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界文法师:愤怒与忍辱 第二讲 佛教常见修忍方法简介

更多文章 2020-06-28

第三次课(讲于2009年3月14日)

上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明天就是观音菩萨的圣诞了。在这样一个吉祥的日子里,我们继续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以往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这部经的序分。序分表现出了佛陀平等、清净的内心世界。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佛陀并不著于功德之相。他虽然证到了佛陀的果位,但仍然跟普通的僧众一样去乞食,并没有显出什么特殊。他虽然已经不会再散乱了,但吃完饭之后,也仍然和僧众一样打坐修禅定。他也不著空,该搭衣的时候搭衣,在合适的时候托钵,回来之后要洗足,打坐之前要敷座,举动一丝不乱,恰如其分,非常庄严。佛陀用他的行为告诉我们,一个证到空性的人应该怎样生活。这是无声的说法。 须菩提是解空第一的阿罗汉,他从佛陀的一举一动中体悟到,这是圆满的空性的表现,所以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为了利益其他佛弟子,须菩提继续向佛陀请法,请他用语言开示,佛弟子应该如何生活,如何降伏我们的烦恼。这就是这部经的发起。 今天,我们进入“大乘正宗分”。

一、发心菩提 在“大乘正宗分”,佛陀开始正式开示,如何降伏和安住我们的心。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一段所说的,也就是五种菩提之中的发心菩提阶段。

(一)先答降伏,后说安住 须菩提提问的时候,先问的是如何住,而佛陀先回答的是如何降伏。这其中是有深意的。 我们每一个凡夫,都想把心安住下来,都想不执著,想放下……道理都明白,但是我们安住不了。有时候,越想安住,越是不行,反而因此产生了烦恼。我经常接触到一些居士,他们说:“师父,我们知道不应该生气,但是遇到一些事情时就是生气。生了气之后,又气自己生了气。” 佛陀先说如何降伏,是告诉我们,不需要执著于住。不要说,我要安住在一切放下的状态里边,或者我要安住于空性。为什么我们不能安住呢?因为我们有烦恼。一旦降伏了烦恼,降伏了自己错误的见解,心自然安住。 佛法不是压抑,不是要求你必须怎么样,而是从缘起的角度看问题。降伏了烦恼和无明,清净自性就会显露出来。经典里常说,一切众生本来就有佛性。缘起性空的真理,本来就摆在那儿,不需要去求,而是需要把错误的东西去掉。所以禅宗的祖师说:“但尽凡心,莫求圣解。”把你的凡夫心去掉就行了,不要另外去求一个开悟。 修行的用功处,不是告诉自己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而是踏踏实实地从对治烦恼做起。看看自己——我们的思维方式有没有错误?我们的执著在哪里?找到因缘,一切就能随因缘法自然而然地解决。把错误的心行,调整到正确的状态。

