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义可以论辩,但不宜有不实指控释昭慧
六月初,印顺导师圆寂,感谢《当代》于第二一五期推出纪念印顺导师的专辑,其中如宣方、温金柯之大作,都极富广度与深度。但是刘绍桢的〈印顺共同体到底怎么了〉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却令许多读者极为反感,致电建议笔者回应。
笔者甚感为难的是,对那些程度太差的“批印”文字(如叫嚣不已的萧平实之流),笔者一向不予回应,以免浪费宝贵光阴。而刘文内容,比萧平实的佛学程度还差,连篇谬误,令人不忍卒读。若要逐一指出其中错误,必将浪费太多篇幅,似甚不值。因此一开始,笔者是拒绝回应的。
然而《当代》在台湾,毕竟是高水准的思想性读物,刘文刊于此处,吾人若不回应,会让不懂佛学的读者,被其看似“专业”的一大堆引证搞得昏头转向。因此笔者决定让读者“举一反三”——只例举刘文的其中三处错误。很抱歉!仅是这样,就已写了两千多字。并请读者理解:若非刘文刊于《当代》,笔者绝不会浪费时间“阅读”该文,更遑论“回应”它了。
谬误一:刘文一再说到“印顺的‘片语’及‘解释’策略”问题,影射印顺导师做学问是“断章取义”的,然而细心的读者只要检视他所提列的证据,一定可以发现,断章取义的正是刘绍桢,而不是印顺导师。
例如:印顺导师指证“佛在人间”,这是他在数本书中,依于众多文本证据,加以严密推理、抉择,所提出来的一个结论,刘文竟避重就轻,完全不去面对这些为数庞大的教证与理证,而仅以印顺导师所引《增一阿含经》中的一句话,拿来大作文章,让读者产生错觉,以为印顺导师竟然但凭《增一阿含经》中的一句话,就拿来草率证明“佛出人间”。
然而试问:四部《阿含经》之中,难道只有《增一阿含经》的一句话,能证明“佛出人间”吗?四部《阿含经》之中,有哪一处说到,佛是出自“天上”的?没有,所有《阿含经》都在叙述着佛在“人间”修道、成道、说法的故事(仅有的例外,是佛陀一度升至忉利天上,为母说法;但那也只是“说法”,而不是“成佛”)。反倒是刘绍桢,针对一句“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云云,就大大地发挥了一番丰富的想像力,连神话学都派上用场,讲了一大堆诸如“人间也应算是天上”之类不知所云、不着边际的话。试问,究竟是谁在运用“片语”及“解释”策略呢?
谬误二:刘绍桢说,印顺导师“将释迦及其弟子的出家解释成只是或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风气”,但只要检阅印顺导师的著作,就会发现这种指控绝非事实。印顺导师只是提及佛陀的教法之中,有适应当时隐遁苦行的社会风气之成份,却从不认为,佛陀与弟子出家,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风气”。相反地,他的著作中不只一处强调:出家有超越家庭本位的伟大意义。这绝不只是在“适应”社会风气,也有导正社会风气的积极面向。如说:
“出家,是勘破家庭私欲占有制的染着,难舍能舍,难忍能忍,解放自我为世界的新人。……不妨从黑漆缴绕的人间──传统的社会中解放出来,热肠而冷眼的去透视人间。锻炼自己,作得主,站得稳,养成为世为人的力量。所以释尊说:‘为家忘一人,为村忘一家,为国忘一村,为身忘世间’(增含·力品)。这‘为身忘世’,不是逃避现实,是忘却我所有的世间,勘破自我。不从自我的立场看世间,才能真正的理解世间,救护世间。看了释尊成佛以后的游化人间,苦口婆心去教化人类的事实,就明白释尊出家的真意。”1
“有人以为比丘的出家,为了希求来生的幸福,某比丘告诉他:不!出家是‘舍非时乐,得现前乐’(杂阿含卷三八·一○七八经)。现前乐,即自觉自证的解脱乐。”2
“释尊的出家,不但常被外人,就是小乘学者,也常误会他是消极厌离。其实,释尊出家的主要动机,是不忍人世残酷的惨杀,不忍贫农的胼手胝足而不得温饱;这在佛本行经太子观耕(释尊最初发心)的故事中,可以明白看出。”3
显见印顺导师在“出家”方面的正面陈述极多,刘文何以假传圣旨,代印顺导师宣称,佛与弟子出家,竟“只是或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风气”呢?
