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法照研究综述
圣凯法师
在中国净土教理史上,法照大师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南宋宗晓“六祖说”和志磐“七祖说”中分别被尊为净土三祖和四祖,并且有“后善导”的尊称。日本学者塚本善隆说:“法照可以与唐太宗、高宗时代的善导相提并论,是代宗、德宗时代唐净土教史上的杰出代表。”[1]这样一位重要人物, 在僧传、史籍中只有见到一些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记;对于他的思想与著作,只知他曾创立“五会念佛”法门。除此之外,再也一无所知。1900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大量的敦煌遗书被加以整理与研究,同时有关法照的文献也相应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如法照的著作《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卷中、卷下,及由日本高僧带往日本传世本《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都编入大藏经。于是,许多学者利用敦煌发现的新资料以及其他资料,对法照大师进行大量的研究,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本文就自从敦煌遗书发现以来,国内外对法照大师的研究进行综合性的叙述,使国内的佛教界及学术界了解这方面研究的成果,希望能对法照及净土信仰的研究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日本、欧美国家的研究情况
对于法照及净土五会念佛的研究,以日本学者着手最早且成果最丰富。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日本著名佛教学者矢吹庆辉氏就在他所发表的《鸣沙余韵》中对英藏敦煌文献中的净土五会念佛赞文予以收录和解说。[2]一九三三年,塚本善隆先生出版研究法照的巨著《唐中期の净土教——特に法照禅师の研究》[3],对国际学者影响很大,是一部享誉半个多世纪的巨著。本书所用的资料极为丰富,最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金石文字以外,就是敦煌遗书,主要材料为法照所撰《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中下二卷(缺上卷)。眆本善隆先生先用大量的篇幅叙述唐中期的社会背景,以及当时佛教各宗派的发展情况,从社会与佛教两方面说明法照大师的净土教的发展机遇,也为法照的净土思想提供了溯源性的考察。
关于法照的籍贯,《宋高僧》说“不知何许人也”[4],《广清凉传》则说法照“本南梁人也”[5],敦煌卷子p4641号《五台胜境赞》也说:“南梁法照游山寺,西域高僧入化城。”在《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五会念佛”下有小字注云:“梁汉沙门法照”[6],而敦煌卷子S370号咏法照在五台山睹灵异之事的《五台山赞》也有说:“梁汉禅师出世间,远来巡礼五台山。”可见,法照的籍贯是南梁或者梁汉。塚本善隆先生从法照在南岳所拜的师父承远是汉州人,以及法照所倡导的五会念佛曾经受四川剑南地方禅宗的“引声念佛”影响,所以认为南梁或梁汉是唐代的汉州,因为这个地方以前又称“梁州”,所以法照就是四川北部的人。塚本善隆先生对法照的一生,如师事承远、建立五台山竹林寺、太原、长安地方的布教、示寂进行详尽的考证,对法照的著述进行详细的介绍,并且对五会净土念佛赞文进行调查。眆本善隆先生在第十二章“法照の净土教批判”对法照的净土思想进行充分的论述,认为法照的净土教继承承远、慧日、善导、道绰、慧远等,但其中继承善导的教导最为显著[7],法照的念佛特别重视口称念佛所谓称名念佛的实践。法照师承承远,慧日、承远主张禅、戒、净一致双修,所以法照深受他们的影响。同时,在当时长安佛教界诸宗调和融通的思想已是一种思潮,所以法照的净土教与华严、天台及不空的密教之间的交涉也是理所当然,眆本善隆先生对此都有所阐发。总之,塚本善隆先生对法照的研究是全面而又详尽,虽然,几十年来,随着新资料的发现,在法照的局部研究上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对法照的综合考察则尚不多见,汤用彤先生对眆本善隆先生的研究评价说:“塚本君之书叙述详赡而少能在大处综论,后之学者如能继塚本君之芳踪,而特察世运推移之因果,则幸甚矣。”[8]汤先生的指点与期望令新生代的中国青年学人振奋不已。
