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观要义─“七觉分”的完满开展(下) 释昭慧(玄奘大学宗教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文理学院院长) 四、“奢摩他”与“毗钵舍那” 本节依经文内容,进一步详述四种所缘境事(特别是“毗钵舍那”与“奢摩他”)的差别。《解深密经》中,遍满所缘境事的四种所缘境事,如佛对慈氏菩萨说: 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缘境事,谓无分别影像;一是“毗钵舍那”所缘境事,谓有分别影像;二是俱所缘境事,谓事边际、所作成办。(T16, 697c) 如前已述,修止的所缘境事,是无分别影像;修观的所缘境事,是有分别影像;必须兼备止与观的修学,亦即有分别与无分别所缘的训练,方能成就事边际的尽所有性或如所有性,以及所作成办的世出世清净圆满功德。没有“奢摩他”的训练,心不够专注,不容易形成强大的慧力来断除烦恼。没有“毗钵舍那”的修习,则虽专注却无所思择于所缘境,无法辨明其自相、共相、因相、果相、真、俗、事、理。无止之观,像风中蜡烛一般易于熄灭;无观之止,则只是世间的净惑之道,不能够依于慧观,生起对尽所有性或如所有性的体悟,也就不能依此事边际性的止观修学而成就世出世之清净圆满。因此事边际与所作成办属于止与观的“俱所缘事”。 弥勒菩萨又问,菩萨是如何依这四种所缘境事,而能求得“奢摩他”,且能善作“毗钵舍那”?佛陀回答: 善男子!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应诵、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菩萨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所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T16, 698a) 只要心专注一境,都可以得定,这是与外道、声闻共通的禅定原理。但菩萨修“奢摩他”有其特色,必须依于佛所说“法假安立”的教法来起修,这包括了十二分教。十二分教是佛经分类法,将佛教流传的经典,依形式与内容而分成十二类。这些教法依于名言而安立、结集、讽诵,故属依名言而假安立之文义法。[4]它虽是“法假安立”,但倘若行者按图索骥(依文义法而思维抉择),依然有顺向真实谛如而证悟的效果。 菩萨必须要依十二分教修习止观,其过程是“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以精进力,积极地谛听、领纳,用非常流利、精确、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心意要妥善地寻思其义,直到通达其义,内化而形成自身的见地。佛在世时,法义经常由佛亲自教说,佛已灭度,佛法依然可由善知识处听闻、接受、诵持、修习。 整套基础工夫,即是四预流支(侧入圣流的四个要件)——亲近善士、多闻熏习、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而“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正是在闻思慧中树立了良好的正见。 有了正见的良好基础,这时才能进入禅观的修学。内心要“相续作意”(持续专注)地思惟法义。不但对佛陀教法要“独处空闲,作意思惟”。这时不再缘虑法义,而将专注力转移到思维法义的“能思惟心”,以此专注之能思惟心作为所缘境。要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以培养心一境性。这时已从思维法义的慧心所(原属“有分别所缘境事”的运作),转成了专注心相的定心所(已属“无分别所缘境事”的运作)。若能如是正行,先将心安住于所思惟法,继而将心专注于能思惟心,这时就可依“奢摩他”成就,而生起身轻安与心轻安的觉受。 身心轻安,一般而言是修“奢摩他”以成就三摩地(三昧)的重要标志,但这并非指必须修完四禅(乃至八定),方能获得三昧。专注地思维、抉择法义,也会因法喜猛利而获致轻安之效。一般以为“依定发慧”必然是指依四禅八定为基础,进修毗钵舍那。然而最古老的佛教圣典《杂阿含经》并不多言四禅内涵与次第,反而处处直述观门。显然未必要依四禅起修,只要专注地观照蕴、处等之无常、苦、空、非我等,这在重慧的《杂阿含经》,反倒是正常道。易言之,就《杂阿含经》以观,依四禅八定次第起修并非必要途径,反而要观蕴、处、界等之自相、共相。《杂阿含经》不是不讲三昧(心一境性),但重在空、无相、无所有三昧等,这三种三昧,都是依色等五蕴无常之观慧(有分别所缘境事),而非依禅定(无分别所缘境事)修学。[5]且依同经之“须深经”,须深的困惑是:阿罗汉岂不是必须先修学四禅八定,方能获致解脱?佛陀的回答是:重点不在是否有四禅八定,而在于是否已具足“法住智”,那才是获得“涅槃智”的要件。