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已,皆成佛道,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燃灯。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
求名就是贪名。
贪著利养,
名闻利养。
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
不完全通达。
多所忘失,故号求名。是人亦以种诸善根因缘故,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这是讲文殊师利菩萨,过去生中曾是妙光菩萨,求名是弥勒菩萨,这是过去生中的因缘。法华经中也讲到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药师佛过去生中做过兄弟,很久很久以前,他们是王子。
今见此瑞、与本无异,
就是说,佛佛道同,众生缘分到了,(佛)还要把这个无上大法《法华经》讲给我们听。
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世尊演说法,度无量众生、
帮助我们众生成就。
无数亿菩萨,令入佛智慧。
我们学佛的目的,最后也是入佛智慧。后面法华经讲“入佛知见”,把我们的凡夫知见转为佛知见,佛的知见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为什么有烦恼,就是知见错误,观念错误,做错事情造业,造业就是受苦,看错了事实真相,我们学佛是什么,也是令我们入佛智慧。
佛未出家时、
时佛说大乘,
佛说此经已,
天雨曼陀华,
一切诸佛土,
放光现瑞,稀有事就是讲大法。
此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示一切众生,生死业报处。
死了以后,随着这个业到哪里去报道,人生百年以后,也是随着我们这个业到哪里去报道。
有见诸佛土,
及见诸天人、
又见诸如来,
如净琉璃中,
一一诸佛土,
或有诸比丘,
因为有戒才有定,然后才能开智慧,佛说的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经、论、律。经论正知见,戒律正行为。佛讲的经和菩萨讲的论,是纠正我们的知见。戒律是正行为,帮助我们纠正错误的行为,经论正知见,戒律正行为。
又见诸菩萨,
又见诸菩萨,
又见诸菩萨,
这个法的究竟是寂灭的,什么叫寂灭,不生不灭就是真相,但是我们会说我们明明看到的是生灭,那是假相。什么叫生,缘聚就是生,缘散就是灭。生当下的真相是没有生过,灭当下的真相是没有灭过。我们是执着这个生,执着这个灭。就好像一个房子,现在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房子,把砖、水泥、钢筋堆起来,这就是房子。这个房子叫缘生,金刚经讲“一合相”,一合相最后都是不可得,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但是我们觉得这是真的,迷在里面。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生不著生相,灭不著灭相,都不可得。
各于其国土,
尔时四部众,
各各自相问,
赞妙光菩萨,
大智慧,眼代表看的清楚。
一切所归信,
如我所说法,
说是法华经,
是妙光法师、
这个佛法,每部经都要读诵、受持,读经没有错,受持之前要明白,你才知道什么叫受持,如果没有受没有持的话,那个利益今生是得不到的。读诵受持为人演说,受持才能为人演说,把经典在自己身上能表演出来。我们讲把经典上的佛知佛见,讲通俗点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行为,虽然我们凡夫不能百分之百做到,能做到一点点,可以的。所以我们遇到人、遇到事、遇到环境,要想到经典,佛在经典上教我们怎么做的,我们学,学佛就学在这个地方。平时如果我们不学佛,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处理问题,我们的感觉往往就是错的,因为我们没有成佛、没有成菩萨、没有成阿罗汉,所以在经典上讲,《遗教经》讲:凡夫没有证到阿罗汉前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因为我们就相信自己的意思,我们才是凡夫才有那么多烦恼。所以学佛快乐在什么地方,学佛快乐没有自己的意思,完全依照经典,依教奉行,这个里面才有智慧。
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已,寻即于是日,告于天人众,诸法实相义,
