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中国素生活 | 第一期:中国茶——一片东方树叶的故事

素食组织 2016-05-26

引言

茶叶发源于中国,华人是最早喝茶的民族,自古迄今盛行不衰,喝茶人口跨越阶层地域,上者细品佳茗,下者抱着玻璃茶罐咕咕牛饮。

喝茶让人心在茶香里安静,在静谧中沉思,让喝茶之人兼具清茶般的洁净简单,在生活里回归本真的自我。一碗见人情。

草木之间有人情

茶叶本身经过反复生克,攻伐,合化,博取,兼容了阴阳五行的净化灵气,这也正是茶叶诸多养生功效的根源所在。

观国人饮食文化,唯此一品能飘然与山林之中,沉浸于禅房观宇,活跃于井水闹市,宴乐于朝会华堂。当之无愧为国之饮品。点上一炉沉香屑,焚香品茗,香入茶味,茶入香魂。日后回忆起来亦有些许诗意,宁静而美好。

中国茶

外国有属于自己的咖啡豆,而只有在中国辽阔宽广的土地才能孕育这片天地灵气树叶——茶。

素食惠创办的中国素生活微杂志,第一期将以“中国茶”为主题,探寻八大茶类背后的故事,思考茶在当代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绿、白、黄、青、红、黑,花,药八大茶类,上达王侯将相,达官显族,下至平民布衣,白丁穷儒,总能众里寻他一道适合自己的真味。无论是绿茶之鲜爽;白茶之甘醇;黄茶之淳厚;青茶之鲜香;红茶之甜蜜;黑茶之沧桑;花茶之婉转;药茶之补养;寻寻觅觅之间总有那么一款适合自己的脾胃。

游于草木之间的仙子

特约顾问 | 夏虞南

夏虞南,女,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时任清华大学茶文化协会会长。虞南出生于四川峨眉山,自小随家人有品饮功夫茶的习惯,大学后开始深入习茶、研茶。师从茶界茶学前辈姚国坤、王岳飞、沈冬梅等先生学研交流,从事茶学历史文化研究。

13年获得国家职业等级考核茶艺师三级(高级茶艺师)资格考核认证,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专注认真的行走于名山之间,去探寻茶灵动而不为人知的灵魂。她置身于茶文化的文献典籍中,用自己的灵言巧思将自己对于茶的感悟一一记录,而且颇有建树。(见附录)

精通琴茶书画的她,更愿独立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喜欢弹琴清雅,品茗淡泊,安然笃定地浅唱低吟南音绝唱,且歌且行。正如她自己的习茶箴言所言“我若新荼,且试薪火。”

附录:

2013年9月起,担任清华大学茶文化协会第四届会长一职务至今,举办多场活动和茶会雅集,并继续深研学习茶道。

并积极建设清华茶学社的文化及组织构建,个人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于2015年4月荣获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评选2014年度全国优秀饮食文化学生社团。

2014年5月赴贵州湄潭参加第十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茶叶博览会,会上所投《“精行俭德”之思想旨归探微》一文获得“一等奖”,并发表于沈立江主编《盛世兴茶》(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

2015年5月8日赴浙江宁波参加第四届“明州茶论——越窑青瓷与玉成窑研讨会”,所投 《轻旋薄冰盛绿云——越窑古瓷尚青文化探析》一文,收录于宁波茶文化促进会、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组编、竺济法编《越窑青瓷与玉成窑研究文集》(中国文化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

2015年9月参与由姚国坤先生主编《世界茶文化大全》一书部分章节编写工作。

2015年11月赴温州参加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一带一路”视野中的茶和茶文化(温州)论坛,发表文章《越地茶的发生及茶叶的发展——兼论其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启示》,收录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编《茶和天下——”一带一路“视野中的茶和茶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

2015年11月16日,参加第七届禅茶文化论坛,在灵隐寺禅茶文化论坛上,发表论文《儒礼与禅林茶事》。

文字为素食惠原创,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素食惠原创,微信ID:sshbjdy

微信搜索关注:素食惠

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新于:2016-05-26 11:24