[6] 以此背景知识来解读《解深密经》的本段经文,对〈分别瑜伽品〉的禅观教学特质,立即一目瞭然。〈分别瑜伽品〉的禅观教学,与《杂阿含经》有共同特质:直下依定慧综合的止观途径,而非定慧分离(先得禅定,再依禅定以发慧),佛陀所教导的,获致三昧的途径,正是三十七道品中“七觉支”的次第――依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之次第起修。七觉支是七种觉证的要件。此中念觉支者,由系念十二分教的法义故,令诸善法皆不忘失。择法觉支者,以慧心所之“简择”为性,而于此诸所系念法内正思维。精进觉支者,由精进力,“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打下了觉证的良好基础。既能“见善通达”,一定会法喜猛利,因此而成就喜觉支。此一法喜,与修定者入初禅、二禅而获致喜、乐禅支一般,可以达致清凉安稳周遍洽浃于身与心之“喜受、乐受”,这就是“轻安觉支”。这时不再缘虑法义,而将专注力转移到思维法义的“能思惟心”,以此专注之能思惟心作为所缘境,以培养心一境性,因此成就“定觉支”。紧接着要依“舍觉支”,舍离所念着之轻安境,善能觉了其虚伪不实,以进修“毗钵舍那”(如下引经文)。 在此附带解释“轻安”(prasrabdhi)之内涵。轻安,在唯识学属百法之一,被归纳为善心所。在《俱舍论》则是七十五法之一的大善地法,主要是在禅定中,身与心极大的轻利安适,不会有平常那般麤重、昏昧的感觉。依说一切有部的说法,心的堪忍之性如与五识相应,就叫做身轻安;如与意识相应,就叫做心轻安。经部认为身轻安与前五识不相应,它把身轻安视作轻利安适的一种风触——风大于身中生起的触相,至于心轻安,经部当作是思心所(意志作用)的差别相。总之,虽然部派有间不同的看法,但轻安可说是一种善法,心轻安更被视为善心所之一。 在思惟法义转而作意于“能思惟心”的过程中,不但是所缘境刹时转换,也已从“有分别”而入于“无分别”。在这心一境性的证境中,色身可以产生乐受,心理则产生喜受,身心轻安,是时“奢摩他”业已成就。有了这奢摩他成就的基础,就可以于所缘境再从“无分别”转入“有分别”,从“能思惟心”转向“所思惟法”,正修“毗钵舍那”: 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T16, 698a) 三摩地(samādhi),又译为三昧。三昧是“等持”——平等持心,即远离昏沈(心的昏昧状态)、掉举(心的举扬状态)。修禅观时,心往往不是掉举就是昏沈,常在这两者之间起伏,难以做到不昏不调的平等持心。即如善驭马者,最初马并未被驯伏,拉着人就左奔右窜,驭马者必须以缰绳勒马,调御它习惯平直而行,直至马被善调善伏,习惯性地平直而行,这时骑马者就可以松开缰绳,让马专注、平直地往前驰骋而去。又如学骑脚踏车,刚开始无法掌握住龙头,一下往左、一下往右,得随时把龙头转正,慢慢体悟出平衡感,就可以不左不右地平直而行。有人甚至还可两只手一放龙头,让脚踏车照样运行,连转弯都可以不握龙头,但凭身体姿势控制脚踏车转弯。可说此人已“深得”骑脚踏车的“个中三昧”。 前已述及,心一境性的三摩地(三昧),是可以通于定位与散位的。汉语用词确实掌握了个中意蕴。如上所举“深得个中三昧”,并非都在定境;倘若某人在某个领域,专注一境而出神入化,往往就形容他“深得个中三昧”。此外,三昧还可以通于善、恶、无记三性。如守财奴只看到钱,往往为财而不择手段,自杀、杀人。但在佛经中的三昧,则大都与善法相应。此三昧仅限于有心位,而无想定、灭尽定即不包括在三昧之内。因为它是心远离沉、掉的作用,平等持心而专注一境的状态,当然是有心位,无心就不可能有沉与掉可说,无心也就无所谓专注的所缘境,所以三摩地是局限于有心位的。 在此将几种梵音与字义类似的名词,作一定义上的精确区别:三摩地(samādhi)、三摩钵底(samāpatti)、三摩呬多(samāhita)与奢摩他(
#347;amatha)。三摩地通于定位、散位而不通无心位,如前已述。三摩钵底又译“等至”。三摩呬多又译“等引”。等至,又名“正受”,是平等持心而能够达至某种禅定的受用境地,如四禅、四无色定,称为八种等至;等引,是指以此定心所生殊胜功德,而引入色、无色界境地。 三摩地只属有心位,但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位与无心位——如无想定亦名无想等至;生无想天依然属于等引地,但不能说是无想三摩地。三摩地通于散位、定位,而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只局限于定位——散心位不可以称作三摩钵底,因为那是一种禅定的“正受”境界;散心位也不可称作三摩呬多,因为那不属于色、无色界的“等引地”。此外,“奢摩他”也不等于三摩地,它是一种修心令止的功夫,但倘若还未平伏昏沈、掉举而入心一境性,都还不能称之为三摩地。修“奢摩他”可入三摩地,而修“毗钵舍那”,在专注力中于所缘境作深彻的慧观,依然可以达到心一境性,当然也可以成就三摩地——个中三昧。 