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本论內容
第一章 莫起分別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爭,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究竟的真理,不难领悟,只要放下分別、憎爱的执著,就可清楚明白;迷悟之间总是一线之隔,天壤之別。想要明心见性,於一切境界,莫起顺逆;若有分別,內心便会矛盾相爭,日久之后,则成心病。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不知正见,徒劳无功。
至道无难
所谓至道,就是到达究竟无上的菩提。如何才能究竟呢?无所障碍,方能究竟。《华严经》有四无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禪门中直接了当的说:一切无碍。六祖为弟子开示:「此法门中,无障无碍。」有所分別、执著,便成障碍;破除对待,不落两边,亦不执中道,便可通达无碍。
「至道无难」的意思,就是开悟不难、修道不难、成佛不难。诸位您是否会存疑?试想多少人修了许久,连门都找不到,更何况是明心见性,这岂不是在戏弄我们吗?就如经上所言:「无所得。」既无所得,还修什么?
事实上开悟真的不难,只是我们不愿意,正所谓「执迷不悟」。譬如一个人放下之后,当下不就开悟了吗?六祖大师要惠明法师:「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当他万缘放下,就在那个当下,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任何人,只要明白这个道理,人人皆可见性成佛道。
那为何放不下?
难道是自己没有能力,还是资质駑钝?是不明法义,或是不会修行?事实上不是没有能力放下,而是「不愿放下」。例如春节期间,是全家人团圆的日子,照理应在家过节,但为何有人会去参加禪七?答案很简单,只要放下,就可参与。又为何有人无法去呢?莫非是他很忙,还是没有休假?答案不难知道,只因放不下!
试问诸位:有其他的事情,比开悟重要,比解脱生死重要的吗?难道死神来敲门时,我们可以说很忙,而不要去吗?难道身外的一切,比生命的本质,还来得有价值吗?修行之人,要老实面对自己的內在;不是没有能力放下,而是不愿放下。
总以为还有时间,还没享受够。等到玩累了,不能再耗下去时,才心甘情愿想要修行,这时已后悔莫及!不是墮落,就是轮迴去了。不知要再经过多久的时间,受多少的苦,才可重得人身,闻经听法。
《法华经》云:「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经中以盲龟浮木的比喻,来说明为人的可贵。其意思为,有一只盲眼的乌龟,在大海中漂流浮沉,想要上岸求救,可是茫茫大海,只有一根单孔的木头,瞎了眼睛的乌龟,要在百年浮起一次的剎那,去找到那个孔,才可得救。这是多么艰难的事,要想得人身,正如盲龟入孔,真是不易。
《法华经》又云:「佛难得值,如优曇钵罗华。」虽人身难得,但要亲见到佛陀,听闻佛法,更是困难。佛陀应化来世间,就如优曇钵罗华,三千年才开一次花,这表示佛难遇、法难闻,我们可以得人身,又可听闻佛法,这是多么可贵的事,怎能让此良机流逝?古德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所以,我们要好好把握当下,因为人生无常呀!一般人常说:「等我有空,再修。」何谓有空?即是“我无聊时,再修。”为何如此说呢?假如有空,则可能做其他事,而不会去修行。只有空閒时、无聊时才想修行,这样的观念对吗?懂修行吗?难道修行有时空的限制吗?还有迷人说:「要找寻志同道合,来一起修行。」所谓志同道合,就是依赖的心態;嘴上说要修行,心中还是贪爱染著,不能离相修行。简直「迷人口说」,我们到底要欺骗自己到何时!
將心静下来,问自己到底要什么?人生有哪一件事,是永恆不失的呢?这些无常的事,值得追逐吗?处在得失之间,心不会挣扎痛苦吗?唯有找到自己生命的本质,才能永恆、清净、自在。
若真要修行,就能体会到「至道无难」。大师没有骗我们,是我们在骗自己,耽误自己。您若认为开悟很难,抱著这样的观念修下去,其结果是障碍自己,错误的知见,让您不能悟道呀!
