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食,若复得王教,然后乃敢食。
国王说了话,我们才敢动筷子。你看讲到这个事情,惠能见五祖的时候,五祖说你来做什么,惠能说我来做佛,直截了当说做佛,五祖考他,他说:“你是南方人(那个时候南方人没有受教化,就是野蛮人),怎么做佛,”你看惠能根性锐利呀,他说“人有南北,佛性有南北吗?”五祖一听就知道,慧能不是普通人,这就是敢于承担。
我等亦如是,
虽闻佛音声,
我们不敢承担,很多学佛人,讲到佛,是寺院佛相的佛,不知道自己的佛性。有句话,“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你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就是不要向外面求,要内求。只要我们放下,只要我们彻底的放下,烦恼无尽誓愿断,放下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这是《华严经》讲的。用《楞严经》讲呢,放下“同分妄见、别业妄见”,但是我们很难放下,佛教我们要看破,所以我们要听佛讲,我们才知道我们错在什么地方,所以整个佛法说起来四个字:感恩、改过。
为什么讲感恩,没有佛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佛性,不知道我们自己原来这么殊胜、庄严。然后呢,感恩明白以后,要烦恼无尽誓愿断,改过。改过就是把业障消掉,就是修行。你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修行,为什么?修行是提升自己,不修行才冤枉,不修行是冤枉生生世世,修行才是活的明白,这个道理很深。我们刚开始学佛,为什么要修行,不懂为什么要修行,原来是,这个修行是要让我们越活越明白。你不修行的话,越活越冤枉,我们讲生糊涂、死也糊涂,所以佛说我们可怜愍者,修行就是把错误的知见,行为转过来,马鸣菩萨讲“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智慧是本觉,烦恼习气是没有的,我们现在是把烦恼习气当真,所以这里要有信心,遇到佛,百千万劫难遭遇。
如未敢便食,
大雄猛世尊,
尔时世尊知诸大弟子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是须菩提,于当来世、奉觐三百万亿那由他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常修梵行,具菩萨道。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号曰名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有宝。国名宝生。其土平正,玻璃为地,宝树庄严,无诸丘坑、沙砾、荆棘、便利之秽,宝华覆地,周遍清净。其土人民,皆处宝台、珍妙楼阁。声闻弟子、无量无边,算数譬喻所不能知。诸菩萨众、无数千万亿那由他。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佛常处虚空、为众说法
你看佛是处虚空为众生说法,这个也说明众生的福报大,(众生)有信心呢。如果说在我们这个世间,佛处虚空说法,我们会有种卑劣心,我们会觉得,佛跟我们距离很遥远,所以佛要跟我们示现,当时在印度“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以那种普通人(形象)来给我们说法,这个道理很深的,和光同尘。
度脱无量菩萨、及声闻众。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
我大弟子、
当供无数、
最后身得,
其佛国土,
佛于其中、
皆悉利根,
诸声闻众、
住八解脱,
神通变化、
皆共合掌,
那个世界依教奉行的多,从经文上(可以)看到。你看佛在《阿弥陀经》讲,佛在这个娑婆世界说法,信的人并不是太多。
其佛当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尔时世尊复告诸比丘众:‘我今语汝,是大迦旃延,于当来世,以诸供具、供养奉事八千亿佛,恭敬、尊重。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盖、幢幡,供养塔庙。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万亿佛,亦复如是。’
‘供养是诸佛已,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曰阎浮那提金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土平正,玻璃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以界道侧,妙华覆地,周遍清净,见者欢喜。无四恶道
这个四恶道是把阿修罗这一道拿下来了,一般讲三恶道。下面解释:无四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多有天、人
善人多恶人少,没有恶人,我们讲环境好
诸声闻众、及诸菩萨,无量万亿、庄严其国。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
是迦栴延,
诸佛灭后,
其最后身,
度脱无量,
佛之光明,
菩萨声闻,
如果有的话就是六道,六道执着有,六道怎么来,就是执着有,执着来的,本来是没有的,不可得,我们冤枉去得。