从本段经文看来,“毗钵舍那”是在已经具足能求“奢摩他”的能力,并已得到身心轻安的基础上,方始名之,所以将身心轻安视为“所依”的要件。此时心力已够专注强大,慧心所即可作进一步的深彻观照,对于如前所述的“所善思惟法”(十二分教),要依“内三摩地所行影像”来“观察胜解,舍离心相”。 “内”是指内在,“内三摩地”,这是一种心专注状态。内心投射向所缘(ālambana,指所缘对的境相)的心相,是为“行相”(akara)。三昧成就时,内心行于所缘,而于心中生起影像相,是为“内三摩地所行影像”。“影像”与“本质”是相对的,它是指在心中所映现出来的影像。本质则是影像所依的对象,亦即使心映现出影像的所缘境。 说一切有部将“行相”直接视作心中所映现的影像,而唯识学派则认为,心外并无真实之相可言,因此将心中所映现的影像名为“相分”,而映现影像的分别作用则名为“见分”,亦名“行相”。因此依唯识学,“内三摩地所行影像”的“行”,是见分的映现作用;“影像”才是相分的所映现相。 唐人唯识学进一步将“相分”又分成两种,一是本质相分,一是影像相分。[7]本质相分即是现量境,为五识所缘的对象。影像相分则是取本质境而行解相,与“见分”之取亲相分同属“行相”。此中如果是影像所依托的本质,是为“带质境”;如果只是第六意识之所映现,并无本质相分作为基础,是为“独影境”。 对于“所善思惟法”,如前所述,先从思维法义的慧心所(原属“有分别所缘境事”的运作),转成专注心相的定心所(已属“无分别所缘境事”的运作),修奢摩他而达于三昧成就,身心轻安,这时的“内三摩地所行影像”无比清晰地映现在前,此影像即是紧接着要“观察胜解”的对象。“胜解”(adhimoksa),即印可,指作出确定的判断。对所缘境的内容观察并且下判断时,当然必须要舍离心的安止相,是为“舍离心相”。也就是要由先前于心相的无分别(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而转作有分别(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原来修学“毗钵舍那”时,必须舍离心的安止相,而要依于平素对十二分教闻思修习的基础工夫,将此三昧成就的影像相,作为“所知义”,即所认知的境相,来作“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亦即:依于简择功能的慧心所与意志作用的思心所,而作正确且十分深刻的思维与简择,周遍彻底的寻求与推度,好能达成对影像内涵的正确判断。 在此略作“寻思”与“伺察”的分辨。寻思(vitarka)与伺察(vicāra)的功能近似,但仍有粗细的不同。寻思是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作用,伺察则是更为细密的推求作用。可以钟响为喻:钟敲下去的第一响宛如“寻”,接下来余音袅袅则犹如“伺”;眼识直下辨识某一对象是“寻”,紧接着环绕该对象而作细部盘察是“伺”。寻、伺二者与语言概念的功能有关,语言就是以名句、意义为所缘,以寻求、伺察为其行相而发起的。 心理的寻伺功能随时生起,但寻伺过久也会导致身疲心劳,因此也有把寻伺当作随烦恼的,如《瑜伽师地论》云:“若有极久寻求伺察,便令身疲、念失,心亦劳损。是故寻伺名随烦恼。”[8]但是由于唯识学派认为,寻伺是不定性的,可以往好的方向,也可以往不好的方面寻求推度,所以视作“不定心所”。亦即,不依寻伺的本身,来归类它的善恶属性,而须视寻伺的内容、心态,来判断它的善恶属性。再者,为何要于“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视作“所知义”,来作思择与寻伺呢?原来这时已不能停留在对所缘境“无分别”的奢摩他修习阶段,于所缘境若只是专注而无所思择,无所寻伺,那只能成就禅定,而无法开发智慧。必须对它作意分别,亦即修习毗钵舍那。 以念佛三昧为例,如果只是内心相续作意,将佛像观得十分清晰,然后安止于佛像的影像相,是为“心相”,这时逐渐因心一境性而身心轻安,但那是止而不是观;进一步就着佛像的影像相现前作观,以思维、简择、寻思、伺察的心理功能,对此“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而作观察、判断,认知它的实质意义。这种心理运转的机制,绝非漫天想像而无判准,必须要以过去闻思的十二分教(“所善思维法”)作为判准。以佛像的“内三摩地所行影像”为例,此时行者可以思维、简择、寻思、伺察:这佛陀的影像相是怎么回事?是佛陀来到我面前了吗?是我去到佛陀跟前了吗?显然都不是!它是因缘生法,无自性空。何以故?如果我没有修学念佛三昧,它怎么会清晰映现在我的前面?即使我勤于修学禅观,如果修的是不净观,那么佛像也不会现前。倘若我不再修持念佛三昧,定力退失之后,影像依然不会现前。可见这影像是因缘生法,是无常、无我、空不可得的定中影像。 