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皈依误解举隅
第305期明觉文:侯松蔚
历代祖师无不指出,皈依为趣入圣教之门,只有受持皈依才能成为内道弟子。可惜,汉传、藏传佛教信众都广泛流传著一些有关皈依的误解,以下尝试作出若干厘清:
学佛不必皈依?
现在有些人认为,只要认识佛法的义理、做一个好人,即使不作皈依亦无妨。若仅从世间层面看,了解佛教哲理并能应用到现实生活,已有很大裨益,是否皈依的确无伤大雅。但若欲深入修持、究竟解脱,则非皈依不可。
盖未皈依即缺乏了种种功德的所依及修持的基础,不能接受任何戒律,参与灌顶也无法真正受灌(因灌顶等同受密乘戒,而受取后者必须先受皈依戒、菩萨戒),而且没有修习密法的根基。月称《皈依七十颂》载:「虽众皆可受戒律,然未皈依不可得。」阿闍黎文殊称《真言解说
#12539;心要庄严》云:「最初先从皈依始,三律仪轨详检察。」又说:「於别解脱戒,先未善守护,修密等理趣,如灰烬生谷,根本不得故,初由皈依始。」
再者,忏除业障须具足四力:依止力、破除力、回遮恶业力、遍行对治力。其中「依止力」即皈依三宝,故不皈依,便无法完全清净恶业。
皈依三宝,好比注册入学。虽然没注册者也可以旁听,但始终不是正式学生,不可享用学校设施及福利,不能参与考试,没有所谓的毕业和证书,资历也不被承认。同一道理,未作皈依即未入佛门,未入佛门更谈不上小乘或大乘,遑论密乘!即使懂得多精妙的道理,修持了多长时间,全都不能转化为解脱成佛之因。法王八思巴云:「不依三宝修行者,纵使贤善亦外道。」密勒日巴尊者《十万道歌集
#12539;中有解脱口授》说修持高深密法前「首应修持皈依三宝及愿、行二菩提心等法以奠定基础,否则师徒二人即犹如二牛互系於牛轭,双双同堕於苦境中。」
密宗违背皈依三宝?
有人以为,密宗在「三宝」(佛、法、僧)之外,别立「三根本」(上师、本尊、空行)作为皈依处,违反了佛法基本原则。其实不然,Yukhog Jadral Choeying Rangdrol大师(1872―1952)《前行遍集论》解释:「总体而言,诸上师不外乎佛宝或僧宝,但个别而言,於己亲赐成熟解脱教授(灌顶、导引)之上师,恩德尤大,故了知其为加持根本而趋皈依;一切寂忿本尊不外乎佛宝,唯自己投花所中本尊,过往多生多世已有因缘,故了知其为成就根本而特别受持;所有勇父空行皆想为持明内僧伽而趋皈依,然於己特别亲近者,了知其为除障根本而修持、供养。」
故知,「三根本」不离「三宝」。密宗基於实修方便,才强调「三宝」中与自己关系最密切者,名之为「三根本」。
上师高於佛陀?
