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五
再说释尊闻知王宫生变,于灵山会上运法眼细细观察了一番,已然明白其中的定业因果。释尊知道,频婆娑罗王不久定业消除之后,将会命终,生往忉利天宫;王后韦提希也将以此因缘痛悟无常,最终精进学佛,蒙世尊指示净土,命终之后生往西方极乐净土无量寿佛所,成就更胜乃夫。于是吩咐弟子大目犍连和富楼那,以神通力进入地牢,为频婆娑罗王开示佛法,授其八关戒,助他早日消除余业。此事按下不表。
至于在整个事件中,情感受到最大伤害的莫过于王后韦提希夫人了。作为一个不懂政治、只重亲情的女人,韦提希夫人身处丈夫和爱子势如水火的政治矛盾之间,受到了双重的打击。她无法理解什么是政治需要,只希望看到他们父子和睦,共享天伦。然而,她却不知道这是一场极为残酷的政治角逐,她所看重的亲情一旦和政治在男人心中的地位比较起来,就会黯然失色,这是韦提希夫人永远也不会明白的道理。在这种斗争面前,她根本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而注定了只能是一个感情上受到双重打击的脆弱的女人。
那天夜里,当阿阇世命人把频婆娑罗王从自己身边强行带走的时候,她眼泪流干了,嗓子哭哑了,她把一个女人能够想得到的招术都用过了,也没有使得阿阇世回心转意。从那一刻起,她开始发现自己并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过这种可怕的感觉,她一直觉得很了解儿子,也很了解丈夫。可是从那一刻起,她发现除了自己,对谁也不了解了。
从***开始,一连几天,韦提希夫人一直在痛哭中度过。尽管阿阇世曾多次前来请安,都无法抑制住她无尽的悲痛。就这样,韦提希夫人粒米未进,茶饭不思。哭累了,和衣而眠。一睁眼,接着哭。哭到没有了眼泪,哭到越哭越冷静。终于有一天,她发现这段时间自己除了哭,什么正事都没有做。原来事到临头,自己竟然这么没用。她觉得从现在开始,自己必须坚强起来,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开始不停地问自己,“我该做点什么呢?”对了,应该去看看地牢中的丈夫现在怎么样了,看他需要什么帮助。
想到这里,说干就干,韦提希夫人准备了一些精致的点心装在锦盒内。然后,简单梳洗了一下。提起锦盒,匆匆出了宫门,直奔地牢而去。
由于频婆娑罗王身份特别,自然是地牢里的重犯,把守相当严密。没有新王阿阇世的旨意,任何人都休想靠近半步。为首的侍卫统领看到王后远远地走来,立刻奔上前去,挡住了去路。请安道:“王后驾到,有失远迎,请恕臣等不敬之罪!”
韦提希夫人回道:“免礼平身。哀家此番前来,意欲探视先王。卿等头前带路。”
侍卫统领闻听此言,面露难色。回禀道:“王后不知。大王有令,未奉王命,任何人不得探视先王,微臣不敢造次。请王后在此稍坐,容臣等禀明大王,请旨放行,如何?”
韦提希夫人道:“卿等速去速回。”
侍卫统领应声“遵命”。恭身施了一礼,然后飞奔而去。
片刻的工夫,侍卫统领回话说:“大王有旨,请王后独身前往探视,不得为先王携带任何东西。”随即命令侍卫收去了王后的锦盒。然后头前引路,来到关押频婆娑罗王的重犯牢房。打开牢门,请王后进去。接着又施一礼,退了出去。
夫妻大难重逢,自然是悲喜交集。韦提希再一次忍不住泪如泉涌,语音梗噎。反倒是频婆娑罗王镇静得多,他一边把王后拥入怀中,一边不断地安慰对方。
过了一会儿,韦提希夫人止住悲声,双手捧起丈夫的脸,贪婪地打量起来。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不见,但却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她这一看之下,不禁大吃一惊,丈夫数日不见,却已两颊消瘦、眼窝深陷,这哪里还是那位养尊处优的大王呢?情急之下,关切地问道:“妾见大王,形容消瘦。数日之间,何至于此?”
频婆娑罗王淡淡地说:“王后有所不知,太子有令,断我饮食。寡人命不久矣!”