一九三七年,道端良秀先生发表了《唐代净土教徒の精神生活》[9],对唐代的净土信仰进行考察,认为法照对净土信仰的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一九四二年,望月信享先生出版了他研究净土教的巨著《中国净土教理史》,对法照的生平、著作、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说:“盖法照所谓念佛三昧,依心念口称发得三昧。其旨趣无异于善异、怀感等之口称三昧。但彼制定五会念佛之仪则,合五音之曲调,以教唱佛名,以警策自、他之信心,而成就新的三昧,即其新的念佛方法。”并且认为五会念佛的创造受五祖门下流行的“引声念佛”的影响,而五会念佛中高声急念的方法是从怀感励声念佛而来。[10]
五、六十年代,佐滕哲英先生发表了《龙大图书馆山内文库藏法照念佛赞——本文并解说》[11]、《法照和尚念佛赞について》[12]、《敦煌出土法照和尚念佛赞》[13]等一系列论文,对日本龙谷大学山内文库所藏敦煌本《法照念佛赞》本身及英、法所藏相同的净土五会赞文写本进行了细致地比较研究。佐滕氏通过比较研究,认为龙大所藏《法照念佛赞》是完本,是法照净土教的贵重研究资料。并且,由圆仁《入唐新求圣教目录》所说“念佛赞一卷,章敬寺沙门弘素述”[14],佐滕氏将本书的集录者拟为弘素。[15]在《法照念佛赞》中的《法照和尚憬仰赞》有一句“传法真言劝念佛”,佐滕氏于是认为这是法照念佛与密咒双修的重要资料;《兰若空赞文》中“华严和尚法先宗”,华严和尚即是北宗禅的第七祖华严和尚嵩山普寂禅师,这说明法照的净土教与禅的关系;《法花廿八品赞文》,是廿八品品名的略颂,这是说明法照净土教与《法华经》关系的资料。[16]佐滕氏对龙大所藏《法照念佛赞》的研究可谓细致而又深入。
一九五七年,藤原凌雪出版了巨著《念佛思想之研究》[17],对法照的籍贯、生平、著述等方面进行了简单地介绍。由于作者是一位净土真宗的教徒,所以以善导、法然为正统,但对法照的念佛思想予以极高的评价:应该说:法照是唐代文化之烂熟期中,作为代表大历、贞元时代之中国净土教,若列出其名者有飞锡、少康,尤其在当时对于中国有其出色的信望与布教力,进而扩展到日本净土教影响力,想来也许法照就是如此超拔而出人头地之人。[18]法照虽然有“后善导”的称呼,但对善导的净土教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藤原凌雪先生分析说:因为当时净土教之一般倾向的接收各宗派的影响,一方面承受天台、华严、律、真言、净土等所有矛盾思想,同时其中在法照独特之神秘的,并且创设了音曲的五会念佛方法,使这种活用在实地布教上。所以完全不同于善导特意地醉心锐意正行与杂行之差距,分判正定与助业,以强调称名正定业教义之特色。到了法照时代感觉到只有微薄之影响了。然而,又依据称名念佛为新的倡导法为普及流行一般民众之间行仪实践之一点上,想来不是有辱‘后善导’之声名的。[19]
中国净土教可分为三流:慧远流、善导流、慈愍流,法照曾游化庐山,可见曾受慧远流的教育;法照又师事承远,承远依据慈愍三藏之指导归投净土教,所以藤原氏认为法照的净土教接收了由来所有的三流。对于法照与慈愍三藏的区别,藤原凌雪先生分析说:
法照多分接受慈愍之教义,然而也不与慈愍三藏安全相同,慈愍说‘俗无真有’,以哲学的基础采取相宗之说(应译为:采取相宗之说为哲学的基础),对于法照是根据性宗之说而主张中道实相。又在实践方面,法照比较慈愍、承远之热烈的布教力更加浓厚地推展,尤其说五会念佛之特殊方法,在民众教化上,推动出伟大的成绩。[20]藤原凌雪先生以净土宗徒的真诚,对法照的思想进行全面又细致地分析,他的许多观点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启发。
一九七六年,上山大峻先生发表了论文《敦煌出土净土法身赞》[21],对法照所撰的《净土法身赞》进行考察,文中对敦煌遗书中现存的六种卷子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流行于敦煌的法照倡始的五会念佛,是中原禅净合一的直接影响。一九七二年,广川尧敏先生对敦煌新发现的与法照有关的资料进行考察,发表了论文《敦煌出土法照关系资料について》。[22]广川氏在这篇论文中详细开列了分藏于英、法、俄、日等五国所藏有关法照创作和编集的净土赞文、法照门徒所作的净土赞文,以及论者推测可能系净土赞文所涉及到的71个敦煌写本的卷号,堪称是目前对敦煌藏经洞所出有关法照的资料进行调查最为全面的研究成果。但是,根据国内敦煌学者的研究,他将《九想观诗》、《出家赞》、(《儿出家赞》)、《散华乐赞文》、《法身礼》、《无相礼》、(《法身礼》的异名)列为净土赞文是有点不妥的。[23]一九八四年,广川尧敏先生又对敦煌所有有关的净土礼赞文进行调查,完成了论文《礼赞》。[24]在文中,广川氏首先将礼忏文与礼赞文进行分别说明,然后再将昙鸾、彦琮、善导、传善导作、法照、法照门徒等所作的礼赞进行详细综合性地论述,这是对敦煌净土赞文比较全面研究的成果。一九七七年,江隈薰发表了论文《唐代净土教の行议》[25],文中对怀感、慈愍、法照三人的净土实践仪式进行分析,认为法照所提倡的五会念佛是将愿生的心情积极地摄入念佛的“行仪”中。一九八七年,美国的维斯坦(WeinsteinStanley)出版了巨著《唐代的佛教》(BuddhismunderTang)[26],在书中对法照的生平及五会念佛进行了考察,对法照在净土信仰的普及教化上予以高度的评价。