这个诸法实相,经文是在法华经。佛说法四十九年,就告诉我们诸法就是一切法,就是我们讲的生活,实相就是真实的现象。我们学了佛才知道,我们是活在假相里面。上当受骗在做梦,《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人生如梦如戏,以前听说唱戏的懂的,有一个偈颂:天下事不过如此,世间人何必认真。天下事我们为什么较真执着,我们都迷在得失里面以为是真的,就好像做梦,梦的时候很认真,醒来不可得。我们眼睛闭的那一天,人生也是一场梦,认真有用嘛,没有用的,平时讲的,计较的心少了很多,因为是不可得的事情,不可得你去得,生烦恼。所以我们觉悟的,人生就是戏,放下执着,经文教我们“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诸法实相很重要,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一切法都是把真相告诉我们,这个机会很难得,就是说我们得人身,在六道无量轮回,不是这一次,但不是每一次得人身都能闻到佛法,都能闻到正法,这是真的。我们讲,自己在座比较一下,身边的同学、同事、朋友,有几个闻到佛法闻到正法的,又有多少人闻到法华经,没有。前段时间,我在马来西亚一个州讲《维摩诘经》,他们有些大德都说,这部经、这么好的经,他们第一次听,头一次听,没人讲过,也是不容易的。我们认识人当中,就像附近邻居里面有几个是学佛的,这里不止千家,有几个真正学佛的,有几个真正听到经的,你才知道这是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就没有办法了解诸法实相。所以,我们凡夫难道愿意甘心做凡夫嘛,凡夫愿意糊涂嘛,不愿意不晓得。我们学佛人大家在一起,我们说我们是凡夫,大家都可以接受,如果不学佛的人你说他是凡夫,他以为你骂他,因为他自命不凡,他觉得自己不是凡夫,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我们互相之间说凡夫大家不会有意见,展开经典一看我们智慧没开就是凡夫,展开经典才知道我们差远了,我们的见解跟佛经差的很远。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叫他写法华经、写经典,你看他写不出来,写了以后能让别人读几千年,没有人的,所以这个道理我们要清楚,很不容易遇到诸法实相这个殊胜的机会,我们要了解。
已为汝等说,我今于中夜,当入于涅槃。
佛度众生的缘分到了、结束了)。
汝一心精进,当离于放逸,
离于放逸就是说我们要精进修行,所以讲通俗点,什么叫放逸,随顺自己的脾气、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就是放逸。佛法有一个对治放逸的就是精进。因为我们是随顺烦恼习气的,习惯了。
诸佛甚难值,
经文告诉我们佛不容易遇到。
亿劫时一遇。
(我们)相不相信亿劫是一遇?世间法讲升官发财,那个不是亿劫时一遇。但现在我们不是对这个闻法太重视,世间法迷在那个相上。
世尊诸子等、闻佛入涅槃,各各怀悲恼,佛灭一何速。
就是说佛离开我们,为什么这么快速?因为真正想学的人都想多学一点,但是我们要知道,佛住世是慈悲,佛离开我们其实也是慈悲的,这个道理很深。我们不是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有一个“请转*轮”,我们不是六祖惠能,听一次听一点就开悟,还是要请佛住世,佛住世时间越长,众生利益越大。那么光听行不行,还不行,还有一个,还要常随佛学。请转*轮,请转*轮还要住世,时间越长利益越大,还要常随佛学。所以讲的世间法来说,有人学佛,把佛像请到家好不好,好;把法宝请到家好不好,好。但是他不依教奉行继续干坏事,把佛像请到家、把法宝请到家,好像家里就平安,好像这些不好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因为有护法神,这个对不对,对。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你请佛像、请法宝,如果还是做坏事,不依教奉行,护法神还是护,但他是护你家的佛像、法宝,这个人他不会护你的。拿佛菩萨当挡箭牌,这不是迷信嘛?我把佛像、法宝请家里面,照样干坏事,你就得到佛的保佑,那佛菩萨不成了黑社会的保护伞嘛,那就没有因果了。佛法是讲因果的,但是如果我们依教奉行,命运肯定会转过来的,如果我们不去做不去改变,所以学佛改变,学佛以后我做恶再减少,年年减少、月月减少,我行善年年增加、月月增加,我的心越来越清净,利益很殊胜的,转命运最快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去照做,没有常随佛学,那个不行。所以很多人学佛学了很多年,为什么没有把命运转过来?他就是有这个形式,没有真干改变,学佛学那么多年还是老样子,不客气讲,金刚经讲的“如如不动”,他的业障还是如如不动,没有减少,所以一定要转的。外面还误会,学佛学这么多年还是这个样子,破坏佛菩萨的形象。如果学佛确实改变了,就是增福增慧。
学佛就是增长智慧、增长福报,这个很重要,一定会增的。我们讲“皈依佛两足尊”,就是说福报越来越圆满越来越好、智慧越来越开,这个就是学佛。所以我们说学佛学的好不好,不要去问别人,问自己。比如我学佛学了三年了、学佛学了五年了、学佛学了十年了,我的智慧有没有增长,我的福报有没有增长,当然这个福报并不一定是升官发财,有很多,比如说平安就是一种福报,很多事情遇到人、遇到事、遇到环境越来越顺了。佛法是增福增慧,那个是很殊胜的。所以很多人不晓得佛法的利益,错解如来真实义。学佛,做佛都能做到,何况世间这些名闻利养。佛法是超越六道的,因为如果没有出六道,我们得到的福报,将来福报现前还是会有尽的,还是生灭法。
圣主法之王,
我若灭度时,
心已得通达,
佛此夜灭度,
比丘比丘尼,
