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提祖印 薪火无尽——第四次中日佛教修行体验团修学报告
(2004、6、25)
菩提
尊敬的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会事务局长大西真兴长老:
尊敬的日中临黄友好交流协会事务局长母正隆长老
妙兴寺僧堂稻垣宗久长老
永平寺国际部部长松勇然道长老
德源寺代表良忍师 诸位大德、教界同仁、大家好!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中日佛教第四次修行体验团在日中韩国际交流协会、日中临黄友好交流协会的关心和支持下,妙兴寺、德源寺、永平寺等团体的协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修学体验 的活动。在此,我仅代表本次修行体验团的全体成员,向诸位表示真诚的感谢与无量的祝福。下面请允许我代表本次修行体验团做在日修学的体验报告!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多多指正,谢谢大家!
内容提要:
初参临济棒喝风,疑情顿起悟朦胧,
再参曹洞别样情,只管打坐望白云。
梅雨时节花更红,东瀛禅僧心无痕,
中日佛教永相承,五洲四海尽沾恩。
关键词:临济宗 曹洞宗 修行
一、初参临济棒喝风 疑情顿起悟朦胧
妙兴寺与德源寺同属日本临济宗道场,“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是他们修行表现的基本特征。振铃叫香、佛经念诵、粥饭茶礼、出坡劳务、禅修夜坐等日常生活内容无不是公案话头,就连吃面也同样是禅机无限。“一口饮尽西江水”的注脚竟在初参妙兴寺僧人们“吃面”的身上找到了答案。不过当时身临其境诚恐诚慌,如对圣容,最担心的是面条会不会从自己的鼻孔里来个“双龙出洞”。禅在平常日用中,只要注意留心观察,禅僧们举手投足之间,法都会从心中流过。妙心寺客堂的右侧的一幅挂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它的下方摆放着一盆花木,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无心偶然,但插在花盆内的四个字“请务其本”却与
lt;
lt;六祖坛经
gt;
gt;的偈颂相映成趣,禅味十足。也许是带着修行体验这样的观念而来吧,所以,看什幺都异样,总觉得什幺都是禅。是自作多情,还是禅的体验,只能暂时用修行者所谓的“看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的眼光来审视这世间的一切吧!禅僧们的专注力是应用在搬柴运水、洒扫应对、语默动静等各方面。严谨周密、一丝不茍、秩然有序、进退有节,把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当做目的来完成。诵经时,气贯长虹,犹如江河竟注、奔腾不息。劳作时,身手敏捷,毫无懈怠懒散之习。静坐时,稳若泰山,含胸拔背似泥塑木雕。严格的禅修生活,香板供养成了陶炼僧格的工具,昏沈、掉举、散乱、睡眠等烦恼生起的时候,执事僧会毫不留情地把香板重重地抽打到修行者的身上以为警策,所以,禅堂内总是不时地传来香板的噼啪声。我们体验团有三位在德源寺修行的法师便亲自领受了临济禅风的当头棒喝。并不是所有的时候,修行僧只是一脸的严肃与麻木,当他们在休憩时同样地轻松欢快,间或作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动作,让人捧腹大笑。譬如妙兴寺一位修行僧在五观堂内竟突然作出歌舞伎引亢高歌的表演的姿势,风趣之余又让人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一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是过去中国禅僧为发明心地,担囊负钵,云水参方的真实写照。此次,妙兴寺为我们按排了打草鞋这件显有点禅意韵味活动,它是为托钵而自我準备的,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则不能等閑视之。若说平常心是道,饑来吃饭困来眠的风范,德源寺修行僧们身上流淌的最多。“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则是临济宗共通的特点。惜福体现在用手指把钵里的残羹碎屑刮干凈,这样的做法以前只是听说过,不过在当今现代社会对于大量的粮食浪费而言,却无疑是最好的教育。从修行的角度而言,把洗钵水喝下去,或把茶饼放在嘴里一口吞下去,或快速地把粥喝完等,虽然完成的动作整齐划一、序列不乱,但对修行者的肠胃却是一种折磨,我们其中的一位法师就在一天里多去了几次东司。修行僧们似乎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他们的身心已经能完全适应,或者把禅修行的方法完全应运到其中吧!可是,一次晚坐时,有位青年僧人因作务紧张,气喘吁吁地沖进禅堂,止静后仍未平静下来。无条件地接受或服从执事的差遣似乎成了修行僧的惯例,而住持的威严有绝对的摄受力,令全体僧众毕恭毕敬。妙兴寺的住持在一次夜坐时,左手提灯笼,右手执香板,神情庄重,容仪具足,举步轻缓,落地无声,却向我们展现了临济禅风的另一面。动如猛虎过河,势不可挡直承奔目标;静则鸦雀无声,一叶落而知秋深。对于我们而言,临济的修行虽只见其冰山之一角,却也是千巖竟秀、风光无限。
二、再参曹洞别样情,只管打坐望白云。