二、中国对法照的研究情况
中国对法照的研究起步较迟,但是从九十年代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我国的汤用彤先生完成《隋唐佛教史稿》一书[27],对净土宗进行考察,证论了法照是剑北地方萧梁所置南梁州人,并且认为庐山莲社事迹的流传跟法照的巡视有关;一九三四年,汤用彤先生著文评眆本善隆《唐中期の净土教》,对法照的净土教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28]一九七七年,出版了乐观法师的《香光阁随笔》一书[29],他利用金石碑文及敦煌遗书的资料对法照进行全面地研究,大书中列出了大量与法照有关人物如承远、智诜、处寂、无相、无住、光胜、良忍等人的传记,对五会念佛进行溯源性地考察。乐观法师根据《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及《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赞》对五会念佛的仪式进行复原,并且利用音韵学对五会念佛进行分析,用工尺谱、简谱、五线谱标出五会念佛谱,使现代人得以闻此千古绝音,法师功莫大焉。
一九八九年,赵树锋先生发表了《净土四祖法照》一文[30],对法照的生平、著作、思想进行了简单地介绍,着重说明了法照与五台山的因缘。一九九四年,施萍婷先生发表了《法照与敦煌文学》、《法照与敦煌初探—以p2130号为中心》两篇论文,[31]利用有关法照净土五会念佛法门的敦煌写本,对法照与敦煌的关系作了颇有新意的探讨。在《法照与敦煌文学》一文中,公布了他本人收集的有关法照净土五会念佛赞文的敦煌写本62个卷号;在《法照与敦煌初探》中,施先生利用p2130、p3792V3认为法照祖籍凉州,法照生于天宝九年(750年),寂于开成三年(838年);施先生着重对p2130进行研究,认为p2130是《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上卷,施先生的研究成果对我们予以了很大的启发。
一九九六年,张先堂先生从佛教文学的角度讨论了法照的净土五会念佛赞文,发表了《敦煌本唐代净土五会赞文与佛教文学》一文。[32]因为以前的研究着重于净土五会赞文与佛教史的关系,而张先生的大作则从净土五会赞文与佛教文学的关系着手,揭示了净土五会赞文的文学特点:丰富性、音乐性、通俗性、文学性。张先生对佛教赞文的产生进行了考察,他说:佛教赞文是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佛教在中国的普及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礼佛活动的需要面产生的一种具有新的质素的文学体裁。[33]
一九九八年,张先堂先生又发表了他对法照净土五会念佛赞文新的研究成果——《晚唐至宋初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在敦煌的流传》,张先生在文中公布了他调查有关净土五会念佛赞文的敦煌写本64个卷号,考察了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在敦煌的流传年代,它是上限年代是晚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下限年代是北宋雍熙三年(986年)。[34]由此可见,净土五会念佛法门这种通俗的净土宗修行法门的流传实在久远。
一九九七年,张弓先生出版了巨著《汉唐佛寺文化史》(上、下),在“文苑篇”中,从佛教文学的角度考察了法照的净土五会念佛赞文,对赞文的句式和和声进行了研究,认为“善导是唱赞文学的发轫人,净土大师法照是著名的唱赞文作者”。[35]
一九九七年,湛如法师在他的博士论文《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中[36],专题考察了敦煌净土教赞文,其中对法照的《净土法身赞》与《大乘净土赞》进行了研究,从思想的角度阐发了法照与蜀地净众禅门的内在联系,他说:净土宗的指方立相,强调人们具足信愿行三种资粮即可往生西方,而念佛又是其中的主要途径,法照把念佛与禅门的无念相结合,提出念至无念的高层次之修习境界。又以般若性空的无相理论,对指方立相加以诠释,如:‘佛相空无相,真如寂不言’,是将指方立相的观点,提升到自性空寂的理论上来。[37]
湛如法师从《大乘净土赞》的禅净合一思想与无念之思想出发,认为赞文中“念如知无念,无念是真如”思想,与四川保唐寺金和尚的“无念即是真如门,有念即生灭门”[38]的主张是相同的。法师对五会念佛与《大乘净土赞》的思想进行根机适应的分判,他说:
《大乘净土赞》的唯心净土,则是对根机胜解的向上全提。敦煌净土系赞文,是在净土教法会行事逐渐完善的情况下而形成的礼赞仪轨。《大乘净土赞》中的唯心净土主张,是以自性清净为基础,结合禅宗与天台的真常唯心理论而构建唯心净土。它不同于传统净土教的西方净土,亦有别无唯识宗在妄识上的净土及三论的空性净土。这种己心弥陀、唯心净土的思想,是对传统净土教的革新。如果说法照的五会念佛的主张,是为了庶民的信仰的实践需要,而《大乘净土赞》则是契合僧侣、士大夫等阶层的根机。[39]湛如法师对《大乘净土赞》的分析,对我们研究法照的净土国思想很有指导性与启发性。
