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修行法要”问答(三)
16.问:丹田的膨胀收缩容易感受,但要进入全身的膨胀收缩就不简单,请再说明?
丹田的膨胀收缩比较容易感受到是不错,再来,你从丹田要进到全身,把你的觉察范围放大到全身,在这个过程有个很重要的关键要领,就是你要越放松越好,要全然的放松,如果你能够全然的放松,然后你的觉察力就是在你这个身体的范围,很快你就可以觉察到。但是如果你没有参加过禅修,或是第一次、第二次参加禅修,你常常还是会说要放松,我很认真的放松、很努力的放松,怎么还没有放松?我很努力的放松,怎么还没有觉察波动收缩?因为你的努力是有用力、有紧的情况,还是没有全然的放松,你努力要放松,结果还是没有放松,你是从一边然后跑到另一端,但是这也是修行过程中必须经历过的过程,除非你的利根性,你能够知道很快就可以放松,问题是你要来到能够很快掌握到那个诀窍、要领,你也是要经历过很多,也是要有相当的基础。
所以不要气馁,当你觉察不到收缩膨胀的时候,提醒自己放松,这个自然的放松跟用力的放松,大家可以去体会。像我现在握拳,我可以松松的握拳,也可以很紧的握拳,再来,当我放开,我可以轻松的放开,也可以用力的撑开,你用力的放开用力的放松,跟自然的放松,不一样,你要去觉察出自然的放松跟有用力的放松有不一样的地方,你要去觉察出来,这个你必须要实修,去校正、校正,你就可以来到中道上、自然的放松。
这个一定要实际去做,就好像告诉你游泳,游泳最简单的就是你懂得放松,你放松就不会呛到水,问题是你要学到说,真的游泳又能够放松,你要喝过多少水知道吗?如果你怕喝水,不敢跳下去或是怕被呛到,你没有实际去练习的话,放松归放松,你讲再久,还是不会游泳,一下到水,还是吓得要死,还是放不了松。
所以打坐的要领,包括说我们观呼吸要能够放松,这个说起来都容易,很多人都认为说这个很简单啊!就是因为你没有实际去做,你才说是简单啦!你真的有认真去做就知道,不容易啦!所以你有没有实际修?有没有实际在做?那骗不了的啦!因为你有实际在做,你的生命品质一定不一样。
17.问:人生无常,如何面对死亡?
如何面对死亡?请你深入整个《阿含解脱道次第》的闻思修证,因为这个问题不是单纯三言两语就可以释疑,我们整个学佛修行的过程,就是要来到大安心、大自在,但是要如何面对死亡?死亡之前,你要先学会如何快乐安祥的面对每一天?如何清醒明觉的活在每一个当下?你如果能够清醒明觉的活在每一个当下、安祥自在,每天都过得很快乐、很安祥、很自在,则何时死亡?那已经不是我的事。
面对死亡,你一样可以很潇洒,能够很安祥,看你能不能每一天都很快乐、很安祥?但是说起来容易,现在是从果地来讲,问题是我什么时候、怎么样才能够做到?我每一天都能过得很快乐、很安祥,如果没有了悟生死大事,你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你没有开悟、没有见法,不可能每天都能够安心自在,而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了悟生从哪里来?死往何处去?修行要能够来到安心自在,一定要了悟生死大事。所以禅宗也有讲:生死未明,如丧考妣。因为还不知道要死往何处去啊?当你不知道究竟归依处在哪里的时候,你的心一定没办法安心,没办法真正安祥的,顶多只能够短暂啊!
只要你还不知究竟归依处在哪里?潜伏的苦、潜伏的不安,就一定存在。而我们今天来走解脱道、闻思修证,就是要揭开生死之谜,让我们了悟生死大事,让我们能够开悟、见法,让我们能够来到大安心、大自在。如何面对死亡?如何能够安祥自在、快快乐乐的过每一天?就是整个解脱道所要做的。所以,请大家一步一脚印实实在在的去做,一定可以了悟生死大事,像佛陀一样来到大安心大自在、解脱自在的境界。
18.问:“见法”是怎么一回事?工作当中一样能够见法吗?