如果只是定在心相之中,而不于此心相,依正确的法义来作进一步的观察与判断(不作思惟、简择、寻思、伺察),那么即使三昧成就,佛陀的本尊现前,乃至向行者摩顶、开示、答问,行者依然不能开发智慧,因为他很有可能将此定中影像,作了错误的判断。例如:他很有可能认为真的是自己到了佛国净土,也可能认为佛陀已来到面前。即使他已意会到这只是“心相”,依然有可能没有体会到它“缘生性空”的本质,而视作“境空心有”,成为唯心论者。这就是为什么行者不宜在对十二分教毫无闻思基础的情况下,直接依任何一境专注其心以修奢摩他的缘故。唯其闻思十二分教的基础扎实,才不会对禅观境相作出种种误判,这才有能力在奢摩他成就之后,达成毗钵舍那的正观。 引文中用“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五个词汇分别形容对所缘境作观照后所达成的效应。“忍”(k
#351;ānti)是确认其如此(例如:确认佛像只是定中影像而缘生性空)。“乐”(priya)是依法喜明利而身心轻安。修“毗钵舍那”时,对于法义有所认证,有所体悟,自然会法喜充满。由于身心交感,因此这时身亦能得乐受。“慧”(praj
ntilde;ā)以简择为性,就此三摩地所行影像而作简择。“见”(d
#343;
#351;
#355;i 或 dar
#347;ana),观视、见解之义。指由眼所见或由寻思伺察,而对某事产生了某种一定的见解。 紧接着弥勒菩萨再向佛陀请示,“身心轻安”出现之前的心理运作机制是什么: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轻安,所有作意当名何等?”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世尊,若诸菩萨乃至未得身心轻安,于如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缘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当名何等?”“善男子,非毗钵舍那作意,是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T16, 698a) 原来,无论是止成就还是观成就,都会出现身心轻安的效应。在尚未获得身心轻安的效应之前,即使是“缘心为境,内思惟心”而修止,那都还只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而谈不上是“奢摩他作意”。亦即,这有随顺于止而于所缘境生起印可的专注作用,只是修止的前相,这与止成就的正相——“奢摩他作意”有所不同。因为前者未能达成心一境性的三昧(三摩地),故无身心轻安的正受(三摩钵底);后者则因三昧成就,而获得了身心轻安的正受。 同理,在尚未获得身心轻安的效应之前,即使是“于如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缘影像作意思惟”而修观,那都还只是“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而谈不上是“毗钵舍那作意”。亦即,这有随顺于观而于所缘境生起印可的专注作用,只是修观的前相,这与观成就的正相——“毗钵舍那作意”有所不同。同样是因为前者未能达成心一境性的三昧(三摩地),故无身心轻安的正受(三摩钵底);后者则因三昧成就,而获得了身心轻安的正受。 这就引来了下一个问题: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奢摩他道与毗钵舍那道,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非有异非无异。何故非有异?以毗钵舍那所缘境心为所缘故。何故非无异?有分别影像非所缘故。” 奢摩他是由念心所系念一境,再以定心所专注一境而冥然不作分别;毗钵舍那则是以念、慧、思、寻、伺等心所交综使用以观照境界,这两者当然是有所区别的。但是既然奢摩他与毗钵舍那二者,都依身心轻安作为是否已达至成就的判准,那么止的修法与观的修法到底是同,是异?这不能说是有异,也不能说是无异。不能说是有异,因为二者有着相同的修学基础,可也不能说它们的运作机制是相等的。“道”是“方法、途径”义。“奢摩他道”即是止的修学途径,这同样是以“毗钵舍那”所缘境的心相,作为所缘境的,这岂不就等同于“毗钵舍那道”——观的修学途径吗?不能说是无异,因为所缘境虽同,心理的运转机制不同。就着内三摩地所行影像,倘若有所分别(观察、胜解、思择、寻思、伺察),那就不是“奢摩他道”,而成了“毗钵舍那道”。必须是专注于所缘境而不作分别,这才是“奢摩他道”所缘。这就是为什么本品伊始,会在“四种所缘境事”中,区别出“有分别影像”与“无分别影像”这两种所缘境事的缘故。 五、结论 以上所述,即是〈分别瑜伽品〉中,佛为弥勒所开示的止观要领。他先从定义到范畴,从修因到证果,区分禅观为四种所缘境事。然后细密分辨“毗钵舍那”与“奢摩他”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共通性在于,两者都能因作意(专注)于所缘境而得三摩地;差异性则在于对此所缘境的有分别作意与无分别作意。 