(二)如何降伏 那么,怎么来调整?什么是正确的?经典里讲了两个方面,“应如是降伏其心”。

1、由利己转为利他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这里讲的是利他,要度化一切众生。降伏烦恼,第一要从利己转为利他。 只在乎自己的安乐,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利他之心,是一切世间幸福安乐的根本。 中国有一句老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们觉得,一个人为自己着想,好像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他不为自己考虑,能活得好吗?但是佛法告诉我们,人在乎自己会带来痛苦,为他人着想,反而会幸福安乐。正是因为人们执著于自我,一言一行都为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着想,这个世界才充满着斗争,人们因此互相伤害,给世间带来很多烦恼。如果每个人都能发起利他之心,想着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那么,小到每个家庭、每个单位,大到每个国家和一切众生,都会团结与和睦。佛陀看到了痛苦的根本:众生想得到幸福的时候,恰恰在制造痛苦。我们想要幸福,必须从利己转为利他。 大家读了《金刚经》,首先要从自己做起,用利他的精神生活,用利他的心态待人处事,就能逐渐转化周围的环境,逐渐影响周围的人,这个世间会变得越来越好。这是我们作为大乘佛弟子的根本,要把心调整到这样的状态。 利他之心要发到什么程度,有四个特征: (1)广大 对象为一切众生。 如果你只是利益自己的家人,不管其他人,只是爱护自己国家的人,不管其他国家的人,那还不是真正的慈悲。利他的对象是一切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是众生的四种形态。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指的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众生。 (2)第一 给的是最高的利益。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们给众生什么利益呢?是给一些衣食,还是安慰、陪伴?《金刚经》告诉我们,是要让众生进入无余涅槃。 涅槃是什么?有人会以为,所谓涅槃,就是死了。事实上,涅槃,是断除一切烦恼,并不是死后才证到的。 经典告诉我们,声闻乘的涅槃有两种:有余依涅槃和无余涅槃。有余依涅槃,在证到阿罗汉之后就证到了。阿罗汉虽然证到了涅槃,但由于过去的业力牵引,他的身体还在世间,这一期生命没有结束之前,还要承受一些肉体上的痛苦,还有衣食住行的种种需求,所以还是有余的。当阿罗汉临终的时候,连身体也舍掉了,彻底进入了不生不灭的法性,就进入了无余涅槃。 但是我们这里讲的无余涅槃,是大乘的无余涅槃。天台疏云:“大乘以累无不尽,德无不圆名无余也。”累,指的是一切无明和烦恼。无明和烦恼尽除,智慧与福德圆满,叫做无余涅槃。 在《金刚经》的其他译本里,也把无余涅槃翻译为“无住处涅槃”——不住涅槃,也不住生死。这是佛陀的果位。我们要利益众生,是要让众生成佛的。 (3)常 发心恒常。 我们的发心,要灭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是尽未来际的。 有人会说,佛法不是讲无常吗,你在这里怎么说常呢,这个常,是不是常见,是不是执著?这里说的常,是缘起的“常”——只要还有众生,菩萨就有悲心,就不会舍弃,就要度化。《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王,每一个发愿,都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 (4)不颠倒 断除颠倒执著。 虽然菩萨度化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但他不会执著于度众生的相。“我很厉害,我度化了那么多众生”,他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只要有众生相,就还有我相,“你们是众生,我来度化你们”,这样有了人我的分别,自他不可能平等,最清净的还是自己,而别人都是度化的对象,悲心就不可能圆满。 除了佛教,其他宗教都有人我的分别,神至高无上,而人们是他可怜的臣民。佛法里没有这种思想。佛陀度化众生,没有众生相,没有我相,一切众生平等平等。佛陀知道,众生也是佛,不过是迷惑颠倒了,而众生成佛也要靠自己的努力,自觉自度。佛陀和菩萨,只是给众生增上缘。 也有经典里讲到,众生是缘起相。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意思。有因有缘,众生染污;有因有缘,众生清净。一切法都是缘起的。度化一个人,不是把他一下子从迷惑的状态拉到觉悟的状态。没有因缘,佛也不能度众生。众生自己的根基成熟了,佛陀一句话就能令他开悟。2、由著我转为无我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一段,是说要由著我转为无我。“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很多注解里都说:我,就是自我;人,跟我相对;我和人加在一起,从空间上说就是众生;我和人从时间上说,连绵不断地相续,就是寿者。这种解释,听起来是比较圆满的。