见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见”不是用眼睛看,而是心领神会,是用你的智慧眼去看。“见法”就是用你的心灵去体悟宇宙的真理实相,用你的心灵真的去彻证大自然的运转法则,用你的心灵去彻证“三法印”,这是佛陀所讲的“见法”,也是那些真正的解脱者他们能够远离颠倒梦想的核心。
很多人对“见法”,有不同的解释,但是我回到佛陀所讲的“见法”,真的是能够帮助我们了悟真理实相、远离颠倒梦想。“见法”会不会困难?只要大家依循着「四念处”的修行方法--身、受、心、法,逐步的深入明心阶段,“心念处”能够开发出来。第四个阶段的“法念处”,就是协助大家去“见法”,这一定要实修实证,你要亲证喝到,那一种法喜就自然泉涌。如果没有体证到的话,都只是一种空论、空谈、知见;如果你体悟到,你“见法”体悟到的那种喜悦,它是由心里面泉涌出来,你压抑也压抑不了、骗也骗不了。如果你没有“见法”,就算再怎么装,都装不出来的;会皮笑肉不笑,身在笑,心没有在笑,心是苦的。所以,你有没有见法?都写在脸上、骗不了人。
有关于“见法”,很多的解释都不一样,“见法”事实上也是一种开悟,整个修行的过程,是从不断累积很多的小悟、小的开悟,开悟、开悟,然后会来到大彻大悟。所以“见法”一样有浅有深,这是佛陀所划分出来的,证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果位区分?跟一个人所断的结缚多少有关,以及“见法”的力道及深度有关。
鼓励大家不要得少为足,要一直的深入直达,非达究竟解脱绝不终止,要有这样的魄力决心,“见法”到大彻大悟是要累积很多的小悟,不断的开悟。才能够来到大彻大悟。
工作当中一样能够见法吗?肯定的告诉大家:可以!而且很多很深的“见法”,是要在历缘对境中,开悟、见法不只是在禅堂、禅修打坐,禅堂内的打坐跟禅修期间,是在最有利的情况之下把基础打好。有了基础之后,你见法容易;有了这样的基础,再来,你回到社会、回到各位的工作岗位之中,处处历缘对境的时候,正是你见法的好时机,会让你的见法力道更深,而见法不只是“三法印”而已,你还要去看到深层的那些结缚,看到我们自己的贪、嗔-痴、我慢当下在展现的时候,你马上当下看到,那也是一种见法。
如果你只是看到外面的这些“三法印”,而没有看到我们内心的贪、嗔、痴、我慢,那还是只是一半而已。所以“法念处”所讲着重的重点,是在于看到我们自己内心的种种污垢、种种结缚,但是后面深层那些微细的结缚,你要看到、要断除,一定要彻证“三法印”的。而在工作当中、历缘对境之中,你在单纯的环境之下打坐,你的贪心跟嗔心展现,不会很明显、不会很强烈,是会有,但是程度比较薄弱,你一样可以看得到。但是,你在工作中、历缘对境中,贪、嗔、痴、我慢的展现,我是、我能的展现,都是在历缘对境中更清楚啊!更明显啊!
所以,不要以为只有在禅堂里,才能够见法、才能开悟,我们真的要迈向究竟解脱,动、静要配合,要有静态充电、提炼、提升的阶段,但是当你充电、训练到一个阶段之后,一定要回到滚滚红尘接受世间的历练、洗涤,唯有你能够禁得起有血有泪的世间洗涤,才能够来到彻证。如果你隐闭在山中,或是一直在茅蓬里面,或是到高山上去闭关修个几年,那样的见法都只是到达一种程度、一种清况而已。
你要经历有血有泪的世间、滚滚红尘的洗涤,才能够完全地断除内心的贪、嗔、痴,才会完全没有“我慢”,没有经过滚滚红尘的洗涤,深层的我慢、深层的结缚是不可能断除。但是你要在滚滚红尘里面,能够处处见法,一定要有深厚的闻思修证基础。如果没有深厚的闻思基础,你就在滚滚红尘里面打滚、你展现你很行,处处在展现“我慢”,你都不知道啊!或是你的基础没打好,结果一上战场,很快就阵亡了。不过,没关系啦!阵亡哦!请你再回到月眉山灵泉禅寺来充电。
19.问:打坐是否就是静坐?就是安静专心的坐在那里。是否盘脚效果比较好?散盘可以吗?