一九九八年,刘长东先生在他的博士论文《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中[40],利用新的资料考察了法照的籍贯、生卒年代、生平事迹,驳正了塚本善隆先生的旧说。刘长东先生认为法照是陕西汉中的洋县大氵党里人,俗姓张,生于天宝五年(746年),卒于开成三年(838年),亨寿九十三岁。刘先生对法照的两种净土五会念佛行仪的性质、特点作了分析,论述了法照的思想有融合南方观想和北方持名的特征。刘长东先生对法照的籍贯、生卒年代、生平事迹的考证令我们耳目一新。
通过我们对国内外有关法照研究情况的考察,可以发现法照作为唐中期净土教的重要人物,已经引起国际学术界很大的关注,并且对法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中国学者对法照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随着新资料的不断发现,国际间的合作日益深入,对法照进行全面综合性考察时代的来临,我们充满殷切的期望。
注释:
[1]眆本善隆《南岳承远传とその净土教》,《塚本善隆著作集》第四卷,513页,大东出版社,日本,1976年。
[2]矢吹庆辉《鸣沙余韵》,岩波书店,东京,1930年。在张先堂先生的大作《晚唐至宋初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在敦煌的流传》中提到矢吹庆辉先生曾著有《法照和尚念佛赞について》,见《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第62 页。其实,张先生的误解来自施萍婷先生的《法照与敦煌初探——以p2130 号为中心》,因为在施先生的大作中曾引用佐藤哲英的《法照和尚念佛赞について》中谈到矢吹庆辉先生对法照大师的评价,而误将《法照和尚念佛赞について》的作者写成矢吹庆辉。笔者查《佛教史学》第三卷第二号, 唯有佐滕氏的大作,故特此澄清。
[3]塚本善隆《唐中期の净土教——特に法照禅师の研究》,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日本,1933年;此篇论文后收入《中国净土教史研究》,《眆善隆著作集》第四卷,大东出版社,日本,1976年。
全书共分为十二章,目录如下:
一、序说——中国佛教的性质和净土教
二、贷宗、德宗时代的长安佛教
三、代宗、德宗时代的长安佛教各宗派
四、净土教的发达普及
五、法照传研究资料的研讨
六、法照传考
七、法照的著述
八、关于五会念佛
九、五会法事赞所收的赞诗
十、飞锡、少康的念佛教
十一、法照的净土教
十二、余论——法照净土教和日本净土教的关系
[4]《宋高僧传》卷21,《大正藏》卷50,844a。
[5]《广清凉传》卷中,《大正藏》卷51,1114a。
[6]《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大正藏》第47,476a。
[7]塚本善隆《中国净土教史研究》,487页,大东出版社,日本,1976年。
[8]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51页,中华书局,北京,1983年。
[9]道端良秀《唐代净土教徒の精神生活》,《大谷学报》第18卷第4期,1937年;后收入《唐代佛教史の研究》,法藏馆,日本,1957年。
[10]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理史》,印海译,185—189页,慧日讲堂,台北,1974年。
[11]佐滕哲英《龙大图书馆山内文库藏法照念佛赞——本文并解说》,日本庆华文化研究会,1951年。
[12]《法照和尚仿佛赞について》(上、下),《佛教史学》第3卷第1、2号,平乐寺书店,日本,1952年。
[13]《敦煌出土法照和尚念佛赞》,《西域文化研究》第6卷《历史と美术诸问题》,法藏馆,日本,1963年。
[14]《入唐新求圣教目录》,《大正藏》卷55,1084a。
[15]佐滕哲英《法照和尚念佛赞について》(下),《佛教史学》第3卷第2号,40页,平乐寺书店,日本,1952年。
[16]佐滕哲英《法照和尚念佛赞について》(下),《佛教史学》第3卷第2号,42页,平乐寺书店,日本,1952年。
[17]藤原凌雪《念佛思想之研究》,印海译,法印寺,美国,1997年。
[18]藤原凌雪《念佛思想之研究》,印海译,310页,法印寺,美国,1997年。
[19]藤原凌雪《念佛思想之研究》,印海译,311—312页,法印寺,美国,1997年。
[20]藤原凌雪《念佛思想之研究》,印海译,329页,法印寺,美国,1997年。
[21]上山大峻《敦煌出土净土法身赞について》,《真宗研究》,第21辑,1976年。
[22]广川尧敏《敦煌出土法照关系资料について》,收入石充之博士古稀纪念论文集《净土教の研究》,永田文昌堂,日本,1972年。
