徒,不但不吃它,我们还去放生。所以这样子话呢,我们有这大慈大悲,天下才会太平,如果你说小动物可乱杀,人不可以乱杀,但是戒是在防微杜渐,你要是滥杀,什么都敢杀,人也敢杀。但是我们佛教徒呢?一只蚂蚁都不敢乱杀,不去随便杀害他。你看,小的蚂蚁我们都保护他,培养我们的慈悲心,那么你杀人就杀不下手,就不会去伤害别人。
我们人有人性,我们的人性要能够培养出来,要靠慈悲心,慈悲心靠什么?就是同情。不要随便伤害,伤害有生命的众生,我们尽量不去伤害众生的话,我们的生命才不会给人伤害。所以我们讲因果报应,很多都是因果报应,你随便杀生杀多了,杀得怎么样呢?杀得地球上生态不平衡!什么叫生态不平衡?松鼠对树木来讲是害虫,松鼠在树上钻个洞,松树很快就死掉,但是以前老鹰,专门抓松鼠,这叫一物克一物,生态非常平衡。现在没有老鹰的话,山上松鼠太多了,把树木都吃光光,那怎么办?很多稀有动物现在都濒临灭种。这些把它破坏以后,慢慢地我们人没有抵抗力,所以现在人什么病都有,像癌症、爱滋病等,什么病都有,人的病越来越多,为什么呢?生态不平衡。生态不平衡的话,加上工业灾害,带来空气染污,水质染污,现在水不能喝,空气更坏,所以我们生命很难维持,过得很痛苦。
佛陀说末法时代刀兵劫来后,人类不能生存,为什么呢?自己造的。人类里面,不知道保护生命,如果知道的话,我们就不会偷盗,现在在社会上,大家为了生活很辛苦,为了养家,早出晚归,但是有很多人游手好闲,无恶不做的。你看,社会很多这种流氓太保、抢人的盗匪,所以我们台湾不管去到那里,铁窗最多,台北的门有三层,再装下去,四门、五门,还是没有办法,还是有人要偷东西。有的人一上班回来以后,东西都被搬走一空,还要借钱去买东西,他说怎么有这样一个世间?这么一个社会?甚至抢不到东西,把人杀掉。你看,现在火灾时,人跑不出,铁窗铁门做得太好,救火员用大刀砍它不破,很多人因此活活被烧死。这是什么世界,这是像人的世界吗?这是个禽兽不如的世界,是不是?所以不遵守五戒的话,人类就会走向很悲剧的命运。大家不杀生、不偷盗,不去偷人的东西,那么很多铁窗铁门就不用做,大家就会生活得很好。
佛陀再来提到不邪淫,现在社会很乱,外遇的问题很严重,很多家庭破碎,离婚率很高。桃园的法官有几位信佛的,常常告诉我说:“师父啊,现在最容易造成离婚的原因是什么?”我说应该问你们办案件的法官才对呀!他说离婚率最高的原因是外遇,就是邪淫。佛陀说我们在家人一夫一妻制度,好好修行,身心清净要紧,现在很多人不是,很多人有了外遇,夫妇互不相信,产生各种家庭不幸,就是为了这“淫”字。万恶淫为首,世间就是这样,两个人辛辛苦苦建立的家庭,子女都是很不错,但是有了外遇问题,就产生了悲剧,离婚率这么高,全世界没有这么高的,吓死人了!所以我们讲的道德是如何,今天来受五戒的人,什么叫邪淫一定要搞清楚,今天来受这五戒,绝对要做到,丈夫要忠于自己的妻子,妻子要忠于自己的丈夫,叫不邪淫。如果今天受五戒以后,还是对不起丈夫,丈夫对不起妻子的话,那就不叫修持五戒,那么家庭就会产生很多纠纷。
再来是不妄语。不妄语是什么呢?不妄语就是说话要很诚实。说的话很重要,一个人修养的好坏就看你讲话,说的话不老实的话,做什么事就会失败。佛陀说我们做人要诚实,讲话一定要老少不欺,我们不管怎么样,讲话要很诚实,而且不可以恶口,恶口是什么?就是骂人的话,不要脾气一来的话,人家的袓宗八代都给你骂完了,恶口伤人,这最不好。所以我们做一个佛教徒,少造口业,不要骂人,不要恶口伤人。再来就是不可以两舌,两舌是什么呢?就是两头舌,挑拨离间,东家长,李家短,挑拨是非,本来人家家庭好好的,或是公司里面好好的,我们挑拨离间,使大家没有办法在团体里面生活,在家庭里面生活,人与人之间产生很多误会,所以不两舌。再来不绮语,就是说我们是佛教徒,知道这口业很不好,闲谈杂话一大堆,没有用,不如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念佛有功德,你讲那么多不三不四的话,讲得心很乱,一个人就是话太多,所以心很乱,情绪就不好,情绪不好,晚上就睡不着觉,心府很深的话,就会头痛,会身体不舒服,有种种的病痛,所以不要说没有意义的话,我们好好念佛。以上讲不妄语。
