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圣凯法师:论一心二门及其对理学思维模式的影响

圣凯法师 2020-06-28

下节 继续介绍发起序。 “入舍卫大城乞食”。佛陀进入舍卫城乞食。 “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论》中说到有三种次第乞: 1、一日到一家,得食则食,不足即止;(这是最严格的) 2、次第到七家,得食则食,不得亦止; 3、次第从家至家,食足则止,不限多少。后日乞食,还从先次,从家至家。(“还从先次……”,指的是按照顺序接下去,比如上一次托钵到第5家,下一次就从第6家开始。) 请大家思考:乞食的利益是什么? (学员回答:可以让众生种福田。可以去除贡高我慢。可以断除贪著,碰到什么吃什么,不会挑拣。可以断除分别心。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修习忍辱。可以多一点时间说法。) 大家都回答得非常好,说出了要点。 乞食,是出于慈悲心让众生种福田。在泰国,国王曾经有些事情做得不对,被比丘们“覆钵羯磨”,也就是不接受他的供养,这是非常严厉的处罚,后来国王亲自到僧团去赔礼道歉。他害怕这样的处罚,就是因为这样一来,他失去种福田的机会了。次第乞食也是这个道理,给众生平等的机会。 乞食也可以去除我们的骄慢。佛陀都亲自托钵乞食,他有那么大的福报,都是如此清净,如此谦虚,我们就更不应该傲慢了。 乞食的意义还很多。过去,在家人想要听经闻法,就可以在家里准备好,请师父来应供,师父吃完饭之后,请他说法。这样,在家人学佛很方便。 在中国,乞食制度没有开展起来。当然,由在家人把食物送到僧团里来,戒律也允许。 在家居士普同供养十方僧的功德,较别请五百阿罗汉的功德更大,因为别请是有分别心的。 对出家人来说,在寺院里不必出去,这是得到了一种保护,断除了很多外缘,很清净。但是从弘法的角度来说,在家人找出家人就不那么容易了。不过现在有网络弘法等新的办法。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吃完饭,佛陀回来,把衣服和钵收好,洗了脚,把打坐的座位铺好。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细节。有的译本里,还在这里讲到佛陀结跏趺坐,正念而住,开始禅修。 从发起序里,我们看到了佛陀的哪些品质呢?平等,清净,严持戒律,有大慈悲心。还有如如不动——在那么繁华的大城市,有种种色声香味触法的欲乐,他是去托钵乞食、随缘教化的,那个缘过了之后,马上就还至本处,不受色尘沾染。用心体会《金刚经》的经文,可以感受到如来的安详。 托钵等行为,是如来的身业;打坐住于正念,是如来的意业;随后的说法,是如来的语业。所以这部经讲了如来身语意三业的表现。 也有人说,这部经以如来的戒定慧为发起。搭衣持钵,属于持戒。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是禅定。后面的开示法相义理,则是智慧。 《华严经》等很多经典中,佛放光现瑞。《金刚经》却不同,佛陀显现得那么普通,就是穿衣吃饭,行住坐卧。用意何在? 《金刚经》要说的是甚深的般若法门。但是,般若,是不是在生活之外,另外去寻找空性呢?般若,恰恰体现在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之中。所以,本经的开篇非常自然,表现出悲智圆满的佛陀在生活中是什么状态。我们也要以这样的态度,在生活中、在待人接物中受持这部经。经文中也表现出佛陀的戒定慧,这告诉我们,不是证悟了空性,就可以什么都不在乎了。佛陀怕众生执著于邪慧,落入断灭空,因此这部经的发起,以身语意来显现。 般若经的核心在于说一切法无自性空,离种种执著。但若未能深得般若真义,往往信戒无基,妄取一空,以为一切都可不必要了。实际上性空离相,并不是离开缘起法,而是要从日常生活中去体验。衣食住行正是正观性空的道场。