打坐跟静坐事实上是一样,打坐就是静坐,问题是外表一样,但内心世界可不一样。所以最初的阶段,我们不会强调要双盘、单盘、还是散盘,只要你用轻松的方式能够坐着,身体能够静止下来,然后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用功。所以有的人他一样在家里都有练习静坐,但是如果他没有整个解脱道的闻思基础,坐个几年还是一样,都停留在只是静坐这样而已,静下来这样而已,还是没办法开悟、没办法见法。
20.问:开发明觉的方法,除打坐、经行之外,若随意姿势的静坐是否也可以呢?
开发明觉的方法,除了打坐、经行之外,若随意姿势的静坐是否也可以?可以的,只你闻思观念正确,我端坐、随意坐、吉祥卧一样啊!我一样可以开发明觉,可以开发觉性,也可以继续观呼吸,但是你要有闻思基础。只要你有闻思基础,你处处什么姿势、什么动作,都可以开发觉性的。只是在静坐的时候,开发觉性的力道会最强、也会越深。
21.问:假设一个人真的明觉当下起心动念,身心稳定敏觉,天生敏锐而且沉稳,这样的人是否一定必须要透过“有为法”的修行打坐,“熬腿”的过程呢?
意思就是说,我是天生就很敏锐啦!老师你叫我来打坐“熬腿”,我受不了啦!难道我不经过这个过程,我就不能够“明心见性”吗?我这么有慧根、这么聪明,慧根这么强,难道这样就不能够“明心见性”吗?对不起!我把他的问题……,这个问题问得也很好,因为很多人为什么不愿意学佛?因为认为他都懂、他都会,为什么很多人他不愿意来打坐、来静坐?他认为那些是在练功夫,那些没有必要。
认为自己观察很敏锐、IQ180、智慧很高,我很会讲经说法、辩才无碍,我哪里还需要打坐参禅?!哪里还需要几天的禅修?!你叫我在那里打坐,我坐不下啦!我没办法在那里打坐啦!但是我一样智慧很高啊!很聪明啊!我判断力都很强啊!……这样的人是不少。但是,跟各位勉励的就是,我们是要学习佛陀能够远离颠倒梦想,而人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我们很多的判断、很多的思维想像,跟真理实相的走向是背道而驰,我们不知道,就算你IQ180,你还是苦啊!不安啊!“我慢”还是存在啊!就算你聪明如爱因斯坦,你还是有很多的困惑啊!你还是没办法了悟究竟归依处在哪里啊?世间的世智辩聪跟佛教所讲的开智慧、妙智慧,是不一样的。
你从国小一年级到博士班毕业,每次考试都是一百分、都是第一名,但是你内心的“我慢”消失了吗?你的苦、你的不安消失了吗?你是IQ180,但是你的EQ情绪管理未必好,,而很多IQ很高的人展现出来是越冷酷,人际关系反而越不和谐,因为他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我慢”无形中在长养。IQ是属于世间的世智辩聪,一般的那一种敏锐观察力,都是属于世间的觉察而已,是世间法的智慧、世智辩聪,但是跟你的EQ情绪管理,还差一大截。
如果你IQ高,但是只要你还有“我慢”,你会用你高的IQ要去吃别人,“意思食”在展现、“识食”在展现,要吃别人,你知道吗?你看得到吗?所以,佛陀希望我们能够大死一番,把过去的观念知见放下,这个大死一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啊!因此,佛陀就告诉我们一条解脱之路,你一步一脚印的这样上来,很快就能够到达。
所以这个盘腿,不是我们的目的,但却是很重要的过程,打坐、静坐不是我们的目的,但是是很重要的过程、很重要的工具,就好像我们错误的观念知见来修禅定,有的人又把修定当为目标,在炫耀他的定力有多深,那又是走偏差。走在解脱道上,禅定不是我们的目的,但那是帮助你见法很重要的过程,这个“定”就是我们“心”的开发,“心念住”的这个心啊!心,本来就是浮动、躁动不安,你世间的世智辩聪再怎么厉害,如果你的心定不下来,你的心镜就是一面凹凹凸凸的镜子。
如果你静不下来,就没办法看清真理实相,很多的判断都是从自我的意识,去投射、去解析、去论断是非、好坏,而你所论断的是非、好坏,不是如实观,你没办法来到“如来”的境界。如果你心静不下来,没办法来到“明心”的阶段,没办法见性,没办法大彻大悟,没办法真的彻证真理实相、远离颠倒梦想,所以不是空海刻意要让你们来受苦、来这里练腿功,来这里这样折磨啊!不是我要折磨你们,而是我们有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大家有这样很好的因缘能够在这里,让我们的身心稳定下来、沉淀下来,这样知道吗?
