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修行方法简介一般北传的人,所听到的「四念处」,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是北传的修法。但是,这样的「四念处」修法并不是很理想,因为他要观的是身的不净、观受都是苦…,这里面都已经有预设立场,这样没有来到如实观。至于南传的「四念处」修法,是重视「如实观」,你的身、受、心、法,当下是怎么样的状况,保持冷静、理智、客观的如实观。所以,正确的「四念处」修法,是没有预设立场,让生起的身、受、心、法,如实的呈现,就是保持很客观、如实观,我们只是做很客观的如实观,而且它是有次序、有次第、有步骤,逐渐的逐步深入。「四念处」就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包括二大部分,静态与动态。静态方面就是观呼吸;观呼吸又分十六个次第步骤、十六阶,由浅入深。动态方面则是觉察你当下身体的动作,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服、走路…身体的各种动作,都清楚觉察,这就是「身念处」所要观察的范围。现在介绍的内容,都是摘录自《阿含经》里面,佛陀所引导大家修行的「四念处」修行方法,在北传《中阿含》的《念处经》里面都有记载,大家可以参考,只是在于你怎么样具体的去练习,怎么样把握住重点核心,这是要领。所以,「身念处」就是你的肢体动作、肢体语言,你都要清楚觉察,包括说话、吃饭…,都是属于「身念处」要观察的范围,只要「身念处」能够掌握住而展开的话,你的修行就是全面性的展开。「四念处」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受念处」。「受」就是感受、觉察你当下身体的各种觉受。「觉受」包括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身体的觉受,包括酸、胀、痛、麻、痒,「觉受」是我们身体众生的语言,是身体众生在发出信号,告诉我们它现在的情况。如果我们虐待我们的身体,身体的某个器官就会发出痛的信号告诉你:我们需要调整…。如果我们的心很粗糙,就感觉不到身体在告诉我们:它在不舒服…。「觉受」是身体在发出的信号、肢体语言。再来是「心念处」。第三个阶段就是「心念处」。所谓「心念处」,就是要去看到我们潜伏在里面的心态,也就是潜意识,要深入到深层里面去看我们的心~潜意识是什么样的心态,我们的心量是宽大?还是狭窄?有没有摃高我慢?有没有嫉妒心?有没有轻浮之心?…当下的心态是什么样,我们要如实观察、觉察。还有,我们当下的起心动念,也要清楚觉察到,这是第三阶段「心念处」所要觉察的范围、对象。来到第三阶段,就是所谓「明心」的阶段,禅宗所讲「明心见法」、「明心见性」,「明心」就是「四念处」里面第三阶段「心念处」的开发。但要觉察到我们的起心动念,觉察到我们的潜伏心态,这是很不容易的,除非你前面的「身念处」、「受念处」有开发,才有办法看到我们的潜伏心态,因为「四念处」的身、受、心、法,是有次第、有步骤的,它是由浅入深、由粗入细。如果粗的动作看不到、觉察不到,微细的动作就很难、很难看得到。比较浅层的,你看不到,就看不到深层的。粗糙的身体语言、肢体语言动作,如果你觉察不到,那你说要看到起心动念,要看到潜意识,那是很难、很难。所以,修行是有次第、有步骤。你要来到「明心」,「心念处」要开发,前面的二个基础~「身念处」、「受念处」的开发,是不能够马虎的,一定要加强。只要大家把「身念处」好好的开发,后面就好办了。当你「身念处」好好开发,能够清醒明觉活在每一个当下,就能够觉察到你的各种「觉受」,身体在跟你发出的各种信号,你也能够解读得到。再者,深层的潜意识在跟你发出的各种信号,你也能够解读得到、也能够看得到。当你能够清楚的看到我们自己的潜伏心态、我们的起心动念,这就是来到第三阶段~「明心」的阶段。当你把第三阶段又做得清楚明觉,那第四个阶段~所谓「见法」的阶段,就容易了!所以,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在原始佛法那都是很具体~可修、可证、可达,就是透过「四念处」的修行方法,由浅入深、由粗入细。当你身、心能够清楚觉察之后,「明心」后面就容易「见性」、「见法」。第四个阶段「法念处」所要观察的就是,我们的六根跟六尘接触的当下,有没有打结?我们的眼睛、耳朵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有没有成为境界的奴隶?有没有跟境界在那里拉扯?在那里迎拒、在那里对抗?…都是当下在那里展现。如果没有明觉的话,你就看不到,总在火车后面跟着跑、跟着追,你会追得好辛苦,常常在那里后悔、懊恼…。总是在事情发生过之后,很久你才能够看到。有一句话说:「千金难买早知道」,因为当下正在展现的时候,你看不到,这就是因为我们的明觉、觉性不够。所以,「法念处」就是要观察我们的六根跟六尘接触的当下,有没有起贪、起瞋?有没有打结?有没有我慢?有没有自卑?…再来「法念处」所要观察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重点,就是去看到法界的实相、大自然的运作,也就是所谓「宇宙的运转法则」,亦即「宇宙律」。宇宙在运转,有运转的法则。宇宙的运转法则,我们身心也是完全依据宇宙的运转法则在运转。宇宙的运转法则,你是改变不了的。当你无明的时候,会跟宇宙的运转法则对抗,这样就会背道而驰、自讨苦吃。就像流水就是会由高往低,这是宇宙的自然运转法则。但是,当你不知道的时候,就是一直在那里祈求,要让流水顺着你的意思,逆流、倒流~逆流而上…。佛陀他们观察宇宙的运转法则,然后做出很简单的归纳,把它称为「三法印」,「法印」~佛教所讲的「三法印」,那就是宇宙的运转法则,这个不是佛陀所创造、所发明,它本身就是法尔如斯在运作。所谓的「三法印」,就是无常、缘起、无我。