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向觉的新生活超定新生活的意义 时光易逝,岁月无情,转瞬间一年又过去了。值兹新年伊始,循例向本刊的读者、编者、作者,敬致至诚的贺意,恭祝大家:新春吉祥,身心安乐,道业胜进,福慧无量! 新年如旧年,每逢新春期间,亲友见面,总是说些吉利话:恭喜发财、新年快乐之类的贺词,年年的期待都是这样。对于佛弟子而言,明知世间多忧苦,还是希望万事如意;诸行无常,每逢初一、十五的早课,唱颂宝鼎赞:「端为国家祝万岁,地久天长;端为世界祈和平,地久天长。」毕竟世俗美语,人人爱听,从旧年说到新年,年年说,天天说又何妨。法师为人说法,开场白时总说些令听众悦耳的客套,而后言归正传,宣示佛法「无常、苦、空无我」的深义。这些无非是二谛的妙用,菩萨道的「先以欲牵,后令入佛智」的方便吧! 时序的更替,有春夏秋冬;时间有三相,过去、现在、未来;物质文明的演进,从古代到现代,日新月异。为满足人类的五欲享受,真是后后胜于前前,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世人的愿望:财富积聚,地位升进,眷属美满,健康长寿。这些愿望是新是旧?未得欲得,已得患失,如经说:「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所欲若不遂,恼害如中箭。」欲望是无止境的。「顾恋过去,欣求未来,耽着现在」;旧爱与新欢,恋旧与趋新,形成矛盾对立,带来无边苦恼。依佛法来看,这都是人类固有的旧希望和旧生活。 什么才是新希望、新生活?新与旧,原是相对之词,约众生界的轮回说,贪欲、瞋恚,愚痴的种种相,它是一向如此的,在未趋向涅槃的还灭之前,无始无明的作祟,法界有情,一旦陷入这一迷宫,天上人间,五趣流转,难以出离。学佛之人,觉今是而昨非,立定志向,转迷启悟,弃暗投明,不再沿以往的老路,不甘心继续沉沦。这是新生活的开始,空前未有的新希望。 古德开示:「妄念成生灭,真如不变迁。」如何转生灭的妄念而为不变迁的真如?这是菩提道上,转染成净,转识成智,背尘合觉,返本归元;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理论与实践。举凡诸佛如来,古今圣贤所开导,能令人离苦得乐、断惑证真、趣向解脱的方便,都是有助于我人转换跑道,实践新生活的准则。 迷悟在于一念间 众生是执迷不悟的凡夫,菩萨是由迷向悟的觉有情,佛是断尽无明、成等正觉的大圣人。学佛,以成佛为目标,以发菩提心、修菩萨道为历程,而从人间的人类做起点,由人的地位发心、修行,乃得成佛。尽管说无边有情,一切众生类,究竟皆成佛道,但佛法以人类为本,因具备智慧、惭愧与勇猛三大特胜,比起其他天神、鬼畜、地狱众生,更有充足的条件,通向大悲、大智、大雄力的佛陀果德。 大乘佛法以十法界,划分所有生命之间,品位的高低。佛、菩萨、声闻、缘觉,名四圣法界;天、人、阿修罗、鬼道、旁生、地狱,名六凡法界。六凡法界,归类为「迷」界;四圣法界,统属于「悟」界。迷与悟,不出一念,一念迷念念迷,一念悟念念悟,这是凡夫与圣者的分界线。六祖慧能大师说:「前念迷,佛即众生;后念觉,众生即佛」。我人修学佛法,在未开悟之前,处于凡夫的阶段,以培植正念力为其要行。如三十七道品的四念住、念如意足、念根、念力、念觉支、正念。念力坚强,邪念不侵,念兹在兹,念念不离正觉。正如成语说,团结就是力量。倘能摄万念为一念,化一念成无念,即定即慧,定慧均等,无漏现前,突破凡圣关、臻于脱胎换骨、立地成佛的圣境。 佛说六六法门:六根、六尘、六识、六触、六受、六爱。根境识三和而生触,凡夫以无明相应触故,有可意、不可意、俱非触;三触引起苦、乐、舍三受;三受故有贪、瞋、痴三毒烦恼;于是爱恨情仇、欲海浮沉,在盲目意志的驱使下,蹈汤赴火,奔驰于茫茫的三有大海里。生生不已的生命洪流,前蕴灭,后蕴生,相续而不已。所谓「爱、取、有、生、老死、忧悲苦恼、纯大苦聚集」,即是此意。 佛法真正的新生活,乃是生命的变革,从缘起的生灭,转向缘起的寂灭之意。也即是「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忧悲苦恼,纯大苦聚灭」的涅槃境界。在十二缘起支中,构成生死流转的条件是:无明、爱、取、及其所衍生的行与有。缘起的生灭,如一连串的锁炼,前后锁,环环相扣,牢不可破。如何从生灭转向寂灭,由旧生活转而为新生命?既查明流转的真相,原于「无明之所覆,爱结之所系」,也即是「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于是狠下心肠,不惜杀父杀母,断欲去爱,勘破无明,逆流而上,超出三界。然而,断爱欲、破无明,谈何容易!解脱之通道,为三学、八正道。简要言之,即禅观法门,修定修慧,依慧证解脱。佛说四念处为一乘道,能令诸众生离忧悲、脱苦恼。是故直修正念,念念不离正法,念念于如理的思惟;具足正见,及其相应的正行,念念向正觉,终于达正念而正定的究竟涅槃。 念念不为愚迷染的功力 六祖法宝坛经记述『无相忏悔』法:「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为愚迷(憍诳、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我以为可引申此义,做为日常生活的修行指南。止恶行善的事行是戒学,自净其意则兼定慧二学。佛陀最后遗教,继「以戒为师」之后,嘱诸弟子调御六根,且强调说:「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经文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制心之法,即是正念、正知、正觉的实践。