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感恩之心去吃苦
——师父在北京天开寺随缘开示(2010-11-05)
(弟子根据录音整理)
宽见法师:给大家说说这苦。牛犁地,它要是不走,你能放过它吗?你一鞭子就抽过去了。抽了之后,它本来已经很累了,但是你一抽,不得已,他是主人啊,生杀大权全在主人手上啊,没办法,继续犁。想稍微休息一点,主人都不干。当然还有奶牛,奶牛挤的是奶,它吃的是什么?是草。想想看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干的是最重的体力活,然后它的主人对它还老大不满意的,一天不挨几顿鞭子,简直是不大可能。这不算什么,耕地的时候呢,夏天,苍蝇啊!牛虻啊!嗡嗡……飞过来了,牛身上有很多的伤口,落到它的伤口上,就叮它,牛的尾巴能赶得到附近的,但是头上、眼睛周围它赶不到,苦不苦啊?
弟子:苦。
宽见法师:最后,耕了一辈子地,为人劳动一辈子,老了,什么下场?杀了吃肉。你看,这就是我们人怎么对待牛的。其他的动物以此类推,再苦的人,你愿意跟畜生换吗?不愿意吧?哪怕去换做贵夫人养的宠物狗,你愿意跟它换吗?它吃的狗粮比人吃的还贵啊?你愿意跟它换吗?
弟子:不愿意。
宽见法师:不愿意吧?好,畜生比人类的苦要多千万倍,你信不信?但是畜生虽然苦,畜生比起恶鬼的苦来,又差远了,差多少倍?就像人跟畜生的苦相比较起来差那么多,我就不细说了,恶鬼苦,可是要跟地狱众生的苦再比起来又差多少,知道吗?那又差远了,那又像人跟畜生的苦相比较起来差那么多。可以想象地狱众生有多苦了吗?我们人虽然苦,但还都想活长点,对吧?可是要让你做一只猪,你愿意活长点不?当然也不愿意死啊!
我跟你讲,有些时候,人苦的时候,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啊!我听说在东北啊,有人养熊,取熊胆那个胆汁。养在笼子里,动弹不得,它的那个胆啊,就弄了一个针管,长期流胆汁给人取,那个熊有多痛苦啊!它想活时间长一点吗?我曾经看过一个报道,有一只熊,就是被取胆汁的那个熊,它发狂一样冲开牢笼,自行用爪子把自己的胸腹撕开了,自尽而死。就是人太残忍了,你们听说过这个故事吗?它就是受到非人的虐待,对畜生就是叫非人的虐待。所以说地狱众生有多苦,你要真做那只熊,恐怕就不想活得长啦,就想早点结束性命啦。可是你要是地狱道,完了,结束不了,你没有受够这个苦,出不来的,得活多长?最长的活几万大劫,这个劫的概念听说过吗?那是个无量的数字,那时候你想死,不行,你死不了,苦没受完,老老实实受。你想想看,我们为了眼前的口腹之欲,杀害这些动物,可能换来亿万劫到地狱当中受苦,划算不划算?值不值得?
所以真正信佛,相信因果,明白这个道理的人,绝对不会杀生。我前面跟大家稍微讲了一下这个,为什么要讲?就是我们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对于信佛、学佛,我们要有信心,不要为了眼前短暂的、无常的快乐,而最后导致我们遭受长期的巨大的痛苦,同样也是,我们为了得到长久的这种快乐和利益,宁愿现在可以付出一些辛苦,或者说吃小亏得大利,舍得舍得。你看,你要养孩子,是不得付出啊?值不值得?为什么呢?因为后边会有大利益啊!
信佛的人,并不是说他不生病了,也不是说他家里头一买彩票就中五百万啦!不见得是这样子,信佛的人甚至有时候照样会生病,照样会有不顺。但是信佛的人,他相信因果,《金刚经》里有一句话,“若人受持读诵此经,今世为人轻贱者,是人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听过吗?就是我们修行,仍然会遭受到一些痛苦或者被人瞧不起,这就是我们先世的重罪、可能要堕地狱的罪业消灭掉了,干不干?划算不划算?划算。同样也是,比如说我们现在感冒了,老是爱感冒,怎么认识这件事?我跟你说,赚啦!为什么赚了?你们可能都有点愣了,重罪轻报。我先分几个层次来讲,我讲的东西都是按次第讲的。我先不讲出世间法,我讲点世间法。
(问老菩萨的俩个女儿:你妈主要的毛病就是爱感冒是吧?答:是,还爱腰疼。)
宽见法师:就是因为她老得感冒,她就不得癌症,他就不中风,听得懂吗?人不能太顺,太顺老天爷都要给你敲打一下,所以人千万要懂得知足,所以应当庆幸,你明白吗?你是愿意感冒啊?还是愿意得癌症啊?
老菩萨:啥都没有是最好啦。
宽见法师:你看,贪!最好我不用养孩子,孩子长大了又能孝敬我;最好我不送孩子读书,孩子将来上清华、北大。贪啊!人呐,记住,人最大的福气知道是什么?