禅者不但要修止,也要修观;修止可以得定,也可以打下修观的基础。原则上佛法是重慧的,定只是作为开发观慧的工具,而非修行的目的。因此本品重在“打下修观的基础”,未多叙述修止究能达成何等定境。 慧证来自修观,必须修观方能得慧。但倘若没有修止工夫,那么观力是十分微弱的,无法达到对法(实相)的“胜解”(印证)。反之,倘若行者不先行于十二分教闻思熏修,系念法义,而只是一味锁定所缘境而修止,那么即使止成就而映现定中影像,依然无法忍、乐、慧、见、观其实相。吾人乍听“瑜伽行派”,彷佛这是特重“修定”的学派;其实不然,最起码从〈分别瑜伽品〉以观初期瑜伽行派的禅观学理,还是十足的“定慧综合修行观”,从头到尾紧扣佛陀的“十二分教”,作为修习止观的基础。若配合《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以观,这可区分出四种所缘境事:以契经的蕴、处、缘起等相应教,作为“善巧所缘”的范畴;当然还可依于对治麤重烦恼的需要而修“净行所缘”;修止不脱此诸范畴,是为“事边际所缘境事”,修观亦然;因圆而果满,止观成就的境地,就是“所作成办所缘境事”。这正是不共世间的出世道“净惑所缘境事”;至于共世间的世间道“净惑所缘”,则非本品所关注的重点。这完全符应《杂阿含经》中定慧综合的禅观教学,也是“七觉分”的完满开展。原文刊于《东宗的呼唤:2010赖鹏举居士逝世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市:台北艺术大学,2011年1月 缩简版刊于《西南民族学报》(CSSCI)第三十二卷第二期,四川:西南民族大学,2011.2 -------------------------------------------------------------------------------- [4]十二部经:第一类是契经(sūtra),翻译为修多罗,是以散文的方式记载佛的教说,也叫做长行。第二是应诵,诵一般写成颂,即诗歌朗诵,把朗诵内容用诗歌的形式。应诵(geya),译为只夜,就是所谓的重颂。佛所说的契经用偈颂重新复习的方式,重复阐释一遍,将所说的教法再加以归纳,重点式的再提携说明一番。第三是记别(vyākara
#7751;am),即授记之意。记别原为教义的解说,有时由如来解说,有时由弟子解说,所以又名如来记说,弟子记说,后来专指佛对弟子做未来的授记、证言。大乘经中可见,某某当来到多少劫以后,会成佛,叫什么名字,国土是什么,这种授记被当作是记别,其原始意义不是如此。第四讽诵(gāthā),跟geya都属于诗歌的形式,讽颂又被叫孤起颂,是用诗歌的方式呈现,记载佛的教说。第五自说(udānam),或译为优陀那,就是无问自说,佛主动的开示教法。第六因缘(nidāna),译为尼陀那,记载佛陀说法教化的因缘。如经的序品,或在律典里所记载,佛陀制戒的因缘。佛制戒必定是某种情境之下,弟子犯了某种过失,而故事被记载下来,称为因缘。第七譬喻(avadāna),阿波陀那以譬喻来宣说法义,让法义变得生动有趣,有时是以一些项目来譬喻,有时用生动的故事来譬喻。第八本事(itiv
#7771;ttaka),也叫做本生谈,是对于佛陀以及弟子们,过去生中的行仪而做的记载,或是开卷载说:“佛如是说、佛如是语”的经典,都属于本事的范围,是本生谈以外所记载的佛陀弟子言行。第九本生(jātaka),为记载佛陀过去生修行的大悲行。第十方广(vaipulya),是将佛陀的广大深奥之义做记载,如《华严经》叫做《大方广佛华严经》,佛陀的佛果庄严,譬如华严,众花庄严一般,特别用大乘的方广经的解释来说明。十一是希法,就是未曾有法(adbhuta-dharma),就是很希奇、很少见,未曾有之法,大部分记载佛陀与弟子们甚难希有殊胜之法。最后是论义(upade
#347;a
#7717;),也译为优波提舍,乃为佛陀或者是弟子们,对于诸法的体性、自相、共相等等,加以广分别说、抉择、论义。 [5]如《杂阿含经》卷三所述“圣法印及见清净”,即依三三昧以证解脱。详见CBETA:T2, 20a-b。 [6]《杂阿含经》卷十四,CBETA:T2, 93b-98a。 [7]如灵泰:《成唯识论疏抄》卷十二,T50, 355a-b。《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一,T43, 7b。 [8]《瑜伽师地论》卷五八,T30, 622c。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父母去世,遗下财产田园,生活过得很好,勤俭劳动,自种菜蔬出卖作零用。妻年轻貌美,好吃懒作,和野汉子私通。蔡虽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1