藏传佛教强调敬师,部份弟子虔敬心澎湃,却误解密宗见地,以为上师功德胜过佛陀,导致其他传承误会藏传佛教背离佛祖、个人崇拜。
藏传佛教为何那么重视敬师呢?格鲁派宗座法王於《供养上师法
#12539;乐空无别》经验引导中指出:「虽然事实上无与三宝分离之上师,上师正摄於佛或僧之中,然因上师乃三宝之引见者及能令我等心中得三宝之加持,故最初特别皈依上师。」
从本质而言,敬师与敬佛的原因相同。弟子的恭敬心对佛陀、上师本身并无直接好处,真正受益的是我们自己。因为凡夫多生多世以来串习我执、我爱,一般都须要通过向另一对像的虔敬,才能摆脱「我」的束缚,打开自己的心。
《蓝色小册》曰∶「上师加持大与小,不关本身待自己。」虔敬的利益主要来自弟子自心,而非所敬的对像;信心越大,明心见性的机会也越大!「温萨耳传」的温萨巴大师说∶「总之开悟之大小,赖修大小信心力,於悉地源具恩师,思惟功德不观过。」敬师如最高的觉者,自心将最为开放,慈悲、智慧也最容易生起;若视上师为凡夫,则跟世俗朋友相处一样,自心不会有任何转变。
事实上,藏人说的是「敬师如佛」,从来没说「佛不如师」!《供养上师法
#12539;乐空无别》经验引导:「汝不应视上师为较佛尤胜之士夫。我有位西方朋友,他曾告以朝圣途中有人真视上师为更胜於释迦佛本身者,并对此说不喜,我亦以为然。若人视佛较自己上师为劣,此甚不好……上师是一个人,是我们与之亲近并有师徒关系的人,只有通过上师我们方能听受教授……因此对我等而言,最有恩者厥为上师。」
正如藏传佛教广泛传颂的一首祈请文所言:「功德虽然等同一切佛,恩德尤胜诸佛之怙主、根本上师尊足前祈请……」佛陀是最圆满的觉者,上师即使开悟了,充其量是等同佛陀,总不可能胜於佛陀,否则即意味存在著比佛法更殊胜的教授。上师之所以地位超然,是因为我们没福缘亲见佛陀,端赖上师才有机会闻法,更必需上师授权、引导才能修习殊胜的密乘。就这方面来说,上师对个人的恩德比佛陀还要大。
皈依后才算师徒?
汉人普遍重视皈依师,目之为自己真正的师父。大抵受此影响,许多藏传佛教的汉人弟子以为曾听受其讲经、传法、灌顶的上师,仍不是自己师父,只有传授皈依的才是师父。如果有若干位投缘的上师,为了成为他们的「弟子」,便要逐一向其求取皈依;即使曾接受其灌顶、口传、导引,仍觉得自己不是其弟子……
藏传佛教中,有多种不同层次的上师。《光明吉祥》提出六种上师:「总及引导、誓句灌,酬忏退犯、解心续,传授口诀诸上师。」
《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谓总体上师,乃稍得法恩的一般善知识;引导上师是引入法门者;令解脱心续的上师为讲经说法者;酬忏师为向其忏悔恶业、犯戒者;传授口诀师为传授修法诀窍者;誓句灌顶师即是传授灌顶者(灌顶与授予密乘戒是同一回事,故「誓句」与「灌顶」并称)。
换言之,不啻皈依师(相当於引导上师),举凡曾从其听经闻法、领受窍诀、接受灌顶者,无不是上师。《道次第甘露藏》曰∶「等同一偈字数劫,供养亦难报师恩;遑论开示全圆道,如是恩德谁能量。」从其得受一偈者,亦当视为上师而感恩,为自己传授完整佛法者更是恩重无比。
道次第大德Drubkhangpa Geleg Gyatsho(1641-1713)没有把教他识字的老师观想在资粮田中,故修了多年仍没有效果。他请教其根本上师,后者问他是否观想资粮田时遗漏了某位上师,於是他把那老师补进资粮田,果然证悟如泉涌现。由此观之,连文字老师也要奉为上师(当时教字母的老师是僧人,而且藏族认为文字是学佛的重要工具),我们怎能不承认讲经说法、灌顶口传者为师父?