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犹如修行者参破自我的心境,云开雾散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永平寺是曹洞宗的大本山之一,“只管打坐”是其修行的主题。从其形式表现上观察及体验,衣食住行无不是道。因此,竟管岁月变迁、沧海桑田,曹洞宗永平寺依旧传承其千年不变的宗风。修行僧的举止行仪皆以稳健、沉着、轻缓为法则。禅堂前的楹联:“行须缓步习马胜之威仪,语要低声学波离之轨范。”道出了修行者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的学习处。“昨天不会的,今天做到了,就是一种乐趣”。这是永平寺一位青年修行僧的经验之谈。坐禅就是坐禅,在曹洞宗看来生活中行住坐卧的一切无不是坐禅,<<六祖坛经>>中说:内心烦恼不起名为坐禅。因此,坐禅不是形式上的枯坐,南岳怀让对马祖道一就曾说:“磨砖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坛经亦云:“生来卧不坐,死去坐不卧,一具臭骨头,何足立功课”。这即是告谏修行者不能拘泥于形式上的装模作样,而应在起心动念处绵密行持,直至言亡虑绝处,敢向无生说妙法。
有僧问:“雪为什幺是白色的”?禅师回答:“它该是白色的时候就是白色,它不该是白色的时候就不是白色,因为它本来如此。”这是影片
lt;
lt;永平寺
gt;
gt;中的一段对话,对于我们这些曹洞宗的门外汉而言,实在看不出什幺禅机。倒是大寮的典座在早粥供养前庄重而无言的九拜,让我们想到了当年慧可立雪求法的精诚,在这儿一切言说都成了风马牛不相接的俚语。曹洞宗的修行僧们把参话头当作是头上安头,其实,只要于举手投足处活在当下即是解脱,“谁缚汝”?因此,永平寺的修行僧们,吃饭时便吃饭,钵盂箸筷安置有序,进食先后轻拿缓放,急不得,慢不得,绵密适中,恰到好处,即是炼磨其心的于平常的用功之道,这些和现代中国佛教丛林生活的形式最为相近,有些繁琐的仪式在中国已简化成较能符合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但是他的内涵及精神却依旧得到较好的弘传和发扬。
曹洞宗开祖道元禅师曾说:威仪具足即佛法。僧格的养成,僧德的崇高,僧志的确立等,皆从平常日用、洒扫应对、语默动静、来去出入的威仪中经久不息地坚持即山河大地尽现法王之身。永平寺在继承传统与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运用其宗风理念积极布道传教影响广泛,所以,曹洞宗历来被称为平民的宗教。建筑之美是永平寺朴实大方的气质,在苍松古柏的掩映中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就如年青的修行僧们一样,步履轻盈而不飘逸,仪表端庄而不作秀,进退有序而不卑亢,如此则摄导社会、凈化人心而归依佛教,光大法门。
lt;
lt;楞严经
gt;
gt;云: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永平寺僧众们在修行期间严格遵守寺院的制度,长幼有序,严谨守时,每次活动的计划周密详细、条理认真清晰、合作分工协调配合,就如他们在弯腰拖长廊地板时,动作迟速协调一致,否则,后面人的头就会鉆到前面人的裤裆下面。永平寺蕴藏着丰富的佛教内含,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里仅以见闻之少分略陈管窥之已见,希望有机会能以问路白云头,古道热心肠的态度,更多地体验“只管打坐”的真正意涵。
三、梅雨时节花更红,东瀛禅僧心无痕,
印象中的日本僧人传说是那样不修行,但身临其境才发现并非如此,妙兴寺住持----稻垣宗久长老,4:00早课即準时地伫立在大殿的中央,像一尊佛满面容光。礼拜、诵经、祈愿无不专心致志。隐寮内长老的生活起居我们无从得知,但从袈裟破旧的一角,仍可看出中国丛林住持领众熏修以身作则的风范对日本佛教的影响。梅雨季节的禅僧似乎并不因气候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轨则,德源寺住持---岭兴岳长老,坚持禅坐早晚不辍,并以香板供养了我们修行体验的成员,这在中国丛林的过去即不论人情世故但以明心见性为鹄,实为修行僧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永平寺的住持---宫崎奕保长老,我们无缘见到,据监院南泽道人介绍今年已104岁了,堪称人瑞。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禅修的道场常在山环水抱、绿树成荫的生态环境中建立,景色宜人。日本的禅剎与中国一样风光这边独好,譬如我们所参访过的永平寺、天龙寺等,古木参天、气象万千。禅师们巧夺天工的设计与大自然的神工鬼斧的创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酝酿出和谐、安祥、清凉、自在的气氛,让人寄情于山水之间,心旷神怡、顿消尘世之热恼。但是,无论外在的世界怎样令人迷恋,对于修行而未见道者而言,都应是聋子的耳朵――陪衬。惟有经过绵密的行持脱落身心,才能“见山是山,水仍是水”,犹如日月不着空,亦如莲花不着水。
四、中日佛教永相承,五洲四海尽沾恩。