当你身心沉淀、稳定下来之后,“明心”的过程开发出来了,一方面你身心会越来越柔软,一方面你对事情的看法,就能够真的越来越客观、越如实。当你有定力之后,对事情的看法,你会有空间出来,不会像以前这样的盲目,随着个人的好恶跟境界都黏着在一起,你的判断力都会不一样。
打坐、练腿功不是目的,但它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让我们身稳定下来。为什么需要打坐呢?因为打坐可以让我们身稳定,当你身稳定之后,才能够开发微细的“心行”,才能够看到微细的起心动念,这都是环环相扣逐渐的深入的,所以你这几天的打坐,不会白浪费。那都是协助你逐渐的迈向解脱。
22.问:打坐的时候单盘、双盘,除开发明觉之外,是否对身体健康有益处呢?
会的,应该是说静坐,静坐对身体的健康有没有益处?有的,因为静坐的时候,可以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我们身体的这一匹牛,你一直把他当牛当马,在蹂躏它、在折磨它,打坐可以让它得到充分的休息,打坐也是一种关怀,让我们的身体能够消除疲劳,一方面当你的身体的疲劳消除之后,你的心也比较容易明觉开发出来,所以打坐对我们的身心都会有益助。
如果我们七情六欲不协调,很容易暴怒、很容易生气、很容易冲动,你的身体就容易出毛病。如果我们身心越能够详和,你的身体也会比较健康。
23.问:打坐的时候进入一种似乎是深沉的睡眠,但是又不是睡眠也不是昏沉,当下只有呼吸,除了呼吸之外,没有其他的妄念,这是否正确?是否落入“世间定”?
问得很好,这是很多修行人容易产生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闻思观念,再来你不知道要怎么走下去?或是会有出现一些禅相、异相,然后很容易走偏差而你不知道,所以现在有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如果你有正确的闻思基础,有正知正见、有见法的话,打坐就算你进入刚才所叙述的情况,那也无所谓。因为这是回到涅槃寂静,能够让你休息、安心自在,但是前提是来自于你有深厚的闻思基础,以及见法、开悟,这时候的打坐,回到涅槃寂静,是让你充电、让你休息,让你能够更祥和、更安详。但是如果你没有深厚的闻思基础,没有正知正见的话,你打坐落入在这种情况,不错!这就是“世间定”,而且很容易落入一直停留在“顽空”的世界里面,世间的“定”,不管你定力多久,不管你能够打坐维持几个小时,或是入定几天,你还是开不了智慧,因为你不知道如何止观双运?
打坐、禅定不是目的,如果你没有见法、没有来到安心自在,而你一直停留在禅定的世界里面,你的心灵会停滞不前,你没有善用这个定力去“止观双运”,你的智慧就没办法开发出来,所以这都有很微细的区别,八正道的正定是排在最后一节第八个阶段,而你要产生到正定的这个阶段,必须有前面的“正见”为首。你有正见,你再怎么打坐、再怎么禅定,那都可以。你可进可出、可浅可深,“三界”出入自在,但是如果你没有正见、没有见法、没有安心自在,就容易停留在“世间定”里面,这个很微细,大家要深度的去觉察。
24.问:虽说众生平等却仍有强凌弱、众欺寡的现象,或隐藏各种欺骗、诈拐之行为,修行之人只能够修自己,却改变不了环境,反击、报复之心往往使受害者更加痛苦,如何面对?
