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菩提心——在第二届菩提静修营上的讲座摘要济群法师学佛以发菩提心为根本,成佛就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这次讲座围绕着菩提心,给大家讲十个问题。一、菩提心的重要性 佛法是心地法门。学佛的过程,主要是帮助我们从了解我们的心到改变我们的心。 凡夫的心好比一块荒芜的土地,我们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就是在内心播下不同的种子。善的种子会结出快乐的果实,恶的种子会结出痛苦的果实。 佛陀把菩提心和对三宝的信心作为种子,种在心田,用修行去滋润灌溉,用智慧作为时轭,用惭愧心为辕,用正念来守护。我们学佛修行,所要做的也是修整心灵的荒芜,然后播下菩提的种子,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善。 发菩提心是大乘的标志,是成佛的不共因。二、菩提心的种类 菩提心大体有三种: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 愿菩提心:菩萨最初发心的时候,发起这样一种愿望,愿我将来能证得无上菩提,同时能利益一切众生,使自己能长时间安住在如来的这种大智慧中。 行菩提心:把愿菩提心落实到行为上。为了保证行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还要进一步受菩萨戒。菩萨行的内容,主要是六度四摄,其中六度偏向于自利的圆满,四摄偏向于利他的修行。 胜义菩提心:证得空性之后发起的菩提心,初地菩萨才能做到。此前所发的菩提心属于世俗的菩提心,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础上,是有漏的。三、菩提心与皈依 皈依是菩提心的基础,因为皈依代表着我们对佛法的选择,对三宝的信仰和依赖。 佛法分为大乘、小乘,也就是声闻乘和菩萨道。对大乘佛法生起皈依之心,才有可能发起真正的菩提心。大乘皈依的殊胜有几个方面: 第一,大乘皈依的行者具备大乘种性。是否具备大乘种性,以能不能发起菩提心作为考核标准。 第二,皈依的对象是大乘的三宝。大乘的佛宝不只是释迦牟尼佛,包含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大乘的法宝不仅是把我们指向解脱,还指向圆满的慈悲的成就。大乘的僧宝是十方世界的大菩萨,以及现前的贤圣菩萨僧。 第三,声闻乘的皈依主要是尽形寿的皈依,而大乘的皈依是尽未来际的皈依。 第四,声闻乘的皈依是为了个人解脱,大乘的皈依不仅为了自己解脱,而是要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解脱。 皈依不只是学佛的开始,我们要不断地修皈依。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忆念三宝的功德,不断地使自己和三宝的功德相应,最终在生命中成就像三宝一样高尚的品质,成为一切众生皈依的对象。这个过程,我们需要通过菩提心来完成。如果没有菩提心,皈依只能停留在形式上。四、菩提心与七支供 七支供的内容,主要是根据《普贤菩萨行愿品》的十大愿王建立起来的。 普贤菩萨的愿力所缘无限,以尽法界虚空界的一切众生和一切诸佛菩萨作为对象。《普贤行愿品》是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 七支供把《普贤行愿品》的长行内容分为七支,能够帮助我们打开心量。 第一支是礼敬支,以清净的心礼拜恭敬诸佛,以十方世界三世一切诸佛作为礼拜对象。 第二支是供养支。用最好的供品,并通过观想的力量把供品变成无限的,供养无限的诸佛菩萨。 第三支是忏悔支,观想自己在尽虚空遍法界诸佛的面前,发出真诚忏悔,摧毁业力的基础。 第四支是随喜支,对所有人的善行真诚赞叹。 第五支是请转*轮支,观想宇宙中无量无边的佛陀,经历了出家、修行、成道,接着要入涅槃了。这时我们变成无量无边的我,请求每位佛陀不要入灭,悲悯众生。 第六支是请佛住世支,我们真诚劝请诸佛菩萨乃至世间的一切善知识不要入灭,因为他们是佛法在世间流传的保证。 第七支是回向支,把功德回向给法界无尽的众生,让他们早日成就佛道,而且这份回向是永久性的。五、菩提心与出离心 修菩提心,要先发出离心。真切地意识到生死给我们带来困扰,意识到烦恼给生命制造无穷无尽的痛苦,才会发起真正的出离心。同时,我们看到六道一切众生也在轮回中受苦,要帮助一切众生走向出离、走向解脱。所以,菩提心也就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 如果我们不知道解脱的原理,缺乏解脱的经验,又如何带领众生走向解脱?所以,修菩提心之前,首先要有出离心,首先要修解脱行。 我们要通过思维生起出离心。 首先,念死无常。思维死亡一定,死期不定,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我们现在追求的家庭、感情、地位、财富……没有一样能帮得上忙,反而会让我们产生痛苦。用死亡来检验,我们就会减少对世间的贪著,珍惜暇满人身。第二,念轮回苦。三恶道很痛苦,即便我们生而为人,也有很多痛苦。生命在轮回中有几个特点:无有决定、不知满足、数数舍身、数数高下、无伴之过。思维轮回是苦,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六、如何发起愿菩提心 愿菩提心不容易生起,因为每个生命都以自我为中心。我们需要通过善巧方便,来训练、培养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论》主要给我们提供了两个思路,一是七因果,二是自他相换。