[23]张先堂《晚唐至宋初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在敦煌的流传》,《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总第55期),49页。
[24]广川尧敏《礼赞》,《讲座敦煌·7·敦煌と中国佛教》,463页,大东出版社,日本,1984年。
[25]江隈薰《唐代净土教の行仪—怀感、慈愍、法照について》,《日本佛教学会年报》第43号,1977年。
[26]WeinsteinStanley,BuddhismunderTang,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27]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北京,1982年。
[28]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49—51页,中华书局,北京,1983年。
[29]乐观法师《香光阁随笔》,香港菩提学会、东莲觉苑、般若精舍倡印,1977年。
[30]赵树锋《净土四祖法照》,《五台山研究》1989年第4期。
[31]施萍婷《法照与敦煌文学》,《社科纵横》1994年第4期:《法照与敦煌初探—以p2130号为中心》,1994年国际敦煌学讨论会打印本。此次撰写论文,通过敦煌研究院的马德先生,向施萍婷先生求赐这两篇大作,以及日本学者佐滕哲英《法照和尚念佛赞について》(上、下),在此对二位先生的厚爱,表示衷心的感谢。
[32]张先堂《敦煌本唐代净土五会赞文与佛教文学》,《敦煌研究》1996年第4期。
[33]张先堂《敦煌本唐代净土五会赞文与佛教文学》,《敦煌研究》1996年第4期,64页。
[34]张先堂《晚唐至宋初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在敦煌的流传》,《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48—64页。
[35]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下),823—83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7年。
[36]湛如《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1997年。
[37]湛如《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131页,中山大学博士论文,1997年。
[38]《历代法宝记》,《大正藏》卷51,185a。
[39]湛如《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183页,中山大学博士论文,1997年。
[40]刘长东《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四川联合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
宋朝元净法师,字无象。俗姓徐,是杭州于潜人。他10岁出家,稍大点后,就依止慈云大师修学。大师没后,又依止明智法师。听闻讲解止观法门,领悟第一义谛。应太守吕臻的请求
佛教知识时间:2025-04-02
信众问:可以带业往生吗?是不是有悖于因果?宗舜法师答:可能有很多人不明白,这里的业是指的恶业,往生就是生到西方极乐净土。西方极乐净土是由阿弥陀佛的善愿圆满成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8
猫狗是和人类最亲近的动物,都通人性,都是我们忠实的朋友。当今社会,豢养宠物盛行,有主人照看的比较安逸,而大量流浪狗、流浪猫却只能靠捡吃垃圾等生存。如果您能发慈悲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9
硬度小,奇楠质地较为柔软,一般硬度都不大。用刀切割奇楠,有一种类似于切肉皮时的感觉,刀口有明显的柔韧感。其他种类奇楠硬度较大,不具有这种柔韧感。油性好,奇楠油脂
沉香资讯时间:2025-03-18
录自邵伟华佛教《三世因果经》主要讲:一是人的命是自己造就的;二是怎样为自己造一个好命;三是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干坏事的因果循环报应规律。因果循环报应规律有三种形式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8
左营有位以杀猪为业的屠夫,已经杀猪好几年了,最近每杀猪时,当他拿起尖刀刺入猪的喉咙,猪发出挨杀时痛楚难忍的号声,血喷溅四处,待猪身血流得差不多了,猪抬高头精疲力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7