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拥有最富丽堂皇的陈设,美轮美奂的住宅,以及种种精美的资生之具。如是众多高贵的物资,倘若有人向他乞求,菩萨毫不犹豫的立刻赠送他。菩萨修布施法门,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3
“般若”是什么?般若是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的核心。他讲了二十二年,这门课。“阿含”十二年,小学;“方等”八年,这中学;“般若”二十二年,这大学;最后“法华”八年,那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8
道坚法师:我想发起拒绝向出家师父敬酒的活动,请大家支持!道坚法师本人出家十多年来,接触汉藏南传佛教,发现南传与藏传佛教对僧人的定位比较准,即专业的传道者和修道者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7-29
体恒法师答:出家就是脱离世俗的身份,进入僧团的组织。僧团是一个以出离生活为基本特征并承担佛法传承使命的团体,僧团的特征决定了僧人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无论是内在或是外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8
佛说法度二王出家缘佛陀时代,有两位国王彼此不和,经常发动军队,互相袭击,危害百姓甚深。当时,波斯匿王看到这两位国王常为瞋心所绊,处于生死流转之中,不可自拔,心生
佛典故事时间:2024-07-23
七岁出家证得果位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名曰增长的大国王统率军队杀尽整个释迦族人,阿难尊者的妹妹夫妇亦未幸免,唯留两个孤儿流落于迦毗罗卫城的街头。无依无靠,无家可
佛典故事时间:2024-06-18
顺治皇帝出家之迷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多尔衮独断专行,多智多谋。只有在其病逝后,顺治才开始摆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09
说戒酒不容易,其实是没下决心而已。我可以告诉大家戒酒的亲身经验:以前我爱喝酒,若论酒量不大也不小,一两瓶高梁喝下去,脸不红、神不乱。后来在大陆要离开家乡时,母亲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6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来时胡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4-05
劝君早办修行路,一失人身万劫难。在明朝,有个人叫罗洪先,他特别有才华,二十多岁就高中状元。(以前中状元极不容易,比现在考上清华、北大还难。)他为人正直,因看到官
佛教知识时间:2024-03-19
佛在世时,一次行脚到王舍城竹林精舍。那天精舍里聚集了很多比丘弟子,佛陀在开示说道时,忽然间,外面传来一阵吵杂的声音。佛陀就对阿难说:「你去外面看一下,到底外面的声音是
证严法师故事时间:2024-03-14
我籍贯是台北人,但是在高雄出生。父亲来高雄拆船,那时家里的环境比较好,小时候常做梦,甚至有一段时间每晚都梦到一个出家人站在床头看我,我心想大概是我常跑去田里捉鱼,所以
海涛法师故事时间:2024-03-14
还想知道前世吗?这孩子竟是外祖父转世,无法忍受伦常颠倒而出家轮回转世的记载,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清代文人李庆辰就曾记录过这样一则真实的轮回案例。 在粤东地区,也
布衣百姓时间:2024-03-05
佛陀在故乡迦毗罗卫国,随缘方便地说几次佛法,这些菩提种子,逐渐地在人内心中发芽,跟随净饭大王左右的人,以及释迦族中佛陀的王弟等,都想披剃出家。净饭大王的心中,是
星云法师时间:2024-03-03
从此,净饭大王又在太子的宫中,增添更多的财宝、美女,他想用这些来不分昼夜地娱乐太子的心,但是,太子对这些一点留恋的心情都没有,每天他都为老病死而忧患而烦恼!他好
星云法师时间:2024-03-02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次,舍卫城外的粪池里出现一只奇形怪状的大虫,它的头是比丘头,身体却是一条大虫,身上还长满了细细长长的小虫,不停地在它身上蠕动,吸食它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2-17
近日,世界佛教总部发布 20200103 号公告《学的不是本尊认可的经书法本,难以成就》,首次向全球佛教界公开指出,祖师们传承下来的许多传统课诵法本存在严重问题,乃至僧侣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17