这两个思路我们都可以用,也可以任选一种。 七因果的内容是七个环节:知母、念恩、报恩、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发菩提心。这七个步骤具有因果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对一切众生生起平等、悦意之心。 一切众生在轮回中都和我们有过亲属关系,很有可能当过我们的母亲。我们要思维母亲的恩德有多大,生起感恩的心。既然我们和众生确立了这种亲密关系,看到众生在轮回中受苦,就会生起悲悯。让这份悲悯心强大到把解救一切众生的痛苦作为人生的使命,就进入菩提心了。 修菩提心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就是我执,自他相换可以帮助我们破除这个阻碍。 我们现在的生命体就是五蕴,都是无明的产物。认识到无我的道理,我们可以把五蕴体作为生命特定时期产生的一个工具,合理地使用,正常地保养,产生了故障就要排除。用客观的态度对待它,会把这个系统管理得更好。如果把它当作自我,就会在乎自己的每一种感觉,顺着每一种情绪,不利于人格的健康成长。 如果我们真正地爱护众生,就会避免造恶业带来恶果;我们会帮助众生,从而也得到很多众生的帮助;我们会拥有平和的心态,当众生得到利益的时候,不会生起嫉妒心。 所谓自他相换,就是转变珍爱的对象。把爱护自己的心,转过去爱护一切众生,把舍弃众生的这份心,转过来舍弃自我的重要感。七、怎样受持愿菩提心 对诸佛菩萨、一切众生宣誓,可以将愿菩提心稳定下来。在印度佛教的传统里,提倡先受菩提心戒,才有资格受菩萨戒。根据空有两宗菩提心教法的传统,我编写了《菩提心受持仪轨》。 这个仪轨有几个部分的内容。首先是请师、忏障、戒师开示。接着是大乘皈依,受菩提心之前,要具备大乘的皈依之心。然后修七支供,帮助我们打开心量。下面就是正式受菩提心,进行宣誓。宣誓之后发四弘誓愿。后面安排关于观音菩萨的修行,学习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最后是回向。 受持菩提心之后,我们还要不断地想菩提心的殊胜,并且每天昼夜修习菩提心仪轨,如果没有时间把整个仪轨修下来,至少早晚各念“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三遍。 除了座上的修行,在座下也要修行,每天做利益众生的事情,看到每个众生都要生起利他之心。八、受菩萨戒 我们发起愿菩提心之后,如何把愿望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就是要通过菩萨戒来约束和规范。 菩萨戒在汉传佛教的传统里有三个体系:梵网菩萨戒、大乘《优婆塞戒经》里所说的菩萨戒,还有瑜伽菩萨戒,即根据《瑜伽师地论》建立的菩萨戒。相对梵网菩萨戒来说,瑜伽菩萨戒的开遮更善巧。 受瑜伽菩萨戒需要具备三方面条件: 一、了解菩萨戒的戒相,认为自己有能力实践,而且发心要正确,是为了完成菩萨道的修行,自觉地想受菩萨戒。 二、具备在家或出家别解脱戒的基础。 三、已经发了菩提心。 授瑜伽菩萨戒的戒师,必须受过菩萨戒,而且是比较合格的菩萨。 受戒时,戒师会带着我们完成一段庄严的宣誓,受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摄律仪戒的内容主要是七众别解脱戒,偏向于止恶。 摄善法戒指我们在修习菩萨道的过程中应该做的善行。具体表现主要是六度的内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饶益有情戒就是利益众生的行为。这一部分戒主要立足于四摄法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瑜伽菩萨戒的戒相,一共有四重四十三轻,四条重戒,四十三条轻戒。九、行菩萨行 菩萨行主要指的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菩萨所修的六度,称为六种波罗蜜多,这六种行为能帮助我们抵达成佛的彼岸。而世间上的人所修的布施、持戒等善行,没有办法抵达成佛的彼岸。 菩萨的六度有五个特征:具有菩萨种性;带着菩提心;有强大的慈悲心;可以舍弃一切;依身语意三业。 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特征,修布施等行为只能称为凡夫行。 《大智度论》中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就像盲人一样没有方向,般若则像向导。有了般若,五度才能成为成佛的资粮。般若智慧使菩提心变得纯粹,变得圆满。十、菩萨行与空性见 我们作为凡夫,所修的菩萨行终归是有漏的,不平等的。在空性的基础上,所发的菩提心才是胜义的菩提心,所修的菩萨行才是无漏的圣贤行。 在空性的修行中,我执是最大障碍。破除我执,首先需要认识到无我的道理。所有的痛苦,都是从贴上自我的标签开始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觉得:这是我的家庭,这是我的太太,这是我的孩子,这是我的房子,这是我的事业,这是我的地位……贴上“这是我的什么”,烦恼就产生了。学佛修行,就是把这个标签撤掉。 另外,无自性的智慧也很重要。我们的每种烦恼都有所缘境。为什么有的事、有的人让你产生烦恼?关键在于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也就是有什么样的设定。人们会执著于设定,客观环境和内心想法冲突,就会产生烦恼。想解除烦恼,就要改变错误的设定和看法。 《心经》、《金刚经》讲空的智慧,就是帮助我们消除对世界的错误看法,如实认识法的真相。我们要认识到一切都是因缘的假相,我们所有的看法都是一厢情愿的,并不是世界的真实。 空性,是帮助我们从轮回中走出来的一扇大门。了悟空性、证得空性,才能最终圆满无上菩提。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禅宗哲学象征 第八章 禅宗哲学的不二法门禅宗运用不二法门,超越一切对立,以明心见性,回归于清湛纯明的本心,彻见本来面目。象征禅宗哲学的不二法门,主要有彼此不二、 垢净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6