谬误三:刘绍桢的佛学程度实在是太差了,通篇错误不胜枚举,兹举该刊第四十六页的一小段为例:
一、刘云:“‘性空唯名系’(含印顺)的‘无自性(空)’预设本身即已自性化。”这句话充分显示其中观学不及格。事实上,中观是不可能让任一词汇或观念的本身“自性化”的,中观学强调的是“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是“宁取有见如须弥山,不取空见如芥子许”!
二、刘云:“比较《唯识三十论》和《中论》,也得不到印顺所谓的‘唯识无境’和‘缘真如清净境智’”,这又是外行到极点的话:
(一)依年代先后来看,作为性空学代表论,而又出现在西元二世纪的《中论》,试问,会讲出四世纪才出现在印度佛教思想界的,诸如“唯识无境”或“缘真如清净境智”这样的语汇吗?这充分暴露,作者的佛教史程度实在太差了!
(二)“唯识无境”,这根本就是唯识学ABC,哪里只是“印顺所谓的”主张?姑不论所有唯识经论一再说明此一事实,即使是刘文所提到的《唯识三十论》,也是开宗明义即说:“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该论全本都是为了证成假说我、法的“唯识无境”义,怎么竟成了“印顺所谓的”片语或“解释策略”?这充分暴露,作者的唯识学程度实在是太差了!
(三)印顺导师著作中,从未出现所谓“缘真如清净境智”,这句话岂不是作者自编的“印顺法语”吗?
(四)勉强来说,印顺曾在《以佛法研究佛法》一书之中,用过类似(但不全同)的名词:“缘真如境”,“缘真如境道”。但是,拜托!那可不是“印顺所谓的”主张,而是他引自唯识学派根本论典《瑜伽师地论》4的一段话。刘绍桢唯识学程度太差犹可原谅,不可原谅的是,他竟然一口咬定唯识学不讲“唯识无境”与“缘真如(清净?)境智”,硬是要制造出“经典没说,印老胡诌”的错觉,这就未免太不可原谅了!
三、就真常学而言:刘称印顺导师“对本系《般若经》的如来藏色彩当然也就合理化了。”事实真相却是:《般若经》系列中,除了极少数后期成品之外,并没有夹杂“如来藏”色彩,用以模糊“真常”与“性空”的空间,它是反覆用不同角度证成性空理论的“性空大乘经”。而印顺导师也从不会“合理化”那些后期出现的,带有如来藏色彩的经典,而只是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其集出的时代,还提示读者要善加抉择,“梵化之机应慎”。
刘绍桢的文章最令人反感的,不是他的佛学程度太差,而是他的用词粗糙、恶毒。例如:“印顺共同体”与“共犯体”之类的指控,是如此的严厉,但是既无定义,也无范畴,让人摸不清到底哪些人是“印顺共同体”,何以他们可以被称作“印顺共同体”?是利益共同,还是命运共同?如何证明他们是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共同体”?而他们又到底“犯”了什么罪过,以至于要被控诉为“共犯体”?“共同体”与“共犯体”云云,倒是见证了刘绍桢本人太过善用“片语”的“解释策略”吧!