不知道宇宙运转法则的人,就是处在无明的情况。处在无明的情况,很多的观念知见,就会跟宇宙的运转法则对抗。当无常在展现,你不接受无常展现;无常示现,你一直不愿意接受无常的示现、变化。比如说,有人家庭产生变故,先生或是老婆突然走了,或是小孩突然走了,有的人好几年之后,还是走不出那样的阴影世界,一直在那里哀伤、痛苦…,那是因为你不接受无常法则,不接受无常变化。好好去归纳、好好去分析,人类的很多很多痛苦,都在于你不接受无常变化,不接受无常法印,你要背道而驰,要宇宙来符合我们这个「小我」的意思,这就是痛苦的原因所在。那为什么要大自然的法则来符合你的意思?因为你不知道宇宙的运转法则是怎么样在运转,我们就会像一个小波浪,要大海来符合我们的意思,这样你就会苦海无边。所以,见法~法念处,那个「见法」就是包括你要清楚的去了解宇宙的运转法则。当你清楚了解之后,就会顺天之道而行,你的所作所为,就会合乎大自然的运转法则,这时候你就会乘风破浪、逍遥自在。因此,第四个阶段「见法」,才是真正最重要能否开启智慧的关键。前面阶段的观呼吸、打坐、经行、走路,这些都是初期的方便前缘、打基础,你欠缺这些前面的基础,后面你想要明心见性、见法就不容易。但是,如果你只是一直在前面阶段的经行、打坐、观呼吸下工夫,而没有深入后面的明心见法,那也是很可惜,你会只是在方便法上面绕,你会只是在练功夫而不知道。所以,修行要很清楚我现在走在什么样的阶段,我现在来到哪里,修行的次第、步骤要清楚,包括方向感都要很清楚,修行不是盲修瞎练,不是迷迷糊糊的在那里打坐、观呼吸、数息,或是用某个方法一门深入,不是这样而已,一定要有深厚的闻思基础。前面阶段的闻思基础,就是帮助我们后面的「解行合一」;前面阶段的闻思基础,就是帮助我们将来要开悟、见法的雄厚实力,修行不是「瞎猫碰死老鼠」的那种方式,都是有次第、有步骤的。以上就是简单的把「四念处」修行方法介绍一下,让大家可以清楚的了解,为什么我们要用这样的方式来修行,我这样的修行方式能够得到什么益处…。当你清楚了解之后,你在进行、在练习的时候,就会很踏踏实实的去开发,我们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我们的方向、次第、步骤要很清楚,方向感也要很清楚。佛教本来就是智能型的,本来就是在开启智慧的,佛法完全不迷信,佛法所讲的完全是实相,所讲的完全是合乎科学所探讨的领域,甚至更进一步都是超越科学的。当今最顶尖的科学、物理学,当今最顶尖的量子物理学,没有一门科学能够超越佛法所探讨的领域,佛法真的是非常科学,而且超越科学,也超越当今所有的心理学所来到的深度领域。以上我所讲的这些,绝对不是夸大,真的佛海无边,非常深、非常深!一点都不迷信,完全合乎科学,完全合乎心理学。希望大家能够逐渐深入的去挖宝,逐渐深入的去开启你生命的无尽宝藏。我们「四念处」的修行方法,就是协助大家去开发你生命的无尽宝藏,开发宇宙的无尽宝藏。「四念处」的修行方法,就是给你寻宝的地图,也给你开启宝藏的钥匙,空海是无保留、无藏私的要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的珍惜。这些也不是我个人所创造、所发明,而是像佛陀他们所走过的路,像那些古代的圣贤、大智慧者,他们所留下来的方法、寻宝地图,我只是得到这些,然后跟大家来分享,希望大家好好莱珍惜。
(空海法师2010年1月16日于屏东德修禅寺)
参话头的功夫,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有所成就。◎一九八○年十二月禅七开示佛教传到中国之后,演变成五宗,就是禅、教、律、净、密。禅是禅定,教是教理,律是戒律,净是净土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2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因缘与一厢情愿近年来,宗教对国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生活、工作中常有人谈起应以「因缘观」面对周遭的一切,或以「因缘观」解释个人的想法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觉察自己的偏执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觉察自己的偏执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断除烦恼,怎么做呢?方法很多。当我们追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请说忍辱一个人会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够不够。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几二十年的囚犯,很多是带着满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要了解什么是「菩萨行」,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菩萨」?我们看到经典的记载,菩萨没有一定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为出家比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当谈到“修心”、“调伏自心”时,很多人会带有误解,认为“修持”代表就是放弃俗务、逃避、或“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另外的误解,则是认为修行是在“压抑痛苦”,当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所以你看过去祖师们说,「你只要听到一句法,就要付诸实修」。