弟子:多念佛。
宽见法师:多念佛当然不错,不过我今天要从另一个角度讲:最大的福气,就是人生有苦吃。你没得苦吃,哪里知道什么叫幸福啊!你去看看生活特别顺的孩子,你看看有几个将来得好的,你们仔细看看,把周围看看,包括现在养孩子千万千万别溺爱他,这样的孩子将来没出息。你看看现在,当年受过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那些苦的,我看这里有一些受过,现在感到我们这个生活幸福不幸福啊?那老幸福啦!对不对?为啥你感到幸福呢?那时候吃了苦啦!同样的条件,吃过苦的人感到幸福,还是没吃过苦的人感到幸福?当然是吃过苦的人。
打个比方,你们从城里来,有没有感到我们这里有点冷啊?是吧?但是我告诉你,我不感觉冷,为什么我不感觉冷啊?冷惯了。所以我一到城里,稍微有点热,就感觉到,哎呀!忒幸福了,不过幸福有点过头了,有点忒热了,赶紧脱衣服。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有苦吃,你要是感冒了,就应该这么想:你要认识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老感冒啊!听懂了吗?你要真能听懂了,你就能生起感恩的心,重点在这儿,听到没有?感恩什么?感恩一切,感恩儿女,感恩周围关心我的人,甚至感恩什么?感恩我这个感冒,包括让我感冒的人,包括让我感冒的天气。这就是一个学佛人的心态。从世间法上去讲,老得小病的人,不得大病,老吃小苦头的人,不吃大苦头。
打个比方来讲,你到街上看见乞丐,你有没有想上去踹他一脚的冲动?没有!但是你要看着一个贪官,老坐着宝马、奔驰,有时侯会不会有点冲动,把他拉住?其实老天爷是公平的,这跟因果有关系,人千万不要妄想,万事如意,万事真的如了你的意了,你就不如意了。当然,我们祝大家万事如意的意思就是什么?这个不如意,本来就是如意。所以释迦牟尼佛、诸佛菩萨、历代祖师大德他们吃的苦多不多啊?是不是比我们更多啊?甚至比我们多老了去啦,但是他们如不如意啊?他们是真如意。因为他们不以苦为苦,因为他们知足,他们懂得感恩。
所以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欣赏,都是属于生在福中不知福,泡在蜜水里头不知道甜。人呐,有时候想想真可笑,你看看八十年代的幸福标准是什么?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是不是老幸福啦?老有成就感啦?是不是站在人群当中腰杆挺得倍儿直啊?现在,诸位假如你拥有这三大件,你往人群当中一站,怎么着?低人一等。同样还是这么点东西,你为啥就这么不一样呢?人可笑不可笑?如果换到二十年前,你现在拥有你现在的一切,拥有你现在拥有的一半,哎呀!那个欢喜啊!幸福得在地上打滚呐!发啦!是不是?可是我们看看我们现在,我们拥有了比以前多了百倍可能还不止,但是我们现在的幸福感呢?幸福指数呢?比过去怎么样?不见得就更高吧,这是为什么呢?应当怪政府吗?是不是应当怪社会?是不是应当怪别人?应当怪谁?
人心不足蛇吞象。或者说,我们人都很傻,人都不爱看自己拥有些什么,老是去看自己还没拥有些什么。人要学会多看看自己已经拥有些什么,而不要老是看自己还没拥有些什么,我还没有天上的月亮呢,我还没有天上的太阳、天上的星星呢,是不是啊?我还没感冒和癌症都不得呢,是不是啊?人多看看自己拥有些什么,这个是最重要的智慧。比如说你看,我们四肢俱全,没有残疾吧?没有毁容吧?我们还有点文化吧?儿女还孝敬吧?还有口饭吃吧?有衣服穿吧?还有手表戴吧?哎呀!美了去啦!我们老看,哎呀!虽然有那么几个亿,想想比尔
#8226;盖茨,失败啊!对不对?虽然说长得人人都夸靓、美,长的俊,一想想西施,哎呀!我们咋长那么老土呢?你看,大家都听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吧?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一个古老的故事。
她只是一个老渔婆子,很穷的渔婆子,因为她的老头——就是渔夫,救了一个神奇的金鱼,被救的金鱼就说,我满足你的愿望,要报答他的救命之恩,这个渔夫说我们没什么需要,挺好的,我们有房子住,虽然说是破房子,老两口,反正也有吃有喝的,没有跟金鱼要啥。回去之后,老渔婆就把他骂一顿,你这个死老头,你看我们房子这么破,还不赶紧弄个好房子啊!没办法,这是个妻管严,找到金鱼说,你看,我们家里下命令了,得要个好房子。金鱼说:行,满你愿,要了一个好房子,有了好房子,不行啊!有了好房子,没钱啊!得,这也有钱啦!这虽然有钱了,又想,哎呀!虽然有钱了,可是我们没有轿子坐啊,就是当官啊!虽然有钱,但是你看人家,有官的人多威风啊!后来有了轿子坐了,当官啦,可是虽然当了官,官太小啊!得,当宰相啦!虽然当了宰相啦!哎呀!不行啊!上面还有国王啊!得,又当女皇了,虽然说当了女皇了,可一想,还不行啊!还想当教皇,最后当了教皇啦!后来想,我还没有吃过金鱼肉呢?金鱼一下子又变回去了,什么也不说了。听得懂吗?人心就是如此,只要懂得知足,其实人天天都是好日子,我们现在很多的烦恼,都是无谓的烦恼。
我刚才讲的是世间法,还没有讲出世间的佛法,出世间的佛法是什么?想想看,我们过去生生世世以来,造过很多的罪啊,做过很多的坏事啊。信吗?我们这一世有没有做过坏事?上一世做过没有?那么上上世做过没有?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坏事要不要受报啊?我们要受报,受报就是还债,你现在不报,将来迟早得报啊。你早一点报,利息还小一些,尤其是我们这个修行人,通过我们的修行,往往是重罪轻报,你是愿意现在感冒还是愿意将来堕地狱?
