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水果供佛好正如法师讲于费城如来寺诸位大德善信:
阿弥陀佛!有人问起“什么水果供佛好?”经常有人提这个问题。用水果供佛,这是许多佛徒常有的一种供佛方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供养,具有普遍性。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其中的意义,于是行仪不当,造成了食物浪费,污染环境,更有甚者给人于非正信的联想。好端端的一盘迷人的芒果被带上了迷信的黑帽,无语问青天,帅呆地坐在盘里。清洁家里佛坛,发现供果木瓜成了烂泥,成了苍蝇战场,苍蝇在木瓜上演春秋战国,自然将它捉拿丢进垃圾袋,这就是浪费食物。供养成浪费,献供成污染,供果受指责,修福变损福。看来,这个普通的问题是个重要的话题。
任何水果可供佛
有的地方说梨,谐音“离”,让人联想到分离,好不容易团圆又要分离,这个时候吃梨不吉祥。因此,梨子不能招待亲朋好友,特别是不能招待不想分离的好友。于是,梨也就不能供佛,太不吉利。尤其是我想常住世间,供佛以梨,要离,这种情况不能供梨。我说那是“离苦得乐”,供佛用梨好。有的地方,说香蕉也不能供佛。吃蕉,那是骂人,不礼貌,当然也不能供佛。我说“蕉”,是“招财进宝”,想发财的朋友就供香蕉。在粤语中,“蕉”与“招”谐音。成语中有天之骄子,上天的宠儿。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贵人相助,这得供香蕉。
又有人说,花生也不能供佛,因为它生在地下,又浇粪来又浇尿,出生地有问题,有不净之嫌疑。生在地下的“花生”不能供佛,那么大家说说长在地下的地瓜萝卜可不可以供佛?当然,长在地下的地瓜萝卜可以供佛,那么花生自然也可以供佛了。念佛同修一见花生,就联想到莲花化生,有人联想到花开见佛那都是有可能。此乃上妙供品。有人又说,番石榴不能供佛,原因是听老人讲番石榴的种子是从人粪中捡来的。那是旧时代的个案。现在的番石榴种子就直接从番石榴中取得的。如上种种,不胜举例。其实,任何水果都可以供佛,重要的是在于心诚恭敬。
水果供佛表感恩
水果供佛,是佛徒对诸佛菩萨先圣贤哲表达的一种恭敬心和感恩心,又是庄严道场营造神圣氛围的一种供物,属于修供养法门。我们现在的一切所有所得,虽然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取得的,但是,做为佛教徒,我们不这么想。我们信奉我们的一切所有都是诸佛菩萨赐与的、都是上天赐与的、都是国家赐与的、都是众生赐与的,因此时刻保持着感恩心。现在,我们生活好了,有水果吃了,当然也想起了诸佛菩萨、法师僧众,于是献几个水果供佛,表达感恩。
又,果是表法,有象征意义,象征果报。我们现在的处境,这便是我们的果报。果,又让人想起因,有果必有因,因果是佛教的根本理论。佛教强调信众深信因果,离开因果信仰,则没有佛教。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这是佛教因果论的主轴。果,又表菩提果。菩提果是佛徒的毕生追求,佛徒一生起早摸黑千辛万苦修行就是为了找到这个果。
水果供佛,恭敬圣贤,心有圣贤,敬畏神明,自然就会注意个人的善恶行为,以物促行,见物检行,起到教育作用。所以,水果供佛,实在也是一种教育。家里佛坛水果供佛,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家庭教育”。
果为十供养之一
向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以饮食、物品等,这都是供养。这里我们讲供养,主要对象是三宝。供养,是佛教中的重要行事,许多佛经中都有提到。早期供养以身体行为为多,叫身分供养;后来也有纯属精神方面的供养,称心分供养。供养的种类很多,有什么法供养、财供养、观行供养、三业供养、千僧供养等等。但大家一般比较熟悉的就是《增一阿含经》里所讲到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四事供养。现在,我们举行的大型法会在佛前供养香、花、灯、水、果,合称五供养。如果再加上供养茶、食、宝、珠、衣,那就称十供养。十供养,我的理解是,香象征戒香,花象征美好,灯象征光明,水象征清净,果象征佛果,茶象征清醒,食象征饱满,宝象征财富,珠象征希有,衣象征庇护。
供养,就是修福。一个人没有福,日子不好过,日子过得辛苦奔命。这个人生活富裕快乐幸福,这就是修布施修供养得来的果报。供养在菩萨六度中也称布施度,不过供养更显得谦卑真诚而广大。福德与智慧,是成佛的两大要素,是走向成佛的两条必不可少的腿。可见,修福之重要。普贤菩萨修行成佛有十大重要行门,名普贤十大願。“广修供养願”是普贤菩萨十大願中的第三项,布施在菩萨六度中是第一位,可想布施供养功德之殊胜无比!