佛灭度后,世尊在的时候也是在表演。因为有世尊在世的时候,弟子反正不着急,佛宣布什么时间要离开,有些人很紧张,赶快加紧用功,很多人当时还是证果的。开始有指望,不着急,就好像我还年轻,以后来念佛,到时候去极乐世界。如果宣布过几年有什么灾难有什么事情,时间不够用,还要会精进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学佛有一个概念,金刚经讲“不著寿者相”,世间无常。我们大陆的报纸不会登,海外的报纸都会登,离开人世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讣文,很多都是年轻人,海外报纸天天都会登,每张报纸都有讣文,离开人世很多人都是年轻的,没有什么老年的,青年、中年都有。所以这个也是觉悟,看到别人,有一天轮到我自己了,到我走的时候,人家不学佛不知道去哪里,我们学佛的人要知道我们去哪里。所以这个精进来讲,我们有些寺院做晚课的时候都讲“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这个精进就是我们道业要成就,就要看破放下,心要清净。
倍复加精进,以求无上道。是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八十小劫中、广宣法华经。
这个法华经其实是讲不完的,法华经代表性德,全部的性德。
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
化就是化导,教导,开就是打开智慧。有经典上讲,《无量寿经》讲“佛来到世间,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什么是真实,华藏世界、极乐世界是真实的,我们六道不是真实的。《无量寿经》讲“惠以真实之利”,真实的利益。学佛不是吃饱饭没事干消遣,不是这样的,那是我们的法身慧命哪,这点我们要明白,这是很殊胜的。
坚固无上道
因为为什么这里讲坚固无上道,因为我们无始劫来迷的太重。在佛法、学佛的道路上会进进退退,我们很容易退转,不容易坚持到底。你看我们世间法,要完成一个学业都要几十年、十几年,何况佛法的法身慧命,我们世间如果要读到博士,花了二十年、二十一年,也是这一生的利益。如果佛法要成就,也要有耐心,以后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缘分,这要靠我们觉悟。
当见无数佛。供养诸佛已,随顺行大道,
大道是我们的性德。随顺是随顺我们的自性。
相继得成佛。
一定都会成佛的。
转次而授记。最后天中天,
这个天中天就是佛。
号曰燃灯佛,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
这是讲弥勒佛的前身。
求名利无厌,
他(弥勒)也表演,我们世间也是求名利无厌、没完没了,总是落在这个地方。忙忙奔波,总是落在这个地方。
多游族姓家,弃舍所习诵,
忘掉该遵守的,放弃所习诵。
废忘不通利。以是因缘故,号之为求名。
迷在世间的名闻利养里面里。
亦行众善业
也是会行善。不过华严经讲“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这个魔业是什么呢,他行善如果没有发心的话,还在六道里,还是受六道的苦。就是享福的时候,福享完了还是会退转,不究竟。
得见无数佛,供养于诸佛,
所以佛法叫我们要修福、要修慧。福是靠什么来的,福靠修善来的;智慧是靠放下来的,靠心里面放下。如果不放下的话,就出不了六道,这个放下是放下执着,放下对六道的执着。没有执着,六道就没有了,但是很难哪。就像我们讲通俗点,我们都把人间当成真实,这个不是真的,人间不是真实的,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九法界、十法界都不是真实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种经典,我们经常提的话,对我们的心清净帮助是很大的,我们总是执着,总是以为这个是真实的。其实讲真相,宇宙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凡夫是没事找事。
随顺行大道,具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今见释师子。
其后当作佛,号名曰弥勒,
(弥勒是)后补佛
广度诸众生,其数无有量。彼佛灭度后,懈怠者汝是,
(懈怠者)就是弥勒菩萨的前身。
妙光法师者,今则我身是。
(我)就是文殊师利菩萨。
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
就是说,过去世的佛在讲《法华经》之前也现过这种瑞相,现在这种瑞相又重新出现,后面跟着就是(佛讲)法华经。
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助就是帮助。
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
等待这个经出来。
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