印顺导师的思想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这在思想多元化的社会,是很正常的。法义可以论辩,但不宜有违背事实之指控,更不宜上纲为人格的诬蔑,这是最起码的做人分寸与学术伦理。反对与批判印顺导师的思想并不可怕,佛学程度太差也不打紧,刘绍桢最令人反感的是,他巧妙地制造了“印老捏造经说佛语”的烟幕,而且用词谴句极尽轻佻、粗暴之能事。看来最巧用“片语”与“解释策略”以入人于罪者,非刘绍桢莫属!
九四、七、二八 于尊悔楼——刊于九十四年八月一日第二一六期《当代杂志》
[1] 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页十二。[2] 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页一七七。[3] 印顺导师:《佛在人间》页九~十。[4] 《瑜伽师地论》卷五一:“修观行者,以阿赖耶识是一切戏论所摄诸行界故,略彼诸行,于阿赖耶识中,总为一团一积一聚;为一聚已,由缘真如境智修习多修习故,而得转依。转依无间,当言已断阿赖耶识。由此断故,当言已断一切杂染。当知转依由相违故,能永对治阿赖耶识。”“又阿赖耶识体是无常,有取受性;转依是常,无取受性,缘真如境圣道方能转依故。”(大正三○,页五八一下)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沉香一两、檀香末一钱细锉,鹅梨十枚刻去瓤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匀,梨汁干,才得香味纯郁。这就是在热播电视剧《甄嬛传》里多次提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07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我们讲过香文化的起源,发展,成长,繁荣,兴盛,也知道香文化随着朝代更替,以及战乱的洗礼,曾一度沉息,但未曾断绝,在盛世时期又将以全新的面貌现世。物极必反,盛极必
香道历史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我县与厦门、广东新会、河北古城并称为中国四大制香基地。经过3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永春香已形成自身独特的制香技艺。随着香文化与香产业的不断发展,近些年以来,我县加
香道资讯时间:2024-10-17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可 行 性 策 划 案 编剧:邱竹林(法名:界悔)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大师,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是伟大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一路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3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2
10月8日,首届江苏佛教素食文化博览会在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盛大开幕。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弘扬素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培养素雅品味,实现五福人生,设置厨艺比赛、素食展示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0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佛教的十大真理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9
香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早起一炷香,诵经礼佛要上香,节日要上香。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烧香,烧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观音感应记》云:饶州军典郑邻,死至阴府,以误追来,放还。阎罗王告云:汝还人间,勉力为善。汝见人杀生,但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彼得受生,汝亦得福。由此推之,足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6
9月22日上午,喀左县长寿山毗卢寺云居楼落成开光,为我市再添一处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省宗教局副局长赵佐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玉华、市政协副主席李陌尘及我省各地佛教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4
古为今用 如虎添翼两千五百多年前出现于世的佛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几个教授刚刚开始研究的,仅有三十多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3
鼠与佛教也是“缘分不浅”!在汉语文化中,老鼠往往代表着负面的意蕴,比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见人们对老鼠是多么厌恶和痛恨;比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03
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如何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佛教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佛教理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北京著名的夏荆山老艺术家,老居士,他说:世界看东方,东方看中国,中国看北京,北京看文化,文化看佛教。在古印度,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这个地方出家人没有了,他们就会生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佛教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新形势、新环境也向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佛教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们将这八敬法解读为是对女性的歧视,从而有悖于男女平等。不过,我倒觉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人生本来存在着许多的苦。 面对着接二连三的苦难境地,好似是个急需逃离的不堪,人有时的自我意识会在这个地方慌了手脚。 在人生屡遭苦难的际遇中,假如出现一种很好的感觉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09-29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六、禅宗的独特思惟禅宗,这已经是众所皆知,称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不立文字,便是不用语言文字,不用语言文字,则其思惟便无挂搭处,思惟尚且不能挂搭,还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昆明春节期间哪里好玩?据悉,位于官渡六甲的宝华寺将举办丁酉年新春祈福系列活动,为民众奉上礼佛、祈福、迎祥的传统民俗文化盛典。历史上的宝华寺就是老昆明春节佛教和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8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