全球一体而多元共荣的文化时代已经来临,面向新的世纪,古老而又伟大的佛教如何适应现代社会之发展,同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将是中日韩佛教乃至全世界佛教徒同共的责任与义务。回顾历史,三国佛教一脉绵延二千余年,禅的修行深深地扎根于信仰的沃土。此次修行体验活动,让我们更一步了解了临济、曹洞二宗的宗旨理念,以及佛教在日本传布过程中僧伽伦理建构和僧阶位次的确立。从各寺院的传统继承和现代发扬中我们看到了本土化的佛教特色和云水修行僧的谨严风格。务实、诚信、礼让、守时等良好的品德在社会各阶层的呈现,是佛教在日本长期努力宣教的结果。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佛教的普及化、大众化已经深深地渗入民族文化之中,形成强有力的民族精神。
通过此次参访修学体验,我们觉得中国佛教丛林专修制度的精化结构以及对青年僧伽德行教育的禅修训练是有必要的。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先生曾提出树立模范修学典型的样板丛林,进一步提升僧团整体素质,营造良好的寺风、道风、学风建设,从而全面推动佛教在当代社会的适应与发展,是可以给予肯定的。双方互派僧人进行互动交流有利于促进两国佛教尤其是僧团的认识与了解。只是时间可稍长一些,除了实际的禅坐修行外,应更多地了解僧团的制度、传承、管理、仪轨、法要等方面的做法,还要细化、量化工作的组织、安排、运作、总结等各个层面的程序,把禅的修行、教育、文化、思想等落实到生活中来。注意足下,一切从心开始,唯如此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问:佛教在中国最易普及的宗派是什么?赵朴初答:净土宗。此宗的特点,简单易行,普能摄受广大群众。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行住坐卧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多年的学习与沉香、香熏疗法的实践过程中,我越来越深的感受到现代医学已由过去的“治疗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逐渐转化到强化人体免疫系统的“能量医学”上来
香道名人时间:2024-10-24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香道对于现今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其实更多人还不知道,香道与养生是息息相关的,香道与茶道一样,都是中国文化不可获缺的一部分。早在先秦时期,香料就被广泛
香道与养生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我国古代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1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香道之道 养神养生香,不仅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祛秽疗疾、养神养生。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9-05
香与佛教养生一、 香为佛使香在梵语中称健达。古印度传说中有香神,即“乾闼婆”,不食酒肉,唯求香味为食,以资阴身,又自阴身出香,古名香神。以后被引为佛教护法的八部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9-05
白居易有诗说: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夜、书、茶,是一道靓丽风景。人长寿的秘诀,三条:六岁以前不要受很大的苦,四十岁知道调节自己,找到一个忘乎所以的爱好。思索三
禅茶文化时间:2024-08-30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一、因为建盏对胎土含铁量、含砂量高低的筛选、拉胚的松实薄厚及上釉浓淡厚薄的制作皆有特殊的功能设计。所以用建盏喝茶,可以长时间保温蓄热提高茶汤的碱性,保证了茶水的
行业资讯时间:2024-08-28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守护诸根(indriyasavara)64. 眼见到物体之后注:在诸经中,「眼」(cakkhu)这一字有下列这些含义:(1)佛眼。如所说:「他以佛眼观世界」(《中部》26/i.169);(2)世界眼;一切知智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9
宽容与多元[中译]良稹Tolerance and Diversityby Bhikkhu BodhiToday all the major religions of the world must respond to a double challenge. On one side is the cha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9
第八章:缘之概要(Paccayasangahavibhaga)节一:序文Yesam sankhatadhammanam ye dhamma paccaya yathaTam vibhagam ihedani pavakkhami yatharaham.于此我应适当地详细解释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9