无量无数,庄严其国。
尔时世尊复告大众:‘我今语汝,是大目犍连,
佛一个弟子一个弟子授记,这个授记其实就是给心授记,我们的心授记。“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们也有份的。《法华经》授记讲了三品,第六品、第八品、第九品,所以学了《法华经》,我们就都授记了,这个要有信心。成佛才是真的,做凡夫不是真的。
当以种种供具、供养八千诸佛,恭敬、尊重。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盖、幢幡,以用供养。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百万亿诸佛,亦复如是。当得成佛,号曰多摩罗跋栴檀香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喜满,国名意乐。其土平正,玻璃为地,
我们这里平正的地方不是很多,在中国的古都,像西安、成都、北京,这些是方方正正的,很多城市不是方方正正的,道路是弯曲的。
宝树庄严,散真珠华,周遍清净,见者欢喜。多诸天、人、菩萨、声闻,其数无量。佛寿二十四小劫,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四十小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此弟子、
二百万亿,
于诸佛所、
诸佛灭后,
而以供养,
于意乐国、
其佛寿命、
声闻无量,
菩萨无数,
佛灭度后,
我诸弟子,
于未来世、
吾今当说,
通过这个授记品给我们讲的,“一切众生都能成佛”,这些弟子代表一切众生,不是说授记成佛他们有份,我们没有份,如果这样看的话我们就看错了。学佛不要去羡慕,佛法是平等法,世间法是不平等的,九法界是不平等的,一真法界是平等的,真相是平等的,我们现在不平等的原因是我们的业力变现,“唯心所现平等,唯识所变不平等”。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
第七品化城喻品,这是经典上一个很重要的比喻,以前古大德有一句话,“不读法华,不知道佛救世的悲心;不读楞严,不知道修行迷悟的关键”。
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
这是指很久很久以前。
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国名好城,劫名大相。诸比丘,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
就是说这尊佛离我们现在有多远呢,很久很久,这个比喻我们听: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使有人、磨以为墨、
把三千大千世界磨成粉末。
过于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那么长的距离下一点
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于汝等意云何,是诸国土,若算师(最好的算数师),若算师弟子,能得边际、知其数否?’‘不也、世尊。’
这个佛法的比喻,我们世间法说,天文数字,我们没办法体会的,反正就是说,不可思议的长远。
‘诸比丘,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你看这个比喻,本来已经够长了,那么这个佛灭度离开我们,比这个还要长。
我以如来知见力故(佛是智慧圆满),观彼久远、犹若今日。
我们知道时间不是真的,我们学了《华严经》会知道,无量劫可以浓缩为当下一念,一念展开无量劫,时间不是真实的,如果我们再讲深一点,如果时间不是真实的,生死就不是真的。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边劫,有佛两足尊,名大通智胜。
如人以力磨,用力量把三千大千世界磨成粉末
三千大千土,尽此诸地种,皆悉以为墨,过于千国土,乃下一尘点,
过很远的地方才放一点。如是展转点,把它用完。尽此诸尘墨。
如是诸国土,点与不点等、复尽抹为尘,一尘为一劫。(那么长时间)
此诸微尘数,其劫复过是,这个是一个比喻,一个数字,超过他。
彼佛灭度来,如是无量劫,这么遥远。
如果大家听的不是很懂,一句话讲:“这尊佛离我们好远好远”,我们可以讲是古佛的古佛,就是这个意思。
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
如果大家学了《金刚经》就知道,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都是不可得”,在佛眼来看,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这是讲给我们中下根性的人听的。所以无量劫的迷,一念就可以转过来,只是开悟那一下,如果我们没有转过来,生死也是无量劫。禅宗有句话叫:“一灯能燃千年暗“。就是说一个黑屋子,很长的时间一千、一万年都是黑暗的,一把火一点,破他的千年万年暗。佛的光明也是这样,智慧一开也是那样,所以阿难也在《楞严经》讲,开悟那一刹那,“销我亿劫颠倒想”。
诸比丘当知,佛智净微妙,无漏无所碍,通达无量劫。