相传黄檗希运在各地宣扬佛法,到了家乡却没有告诉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听说后就去追他,一直追到河边。这时黄檗希运禅师已经上船,而且船已经开动了,母亲情急跳到河里,不幸溺水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15
那天,突然传来一个消息:你剃度出家了!我顿时感慨万分,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是喜悦的眼泪,也带点离别的惆怅。直到今天我终于明白,你以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今天的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07
恒迦达出家的故事如果真要出家,是谁也障碍不了的,不是父母妻子放不下你,不让你去出家,而是你自己放不下世俗的恩爱,没有勇气做一个舍家离欲辞亲割爱的出家人。能否出家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时间:2024-01-30
六月二十七日开示佛未出世时,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的外道,印度计有九十六种,谓外道六师,各有十五弟子,师弟之数相加,共九十六也。又称九十五种外道者,谓九十六种中,有
佛经论著时间:2024-01-09
身出家和心出家早晨,阳光正对着大地明媚的照耀着,佛陀来到河边上散步。这时,远处一位青年向佛陀奔来,口中还不住叫着我苦啊!我苦啊!的声音。青年人走近了佛陀站的地方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时间:2024-01-06
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多尔衮独断专行,多智多谋。只有在其病逝后,顺治才开始摆脱傀儡地位,尽管
佛教故事:名人轶事时间:2023-12-30
多年前,唱着《青藏高原》、《嫂子颂》的李娜毅然退出歌坛,到张家界的天门寺削发为尼。事业如日中天的李娜为何会剃度出家?究竟是什么使她厌倦了红尘,放弃名利双收的演艺
佛教故事:名人轶事时间:2023-12-30
毗舍离城有位王子,名叫勇军,生性放逸,只知玩乐,每天过着奢侈的生活。一天,佛问阿难:阿难,你知道勇军王子的为人吗?佛陀,我知道勇军王子是个贪求五欲的人。阿难回答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时间:2023-12-12
韩国猎人的出家因缘联合报副刊曾经登过一篇韩国和尚的自述,这个韩国和尚出家前是个猎人,专门捕捉海獭。有一次,他一出门就抓到一只大海獭。等剖下珍贵的毛皮后,就把尚未断气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时间:2023-11-27
一、出家的功德释尊在《贤愚经》中这样赞叹了出家的功德:“出家的功德比须弥山还高,比大海还深,比虚空还广;出家能灭除魔的眷属,延续佛的家族(种姓),出生、增上善法,
文殊花开时间:2023-11-10
出家后的果位富楼那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财产虽不能说是富甲天下,但在全印也算得上是有名的富翁,父母很疼爱他,但他觉得世间的恩爱与财宝,终有别离散失的时候,人生第一要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时间:2023-10-10
一天,佛陀到迦毗罗卫国城中去化缘,走到了弟弟难陀的家门前。难陀听说佛祖来了,忙起身前去迎接。他的妇人在后面喊道:“你出去看看,赶快回来!”难陀答应了一声,旋即走
图说故事时间:2023-10-03
在我国社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佛教的出家误解很大。在国内,每听人说,大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家都出家了。没有夫妇儿女,还成什么社会?这是严
初识佛法时间:2023-09-22
出家(一)先德有言:出家者,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夫将以武功定祸乱,相以文学兴太平,天下大事皆出将相之手,而曰出家非其所能,然则出家岂细故哉?今剃发染衣,便谓出家
佛教故事:戒邪淫故事时间:2023-09-04
致令俗人轻笑,损灭正法佛弟子若对三宝态度轻慢,就会导致俗人也对三宝轻慢嘲笑。因为作为三宝弟子,对自己应当尊重的境界都这么轻慢,又怎么能让世俗人对三宝生信恭敬呢?
