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指头陀寄禅和尚
圣凯法师
一
天童寺为宁波市太白山的古刹,为禅宗著名的道场。晋代僧义兴曾在此山结草庵修行,相传太白星化身为一童子,日给薪水,义兴感念之,乃取山名为太白山。到唐代,法璇住此山日诵《法华经》时,童子又前来供应饮食,法璇遂称此山为天童山。
天童寺创建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乾元二年(759)敕名为天童玲珑寺,咸通十年(869)改赐名天寿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又赐名景德禅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改名为天童禅寺。万历十五年(1587),殿宇尽毁于洪水。崇祯四年(1631),由密云重建。清代赐号弘法寺,后又称天童弘法寺。
古来在此山弘法之高僧颇不乏人,宋代之宏智正觉、天童如净等人即其著者。现存建筑系清代以后重建。***时遭严重破坏,1979年全面整修。此寺自创建以来,禅风颇盛,蔚为四明第一佛教圣地。宋代列为禅宗五大寺院之一,明代赐“中华禅宗五山之第二山”,清代时,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扬州高旻寺并列为禅宗四大丛林。
宋代,日本僧人荣西、道元等人曾先后来此求法。其中,道元曾礼此寺之如净为师,回国后创立曹洞宗,并广为弘传,成为日本佛教三大派之一,故日本曹洞宗尊天童寺为祖庭。
天童寺与七塔寺同为宁波的古刹,自古以来,两寺的关系非常密切。七塔寺的开山祖师藏奂禅师便是天童寺的退居和尚;中兴七塔寺的慈运长老也是天童寺的退居和尚;七塔寺住持和尚道亨法师曾任天童寺的出纳;圆瑛法师接慈运长老的法,兼任七塔寺与天童寺的住持;七塔寺住持式堂于天童寺受具戒。而天童寺的八指头陀寄禅和尚与七塔寺,亦是因缘深厚。
二
寄禅俗姓黄,名读山,字福馀,湖南湘潭人,生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父名宜杏,母亲胡氏,世代业农。他自幼即摒弃腥膻,随母拜月,喜母亲为他讲述仙佛的故事,他7岁丧母,11岁丧父,这时他在私塾就学,读《论语》,以家贫废学,为田家牧牛,仍携书自课。
同治7年,年18岁,在郊野牧牛时,见篱间白桃花为风雨摧落,感而大哭,遂投湘阴法华寺出家,由东林法师为之披剃,法名敬安,字寄禅。是年冬,到南岳祝圣寺,礼贤楷律师受具足戒。听说岐山恒志禅师道行高深,冒雪往参,究明心宗。后来赴浙江宁波阿育王寺礼佛舍利,于佛舍利前剜臂肉如钱大者数块,注油于中燃之供佛,复然去左手两指供佛,因自号八指头陀。
他本不会做诗,在岐山恒志禅师座下时,维那精一于禅课之余,好作诗自炫。他尚责备精一不究本分,好鹜杂学。后来在宁波时,某年他回家看娘舅,过巴陵,登岳阳楼,友辈分韵赋诗,他澄神趺坐,下视湖光,一碧万顷,忽得“洞庭波送一僧来”句,遂豁然神悟。归而述于宿儒郭菊孙先生,郭授以《唐诗三百首》,寄禅潜研默咏,遂以诗名于世。或有人问他唐诗与宋诗的分别,他说:“唐人诗纯,宋人诗驳;唐人诗活,宋人诗滞;唐诗自在,宋诗费力;唐诗缜密,宋诗疏漏;唐诗铿锵,宋诗散漫;唐诗如贵介公子,举止风流;宋诗如三家村乍富人,盛服迎宾,辞容鄙俗……”也不无见地。
