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谈净土念佛法门
——徐恒志老人讲于佛教安养院
(1988年1月27日)许洪亮编录
提 纲
一、净土法门是无量法门中的特别法门
二、念佛法门的二大特点
㈠念佛法门是下手易而成功高;
㈡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三、念佛法门的三个要领——真信、切愿、笃行。
一、净土法门是无量法门中的特别法门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彻证真理、成就佛道以后,便怜念一切众生,痴迷颠倒,轮回六道,长劫以来,莫能出离,受无量苦,故说了种种法门,经过历来祖师大德的整顿、弘扬,按照法门的不同特点,便分宗立派,主要有禅、教、律、密、净五宗。(禅即佛心,教即佛语,律即佛身,实际上佛度众生,不离此三法。又恐业重障深,不易转化,便用陀罗尼三密加持之力,来熏陶转化之。)
其中净土宗是佛为了怜愍凡夫障深不能在即生解脱,再一受生难免长劫流转,永无出头之日,故开此信愿念佛,求生极乐净土,使不论上中下根,都能即生往生西方,上智速证菩提,下愚也可带业往生。所以佛在《阿弥陀经》、《大乘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三种净土经典里,详说阿弥陀佛因地发心修行、证道满愿、摄取清净佛土的经过。其中如《大乘无量寿经》中所发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中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真实恳切之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十念必生愿)又在第十九、二十愿中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密,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闻名发心愿,临终接引愿)又在《观无量寿佛经》中,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印度摩竭陀国的国王阿阇世王曾幽囚父母,韦提希是其母):“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杀父、杀母、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具诸不善,若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若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想念于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在《阿弥陀经》里,佛更是无问自说,具体说明:“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这里两个“有”字,份量很重,说明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是确确实实有的。我们知道佛是决无妄语的,所以应该相信,在无量佛法中,有这样一个特别法门,叫做净土法门,也即信愿念佛法门。
在《佛说阿弥陀经》里,佛不仅详细说明了极乐国土的种种依报庄严情况,如七宝莲池,七重栏楯,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宝华,水鸟树林,皆说妙法,并且说明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寿命亦无量无边阿僧祗劫。还说明了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鞸拔至(不退转),有的还是一生补处大菩萨(即一转生补佛处,十地后不破一品生相无明,即成妙觉)。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生到极乐世界里去呢?佛在《阿弥陀经》里告诉我们:“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里说得很清楚,我们要往生极乐,了生脱死,一生成办。在方法上,只要天天执持名号,净念相继;在要求上,必须努力达到一心不乱,在临终时能够心不颠倒,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便会现在其前,接引往生。要达到一心不乱,有一个故事很好。从前有个国王,看到出家人整天不做事,只是念佛,很不以为然。有一天,他问出家人:“我听说修行人必须刻苦,你们整天只是念佛,那会有成就?”出家人说:“修行不在于刻苦不刻苦,而在于生死心切不切。生死心切,虽整天六根对六尘,但他眼不见美色,耳不听妙音,乃至意不起胡思乱想。”国王将信将疑,问他:“你的话能用事实证明吗?”僧说:“可以,明天请派一班宫娥彩女,一班在东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叫一个判死刑的犯人,拿罐子盛满油,绕街去走,回来油不倾出,就不判他死刑,如倾出来立刻斩首,并派四人拿大刀随后。”犯人想:“今天是我生死关头,丝毫不敢放松,油不溢出,便赦他无罪。国王问他:“你绕街一周见到什么?”犯人说:“大王,我什么也不见。”国王说:“你在我的面前胡说八道,这还了得。”犯人说:“我在生死关头,一心管着油,哪里有心去管跳舞和唱歌。”国王这才相信。我们念佛人如果也这样生死心切,一定能够做到一心不乱,往生极乐。
除了上述三经之外,佛在其他大乘经典里,也都处处赞叹这个念佛法门。尤其如《华严大经》在《行愿品》中说:“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己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等。”如果世尊不开这个念佛往生极乐的法门,则末世众生可以说无一能了生死。故佛在《大集经》里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
二、念佛法门的二大特点
(一)念佛法门是下手易而成功高
