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城市文明
香港僧伽学院 觉真法师
2010年5月,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一年一度的觉群文化周,以“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为主题,举办本届“迎世博学者论坛”。我接到通知的时候,正是我准备前往印度、尼泊尔开始朝礼佛陀圣迹之旅的前夕。
我的这篇论文的标题:《佛教与城市文明》,在行前,就写下了。但没有动笔,因为行程在即,同行的多达30余人,需要响应许多询问,做一些必要的行前准备。这篇论文,就只能留待印度之行结束,回港后再写了。
从一个故事说起
到达印度的第六天,我们已先后参访了古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竹林精舍、七叶窟、那兰陀寺、玄奘纪念堂等胜地,接着,驱车向毗舍离而去。这天,正是10月1闩,国庆节,我们在大巴士上举行国庆60周年的祝仪,并同声歌唱《东方红》和《伟大祖国》。一路上,精神饱满、豪情万千。可是,在离开毗舍离阿难陀塔和保存最为完整的阿育王石柱后,我们再驱车七小时前往拘尸那时,在途中,一位团友伊先生,忽然发烧,右下腹疼痛,显然,病痛让一位壮实的汉子疲惫不堪了。我和我的侍者真颢法师都赶紧离开座位,来到伊先生身边,为他施诊,也为他做能量水;还有同行的曹居士、滕总,都为他作能量治疗,体温略有下降,似乎炎症稍有缓解。傍晚,车抵拘尸那(今印度北方邦迦夏城KASIA),到达宾馆后,伊先生痛况转重,体温升高,不得不送往附近的KASIA市医院就诊。初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这里没有手术条件,再经两小时车程,连夜送往北方邦首府勒克瑙(LUCKNOW)邦立医院。异国他乡,语言不通,诸多不便,可想而知。但是,不要紧,有佛法,就有办法。我们这次朝礼团的团友中,恰恰有一位在保险公司任职的杨居士。(出发前,我们每个人在香港都己买了最可靠的保险,这一点,总领队林小姐已安排得十分周到了。)
杨居士经验丰富,连夜与香港保险公司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后,保险公司可谓尽责,立即由马来西亚调来一架专机,把伊先生从勒克瑙(LUCKNOW)邦立医院接往印度首都新德里一家大医院,在那里观察一天,并与香港医生会诊后,再确定在新德里开刀,做手术。
我们把伊先生一个人交给医生了吗?没有。这里不能不说到一位来自香港的锺小姐了,她与伊先生素不相识,只是这次朝礼佛陀圣迹,成了同行的同修者。当她获知伊先生要去医院时,她就站出来,放弃自己的休息,与滕总一起,护送伊先生去医院检查。也正是倚仗锺小姐流利的英语与粤语,与香港医生沟通,与一切需要沟通的地方联系、对话,都是锤小姐代劳了。幸亏有了这位忘我无私、行菩萨道的锺小姐,放弃了其后的一切朝礼活动,全程陪同伊先生转机往新德里,一直在医院照顾护理,伊先生手术顺利,得到了最好的休息和康复。
这个故事叙述完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太多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能保证不生病,不需疗救?香港是国际性城市,社会秩序管理,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系统与程序。登机前,买好必要的保险,就是一种管理,一种秩序。然而,不会操作,不善操办,不能化为有序、有效,那还是纸上谈兵。游戏规则虽好,不合游戏规则;不按游戏规则办,或者虽有游戏规则,却不知道、不懂得如何办,也是不成的。同行的团友中,大多数都是佛教徒,都有虔诚的信仰,都有慈悲利他、舍己为人的信念。杨居士熟练的及时的信息沟通,锤小姐无私的放弃,不辞劳苦的照应和主动承担起了全程护理,这都是缘,都是成就功德、救度众生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这些化为具体行为的菩萨心、菩萨行,伊先生的得病与救护康复,恐怕将是另一个故事了。
开拓视野与国际接轨
一年前发生的这场金融海啸,至今还没有过去,阴影还在全世界笼罩着。但是,谁都不能不承认,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和美国的衰落、无能,在这场金融海啸中暴露无遗。相反,中国却成为全世界强大的经济柱石,一枝独秀。在香港,每天读报纸,扑面而来的总是金融海啸压力下的怨气、赌气和不绝如缕的哀声叹气。而当我到上海、到成都、到杭州,到内地讲学或出席学术活动时,却没有感受到什么金融海啸的压力或沉重。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现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退休教授赵复三先生在他的《保持信心——美国人看中国》一文中说:“在中国改开放三十周年的时候,美国一位评论家说,三十年前,是美国资本主义救了中国,免于崩溃;三十年后的今天,则是中国挽救了美国资本主义。”可见,西方论者看到了中国的经济奇迹,把金融海啸后世界经济的重兴寄望于中国,他们从今闩中国,看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曙光。明年的上海世博会,我想,就一定能证明这一点。
这个证明,就深有讲究了。
用什么证明?在哪里证明?我们生活中,有两个常用的词语,一叫“开拓视野”,一叫“国际接轨”。我想,我们的证明,就在我们的视野与国际接轨这两个最能显示城市文明的精神内涵上。