光绪十年(1884年),寄禅34岁,返回湘中,主持衡阳上封寺。上封寺是南狱大刹,山后有寺田数千亩,以宗风衰绝,山田多为佃农侵占。寄禅讼之当道,后来由湖南抚清卿中断,始获次第归复。以后他历主衡阳大善寺、宁乡沩山寺、长沙神鼎上林寺。沩山寺是唐代灵佑禅师开山兴建,最盛时有寺宇千余间,僧众千余人。到了清季宗风隳败,赖寄禅卓锡三年,宗风重振。
光绪1902年,他辞去上林寺主持,应请接主宁波天童寺。在他的擘画下,撰贤任能,百废俱兴,夏讲冬禅,靡有虚岁。他守护法度,整肃清规,夏讲冬禅,树立道风,修建殿堂,扬光佛国。为使“丛林得以悠久,海众得以安宁”,根据《百丈清规》,因地因时制宜,制订了《万年规约》和《日行便览》,凡上自方丈,下至各寮均得以奉以为法,永远遵守;又续制《福田册》,凡有“增置产业,皆录其上”,使寺产一一记录在案;数次为众僧开讲《楞严经》、《禅林宝训》,以续佛慧命,绍隆佛种;逐年新建如意寮,整修佛殿,金装佛像,重建立雪轩、自得斋,修葺法堂,修铺伏虎亭至少白岭道路,使古刹更加庄严。寄禅和尚声誉远播,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圆瑛法师曾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慕名前来天童,从他习禅六年;近代高僧太虚法师亦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从他受具足戒。
光绪1908年,宁波成立僧教育会,寄禅被推举为会长。宣统三年(1911年),寄禅和尚联合十七布政司旧辖地僧侣,倡议筹建全国性佛教组织——中华佛教总会。民国元年(1912年),他亲赴南京,谒见临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吁请保护寺产。由中华佛教总会向政府提交了申请立案呈文及《佛教会大纲》,孙大总统将呈文与大纲一并交教育部存案,并予复信。是年4月,各地佛教徒聚集于上海留云寺,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佛教总会。本部设在上海静安寺,机关设在北京法源寺,他又被诸山长老推举为第一任会长。
后来湖南安庆发生攘夺寺产销毁佛像事件,当地僧侣联名具状内务部,请求回复,而民政司长抗不行文。寄禅应湘僧之请,约请各省僧界代表,赴北京请愿。寄禅于10月中旬首途,11月1日抵北京,寓宣武门外法源寺。旋与法源寺方丈道皆法师赴内务部陈情,该民政司长态度蛮横,争办有顷,未获结果,乃愤而返回法源寺。甫下车,即胸部作痛,身体不适。亟就榻休息,侍者亦各归寝。明日昧爽往视,已作吉祥卧示寂矣!时为1912年11月2日,世寿62。消息传出,北京各界七十三人发起进行追悼,到会者竟有千余人。随后由道阶法师等奉龛南归,安葬于天童寺前青龙岗之冷香塔苑。
他遗留的著作,有《语录》四卷、《文集》二卷、《嚼梅诗》一卷,及《诗集》十卷。他的诗集,日僧为之编入续藏,八指头陀的诗名,遂远播海外。
三