今天的故事,来自一位莲友的讲述,故事中的“我”,指的是讲述人。我在一家公司上班时,有一位同事是我的校友,他高我几届,和我学一样的专业。当时,他在公司总部工作,我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7
问:请问师父,像我这种情况:年龄大点、学佛有时也感觉吃力。但学佛的要求还得善根福德、还得积累福报资粮等等,所以学佛过程中顾虑多点。师父:不学一定不会,这是因果法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7
1、华严经上讲不断佛种子,这是菩萨第一要务。如果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解,那就永远没办法出离了。我们鼓励凡是受了三皈的佛子,你应当发心弘扬佛法。你说我还没学,什么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6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人世间很多的事情,都是注定,多少人希望荣华富贵,希望高官厚禄,可是,得到的人就那么多,而往往人们 在看事情的时候,总是依着表面的现象,却不知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6
阿弥陀佛,大家好。我们学佛,修行必须要从深入经典方可得到佛力加持。不识字也没有关系的,大家这也是一种执着,认定为这个文化必须要在童年在校园里可以学,其实误会了,
因果轮回时间:2025-03-16
因果,是佛法基本定律,主张今生的善恶业,可以引生未来世的善恶果报反作用到自身,佛门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波罗蜜的修行皆是基于深信因果,但又不同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5
地府有幅对联上联云‘阳间三世,伤天害理皆由你’,下联云‘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横批是‘你可来了’。古训云:“积善余庆,积恶余殃”、“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5
邪淫会折损人的灵性邪淫,在因果律上,犯邪淫者最严重,其惩罚尤为凌厉。尤其夫妇间,若彼此离了婚,又再去结婚,根据因果律,临命终时,身体会被截割成两份。因为生时曾有
邪淫果报时间:2025-03-15
一succie我们村里有一对老夫妻,老太太耳聋,老爷爷跛脚,他们的五个儿子个个都盖了楼房生活条件不错,但没人愿意接受二老入住,几乎无往来,听起来很凄凉。大家都说这是报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5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讲义》【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业力很大,大到什么程度?下面举三桩事情。“须弥”这是大山,业力能够移山倒海,山大海深,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4
壹·何谓因果几千年来,存在中国人心中‘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善恶观念,维系着我们社会的道德于不坠,这种具有‘惩恶劝善’之功的法则,就是因果观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4
六十三、不信因果及不孝不义的下场云鹤 着今年五月间南部有一位读者打电话给笔者,她说看了笔者所写的四本因果书之后,认为因果报应的说法很有道理。由于她的家乡不久前发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4
我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高的位子,得到很大的财富,不是用正当手段,所得到的都是命里有的,不仅命里有,还打了折扣。譬如你命里的地位是部长,一打折扣呢?一打折扣你就变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4
1、世间人为什么会有“爱别离”?这是我们过去世自己造不善业,破坏别人的家庭,使别人家庭不能够完聚,于是我们在这一生受到果报。2、古时候,破坏人家的家庭的事情少,破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4
一、因果的普遍性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此举世亲知亲见,谛信无疑者也。因果二字,遍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3
方海权:因果福报摘自《人生改造命运要义》之十 世间上的人都明白冥冥之中有命运的存在,而更多的人认为命运是命神的安排。其实,命运把握在我们自身手里。我们过去生中所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3