二、正宗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一)须菩提 本经的重要人物出现了,这部经的当机众须菩提长老,为大家请法。 长老:齿德俱尊之称。唐译“具寿”,唯显年老;魏译“慧命”惟显德长。 此经为何以须菩提为发起人?要了解其中含义,我们需要了解须菩提这个人物。须菩提,又名空生,也译作善现。 须菩提出生的时候,呈现了一种瑞相:家里的东西全部消失,过一段又出现了。这象征着孩子长大之后,将是解空第一。这是“空生”的含义。《佛说阿罗汉具德经》中说:“复有声闻常行布施,而能不灭解空第一,须菩提比丘是。” 解空第一并不是须菩提发起《金刚经》的唯一原因。须菩提还有一项品质,他长期布施。 《大智度论》第11卷中说:“须菩提于弟子中,得无诤三昧最第一。”阿罗汉有六种,品位不同,其中无诤的阿罗汉是最殊胜的。他慈悲心重,“常观众生,不令心恼,多行怜愍。”他特别护持自己的行为,注意不要损恼众生。乞食之前,他要先修慈心三昧,然后以大慈悲心去托钵。“诸菩萨者,弘大誓愿以度众生,怜愍相同,是故命说。 ”须菩提现僧人相,但他的怜愍心与菩萨差不多,所以由他来提出《金刚经》中的问题。“复次,是须菩提好行空三昧。……须菩提常行空三昧,与般若波罗蜜空相相应。以是故,佛命令说般若波罗蜜。”根本般若的第一品,也由须菩提发起,此中含义很深。 我们要知道,这部由须菩提发起的经,不仅仅是讲空性的,也是讲慈悲的。我们要慢慢地来体味它。 须菩提是给孤独长者最小的弟弟。须菩提第一次见到佛陀,就是在祗树给孤独园,见到佛陀后,即证得初果,随后出家,出家后成为大阿罗汉,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南传佛教也有关于须菩提的记载:须菩提在树林里露天修行,不住房屋。因为他功德很大,非人和天神都恭敬他,怕雨淋到他,遂使他所在的地区不下雨。天不降雨,庄稼收不上来,老百姓很着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须菩提在禅定里观察到这个因缘,就给自己搭了个小棚子,棚子搭好了,就开始下雨了。 佛陀到三十三天为母说法,离开了较长时间,回来的时候,很多弟子都想早点见到佛陀。其中莲花色比丘尼用神通化身得像大梵天王一样庄严,众人都给她让路。她到了佛陀面前,恢复了比丘尼相,顶礼佛陀。佛陀说,其实你不是第一个见到我的,须菩提才是第一个见到我的。当时须菩提也想来见佛陀,而又想到,佛陀之所以成佛,就是由于空性,如果我证到空性,则是真正见佛,所以他就去禅修,观察空性。

(二)如来 如来,佛的十大名号之一,音译作多陀阿伽陀、多他阿伽度、多陀阿伽度、怛萨阿竭、怛他哦多、多阿竭。又作如去。为佛十号之一。即佛之尊称。 佛陀即乘真理而来,由真如而现身,故尊称佛陀为如来。 《长阿含卷十二清净经》中说:“佛于初夜成最正觉及末后夜,于其中间有所言说尽皆如实,故名如来。复次,如来所说如事,事如所说,故名如来。” 《金刚经》中,用了佛陀的三个名号:佛、世尊、如来。佛,觉悟。世尊,尊贵有德。如来,真理的化身。 空性,并不是佛发明的。佛是否出世,缘起性空的真理都是如此。佛觉悟了这些真理,如实地说了出来。 我们学习佛法,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提问的礼仪 “……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们看到,须菩提提问时,是很有礼貌的。 偏袒右肩,是因为印度的衣服是一块搭在身上的布料,做事时要把右肩偏袒出来,如果包住了,就没办法做事了。面对尊敬的人,偏袒右肩就是表示:“我愿意为你服务,我已经准备好了。”所以这是很高的礼节。我们绕佛时右绕,也是这个道理,把右手对着佛陀,表示愿意为佛服务。 双膝着地,是长跪。右膝着地,是胡跪。这是礼节上的差异,两种跪法都可以。 合掌有多种含义,有人说这表示一朵未开的莲花,有人说这表示不偏左也不偏右的中道,有人说这表示手里没有武器,这是一种很好的礼节。