七塔寺慈运长老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住持天童寺,光绪三年(1877年)退居万善寺。而八指头陀寄禅和尚,恰好于光绪三年(1877年)住在宁波,曾游三芧山普安寺,并不住。又游镇海灵芝山、四明山阿育王寺、慈溪骠骑山。春、夏、秋均往来于太白山天童寺,并曾于玲珑岩结芧闭关。秋在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烧二指并剜臂肉燃灯供佛,自此号“八指头陀”。所以,寄禅和尚应该在这时与慈运长老往来,并且在1877年春天,为慈运长老退归镇海万善寺,赋诗一首相赠:“芒鞋竹杖归来日,山色泉声怅别时。但愿人天更推出,长康依旧侍吾师。”
第二年,戊寅年(1878年)春天,这时慈运长老正在修建万寿寺,寄禅和尚又作诗感怀慈运长老:“春风吹雨日凄姜,风雨怀师欲寄题。遥忆青青江岸上,幽斋新筑与云齐。”
光绪二十年(1898年),寄禅和尚在长沙,但仍写诗回忆慈运法师:“太白峰前听法回,寒梅二十度花开。何时七塔桥边寺,重礼明州布袋来。”
宣统二年(1910年),慈运长老示现疾病,寄禅和尚曾前往问疾。慈运长老圆寂时,八指头陀前往封棺,并且说法,其法语在《七塔寺志》中保存下来。
八指头陀为慈老人起棺法语:“‘八十年中海内师,赵州古佛德堪追。秋风忽动西归兴,黄菊无情也泪垂。’恭维长庚退席,七塔中兴,慈公老和尚,诞质湘潭,披缁江右。遍参烟水,久历风霜。卓锡甬东,浮杯海上。庄严万善,总持一心。道俗翘诚,人天推出。宏法太白,中兴报恩。清澄碧海,光应彤庭。颁请龙藏还山,光扬象教。四众欢腾,八部交赞!此犹是世谛流布,未足为老人颂。惟其为法为人,慈心济物,四来不拒,一粒同餐,有求皆应,无愿不从。年逾八秩,道播十方。义龙律虎,俱出其门,春兰秋菊,各擅其美,真所谓喜舍慈悲皆具足,福德寿考悉俱圆。生荣死哀,举世无匹。第当此魔强弱之时,僧宝云亡之际。耆旧凋谢,诚我法门之不幸也!虽然如是,只今起棺归天童入圹,又作麽生道?‘更无黄叶随风舞,惟有青松夹道迎’(卓柱杖)云:‘起。’”
寄禅和尚为慈老入圹法语:“这座无缝塔,谁能请样描?浮根俱已谢,神理岂能超。幽坑一以闭,千年不复朝。惟有无影树,千条复万条。”
寄禅和尚在慈老灵前小参法语:“如华严经所明,十地菩萨,于六波罗密,各有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敬安则谓我慈老和尚于万行门中,惟德最胜。更难得者,一生不矜已长,不谈人短,喜成人以德,济人之困,为人忘己,损自益他,处逆若顺,遇险而安,其肚量宽宏,若太虚之广,不拒诸有;如大海之深,不拒众流,故能建大道场,作大佛事,福寿全归,唯德所至。回忆敬安在跨塘庵闭关时,持过午不食戒,时过不吃,惟老人来庵,即为取表定时,时至亲持钵饭碗羹,送入关房,有病为调汤药,慰问备至,此犹令人铭心刻骨,不能忘者。今秋七月,至七塔问疾,老人含笑谓敬安曰:‘与尔相交四十载,今将长别!’呜呼!不意竟成谶语。桑梓情深今已矣,云水年迈更何依。”
慈运长老灵位在祖堂入牌时,寄禅和尚法语:“‘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于此会得,慈老人八十年前未曾生,八十年后不曾灭。既不曾生,又不曾灭,则昨日灵柩入山,全身入塔,乃成虚设。是故当知,圣人于无生灭中,示现生灭,求其生灭之迹,了不可得!譬如日生于东、而没于西,日果东生而西没乎!仲尼川上叹曰:‘逝者于斯,未尝往也。’肇法师又曰:‘江河竞注而不流’即不生灭亦成剩语。良久云:‘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漉始知休。’伏维尚乡!”