密乘对师徒关系尤为严格,双方授受灌顶,师徒身份随即确立。固然只有指出自己心性的那一位,方为根本上师,但不可否认其他曾传授密法者亦为上师之一。《黑降阎摩续释难》云∶「设唯闻一颂,若不奉为师,百世生犬中,后生贱族姓。」因此,藏传佛教经常强调传授与接受密法者,必须先观察对方是否具格。一旦授受密法,任何一方若有违师徒责任,即成重大恶业。
至於向不同上师逐一求取皈依,除了因为不了解师徒关系的内涵,也是因为误解皈依的对像是某一个人。其实,皈依的对像是十方三世一切三宝,所有上师――包括皈依师及任何你欲依止的上师,都摄於佛宝或僧宝中。眼前的皈依师,乃担任媒介或见证角色。此乃汉、藏佛教之共义,然而此二传承中,都不乏把「皈依三宝」看作「皈依某某」者。
佛法重视发心,若皈依发自出离心或菩提心,当然功德无量;若是出於误解,则没多大意义。如果为了修复或增上皈依戒律,随缘於不同上师座前重受皈依,亦无不可(其实每个灌顶前都必重受皈依戒、菩萨戒,已可达到相同目的);但有些人纯粹为了收集不同款式的皈依证和结缘品,甚至只想物色新奇或合意的法名,则可谓本末倒置!
※本文作者为香港能仁书院客座助理教授,本港多个藏传佛教道场之译者、干事、顾问等。
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反应常常会是那是迷信、太消极,太保守。把佛教作为智慧之学,最起码作为哲学思想来看的,真是少得可怜。智慧的佛教,教人获得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9
■修行绕不开的基础在佛教的诸多行持当中,戒律是每个佛弟子都必须经历,但同时也让不了解的人心生畏惧的法门。虽然“持戒”是六度当中的第二度,但却不断有居士询问,是否
佛答时间:2024-08-18
很多人都听说过八字,一般在网上的算命网站也有八字配对的测试,那你知道八字配对,它有什么意义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很多人认为两个人的相遇是靠缘分的,而相处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2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 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斤
放生起源时间:2024-03-06
某选秀节目中,一位女士在作画,她对着一个年长的评委一通乱画,台下的评委们看得不以为然并且都失去了耐心,于是集体灭灯。这位女士忍着委屈继续画,最后将图画倒转,撒上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11
飞翔:劝人戒色被误解如何应对?(附戒色案例答疑)最近又有戒友反映,在度人的过程中被人误解,搞得自己很烦恼。其实劝人戒色被误解是常有的事情,过去不少戒友都碰到过。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4
很多同修可能误解了恒顺或随顺的意思,《普贤行愿品》云“于失道者,示其正路”,说的一针见血!《菩萨璎珞经》云“恒顺正见无所毁犯”!佛经又云“能以正说饶益众生。咸令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19
不学佛的人对佛法存在怎样的误解呢?有一次,一位不信佛的游客问一位师父:“你们寺院里搞的是什么玩意儿?”因为他没有信仰,所以把佛教的对象叫做 “玩意儿”。这位师父
入门须知时间:2023-06-18
有关回向的比喻,是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而将它与众人分享。那么,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就如某人以十元钱来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元
慈城罗珠堪布时间:2021-09-25
年关已过,启程出门工作的人多了起来,与此同时,有一种说法也多起来了。有人认为,老话说:七不出,八不归。因此,初七不能出门,初八不能回家,更有人连十七、十八、二十
其他文章时间:2021-07-26
问:创业遭遇误解和不支持应如何调整心态?济群法师答:我们做任何事情别人可能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些看法其实它跟你没有直接的关系,没有直接关系的看法听听就是了,没
济群法师时间:2021-04-17
印光法师开示:放生一事,原为感发同人戒杀护生之心,实行自己恻隐不忍之念而已。世人多矣,心行各异,纵不能全皆感动,即感动一人,彼一人一生,即少杀若干生命,况不止一
佛学入门时间:2013-08-18
世间人对佛教的误解[慧律法师]□神佛不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傅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间信仰之神只,如:城隍爷、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16