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里说:“于此世界修行有二种: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在五浊恶世,于无量佛时乘阿鞸跋致,甚难可得。…..谓自力也。易行道者,谓信佛语,修念佛三昧,愿生净土,乘阿弥陀佛愿力摄持,决定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行,籍船力故,须臾即至千里,谓他力也。”龙树菩萨是台宗的初祖,禅宗第十四祖,也是华严、三论、净土宗的祖师,我们对菩萨的话,必须深信。从实际情况来说,由于我们无始以来,迷妄不觉,而产生二种虚妄执著—我执和法执,从而生起贪、嗔、痴、慢、疑、邪见等等迷惑,造杀、盗、邪淫、妄语等等恶业而招致六道轮回的苦报。如果依其他法门,仅靠自力修持,断惑证真,要断三界以内的见思惑,是十分困难的。如靠净土念佛法门,因有阿弥陀佛大愿摄持,以一句万德结晶的果地洪名,作为我们因地修持的心念,自力和他力两皆具足,便如顺风扬帆,一泻千里。而且这一句洪名,提起便是,不须分别考究,也不限时间、地点,只要一念相应,这一念便是佛,十念相应,则这十念便是佛。正所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渐渐从有念入无念,化烦恼成菩提,生时清净吉祥,临终直往西方,所以易修易行,下手易而成功高,是净土法门的特点之一。
(二)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从净土宗的发展历史来看,净土法门,是释迦和弥陀二土导师所建立的,是文殊和普贤菩萨所指归的,是马鸣和龙树菩萨所弘扬的,也是慧远、善导、永明、莲池、藕益、彻悟诸大祖师所倡导和发愿往生的。且看《华严大经》是如来初成正觉时,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称性直谈妙法,末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并发愿云: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又如文殊菩萨在《文殊发愿经》上的发愿偈说:
愿我命终时 尽除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 往生安乐刹
再看《观无量寿佛经》所说,五逆十恶的人,当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未满十声,便见化佛授手,持引往生。这就说明净土法门是即浅即深、至圆至顿、至简至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特别法门。
三、念佛法门的三个要领——真信、切愿、笃行
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为修持要领,有真信、切愿,再加切实行持,决定千修千生、万修万去。首先我们应该深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也决无虚愿。以念佛求生之因,必得见佛往生之果,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阿弥陀经》所说的种种依正庄严正是教我们要生起正信。佛又教导我们要由信起愿,故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在经内三次劝众生发愿)又在劝修持名妙法之后,佛又说:“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佛如此恳切劝导,我们岂可无动于衷,辜负佛的大慈大悲救度众生的苦心?何况我们生此娑婆世界,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炽盛,八苦交煎。《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再看极乐世界,则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是“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是“众生生者,皆是阿鞸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我们能听到如此妙法,应当恳切发愿,愿生彼国,对娑婆世界深生厌离,在念佛时,念念之间欣厌俱足,正象脱离牢狱,投奔故乡。有此信真愿切,一句洪名自然念念得力,句句落实。
至于念佛的方法,或默念,或高声,或金刚念,无有定法,在行人适当调和,但总的要求至诚恳切,摄心专注而念,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果妄想仍然很多,不易收摄,那么可用印光法师提倡的十念记数法,从一到十,再从一到十。或分二口气,一至五,或六至十,或一至三,四至六,七至十。只有把全部心力用在一句佛号上,妄想烦恼便无处住着了。同时,修念佛法门,还要注意二点:一要在苦中磨练,二要求福慧双修。第一、所谓苦中磨练,必须要与人事、环境的磨练结合起来,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佛教导我们要以八苦为师,越是在苦难中练成的功夫越靠得住,佛在《四十二章经》里说:“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敌”又说学道:“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天众魔,而得道果。”佛又教导我们:“要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让能让。”《金刚经》说:“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能知一切法无我,一切世事如肥皂泡之幻化无常,暂有还无,遇到苦难问题,便可看破、放下,而得自在。如在《净土资粮》一书中所附录的上海崇明桥北倪家宅汤静修,曾领养一子一女,但此子长大后不尽孝道,对老太百般虐待。在***期间多次把老太的功课本及念佛珠夺去,作为“罪证”,交给造反派,使老人受到种种折磨。老人戒杀茹素,其子却强迫母亲食肉,以恶作剧作弄母亲。老太不堪虐待,一度进入老人院,因院中菜肴对茹素有困难,只得仍然回家,老太在痛苦环境中曾想自尽。后经别人劝导,教她顽强坚持,专心念佛,求生净土,彻底解决生死问题。老太便逆来顺受,环境越恶劣,念佛越坚定。后来老太在1981年4月,78岁时,身无病苦,心不贪恋,坐在一把没有靠背的座椅上,笔挺地坐化了,脸色全同活人,见者这才知道念佛往生是真实不虚的。