这段经文就是说,有一尊佛,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和阿弥陀佛、药师佛等,曾经做过兄弟。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魔军代表烦恼),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定要“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断干净,才能恢复我们的阿耨多罗无上正等正觉。我们世间讲会觉,觉加上正觉就是阿罗汉,正等正觉就是菩萨,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完全恢复本性。
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
‘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于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佛于此座、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华、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乃至灭度、常雨此华。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于灭度、亦复如是。’
‘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
这个度众生的缘才出现,佛度有缘人,佛什么时候度我们?从理上讲,佛度众生没有停止过,但是问题出在,众生什么时候愿意接受佛的教诲。我们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回头是岸,如果众生没有放下,佛讲了也没有用,佛会观机的。
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积。诸子各有种种珍异玩好之具,闻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舍所珍,往诣佛所。(善根很锐利)
诸母涕泣而随送之。大家一起出家
其祖转轮圣王、与一百大臣、及余百千万亿人民,皆共围绕、随至道场。咸欲亲近大通智胜如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到已、头面礼足,绕佛毕已,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颂曰:
大威德世尊,
诸愿已具足,
我们平时世间讲吉祥如意,真正成了佛才是最吉祥无上的,为什么?佛法不离开因果,我们要得到这个结果,无上的吉祥,要修无上吉祥的因。因为佛的因是纯善的、纯净的,我们世间讲的,就是要好果,但是因上没有。现在过春节,大家都贴福,一张福字,都倒过来贴“福到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一毛钱贴张福,福就到了?这是世间祝福的话,我们随顺他。其实只要去做善事、行善,不贴福一定有福的,因为世间不懂因果,所以明白佛法,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要我们修善因,一定有善果。
世尊甚稀有
众生闻到佛法很不容易,这个跟佛没有关系,我们众生的业力。
一坐十小劫,身体及手足、
未曾有散乱,究竟永寂灭,
安隐成佛道,我等得善利,
只要不出六道,不出十法界,我们先不说四圣法界,六道一定是苦恼的。为什么,我们要摆脱苦恼,要把这个因拿掉,没有拿掉这个因(的缘故)。我们忙一生,遇到佛法才知道,我们忙错了,“世人共争不急之务”,忙来忙去,忙不重要的事情,还以为做了很多事情,到时候去三恶道都很冤枉。人怎么死的,人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绝大多数是冤枉死的,糊涂死的、冤枉死的,死的不觉悟。苦从哪里来从迷惑来,快乐从哪里来从觉悟来。所以,盲瞑无导师,没人教。
我们有人间的导师有天上的导师,这个不究竟,最低要出六道,出十法界。世间法,忙来忙去忙这一生,人不是只有这一生,如果只有这一生,我们可以不用修行,生生世世。大家入佛门要明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佛法是通三世。我们要不要修行?长大了的时候都考虑到以后,这个以后就是这一生,一口气不来还有的,这个要明白。学了大乘经典,(明白)是没有生死的,是肉体,“舍身趣生,改行易道”,经典上讲,换一个身体,换一个道。学佛以后越换越好,越换越殊胜,这是种超越,大的提升,世间法讲提升,提升的是什么,提升物质生活而已,还在人间。我们知道,灵性可以做人,也可以做菩萨,可以做佛的。
所以,不识苦尽道,不晓得苦的源头从哪里来,如果没有遇到佛法的话,我们苦没办法到头的。我们回向偈说,遇到佛法叫做,“尽此一报身”,最后一个业报身,最后一个苦身,如果没有遇到佛法,没完没了。我们要觉悟,佛法叫离苦得乐,离什么苦得什么乐要清楚。
所以,不知求解脱。我们世间法也会去求解脱,世间法多赚点钱就解脱了,是这样的嘛?原来没有钱,现在有了很多钱,是不是真的求到解脱?以前你们骑自行车,现在大家都开汽车,你们真的离苦得乐了嘛,现在都住洋房、别墅,是真的离苦得乐了嘛?不一定。觉悟的人知道,不知求解脱,这个很重要,我们只迷在小事情上,不知道这个佛法的究竟大事,
长夜增恶趣,减损诸天众(就是善、德行在堕落、在下降)。