法华经为什么叫“成佛的法华”,充足求道者。一直到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充足求道者。我们世间法所求的都是很小的,迷在那个人间,我们知道比人间更高的是天道,天还有二十八层天。如果我们学了佛才知道,西游记讲的孙悟空,那个齐天大圣齐的是哪一层天,才是第二层天,你才知道那个孙悟空是个凡夫,不过比人道更高级,他上面还有二十六层天比他更高的,你才知道那个功夫不算什么。阿罗汉超越了天道,上面还有,所以世间法讲,天外还有天。所以这里讲的充足求道者。所以佛讲了很多经典,如果说,有人愿意做佛,我们跟他讲《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跟他讲《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到极乐世界成佛;如果他做菩萨,可以跟他讲其它经典;如果做阿罗汉,可以讲《阿含经》,佛讲了十二年《阿含经》;如果他要升天,可以跟其它宗教学,佛经也能升天,但是这个不究竟,也要如理如法的学,跟正统的宗教学,比如说中国的道教、外国的天主教等。如果他只想做人,可以跟他讲跟孔子学,我们的儒家教学。所以说十法界依正庄严,如果他要去三恶道,我们要用《地藏经》告诉他,不要去三恶道,很苦。
其实,我们讲绝对的话、明白的话,六道里面,天道是什么?地狱道是什么?天道就是消福报,一个人福报很大修了很多福到哪里去享,请他去天上去享福;一个人造恶业造的很重,要到地狱里到三恶道去消业障,有的众生真要去三恶道,佛菩萨也是随喜的,为什么?业障太重了,把业障消掉,再来成佛也是一样的。佛劝我们不要去,我们偏要去,那好,去也好,随喜。十法界依正庄严,因为三恶道也是一场噩梦,醒来就没事。就像现在的监狱,现在的监狱是干什么的,也是消业障的。世间法,犯了国家的法律,那只有到监狱里面去。但是佛法,我有一次在一个地方,有些狱警听经,我跟他们讲,他们一听也明白,“佛教是教育,我说你们的教育是末端教育,就是最后教育,佛法是超前教育”。我们懂得佛法,就不会进监狱,我们真的懂得佛法,就不会在六道里面。不要搞末端教育,末端教育那太晚了,也是亡羊补牢。就是佛法讲因果,我为什么下地狱、我为什么做鬼、做畜生,讲了这个因果,佛告诉我们什么原因。我们为什么可以做佛、做菩萨,要把这个因果告诉我们,我们自己选择,真正明白的话,我们谁不想做佛做菩萨,而且这个做佛、做菩萨我们是可以做的到的,大家要明白。也有人也讲过这些话,哎呀,佛法是很好,但是好难,做不到。你要相信,如果佛讲的我们做不到,佛就不会讲,如果佛讲的我们做不到,佛不是吊我们的胃口吗?那佛吊我们的胃口,不是慈悲心有问题吗?佛会炫耀吗?世间法会炫耀,你看觉得自己了不起,你们怎么努力都不如我,佛菩萨如果炫耀就不慈悲了,佛菩萨不会。佛菩萨讲的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那么之所以我们做不到,现象是我们做不到,问题出在我们这边,错解、误解、曲解、劣解,没有去做。如果我们真的做不到,佛还会告诉我们一个方法,“末法时期净土成就”,一定做的到的,万修万人去,只是我们自己不肯去而已。所以真正学佛你进入了状态,一口气不来我们就去做佛了,哪有不快乐,天天都快乐,天天都是好日子。
所以学佛不需要选日子,世间法选日子,学佛人天天是好日子。就好像我们打个比喻一样,我们以前几十年前,大家没有钱,如果请客人吃饭,要选择过年、过节、发工资、发奖金的时候才能请吃饭,因为以前没钱很穷。那么现在你说请人吃饭,随时随地都可以去,随时马上都可以去,大家都有这个经济实力了。那么学佛就是这样,学佛你真正明白的话,天天都是好日子还用选嘛。所以有些人不懂,学佛选日子,那是福报不够的人才会选日子,这一天我有福报,其它天恐怕没有福报,所以要选日子,如果你很有信心的话,天天都有好日子,天天都好、哪天都好,没有哪天不好,大家想是不是这样的,这个要有信心的,真正明白的话哪天都有福报,就好像以前请客吃饭,以前吃饭一定要等我发了工资来发了奖金来,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啊,现在条件好,随时随地一个电话都可以,吃饭的钱都拿出来,为什么,大家经济条件好,学佛有了福报你还选什么日子呢,天天都是好日子,哪天不是好日子?是真的,要有信心。经典上会告诉我们,哪天都可以往生。所以《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也讲,学佛不需要去选日子,而且时间不是真实的,都是我们的一种虚妄分别执着,但是这是我们对学佛的人讲,但是不懂的人,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有些其它的怎么选择我们不去管,但是对学佛的人来说不需要,不受这个影响,不受环境影响,《楞严经》讲“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所以这里讲充足求道者。佛法讲的究竟透彻。
诸求三乘人
三乘还没有成佛,法华经后面都会讲到,三乘最后导归都要成佛。
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