丌拓视野,与国际接轨,词虽为二,义则同一。能与国际接轨,靠的就是视野,没有视野,又如何与国际接轨?有“开拓视野”的善因,才必然结出“与国际接轨”的善果。“视野”是什么?视野应包含了内视野与外视野。内视野是内观,佛家也叫“照”。外视野,是外观,佛家则简称“观”。观照,就包含了内视野与外视野。这两者当然难以分割,没有内视野,不可能有外视野。没有内视野,也不可能看到外视野。“视而不见”,不是没有视野,而是“见”的问题没有解决。虽有视野,也所见不广,所见不明,所见不真。这个“见”的问题,才是人的真正的内视野。才是开拓视野的真正要义。
佛陀于菩提树下证道后,向鹿野苑走去,对五比丘初转*轮,第一次演说佛法,即是四圣谛:苦集灭道。道谛的主要内容八正道,头条就是正见。这个“正见”,恰恰是八正道的核心。可见,这“见”是我们的根本,这个“见”解决了,丌拓视野就有了真正的视野,真正的“正法眼”了。
把佛教关于“见”的义理,融入我们的“开拓视野”,与“国际接轨”,我想,这正是佛教能够并且可以关心我们的时代与社会,这也正是我们城市文明的需要。
再说一个故事我从报纸读到这样一则故事:
一行台湾人,去德国旅行。来到一家中餐馆用餐。餐馆里厅大桌多人少。一对德国情侣的桌子上,只有一只碟子,上面有两色菜肴,另两罐啤酒。另一桌,有几个德国老太太,桌上菜肴也很少,很快吃光了。在悠闲聊天。这几位台湾客人,叫了满桌酒菜,饱餐之后,还有l/3菜肴剩下,留在桌子上,走了。才走出餐馆门外,就被叫住了。他们以为漏了东西没有拿,走回去,看到那几个老太太正向饭店老板投诉,似乎是针对他们的。一见他们回来,老太太用英语对他们说:“你们剩的菜太多,太浪费了。”台湾人觉得好笑。说:“我们吃饭,自己付费,剩多少,关你什么事?”老太太听了更生气,其中一个掏出手机打电话。不久,一个穿制服的人开车来了, 自称是社会保障机构工作人员,问清情况以后,开出罚单,要罚五十欧元。台湾人中,有一个是居住在当地的人,他拿出钱,交了罚款,一再说“对不起”。工作人员,收了钱,郑重地对他们说:“需要吃多少,就点多少。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不少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占用他们的资源,更没有理由浪费。”
还好,这些台湾人还能知道惭愧,他们把罚单复印了,每人留一张作为纪念,还有人贴在家中墙上,警醒自己。
阿弥陀佛,这则故事,在城市文明中,我想决不仅仅是一个爱惜资源,节约资源,惜福,存福的问题,这里还包含了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行为选择。我们有个新词,叫“保健”。什么保健食品、保健饮料、保健医生、保健医疗……。我想,现代人最需要的是行为保健,是心态保健,是思维方式保健,是行为选择的保健。这群台湾人中,那个二话不说,掏出钱来,接受罚款,并懂得道歉的人,就是一个有智慧的、选择了正当行为的人。如果不肯付罚款,又要吵吵闹闹,处处对抗,不高兴,不满,不知惭不知愧,那后果恐怕又是另一付难堪的模样了。
我再说一个城市生活中常见的小故事。父亲起床后,来到餐厅。太太给他倒了一杯咖啡。读小学的女儿正在吃早餐。女儿说:“爸爸,这片果酱烤面包,很香,你吃吃看。”女儿递上一片,却不小心,打翻了咖啡,把父亲的衣服弄污了。父亲大怒。狠狠责骂女儿。女儿大哭。惊动了木太,太太说:“她不是故意的,你发脾气干嘛呀!”先生又跟太太吵起来,女儿哭得更厉害了。结果,错过了上学的校巴。父亲无奈,只好驾车先送女儿上学。由于怕耽误了自己上班,只好加快车速,偏偏又被警察截停,抄牌,控以超速驾驶。抵达公司,已经迟到,老板问他工作报告写好没有?糟糕,出门时,忘了带。下班回家,他埋怨说:“真是倒霉的一天”。
小女儿打翻了咖啡,太寻常了。假如选择说:“不要紧,下次小心点就行了”。那还会有下面一连串的“倒霉”吗?意外的事总会发生,面对它,你可以有各种选择。选择微笑,谅解,宽恕;还是选择发火,争吵,焦虑,执着,狂妄……,确实,境界大不同。在城市生活中,在城市文明中,人不能模糊了自己身份的认知,不能没有自身品格、品位的认知。人的每一天,无不生活在行为选择之中。西方心理学上,曾经有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个人去探望一群乞丐,送他们一份礼物,但每个人只可挑选一件。乞丐甲,要了金币。乞丐乙,要了一套西装。乞丐丙,要了一面镜子。十年后,再去寻访这三个乞丐。本来身份相同的三个人,十年后的结局却不一样了。乞丐甲,还是乞丐,仍在行乞维生。乞丐乙,每天穿上西装,在写字楼上班了。乞丐丙,有了自己的公司,成了一名拥有巨大实业的大商人。乞丐甲选择了一枚金币,接受了行乞的本能,他永远是一个乞丐。乞丐乙,穿上西装,他要置身于穿着整齐的上班族之间,他的行为模式,生活态度,不能不与上班族看齐了。乞丐丙,是“观照”自己,要求自己的人。不断照镜子,就是内视野,就是内省,就是观照自性,他不想模仿别人,他要寻回自己,他有他心中的理想,心中的目标,心中的愿景。他成功了。
话不能不说回来,一个人的行为选择,恐怕正反映了他的深层次意识,用弗洛伊德的话说,由他的“无意识”(或潜意识)所决定。用佛教唯识学的语言说,正是他的“种子识”所决定的。如果我们学佛,了知佛法,通过信解行证的修学次第,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的习气,改变自己的行为选择,是完全可以达到人生的新境界的。
佛的境界,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佛教的圆融性、包容性、开放性、适时性、方便性、社会性、可塑性,都正是我们现代城市文明的需要。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紫水晶(灵性水晶)主要功能:开发智慧、提高直觉,且人缘,沉着冷静,促进人际关系。 与脑波频率相近,有镇定安神,缓和脾气暴躁的效果。可治失眠,可开发智慧,加强记忆