有僧人问赵州从諗禪师:「如果想成佛,该如何做?」禪师答:「干么这么费力!」再问:「那不费力,该怎么做?」禪师答:「不费力的话,就已经成佛了!」道本无难无易,心中妄起分別知见,故反而不知如何契入大道。费力是有为,违反大道;不费力是无为,顺应大道,自然生活,一切无事,心中无事就是佛呀!
禪宗公案里,有人一闻,当下顿悟,心得解脱;亦有多人,长年参究,仍未见性。有一僧人,总自认根器劣下,一日禪师问僧人:「渐修、顿悟,何者为久?」僧人说:「渐修。」禪师再问:「渐修、顿悟,何者易退?」答:「渐修。」禪师开示:「修行首在信心!任何人皆可一念觉悟,即是顿悟;切勿自疑自障,此劣想於道无益,大丈夫当有悟道决心,方可荷担如来家业。」僧人猛然惊醒,即时领受。
书上曾说:「人过半百仍未成就,此后就难以有成。」此话虽非真理,而是作者的人生阅歷,但绝大部分的人,皆是如此。没有几人,能像姜子牙这样的幸运,到晚年遇到文王,才有成就;修行也是如此,不要一直拖延自己开悟的契机!耽误到最后,只会退道,为何呢?因为不得不退道,这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必须有所警觉!
当自己不再怀疑,便可直契本源,而进入內在的心灵,此清净庄严的世界,是不可思议,难以言表;当一个人进入之后,再走出来时,这外面的境界也会隨著转变,已不是五浊恶世,而是清净的极乐国土。
唯嫌拣择
是什么,让心不清净?因「分別」的缘故。所以大师要我们「唯嫌拣择」。「唯」—唯有;「嫌」—嫌弃。唯有放下「拣择」,放下分別、对立的心。人之所以不悟,是因为时时刻刻在分別,分分秒秒在对待。
人因分別,而有上下,上尊下卑,上下故起对立;人因分別,而有贫富,富强贫弱,贫富故起对立;人因分別,而有善恶,善好恶坏,善恶故起对立;人因分別,而有彼此,彼疏此亲,彼此故起对立……,人只要有分別,则必然永远对立,一切纷爭、痛苦由此而生。
慧然禪师在临济义玄指导下开悟之后,来到仰山慧寂处。慧寂和尚问慧然禪师:「您如何称呼?」慧然说:「我叫慧寂。」慧寂说:「不对!慧寂是我的名字,不是您的名字。」慧然说:「好吧!那我就叫慧然。」仰山慧寂大笑,不再多说什么。
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万物本来无名,因有故取其名。叫他东也可,称他西也行,因为一切尽是假名,又何必在意而执取此名。慧然禪师故意说自己为“慧寂”,一下又说为“慧然”,既然有无皆可互变,那名字转换一下,又何妨呢?故仰山慧寂大笑,彼此相互契合。
听到「不分別」,眾人就会起疑惑;分明就是不一样,怎么不分別?就像人的言行有好坏,表现有善恶,怎么不分別?难道学佛之后,是非不分吗!所谓「不分別」,不是事物不分,更非对一切现象的变化不清楚;而是处在各种境界,其內心不受影响。
《维摩经》云:「能善分別诸法相,於第一义而不动。」修行之人不是「不分別」,而是「善分別」。凡夫对境,则被境转,在境上妄起分別拣择;智者对境,则能转境,善分別诸法相,能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梦幻泡影,故不被迷惑。要善用般若智慧去分別诸法相,才能產生妙用,此为「能善分別诸法相」。
举例来说,佛度眾生,能知眾生的根器,就是「善分別」;知道对方的条件,才可因材施教。不论对方程度好坏,身份地位高低,世尊总是有教无类。能知一切眾生,是智慧的展现;能度一切眾生,是慈悲的胸怀。这才是「善分別」的展现。