佛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世间人的福报,财富是修「财布施」得来的,你布施得愈多,你得的财富就愈多。今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商业巨子、大企业家,他们拥有很大的财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3
讲题:佛学讲座一89主讲:普献法师地点:士林公民会馆日期:98 年7 月25 日大致说来,我们众生养成的习惯是因为我们有散乱心,我们都是追求种种执着,有些贪财、有些贪色、有些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2
佛学讲座91:烦恼像婴儿心地法门:「烦恼就像婴儿一样,有人照顾就越长越大。」我们的烦恼也是这样子。我们的烦恼就是因为我们的妄念,当妄念来的时候,你不懂得去掌控的话,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2
讲题:佛学讲座94 —本来面目主讲:普献法师地点:元光寺日期:2009年9 月6 日各位大德,大家早安,阿弥陀佛。各位从台北、彰化远道而来,狮头山以最好的空气、最好的气温来欢迎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2
作者:堪布索达吉译讲 文章来源:摘自《入菩萨行论释·善说海:第四十讲》 当然,除了五无间罪以外,有些罪业虽然非常严重,但下一辈子也不一定马上受报。以前卡绕巴格西看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2
苦乐等相,实在讲六道里头统统都有。地狱里头有乐吗?有,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提婆达多堕阿鼻地狱,他在阿鼻地狱里所享受的跟忉利天没有两样。他确实是在地狱,但是他在地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2
问: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答: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如果漫不经心,甚或污手翘腿等不敬,不唯难获利益,而其亵慢之罪,有不堪
佛答时间:2025-03-12
这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人真事。时间地点,主人公都是真的,这不是一个虚拟的故事,它真真切切的发生在美国!那是一个2月早春的傍晚,天上,似有似无地飘着一点蒙蒙雨雪,
行善积德故事时间:2025-03-12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帝王与因果在卷帙浩繁的历史领袖名册中,不难发现高居庙堂之上者,原是受万人膜拜敬畏者。其实即便是英名永垂或万古传颂的英雄豪杰,私下他们也有凡夫俗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3-11
梁武帝姓萧名衍,字叔达。据说虚云老和尚是梁武帝的后人,至于是不是就不管它了。他篡北齐,改国号为梁,定都于建康,在位四十八年。他很有治国的方法,而且勤于政事,注重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1
惊闻侯庙村八名中青年离奇死亡近日有侯庙村人士亲口对我叙述了该村八名中青年离奇死亡事件。2006年村民侯某在自家农田里浇地时,发现其祖坟有一个洞,见有几条蛇出入。侯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1
(一)唐朝武德年间,有一位隰州大宁人,名叫贺悦永兴,因为邻居的牛破坏了自家的庄稼,就用绳子将牛的舌头勒断。后来,永兴生了三个儿子,都是哑巴。(《法苑珠林》、《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1
观因果现世报实例:1、我在制药厂工作,1996年,药厂因停业,只有门岗一位老大爷看厂,附近厂的一名职工,在厂内一空房里与他的一个情人私通过夜。由于晚上喝酒回来较晚,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0
问:什么样的因果造成男生变女生?女生变男生? 答:这问题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中有提到:「弥勒!一切女人,有八种因缘恒受女身。云何为八?一者、爱好女身;二者、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0