被人误解时微微一笑,是一种素养;受委屈时坦然一笑,是一种大度;吃亏时开心一笑,是一种豁达;处窘境时自嘲一笑,是一种智慧;无奈时达观一笑,是一种境界;危难时泰然一笑,
藏传法师时间:2014-06-13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所以佛教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的文化、习俗,影响佛教,佛教也影响了中国文化习俗,佛教已成为我们自己的佛教。但佛教是来于
佛学入门时间:2014-12-23
根据佛陀的教法,一件事物可以从两种观点来分析:“它的显现”以及“它的本性”。每件事物都包含这两面,连你正在看的这本书也不例外。因为你所受到的影响,所以“它”显现
藏传法师时间:2015-01-31
真正能够控制自己的心,接受无常,明白世界的幻化,进而不被妄念所左右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只有真正的智者,才能善待自己,善待别人。“善待自己,善待别人”跟“学会爱
其他文章时间:2015-03-04
世人往往神佛不分民俗外道误作佛教一、神佛不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传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间信仰之神祗,如城隍爷、
汉传法师时间:2015-07-02
空性不仅仅是概念,它还是人事物本身。问:“空性”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最常被人误解的概念。您觉得人们应该怎样理解“空性”?答:空性是现象最本质的属性,
藏传法师时间:2015-07-21
开光就是开智慧一直以来,人们对开光有着顽固的、强烈的误解,以为开光就灵,是不是这样?不一定。为什么说不一定?因为我们总要有这样一个仪式,而且我敢说,我们流通处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5-07-28
寻获生命的明灯祈愿踏上幸福之道推荐序三十年前在柏克莱大学,有幸认识敦珠传承的嘉初仁波切,正式开启我学习大圆满传承敦珠教法的因缘。在佛法的诸多教派中,藏传佛教是最
藏传法师时间:2015-08-29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理解和支持放生。有人认为频繁的放生活动制造了新的市场需求,一些商贩专门为供应放生而买卖、捕杀动物,如果不放生的话,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其实
藏传法师时间:2015-09-28
不学佛的人对佛法存在怎样的误解呢?有一次,一位不信佛的游客问一位师父:“你们寺院里搞的是什么玩意儿?”因为他没有信仰,所以把佛教的对象叫做“玩意儿”。这位师父比
汉传法师时间:2015-11-05
1、神佛不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传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间信仰之神祗,如城隍爷、土地公、三太子、妈祖……皆被门外
汉传法师时间:2016-01-26
有一回,佛陀对弟子说:“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不要攀缘;心若不断攀缘,烦恼就难断;以至於轮回六道,苦不堪言!要断除六道轮回的苦,一定要断除攀缘的心。”一位富有的长
佛教故事时间:2016-02-24
如果你不修行,你拜拜佛没有问题,可你真地想修行时,也听大德的开示,但就会出现问题。比如感应的问题。现在许多人在谈感应,许多书也记载感应,观音,地藏的比较多。求子
佛学入门时间:2016-03-08
诵这个经有什么功德,诵那个经有什么功德。大家听到或看到后,著了功德相,一天到晚忙不过来,这个经诵诵,那个经念念。因为赶任务,诵经的时候诵得快,很伤气。结果,修行
大德居士时间:2016-06-01
诵这个经有什么功德,诵那个经有什么功德。大家听到或看到后,著了功德相,一天到晚忙不过来,这个经诵诵,那个经念念。因为赶任务,诵经的时候诵得快,很伤气。结果,修行
汉传法师时间:2016-06-08
我们对这个佛法,绝大多数的人一直都有一种误解。是什么误解呢?譬如说轮回痛苦、人身无常,这些时候很多人总是把这些跟悲观、消极这样子的词汇连在一起。其实根本就是跟这
藏传法师时间:2016-06-16
佛像开光易,人开光难开光,即便是在非佛教界人士那里也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我常碰到有人拿一些佛像挂坠、佛珠、手串甚至一些首饰给我看,说这是开过光的。甚至有一次还有人
大德居士时间:2016-06-16
定位生命的价值是一桩非常严肃而重大的事情,凡夫的知见太狭劣,往往认假为真。芸芸众生都在迷惑颠倒中狂热追求五欲六尘,你跟他讲求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能你会被认为是