这个我们要信,《华严经》讲“信为道源功德母”,不要怀疑。所以我们信佛,也是靠我们过去生中的善根,因为佛的境界不是我们的境界,确实来讲不容易的,那我们能信的话,因为我们凡夫,肯定佛的境界我们做不到的,但是我们就信,所以这个道理很深,所以学佛从哪里下手,从孝道下手,孝养父母。就好像,你看,我举个例子,为什么讲信呢,就好像三岁以前的小朋友,对父母绝对的依赖相信、没有怀疑,父母给什么都会吃,他相信,那么我们学佛,佛的恩超过父母恩,我们也绝对的信,这个不是迷信,就好像小朋友不懂事,但对父母绝对相信的,绝对依靠,我们学佛出现很多问题就是信出了问题。所以讲“信为道源功德母,能长一切诸善根”,信了以后,后面还有解,听经就是解,然后还有行,最后呢,证就能和佛菩萨一样,不过这个要有个时间过程。这个信不容易,很多信里面都会打折扣的,没有根没有力,什么都信。要专信,《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要专信不犯,所以这时讲,佛法讲的是孝道、师道。孝道是孝养父母,师道是尊师重道,在这个基础上。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其实佛法并不是单独传中国,全世界平等的传播出去,为什么在中国现在可以生根、茁壮、发展,现在印度已经没有实质佛教了,因为中国有孝道、师道。中国以前有三大宝,没有佛教的时候就有三大宝,现在没有了以前有。第一宝是祠堂,每一个姓都有一个祠堂,念念不忘祖宗;第二个是孔庙,就是教育、师道;第三个是城隍庙,讲因果,懂得因果,这个并不是佛教的。所以(佛法)在中国才能很殊胜,能留到今天。现在我们没有根,我们才体会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它宗教也有,但是深度不够。自净其意只有佛教也有,但是,自净其意一定要建立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上,如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没有做到的话,就是惠能大师讲的:如果邪人用正法,正法都会变邪。他利用佛教做坏事的,自古以来都有利用佛教干坏事的,这跟佛教没有关系的。就像*轮功,*轮功和佛教扯边都扯不上,他利用佛教里的东西,违背里面(佛经)的事情,边都挨不上。如果我们真正能听了佛经,听了几句话,一听*轮功,你就知道佛教和*轮功是两码事,搭不上边的,完全是利用里面的一些事情。邪人用正法正法就变邪的,我们没有那种辨别能力,所以学佛提升我们的是非善恶邪正判断能力。所以讲的诸佛智慧,甚深无量。
其智慧门,难解难入
所以佛才要为我们说法四十九年不容易,这也是我们的根性问题。
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
你看声闻、辟支佛,都对佛的境界测不到,所以学佛第一个什么得利益,从恭敬心下手,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就好像小朋友,从一岁、两岁、三岁听父母的话是绝对没有错误的,这个时候是依赖父母,我们没有开智慧以前肯定是依佛菩萨的。
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
佛也有老师,佛的老师是什么,古佛。我们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们讲中国有句话也听过,大家体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那个老人是三千年的老人,几千年的智慧积累。所以有一些中年人,他一生的奋斗,他没有接触过儒家、佛家经典,用人生的经历哪,一接触到佛家、儒家的话,他就说,我一生的奋斗,佛一句话就讲完,随便哪句话就讲完,如果早知道的话,不要走这么多弯路,真的,老人智慧总结的,为什么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个老人智慧的老人,是以前积累、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佛法很重要,依教奉行,所以这里讲的,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
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
建议我们从方便入真实。
引导众生,令离诸著。
你看,这就是法华经讲的,引导我们离开这个著,我们现在著了什么,我们著了三界、我们著了人间、我们著了六道。著就是粘住的意思、执着了,真相是无所著的。我们眼睛一看东西就被粘住了,耳朵一听就被粘住了,这个不是事实真相。所以,金刚经大乘经典也就是告诉我们,学佛就是离相、离著。离相不是离那个断灭相,离相是离什么,就是离那个对相的妄想、分别、执着,心里面是清静的。所以呢,引导众生,令离诸著,这个要练习。不过我们的烦恼习气是无始劫的,不是说现在烦恼,生下来就把那个烦恼的因带来了,这一生遇到缘就会起作用,所以这个烦恼习气很重很重,都一样的。所以叫“烦恼无尽誓愿断”,我们现在明白了,烦恼无尽转过来就是智慧无尽。烦恼智慧是一回事,是一体来的,但是你会要用,会用。佛菩萨用什么,用智慧,佛菩萨所用的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凡夫的烦恼,不过转一下,不过要会转,转过来就开悟了。就像六祖惠能跟五祖说的,他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句话说的很好,就是我们凡夫常讲的“弟子心中常生烦恼”。