明朝时江山(今浙江衢州江山市)有一个书生,名叫朱恺,表字寿仁,性情淳厚,自幼好学。朱家过去三代,不吃牛肉、狗肉。朱恺从小失去父亲,由于身体瘦弱,经常得病,每次只要
放生功德时间:2024-09-18
问题补充:希望解答问题的顾问:真圆法师 (提问者:取经人)真圆法师答:仅仅两字之问,其实很复杂噢。缘乃假合之外因,诸佛因缘生。缘有积极、消极,无论消极积极,我们皆应宽心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3
问:真圆大师您好!弟子来自辽宁省辽阳市,弟子在感情上有所困惑几乎崩溃,我与他相爱3年,我们很相爱但是我们并不快乐很累因为我们一直都在为琐事吵架,争论不休,我一直都很较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2
我想在家里把与我有缘的仙家和天神的牌位立在财神堂旁边,我家也有佛堂,可以么?问题补充:希望解答问题的顾问:真圆法师(提问者:界永居士)真圆法师答:可以。(顾问团:真圆法师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2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一个人来说是格外的重要的,如果你的智慧不是那么的高,你的财富也不是那么的多,你的身世更不是那么的显赫,那么你至少要拥有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3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第五章思量能变识(人生论)第一节叙言一、人类社会所要求的是自由平等,西洋人说:「不自由毋宁死。」当然不平等之奴隶生活,也毋宁死。因此,近世人类竞相斗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0
我是一名科学工作者。从小时候到大学,经历过一些难以理解,诡异的事情,在我对生命的概念刻下了许多疑惑的烙印,最奇怪也最深刻的莫过于生死的体验了,也就是现在的科学名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16
原本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野生动物,却因人类非法捕猎,遭遇厄运。但为何放生却有可能好心做坏事?记者发现,其实放生背后已经形成了一条利益链,受益的总是捕猎者和销售者,
放生心得时间:2024-03-08
智慧而科学的放生行愿法师放生是一种美德,放生就是护生,放生是佛教徒实践佛陀众生平等慈悲观念的体现。佛教徒受持三皈、五戒就要尽形寿不杀生,即永远爱护一切众生的生命
放生指南时间:2024-02-29
健康素食饮食包括经常吃全谷物食品,苹果、梨、橙子等水果,深色绿叶菜、西兰花、四季豆等蔬菜,坚果、纯天然花生酱等;而不健康素食饮食主要指常吃土豆等富含淀粉的食物,
素食养生时间:2024-01-21
理论上,小福特(William Clay “Bill”Ford Jr.)是最不可能成为遵循东方哲学的西方CEO。他的曾祖父亨利.福特(Henry Ford)发明了用来大规模生产便宜汽车的装配线,并且
素食名人时间:2024-01-03
11.一个科学家应该考虑到后世的评论,不必考虑当时的辱骂或称赞。---巴斯德 (法国)12.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
佛教故事:数学家故事时间:2023-09-12
科学食素 福气多多【编者按】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现在素食者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很多演艺圈和政界的名人,他们都开始倡导不食用动物制品。不过,要做一位严格的素食
素食养生时间:2023-08-31
拈花智慧 爱情和婚姻的哲学拈花智慧:传递心灵的智慧释果宁爱情和婚姻的哲学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世界上如果没有了爱情,人生中如果没有了爱情,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失去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时间:2023-08-22
玛丽.雪莱(Mary Wollstonecraft Shelley),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同时,她也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派西.毕夏.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的第二任妻子,他们夫妻俩都是素食者,