修行,不仅在禅堂、念佛堂,而必于二六时中的起心动念,语默动静,全程的生活都不离道场,以「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为愚迷染」,做为用功的重点,达到禅宗所标示的「坐也禅、行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的工夫。 忆起出家祖寺「开元」的客堂,挂着祖师开示的法语:「平常时请来坐坐,非常时要去修修。」可解说为:静中修止,动中修观。止观更替而修,功力到家,止观一如,定慧相应。修行是不受时空限制的,随时随地,保持一颗禅心,念念苦空无我,守住修行的原则:转熟成生,转生成熟」。如是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因缘成熟,水到渠成。解脱自在! 做为正信三宝弟子,在在处处不离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正念的法门,可深可浅,从发心的称名,乃至实相的无念,内容涵盖了三增上学。慧能大师开示「一行三昧」,要求行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禅宗以无念为宗,释云:「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又云:「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这也是维摩诘经所说:「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定慧不二,真俗无碍的诠释。 以上引用的佛言祖语,看来是老生常谈了无新意,但用之于实修,如本文标题──「念念向觉的新生活」,佛祖的正觉之音,令人贯耳入心,如晨钟暮鼓,值得「谛听谛听,善思念之」,笃行之,保证令君满意,受用无穷。 ***尚未成功,同道必须努力 学佛修行,是为千秋万世的***大业,依经论明文所载,学人在因缘具足下──「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要证得阿罗汉果,最快是三生,最迟要经六十劫。辟支佛果,疾者四世,久者经百劫。菩萨道成佛,通说是经三大阿僧祇劫。龙树菩萨则持异议:「佛言无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众生,何以故言于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中国佛教徒深受后期大乘的影响,宣扬至简的方法,至顿的效果,至圆的理论。即身成佛,顿悟之谈,造成佛教徒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流弊。当知菩萨发心,既为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令至无余涅槃的究竟目标,务必尽未来际劫,如普贤大愿:「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众生烦恼尽」,而救度众生的愿行,永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印顺导师在『人间佛教要略』,开示修持心要:「信──愿,精进;智──定,方便;悲──施、戒、忍。」也即是菩萨道的纲领,依三心修六度之意。做为人间佛陀──释尊的追随者,若能切实奉行,修学信愿、长养悲智,则于菩提道上,胜进不为难了。站在佛法***的思想,为住持正法,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不论是个人的净化,解脱惑业的牵缠,抑或为众生解粘去縳,般若的空性智实具有决定性的导航作用。大乘佛教所说的:「建水月道场,作空华佛事,度如幻众生。」便是与空相应,贯穿了般若道与方便道,悲智双运的菩萨正行。在修学的过程中,三大纲领,如舍离般若一法,则不成为菩提愿与大悲心;至此,不免被眨为败坏菩萨,或沦落于无际的有海中,迷途而不知返了。 欣逢新年,佛门四众在大雄宝殿,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经声佛号,梵音嘹亮,象征着佛弟子新年的新希望──人间净土的实现!佛法有信愿与智证二门,信愿为方便,智证为究竟,我们藉念诵的方便,坚定信心,启发智慧。理想的完成,端赖新生活的实践,念念不离如来正法,念念趣向解脱道、菩提大道;时时处处自我反省:不觉?后觉?正觉?先觉!正念正知,即色身而见法身,即世间而超越世间。是为转迷情成正觉的佛化新人! 西元二○○三年耶诞前夕写于观音丈室
为了区分品质高低,沉香经常被划分成多个等级,这是在市场中沉香较难以辨别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分级杂乱,甚至不同品类之间也有很大差异。那么,常见的分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1
噶玛(karma)是梵文的音,意思是“业”,从造业方面来说有分身、口、意三个部分,从果上面来说,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种。从时间方面来说,有造作行为前的动机我们称做“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弟子:如何能在每个当下、在在处处都能直入解脱境?上师:时时都能说是“解脱处”,就是进入到一个“很平静的状态”,你首先在座上要多下些功夫。这两天也有很多人都在问:
文殊花开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观音是爱与慈悲的化身。我们的内在已经具备了爱与慈悲的种子─爱自己以及他人!爱与慈悲之种的反面就是仇恨之种,如果我们要对两者加以区分的话,可以说仇恨是破坏性的,而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7