这一位学员内心对这世间有很多的困惑,他也有慈悲之心,只是感觉自己的力量很薄弱;他也有正义之心,只是怕用得不当的话,又会形成一种反击报复,而引来更多的灾祸。不错,在现在的社会情况是存在着,但佛陀是希望我们解决事情,能够从治本来着手,治标方面当然是要兼顾,但是因为很多的原因、很多的现象,是来自于众生的无明、颠倒梦想,如果我们能够从这里下手的话,这个世间才能够有祥和,社会才能够充满着慈悲,如果大家不知道从净化我们的身心开始,都只是在看别人的脸黑,这世间就会冲突不断。
众生就是因为没有了悟真理实相,所以很多的观念知见跟真理实相是背道而驰,一般人很少回来看自己的脸黑,然后都是在看众生的是是非非,所以世间的冲突不断,众生体会不到“无我”,所以用着很根深蒂固的身见,我见,一直在欲贪的世界不断的在追求,不断的满足自己的欲贪,然后不断的啃蚀大地的资源,以强凌弱、大欺小的这一种姿态,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欲贪,这种现象是存在的。
佛陀也深观到世间众生的颠倒梦想,所以发誓一定要找寻出一条出离苦海的解脱之路,治病一定要从根本,所以佛陀本来他是王子、太子,可以是王位的继承人,如果他当个国王的话,一样可以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但是佛陀一样觉得这一种治国的方式,还是只能够治标,而且世间的冲突还是不断,人在政存、人去政亡啊!所以佛陀发现要解决世间的冲突、世间的苦难,唯有从根本去着手。所以,他就用生命去找寻一条究竟的解脱之路、究竟的解决之路,当佛陀走过这一条解脱之路之后,倒驾慈航回来告诉众生,怎样才能够来到真正的大同世界?怎样才能够来到真正的净土、真正的极乐世界?而这些的起点就是在我们当下的每一个人开始做起。
你希望世界和平、希望世界祥和,唯有从我们本身开始做起,如果我们摆不平自己,我们如何让社会祥和?如何改革社会、改良社会呢?我们自己的内心冲突、痛苦、矛盾不断,我们自己还有嗔心、还有嫉妒心、还有我慢,我们本身自己的内心是凹凹凸凸,我们又怎么有能力去要求别人是个解脱者呢?所以。真的要改变社会、促进社会祥和、世界和平,唯有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
如果你的心地平静了,就会散发一股宁静祥和的气氛,来回馈这个世间、回向这个世间,这里问到修行人只能够修自己,却改变不了环境,这是不正确的。从古至今,对人类的影响力之大,有哪一位国王能够胜过佛陀?有哪一位国王能够胜过耶稣?他们没有一兵一卒,他们有的就是只有慈悲善待一切众生。但是两千多年来,他们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一位国王能够比得上?这不正是一个人只要能够真的净化自己、开发智慧出来,远离颠倒梦想之后,你所展现出来的智慧之力、慈悲之力,是非常巨大的,你能够净化自己,就能够净化世间。苦海无边的众生,需要我们大慈大悲来救度他们,但是一切都要从净化我们自己开始。
问:参禅的时候,不思善、不思恶,当下契入法流脉动并深观之,请问如何觉知心行?不思善、不思恶溶入法流并深观?