从以上的诗与法语,可见寄禅和尚和慈运长老深情厚谊,心心相惜。而且,寄禅和尚和慈运长老之后七塔寺住持岐昌大和尚亦是感情深厚,交往颇多。在宣统至民国初年,寄禅和尚主持宁波、浙江乃至全国僧教育会,宁波僧教育会的会务,都是依赖岐昌大和尚协助。
而且,寄禅和尚曾为岐昌大和尚作诗多首,如光绪三年(1877年)《重阳后一日偕水月上人登慈溪骠骑山》:“重阳后一日,结伴此登临。万壑白云满,千山红叶深。寒潮明远浦,疏磬散空林。凭眺斜阳里,茫茫愁古今。”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寄水月法师》:“忆昔天台访赤城,与师芒履踏云行。何堪一返衡山锡,草木苍黄十二更。”另一首,亦题名《寄水月法师》:“一别明州岁屡更,湘云海月若为情。思君直到无聊处,醯利摩诃唱几声。”寄禅和尚与七塔寺两代住持的交情,以及天童寺与七塔寺的历史源,由此可见一斑。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念我名号(地藏名号)这个人他这个报身尽了死了,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死后不会堕三恶道,也不会堕八难。还能够听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8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22.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意义是什么?阿弥陀佛于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5
这样来打坐,身体香如玉如果你以清净心打坐,过一段时间就会闻到奇异清香,这个香气来自你的身体。这就是南怀瑾所讲的将津液转化为长生不老之液学佛打坐之道。我们打坐坐得
悟性时光时间:2024-11-15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答净土四十八问[明]莲池大师 著答四十八问序净土之教,因地于法藏,肇端于韦提,开陈于灵鹫教主之金言,流衍于匡庐大士之莲社。专一心而向往,历三界以横超,诚哉末法之要津矣!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明]莲池大师 撰普劝为人必修净土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此非鄙愚夫愚妇也,乃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也。其言痛切如此,犹有未信者。因为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在放生的修行过程中,出资与出力在放生功德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出资与出力在修行上没有区别,因为过程的不同,大家在修行中得到的法益还是有所区别的。假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3
净土宗是佛教发展极有影响的,所以历代高僧都是很推崇净土宗。我们学习净土宗的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潜心修行净土法门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净土宗的感应
学佛感应时间:2024-11-02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菩萨离开迷惑颠倒之后,心中非常清净,常常相续不断,善巧使用神通自在的力量,度脱无量的众生,包括你我他在内。只有菩萨才能离开迷。什么迷?就是酒迷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龙树‘回诤论\’中的“空”之研究提要:《回诤论》是龙树批判正理学派(Nyāya)的作品之一。正理派以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真实而不空的,而且还以为认识这些事物的四种方法 ─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从众生心佛心分析比较谈成佛之道单培根南佛学众生心是怎样?佛心是怎样?一个要求修学成佛的人,应当首先知道。然而从来一般学佛的,却没有於此注意。现在是科学的时代,受科学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4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第九讲 人人心中有净土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 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唐朝六祖慧能??今天我们能在净行法师主持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近代江胜观味农妙煦居士金刚经讲义节要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转换一个念头。而念佛更视作观亲切,念佛则是净念,换一个清净念,以治向来染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2
所有同修都有一个最困惑的大问题,就是家里有蟑螂、蚂蚁、苍蝇、蚊虫,怎么办?不杀牠,牠就来扰乱你的生活;何况蟑螂、苍蝇还会带来传染病的媒介。杀牠,犯了杀戒,造了罪
向生净土时间:2024-10-01
前几天,有一个居士有个附身的,来见我,见了我之后他跪在地下告诉我,他不是狐仙,他是黄鼠狼。为什么缠在这个人身上?这个人在过去生中伤害他们家十几口。也就是黄鼠狼,
向生净土时间:2024-10-01
黄念祖:净土法门特别适合于在家人为什么在这里头特别标出十六正士做为上首(这里注解没有发挥)?这就表示净土法门特别适合于在家人,因此这个法门也就契会于当前的社会环境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01