如何诵经 梦参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赞叹观世音菩萨说,你遇到什么灾难,只要一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能救苦救难。经文上是这样说,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佛在这个世间为什么要多念这两位菩萨?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世间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什么原因呢? 因为这两位菩萨专门发心在娑婆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地藏菩萨本愿经》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浅译梦参老和尚主讲(二)所以要靠我们自己的信心转境而不被境转! 人家说是菩萨,我们就观想他是菩萨,像我刚才所说的杀牛杀猪的,菩萨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摆正自己的位置佛法讲的是平等心、慈悲心。现在有个别的居士觉得为寺庙、道场捐了钱财,帮师父做了不少事情,就生起了我慢心,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同修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佛答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这是“三毒”,每个众生要求解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念小声一点啦,让别人听到不好意思啦!’你想想看,我们这张嘴什么不好的话都说,譬如现在最流行的什么‘伤脑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如何发起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何等为十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6
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痛苦,有身体上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给人体贴的爱和关心,因为你所散发出的关怀和喜乐会带给身处痛苦之中的人极大的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年轻人独身主义,基本上是因为,或许他们也是知道感情是苦的,看到社会上有人这么做,甚至父母,父母的感情如果不快乐, 他也排斥感情、对家庭也没有一个希望,所以他宁可独身。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9
第一回 溯源流书生说法 警痴顽菩萨化身话说我们中国的宗教,向来分为儒道释三大支派,三教之中,除了儒教道教是中国本部所创始,释教却是由西域传入的,因为他拿觉世渡人为
观世音菩萨传时间:2024-11-29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信众:阿弥陀佛!师父您好。就是我想问一下,每年过年我会念《地藏经》,念到清明这段时间,念几十遍回向给我去世的亲人。今年就是前天念到四十九遍,我听说念完《地藏经》还要有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7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学佛法的人,在每逢佛的诞辰、佛的纪念日,或者是,菩萨的诞辰,菩萨出家的纪念日,都应该尽你自己的力量去做功德。因为在平时,我们也应该做功德,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5
妙音菩萨与八万四千菩萨眷属,来到娑婆世界灵鹫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时,妙音菩萨于彼国没,与八万四千菩萨,俱共发来。所经诸国,六种震动,皆悉雨于七宝莲华,百千天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4
念〈大悲咒〉、修持大悲法的人,切记不要生那种 desire(欲念)的妄想。护法善神都跟着修持的人,你一生那种的思想,他都知道:“这个人……,嘿!我不可以保护他!这么样子!这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4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文:净界法师佛者觉也,为什么以觉悟作根本呢?因为所有佛菩萨的功德,都是因为觉悟才去布施,因为觉悟才去持戒,因为觉悟才修忍辱…所以整个波罗蜜的行动力,来自于觉悟。
佛答时间:2024-11-24
科技进步的危机科学家在皮毛上转来转去,发明这些东西,好像有所得,其实把本有的智慧都忘了。◎一九八三年二月廿五日晚间开示于万佛圣城所有的人类,一切一切都是向外驰求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3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