这杀、盗、淫、妄,是共国法的,是性戒,犯了以后会受国法的制裁。最后一条是酒戒,是遮戒,“遮”是遮蔽的遮,我们说遮太阳,太阳的光线这么大,什么东西可以遮蔽它呢?是乌云,乌云可以把太阳光遮掉,所以下雨的时后就看不到太阳。我们也是一样,喝了酒就是这样,没有喝酒的人,脑筋清清楚楚,讲话也不会乱讲,做什么事情不会乱做。但是三杯酒喝下去,马上失去理智,马上自己不知道自己,话也乱讲,不该做的事也做。所以一个人的理智,因为饮酒,就把它遮住了,本来一个很好的人,因为喝酒,糟糕了,身败名裂。很多人喝酒误大事,很多人喝酒把自己的生命都送掉了,出车祸,酗酒开车,不但自己撞死,还撞死别人。有个皈依我的台北警察局交通队员王先生,他说,十件车祸差不多有六、七件是因为酗酒,拼命喝酒,喝得方向盘都拿不住,撞死人自己都不晓得,甚至自己给人撞死可能也不知道。
所以酒的害处很大很大,酒本身没有罪,酒是米、葡萄等酿的,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应该可以喝酒啊?本来是可以喝酒的,但是佛陀为什么不让人喝酒呢?就是因为酒喝了下去会乱性。证了罗汉果的人有神通,不得了的,以前有个证罗汉果的人,有一天皇帝供养,那时候没有酒戒,出家人也可以喝酒,为什么呢?因为酒是没有罪的,米、水果酿的、根本不是杀生,但是这个证罗汉果的人,他到皇宫去,皇帝因为要供养三宝,把这个百年陈酒,来供养三宝,这个阿罗汉本来很好酒,后来不喝了,但是今天皇帝拿出这么好的酒,他习气一来(罗汉还有习气),拿起酒来就一直猛灌,不知道灌下了多少酒,喝下去以后,因控制不了自己,走到半路就倒下去,衣服也不知道跑到那里,裸身躺在街上,吸引很多小孩子,很多路人围观,一个出家人醉酒到这个样子,在地上打滚。刚好佛陀从那里经过,佛陀身边有很多弟子,经常追随的有一千多人,他看到这种情景,知道是自己人,故意叫阿难去看看怎么一回事?结果一看是一个证罗汉果的弟子,因为喝酒裸身躺在地上,不省人事,所以佛陀坐下来给弟子开示,从当日起,皈依佛陀者一律不能饮酒。证了罗汉果,有神通的人,喝了酒竟然倒在那里献丑,那我们没证罗汉果的人,喝下酒一定迷迷糊糊,所以佛陀制酒戒,不管在家、出家,只要受五戒的话,就不可以饮酒。
酒是遮戒,喝酒国家法律不会抓去关。但是,因为喝酒滋事的话,你撞死人,你打死人,照样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可以不必要喝酒,喝酒有什么用?伤害身体,惹出很多灾难,所以我们修行的人,在家学佛的人,滴酒不沾,出外做客时,以茶代酒,以汽水代酒。有个居士说,他常常忏悔,向师父忏悔,他说前四戒他可以做到,但第五戒,酒戒做不到,因为他做生意常常要应酬,每次总是认为喝一点没有关系,现在变得好像没有酒不能活了。他说怎么办?我说没有办法,自己皈依以后就要防微杜渐,喝一口就想喝第二口,喝两口会有第三口,一瓶下去就会有两瓶、三瓶,所以受戒叫防微杜渐,所以戒律里说滴酒不沾,沾了以后就会有兴趣出来。所以我们今天既然受五戒,不管什么时候不可以饮酒,但可以“开缘”,比如我们受伤,医师说用酒做药引,当作药来喝可以,但是要向人表明。现在很多药酒,医生说你身体太虚,当药喝可以,但是,不要说当药喝就买许多酒拼命喝,药酒喝醉也不可以,当药喝怎么会喝醉呢?一小瓶喝下去就好了,醉了还是犯戒。药酒叫“七日药”,药酒七天的量,医生说一天一小杯,但是七天就要把它喝完,七天喝掉再去添购,不能一次购买许多慢慢喝,这样不可以。受戒就是修行,修行就是修“苦行”,我们修行要修苦行,别人说喝酒很快乐,我们不做就好像很难过,我们就是想要断去生死的根本,我们想做一个很标准的人,所以今天来受三皈五戒,受这五戒,受五戒是自己愿意的,所以我们在任何情况下,杀、盗、淫、妄、酒这五戒要守得清清白白的,守得清清白白的,人格自然清清白白。佛经里面说一个人守五戒守得清净的话,就受人恭敬,你讲话,你做事,龙天护法会护持你,我们修行的人也是一样,常常龙天护法会护持我们,所以我们没有灾难,没有痛苦。所以我们要了解三皈只是认同我是佛教徒,五戒才叫修行,那不容易呀!五戒持得清净那要相当一番功夫。