水晶佛珠时间:2025-01-3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26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2011年农历十月初五讲于广东化州南山寺念佛七法会】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我们来到人世,每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2008年12月,在北京香山名苑宾馆,一个女士经人介绍来见我。可是她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我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学员:师父呀,请问当梦想和现实冲突时,该怎么办?寂静法师:其实我们参考物理学原理就明白了,物理学中有两个力,一个叫动力,一个叫阻力,生命的前进也分为动力和阻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阿育王净土精品注:看到很多同修在网上忏悔自己邪淫的过往,不明白的是大家都基本对佛学有一点了解,难道就不知道因果的取舍吗?您写的帖子描写自己邪淫过程到底是劝人戒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需要增长家庭教育智慧,要让孩子独立自能,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用私爱去伤害孩子的心灵,父母需要做的是滋养孩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关于教育教育三大原理:1、空瓶子原理2、种子原理3、唤醒原理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坏人教我们掠夺,好人教我们创造,圣人教我们发现。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善士问: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寂静法师答:孩子所有的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从前,有一个农民赚了很多钱,他很自豪地说,我靠着一己之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了,发财了。我们仔细想想,他真的是靠一己之力吗?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他能发财吗?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们说这是什么原因?他肯定把种子弄错了,把南瓜子误认为冬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寂静法师:绝对改善成绩与命运的秘密武器——关系管道理论【编者按】“自然的恩典”系列冬、夏令营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八期,已有6000多名参加的家长和学子直接从中受益,数不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所有的问题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前世的业力(先天)。此生前很多世前累积的恶业,在今生遇缘引爆了。就如满身炸药,又常常抽烟和烤火,最后爆炸了。所以一定要持戒,努力断恶,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的人同样是辛苦的。一个背负罪恶过失的人是沉重的,一个放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是很高深。我们都想要健康,都想要发财,都想要家庭好,都想要子孙好,可是到底怎么样才能好?这些事情背后其实是有些特别的规律的。比如我们梅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破坏地基就可以破坏高楼。破坏因果就是破坏佛法,宣扬因果就是建立佛法。因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夜里,在我的寮房,有人请教发财之道。我从座位上下来,走到门口电灯的开关面前,把灯全部关掉。于是房间立刻进入一片漆黑之中,停留了几秒钟,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不快。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前面一段讲的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自性的体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虚灵」。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儒家、道家的圣人都懂得用「虚」,高明到了极处。你要用实就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