从冥入于冥,越来越苦。所以有位大德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的很好,“只要不出六道轮回,人一世不如一世”,这是真的。你看我们现在是人身,我们要想升天,那是修行人,要想得人身也很不容易,所以往下走,我们不能再退了,一退就是三恶道,从冥入于冥,出不了六道轮回。三恶道是老家,人天道是出来旅游观光,所以永不闻佛名。《华严经》讲过这样的偈颂“宁受地狱苦,但得闻佛名;不受无量乐,但不闻佛名”,因为闻到佛法,我再苦就是苦这一生,解脱了是永恒的。
今佛得最上、安隐无漏道,出六道
我等及天人,为得最大利,这是最殊胜的利益
是故咸稽首、归命无上尊。归命就是,尽形寿依靠佛
尔时十六王子、偈赞佛已,
十六王子放下世间到顶的荣华富贵去修道,这个道理很深。
劝请世尊转于*轮(请转*轮),咸作是言:‘世尊说法,多所安隐听到的人都得利益,佛法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宗教的,有教无类,没有分类的。不是说哪些人适合学,哪些人不适合学,世间法有哪些专业适合学哪些不适合学,佛法没有,佛法是一切众生本来有的,本来需要的。
怜愍、饶益、诸天人民。’重说偈言:
世雄无等伦,
度脱于我等、
若我等得佛,
我们都成了佛,众生也一样成佛。
世尊知众生
欲乐及修福,
就是时机到了,佛一定会转*轮。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十方各五百万亿诸佛世界、六种震动,其国中间幽冥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咸作是言:“此中云何忽生众生,又其国界、诸天宫殿、乃至梵宫、六种震动,大光普照,遍满世界,胜诸天光。”
这里举个例子,这也是赞叹佛稀有。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略称《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后秦鸠摩罗什(344-43,一说350-409)译。师东晋龟兹国(新疆疏勒)人。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自幼聪敏,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4
凡是众生都有感情,从有感情开始,必得要享受变化,有聚合便有分离,这是世间的常态。那天我看见一个老菩萨很会念佛,念珠都发亮啊!我说老菩萨,你现在好好念佛,不要烦恼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九)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悲体戒雷震这个悲体是什么?这三段是特别的甚深的,具足神通力,真观清净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经文:【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无得无说分第七】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依法出生分第八】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经文:【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6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致善男信女语》讲解(一)门措空行母·造论索达吉堪布·译讲今天给大家讲解的是门措上师的教言——《致善男信女语》。这部教言是经由几位负责收集门措上师传记资料的藏族
文殊花开时间:2024-10-30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十二月的北京,树叶零落,冬意渐浓,寒风向这座阔别已久的城市尽情展示着它的热情。马路上,包裹严实的行人,无暇欣赏净美纯粹的丽日蓝天,默默追赶着冬风的脚步。而坐落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09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佛告大目犍连:汝行诣维摩诘问疾。目连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佛又命大阿罗汉大目犍连去问疾,他也不敢承当。大目犍连,具译摩诃目犍连,简称大目连、目连,意译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6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唯,然,世尊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6
尔时,长者维摩诘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慈,宁不垂愍?维摩诘心想,我现在卧病了,大慈世尊没有想到我吗?寝疾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卧病,寝疾于床的这个床不是我们现在睡觉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6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