1. 总论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元朝至顺(元文宗年号,13301333年)庚午年间,浙江西部连年饥荒,当时杭州城中有许多人饿死。于是官府就雇人把这些尸体丢到六和塔后山的大坑中。其中有一个老太婆的尸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三主要道佛教的经典非常的多,如果你现在去寺庙的藏经阁,或者图书馆,佛教的书整个屋子都摆不完。如果你学的是天主教、基督教,事情还好办,也就一本圣经;偏偏你接触的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学习奉献自己,要用智慧去奉献自己,把最美好的自己奉献出去,奉献给你最亲爱的人,奉献给在这个世界跟我们有缘的人,甚至奉献给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喜欢的敌人。这个奉献自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平衡的自在当心和外在的事物互动的过程能够保持平衡,自在才会生起。种种不满足的心、嫉妒的心、傲慢的心,当你有这些心念的时候你就会痛苦啊!是不是?我们现在生活里面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护念众生一个菩萨去观照众生苦的时候,就像是看着一个迷路的小孩。他跟我们一样,想要得到一个最圆满、平安的快乐,想要远离所有人间的烦恼和痛苦,但是用错方法了,一直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请问:打坐过程中该怎样呼吸,才能对打坐更有帮助?法清法师:对于佛家的打坐来说,开始的时候,只是数息就可以了。就是说,你的意识要顺着呼吸走,只注意你的吸气跟呼气。但是,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在家里如何供佛?法清法师:大家在家里供佛,如果有专门的房间当然很好,如果没有,可以供在书房。供在书房很好。如果没有书房,供在客厅也可以。如果房间很小,没有客厅,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法师今天讲到出家修道就要“断爱去欲”,爱有大爱小爱之分,断爱去欲断的应该是小爱吧。经常也听到一些人说,人如果没有爱和欲了,是不是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法清法师:这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他不修行,你也不修了?皈依僧,是皈依整个僧团,不是皈依某个僧人。任何一位僧人的言行,都不能代替整个僧团。不必因看不惯个别出家人而退失学佛的信心,除非你觉得所有的出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从搁置的电子表突然走动谈起我的一位学生送给我一只新加坡出产的电子表,据他说,价格不贵却耐用,走时也准,换上新电池,至少可用两年。可是到了我的手上,换上新电池,仅使用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她修的好;某某人的脸色发黑,所以她业障现前,修的不好,因为相由心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相由心生是很正确的道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来讲的。在与很多亲朋好友的联系中,自己也常常要他们学学打坐。但是,他们往往因缘不具足,不能来寺院,自己就没有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自己很喜欢禅修,所以也经常带领别人禅修,所以通过禅修后的人得到的好处自己是经常能看得见的。身体的好转、疾病的减轻、记忆力增强、专注力的提高、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减轻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第八觉知原文: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八大心普济觉我们学佛皆知「依惑必造业,依业必造报」,有业报果报身即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随境转,心就会变质 师父说:我们常常喜欢用心生气,用心烦恼,又用心谈恋爱,用心做事业,用心做善事。 我们一直在用心呀!怎么会找不到呢?原来是你在烦恼,心一烦,念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生命为什么会苦?为什么会轮回?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自己造来的。因为迷惑而造了轮回的因果,这些因果成为生命的因、生命的业力。如果没有佛陀的引导,我们终将不知因果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把念头停泊在心的机场学佛就是学习戒定慧,戒就象是飞机导航,飞机如果没有导航,就无法飞到停机场,所以戒就是导航,让我们航向成佛之路的导航系统。导航系统有了,接下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