学佛常识时间:2023-09-02
达真堪布:出家和在家的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出家人和在家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达真堪布解答:学佛修行不是必须要出家,也不是必须要在家,这要看缘分。成家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1
出家破戒堕地狱 伍娘灵牌传苦音任伍娘索达吉堪布 口述选自《〈金刚经〉感应录选编 》于因果懵懂无知,于戒律熟视无睹的人,虚度珍宝人身,最后遂陷地狱深渊感受无量痛苦。
佛教故事:破戒果报故事时间:2023-08-29
达真堪布: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有何区别?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有何区别? 答:在家有在家的修行方式,出家有出家的修行方式,都可以修。若要有成就,也不是必须要出家,但是出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8
什么在画独山和尚出家的因缘京都相国寺有一位字画兼长的著名住持叫独山和尚的弟子学习绘画,想成为画家。一次,东山高台寺举行笔会,展览众人的画,并在客人面前即席作画。这时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时间:2023-08-25
昙宗大将军出家少林寺十三和尚救唐王这件史实,是早为众所周知的事了。自从《少林寺》电影的上映,由于它在艺术上夸张的需要,和过多地使用武打镜头的渲染,把救唐王的救法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时间:2023-08-19
佛教佛书:菩提之路请购佛书请加微信扫码联系多杰觉拔第二世龙舟仁波且简介自序:自小我在父母眼中就是个怪胎,因为是独子,所以自然被期望能继承家业,光宗耀祖。然而,随
佛教书籍时间:2023-08-06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凤凰网:谢谢宗舜法师刚才对佛教给我们的解释。社会上很多人可能对佛教还是有误解,不仅仅说是正信还是迷信这种问题,他们可能连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也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5
男居士能拜比丘尼为师吗?能出家长期住在比丘尼寺院吗? 居士问:男居士能拜比丘尼为师吗?能出家长期住在比丘尼寺院吗?我是男众,有个比丘尼寺院愿意接收我出家,但我不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4
海涛法师编著‘拜托!您都这么老了,还要出家修行,不如在家安养天年来的实在吧?’有个名叫尸利苾提的老人家,在他百岁的时候忽然要出家修行,家里所有人都感到很奇怪,不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04
男众有七次出家机会,女众只有一次,是不是对女性的岐视? 问:我来自河南平顶山学院。听说女众出家人如果还俗,就再也没有出家的机会;但男众出家人却有七次机会,这是不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4
我们在两年前有缘与陕西省韩城市庆善寺管委会筹建处主任、台湾十方禅林主持、方丈释首愚相见,心中甚是欢喜 。见面后言语沟通并不多就被大和尚的般若智慧而折服!随后又有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4
顺治皇帝出家偈解说: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 遥想当年,释迦佛祖舍王子之身而求菩提一直被世人传为佳话;纵横古今,大清顺治弃皇帝之位而入空门也自来在中原视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3
我听佛这样说过:佛在舍卫国只陀精舍时,波斯匿王死后,太子琉璃,摄政为王。其人凶暴残忍,竟驱赶醉象,踏杀民众,不可胜数。当时一些贵族妇女,见此情景,心中非常难受,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03
生意人放弃事业学佛出家,会造成失业和社会退步吗? 问:生意人放弃事业学佛出家,会造成失业和社会退步吗?海涛法师答:那是因为你不了解出家的意义,如果你了解出家是真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1
先出家为师兄佛陀回乡,在王城中普洒法雨,种子入地,就会发芽生长,释种的诸王子,听了佛陀说法以后,有些竟然要跟佛陀出家。王子当中,有的是获得父母允许的,有的父母不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时间:2023-07-31
现在六十几岁可不可以出家? 问:现在六十几岁可不可以出家?海涛法师答:当然也可以,只是各位想出家之前,最好先到你想要出家的寺庙,跟大众在一起住看看。因为有的人脾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31
第二章 多次出家的前世因缘劝人还俗的恶行《长部注》告诉我们,吉答比库为什么在最后一世证得阿拉汉果(arahant)之前,必须还俗那么多次。在很久、很久以前,咖沙巴佛(Kassa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