何谓「於第一义而不动」?六祖解释:「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外境,而真性常自在。」我们接触一切现象,因为不知它是假相,所以染著於外境;若知「缘起」当下即是「性空」,当处出生,隨处灭尽,则心就不会执著,而能隨缘自在。
我们举下例,花和盆来说明:一、就「相」来说:两者外相虽是不同,但它们皆是因缘和合,请您好好观察。花之所以会开,是因缘生;花之所以会谢,是因缘灭。盆之所以会成,是因缘生;盆之所以会坏,是因缘灭。其生灭变化的道理是一样,所以我们见相而不执著,就叫做「无相」。
二、就「体」来说:花与盆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花与盆的本来,又是什么?能来能去,就表示没有障碍,若花本来不空,岂可隨著季节花开花谢呢?若盆子本来不空,怎可隨著製造而变大变小呢?故其体本空。当我们明白性空的真相,就能领悟到自性本「无住」。
三、就「用」来说:花可隨处生长,亦可让人欣赏,我们要会善用;盆可放置一边,也可插花摆设,人人要会利用。其实天下万物皆有用,端在於自己有无智慧来妙用,故老子言:「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强万不可妄自菲薄,只要能契入本心,便可生起般若智慧,念念无邪,即是「无念」。
因此,人只要停留在「妄分別」,而不「善分別」,便是自身的障道因缘,它让我们不能见道;如果事事都能从体、相、用来观照,您就可以察觉到「诸法平等,缘起性空」的真相了。
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此段是说明眾生迷失的原因。「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本段是教我们觉悟的方法。此四句已把修行的理论与方法,清楚的点出。
前面告诉我们,之所以不悟,就是因为起分別;一起分別,就会產生爱与恨强烈的感受。我们內心常不自觉的生起喜欢跟討厌,其实这就是分別憎爱。不论是爱与恨,或者喜欢和討厌,这都是贪、瞋、痴在作祟。因不知真心,故见境妄起分別,於相上產生憎爱的执著,这便是大部分人的写照。
我们常以自我的偏见,来看待这个世间;以个人主观標准,来评论一切事物的好坏。对於自己喜欢则生贪爱,討厌则排斥憎恨;合我意则生贪,不合我意则生憎;顺我则生贪,逆我则生憎;好的则生贪,坏的则生憎;美的则生贪,丑的则生憎……。
老子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您认为美,別人却不认为,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所以认知当然不一样,例如唐朝时,眾人都觉得丰腴的女子最美丽,但现今却是苗条女人最好看。当白人看黑人,觉得黑人不顺眼;当黑人看白人,觉得白人不好看。您说谁的看法对?您觉得善的,他人却不认同,因为眾人的立场不同,所以看法就不一致,例如宗教人士觉得放生是善行,环保人士却认为破坏生態;有人觉得积极建设是利益大家的行为,却有人认为是毁灭人类的举动。
四祖道信禪师,对其弟子牛头法融说过的:「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意思是说,境界本无好坏美丑,之所以会有差別,皆由个人好恶之心的分別。所以大师要我们,面对一切境界,「但莫憎爱」。心若无分別,就不起憎爱;心无憎爱,则对一切现象,「洞然明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如何才能面对一切境界,心不起憎爱呢?