汉传法师时间:2016-07-01
心为六尘所动 便难以得到解脱通常都说看破红尘就是落发为僧,那可能是指仕途失意、事业失败、婚姻离散、家庭破碎,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信心和勇气,在穷途末路、心灰意冷之
汉传法师时间:2016-08-12
活在当下 开阔胸怀“我已看破红尘,我要出家为僧。”“哪能那么容易?现在和尚都要博士,你还不够格呢!不过这个年代当个和尚挺好的,不用工作还能用苹果系列,结婚生子样
其他文章时间:2016-08-25
有关回向的比喻,是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而将它与众人分享。那么,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就如某人以十元钱来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元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01
佛教与科学科学自身的误区现在反过来看一下科学,请问科学有没有局限性?现代科学有没有自己的误区?科学有其自身的误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唯物主义世界观,这本身最
汉传法师时间:2016-12-07
“三千世界”的本意原来是这样!(资料图)天台宗是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因为教义依据《妙法莲华经》而来,所以又称法华宗。天台宗把世界众生分成了十类,称为“十界”,从低
佛学入门时间:2017-01-12
我们对鬼神的看法有些误会。现在人做施食,或者很多法师,都是供给鬼吃饭,布施给饿鬼。其实鬼有很多种,一种是饿鬼,像乞丐一样的。一种是神。古人提到饿鬼,一般就是讲中
佛学入门时间:2017-02-02
年关已过,启程出门工作的人多了起来,与此同时,有一种说法也多起来了。有人认为,老话说:七不出,八不归。因此,初七不能出门,初八不能回家,更有人连十七、十八、二十
其他文章时间:2017-02-04
该做的都做好,享受一路努力的过程,不去强求结果,才叫随缘佛教里所说的“缘分”,是指很多因素聚合在一起后所呈现的结果。但是现在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概念上有点混
藏传法师时间:2017-03-01
出离心是心出离世间轮回之中没有永恒的存在,世上没有永恒的人事物,也没有什么可让我们来眷恋。我的官位、我的财富等等世间的一切,都是短暂性的,终究会消失的。在学佛的
藏传法师时间:2017-03-06
诸法互为缘起问:“空性”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最常被人误解的概念。您觉得人们应该怎样理解“空性”?希阿荣博堪布答:空性是现象最本质的属性,现象是空性的
佛学入门时间:2017-03-28
如果你不修行,你拜拜佛没有问题,可你真地想修行时,也听大德的开示,但就会出现问题。比如感应的问题。现在许多人在谈感应,许多书也记载感应,观音,地藏的比较多。求子
佛学入门时间:2017-04-18
生活中 很多人都误解了菩萨的感应!如果你不修行,你拜拜佛没有问题,可你真地想修行时,也听大德的开示,但就会出现问题。比如感应的问题。现在许多人在谈感应,许多书也记
其他文章时间:2017-04-27
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反应常常会是“那是迷信”、“太消极”,“太保守”。把佛教作为智慧之学,最起码作为哲学思想来看的,真是少得可怜。智慧的佛
佛学入门时间:2017-06-03
加入三级修学后,我发现之前自己的很多观念都是错误的。对于“随缘”的误解就是其中一个。之前,我认为随缘是消极的。如果做事情不尽全力,持一种听天由命的态度,结果往往
菩提书院时间:2017-11-29
一信徒问师:师父,受别人的误解后发脾气,也是错误吗?师答:很多人在生活上受到委屈、被误解了,就会选择发脾气;而有些人呢,不对别人生气,把这些气憋在心底,对自己生闷
汉传法师时间:2018-01-04
问:曾经公开发表过误解佛法的错误言论,该如何忏悔?索达吉堪布:世亲论师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当时他在克什米尔的班智达那里听受小乘佛法,后来广摄徒众。但他听说哥哥无著
藏传法师时间:2018-01-06
导师最近的微博里经常提到一句话:要学会与自己在一起。我感到很受触动,也多次在小组分享中提到这点。其实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朦朦胧胧的,是粗线条的。闷在家里的这段时间
生活情感时间:2020-02-29
佛学视频时间:2020-03-31
佛学视频时间:202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