素食名人时间:2023-08-20
雍仲本教:从原始崇拜到宗教哲学的千年涅槃一个古老的教派,一座千年古刹,一位开明平和的活佛——在昌都丁青县的孜珠山上,迷雾渐渐消散,阳光洒在海拔4800米的山顶,孜珠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淡泊知足的人生]据说,在安徽省的一个乡村,有一个人,他出生未久父母即亡故,他在非常贫困的环境中长大,那种环境,连生活都很难维持,怎有余力读书呢?他没有读书、不识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11
栽培过程完全不使用农药与化学肥料的「有机蔬菜( Organic Vegetables )」,可以兼顾人类粮食消费及维护地球生态的双重需求,因此吃素的民众可以考虑选购有台湾省农林厅
素食资讯时间:2023-08-10
真圆法师:世间真有鬼魂害人吗?问:我从小就害怕鬼魂什么的,以至于我一到晚上我就不敢出来甚至上厕所,我都憋着,我想问下真圆法师世间真的有鬼魂吗? 问题补充:这个问题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8
科学如果你不信佛,不信善有善报,不相信佛教就是科学教,那么,你信下面这个吗?如果信的话就照着做吧。科学证明心存善念身体好一个乐观的人因为常常使用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所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时间:2023-08-04
在各自付帐的餐宴上,不会喝酒的人显然吃亏很多,为弥补此一遗憾,很多人会以柳橙汁取代葡萄酒。事实上,以甜味的果汁搭配茶肴,是很不理想的方式,不仅会破坏菜肴的风味,
素食问答时间:2023-07-30
佛教的生命观是合乎科学的吗?佛教一向认为,人的投胎、入胎,根据《圆觉经》说:「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也就是说,众生之有生死,就是因为有男女的欲念与欲事,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7-27
佛教的世界观是合乎现代科学的吗?从较为原始的佛教圣典阿含部起,即有相同的记载,例如《长阿含》的《大楼炭经》第一品、《起世经》第一品、《起世因本经》第一品,都讲到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7-27
应该用科学观点解释佛法吗?所谓科学,不外是用分析、归纳的推理方式来观察、解释自然的现象,从理论而言,是属于逻辑的范围;从实用而言,是有系统的组织。能够言之成理,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7-27
发源于古印度的瑜珈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延续之后,在今天渐渐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健身方式。人们重新发掘瑜珈的神奇魅力,目的不再是追随古印度人那种苦行僧似的修行或修炼,
素食资讯时间:2023-07-27
钟茂森: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3)尊敬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好!昨天我们讲的“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我们谈到有五个方面的研究领域,我们先复习一下。 第一个研究的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第一集)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大德,大家晚上好!请坐。我们今天一起来研讨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的题目是「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现在国家都提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钟茂森: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第三集)尊敬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好!前两天我们报告关于西方科学界和学术界对于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我们谈及有五个方面的专题。我们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钟茂森: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第四集)尊敬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好!今天我们准备进行最后一场关于“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讲座。我们三天来谈到西方的医学界和科学界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第五集)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请坐。