当今社会世风日下,伦理道德丧失,杀、盗、淫、妄充斥着整个世界,人们因不明了宇宙间的自然规律——因缘果报,迷于物欲,贪图享乐,自私自利不知不觉中干着伤天害理的事情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0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华严经讲记》第一次大战距离第二次大战二十年了,二次大战到今天半个多世纪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没爆发,什么原因?得力于现在的高科技的信息,彼此之间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09
误杀黄狗罚宣因果可免死俞曲园先生说:汉口镇,有一人姓陈,开干肉店。有一黄狗,到他店里寻食;他正在割肉,随手斫狗一刀,将狗斫死,丢在沟里。几年后,一天,见一老年人,坐在门外
杀生故事时间:2025-03-09
现代人不好度,你要是以善心、真心去对待他,他马上就怀疑你有什么企图?你有什么用心?立刻就提防。你能怪他吗?不能。为什么?今天整个社会一切众生都失掉信心,不但对别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09
211、以放生款赈灾是错因果吗?以放生款赈灾,则是转济疏轻之财,以济亲重之急。因果固有,当不致因此获罪。近来放生者,多多不得其道。名曰放生,实无放生之益。切愿认真劝
戒杀放生时间:2025-03-08
纪晓岚曾经被流放至新疆,所以他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下了许多关于新疆的事情,其中有一则关于吃素的事例。当时新疆有一些流匪,由于居无定所,经常食物不足,所以遇禽
素食健康时间:2025-03-07
1 现代的社会,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这是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会不和?你要讲原因,那是宿世的因缘。 2 家庭不和谐,别人的离间、挑拨,这只是缘。因是什么?因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7
1现在弥勒菩萨告诉我们,我们感官当中的宇宙,一秒钟放多少张?一千二百八十兆。2二十四张就把我们欺骗了,现在是一千二百八十兆,我们完全不知道是假的,完全不知道性是清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7
这位同修问一个问题,他说:“您说因果不空、不昧因果,只要参透‘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的原理,不必求什么。可是念佛可以消罪,‘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世间的一切,还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6
因果 (950126早餐开示)般若与净土,都特别强调因缘果报-如是因,如是果,如是缘,如是报。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要是能想到将来的果报,心自然就会收敛,自然就会平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6
《金刚经》后半部讲‘诸法皆空,因果不空’。‘诸法皆空’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皆是虚妄不实的;‘因果’也是诸法,也是虚妄的,但是它‘不空’。为什么性宗说‘因果不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5
1 讲到业障,通常讲三大类:烦恼障、业障、报障。2 佛门里面常讲,“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这个三障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3 既然有三障,为什么我们单单说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5
1 今天制造假药的人很多,这些人要负什么因果?这些人决定堕阿鼻地狱。阿鼻地狱出来之后,如果有一天到人道,他生生世世得重病,无药可治,他所遇到的全是假药。2 因为他以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5
1 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他提醒我们,现阶段佛法教育,重点应该在因果教育,为什么?伦理道德败坏了,佛法乃至于儒、道的圣贤教诲,都已经堕落到谷底。2 如何来挽救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