《金刚经》教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谓「有为法」就是生灭法,指的是一切现象。当我们面对一切境界,应拋开个人的成见,作如理如实的观察,所有的人事时地物,有情无情,外面的世界,內在的身心,时时刻刻皆是生灭变化,正如露珠一下就蒸发,雷电一闪而过,这么迅速无常,由於它不能常在,故虚妄不实,如梦是假,是幻非真,泡依水有,影借物现。时时观照,直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时的心,再也不起分別憎爱了。
毫釐有差,天地悬隔。
大师说:「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我们就误以为,遇到一切境界,心都不起任何分別感觉,这不是如同草木吗?如果是这样的认知,那就「毫釐有差,天地悬隔。」一念之差,永无见性之日。
六祖开示:「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为邪见故。」若把「空」当作没有,那就大错特错;若把「空」当作不起反应,那只徒增愚痴。不明正见,便是邪见。
《坛经》里有一公案,有僧举臥轮禪师偈云:「臥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缚。」因示一偈曰:「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臥轮有伎俩」,道在心悟,有何伎俩可用?「能断百思想」,心如槁木死灰,又如何生起妙用?「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沈守空寂,菩提何来日日长?故六祖才说:「是加繫缚。」不悟真义,反被法缚。
「惠能没伎俩」,本无所缚,何用伎俩?「不断百思想」,佛法是不二之法,岂有断与不断?「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应用隨作,应语隨答,菩提觉性,对境起用。
《礼记》云:「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差一点点,就天壤之別。我们听闻佛法,常常误解佛法;读经解义,常常错解经义。此事,不可不慎!很多人学佛许久,为何一点改变都没有;修行多年,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有。其实皆源自於,不懂如来真实义,故盲修瞎练,徒劳无功。
那要依止什么才不会偏差呢?修道者应依止四种正法。
一、依法不依人:行者当以教法为依,不可以人为依。其人虽是在家居士,而所说之理契合於正法,则可信受奉行;反之,其人纵然是出家法师,而所说者不契合於正法,则当捨离而去,不可为依止。
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三藏中有了义经、不了义经,《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一乘法为了义经,如《法华经》、《华严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等了义经,其他皆是佛权巧方便说,为不了义经,故不可以不了义经为依归。
三、依义不依语:行者当以中道第一义为依,不可以文字、语言之表现为依。如无尽藏比丘尼,问六祖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六祖答:「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四、依智不依识:行者当以般若智慧为依,不可以意识为依。故经中常教我们要「捨识用根」、「转识成智」。
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欲得现前,莫存顺逆。」想要您的佛性现前,就不要存有顺逆分別之心。六祖言:「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因有顺逆之心,所以佛性不能现前;若无此妄想分別,清净心体自然现前。
何谓顺逆之境?合己意,为顺境。不合己意,为逆境。真实来说,境界本无顺逆,而依个人的识心,妄加分別。例如镜子,本身无障碍,所以「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我们佛性也是如此,本来清净,无所染著,何故无端起知见,而產生分別对待之心。
有僧於马祖道一禪师面前,画上一长、下三短,问:「不得说一长三短,请和尚回答。」禪师乃於地上,画一长,並说:「您不可道长短,这就是对您的答覆。」人常在概念上分长短,何长何短?《楚辞》里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此长,彼更长;道此短,彼更短。长短是一不是二,人各有所长,物各有所用;佛性是一不是二,圣凡虽有迷悟之分,其性无二亦无別。
药山禪师门下有两个弟子,一个叫云巖,一个叫道吾。有一天,大家於郊外参禪,看到山上有两棵树,一棵长得很绿意盎然,另一棵却是槁木死灰,於是药山禪师观机逗教,想试探两位弟子,先问道吾说:「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道吾说:「荣的好。」再问云巖,他却回说:「枯的好。」此时正好来了一位沙弥,药山就问他:「树是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沙弥说:「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荣不一定是顺,枯不一定是逆,落叶是为了长新叶,那您说顺逆如何界定呢?
坐禪时不要有「起」、「坐」之分,如有分別,又怎能行住坐臥,动静语默,都是一直心呢?坐禪时勿有「顺」、「逆」之別,若有分別,又怎能心平气和,常清常净呢?修行时不存「有」、「无」之差,如有分別,又怎能时时善护其心,念念般若观照呢?