跟人家讲烦恼,跟人家诉苦,其实烦恼、智慧是一回事,但是我讲的一回事是要会转,转过来了,修行转过来了,我们烦恼都不要怕,烦恼就是智慧,不会用、错用了心就变成了烦恼,用正了心原来就是智慧,就是一家,烦恼本空。儒学大乘经典是这样的,烦恼、智慧是一不是二,我们错用了。所以本来不该著的我们去著,引导众生令离所著,我们很多烦恼就是著来的。这个执着嘛,人我执、法我执,所以整个佛法就是离著。禅宗讲“脱缚离粘”,现在们被什么著,我们被情所著了、我们被花花世界所著了,放不下这个花花世界。我们被这个身体所著了,要明白,学佛要放下身见,我们以为这个身体是我,身体不是我,身体是我所。我们著了很多很多,所以用经典把我们放下,放下什么,学佛就是放下那个著。我们讲离诸所著就是什么,就是放下。引导众生什么,引导就是看破,看破放下,看破什么,看破假相,离着就是放下了。我们凡夫迷在了假相里。
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
就是说佛的智慧是圆满的。
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
那么对于我们凡夫来讲,我们学佛第一个就是深信。信就得利益,信后面要正信,要真正相信,正知正见,不是迷信。
无量无碍,力、无所畏、
力是十力,无所畏是四无所畏。
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
佛智慧圆满。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略称《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后秦鸠摩罗什(344-43,一说350-409)译。师东晋龟兹国(新疆疏勒)人。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自幼聪敏,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4
凡是众生都有感情,从有感情开始,必得要享受变化,有聚合便有分离,这是世间的常态。那天我看见一个老菩萨很会念佛,念珠都发亮啊!我说老菩萨,你现在好好念佛,不要烦恼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九)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悲体戒雷震这个悲体是什么?这三段是特别的甚深的,具足神通力,真观清净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经文:【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无得无说分第七】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依法出生分第八】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经文:【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6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致善男信女语》讲解(一)门措空行母·造论索达吉堪布·译讲今天给大家讲解的是门措上师的教言——《致善男信女语》。这部教言是经由几位负责收集门措上师传记资料的藏族
文殊花开时间:2024-10-30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十二月的北京,树叶零落,冬意渐浓,寒风向这座阔别已久的城市尽情展示着它的热情。马路上,包裹严实的行人,无暇欣赏净美纯粹的丽日蓝天,默默追赶着冬风的脚步。而坐落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09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佛告大目犍连:汝行诣维摩诘问疾。目连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佛又命大阿罗汉大目犍连去问疾,他也不敢承当。大目犍连,具译摩诃目犍连,简称大目连、目连,意译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6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唯,然,世尊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6
尔时,长者维摩诘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慈,宁不垂愍?维摩诘心想,我现在卧病了,大慈世尊没有想到我吗?寝疾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卧病,寝疾于床的这个床不是我们现在睡觉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6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