1我们念佛人,心里面唯一的愿望是往生西方净土,在没有往生之前,我们这个身体还在人间,我们不能离开这个社会,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要跟大家在一起相处。相处要以什么态度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30
「本经会中,以普贤菩萨为一切菩萨之上首」,他做一个总的代表,代表出家的,跟《华严经》上所列的完全相同。「余文殊、弥勒、贤护等出家在家菩萨,暨十方来会无量无边之诸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9
故于一切众生,不计亲疏恩怨。心量大,以平等心待人接物,恩怨平等,亲疏一样。一切众生里面,年龄跟自己父母差不多大的是长辈,像对父母一样的孝顺、尊重,年龄跟自己相差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9
佛教还有个特点就是普世主义。佛教讲众生平等,每个人都可以成佛,这就是众生平等,包括一条狗也可以有佛性,狗好好当狗,下辈子就有可能成人,再下辈子有可能是修罗道,天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8
1现在这个世界,由于交通便捷,距离缩短了,哪个地区有哪些善知识,几乎我们都能知道。可是这些善知识都有自己的道场,请也请不来,想请他来住世,谈何容易?2今天交通便捷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8
在这个世间,哪个人不喜欢财?可是要知道,不义之财,决定不可以取;不义之财你要是取得,你命里头的财库就有亏损,你命中的福禄就大大地打折扣了。你用偷、骗、杀生等不如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8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1在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国佛教吃素。中国的素食运动是梁武帝提倡的,这个要知道。2梁武帝读《楞伽经》,《楞伽经》里面讲“菩萨大慈大悲,不忍食一切众生肉”,他读了之后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7
1 “请转法轮”非常重要,什么原因?如果没人请转法轮,佛法就灭掉;有人请转法轮,佛法,也就是正法,才能够常住世间。2 我们建道场,目的在哪里?就是请这些法师、大德来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7
如果求做功德去护生、放生,未尝不是好事,因为没有功德,他就不肯做。到底有没有功德?给诸位说,没有功德。是不是白做?没有白做,因为有福德。福德与功德不一样,为求功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6
世间人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自古以来,大家所体会到的事实真相。为什么会不如意?受业力的支配。什么叫业力?妄想。我们成天想东想西,成天在打妄想,妄想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6
我们去访问基督教所办的社会慈善福利机构,他们照顾乐龄老人、孤儿,这个功德很大。在佛法来说,如果着相,做这些慈善事业是修三界的福报;如果离相修善,就是无量功德。功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你有心想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要放在心上,老老实实一心念佛就行了。如果念佛,还想学这个,还想学那个,你就放不下了。特别是世间最关紧要的,就是是非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一时者,时成就也。盖时无实法,长短随心。延促同时,三祇一念」。这个意思就讲得深,首先告诉我们时间不是真的。时间在《百法明门》里面就是时分、方分,时分是时间,方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4
禅是修开悟的,听经也修开悟,为什么?你听这个经文,字字句句都是自性,都是真心,真心流出来的言语文字,它跟世间法不一样。听多了,听的时候不要去想它,只一味的去听、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4
复兴近代佛教之先行者——杨仁山居士佛学思想研究吕建福清末杨仁山居士,以其创办金陵刻经处的弘法利生事业而闻名于世,他的精印佛经、广为流通及创办“祗洹精舍”培育佛教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从实智以求权智,亦即从根本智而达差别智,故曰增长了知」。像密宗,刚才讲用莲花做比喻。「莲瓣之盛敷,可喻增长」。在莲花表法里头,「莲瓣之初开,可喻了知。心莲八瓣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3
1.初学佛的人,每天在做晚课的时候要做个简单的反省,想想这些我有没有做到。2.早年我在美国,净宗学会成立,我们提了五科作行门的标准。净业三福,要想想,这三条念念不能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3
「如《婆沙论》云」,下面是在论里头节录这一段,「菩萨昔居菩提树下,初夜魔女来相媚乱。……中夜魔军总来逼恼。……须臾觉察即入慈定,令魔兵众摧败堕落」,这是《大毘婆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2
「具众威仪」,威仪是规矩。规矩,佛门有佛门的仪规,世间有世间的规矩,但是现在这都没有了,现在学佛的人没有了,世间人也没有了。不但在中国没有了,现在外国也松了,不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2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