韦提希大惊,阿阇世太子这是想饿死自己的父王啊!难怪下令不准任何人携带食物探视先王。自己疼爱的儿子今天怎么忍心饿死自己亲爱的丈夫呢?她再一次心痛难耐,就觉得天旋地转,喉咙发甜,一股血箭喷涌而出。
频婆娑罗紧紧地抱着王后,用衣袖擦去她嘴角的血迹。怜惜地说:“王后不必如此伤心。这也是寡人前业所感,因果循环,命当如此。几天来,世尊派遣目犍连、富楼那二尊者,为寡人开示佛法,授我八关斋戒。我已深明因果,痛感人生无常,不过如此。不日后,我当命终,另生善处。王后不必忧虑。寡人担心的倒是王后你,王后情执太重,不解真空,何以解脱?夫妻人伦,缘聚缘散,如同镜花水月,终必成空。无常到时,夫妇难全,希望王后有一天可以参透这其中的玄机。在寡人看来,绝食而亡也好,玉榻寿终也好,都不过是一期分段生死结束的方式而已,没有什么区别。更何况不久命终之后,寡人当生天上。彼亦何喜?此亦何悲?只是王后因缘未到,尚需人间苦熬岁月,却不知轮回路险,却不知佛法难闻,实可悲哉!且听寡人一言,灵山世尊处必有你解脱之法,宜往求之。寡人去后,希望王后在有生之年斩情丝,解真空,悟真诠,脱苦轮,潜心向佛。万勿再失良机。”
韦提希听罢,恍然大悟:“难得大王慧根深厚,悟此因果。臣妾也当信受王训,灵山世尊处勤求法要。只是大王英明一世,却要绝食而亡,如何让臣妾心安?”
频婆娑罗王道:“王后当知,寡人获此现报,实是因果循环,定业所召。寡人自知不免,故而安然受之。数日之后,我当解脱。”
韦提希道:“臣妾虽然不才,但是既蒙世尊慈悲摄化,因果之理岂有不知?只是你我夫妇恩爱一世,如何忍心看着大王受绝食之报?妾当设法解脱大王饥虚之苦,以尽人妇之节,以全夫妻之道。今日一别,大王勿忧。臣妾明日再来相守。”说完,与频婆娑罗依依惜别。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 〈十〉南亭法师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十一愿。“厄难”,范围甚广,诸如王难、盗贼难、水火难、毒蛇猛兽难、山行迷路难。如果我们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乃至推穷寻逐,名之为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七)南亭法师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行脚僧见到“无忧林”。无忧,草名。草多则以林名之。人处无忧林,可以忘忧。而出家人“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九〉南亭法师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第三愿由父母说到妻、子。“妻”是妻室,“子”是子女。《中庸》上说:“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二卷南亭法师此文殊师利菩萨赞美智首菩萨提出来的问题,其利益之广大、深远,非可言喻。善哉,赞美之辞。饶益、安隐,皆利益之相也。哀愍世间,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九)本生:是说及佛与弟子等,本因地中,曾生何处,作何佛事。如须菩提云: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舍利弗亦云: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以上总明相妄。或问:九界之相,可谓虚妄;佛界妙相,全由修得,云何亦名虚妄。佛顶文句云:对迷说悟,对染说净;其体虽真,其名则妄。譬如演若达多,忽悟本头,非从外得;头虽是实,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7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明缘生性空,即假即中,以是舌识,非根自生,非他尘生,非空非共生之故,当知根尘识三处都无实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见觉指眼识,舍利弗,虽然生生世世心见清净,于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即通,获无障碍,但未得圆明。今再见佛闻法,顿断思惑,识精得以圆明,不但成阿罗汉,且具足总持,知根,决疑,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壬二破斥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此佛嘱阿难,转教末世初心修学三摩提者,亦即修习耳门圆通者,必须先断淫心,不但身不行淫,心亦不起淫念。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佛问圆通以下,是结答。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是了妄,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是证真。菩萨由定慧力,妄尽真现,从此得入三摩地。契合十方诸佛,所传妙觉明心。如前文佛告文殊:十方如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癸二正示审详分二。子初立喻初三句喻妄,后五句喻真。世间解结之人,喻修菩提欲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及诸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如是乃至有二义,一菩萨行门甚多,何止六度。法华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华严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又云: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初神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为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我们看到老化,加速度的老化是在什么时候?退休。因为没有退休的时候,他有工作,每天忙着工作,上下班很辛苦,他忘记了,没有想到他老。这一退休,没工作干了,他想到老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2011年农历十月初五讲于广东化州南山寺念佛七法会】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我们来到人世,每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