水果供佛后可享用
家庭佛坛供果,可以每天上午供上,中餐晚餐时取下来家人一起享用。旧的吃了,新的再供,常保新鲜,青春永驻。还没来得及买,可以不供。水果买来先放在冰箱,分一批一批地供,一批一批地吃,养我色身。善哉佛子!供品供佛,我吃供品,启我智慧,予我力量,可保安康!
有许多人,供佛的水果供到烂泥了,只好扔掉,这样很可惜也很糜费。现在,许多人没有吃水果的习惯,因此,我们推广通过“供佛的水果,中餐晚餐时取来大家享用”这个倡议,养成全家人每天吃水果的良好习惯,这多好。关于供果问题,我经常这样建议大家。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应该摄取一定数量的来自水果的营养成份。所以,号召大家,将清理好的水果同菜肴一起摆放在餐桌上供就餐者享用,作为正餐,而不是饭后可吃可不吃。再者,正餐时饭菜已吃得饱饱的,再往肚子里硬塞水果,饱过头不利健康。
最好的水果供佛
“吃水果!宝贝孩子!” 妈妈呼唤小孩。 “妈!供佛的水果我不吃!”“为什么?”原因十分简单,只因供果不是好果,不是孩子想吃的水果,不是菩提果,是坏果。一些人,给自己吃的水果,就买好水果。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我们称之为好水果。供佛的水果,就买不好的,买市场上最便宜的水果。这那有恭敬心?这那是在感恩?这岂是修供养?这明摆着是骗菩萨,骗自己。
张大妈半年没到寺院拜佛了,今天想起明天是观音圣诞,应该去寺院拜拜观音菩萨。第二天,他一早就去寺院拜观音菩萨,到市场他想买点水果去供菩萨,一到市场他眼睛就直盯着那些便宜的水果,问价一摊又一摊,问了六个摊位,最后买了三个又小又黑的低价苹果,三个不能吃的小苹果,你说这是恭敬心?骗三岁孩童都不该这样。佛殿要清洁了,殿主将你供的三个小苹果分给他人,没人要,因为不能吃,一看便知道,三个小苹果只好唉呀呀到垃圾桶睡觉,你罪过啊!
佛菩萨在信徒的心目中那是最崇高最伟大,比岳母岳父都要大,我们信徒理应献最好的水果供佛菩萨才对。供佛水果不在多,供一个水果也可以,买多不如买好,关键在供佛以诚,诚才是供养。然后,这供过佛的水果,人人都喜欢吃,“供佛及僧”及众,广修供养,功德利益。这样,也不造成浪费。家里佛坛供果,最好也买家人都喜欢吃的水果,这样,全家人也都喜欢吃佛坛上的供果。中餐晚餐时全家人都翘首企待享用佛坛供果。真所谓一举多得。经济情况不允许,可以不用供水果。但你总有吃水果的时候吧,有水果就修供养。
供佛不是向佛行贿
供佛是修供养,不是向佛行贿,这个要清楚明白。佛是大觉悟者,怎有世间受贿之事?万万不受贿,救护众生完全是出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完全是义务无条件的工作。你献几个水果在佛前,嘴上求一求,佛菩萨便保佑你,那佛菩萨岂不成了人间贪官污吏。有些人,拿几个水果在佛前供一供,向佛菩萨提了一大堆要求,我说这不是好佛子。好佛子应该向佛要任务,代佛宣法,替佛度生。“佛啊!有什么需要?您就安排我去作吧!”这是真正佛子,一定得到佛的感应,因心与佛心相应故。我们法师就是这样同佛请求。我能力小,可以作小事,这不打紧。
还有一些人,拿几个水果在佛前晃一晃,5分钟后就拿回家了,舍不得留在佛殿,可能是好吃的水果,根本不懂得“供佛及僧”的道理,毫无福田可言。大家要知道供佛功德,实际是在供僧。佛是不吃饭不吃水果,不食人间烟火,佛的代言人僧,有色身需要吃饭吃水果资养肉体,这个道理你们应该明白,这个状况不能不清楚。