因此,顺逆二境,皆是妄心分別作用,其境也是无常生灭,不会常在。所以二境本是一境,一境亦不存在,此时佛性现前,一切无碍。
违顺相爭,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若不明此义,则「违顺相爭,是为心病。」內心互相矛盾、爭斗、衝突、抗拒……,因此生起无尽的烦恼与痛苦,这便是眾生的心病。
违顺相爭,就是內心的挣扎。你在挣扎什么?到底要学佛,还是不学?决定之后,到底要选净土,还是禪宗?决定之后,到底要选《金刚经》,还是《六祖坛经》?决定之后,到底要读经,还是解经?决定之后,到底自己懂,还是不懂?决定之后,到底会不会开悟、成佛?此不是学菩提,而是学烦恼,是一种无明的心病,越学越苦。
前面说「莫存顺逆」,所以您就误解,二择一法,选择静坐修行,其他都不管,这是「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又偏一边,而非大师之本意。
「不识玄旨」这句话,就是不识本心。五祖为六祖开示:「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而《顿悟入道要门论》说得更清楚「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云何知心为根本?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隨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於外相求,无有是处。」
「徒劳念静」,便是枉费功夫。六祖说:「住心观净,是病非禪;常坐拘身,於理何益。」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修行修心,离此则差;因心执迷,由心而悟。
唐朝有一沙门,名道一,整日坐禪。有一天,怀让禪师便问他:「大德坐禪是为了什么?」道一答:「想成佛。」禪师不发一言,拿起块砖,在道一面前的石板上磨。道一觉得奇怪说:「磨砖作什么?」禪师回说:「磨砖成镜!」道一答:「磨砖怎能成镜?」禪师反问:「磨砖既不能成镜,坐禪岂可成佛?」道一若有所思的问:「那要如何修才正確呢?」禪师答:「如果有人驾驭牛车,车子不前进,您是打车呢?还是打牛?」道一无言以对。禪师接著说:「您是为学坐禪,还是想学作佛?若学坐禪,禪非坐臥;若想成佛,佛非定相。应无住一切法,不应有所取捨才是。」道一闻后,恍然大悟。禪无形象,佛无障碍,修行不离生活,离开生活即不懂修行。
那又如何识自本心呢?
慧海禪师来参拜马祖道一,祖问:「来此何事?」答「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藏不顾,拋家乱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没有,求什么佛法?」慧海礼拜,再问:「哪个是慧海自家宝藏?」祖曰:「当下能问我的,就是您的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用向外寻找呢?」慧海言下,自识本心。心非身外有,而是认「识自」己「本」有之「心」。
第六章 比丘尼?附随?毗尼藏之组织第一节 比丘尼毘尼第一项 比丘尼毗尼的内容佛教的僧伽sam!gha体制,比丘bhiks!u与比丘尼bhiks!uni^,是分别组合的,所以佛教有「二部僧」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第六章 阿奴卢塔的前世发愿获得天眼阿奴卢塔尊者和其他许多杰出弟子一样,也是在过去十万大劫前,莲华上佛(Padumuttara)的教化时期,发愿要成为大弟子的。(1)那时他是个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22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其实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前的境界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1、如何拜佛?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我慢心礼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师教我,绝不蹲摆拜垫,所以我们磕头都是往地下磕。弘一法师说礼佛还要摆个架子,这叫我慢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7
这被称为最美寺院,僧人闭关修行9年足不出户,连活佛都不得入内佛教在藏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整个青藏高原上,随处可见各式的寺庙。然而在众多的寺院中,这一座因其优
金玉良言时间:2024-11-16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虚云老和尚: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发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1
第六章 生命一、生命的价值我们虽然知道自己的生命并不长久,却沉迷于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为自己带来烦恼,还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受苦。我们应该自我反省自问,倒数时光,我们
温暖之家时间:2024-11-08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玄奘来到的时候,石塔和泉水都还在,更加奇妙的是,这处阿父师泉会随着求人的人数多少而改变水量--如果人多,下面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水洼;如果人少,也就只剩下一个小水坑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5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姜见龙居士,字元标,江苏吴县人。曾经提倡设置免费提供贫民埋葬的义冢,以埋葬许多暴露于外的尸骨。有一年饥荒,损献钱财以赈灾,家道于是中衰,后来学习眼科来养活生计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29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瞋恚,就是很大脾气,很大的无明;这种无明,就是前生造罪业的根,所以才说:“无明火,老虎神,这是前生的罪孽根。”什么叫老虎神?老虎本来已经很厉害,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你想要有真正般若,必须要先照见五蕴皆空;没有烦恼,没有尘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你应该用你的大智慧,不要用小智慧。大智慧才能打破五蕴的烦恼尘劳,小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第六章 佛与佛身观本觉.始觉.究竟觉现在再把佛字的主要概念讲一讲。印度话佛陀,汉译为‘觉者’,佛者觉也。觉的内容有三:第一,本觉,即众生本有的觉性。这个觉性是人