很多人觉得修行就是一种舒舒服服的、身心暖暖的、懒懒的、松松的,好像修行是这样;有些人在城市中工作很繁忙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强烈推荐:神奇的求财方法!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必须把因果的事搞好,因为你懂了因果,自己的烦恼就会降低,自己只会做好事,不会做坏事,因为这个身口意一动就是一个种子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2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无论今生我们以何种方式与佛法结缘,归根结底都会是一种福报的延续和显现。一份2500年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真知灼见留存至今,点滴的教化与谆谆教导,并非是为了像其它的历史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0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本书又称《六祖法宝坛经》、《六祖坛经》、《法宝坛经》、《坛经》。为禅宗六祖惠能应韶州刺史韦璩之请,于城内大梵寺讲堂演法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8
达真堪布:苦修不是痛苦的修行有些学佛的人,没有一个完整的修持方法,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与方向。今天学这个,明天修那个,什么都没有精通,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脑子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8
《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所说经》,又称《维摩诘经》、《维摩经》、《不可思议解脱经》。三卷,十四品。姚秦鸠摩罗什(344-413,一说350-409)译。师东晋龟兹国(新疆疏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5
《法句集经》《法句经》,又称《法句集经》、《法句集》、《法句录》、《昙□经》、《昙□偈》。属巴利语系。二卷。印度法救撰集,三国时代吴维只难等译。维只难,天竺人,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5
《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略称《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后秦鸠摩罗什(344-43,一说350-409)译。师东晋龟兹国(新疆疏勒)人。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自幼聪敏,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4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03
佛陀开示——“同XING恋”产生的原因、解决办法 《大乘造像功德经》节录弥勒!复有四缘,令诸男子,其心常生女人爱欲。乐他于己,行丈夫事。何等为四? 一者,或嫌、或戏,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1
《堪布阿琼仁波切密传》堪布阿琼仁波切 著丹增嘉措活佛 译大堪布阿格旺波,又称堪布阿琼,生于公元1878年。乃圣地大班智达贝玛米札和雪域智者之王遍知者龙钦饶降巴的再显化
文殊花开时间:2024-11-27
每天诵一遍净行品这就是修行如果念净行品,你一天上厕所也好、吃饭也好,一举心一动念,把文殊师利菩萨教导的“善用其心”用上,你就入法界了。看着很难,这是你能做得到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7
参禅以修止观为下手。止观功深,而得定慧。参禅以修止观为下手。止观功深,而得定慧。止观二字,必须并重,不可偏废。若止过于观,必落昏沉;若观过于止,必至掉举。昏沉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其实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前的境界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1、如何拜佛?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我慢心礼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师教我,绝不蹲摆拜垫,所以我们磕头都是往地下磕。弘一法师说礼佛还要摆个架子,这叫我慢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7
这被称为最美寺院,僧人闭关修行9年足不出户,连活佛都不得入内佛教在藏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整个青藏高原上,随处可见各式的寺庙。然而在众多的寺院中,这一座因其优
金玉良言时间:2024-11-16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