布施供养,自然有福报。福报是你自己修得,不是佛给你。布施供养的回向也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布施供养的果报。基本上供养之因之果它有一定的规律,比如修财布施得财富报、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果报这样的定律,但是,通过回向也可以将这个供养功德结成另外一种善果。这个回向,就是你们献供后那嘴上念念有词的话语。
布施供养,有求,有贪,有执著,这功德就小很多。你给功德画了个圈,先设了个限度,当然,功德就被设限,无法产生无限功德。如果,布施供养,是无求、无贪、无执著,那么功德就不可思议。还是《金刚经》中那句法语说出了无相布施功德的真相。佛言:“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水果有话说
水果,什么时候供佛比较好?一般习惯是上午献供。如果上午不方便供,那么下午乃至晚上也可以供。供果能供多久?最好不要供太久,供太久水果坏了很浪费。供果要供几个,这没有数目规定。塑料等材料制造的水果也可以供佛,这是庄严道场。供果清洗一下就可以供上。有些水果不能清洗,或看起来也蛮干净那就不用清洗就可以摆上。
摆放供果必须整齐庄严,还要充分展现它的艺术性,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这个时候,水果大哥讲话了:“一定要把我们水果的好形象展示出来哦!”水果大哥还说:“朋友们!买我的时候,先看准了那一个才下手,不要将我们水果粗暴地上下翻动、左右滚动、捏来捏去,要选下面的水果也要轻轻地移走上面的水果,温柔一点,手下留情,不要把我们折腾过来折腾过去,弄得我们好痛,我们有些水果弟兄就这样被你们折腾得皮破肉飞,请爱护我们,这样供佛功德大。”
还有,我补充一点,大家挑选好水果后,要将水果摊上的水果摆好,人才离去。对水果要有爱心和恭敬,爱物敬物,这也是修福培德,这也是修供养。买其他蔬菜等也是这样。《普贤行願品》中有“摄受众生供养”、“勤修善根供养”。小小的一件事,你也是为教争光,“啊!你是佛教徒,佛教徒真好!”小小的一件事,你也是为国争光。你是中国人,“啊!中国人真棒!” 所有中国人都因你有了荣光。
供养的故事两则
第一个故事,我们要讲的是“一把小白石供僧得九十一劫衣食自然”的故事。有能力供养三宝功德当然大,这大家都知道,这里不多说。很想供养三宝,有这个发心,但没有能力供养,怎么办呢?下面这则故事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
根据《贤愚因缘经》记载,舍卫国有位知识渊博的年轻人,家里钱很多,金银财宝很多,那是相当的富有,名字叫勒那提婆。他“闻佛神圣”,前来祇树给孤独园拜见佛陀,要求出家。佛陀同意,“佛为说法,即得罗汉”。大家称他“宝天比丘”。在旁的阿难,就趁这个机会请教佛:“宝天比丘作何福德?怎么出生那天家里便发大财了?一辈子衣食无缺,钞票用不完。”
佛告诉阿难:“过去毗婆尸佛的时候,他是个贫苦穷人,一日以一把白石圆珠散在众僧前以为供养,并发大誓愿。就是这个因缘,而获得九十一劫,做大财主,衣食自然,所用无缺。”
供养不在多或少,供物不在优与劣,关键在于至诚恭敬,发自虔诚之心。供养的同时,发大誓愿也非常重要,许多经典都有这个提法。
第二个故事,我们要说的是“供养一勺饭汁胜过七车珍宝功德”。许多人常常有这疑虑:作这么一点供养,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功德果实?还是听听我们的佛陀是怎么说吧!
我们读大藏经,会读到一本佛经名曰《佛說心明經》。经中记录,一日,佛陀出外弘法,来到一位梵志的馆舍,梵志夫人供养佛一勺饭汁,佛言:“设以七宝车,载满诸珍琦,杓饭汁施佛,其福过于彼;若施白象百,明珠璎珞饰,供佛一杓汁,其福超彼上……。”
梵志听到,说:“这一勺饭汁不值一分钱,有什么值得你如此称赞?”