但是,从《大智度论》、从无著菩萨对《般若经》的注解上来讲,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指的都是“我”。 我,有十六种异名。 “皆是一我,但以随事为异: 于五众中,我我所心起故,名为我;(五众,就是五蕴。在五蕴中,认为这是我的身心。) 五众和合中生故,名为众生; 命根成就故,名为寿者、命者;(有命根,有一期生命的相似相续相。) 能起众事,如父生子,名为生者; 乳哺衣食因缘得长,是名养育; 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诸法因缘,是众法有数,故名众数; 行人法,故名为人; 手足能有所作,名为作者; 力能役他,故名使作者; 能造后世罪福业,故名能起者; 令他起后世罪福业,故名使起者; 后身受罪福果报,故名受者; 令他受苦乐,是名使受者; 目睹色,名为见者; 五识知,名为知者;(西方有哲学家说,我思故我在。) 复次用眼见色,以五邪见观五众,用世间出世间正见观诸法,是名见者。 ……如是诸法皆说是神。此神十方三世诸佛及诸贤圣求之不可得,但忆想分别,强为其名。诸法亦如是,皆空无实,但假为其名。”(神,也可以说是灵魂。但是这个“神”,恒常不变的、有主宰意义的“神”,是找不到的。) 有人会说,我的身心明明白白地在这里,这就是我。 现在医学发达,可以移植器官。换掉心脏,你还是会觉得这是我;换掉肝脏,还是觉得这是我……全身都换一遍,也还是觉得这是我。你不会因此觉得你变成了别人。那就是说,这个身体不是我。 于是有人会说,身体不是我,但我的心是我,这是我的心灵感受嘛。佛陀在经典里说,如果你执著于身体是我,还可以说是因为身体有相似相续的现象;如果你执著于心,要知道,心是刹那生灭的。刚才你还在发火,转眼之间你又笑了,发火的那个和笑的那个,到底哪一个是你呢?昨天你可能很愚痴,而今天就开悟了,愚痴的那个和开悟的那个,哪一个是你呢? 身心都不是我。有人说,我是住在身心里边的东西,就像住在房舍里边。也有人说,我是离开身心之外的一个东西,在那里轮回着。佛陀告诉我们,离开身心说有一个我,那是找不到的。离开了身体,说有一个我,你能感觉到吗?对你来说有意义吗?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佛陀说,那是戏论。 所谓自我,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的一个假相。它刹那刹那在迁流变化着。坐在你们面前的这个人,可能昨天还很不错,今天就不行了。哪一个才是这个人呢?他是个好人还是坏人?都不要执著。如果你有执著,就是痛苦的根本。 我们经常见到,孩子已经长大了,而父母还像对待小孩子那样对待他。这样的话,孩子很烦恼,大人也想不通:我一直是这样对待你,怎么你大了,就不乖了,管不住你了?——那是因为孩子在变化,但大人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 在家庭生活中,也是这样。恋爱的时候,两个人看上去好像是金童玉女。可是结婚几年、十几年之后,还是那样的白马王子、纯情少女吗?可能一个变成了大腹便便的商人,另一个变成了穿着围裙、头发散乱的家庭妇女。如果你的心不跟着改变,相处的方式不跟着改变,就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 古代有刻舟求剑的故事。船已经开走了,你按照船舷上刻下记号的地方打捞东西,怎能打捞得到? 了解无常性、无我性、空性,我们与人相处,我们看待自己,都是时时常新的。每一天,都能用崭新的眼光来看世界,看周围的人。 有的人很自卑,有的人很自大。我要告诉你,每一天你都在改变。如果你能够不断地增长你的智慧、福德,你就变得越来越优秀。如果你放纵自己的烦恼,不加紧学习,可能你昨天是优秀的,今天就已经落在时代的后边。 缘起的道理,无我的道理,可以使我们保持强大的正念。 所以,佛陀以他的大智慧,给我们开始无常无我的真理。菩萨若有我相,就不是真正的菩萨。如果他还有我执,没有完全遵循缘起法,那么他的一切善行都是染污的。 不管我们求的是名利、快乐、平静还是利他,只要有所执著,都是烦恼痛苦的根本!有人说,我不图名利,只要快乐就好,可是有了这样的念头,你会发现你找不到快乐。有人说,我只要平平静静地过日子就行了。可是你执著于平静,就会发现处处有人干扰你的平静,树欲静而风不止,你又会嗔心大起。乃至于你说要利他,但是执著于度众生的相,那你就会骄慢,或者看到众生不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你又会后悔,觉得似乎不该度他……种种烦恼都会出来的。 人的心灵非常微细。在我执的基础上所做的一切善法,都是有所求,有所得,有所住的,仍然是生死轮回之因。 《金刚经》是了义的经典,把人生说得非常透彻,告诉我们如何真正得到清净心——不仅要利他,还要无相,无我。

(三)发心菩提总结 菩萨发菩提心,是以大悲为本,而大悲离开了般若空慧的摄持,即不能成就。悲心不足而慧力强,即退为二乘;悲心强而慧力不足,即堕为“败坏菩萨”。必须慈悲与智慧相辅相成,才能降伏其心而安住菩提。 《大智度论》里讲到败坏菩萨,他的悲心很强,但是他的执著也很大。“败坏菩萨者,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遇善缘,五盖覆心,行杂行,转身受大富贵。或作国王,或大鬼神王、龙王等。以本造身口意恶业,不清净故,不得生诸佛前,及天上人中无罪处,是名为败坏菩萨。如是人虽失菩萨心,先世因缘故,犹好布施,多恼众生,劫夺非法,取财以用作福。” ——就像有人杀富济贫,自己觉得很不错,但事实上这是不如法的。发菩提心是慈悲与智慧的统一。

更新于:2020-06-28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