在倓虚法师开示的《念佛论》中也记着一位姓张的女居士,青岛人,生了一子一女,家境很穷,其夫在码头拉车,张氏住湛山精舍附近,每星期天法师去讲经,张氏因闻法信佛,平时念佛很用功。1937年冬,有一天对其夫说:“你好好领着孩子过吧,我今天要往生佛国了。”其夫怒斥之说:“我家穷还不够受吗,你还来扯这一套。”说完又去拉车。张氏又对二子说:“我要到极乐世界去了,你们好好听父亲的话。”那时大的十岁,小的五六岁,听了也不懂什么意思,仍去门外跑着玩。张氏便洗脸梳好头,换了一套浆洗过旧衣服,到床上面西趺坐,念着佛就往生了。两个孩子回来,见推之不动,便往邻居送信,大家赶到,见张氏面目如生,大家称赞她念佛功深,其夫回来痛哭一场。张氏环境贫苦,能从容往生,这对我们有静居念佛因缘的人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第二、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往生彼国的人,一定要以多善根为亲因,以多福德为助缘。如《观无量寿佛经》上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坐作进退有威可畏,有仪可则)。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可见,随分随力持戒、布施,修福积德,是往生净土的资粮。
总之,净土法门是不可思议难信之法,此一句佛号,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所以十地菩萨不离念佛。我们凡夫至诚恳切念佛之时,即是善根福德同佛之时,因为以佛的果地妙觉所成就的名号,作为我们因地修持的心念。在念念之间,就获得阿弥陀佛无上威光和清净功德的加持。如深一步来讲,念佛时杂念不起,就是止,一句佛号心念耳听明明历历就是观,所以念佛即是止观,一念相应,则一念是佛,念念相应,即念念是佛,这样说来一句洪名,即是自心的实相,所谓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而极乐世界无量清净庄严,正显示当人的自性,这正是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古德说过:“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们今生既遇此易行易生一生成办的净土法门,岂可入宝山而空回。普贤菩萨警众偈云: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愿与各位大德长老共同勉励,决定同生西方乐土,在莲池海会上,顶礼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成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夫教育者,遵从诸佛之教理,发育群迷之正智也。然群迷之正智,为何而欲发之耶?良以众生本无种种诸苦,以不了世间一切事物之实相,故惑无为有,惑妄为真,惑好为丑,惑善惑恶。以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学习净土法门,对一般的信众来说,或者一般没有接触佛教的人,还是要有一定的善根的,因为他猛的一听、不容易相信,就是西方极乐好像不可琢磨,虚无飘渺。 再加上我们受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印光大师为什么强调“十念记数”?这种“十念记数法”就是针对意根来施设的。给意根派个任务,让它记数。在念一句名号的时候,心里记一,念一句名号,心里记二,你一边听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第二)海仁老法师主讲受业弟子释文珠笔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印光大师是位非常厉害的高僧大德,我们平时学习佛法的时候是可以多多的看一看印光大师的佛法讲解,这样我们是可以避免少走一些弯路,而且这对我们今后的修行是有很多的好处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8
以上总明相妄。或问:九界之相,可谓虚妄;佛界妙相,全由修得,云何亦名虚妄。佛顶文句云:对迷说悟,对染说净;其体虽真,其名则妄。譬如演若达多,忽悟本头,非从外得;头虽是实,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7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诚言①,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易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修净土的重点在修孝道吗?居士: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在孝道,净业三福也教给我们修行的规范,是否对呢?更深入一点讲,《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讲孝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44、念佛度冤李家村有位农妇,每天早晚两次往田间送饭,总看见有个年轻的女子忽左忽右地跟随着她。问和她一路送饭的农妇们,大家都说没看见。这位农妇为此心生恐惧,整天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念佛能够让我们在浮躁和喧嚣中得到平静,使我们在修行时更加的快速和专注,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和忧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和安定,而且通过念佛还可以帮助我们远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2
民国时代有一位青楼女子,刚一过了十五岁,她忽然觉悟要洁身自爱,皈依佛法,专心净土法门。所以,她就摒弃铅华,在上海虹口,租了一间房子,奉养母亲。自己则诚心念佛,朝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12