所以说我们应当常存感恩之心,多去行善,愉快地接受我们现在的一丁点的不如意,其实我们不如意的非常非常少,太少了。随便让你到哪去换一下,你都不肯换,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讲,业是消了好,可是业通过怎么样才能消?对,修行,包括吃苦才能消,那么消业是好事,吃苦才能消业,说明什么?吃苦是好事。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会把吃苦当成是最宝贵的财富,我又回到前面一句话了,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什么?有苦吃,如果人生居然到了没有苦吃,啥事都太顺的时候,那就是最危险的时候,享福即是消福。你看有一些人,他的福太大,结果怎么样?英年早逝,你看邓小平为什么那么了不起啊?三落三起,对不对?他不吃前面的苦,没有后面的福,那么如果真正懂得佛法的人,他会把吃苦当成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他会相信因果,会去依止善知识,按照佛菩萨所教导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学佛,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世界上什么也没有比我们能够遇见佛法更珍贵的事情了。当然我们有些人刚开始可能还意识不到,但是如果说你好好去领会,你一定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秘密,也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一个秘密。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 〈十〉南亭法师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十一愿。“厄难”,范围甚广,诸如王难、盗贼难、水火难、毒蛇猛兽难、山行迷路难。如果我们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乃至推穷寻逐,名之为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七)南亭法师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行脚僧见到“无忧林”。无忧,草名。草多则以林名之。人处无忧林,可以忘忧。而出家人“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九〉南亭法师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第三愿由父母说到妻、子。“妻”是妻室,“子”是子女。《中庸》上说:“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二卷南亭法师此文殊师利菩萨赞美智首菩萨提出来的问题,其利益之广大、深远,非可言喻。善哉,赞美之辞。饶益、安隐,皆利益之相也。哀愍世间,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九)本生:是说及佛与弟子等,本因地中,曾生何处,作何佛事。如须菩提云: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舍利弗亦云: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第十五章 战争与和平世界和平人类忘记了他有一颗心,如果他仁慈的对待世界,世界也一样会仁慈的对待他。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我们害怕战争,一方面。我们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18
以上总明相妄。或问:九界之相,可谓虚妄;佛界妙相,全由修得,云何亦名虚妄。佛顶文句云:对迷说悟,对染说净;其体虽真,其名则妄。譬如演若达多,忽悟本头,非从外得;头虽是实,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7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明缘生性空,即假即中,以是舌识,非根自生,非他尘生,非空非共生之故,当知根尘识三处都无实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见觉指眼识,舍利弗,虽然生生世世心见清净,于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即通,获无障碍,但未得圆明。今再见佛闻法,顿断思惑,识精得以圆明,不但成阿罗汉,且具足总持,知根,决疑,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壬二破斥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此佛嘱阿难,转教末世初心修学三摩提者,亦即修习耳门圆通者,必须先断淫心,不但身不行淫,心亦不起淫念。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佛问圆通以下,是结答。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是了妄,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是证真。菩萨由定慧力,妄尽真现,从此得入三摩地。契合十方诸佛,所传妙觉明心。如前文佛告文殊:十方如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癸二正示审详分二。子初立喻初三句喻妄,后五句喻真。世间解结之人,喻修菩提欲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及诸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如是乃至有二义,一菩萨行门甚多,何止六度。法华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华严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又云: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初神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为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二六、怎样叫做清净怎样叫做清净?现在把它分作五段来说明:甲、清净的内容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单纯,其实,分开来也有好几种:(1)一般人所说的清净,以为是只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我们看到老化,加速度的老化是在什么时候?退休。因为没有退休的时候,他有工作,每天忙着工作,上下班很辛苦,他忘记了,没有想到他老。这一退休,没工作干了,他想到老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