不错,这是用功来到相当深入的清况,你的身心来到很和谐,而且要很柔软,你才有办法契入法流、脉动,这时候你保持清醒明觉,如何觉知心行呢?一样的,你这一种觉照、觉察力,它还是有很微细的心行,有时候你是晴空万里,但是有时候还是一样会有念头浮现出来,那个很微细的念头,一样要能够觉察得到,而且我当下的心的状态,是昏沉、是无明?有没有明觉?当下的心的状态,一样都清清楚楚的觉察,有念头,微细的念头清楚的觉察到,没有念头起来晴空万里,这也是心的展现,。所以,一样这时候,可以觉察到我们的心的状态,以及心行,当然这是必须要相当宁静,身心要很稳定,你才能够看到那些微细的念头,以及是否晴空万里,但不求无念,如果你求无念的话,你那个求、那个打压里面,它本身就有念头,你是全然的来到一个很客观的如实观,这就是来到不思善、不思恶的那种境界。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需要增长家庭教育智慧,要让孩子独立自能,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用私爱去伤害孩子的心灵,父母需要做的是滋养孩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关于教育教育三大原理:1、空瓶子原理2、种子原理3、唤醒原理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坏人教我们掠夺,好人教我们创造,圣人教我们发现。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善士问: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寂静法师答:孩子所有的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从前,有一个农民赚了很多钱,他很自豪地说,我靠着一己之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了,发财了。我们仔细想想,他真的是靠一己之力吗?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他能发财吗?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们说这是什么原因?他肯定把种子弄错了,把南瓜子误认为冬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寂静法师:绝对改善成绩与命运的秘密武器——关系管道理论【编者按】“自然的恩典”系列冬、夏令营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八期,已有6000多名参加的家长和学子直接从中受益,数不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所有的问题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前世的业力(先天)。此生前很多世前累积的恶业,在今生遇缘引爆了。就如满身炸药,又常常抽烟和烤火,最后爆炸了。所以一定要持戒,努力断恶,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的人同样是辛苦的。一个背负罪恶过失的人是沉重的,一个放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是很高深。我们都想要健康,都想要发财,都想要家庭好,都想要子孙好,可是到底怎么样才能好?这些事情背后其实是有些特别的规律的。比如我们梅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破坏地基就可以破坏高楼。破坏因果就是破坏佛法,宣扬因果就是建立佛法。因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讲记》精彩片断撷英(一)修行把握关键,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今天要学法,要求法,你自己先具备什么条件?你发了什么样的心?你付出真正多少的努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夜里,在我的寮房,有人请教发财之道。我从座位上下来,走到门口电灯的开关面前,把灯全部关掉。于是房间立刻进入一片漆黑之中,停留了几秒钟,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不快。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第六条原则:慈心不杀,吃素念佛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前面一段讲的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自性的体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虚灵」。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儒家、道家的圣人都懂得用「虚」,高明到了极处。你要用实就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得为叁界雄』,「雄」是对佛的尊称,就是大英雄。英雄两个字怎么解释?一般普通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人叫英雄。世间什么事情人做不到?了生死出轮迴的事情,没有人能做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清净心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顺境善缘,就是善人,在这个境界里头最容易生的贪恋,你要在这里头放下贪恋,就是没有贪爱的心,没有留恋的心,你心清净,修这个功夫。逆境恶缘,遇到人都不是好人,都常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佛法里头,古谚语所谓的「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看到大家互相赞叹、互相合作,兴旺的气象;互相瞧不起、互相批评、互相毁谤,决定败亡。兴旺的教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尊贵的阿秋喇嘛(龙朵加参尊者)01阿秋喇嘛珍贵开示修行者会逐渐生起三种障碍解脱的过失:首先,会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当做自己谴责他人的资本,反而将信仰用来增加了自己伺察
文殊花开时间:2025-01-01
1古大德教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去接触,不去打听,我们的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去攀缘,不去认识,我们的是非就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1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的念佛。你把佛念好了,将来就会有能力当法师。你若没有修持福慧就想在经教上研究,学当法师,以为法师坐在法座上好威风,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场,也要有好的小环境作保证,小环境就是我们自身。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自身要做好五件事情,即所谓的调五事饮食上要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因缘与一厢情愿近年来,宗教对国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生活、工作中常有人谈起应以「因缘观」面对周遭的一切,或以「因缘观」解释个人的想法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觉察自己的偏执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觉察自己的偏执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断除烦恼,怎么做呢?方法很多。当我们追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请说忍辱一个人会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够不够。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几二十年的囚犯,很多是带着满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要了解什么是「菩萨行」,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菩萨」?我们看到经典的记载,菩萨没有一定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为出家比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当谈到“修心”、“调伏自心”时,很多人会带有误解,认为“修持”代表就是放弃俗务、逃避、或“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另外的误解,则是认为修行是在“压抑痛苦”,当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所以你看过去祖师们说,「你只要听到一句法,就要付诸实修」。很多人觉得修行就是一种舒舒服服的、身心暖暖的、懒懒的、松松的,好像修行是这样;有些人在城市中工作很繁忙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