六、念佛结期应求证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古德云:「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光阴快得很,转眼之际,念佛七已经过了六天,真是无常迅速啊!生死事大这道理,只有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四、念佛与忏悔业障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昨天讲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三大愿「广修供养」,今天接着讲第四大愿「忏悔业障」。诸位留心听着!下面分三段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四、念佛决定愿往生诸上善人:光阴真是快得很呀!我们的念佛七已经打了四天,在这定期七天之中,已经过去一大半!诸位的功夫,究竟用得如何?是需要各人自己反省一下的。若是上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念佛能够让我们在遭遇任何困境和挫折时得到快速的克服并冷静的思考,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净和安定,而且通过念佛还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一切邪魔外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0
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要把念人情恩爱名利是非的心,转换过来念佛。比如作贼的人,只有把贼心死下去,才能一心作正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净土释疑新论(一)净土释疑新论(二)净土释疑新论(三)净土释疑新论(四)净土释疑新论(五)净土释疑新论(一)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禅师,尝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净土一门,信尤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是有菩萨善于修持,此方法十分方便:一般在晚上临睡觉前合掌念念佛,感觉到身体疲惫不支了,就合掌吉祥卧,念一念那几句话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宗镜录卷第二夫诸佛境寂。众生界空。有何因缘而兴教迹。答。一实谛中。虽无起尽。方便门内。有大因缘。故法华经偈云。诸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以万法常无性。无不性空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6
这里被称为“人间净土”是一座雄伟的古老佛刹,可容纳1000僧人楚布寺位于西藏拉萨以西60公里堆龙德庆县西北楚布河上游,海拔4300米,距西藏拉萨市西郊约七十公里外,是噶玛
悟性时光时间:2025-02-06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摩诃止观卷第二上二劝进四种三昧入菩萨位。说是止观者。夫欲登妙位非行不阶。善解钻摇醍醐可获。法华云。又见佛子修种种行以求佛道。行法众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二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第六(释此一段有三卷。今之一卷正释外方便。是中明调伏欲界粗心中。浅近方便寻者。想不便疑一向涉事浅近说易行难。岂得即论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韩国虔诚猫咪 每天吃斋念佛(图) 韩国虔诚猫咪 每天吃斋念佛(图) 韩国广尚北道尚州市龙兴寺内,有一只相当虔诚的猫咪,它几乎每天都会坐在佛堂前拜佛,并眼神专注地看着佛像,有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智随法师开示原文:从《灵峰宗论》看蕅益大师对行持的标准,与善导大师的思想也有相通的地方。下面是三段相关的法语。第一段:“无论千百十,下至一声,但终身不替,便决定横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每天念佛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我们若是每天时间足够的话,就是每天都念诵六七个小时的佛法,这样我们每天念诵是有大功德的。下面我们就来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03
我们看到老化,加速度的老化是在什么时候?退休。因为没有退休的时候,他有工作,每天忙着工作,上下班很辛苦,他忘记了,没有想到他老。这一退休,没工作干了,他想到老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现前一念之心,亘古亘今,故名无量寿;灵明洞彻,故名无量光。阿弥陀佛,不过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而已。是故吾人果能念念执持阿弥陀佛,即是念念证无量寿,放无量光。古圣既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念佛法门 不可思议蕅益大师示王心葵法华一经,殷勤称叹方便;须知有世间方便:布施、爱语,孝、悌、忠、信等,是也。有出世间方便: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数息、因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作两次。发病当头,即使是酷暑三伏天,身子冷到要裹上几条棉被。分分秒秒的痛烈,跟在地狱里上刀山一般。平常人一夜到天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