我们今天是最后一天来探讨「华严科学宇宙观」。上次讲到第八个方面就是「黑洞理论」,我们都尝试着把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_二次宣讲(第二集)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研讨「华严科学宇宙观」。上一次我们介绍了三个方面的专题,第一方面是宇宙的完整描述,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_二次宣讲(第三集)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研讨「华严科学宇宙观」。上两次我们一起研讨了五个方面的专题,第一是关于宇宙的完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钟茂森: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2)(二)对于能够记忆前生的人,立案调查研究 接下来我们来继续讨论第二个科学研究的领域,所谓对能够记忆前生者的立案调查研究。这种研究所采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_二次宣讲(第一集)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华严科学宇宙观」。茂森的恩师净空老教授每天都在讲解《华严经》,到今天已经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钟茂森: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第二集)尊敬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好!昨天我们讲的“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我们谈到有五个方面的研究领域,我们先复习一下。第一个研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钟茂森: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第一集)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香港来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讲座,我们的讲题是“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自古以来对于生死人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_二次宣讲(第五集)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是最后一集来研讨「华严科学宇宙观」,我们今天从第九个专题开始讨论,第九个专题讲的是「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_二次宣讲(第四集)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华严科学宇宙观」。我们上一次讲到华严的「全息理论」,这一章还没有讲完,我们紧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第二集)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大德,大家晚上好!请坐。今天我们继续来研讨华严的科学宇宙观。昨天我们简单的介绍了现代宇宙学以及《华严经》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第四集)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下午好!我们继续来探讨「华严科学宇宙观」。我们昨天谈到物理学家们所发现的超距作用和全息理论这种解释,其实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第三集)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今天早晨我们的师父上人要带贵宾到汤池中心去参观,因此早上的课程师父让末学来代一下,还是来探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道证法师:犯戒后,怕人指责而隐藏过失,只会招来更多的黑暗犯戒后,怕人指责而隐藏过失,只会招来更多的黑暗。 如果以前拍了犯戒的影片,自己一直都没发现,或者已经发现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作者简介:李渊百,国立中兴大学动物科学系教授。民国八十一年初,由此「挫鱼」因缘,有心之士全力成立组织,有计划地作长期性的教育宣导,把「爱护生灵,珍惜物命」的观念
素食资讯时间:2023-07-24
细细嚼,慢慢咽,是进食的艺术,更是保健养生的“指定动作”。原来当我们咀嚼之时,不但牙齿及胃肠得益,连视力、听力也提升,容貌也更端正更青春呢。咀嚼使人心静、神宁。
素食慈悲时间: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