今天诸位来受三皈,非常吉祥,能够受五戒的,更是吉祥,二六时中,龙天护法就会保护我们,诸佛菩萨同我们在一块,修行用功,所有的师父也是一样,跟我们一起用功修道,所以说非常吉祥,也非常有褔报。所以今天诸位百忙之中能够来受三皈五戒,希望大家好好地共修佛道,好好地把三宝护持,五戒修好,这样龙天护法,诸佛菩萨非常高兴今天大家能来受三皈五戒。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事业顺利,大家阿弥陀佛!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据文化部网站消息,日前,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共同主办的山水心境中国水墨、香道、茶道艺术展演活动在韩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10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佛学知识】佛经中的般若是什么意思?【佛门故事】吃荤的人可以念佛或念经吗?【佛学常识】什么人可以戴佛珠【佛门常识】入寺院原来要这样上香卍原本不是汉字而是梵文,读
文化资讯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香道,是汉族的一种传统艺术,人们通过对名贵香料的鉴赏与感悟,来到达颐养身心、净化心灵的目的。香道的意义远远超越了芳香养鼻的范畴,而是通过香这个载体来调动灵性,追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26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从中国的一般教育说到僧教育中国的教育较之日本及欧、美诸国,固然不普及而且低下得很,有急须推广开去和提高起来的需要。但若照二三十年来的教育样子继续办下去的话,不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中国香道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以汉武帝为界,前面为第一期,可称初始期。其间,所烧的香有以下几种:柴,玉帛,牲体,香蒿,粟稷等。 烧香的作用是唯一的,用来祭祀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09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中国是一个香文化十分昌盛的国家。古时香可为药材,用以祛秽免疫,提神醒脑;宴会庆典中,人们会在庄重的仪式中焚香进贺,祈祝美好;祭祀典礼中的用香寄予了借香烟之功,请
香道培训时间:2024-11-08
慧能大师与中国禅宗蔡惠明慧能大师(六三八—七一三)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因他父亲被贬官岭南,就落户在广东新兴。他是中国禅宗南宗的创始人,世称禅宗六祖。据“续高僧传卷八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