(四)希有 希有是对佛的赞叹。 三种希有: 一实相般若难证难入,惟佛穷底,故为希有。 空性的法太难了,我们看一切都是实在的,看不破,放不下,而佛陀能做到。这是赞叹佛的智慧。 二已证实智,为物施权,权实不二,故为希有。 证得了空性,而能够不著于空性地利益众生。这是阿罗汉都做不到的。这是赞叹佛的慈悲。 三知彼群机有熟未熟,熟善护念,未熟付嘱,于一切时一切行中,具斯二利,故为希有。 佛陀度化众生的能力也是最圆满的,他知道一切众生的根机,可以给众生最适合的法,他的一切行动都带着利益众生的方便。这是赞叹佛的能力。

(五)护念、付嘱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一段,在义净翻译的版本里是:“最胜利益,益诸菩萨;最胜付嘱,嘱诸菩萨。”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护念是对众生利益的意思。 “护念”是身业和意业。从发心和行动上利益。 依无著论,“利乐相应为善摄”,“乐者是现见法,利者是未来世”。——现法中给予安乐,未来增上。 世亲解释为:“谓于菩萨身中与智慧力,令成就佛法故;又彼菩萨摄取众生,与教化力,是名善护念应知。”——让菩萨成就自身的佛法,也给菩萨度化众生的能力。从这两个方面来利益菩萨。 父母都会护念孩子,但是,是不是善护念呢?那就未必了。很多父母溺爱孩子,抚养不当,反而让孩子很痛苦。真正要利益一个人,要善护念。佛陀有善护念的能力。 “付嘱”是语业。 无著论中从三个方面来讲,以“入处”(于善友所善付嘱故);“法尔得”(已得善摄菩萨于他所法尔善摄);“转教”(汝等于余菩萨应当善摄)来解释。 入处:对初学者来说,佛陀会给他托付一个老师,出家以后有所依止。 法尔得:对已经入门的人来说,要好好地受持法义,不要退转。 转教:已经成熟的弟子,要再去带其他的弟子。 世亲则简单地说为:“于得未得功德中,惧其退失付授智者。又得不退者,不舍大乘故,未得不退者,于大乘中欲令胜进故,是名善付嘱。”——弟子不管得没得到功德,都告诉他要依止善知识。对已经证到不退的大弟子,鼓励他不舍大乘。对没有得到不退的弟子,鼓励他好好加油。 善护念和善付嘱,是从身语意三业说如来能够利益弟子,关怀弟子。

(六)本经最核心的问题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是本经中最灵魂、最核心的问题。 一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怎么去安住一颗心?在修行的过程中,如何去降伏烦恼和偏差呢? 当年二祖为了向达摩求法,在雪地里跪了一天一夜,又把自己的手臂砍下。达摩问他想得到什么,二祖说:“我心难安,乞师与安。”他说的也是这个问题。 我们的心充满了烦恼,这么躁动,这么迷茫,该怎么安住,该怎么降付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所以佛马上就赞叹他。 谛听:要远离三种过失。 佛陀也非常慷慨,没有拒绝这个问题。 愿:愿望。乐:欢喜。欲:渴求。 佛是怎样回答的,我们看下面的“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须菩提先问的是住,但佛陀先答的是降伏。为什么这样安排?怎样降伏?我们下一次课再继续讲。

思考题: 1、发起序的启示。 2、作为一个大乘佛子,应如何安住其心? 同时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佛陀先回答如何降伏。 下课后,请大家多多读诵《金刚经》。

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更新于:2020-06-28 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