佛说:“我说的是实话!现在,我问你,你也实答。” 接着说:“舍卫罗阅有颗尼拘类树,树枝覆盖五百辆车。”
梵志对曰:“我有见过。”
佛问梵志:“尼拘类树,它的种子有多大?”
梵志答:“如芥子。”
佛说:“你打妄语,种子如芥子,怎么会长成那么大的巨树?”
梵志说:“我不敢骗人。”
佛说:“一勺饭汁之所以功德如此广大,如同芥子般小的树种子能长成巨树一样。这是因为如来无上正等正觉,是无量福德智慧所成。因此,供佛功德自然不可思议。”
谢谢大家!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 〈十〉南亭法师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十一愿。“厄难”,范围甚广,诸如王难、盗贼难、水火难、毒蛇猛兽难、山行迷路难。如果我们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三者广修供养”:广是广大,修就是要去行,广大去修行这个供养。供养有很多种,有以身供养,有以心供养,有以身心来供养。什么是以身供养?好像出家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乃至推穷寻逐,名之为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七)南亭法师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行脚僧见到“无忧林”。无忧,草名。草多则以林名之。人处无忧林,可以忘忧。而出家人“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九〉南亭法师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第三愿由父母说到妻、子。“妻”是妻室,“子”是子女。《中庸》上说:“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二卷南亭法师此文殊师利菩萨赞美智首菩萨提出来的问题,其利益之广大、深远,非可言喻。善哉,赞美之辞。饶益、安隐,皆利益之相也。哀愍世间,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九)本生:是说及佛与弟子等,本因地中,曾生何处,作何佛事。如须菩提云: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舍利弗亦云: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饭前念供养偈,可积累福报!简易供养偈: 临斋时念的供养偈:「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 可说是修行禅法的灵魂,亦可说是大乘佛法的心要。供养佛法僧三宝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19
大安法师:拜佛的十种功德利益一、得妙音色:若多拜佛,相貌也会转变为好,音声和身体都会庄严起来。 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威德,说话自然会得到别人的信服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以上总明相妄。或问:九界之相,可谓虚妄;佛界妙相,全由修得,云何亦名虚妄。佛顶文句云:对迷说悟,对染说净;其体虽真,其名则妄。譬如演若达多,忽悟本头,非从外得;头虽是实,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7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明缘生性空,即假即中,以是舌识,非根自生,非他尘生,非空非共生之故,当知根尘识三处都无实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见觉指眼识,舍利弗,虽然生生世世心见清净,于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即通,获无障碍,但未得圆明。今再见佛闻法,顿断思惑,识精得以圆明,不但成阿罗汉,且具足总持,知根,决疑,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壬二破斥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此佛嘱阿难,转教末世初心修学三摩提者,亦即修习耳门圆通者,必须先断淫心,不但身不行淫,心亦不起淫念。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佛问圆通以下,是结答。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是了妄,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是证真。菩萨由定慧力,妄尽真现,从此得入三摩地。契合十方诸佛,所传妙觉明心。如前文佛告文殊:十方如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癸二正示审详分二。子初立喻初三句喻妄,后五句喻真。世间解结之人,喻修菩提欲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及诸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如是乃至有二义,一菩萨行门甚多,何止六度。法华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华严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又云: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初神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为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什么是戒,孝顺父母就是戒,如果没有佛,就把父母当做佛来侍奉,你一念孝顺,供养一次父母一点东西,这样的福德就远超你的想象。孝顺供养父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佛珠,象征着佛法的传承。皈依,是为了获得如法的、由诸佛世尊一脉相承的皈依体,这正是佛法最殊胜的传承。我们平时念咒,就用菩提子佛珠比较好。现在很多人爱用计数器代替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06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我们看到老化,加速度的老化是在什么时候?退休。因为没有退休的时候,他有工作,每天忙着工作,上下班很辛苦,他忘记了,没有想到他老。这一退休,没工作干了,他想到老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憨山大师:放生有十五种神奇的功德与利益放生的好处很多,我国明代著名的憨山大师说,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一.放生合天心。二.放生顺佛意。三.放生免三灾。四.放生离九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