流浪者群歌时间:2024-10-18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修行人应该是有感情的,我想,我们应该是容易被感动,被感化的。很多人学佛后,懂了因果报应,结果别人遇到了危难,遭到了报应,就用因果来衡量别人。好像他遇到灾难是罪有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第四章、究竟应当怎样修行佛法不离佛法行世法,不废世法证佛法。佛法之修行,被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结果,不仅佛门之外的人如堕五里云中,难明真象,而且连诸多佛门之内的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香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早起一炷香,诵经礼佛要上香,节日要上香。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烧香,烧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前一段时间我也讲过,虽然自己修得不好,但二十多年来基本上没有中断过念《普贤行愿品》。希望道友们今后也要坚持念《普贤行愿品》。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最好是借助共修的
文殊花开时间:2024-10-02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我们初信佛的人有什么毛病呢?太贪心,贪大,贪多。看着《普门品》,你就念《普门品》了。一看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这也好,也念。《金刚经》也好,我要生极乐世界,又念《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7
“信佛就是指信你自己的心”,但这个心,应是清净不染心,不是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指信自己的心,也就是自皈依。‘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6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附录三(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经与大圆满法关系)2第十节 从《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谈起一、平等菩萨有四正道,何谓为四,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普化众生等以佛慧,于诸众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0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达真堪布:不取舍因果,哪里还有修行呢?只有佛法才能解决一切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佛讲出了三世因果的道理,通过这些因果关系,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前世不修今生苦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9-06
文革时,一女被剃了阴阳头,公众批斗,当众羞辱,该女是一位有身份的人,虽学佛多年,但还是难忍如此大辱,当时死的念头都有了。禅门大师贾题韬当时递一纸条,该女豁然开朗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6
常想睡觉就是业障,如何克服?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为什么好睡眠呢?就因为饮食不调。或者是吃得很多,就生出一种食困,吃完东西就想要睡觉。你若是把饮食调得恰到好处,吃东西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2
修行三秘诀若不能谦虚忍让,不肯承认自己的过错,就会有很多障碍。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修行不可各处卖修行,卖广告;一卖修行,就会着魔。有些修行人是诸佛来护持,有的是菩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2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想要影响其他人生一种信心,自己就要实实在在地去行持佛法,所谓“依教修行”,依佛所说的教法去修行。这个修行,我们知道一点就修行一点,知道多少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31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1. 总论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佛陀传授给我们许多慈观的方法。有一次,一群僧侣对佛陀说,他们丛林寺院附近有精灵作祟,造成许多困扰。佛陀于是对他们说了《慈经》:希望达到安乐平静的人,应学行正直、谦恭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修行人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呢?就是知足心。知足,是我们修行必不可少的因缘。我们修行时,会出现不知该如何修行的违缘,但若我们有知足心,则不会出现违缘,反之若没有知足
藏传佛教Buddhism时间:2024-08-18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做人处事都应该要有修行,有修养。日常生活的修行包括:一、衣食住行的修行:例如,穿衣只要朴素、保暖
佛答时间: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